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用戶希望運行一些新的應用,但電腦又實在不給力的話,是否能夠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比較明顯的性能提升,甚至使其接近新一代主流電腦的性能呢?答案是肯定的,不過需要對電腦的短板進行分析,并且需要使用一些小技巧。
影響電腦性能的最大因素主要是處理器/主板、顯卡、硬盤和內存,這一順序也不一定是對用戶體驗影響最大的因素,而是升級費用的排序。不同配件對使用體驗的影響,則與用戶PC的主要用途、使用習慣和用戶對不同方面表現的敏感度有關。由于我們本期專題更偏向于對老舊電腦的充分利用,不考慮游戲等高端應用,所以不會考慮進行處理器/主板的整體更換和升級中高端顯卡。
○ 較新平臺
處理器應該算是目前性能比較過剩的產品,我們如果擁有的是第二代智能酷睿i7(i7-2XXX)或者第三代智能酷睿i5(i5-3XXX)或更新、更高端的型號,以及AMD A10/A8-6XXX系列APU(圖1)、FX-6XXX/8XXX系列處理器的用戶,完全不需要對進行升級,它們完全能應對目前各種主流操作系統、中高端應用,甚至可以用于搭配中高端顯卡玩最新的大型3D游戲。
● 接口
雖然2013甚至早到2011年推出的這些處理器的性能仍然不算過時,但其搭配的主板卻缺乏一些新功能,可能導致使用體驗低下,例如第二代智能酷睿i7搭配的6系列芯片組都沒有提供目前廣泛使用的USB 3.0接口,雖然大部分主板廠商都使用第三方芯片提供了這一接口,但數量、使用便利性、穩定性、速度等都不能令人滿意。
另外Z68/P67/H67芯片提供的原生SATA 3.0高速接口的數量都只有兩個(圖2)。注:美編最好能在相應位置畫圈),低端的H61干脆就只有SATA 2.0接口。雖然SATA 2.0接口3Gbps的傳輸率(實際最高傳輸率約為300MB/s),對當時主流的機械硬盤來說已經足夠,但對目前的主流SSD(讀寫速度500MB/s以上),甚至是高端機械硬盤(持續讀寫速度可達250MB/s以上,突發傳輸速度400MB/s以上)來說都已經成為了瓶頸。
比較高端的Z68主板也只有兩個USB 3.0(藍色)和兩個SATA 3.0接口(白色
芯片組使用的PCI-E 2.0接口版本雖然也已經落后于目前的時代,不過由于獨立顯卡的運算甚至運行方式都越來越“獨立”,它們與處理器和內存的數據交換量使用PCI-E 2.0接口也完全可以滿足,所需電量也更多來自外接電源而非主板接口,所以并不需要升級。
AMD芯片組雖然在接口標準等方面的規劃比較前衛,例如A10-6XXX搭配的A85,甚至是更早的A75芯片組,就已經提供了原生的USB 3.0,但從目前的實際使用情況看,其4個USB 3.0接口也同樣有些不足,好在它們提供的6~8個SATA 3.0接口(圖3)即使在今天看來也足夠使用了。
A75主板可提供4個USB 3.0接口(兩個接口為板載前置/擴展針腳)和6個SATA 3.0接口
