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T之家 9 月 29 日消息,華碩在今年 8 月份推出了華碩無畏 Pro 15 2023 銳龍版筆記本,R9 7940H + RTX 4060 + 1080p 144Hz 屏版本首發 8999 元,現已降至 7699 元。

    IT之家整理華碩無畏 Pro 15 2023 銳龍版規格如下:

    這款筆記本搭載 R9 7940H 處理器,8 核 16 線程,加速頻率可達 5.2GHz;獨顯為 RTX 4060,8GB 顯存;配備 16GB LPDDR5x 內存和 1TB SSD。筆記本整機性能釋放為 85W,CPU 性能釋放 54W

    屏幕方面,這款筆記本搭載了 1080p 屏,144Hz 刷新率,100% sRGB 色域。

    其他方面,這款筆記本輕約 1.8kg,17.9mm 厚,配備全功能 USB4 接口,搭載 70Wh 電池。

    年,華碩首次引入了 ProArt 創 16 這一獨特的產品線,它在筆記本上引入了一枚旋鈕,為創意工作者們帶來了不小的便利。不僅是旋鈕,還有出色的屏幕、強勁的性能和軍規級別的安全性,可以說這就是創意工作者們心中的夢想工作站了。

    而就在最近,華碩更新了這一產品線,將處理器升級到了 12 代酷睿 i9-12900H。在創意工作者們關心的 CPU 性能上有了不小的提升,同時 GPU 也升級到了 RTX 3070Ti。IT之家收到了新款的華碩 ProArt 創 16 2022,并為大家帶來了圖文評測。具體配置如下:

    外觀

    ProArt 創 16 2022 的外觀與上一代基本完全一致,機身三圍長 362mm;寬 264mm;高 19.6mm。和過去一樣,它的定位是相對固定位置的創意生產,因此整個機身都是堆料滿滿,一拿上手就給人以十足的厚重感。作為一臺 16 寸的大屏筆記本,在通體金屬的加持下重量達到了 2.4Kg,與一般的游戲本重量相當。當然這樣的重量下硬件也是十分強悍的,它通過了美國軍事標準 MIL STD 810H,在惡劣環境也能保證安全。

    A 面只有一個平整簡單的 ProArt Logo,觀感更加低調商務。

    上一代創 16 不支持單手開合,但新款轉軸優化后終于支持了。展開 B 面后就能看到一塊兼具準確色彩和高分高刷的好屏了。這塊屏的具體素質IT之家會在下文詳細測試。

    屏幕上方有攝像頭和立體聲麥克風,攝像頭有物理防窺撥片,下方也有一處“ASUS”的 logo。

    一眼看到 C 面,就會被那個下凹的旋鈕所吸引。由于經常需要調時間軸調筆刷粗細之類的操作,專業的剪輯師鍵盤往往會搭載多個旋鈕和快捷鍵,而華碩開創性地在 ProArt 系列加入了實體的旋鈕,用來剪視頻效率非常高。

    同時在方向鍵的旁邊也有一個可以自定義宏的按鍵,可以設置成 Adobe 軟件中的特定功能,非常好用。這個鍵盤布局也相當靠譜,數字小鍵盤,全高方向鍵和獨立電源指紋一體式按鍵都有了,希望華碩的游戲本也能采用這個布局。數字小鍵盤下還有“Harman Kardon”大師音效的鐫刻。

    下方觸控板非常大,手感順滑舒適,支持 1024 級手寫筆,可以當作一個簡易的數位板使用,并且下方還有罕見的實體三鍵,能夠顯著改善單手使用的舒適度。

    最后來看下 D 面。D 面的設計也很獨特,進風口非常大,而且還做了一個 StudioBook 的 Logo 陽刻。D 殼內藏兩個 6W 的大功率喇叭,在哈曼卡頓的調音下音質相當不錯。稍后IT之家會為大家拆開后蓋一窺其中究竟。

    為了適應辦公和生產力群體的需求,ProArt 創 16 2022 的接口也是相當豐富,整機共有兩個 USB Type-A 3.2 GEN 2,一個 SD EXPRESS7.0 高速讀卡器,兩個雷電 4(支持 DP 輸出和 PD 充電)、240W DC 電源接口、HDMI 2.1 和千兆網線接口。外出完全不需要攜帶拓展塢和大電源,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便攜性。

