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ac設備之間的文件傳輸往往可以通過Mac系統自帶Airdrop功能來無線傳輸文件,如果是與其他智能設備互相之間傳輸文件資料,則往往需要通過連接數據線或其他存儲設備來進行。這對于當前“無線化”的傳輸趨勢來說,顯得有些過時與笨拙了。這時候一款好用的Mac文件傳輸軟件就能很好地幫你解決這個問題,通過文件傳輸軟件,你可以從Mac上個隨心所欲地往其他智能設備上傳輸圖片、文檔、視頻等等文件資料。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搜集了多款Mac平臺上的文件傳輸軟件,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SecureFX for Mac(跨平臺文件傳輸客戶端)


    SecureFX for Mac是一款跨平臺文件傳輸客戶端軟件,有著易用的、類似于資源管理器的用戶界面。securefx mac可以更加有效的實現文件的安全傳輸,您可以使用其新的拖放功能直接將文件拖至Windows Explorer和其他程序中,用戶也可以充分利用SecureFX for mac的自動化特性,實現無需人為干擾的文件自動傳輸。

    OpenMTP for mac(Android文件傳輸工具)


    OpenMTP for mac版是一款可以將你的安卓設備連接到Mac Android文件傳輸工具,這款軟件可以幫助macos、安卓設備用戶直接通過mac來管理自己的移動設備。OpenMTP 基于 MTP 傳輸協議,mac安卓手機助手,不僅支持最新的 macOS 10.15 系統,沒有 Google 官方 Android 文件傳輸工具的一系列 bug 和穩定性問題;同時不需要 ADB 授權,內置的文件管理功能與交互也清晰、直觀。

    Android File Transfer for mac(強大的安卓文件傳輸工具)


    Android設備上的文件無法通過usb在mac電腦上識別,小編推薦使用Android File Transfer Mac版,該軟件只需要在連接手機前運行 Android File Transfer ,再連接手機,那么 Mac 就會識別出 Android 設備,并可以對里面的文件進行復制、粘貼、刪除等管理。簡單高效,需要文件讀取神器的來macdown下載使用吧~

    Aiseesoft Mac FoneTrans for mac(iOS文件傳輸和管理器軟件)


    Aiseesoft Mac FoneTrans for mac是一款iOS傳輸軟件可以幫助在Mac和iOS設備之間傳輸媒體文件(音樂,視頻,有聲讀物,語音備忘錄和鈴聲)。并且,當Aiseesoft Mac FoneTrans for mac(iOS文件傳輸和管理器軟件)將媒體文件從Mac復制到iOS設備時,它將自動將iPod / iPad不支持的文件格式轉換為MP4 / MOV / MP3 / WAV / AIFF等。

    Waltr 2 for Mac(文件傳輸工具)


    Waltr 2 for Mac使用應用在mac上的一款文件傳輸工具,Waltr 2可以幫助您將任何音樂,鈴聲,視頻,PDF和ePub文件拖放到您的iPhone,iPad或iPod上,而無需iTunes。需要的朋友,歡迎來Macdown下載Waltr 2 Mac版。

    Zapya for mac(跨平臺文件傳輸)


    Zapya for mac是一種跨平臺文件傳輸工具 ,隨時隨地分享照片,視頻,音樂,電影,任何大小的文件。Zapya擁有簡潔的頁面,功能強大而且操作簡單,除此以外,快牙mac支持多種平臺。Macdown網站為大家提供Zapya for mac中文免費版下載資源,綠色安全無廣告,有需要的朋友請放心下載!