很顯然,對這些產品來說,無論是作為文件服務器還是繼續作為PC使用,我們都應該優先解決高速接口不足的問題,而且這并不需要大費周章,且耗資巨大的更換主板,并且被迫同步更換相應的CPU,完全可以通過PCI-E轉接卡解決,其價格通常在30~60元之間,遠比更換主板要便宜得多。由于相對于USB 3.0甚至USB 3.1標準,以及SATA 3.0接口來說,PCI-E通道的帶寬足夠大,所以USB 3.0/3.1轉接卡只需要使用1個通道(PCI-E x1)(圖4),最多4個通道(PCI-E x4)接口(圖5)足矣,SATA 3.0轉接卡更可用一個通道就提供4個甚至8個SATA 3.0接口(圖6)。我們甚至還能找到同時提供USB 3.0與SATA 3.0的單一擴展卡產品(圖7),可節省用戶的主板接口資源,非常貼心。另外需要注意的是,PCI-E接口不僅速度快,而且設計比較特殊,PCI-E x1/x4接口板卡不僅可以直接使用對應接口,而且可以插進更多通道數的PCI-E x4/x8/x16接口正常使用。
● 內存
如果仍然希望將老舊系統作為普通PC使用的話,早期系統另外一個需要升級的就是內存容量,如果改作家庭服務器等使用則無需升級。由于這些系統采用的DDR3內存仍然是目前的主流產品,內存量在4GB以下的Win7用戶,或者內存少于8GB的Win10用戶,購買全新或二手內存升級均可。但在購買內存之間必須注意,目前市場中的新DDR3內存基本都是1.35V低電壓的產品(DDR3-L),在升級時應注意主板是否支持這一電壓,或者相應內存是否支持更高電壓使用,以免在安裝后造成損傷。
對仍有成對空閑內存插槽的用戶,可以直接購買成對內存進行升級,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保留原有內存,則全部內存的實際可用頻率與其中較低的產品相同,所以新購內存無需追求高頻率,與原有內存同頻即可。
如果主板已經插滿了4條內存,或者只有兩個內存插槽僅剩一個空閑插槽的話,我們可以考慮完全更新內存,此時可以購買主板能支持的高頻率內存,并且安裝后在BIOS將其設定為高頻率,為處理器和周邊設備提供更大的內存帶寬,提升性能,高頻內存對AMD平臺的性能提升尤其明顯。當然前者也可以只淘汰一對內存,安裝更高容量的成對新內存,注意事項如前文所述,而后者如果希望直接增加內存的話,最好選擇與原內存同頻同容量的產品,構成雙通道大容量內存。
● 硬盤
近期硬盤(包括SSD)的容量價格比和性能提升都比較明顯,如果作為文件服務器使用,用戶可以考慮購買近期的大容量硬盤,目前容量價格比較高的主要是2TB/3TB產品,但除非對功耗特別敏感,否則不要選擇低轉速產品如西數藍盤、東芝監控盤等,它們的價格其實與普通的7200rpm轉速硬盤相差并不多,但速度要差不少。如果準備作為PC使用,則應該增加一塊當年可能因為價格較高而放棄的120~256GB SSD作為系統盤和常用軟件/文件存儲盤,高速開機和應用載入會明顯提升使用體驗。需要注意的是,購置的新硬盤/SSD時一定要連接在SATA 3.0接口上,如果主板接口不足的話,可以參考前文選購一塊PCI-E接口的SATA 3.0擴展卡。
○ 早期產品
對于使用2010年甚至更早系統的用戶來說,我們已經不建議將其作為主要PC使用,但作為家庭服務器使用還是不錯的,當然即使是改變用途,可能也需要進行一些升級才能更好地使用。
由于早期產品完全沒有配置SATA 3.0和USB 3.0這樣目前來看非常重要的接口,所以我們首先要和前文一樣,選購一塊基于這些接口的擴展卡,以便使用目前的主流產品進行升級,以滿足家庭服務器的基本需求。
為了更好地使用下載軟件、播放軟件,我們建議用戶將用作文件、媒體、下載服務的早期系統更新至Windows 7,因此內存最好也能達到4GB。如果系統支持DDR3內存,那么我們可以參考前文進行升級,但升級DDR2內存時,我們會發現相應的內存甚至比DDR3內存更貴,除了通過二手市場購買更合算的內存外,用戶如果有使用DDR2內存的老舊筆記本電腦,還可以考慮將兩套電腦的內存融合,使用市價25元左右的筆記本內存轉接器(圖8)后,我們就可以近乎“0”成本的擴展DDR2內存了。