    生產力電競屏

    我們手中的 ProArt 創 16 2022 搭載了一塊 2.5K 120Hz 的 LCD 屏幕,這個版本的高分高刷屏可以兼顧設計與游戲。此外還有 4K 60Hz 的 OLED 屏幕,那個版本就是純粹生產力了。

    我們把分辨率調整到了最高的 2.5K,亮度也手動調整到最高。然后用校色儀進行色域色準測試,實測色域覆蓋了 100% 的 sRGB,86.3% 的 Adobe RGB 和 99.3% 的 P3 色域,亮度也達到了 HDR500 的要求,是一塊又大又亮又快的好屏。

    色準表現也是相當不錯,平均色彩偏移值 ΔE 僅 0.21,最大 ΔE 也只有 1,看來是有做出廠校色的,屬于是專業級別的色彩表現了。

    硬件設計

    為了讓大家對這臺筆記本的硬件有更深入地了解,我們直接把它拆開,邊拆邊介紹。擰開 D 面螺絲,即可從轉軸進風口處撬開卡口,可以看到上方是雙風扇六熱管的散熱設計,熱管下方分別是 12 代酷睿 i9-12900H 和 RTX 3070Ti, 完全是游戲本級別的配置。

    我們打開“全速模式”單烤 FPU 15 分鐘,功耗穩定在 100W 左右,溫度穩定在 87℃,相比于上一代,這個性能釋放提升了 30%,相當給力。

    顯卡方面,這個 RTX 3070Ti 是 115W 的版本,因此單烤顯卡時可以穩定在 115W 的最大功率,溫度 68℃,壓力不大。

    我們模擬最大壓力雙烤 15 分鐘,CPU 穩定在 50W 74℃,GPU 則穩定在 90W 69℃,這個性能釋放和溫度相比上一代都有改進,要給一個好評。

    熱管下方是單根 DDR5 內存,16GB,頻率為 4800Mhz,對于創意生產群體建議再買一根 16GB 組成雙通道 32GB 的 DDR5。

    硬盤方面可就有意思了,眾所周知許多創意工作者可能需要更高的硬盤速度或者更安全的雙重備份。而創 16 不僅有額外的硬盤位,還內置了硬 Raid 芯片,可以自由組裝 Raid0 或者 Raid1,非常人性化。

    當然自帶的 PM9A1 硬盤已經是非常優秀了。

    理論跑分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它的理論跑分和實際體驗吧。首先是這枚 intel 移動端的旗艦級處理器 i9-12900H,它擁有 14 核 20 線程,基準頻率 3.8GHz,最高加速頻率可以達到 5GHz,提升相當驚人。

    CPU-Z 中單核達到了 799 分,多核則達到了 8570 分,均大比分領先去年的旗艦級臺式機處理器 i9-11900K。

    R20 單核跑分 742 分,多核跑分 7370 分。R23 單核跑分 1911 分,多核跑分 19231 分。可以看出上述跑分都是移動端的旗艦級水準,并且性能釋放做得也很到位,相比上一代 R9-5900HX 更是有了巨大的提升。

    接下來我們進行一下 GPU 性能跑分,在 TimeSpy 中,RTX 3070Ti 最終得分為 9835 分,是 RTX 3070Ti 的正常水準,可以在 2K 分辨率下流暢運行大部分游戲,也可以利用 Cuda 加速為創意生產提供幫助。

    創意生產

    作為主打生產力的創意工作本,我們當然要著重測試它的生產力怎么樣。首先是 PCMark10,最終得分為 7861 分,分數非常之高,可以應付所有日常使用和個人數位內容創作需求。

    同樣代表綜合辦公性能的 CrossMark 測試結果如下,1887 的成績同樣表現不俗。

    在創意工作者們常用的視頻剪輯軟件 Adobe PR 的 PugetBenchmark 中,得分高達 712 分,流暢剪輯 4K 也沒有問題。

    在視頻特效制作軟件 Adobe AE 中,它的分數更是高達 1161 分,可以制作一些比較復雜的特效了。

    最后在平面設計軟件 PS 中,它的分數罕見地破了 1000,達到了 1007 分。即便是運行大型 PSD 也沒有壓力。

    從上述的 Adobe 生產力軟件測試結果我們可以看出,ProArt 創 16 2022 可以應付絕大多數的生產力場景,不論是剪片修圖還是 3D 渲染都可以勝任,專業用戶一本就可以滿足。同時它還可以用旋鈕快速調整時間軸、縮放圖片、調整顏色,生產力真是拉滿了。

