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好,今天給大家帶來一款顯示器!
1. 這是一款能將顏值、實力、性價比三合一的顯示器,可能也就是這臺五代的 AG275QXW 電競顯示器了。單這純白的高顏值外觀就足夠脫穎而出了,背面的 RGB 線條支持 14 種燈效。
2. 配置方面:2K 分辨率,180Hz 刷新,這也足夠榨干各位的主機性能了。作為專業的電競顯示器,采用 IPS 面板,1 毫秒極速灰階響應時間,高刷新的同時也能保證運動畫面的清晰順暢,在黑神話悟空游戲中體驗非常明顯。
3. 色彩方面:99%sRGB 色域,原生 8 比特色深,精準的色彩還原,搭配 HDR400 畫面,色彩豐富的同時細節也清晰無比,就算用它剪輯調色也能勝任。
4. 另外內置了多種顯示模式,匹配各種類型的游戲,一步到位的豐富接口,三面積窄邊框,可擴展的耳機支架。
這樣全面為電競考量的顯示器應該沒有人能夠拒絕它,這樣的顯示器是你的首選嗎?
隨著27寸顯示器價格的逐漸親民化,顯示器的市場上涌現了大量配置豐富的千元級產品。對于大多數日常辦公用戶而言,27寸的屏幕大小或許已足夠滿足需求。然而,對于那些渴望更廣闊視野的游戲體驗者,或是需要同時關注多個信息源的辦公、炒股用戶來說,27寸的顯示屏可能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很多小伙伴們選擇搭建雙屏顯示器來擴充顯示畫面,雙拼雖然能夠提供更寬廣的視野,但其在一體性方面卻稍遜于寬屏顯示器。這種體驗上的差異,有時會讓追求完美視覺體驗的用戶感到不盡如人意。最近,我的堂弟,一個熱愛賽車游戲的玩家,選擇了聯合創新推出的49寸超寬屏幕顯示器——49C1G,他對于這款顯示器的體驗贊不絕口,無論是沉浸在緊張刺激的賽車游戲中,還是進行高效的多任務辦公處理,49C1G都以其獨特的魅力,展現出了它在視覺呈現上的巨大潛力。
鼠鼠也是將這款顯示器從其外觀設計到技術規格,到實際使用體驗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款超寬曲面屏的魅力。
這款聯合創新49C1G顯示器以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橫向長度——達到了120cm,為用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視覺震撼。無論是沉浸在緊張刺激的游戲體驗中,還是專注于高效的工作流程,這款顯示器都以其超寬的視野和卓越的顯示效果,讓人耳目一新。
我們日常使用的顯示器大多都是16:9的標準屏幕比例,而49C1G則大膽突破,采用了32:9的超寬屏幕比例。這相當于兩臺27寸顯示器完美無縫地拼接在一起,極大地擴展了用戶的視野。在賽車游戲或《英雄聯盟》這些游戲場景中,以及在進行照片編輯、視頻剪輯等創意工作中,這款顯示器都能提供更加廣闊的操作空間和更為豐富的視覺細節。
更值得一提的是,49C1G的分屏功能讓多任務處理變得異常流暢。你的左側屏幕可以全屏播放視頻,而右側屏幕則打開文檔進行編輯;或者在一邊瀏覽網頁的同時,一邊玩一些放松的小游戲。這種超寬視野帶來的多任務處理能力,讓原本復雜的工作變得簡單而高效,大大提升了工作和娛樂的體驗。
49寸的超大屏幕采用了1800R的曲面設計,這種顯著的弧形彎曲為觀看體驗帶來了質的飛躍。當你置身于這款顯示器前,會發現自己的視線被這款屏幕所包圍,這種沉浸感是傳統平面顯示器所無法比擬的。而且,178度的超寬可視角度確保了無論你從哪個角度觀看,都能享受到一致且清晰的畫面。
屏幕的分辨率達到了3840*1080,這為細節的展現提供了充足的像素支持,使得畫面更加細膩、清晰。而144Hz的高刷新率則讓動態畫面更加流暢,無論是快速變換的游戲場景還是高速運動的視頻內容,都能夠以絲滑般流暢的效果呈現在你的眼前。