較早期的PC如果用作服務器,特別是影音服務器的話,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缺陷,那就是不支持新的多媒體視頻輸出接口。要想在目前主流的電視、投影機等設備進行操控,或者輸出播放的視頻,必須使用多媒體視頻接口,即HDMI或DisplayPort。因此我們可以考慮為其配備一塊最簡單的顯卡,如僅售130~150元的GT210、R5 230顯卡(圖9),當然我們購買的第一需求就是它們提供的HDMI接口,千萬不要買那些僅提供了VGA或DVI接口的型號。
○ 其他配置
相信對于絕大部分讀者來說,“家庭服務器”還是比較新的概念,更不要說使用經驗了,我們前面提到的下載、存儲、播放等服務粗看起來并不復雜,其實要作為“專業”的服務器,這臺老舊的PC的使用方式和功能還更多,我們僅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 無線鍵鼠
將PC作為家庭服務器使用時,特別是置于客廳、連接電視,作為影音服務器使用時,如果使用無線鍵鼠進行操控無疑會讓使用體驗和“逼格”都提升一個檔次,其實在常見的無線鍵盤+無線鼠標之外,我們還可以見到一種集成了觸控板與鍵盤的產品,如199元的羅技K400 Plus(圖10),能讓操控更方便。
然而139元的Rii(銳愛)i8+則是更出色的2.4G無線鍵鼠產品(圖11),它的外形和大小都更像是一個手柄,但集成了鍵盤主按鍵區、觸控板、鼠標按鍵、方向鍵、多媒體鍵等大量功能。這款產品還提供了多種色彩供用戶選擇,是一款是炫酷又方便的服務器操控設備。
● 網絡打印機
現在很多家庭已經同時擁有多臺電腦,一些外設如打印機的使用就成了一個問題,每次使用時都要插拔甚至移動,一定讓很多人感到煩躁,其實只要將打印機接入網絡服務器,并將其設置為共享,多個用戶就可以隨時進行打印了。
● 其他
另外我們還可以為服務器安裝內置或USB無線網卡,讓它的安裝位置更自由,例如隱藏在大屏電視后方。家庭服務器作為新興的概念和產品,其實可以還帶給我們很多新的應用模式,特別是這些基于淘汰PC的低成本服務器,大家完全可以大開腦洞,將它們的價值完全“榨干”。
直接組裝一臺新電腦相比,給老電腦進行一波配置升級,可能是絕大多數玩家的選擇,畢竟這樣利用起一些舊的零件可以節約很多成本,如果只升級少數配件就能獲得不小的體驗提升,就沒有整體組裝新機的理由了,那么升級老電腦該從什么地方入手呢?
內存
我們都知道三四年以前內存還是機箱內最貴的幾個配件之一,大家為了節省預算,往往會選擇單條4GB或者4GB+4GB的內存組成雙通道,這樣一來可以在裝機時省下購買大容量內存的好幾百塊。但是在內存占用逐漸提高的今天,8GB內存甚至4GB內存,已經很難滿足大家的日常使用需求了。
大家往往選擇升級內存
對內存進行升級是讓老電腦復活的一種出色選擇,最好的情況是當初選擇了單條8GB內存,只需要再添置一條8GB內存組成雙通道,就可以獲得很不錯使用體驗的提升。但是對于一開始選擇了單條4GB或兩條4GB組成的雙通道的朋友來說,升級內存就比較麻煩了。如果主板上有4條內存插槽,可以通過其中三條來組成8GB與4+4的雙通道,如果只有兩條插槽,就只能組成不對稱雙通道,或者直接將舊內存棄置不用了。
硬盤