    AnyMP4 iPhone Transfer Pro for Mac(iPhone文件傳輸應用)


    還在為如何傳輸蘋果數據而煩惱么?那就趕緊讓AnyMP4 iPhone Transfer Pro來幫助你吧! AnyMP4 iPhone Transfer Pro Mac版是蘋果電腦上的一款iPhone文件傳輸應用,可以幫助大家輕松地將多種類型的數據,如聯系人,短信,播放列表,電子書等從Mac復制到各種iOS設備上,Macdown網站為大家送上AnyMP4 iPhone Transfer Pro激活版下載,歡迎來下載使用。

    Xilisoft iPad Magic Platinum for Mac(ios設備文件傳輸和轉換工具)


    Xilisoft iPad Magic Platinum for Mac是一款ios設備文件傳輸和轉換工具,可以幫助用戶將Mac上的應用程序,電影和音樂放到iPad上,無需iTunes即可將iPad應用/音樂/電影/照片/書籍傳輸到Mac上,甚至能夠將CD / DVD /視頻/音頻轉換為iPad支持的格式,從視頻和音頻文件創建iPhone鈴聲,甚至可以將在線視頻下載到設備。

    IUI10 開發版 9.8.22,第429周更新暨即將成為“咕咕咕”的倒數第二周更新。于8月23日周五11:00發布。

    這是你能在你的小米設備上,看見的更新畫面中所有內容:優化升級系統字體、更新谷歌安全補丁、優化小愛捷徑2.0

    這是你能在MIUI論壇上找到的更新內容:優化升級系統字體、修復攔截失效、優化小愛同學、修復紅包助手


    為什么手機端和社區端差了什么?

    為什么我更新后,不同的地方更多了?

    因為,在單純的更新推送背后,MIUI更新的內容遠比你想的多!

    實際上,429周更新具體涉及這6項:MOV互傳、手機管家、小愛捷徑2.0、設置-屏幕時間管理、新字體新亮屏動畫、打印和投屏。


    1、小米互傳→MOV互傳

    “MOV互傳”,MI、OPPO、vivo所聯合成立的互傳聯盟。在互傳領域,向來都是第三方老牌的免流量WiFi快傳APP占據半邊天,比如:QQ面對面快傳、快牙、飛鳥快傳。雙方手機都得安裝APP不說,自動設置熱點還改名稱密碼,速度不高,快傳文件類型受限都是普通用戶不想跨的硬門檻。

    這次的互傳聯盟的成立不單單是對國內安卓生態的一次革命性的事情,對未來綠色APP生態建立、安卓通知管理都具有很強的領頭作用。

    另外這次的互傳聯盟不單單是這三家,而是會在功能成熟之后引入更多廠家,這無疑是對國內生態的一次革新。


    2、手機管家

    這次,“安全中心”整體UI界面,APP圖標發生變動。APP名稱變更為“手機管家”。

    由于原“安全中心”功能實在太多,遂把部分功能移至新分類“手機管家”中

    這個操作有點類似“360殺毒”和“360安全管家”的意思。不過更方便用戶找想要的功能


    3、小愛捷徑2.0

    實際上在上一個版本中以及做了升級,升級為2.0版本,新舊的差別還是很明顯的,小愛捷徑卡片的顯示更有活性,使用也更具有效率。

    這次更新主要還是對2.0版本做優化。


    4、設置-屏幕時間管理

    再不起眼的設置角落里,攻城獅們還更新了”屏幕時間管理“的標簽,對原本的單個應用的時間統計,進行分類匯總

    我主觀上認為,當前的分類有點雞肋,無法對單個分類內的軟件進行編輯,也無法對當個分類限定使用時間,比方說:”游戲“分類限制3小時。希望之后的更新能夠跟上。


    5、新字體、新亮屏動畫

    最大的變化當屬英文字體,字形更改的更加矮胖,線條更粗;

    左上角時間顯示字體縮小、變粗;

    數字字體的高度變矮;

    漢字字體的整體字形沒有較大變化,但是字更加粗了;