此外,HDR400的高動態范圍技術進一步提升了畫面的對比度和色彩表現力。在游戲體驗上,它能夠帶來更加逼真的光影效果,讓游戲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栩栩如生。在觀影體驗上,它則能夠呈現出更加豐富的色彩層次和更加細膩的明暗變化,讓你仿佛身臨其境。
這款顯示器在色彩表現上同樣表現優異,原廠自帶的校色功能確保了色彩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它覆蓋了99%的sRGB色域,這意味著無論是設計繪圖還是觀看高清影像,它都能提供豐富而準確的色彩。此外,95%的DCI-P3廣色域覆蓋,更是讓色彩的層次和細節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
對于設計和創意工作者來說,色域覆蓋范圍是至關重要的,它能夠確保作品在色彩上的精確傳達,讓設計作品的每一個細節都得到完美的呈現。而對于游戲玩家和影視愛好者,這樣的色彩表現力則能夠帶來更加生動和真實的視覺體驗,讓游戲中的每一個場景、電影中的每一個鏡頭都更加引人入勝。
49C1G的接口配置堪稱全面,從右到左分別是220V的ac電源接口,RJ45網線接口,HDMI 2.1接口(最高120Hz),DP1.4 (最高144Hz),type-c 接口(支持最高65w反向供電,以及60hz的視頻輸出),usb2.0上行端口,以及兩個usb a口方便接入接盤鼠標等外設,和一個音頻輸出口,顯示器的接口處還特別設計了一個蓋板,當所有的線材連接完畢之后,可以輕松地將蓋板蓋上,可以讓顯示器后方看起來更加整潔,也增強了整體的美觀性和一體性。。
我個人覺得最方便的一點就是type-c 一線通功能的支持,65w的type-c一線通接口對于筆記本電腦、Nintendo Switch等設備的用戶來說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能夠在充電的同時,無縫地進行視頻信號的傳輸。
對于眾多支持32:9屏幕比例的游戲而言,帶魚屏顯示器所帶來的視覺體驗無疑是極具震撼力的。以《地平線》這款賽車游戲為例,超寬的屏幕比例為玩家呈現了一種全新的視覺盛宴。更寬廣的視野不僅讓道路兩側的景色得到更為豐富的展示,而且搭配上顯示器的HDR效果,游戲中的樹林陰影和道路光影的細膩變化,都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個真實的賽車世界之中,沉浸感大幅提升。
而在《英雄聯盟》這樣的競技游戲中,帶魚屏顯示器超寬的視野更是帶來了顯著的優勢。整個游戲地圖的視野范圍得到了極大的擴展,這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被戲稱為一種"物理外掛"。它讓玩家能夠更早地發現敵方的動向,從而在戰略上占得先機。不過超寬視野雖然讓我能夠看到敵方的接近,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手速和反應有時卻難以跟上這突然的發現,導致在團戰或遭遇戰中的操作總是非常的下飯。
使用這款超寬屏幕顯示器進行《云頂之弈》這類策略游戲時,廣闊的視野有時反而顯得有些空曠。我通常會選擇使用窗口模式來玩《云頂之弈》,這樣在玩游戲的同時還能在屏幕的另一邊同時瀏覽網頁、觀看視頻或者學習游戲攻略,這種多任務操作的便捷性確實感覺很舒服。
分屏功能是我在使用這款顯示器過程中最常利用的一項特性。它完美支持兩路視頻輸入,這意味著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靈活地分配屏幕空間。例如,在觀看電視節目的時候同時處理一些工作文檔,或者在購物的時候可以多個網站方便的比價,讓使用場景變得更加豐富,夠更高效地利用時間,同時也為娛樂帶來了更多可能性。