將機械硬盤升級成固態硬盤,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固態硬盤在開機速度、文件讀寫速度、軟件的開啟速度、游戲的加載速度等方面與機械硬盤相比都有很大的優勢,如果你最怕開機時,需要靜坐等待,那么最佳選擇一定是升級硬盤。
顯卡
如果你是一位游戲玩家,游戲畫面的卡頓一定是完全無法接受的事情,隨著新發布的游戲畫面越來越精致,對顯卡性能的要求也在與日俱增,當初玩游戲時配置的顯卡,可能難以滿足新游戲的運行需求,出現卡頓乃至閃退的問題。
升級顯卡需要注意的是電源功率是否能夠支撐顯卡的運轉,不要等顯卡升級之后,滿載運行時超出了電源的負載,然后過載而導致黑屏死機。
CPU
如果你的主板并不算老舊,或者你使用的是最近的幾代銳龍CPU,那么更換CPU也是升級舊電腦的選擇之一。需要注意的是,CPU的針腳數和主板是否一致,主板的供電能否支持CPU的滿負載運行,以及散熱器是不是可以壓得住更強的CPU的發熱。
銳龍CPU針腳更加通用
以上就是升級老電腦單一配件的常見選擇,如果只更換一個組件,無法滿足你對電腦的更高需求,還是建議保留少量配件或完全組裝新機,畢竟作為生產力工具和娛樂的重要手段,電腦的性能可容不得將就,
極速鯊硬件課堂,科普硬件百科,傳遞攢機竅門,做硬件賣整機我們是認真;想了解更多極速鯊硬件課堂,以及極速鯊品牌整機,歡迎關注極速鯊(jisusha)微信公眾號,或是加入官方粉絲QQ群(加群請備注本文作者姓名,如:“趙航”,小編的獎金就全靠各位幫助啦)
(7522689)
年,因為AMD的銳龍異軍突起,電腦市場不再是intel一家獨大,因此PC性能在雙方商業大戰下發展愈發迅猛,幾乎每年新產品發布都會迎來一次淘汰浪潮,游戲廠商以及各大PC軟件廠商,也可以在更加強大的家用PC用戶端更新迭代出更好的畫質更多的功能,可這也帶來了弊端,曾經奔騰賽揚核顯暢玩的LOL等游戲,隨著客戶端加入諸多不必要的功能,也愈發難以流暢運行,此時很多PC用戶不得不迭代自己電腦來跟上發展腳步。
但也留下了很多實際上還有升級價值的舊電腦閑置下來,如果你的舊電腦沒有被你丟在某魚市場交給別人發光,亦或是被家人換菜刀換剪子換盆,那么,不妨升級一下你的舊電腦,或許依舊能夠再戰三年。
本次帶來了intel酷睿以來2-9代以及AMD銳龍1-2代電腦平臺升級建議,結合當前CPU市場報價,給出最具性價比的升級建議。
市售DDR3內存條8GB近40元,DDR4 8GB也僅僅60出頭,升級電腦內存也很重要哦。
intel2-3代平臺:
如果你的CPU是intel2代,那么你的主板型號大概率會是intel6系列:H61、H67、P67、Z68以及下一代全系主板,賽揚奔騰用戶也可以根據主板型號來判斷自己CPU屬于第幾代。
如果你的CPU是intel3代,那么你的主板型號則是intel7系列:B75、H77、Z75、Z77以及上代更新較新bios的主板,奔騰賽揚用戶同理。
雖然兩代intel使用了32nm以及22nm的不同制程,但使用了相同的1155接口,因此在主板上面,7系列主板近乎全系支持了intel2代CPU,而6系列主板很多廠商通過bios支持了intel3代CPU,因此,這雖然是兩代CPU,但我們可以拿到一起來講。
intel6系列主板平臺建議:首先要確定一點,你的主板bios是否支持22nm的intel3代CPU,如果支持,那么請考慮E3V2系列,因為兩代價格差距很小,但性能提升實際上不小,因此,本代推薦分為兩部分,如果你的主板支持E3V2系列CPU,或者你懂得升級主板bios以支持intel3代,請參考下面intel7系列主板建議的CPU進行升級,如果你的主板不支持22nm的下一代CPU,請參考以下推薦:
圖為6系列主板原生支持的酷睿同代志強E3處理器,因為同代的酷睿價格相比同代志強毫無優勢,且主板原生支持,因此很難找到購買二手酷睿的理由。
圖為市售E3-1200系列CPU價格及性能。
賽揚、奔騰、i3用戶升級會提升較大,i5用戶略有提升,i7用戶不建議升級,提升有限,有更高性能需求建議看我往期文章購入全新入門平臺。
預算較少建議:E3-1220,僅30元,即可享受2代i5性能水準,但需要有獨立顯卡才能使用。適合辦公看視頻玩老游戲用戶選擇,
無獨立顯卡建議:E3-1225,市售價格49元,2代i5馬甲,核心顯卡可以簡單看電影視頻,玩多年前的老游戲。
游戲需求建議:E3-1230,E3-1275,價格均為100-110之間,性價比很高,搭配合適的顯卡依然可以游玩主流網游沒有壓力,老3A也可以簡單游玩。
intel7系列主板平臺建議:本平臺的主板幾乎全兼容上代CPU,但性能方面是提升不小的,因此建議購買E3-V2系列。
預算較少建議:E3-1220V2,市售價格39元,同代i5水平,單核性能相比上代明顯提升,但依然是沒有核心顯卡,需要搭配獨立顯卡使用。
無獨立顯卡建議:E3-1225V2,市售價格69,同1220v2,頻率略高,多了HD2500核顯,用來簡單辦公看直播網課視頻還是可以使用的。
游戲需求建議:E3-1230V2、E3-1240V2,同代i7馬甲,價格在105-120,1240v2頻率略高一籌,貴幾塊錢,自行考量,暢玩主流網游,搭配合適顯卡1080P畫質主流游戲都可以玩玩。
intel4-5代平臺:
如果你的CPU是4-5代,那你的主板會是H81、B85、H87、Z87、H97、Z97、實際上,intel在國內只市售了4代CPU,5代只推出兩款5775C、5675C,因為發熱,bug等各種問題草草收場,目前市場也難以找到這兩款CPU,且價格高昂,毫無性價比,雖然有屏蔽核顯四級緩存提升游戲性能的操作。但今天暫且不列。因此這兩代推薦只存在4代以及同代酷睿的馬甲:E3V3系列。
E3V3依然是主板原生支持,你只需要擔心你主板的供電即可,(實際上因為特殊的CPU供電設計,九成的標準臺式機主板是可以不用顧慮的),安全起見可以先去使用主板的官方網站查詢CPU支持列表,是否支持所選CPU即可。
圖標統計了intel四代酷睿以及同代E3V3系列CPU的性能及市售價格。
如果你使用的CPU為當代賽揚,奔騰,i3,那么強烈建議升級,升級后性能會強很多,如果你使用的CPU為酷睿四代i5,那么同代E3V3價格相差不大,升級后略有提升,自行斟酌,如果你使用的CPU是四代i7,那么不建議升級,如有更高性能需求可購入全新入門級平臺。
低預算建議:E3-1220v3,市售價格52元,依然是同代i5水平,閹割了核顯,適合有獨立顯卡用戶選擇。
無獨立顯卡建議:E3-1226V3,市售價格100元,搭載核心顯卡HD4600,相比1225V3頻率略高,貴6元,簡單的游戲可以游玩,但核顯依然不強,搭配雙通道玩老游戲,網課,看直播,辦公等還算流暢。
4590S,同上規格,功耗更低,三緩略小,屬于正派酷睿低功耗CPU,建議志強CPU可以選擇。
游戲需求建議:1230V3,1240v3、1231v3、1270v3、1271v3,具體價位在120-150,不建議超過這個價格選擇。主流游戲都能暢玩,合適的顯卡下,3A也可以使用。
intel6-9代平臺:
因為intel6-9代CPU都是1151針腳,原生支持下100系列主板支持6代,200系列支持intel6-7代,更新bios情況下,100系同樣支持7代,300系列支持8-9代,但玩家可以通過刷入魔改bios、屏蔽針腳等操作,讓主板強行支持6-9代CPU,甚至刷入微碼和頻閉ME可以使用本已經被intel禁止的E3V5,E3V6系列,可以說,除了主板用料不同,這幾代CPU和主板可以說在某些情況下是可以通用的。但魔改bios考驗動手能力,還會涉及到不同步進不兼容的問題,話題很長,不使用于所有人。所以放在以后,可以點個關注,6-9代intel平臺之后會出更具有性價比,但需要動手能力的升級建議。
本期推薦CPU:
6-7代平臺:6100,適合奔騰賽揚用戶升級,核顯略有提升,6600,主流游戲可以正常使用,7100依然是奔騰賽揚用戶升級。
8-9代平臺:8350K,UHD630核顯,用來簡單玩騰訊全家桶還是可以的,相比8100等核顯型號目前價格不錯。
9100F,無核顯,目前依然算的上有性價比,市售價格282元,300系主板可以升級以下,主流游戲還是能玩的。
一言難盡,除了魔改,這幾代CPU價格又格外堅挺,目前還在持續降價,不著急的小伙伴可以再等等,持有這幾代I5以上的玩家,可以去看新平臺了,如果你覺得自己電腦性能瓶頸了,新平臺是唯一解決方式,如果強行升級,性能和性價比還不如新平臺。
關于魔改和E3V5以及3V6系列,后面再另行講解吧。本文不再贅述。
下面表格加入了全新平臺具有性價比的入門CPU,可以看到6-9代除了某些核心落后的型號,不再具有選購價值。不管是價格,還是性能方面。
市售6-9代CPU性價比
市售6-9代CPU性能及性價比
AMD1-3代推薦:
AMD銳龍以來,接口均為AM4,囊括B350、A320、X370、B450、X470主板,因為初期的ZEN架構雖然性能尚可,但bug居多,玩游戲會突然掉幀,且對內存頻率比較敏感,但好在AMD對于主板支持方面毫不吝嗇,各大主板廠商也持續推出支持后續CPU的bios,讓玩家在無需更換平臺情況下得到更好的性能提升,每個主板的支持各不相同,大家可以去自己主板bios官網查詢自己bios支持情況,目前最差升級也建議zen+架構的銳龍2000系列,就不再詳細區分,只給出幾個建議款CPU可供參考。
AMD銳龍1-3代全系列
2600x,幾乎所有主板都可以支持到zen+架構,那zen+的2600x就是很不錯的選擇了,價格340元左右,大約是9400F的單核性能10600的多核性能,生產力游戲都是不錯的選擇。
3500x,3600。如果主板能夠支持zen2,那市售價格350元和440元的這兩款CPU均有不錯的單核及多核性能,切記不要盡量不要購買閹割緩存的其他型號,對網游性能降低明顯。
5500,5600G,如果主板能夠更新到zen3,那閹割緩存的5500算是勉強能選擇的。性能都要比3600強,除了網游,新架構的5500都很不錯,5600G則是附帶很強的vega7核心顯卡,核顯暢玩騰訊全家桶毫無壓力,但兩款CPU都被閹割了三級緩存和pcie4.0,在搭配某些顯卡會有性能損失,切記!
5600,如果主板能夠支持到5600,那不要猶豫,上吧,媲美12400的性能,性價比實在超群,沒有被閹割的大緩存,搭配支持pcie4.0的主板也不會有短板,目前AMD全新市售平臺依然有不少人在選擇。但主板價格不低,如果你有能夠升級的平臺,簡直就是撿來的新電腦。
以上就是本期內容,僅供參考,不同主機不同需求面臨的升級情況各不相同,一機一況,有升級需求的小伙伴可以關注私信,給你最好的升級建議。
感謝觀看。關注私信,給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