    部分符號整體變大。

    個人還沒適應,但也算不上難看。

    原先亮屏基本沒有動畫,這次更新后加入了,壁紙減縮變清晰的動畫,個人認為過度太長,動畫有些許多余。

    由于亮屏動畫沒法錄制,且很多用戶使用指紋解鎖或面部解鎖,很少能看到亮屏動畫,就不做贅述。


    6、打印和投屏

    原來的"打印"在更多設置里;原來的“投屏”叫“無線顯示”,在更多連接方式里。

    現在全都整合到了“連接與共享”菜單中。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投屏”增加了更多實用性更高的功能:小窗投屏、熄屏投屏、隱私保護。

    另外,投屏功能在更多場景下出現,提升投屏功能易用性。


    這就是MIUI10第429周更新的全部內容了,也是是MIUI10停更前的倒數第二期。

    “又是沒用的更新?”

    然而"他們"在背后做了更多

    朋友問筆者,3000左右的預算,想買一臺搭載驍龍835的手機,買哪部好呢?相信有不少讀者也有這樣的疑問,所以本期的尖Phone對決我們選取了三臺3000左右價位的驍龍835移動平臺的手機:一加5、努比亞Z17、小米6。想來讓驍龍835性能折服但又不愿意花大價錢去買三星、索尼、HTC的消費者對這三臺手機都有所關注,那么廢話不說多,讓我們來看看它們到底孰強孰弱。

    在本期的尖Phone對決中,筆者拿到的一加5是8GB+128GB的版本,官方售價3499元,當然官方也有6GB+64GB的月巖灰版本,售價2999元;努比亞Z17版本6GB+64GB,官方售價2799元;小米6版本6GB+64GB版本,官方售價2499。當然購機以便宜為準的讀者看到這里就可以做出選擇了,畢竟835+6GB+64GB能賣到2500元以下的除了小米也就沒誰了。

    評測將會分為以下幾個部分,這里給大家做簡單說明:

    外觀部分筆者將會對比三款手機的整體外觀,從手機邊側按鍵設計、手機接口類別、指紋識別按鍵布局等細節上進行較為全面的展示。相信很多人都對手機的音質有所關注,不過筆者入坑不深,在這里筆者對三款手機的聽感進行一些簡單的介紹。

    系統上簡單介紹各個手機UI設計,以及各自的功能布局。

    拍照方面筆者采用三款手機量化數據測試和樣張實拍的方式進行測試,通過對比讓三款手機拍照水平的高低客觀公正得展示出來。

    性能方面筆者會通過三款主流的跑分軟件從CPU、GPU進行對比,雖然跑分不意味著最終體驗,但卻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現出手機的性能輸出能力。在這里,筆者選用《NBA 2K17》對三款手機分別進行了十五分鐘的測試。

    續航測試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充電測試,筆者將三款手機同時從0%開始充電,每隔5分鐘記錄一次電量,共計三十分鐘;第二部分為續航測試,筆者會用一系列定制的實際操作,從視頻瀏覽、刷微博、玩游戲等方面看電量的實際消耗情況。最后繪制表格,將測試結果直觀、詳細的展示出來。

    接下來,本期的尖Phone對決就正式開始。

    畢竟旗艦機 在外觀設計上各有千秋

    首先,我們先看看這三款手機的整體外形對比:

    一加5采用鋁合金金屬一體機身,并搭配了納米注塑的穹頂式U型信號溢出帶。相比于上代機型的有棱有角,一加5把更多的弧度融入到了機身設計中,這讓整機的握持手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但一加卻并沒有讓圓潤的大主題掩蓋其性感的臀線,在手感提升的同時也讓我們看到的一加在設計上的改進與傳承。正面板的倒角弧度變得更大,機身上下也進行了更加明顯的弧度處理。這樣的外形設計配合2.5D的前面板玻璃更顯得珠圓玉潤。

    努比亞能在高端市場占得一席之地,無邊框設計功不可沒,到了第三代,努比亞Z17依然很少在正面大幅度動刀,經歷了三代無邊框的演進,努比亞Z17在正面的觀感上更多是微調,僅做了0.8度的調整。機身背面,努比亞Z17將天線挪到中框上方,最終只在背面留下一道天線,筆者拿到的這款黑色版在頂部幾乎看不到天線條的存在,增強了背部的一體性,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強迫癥患者的心理壓力。