以往在使用Lightroom Classic進行照片編輯時,受限于屏幕尺寸,往往只能開啟一個預覽窗口,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效率。不過在聯合創新這款超大屏幕顯示器的輔助下,情況有了顯著的改觀。屏幕提供的廣闊空間讓我能夠輕松地放置多個預覽窗口,甚至在前后對比的圖片之間,這樣的布局極大地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
這款顯示器原廠自帶校色功能,確保了色彩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它覆蓋了99%的sRGB和95%的DCI-P3廣色域,這意味著無論是在色彩的豐富性還是細節的展示上,都能夠達到專業級的水準。對于像我這樣需要對照片進行調整的各位小伙伴們來說,這樣的色域覆蓋范圍是至關重要的,它能夠確保作品在色彩上的精確傳達,讓每一張照片都能夠以最接近原始場景的方式呈現。
在使用像剪影這樣的視頻剪輯軟件時,這款49寸的超大屏幕顯示器將剪輯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屏幕空間能夠展開一個極長的時間軸,在定位和編輯視頻片段時非常得心應手。不再受限于小屏幕的局促,我可以輕松地在時間軸上滑動,快速找到需要編輯的確切位置,這種操作的流暢性和精確性是小屏幕所無法比擬的。
超大屏幕帶來的另一個顯著優勢是多軌道和多窗口的并行工作。我可以同時打開多個視頻軌道、效果控件和預覽窗口,而無需頻繁地切換或調整窗口大小。這種多任務處理能力極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讓我能夠更加專注于創意和細節的打磨。
總的來說,聯合創新49C1G顯示器以其超寬的屏幕和強大的功能,重新定義了顯示器的邊界。鼠鼠覺得它不僅僅是一個顯示設備,更是一個提升工作效率、豐富娛樂體驗的得力助手。無論是游戲玩家追求的極致沉浸感,還是創意工作者對色彩精準度的嚴苛要求,49C1G都能滿足。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產品價格的更多優惠,這樣的超寬屏顯示器將成為未來工作和娛樂的新趨勢。如果各位小伙伴們也渴望突破視野的局限,體驗更加寬廣的世界,聯合創新這款49C1G超寬曲面帶魚顯示器是你的理想選擇。
乎在內存上蘋果從來沒有便宜過,而這是我的丐版Mac mini 8+256G售價3699,在原有基礎上增加到512G版本需要多加1500塊,而1T的版本需要多加3000塊錢,市面上1Tb固態也才400塊錢,好家伙庫克不愧是庫存管理大師,而反關512G都是標配的。
今天有什么便宜辦法能讓你的Mac容量變得更大?別說,還真有。在升級之前需要知道蘋果自從換成了M1芯片之后就采用板載閃存顆粒將固態硬盤與它內存全都封裝在一個內存板載里面,不同于之前的Windows電腦需要手動更換硬盤就可以直接使用,而現在Mac電腦想要擴容除了拆機焊接還有辦法就是外置系統盤。
但在開始之前想先回答一下為什么不選擇拆機擴容這套方案?
·首先一個是安全性和穩定性,作為吃飯的主力設備一般為你更換閃存各類第三方廠家,在質量上與穩定性沒有太大的保障。
·其次為你更換的師傅如果手藝不精說不定稍有不慎哪天直接讓我的文件灰飛煙滅,但如果真的遇到那只能說倒霉。
·其次通過拆機擴容之后我的Mac電腦就會變成九九全新大修機,因此還會失去蘋果官方的保修,并且在出二手時也會相對麻煩一點。
選擇外置系統有哪些好處?
