但如果我們在縮放前將其轉換為智能對象智能對象是什么意思,選中圖層,點擊右鍵選擇智能對象即可。
無論如何的進行放大縮小,都不會出現任何的像素丟失。
所以同學們在后續的繪圖過程中,對于樹木這樣一些需要頻繁調整大小的素材通常都建議將其轉化為智能對象進行縮放操作。
PART2
聯動處理
智能對象的第二個作用就是可以實現Adobe軟件之間的聯動處理,其中對于我們建筑專業而言,主要就是AI與PS的聯動。
比如我在AI中隨便繪制幾個形狀,后續想進入PS進行后續處理。
但考慮到如果按傳統導出PDF再導入PS中流程來的話,后續一旦要對線稿本身進行調整就非常的麻煩了。針對這種情況大家就可以使用智能對象來處理。
選中AI線稿,直接多拖拽到PS中,大家會在圖層列表中看到矢量智能對象。
但要注意的是智能對象是什么意思,此時如果直接修改AI源文件,PS中的智能對象是不會發生聯動修改的,大家還需要雙擊矢量智能對象的圖標。
此時AI中會自動彈出一個名為矢量智能對象的新文件。這個時候大家只要修改這個新的AI文件,保存一下,PS中的線稿就會實時的聯動變換。
所以借助智能對象我們可以極大的提高AI和PS直接文件交互的效率。
PART3
智能濾鏡
智能對象的對于我們來說第三個比較重要的作用就是智能濾鏡。通常PS中的操作都是無法記錄的。比如我在這打開一顆樹木,使用色相飽和度修改其顏色。
這樣的操作并不會進行任何的記錄,你沒有辦法 取消和重現操作( 使用ctrl+z理論上可以撤回,但如果在調色完成之后你又進行了很多其他的操作,就很難取消調色的效果了)。并且你也 無法記錄之前調整的數值,如果后續還想得到相同的調色效果還需要慢慢的進行參數的調整。
但如果我們把調整對象變成智能對象,
所有的操作都會以智能濾鏡的方式 進行記錄,同樣使用圖像-調整進行調色。
調整完成之后大家就可以在智能圖層的下方看到對應的濾鏡顯示。
這種操作一方面可以繼承調整圖層這樣操作可逆,數值可以記錄,自帶蒙版的優點,另一方面,當我們做多種不同類型的調整時,卷展欄還能收起。更加方便復雜文件的圖層管理。
除此之外,對于不同的智能對象,我們還可以按住alt鍵直接的進行濾鏡效果的復制。
所以智能濾鏡的時候可以給我們后續的圖像調整帶來極大的好處。
那以上三點就是個人感覺智能對象對于建筑繪圖比較重要的三個作用。當然智能對象如果使用過多的話相較于柵格化對象會更消耗電腦資源一些,所以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大家還要依據實際情況合理使用智能對象。
那本次教程說到這就結束了,各位小伙伴們下周見啦。
作者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