    小米6是這三款手機中機身尺寸最小的一個,也是其中唯一一個采用四曲面玻璃后蓋的手機。由于機身的大弧度設計,小米6的長時間握持感受很不錯,只不過是由于不銹鋼材料的使用讓機身的整體重量有所上升,雖然小但仍有沉甸甸的壓手感。機身正面最大的亮點莫過于Underglass的指紋識別,在小米5s上的超聲波式指紋體驗不佳,小米6換成了電容式指紋識別,體驗上有很大改善。

    說到這里,筆者也順帶說一下三款手機的屏幕。一加5搭載一塊1080p的Optic AMOLED屏幕,5.5英寸。經實測,色域104.7%,色溫7442K,屏幕最大平均亮度442.7nits。努比亞屏幕5.5英寸,1080p,相對于一加5的 AMOLED,擁有更高一些的亮度:487nits。色域95%,色溫7214K。小米6的屏幕亮度則相對殘暴,最高亮度可達585nits,色域93%,色溫7886K。

    當然數據歸數據,我們只在乎觀感即可。一加5的AMOLED相對鮮艷,色彩更討好眼球,但存在的問題就是長時間觀看會有較為明顯的累眼感。不過還好,一加在這方面進行了多項優化,在系統中提供了多種色彩模式可供用戶選擇,改進夜晚模式,加入色溫調解傳感器,并且模仿Kindle的閱讀效果新增了閱讀模式,極大的改善了觀看體驗。

    長時間在戶外的用戶會更在意屏幕的亮度,那么顯然小米6就是最佳的選擇。當然一加5的440+nits的亮度也不需要讓你糾結,只要不是特別強的光照環境,看清屏幕還是沒問題的。

    三款手機中,只有一加5保留了3.5mm耳機接口,這對于喜歡用手機聽音樂的人來說確實要比其它兩款方便很多,因為用自己的裝備聽音樂即插即用,不用再攜帶一條轉接線了。驍龍835移動平臺一大特點就是對于音頻部分的支持,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點一下音質部分,這次試聽的耳機就是筆者在地鐵上使用的飛傲F1耳機,就是因為線很結實,擠地鐵不怕,咱們來簡單介紹一下聽感。

    飛傲F1

    一加5手機在試聽過程中感受到的是均衡,聲音沒有過多修飾,其次是人聲部分較為凸出,聽一些流行音樂比較舒服;小米6筆者感覺到有一些渾濁,聲音分離度辨識不高,同時低頻部分比較重,甚至蓋過中高頻;努比亞Z17在高頻上表現較好,起碼是清晰、可以辨別的,中頻較為一般,不過調音取向偏厚。

    雖然這次測試的是有線耳機,不過一加5已經率先支持aptX & aptX HD高清音樂傳輸技術,等以后有機會筆者一定測試無線耳機音質,看看手機傳輸無線音質是否較有線方式有明顯提高。

    系統設計各有特色 流暢度卻不都符合旗艦身份

    各家的手機百花齊發,衍生的系統也百家爭鳴,其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不乏有優秀的系統出現。本期尖Phone對決中設計到的有一加的H2OS 3.5、努比亞的nubia UI 5、小米的MIUI 8.2,這三家的系統就各有特色,也各有優勢。

    筆者是從H2OS 2.5開始接觸這個操作系統的。H2OS的系統流暢度一直很不錯,但前期的問題還是比較多的,比如功能缺失,偶爾的卡頓死機等等。從H2OS 3.0開始,H2OS卡頓死機的情況明顯減少,但從系統功能上仍然沒法和國產的幾大定制系統相提并論。一加3T目前最新的穩定版為基于Android 7.0的H2OS 3.0,流暢度相當不錯,但系統功能缺失還是比較明顯的。比如沒有云服務、沒有網速檢測等等。