    在建模渲染類軟件中,創 16 可以調用 RTX 3070Ti 的 CUDA 為工作提供硬件加速,目前幾乎所有的建模軟件都會對 NVIDIA 的 GPU 有優化,所以能做到效率、穩定和兼容性的共存。我們這里選擇幾款常用的建模渲染軟件測試一下。首先是近年來大火的開源建模軟件 Blender,如果我們單用 i9-12900H 這個 CPU 來跑的話,其實分數也很優秀了。

    但如果我們啟用 GPU 加速的話,成績直接翻了 10 倍不止,建模效率成倍提升。

    在另一款常用的建模工具 V-Ray 中,渲染速度可以達到 1150 分,完全頂得住建模渲染工作的壓力。

    最后我們跑一下另外一款渲染軟件 KeyShot,我們同時跑 i9-12900H+RTX 3070Ti 筆記本電腦 GPU 兩顆核心,這下差距可就大了。CPU 得分為 2.58,GPU 得分為 44.82,提升顯而易見。

    續航對于這種通過吃飯的家伙也是很重要的。我們開啟省電 + 精英模式,并將屏幕調整到 30% 亮度,最后可以達到 10 小時 10 分鐘的 PCMark10 現代辦公續航,表現很不錯。

    ProArt 創 16 2022 是一臺定位特殊的創意工作本,因此在軟件上也與傳統筆記本有些不同,除了上面說的 Nvidia Studio 驅動以外,它還出廠自帶了 ProArt Creator Hub 控制軟件,是為創意工作者打造的控制中心。在左下角就可以方便地切換性能模式,或者用自帶的校色程序校色,無須再下載第三方校色軟件。

    在控制設置界面可以自定義旋鈕和功能鍵,并自定義它們在 Adobe 系列軟件中的獨特功能。

    此外還有華碩電腦自帶的 Ai 降噪麥克風選項,在開會的時候有效過濾雜音,提高商務人士的工作效率。

    游戲體驗

    那么在工作之余,它能否玩游戲呢?我們也進行了幾款主流游戲的測試。《CS:GO》2560*1600 的分辨率下運行 BenchMark 可以運行在 229 幀,跑滿 120Hz 屏幕不成問題。

    在配置要求更高的《APEX 英雄》中,2560*1600 分辨率最高畫質下,能維持在 120 幀的幀數限制之上,體驗堪稱完美。

    接下來我們來挑戰一下 3A 大作,我們在 2560*1600 分辨率下運行《古墓麗影:暗影》的最高畫質 BenchMark,最終平均幀率為 78 幀,因此我們可以在高畫質下游玩絕大多數 3A 大作,實在不行還有 DLSS 的加持,流暢游玩肯定沒啥問題。

    在《絕地求生》中,我們開啟最高 2K 分辨率極高畫質,游戲時幀數一直在 115-120 幀左右上下浮動,配合這塊高刷屏體驗非常好。

    最后一款游戲是《賽博朋克 2077》,ProArt 創 16 2022 在 2.5K 超級光追畫質 + 性能 DLSS 下平均 45 幀左右,想要好好玩可能還得開到高畫質 + 平衡 DLSS,這樣就可以達到平均 63 幀了,同樣可以流暢游玩。

    總結

    雖然 ProArt 創 16 2022 的模具基本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但它的散熱何性能釋放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時 i9-12900H 突飛猛進的性能也讓它格外適合創意工作者使用。最后,獨特的生產力旋鈕設計也展現了華碩首屈一指的研發能力。

    ProArt 創 16 2022 的定位也是相當明確的:就是有強生產力需求的創意工作者。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員的話,不妨在它上市之際關注一下。

    目前 ProArt 創 16 2022 已經上市,首發價格如下:

    • i7-12700H + RTX 3060:9999 元

    • i9-12900H + RTX 3060:11999 元

    • i9-12900H + RTX 3070 Ti:13999 元

    碩今年的產品有“億點點”猛!