·首先是外置系統之后可以獲得私人超大的容量Mac電腦,你的系統軟件與數據全都會在這塊硬盤的里面,并且在拔下之后接在其他Mac上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另外一個是穩定性,可以自主選擇市面上的品牌固態,一般來說穩定性與質量會更加有保障并且還帶保修的,所以說更加的放心一點。
教程在開之前首先要從抽屜找到一根閑置的固態,一般容量選擇越大越好,這樣更加方便長期使用不需要再次更換。這里選擇硬盤盒我是推薦大家可以選擇阿卡西斯TPU450 Pro M1這一款,也是我現在在頻道里使用的這一款。
·首先打開蓋板將固態硬盤插入固定好,貼上散熱的硅脂,然后接在后面的雷電硬盤和接口上。
·這里打開Mac電腦,打開應用,找到磁盤工具,選擇抹除,將選中到外接硬盤,選擇APFS格式將硬盤進行抹除。
·在同時打開APP store,搜索當前的Mac系統,這點可以在關于本機里找到,例如當前系統叫這個名稱,搜索這個名稱就可以找到了。
·等待系統下載,系統會比較大一點,等待一段時間,點擊繼續,記住這里選擇顯示所有硬盤,就可以看到當前的外置硬盤了。
·這里選中等待傳輸,同時可以拷貝當前的Mac電腦的配置,過去就可以直接使用了。稍作等待進度條跑完就可以等待重啟,這也可能中間重啟幾次大家不要慌,千萬不要去重開,等待自動完成即可。
·等待次打開Mac系統之后就可以進入到初始化設置了,再次進入系統,點擊設置中查看,就可以看到當前存儲空間變成1TB的超大容量了。
在這里補充一個小知識,市面上普遍固態硬盤盒分為10GB速率跟40GB的速率版本。起初這里我也選擇過10GB速率的硬盤盒進行使用,在啟動應用以及剪輯上總會出現莫名的卡頓以及加載時間過長。而Mac自帶的雷電接口最大可以發揮出40Gb的速率,因此要選擇普遍好評的阿卡西斯硬盤。
讀入和讀寫測試:某品牌的USB硬盤盒(10Gb/s),阿卡西斯雷電4硬盤盒(40Gb/s)。在實際測速下可以達到將近翻倍速度,因此比自帶閃存有時還要更快一點。但作為一個外置系統盤,它隨機讀寫性能會比直接讀寫更加重要。更好硬盤盒能獲得更高的速率會直接影響系統的響應以及流暢度。
在測試中可以看到同塊硬盤下在不同版本的硬盤盒里面性能表現更不相同,而阿卡其西斯的固態硬盤盒能獲得更好的性能表現,所以這也是我推薦原因之一。
同時固態硬盤還有另外一個毛病,就是溫度。如果你曾經接觸使用中的固態硬盤,相信你被它燙過。
這里我也拿出我曾經使用過的幾款固態硬盤盒,普遍在接通使用情況下,溫度能夠跑到將近50度以上,甚至有些跑到60度,采用的都是被動散熱方案,它整體溫度會更高一點。而長期高溫下的固態,不僅會存在掉盤讀寫性能下降,甚至還會影響固態硬盤的壽命。
因此阿卡西斯這款固態硬盤盒,它采用內置一個小風扇,給了一個小開關,在風扇開啟之后,整體溫度就會下降了很多,幾乎是貼著30多度走了。而現在之前許多硬盤盒,整體溫度下降整整30多度,真的不開玩笑。
可能這里有觀眾會說,如果開啟風扇,我的風扇聲會不會比較吵一點?這里你可以聽一下,幾乎我是沒有聽到太明顯的風扇聲,所以我覺得是可以接受范圍之內的。而更好的性能表現,有更優秀的主動散熱,我覺得是比較推薦這套方案的。
而且庫克的刀法3000塊錢才加上了1Tb的版本,而咱們選擇這套方案,加起來總消費將近不到1000多塊錢,還省去一大筆錢。所以我覺得有更好容量體驗,能獲得更好性價比,所以這個方案我相信能夠幫到你。
好了視頻,最后希望大家可以點贊投幣加關注,我是寒柯,這是我的視頻最大的支持,咱們下期往期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