    一加5搭載了基于Android 7.1.1的H2OS 3.5,流暢度極佳,而且一加5在測試中并未出現卡頓和死機的情況,穩定性有了很大的提升。系統功能性上也有了較為顯著的完善,比如加入了網速檢測、云同步、抬手亮屏、閱讀模式等功能。但目前相對于國產的幾大定制系統在功能性上仍顯單薄,在這方面一加還需要繼續努力。

    系統的外觀設計上,H2OS可謂一直風格獨特。從最開始的氫桌面,到H2OS 3.5加入的一加桌面,都十分的別具一格。一加桌面從下部上滑可以呼出類似于原生安卓的應用抽屜,用戶可以將應用從應用抽屜中拉到桌面上。H2OS 3.5對應用圖標又進行了重新繪制,圖形細節明顯增加了更多。而且在H2OS 3.5同樣保留了氫桌面,用戶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在設置中進行切換。

    一加手機一直是刷機狂魔們的最愛,因為它可用的系統不僅僅有自家的氫和氧系統。比如上代一加3T,目前已經適配了多家系統、比較知名的有Flyme、MIUI、ZUI等等。同樣,一加5也會擁有廣泛的系統資源,并且不會因為硬件的性能輸出不夠造成系統卡頓。

    nubia UI在歷代更新中逐漸完善,努比亞Z17所搭載了nubia UI 5也跟隨潮流,引入了人工智能——NeoSmart智能引擎,主要解決了以下幾個問題:手機越用越卡頓、應用后臺偷偷開啟占用資源。這里努比亞主要運用了深度學習用戶行為來定制化用戶需求,做到按需分配,解決系統卡頓和功耗問題。

    除了在系統層面布局的人工智能,nubia UI 5有很多細節操控值得拿出來講一講。這三年來努比亞一直在打磨無邊框,也不斷推出FiT操作手勢與無邊框磨合出全新的操作語言。比如非常有意思的操作——雙邊同時滑調節亮度,這個適用于看視頻和玩游戲等場景,在觀看視頻、玩游戲時亮度過低或者過高時,可以快速調整屏幕亮度。

    FiT3.0還加入了側邊卡片,由屏幕邊緣向中間滑,即可呼出Fit Card這位個人助理,里面集成了一些常用的功能,比如最近查看的照片和文檔,查看與管理出行狀態以及系統的管理,方便你的日常生活與工作。

    MIUI8界面風格扁平化。小米在UI研發商應該稱得上是國內大部分廠商的前輩了,這方面毋庸置疑,所以就功能的全面性和簡潔度來說,小米6手機都值得給出不錯的評價。目前小米由于在智能手機之外具有了更廣泛的涉獵,所以我們在小米6手機當中也可以看到諸如小米錢包、小米金融、小米生活和萬能遙控等等小米生態上的周邊設置。不過筆者在使用過程中發現廣告也算較多的,查個日歷底下都會有毫不相關的App推薦安裝。

    在測試過程中出現了比較有意思的事情,相對年輕的一加5的H2OS系統是最流暢最穩定的,反而老大哥小米6的MIUI出現使用快牙時,傳輸速度變慢進而黑屏死機的情況,而且卡頓時有發生。當然不排除筆者拿到的小米6是個別情況。努比亞Z11的nubia UI 5流暢度也不錯,穩定性上需要增強。

    雙攝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看看三家調解的如何

    巧合的是,本期尖Phone對決中選取的三款手機都采用了雙攝像頭。

    一加5是一加首次采用雙攝的機型。從硬件參數來看,一加選用了同iPhone 7 Plus相同的雙攝方案:一個廣角,一個長焦。廣角1600萬像素,支持DCAF雙核對焦;長焦2000萬像素。努比亞Z17使用的是2300萬像素+1200萬像素雙彩色攝像頭,支持全像素雙核對焦,同時1200萬對像素同時參與相位偵測。小米6后置攝像頭采用雙1200萬廣角加長焦的搭配,兩倍光學變焦,廣角鏡頭支持四軸OIS光學防抖。