    繼主流價位的無雙/無畏系列再獲好評之后,華碩近期又推出了全新的靈耀系列。在“華碩好屏”概念的驅動下,全新的靈耀系列帶來了13.3英寸OLED屏的靈耀X 13,它是目前最為輕便的OLED屏筆記本,并且還升級了AMD銳龍6000系列處理器,這讓我覺得我的錢包是又要保不住了。

    靈耀X 13究竟怎么樣?閑話不多說,評測見真章。

    01 1kg超輕量化設計 只有A4紙大小

    開箱靈耀X 13的第一印象就是輕便。機身薄至14.9mm,重量只有1kg,尺寸僅為一張A4紙大小,所以放到挎包里或者即便是手持,都相當便于攜帶。

    該系列擁有夜藍、瓷青兩種配色,筆者拿到的評測機型為夜藍。鋁鎂合金機身兼顧美觀與耐用,并且通過了MIL-STD 810H軍工認證,在耐跌落、振動、高溫、低溫、高濕、高海拔等測試中表現出色。

    其整體設計簡約干練,A面設計有靈耀系列的“小A”圖標,下方印有“ASUS Zenbook”標識。

    02 2.8K分辨率OLED屏加持 還原真實色彩

    掀開屏幕,13.3英寸89%高屏占比屏幕帶來富有沉浸感的視覺體驗,2.68mm nanoedge超窄邊框設計同時也提升了整機顏值。

    基于“華碩好屏”概念,靈耀X 13為用戶提供了2.8K 16:10 OLED HDR屏幕,2880×1800分辨率,1,000,000:1對比度、0.2ms響應時間,通過了 VESA DisplayHDR?600 True Black認證和 PANTONE? 認證,顯示效果更加細膩。并且通過華碩管家控制軟件提供了色域切換功能,用戶可以在原生色域、sRGB色域、DCI-P3色域和Display P3色域之間切換。

    通過蜘蛛校色儀實測可以看到,靈耀X 13屏幕色域容積為:100% sRGB(實際超過100%,因為蜘蛛校色儀最高顯示為100%),94% AdobeRGB、100% P3以及93% NTSC。色域容積更大,顯示的色彩層次更加細膩。

    而通過VESA DisplayHDR Test軟件測試可以看到,這塊屏幕支持HDR600,峰值亮度達到616nits。

    色準方面,sRGB色域模式下,ΔE平均值為1.35;P3色域模式下,ΔE平均值為1.24,均達到了準專業級顯示器的水準。色彩顯示的偏離度極低,可以很好地還原真實色彩表現。

    sRGB模式色準

    Display P3模式色準

    靈耀X 13這塊屏幕同樣是通過了PANTONE專業色彩認證以及德國萊茵TüV認證,具備出色的顯示效果和低藍光特性,同時在HDR模式下支持全亮度DC調光,為用戶帶來出色視覺體驗的同時,可有效降低有害藍光對用戶視力的損傷。

    此外,靈耀X 13擁有出色的音效體驗。它內置2×6W Smart AMP音頻系統、哈曼卡頓專家認證音效、支持杜比全景聲,配合DCI-P3或Display P3這樣的電影級色域模式,疊加HDR,可以為用戶帶來影院級別的視聽體驗。

    靈耀X 13屏幕最大開合角度為180°,商務辦公用戶可以非常方便地將屏幕內容分享給其他人觀看,同時更大的開合角度也能滿足用戶使用筆記本支架時的屏幕角度調節需求,從而幫助用戶獲得更好的使用體驗。

    03 3枚全功能TYPE-C接口 擴展無壓力

    這款產品的屏軸也采用了比較“復古”的圓柱形設計,整個屏軸表面采用了拋光處理,屏軸左右兩側設計了同心圓紋理,所以有著獨特的光線反射效果。

    極致輕薄化設計自然會在接口方面做一些妥協,不過靈耀X 13在左右兩側還是為用戶提供了3枚全功能USB-C 3.2 Gen 2接口,另外左側設計有出風口,右側則配置了1個3.5mm耳麥插孔。

    04 簡約卻極具實用價值的C面設計

    靈耀X 13整個C面設計也力求簡潔干練,而且為了給用戶帶來出色交互體驗,鍵盤采用了全尺寸ErgoSense背光鍵盤,按鍵之間留有19mm標準間距,有效防止高速輸入時的誤觸問題。

    手感方面,這款鍵盤擁有1.4mm鍵程,鍵帽表面設計了0.2mm下凹弧面,手指放在鍵帽上時更加貼合。按鍵的彈性反饋非常明確,壓力克數較低,長時間辦公生產力輸入不會感覺到疲勞。比如筆者現在評測中碼的這些文字就是用靈耀X 13自帶鍵盤完成的,整體的輸入效率極高,手感也非常舒適。