    照片的本質離不開分辨解析力、色彩取向、白平衡、寬容度等幾個維度,因此我們的評測標準啟動標準拍照環境、搭建可數據化拍照模版、同時借助Imatest軟件量化試驗數據,最終獲得真實可信的評測結果。

    解析力是指分辨被攝原物細節的能力,解析力越好對細節的把控越好,畫面細節部分的過渡越加自然。測試解析力的方式有很多,這里我們選擇線形測試方式,它的優點在于非常直觀,用肉眼就可以觀察,我們截取測試樣張的部分位置作為測試區,測試三款手機的解析力。

    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努比亞Z17的解析力最好,一加5其次,小米6最差。

    拍攝棚拍環境中的24 Color Check測試卡,通過Imatest分析得出色彩偏離值ΔE以及白色HSV飽和度。色差ΔE其實就是所測顏色與真實顏色間的差距,差距越大,偏色越嚴重。由測試結果可見,努比亞Z17偏色最嚴重,小米6其次,一加5最佳。

    白平衡是描述中紅、綠、藍三基色混合生成后白色精確度的一項指標。許多人在使用數碼攝像機拍攝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在日光燈的房間里拍攝的影像會顯得發綠,在室內鎢絲燈光下拍攝出來的景物就會偏黃,而在日光陰影處拍攝到的照片則莫名其妙地偏藍,其原因就在于“白平衡”的上。在這方面,一加5表現最優,努比亞其次,小米6最差。

    在照相技術里面,動態范圍是指拍攝對象的亮度范圍——對象里最暗點到最亮點的亮度跨度。拍攝棚拍環境中的灰階色卡,通過Imatest計算分析相機動態范圍水平。由測試結果可得,動態范圍方面,努比亞Z17最佳,小米6其次,一加5最差。

    由以上測試,我們可以看出,一加5在色彩還原的準確性和白平衡方面表現最好;努比亞的長項則在解析力和動態范圍上,小米6并無十分突出的項目,解析力和白平衡表現都不怎么樣。

    實際拍照效果怎樣,我們還得看樣張。

    從微距樣張來看,三款手機都擁有十分不錯的虛化效果。

    100%放大,熊本熊的眼圈處小米6的涂抹最少;從額頭來看,一加5保留了最多的細節,小米6其次,努比亞Z17幾乎無坑洼細節。

    美食樣張,小米6太亮,努比亞Z17太暗,一加5則能將食物表現得“很好吃”。

    室外夜景,一加5和努比亞Z17的進光量都很充足,并且燈光炫光控制很好。一加5調色氛圍偏濃郁。小米6炫光控制不好,進光量也一般。

    100%放大,努比亞Z17純凈度很好,字體顯示清晰銳利;小米6其次,但略有偏暗;一加5純凈度很差。

    三款手機都采用雙攝,均支持模擬大光圈的人像模式。一加5和小米6在人像模式時默認長焦鏡頭,努比亞Z17不變,所以努比亞Z17有更寬的視野。室內人像拍攝,光線不是很充足,努比亞Z17的虛化效果最好,清晰度上一加5和努比亞Z17都不錯,小米6噪點較多,清晰度很差。

    三款手機的拍照水平各有高低,綜合來看,努比亞Z17最好,一加5其次,小米最差。

    都是驍龍835 游戲方面一加5卻有碾壓優勢

    驍龍835采用10nm制程工藝及自主Kryo架構,得益于先進的制程相較于上代產品,10nm工藝可以減小 35%芯片面積,功耗降低 25%。而驍龍835中自主的Kryo 280架構,分別為四顆頻率2.45GHz帶有2MB的L2 Cache的性能核心,及四顆帶有1MB的L2 Cache頻率1.9GHz的效率核心,GPU為Adreno 540@670MHz,其性能相較前代產品提高 25%,顯示色彩提升高達60倍,10nm工藝相比14nm將使得芯片速度快27%,效率提升40%。

    當然這些數據看看就好,對于普通的消費者來說并沒有多大用處,性能輸出才是最重要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三款手機的安兔兔、Geekbench、3DMark跑分。

    從跑分來看,三款手機的數據沒有太大的差異,那么我們來看看三款手機運行《NBA 2K17》的表現。筆者將游戲畫質均調到最高,15分鐘的自動游戲后,Gamebench統計成績如下:

    依次為一加5 努比亞Z17 小米6測試數據

    一加5的表現極為突出,15分鐘游戲平均幀數60幀,也就是說一加5滿幀運行《NBA 2K17》無壓力,十分剽悍。努比亞Z17和小米6差距不大,努比亞51幀,小米52幀。

    目前最為火的手機游戲莫過于《王者榮耀》了。可惜的是,努比亞Z17和小米6雖然硬件強悍,但目前并不在《王者榮耀》60幀的白名單里。一加5表現仍然強勁,《王者榮耀》開高清顯示、角色描邊、高幀率模式,一局游戲下來平均幀數57幀。

    通過以上的性能測試,我們不難看出,喜歡打手游,那么一加5絕對是最佳選擇,當然其余兩款性能輸出也很充足,滿足各種應用需求都沒問題。

    30分鐘充電都能到一半 續航小米6表現不佳

    由于智能手機的耗電需求不斷上升,電池技術又遭遇瓶頸,充電速度和續航成為評定手機好壞的重要指標之一。續航測試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充電測試,筆者將三款手機同時從0%開始充電,每隔5分鐘記錄一次電量,共計三十分鐘;第二部分為續航測試,采用的是中關村在線5小時重度使用模型。測試結果如下:

    三款手機的快充速度都不慢,半個小時的充電都能到一半。一加5的速度最快,充電56%,小米最慢,但也充到了50%。

    續航差距就比較明顯了。一加5和努比亞Z17的表現相差不大,測試結束后都能剩余大約一半的電量,努比亞Z17表現最佳。這兩款手機中輕度使用兩天沒有問題。相比于這兩臺機器,小米6的續航就有些不盡如人意了,但中度使用一天也應該沒有問題。

    寫在最后

    寫到這里,本期的尖Phone對決又該結束了。最后筆者總結一下這三款手機:

    一加5外觀設計同時包含了圓潤和硬朗的元素,既不失硬朗的線條,又兼顧極佳的握持感受;游戲性能爆表;一改上一代產品給人留下的電池不耐用的印象,同時又保持了極快的充電速度;屏幕雖然有些累眼,但一加也做了多種補救,效果還算不錯;系統流暢穩定,功能性上還需要進一步補齊;雙攝的加入雖然讓其拍照有所提升,但明顯還需要一加后續的進一步調校。

    努比亞Z17的設計風格更偏向于硬朗,無邊框屏幕的設計看上去十分驚艷;續航強勁,同時快充也相當給力;拍照綜合來看是這三臺機器中表現最好的;系統穩定性上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強。

    小米6的四曲面玻璃相信已經征服了一大片喜歡玻璃細膩觸感的人群,而且小巧的機身也讓其在大尺寸旗艦機中更顯獨特。屏幕亮度是一大亮點;拍照表現中規中矩;充電速度不錯,但續航一般;最大的問題就是系統的流暢度與穩定性不佳,顯然還需要小米的進一步優化。

    如果你是狂熱的手機游戲玩家,那么一加5是你最佳的選擇,當然其它兩款的性能也不差;如果注重拍照,那么努比亞Z17更好一些;如果是小尺寸手機愛好者,那么小米6是個不錯的選擇。這就是本期尖Phone對決的全部內容,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在大家選擇手機時起到幫助。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