    此外,這款鍵盤支持三級背光亮度調節,可以有效緩解暗光環境下高亮度背光的刺眼感。

    這款產品的電源鍵設置在鍵盤區域右上角,位于Delete鍵左側。它的按壓手感與鍵帽完全不同,時傳統電源鍵的按壓方式。電源鍵采用了銀色包邊設計,并且集成了指紋識別器,支持指紋開機直接進入系統,促進了指紋識別功能的使用率,同時也給用戶帶來了出色的安全性。

    雖然是一款13.3英寸小尺寸機型,但靈耀X 13簡約的C面設計為腕托和觸控板留下了足夠大的空間,這一點對于便攜型筆記本來說非常重要。實際使用時,筆者的手腕能夠完全承托在腕托上,降低長時間輸入的疲勞感。而其觸控板面積達到5.9寸,操控手感舒適。其表面覆有一層磨砂玻璃,并且還可以通過右上角的觸控按鍵快速切換為虛擬數字鍵盤(NumberPad 2.0),彌補輕薄本沒有獨立數字鍵區的遺憾。

    05 升級銳龍7 6800U處理器 效率再進一步

    出色的便攜性與卓越的視覺觀感體驗之外,華碩靈耀X 13還第一時間升級了AMD銳龍6000系列處理器。本次評測機型搭載了銳龍7 6800U處理器,16GB DDR4內存,512GB PCIe 4.0固態硬盤,圖形性能則通過處理器自帶的AMD Radeon 680M集顯輸出。

    AMD銳龍7 6800U處理器基于臺積電6nm FinFET制程工藝打造,采用8核16線程設計,擁有16MB三級緩存,基礎頻率為2.7GHz,加速頻率最高可達4.7GHz,cTDP為15-28W,并且支持PCIe 4.0和DDR5/LPDDR5內存。

    相對于上一代銳龍7 5800U而言,銳龍7 6800U在基礎頻率上提升了0.8GHz,加速頻率提升0.3GHz,制程工藝由7nm變為6nm,cTDP略有增長,集顯的核心數量由8個提升為12個,而處理器核心數/線程數和緩存容量沒有變化。接下來通過各類常規測試軟件,看看銳龍7 6800U在單核、多核、視頻編碼、物理渲染、壓縮/解壓縮方面的性能表現。

    CPU-Z測試標準下,銳龍7 6800U處理器單核得分577,多核得分4515.3,性能表現滿足日常辦公應用需求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接下來再看CINEBENCH渲染測試,CINEBENCH R15測試標準下,單核得分228cb,多核得分1696cb;CINEBENCH R20測試標準下,單核得分561cb,多核得分3882cb;CINEBENCH R23測試標準下,單核得分1437pts,多核得分10000pts,單核和多核性能表現都達到了不錯的水準。

    GeekBench 5測試標準中,銳龍7 6800U單核得分1425,多核得分7017,總體來說雖然靈耀X 13設計非常纖薄,但處理器性能發揮還是達到了不錯水準。

    視頻編碼測試方面,X264 Benchmark完成2500 frames編碼耗時1分01秒,幀率為40.69fps,編碼效率滿足普通的視頻剪輯沒有任何問題。

    壓縮與解壓縮其實在日常應用中會頻繁涉及,不只是打包與解包,幾乎所有軟件后臺運行都會做壓縮與解壓縮的工作。通過7-Zip測試可以看到,完成10輪測試耗時僅90.078秒,總體評分為63.811GIPS,壓縮與解壓縮性能還是相當不錯的,畢竟銳龍7 6800U擁有實打實的8核16線程。

    物理渲染性能測試還是以V-Ray渲染器測試為參考標準,實測其渲染量可以達到6325 vsamples,就低功耗U系列處理器而言,這一分數表現是相當出色的,說明這一代U系列處理器已經能夠完成較高負載的物理渲染任務了。

    06 PCIe 4.0固態硬盤帶來出色的系統流暢度

    存儲性能方面,華碩靈耀X 13搭載了16GB DDR4內存與512GB PCIe 4.0固態硬盤。

    首先通過AIDA 64測試可以看到,其內存讀取速度39871MB/s,寫入速度48872MB/s,拷貝速度47282MB/s,延遲105.6ns。

    硬盤方面,這塊512GB容量PCIe 4.0固態硬盤實測讀取速度6748.55MB/s,寫入速度3941.53MB/s,4K隨機讀取速度為57.36MB/s,寫入速度為149.63MB/s,從測試來看,這塊固態硬盤的順序讀寫性能達到PCIe 4.0固態硬盤的平均水準。

    07 生產力效率極佳 卓越的移動辦公利器

    華碩靈耀X 13作為一款極致輕薄的高性能生產力工具,它能帶給用戶怎樣的生產力辦公體驗呢?這里我們首先參考專業生產力性能評估軟件CrossMark的測試結果。

    可以看到在CrossMark測試標準下,整體得分1481分,生產力得分1492分,創造力得分1517分,響應能力得分1347分,這些評分說明靈耀X 13具備高效的生產力應用效率,能夠輕松勝任日常辦公應用,可以較好的承擔視頻剪輯、圖片渲染、3D渲染等重負載應用任務。

    另外在綜合性能方面我們也參考了PCMark 10測試:常用基本功能方面,包含Web瀏覽、視頻會議、應用程序啟動等得分為9584分,說明其完成基礎辦公應用沒有任何問題;生產力項目測試得分為9152分,表明其擁有高效的電子表格、文檔工作性能;數位內容創作方面,其評分達到7113分,說明其能夠非常高效地完成圖片、視頻、圖形渲染等工作;整體綜合得分為6126分。以其配置和評分來看,靈耀X 13是一款生產效率相當不錯的超便攜筆記本。

    08 功耗釋放充分 續航能力不俗

    華碩靈耀X 13無疑是一款追求極致便攜性的產品,那么其散熱與功耗是否能保持正常,就是其能否獲得成功的關鍵。這款產品在散熱系統方面進行了改良,單熱管+單風扇也能Hold住銳龍7 6800U功耗提升之后的散熱壓力,下面我們以實測結果來說話。

    散熱測試需要明確測試環境的溫度,我們本次測試是在24.7℃室溫下進行的。

    首先在AIDA 64 Stress CPU壓力測試下,處理器核心溫度87℃,功耗穩定在24.84W附近,頻率穩定在2.77GHz。從TDP釋放和核心溫度來看,靈耀X 13的散熱調校還是相當不錯的,在纖薄機身內讓處理器核心溫度保持在90℃以下,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

    Furmark GPU單烤機測試,GPU功耗滿狀態25.2W釋放,此時GPU溫度為83℃,散熱表現不錯。

    續航方面,我們以PCMark 10辦公模式為參考,實測其續航時間為12小時26分鐘。測試時我們將電源模式設定在節能,華碩管家中調整為安靜模式,屏幕亮度70%,音量50%,Wi-Fi、藍牙全程開啟,能夠達到12小時以上的續航還是相當不錯的。當然這其中靈耀X 13標配的67Whr鋰電池功不可沒。

    此外,這款機器也支持快充功能,充電10分鐘即可滿足2小時辦公應用,相當于續航能力被進一步拉長。

    09 評測總結

    從開年到現在,華碩推出的每一款新品都有著極其鮮明的特性,而這些特性完全沒有“噱頭”屬性,全是能夠實打實給到用戶最佳使用體驗的特性,這一點就真的是有些厲害了。

    全新的靈耀X 13同樣如此,這是一款特點極其鮮明的新品:它擁有1kg超輕量化機身,配有高素質的OLED顯示屏,第一時間升級了AMD銳龍6000U系列處理器,模具的設計做工都保持了靈耀系列一貫的高標準。如果最終上市價格再定的合理,那么靈耀X 13就很可能是今年能夠排入前三的輕薄型筆記本了。

    通過實測可以看到,靈耀X 13解決了對于這種極致輕薄本最為棘手的問題,那就是功耗釋放與散熱之間如何平衡。

    AMD銳龍7 6800U cTDP為15-28W,靈耀X 13向上做到了25W穩定釋放,并且核心溫度沒有超過90℃,而且頻率穩定無降頻,性能體驗出色。所以你完全不必擔心會買到一臺“小火爐”。

    屏幕方面,“華碩好屏”概念驅動下,OLED屏在華碩筆記本中普及開來,而華碩筆記本本身也成為OLED屏在筆記本行業普及的驅動力。如果說音質提升、硬盤速度提升多少有些玄學意味的話,那么OLED屏較IPS屏則是一眼睛的改變,OLED屏在色彩艷麗度,色彩準確度上更加出色,尤其是相近色彩的呈現,可以說是更加細膩。

    因此,如果你想要一臺極致便攜,且性能、散熱、屏幕體驗都很好的產品,至少目前為止,華碩靈耀X 13還是唯一選擇。

    (7926764)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