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如下:
該工具提供了windows和linux兩個平臺的程序包,筆者下載測試了windows版本,發現確實很好用,在此推薦給經常折騰電腦的朋友。
win版壓縮包解壓得到一個目錄,綠色環保,無需安裝,直接雙擊運行名為 Venroy2Disk.exe應用程序即可:
作者充分考慮到了世界各地朋友的需要,內置了包括 中、日、韓、英、法、德、意、西、葡、俄 等多達29種不同語言的菜單,默認英語,這點很有大廠風范, 用戶可以在 Language 菜單欄下 選擇自己熟悉的界面語言:
插入U盤,點擊右側的刷新按鈕更新一下設備列表
對于大容量的移動硬盤和最近兩三年上市的較新的電腦,可以選擇GPT分區表以更好的支持多分區多引導
點擊下方的“安裝” 按鈕 即可開始制作,需要注意的是,該操作需要格式化磁盤,盤上的所有數據都會丟失! 建議朋友們用一個全新的空白U盤來安裝使用。軟件會對目標磁盤進行格式化重新分區和復制Ventoy啟動文件的操作,很快就可以完成。
如果目標磁盤內部已經安裝過舊版本的Ventoy,則無需格式化磁盤,直接無痛升級已有的Ventoy到最新版本。
用DiskGenius工具觀察制作好的Ventoy U盤時,您會發現它把U盤分成了兩個區:
第一個分區是名為Ventoy的可見exFAT格式數據區,用于存放各種系統iso鏡像以及用戶自己的數據文件。exFAT格式可以被各種操作系統原生支持,而且單個文件大小允許超過4GB,這樣就可以直接支持接近5GB大小的微軟原版win10安裝鏡像以及大小超過7GB的最新版CentOS Linux的系統安裝鏡像。
第二個分區是大小僅為32MB的名為VTOYEFI的隱藏啟動分區,用于存放Ventoy的啟動文件。
不得不說,只犧牲32MB的空間,就把一個U盤變成了多功能引導盤,不像其他采用Grub4dos引導工具的啟動方案需要手動代碼編輯引導菜單,直接傻瓜操作復制可啟動系統iso鏡像到U盤內即可實現引導,實在是高明。
筆者最近偶爾折騰黑蘋果,受Ventoy的思路啟發,琢磨了一下能不能再增加一兩個分區把黑蘋果的破解引導程序和macOS系統安裝盤整合進來,經過研究Ventoy的詳細說明和一番測試,摸索出一套稍顯麻煩的方法,在此略作說明。
在Ventoy的 “配置選項” -->“分區設置”中,可以設置一定容量的保留空間,大小可以用戶自定義(不超過U盤本身容量)
這樣的話,就可以留出足夠容量的空間用來存放黑蘋果引導程序和macOS系統安裝包。
比如,對一個32G的U盤,在Ventoy中使用GPT分區表,設置保留10G保留空間,制作完成之后,還可以繼續使用DiskGenius這樣的高級磁盤工具在剩下的保留空間中再做文章:
新建一個FAT32格式的128MB大小的主分區用于存放 "久經考驗"的黑蘋果引導工具 Clover EFI Bootloader
緊接著,剩下的保留空間中再新建一個 FAT32格式的100MB大小的主分區用于存放 最近很熱門的高級黑蘋果引導工具 OpenCore EFI Bootloader
剩下的全部保留空間新建成 一個MacOS(HFS+)格式的分區,用于制作蘋果macOS原版系統安裝盤。
上述分區操作完成之后,在diskgenius中看到的分區結構是這樣的:
需要注意的是,剛才在保留空間中建立的三個分區在windows操作系統中默認是不可見的,需要拿到已有的蘋果系統下進行剩下的處理工作。
上述方法處理之后的U盤插入蘋果macOS系統之后,所有分區都會直接可見,手動把事先配置好的clover引導EFI文件夾和opencore引導EFI文件夾分別復制進對應的分區
然后對U盤最后一個分區使用蘋果系統自帶的磁盤工具,右鍵選擇 恢復 功能,把參考蘋果官網支持鏈接 https://support.apple.com/zh-cn/HT201372 的方法制作得到的原版蘋果系統安裝盤 恢復到U盤最后一個分區即可
Ventoy分區放入需要的WinPE/Windows/Linux系統安裝鏡像:
這樣處理之后的U盤,通過UEFI模式啟動電腦的話,就會發現有三個EFI啟動選項:
第一個是 Ventoy引導(在接下來的選擇菜單中,會出現Ventoy分區下實現放置好的iso鏡像列表,常見的各種WinPE/Windows/Linux系統鏡像均支持)
第二個是 Clover EFI 黑蘋果引導
第三個是 OpenCore EFI黑蘋果引導
通過第一個Ventoy引導,可以對電腦硬盤安裝windows、linux操作系統
通過第二個或者第三個引導可以安裝黑蘋果系統
這樣一來,一盤在手,萬事無憂。
家好,我是老蓋,文章也有一個視頻教程,在文章最下方,視頻教程比較詳細,看視頻的朋友可以到文章最下方直接觀看視頻。
優盤啟動盤里邊一般都包含DiskGenius這個軟件,如果沒有的話也可以自己下載,下載完成后雙擊運行。
軟件運行后就是這個界面,左側是硬盤列表,我自己有三個硬盤,所以顯示了有三個硬盤,這里我就用我的優盤當做硬盤開始分區,我先演示一下手動分區,先選擇自己的硬盤。
然后在軟件的上方有三個分區,首先對著分區點右鍵刪除當前分區。
點擊確定。然后依次把所有的分區都刪除掉,刪除硬盤后,對著硬盤剩余空間,點右鍵建立新分區。
之后軟件出現一個建立新分區的對話框,我們首先建立一個主分區。
由于我這個是優盤演示,我這里就設置1G空間,如果你是固態硬盤的話,還可以點擊下方的對齊到扇區整倍數,這個意思就是固態硬盤用到的4k對齊,設置完成后,然后點擊確定。
接著我們對著硬盤的剩余空間點右鍵,建立擴展分區,建立擴展分區的話,就要把剩余的空間全部用上,這里我們把剩余的7g空間都設置上。
接著再對著建立擴展分區點右鍵,建立邏輯分區,這時候可以建立兩個分區,我這里先建立一個3g的分區,再建立一個4g的分區。
建立完成后會提示是否保存進行格式化。
我們點擊是開始進行格式化。
這時候軟件就會開始進行格式化,經過一小會的等待軟件就格式化完畢,分區也會被分配卷標。
我們已經進行手動分區完畢,這時候再演示一下快速分區,也就是自動分區,首先我們先選擇硬盤,然后點擊工具欄的快速分區按鈕。
在快速分區對話框中,我們設置三個分區,然后依次把每個分區的容量大小設置一下,左方中間有個選項重建主引導記錄,這個對勾默認是選擇的不要取消,否則電腦無法引導,進不了系統,如果你是固態硬盤的話,在下方對齊整倍數也對選員勾選上,這個就是4k對齊,設置完成后,我們點擊確定。
之后軟件會提示是否保存進行分區,我們點擊是的。
然后軟件就開始進行分區格式化,等待一小會就完成了。
這時候快速分區也分好了。
到這里兩種分區的方式都介紹完畢,一種是手動分區,一種是自動分區,看個人喜好可以選擇其中一種就可以了。
本篇文章的視頻教程在這里,視頻教程講的比較詳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s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感謝觀看本篇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我是老蓋,經常會分享IT互聯網與電腦知識,有興趣的可以關注我。
盤分區是為了更好地分類U盤中的數據,提高電腦用戶使用文件的效率。那么在使用U盤的過程中,有時候會發生U盤分區損壞,U盤分區損壞了會導致相應的存儲數據的損壞,那么U盤分區損壞了還能恢復嗎?
U盤分區損壞了還能恢復嗎?當我們的U盤分區損壞了,如果你的U盤是空盤,那么你可以嘗試這個方法。
步驟一:將U盤插入電腦,同時按下win和R,在窗口輸入cmd,打開運行窗口。
步驟二:在窗口輸入diskpart后按下enter鍵,輸入list disk后確認,會彈出disk0、disk1等等,在這里輸入select disk X(根據磁盤的大小判斷數字)后確認,輸入clean后按下enter鍵確認。
步驟三:打開磁盤管理,選擇U盤,新建簡單卷并且對U盤重命名。
U盤分區損壞了還能恢復嗎?如果你的U盤不是空盤,那么小編為你推薦這個方法,可以輕松高效地恢復U盤分區損壞的數據。小編在這里采用了專業的U盤分區數據恢復軟件,數據恢復軟件,方便快捷地為你解決U盤分區損壞的難題。
數據恢復專家軟件是一款專業的數據恢復軟件(www.shujuwa.net/),引導性的界面可以快捷方便地進行U盤分區數據的恢復,數據恢復專家在數據恢復領域立足不僅僅是靠著U盤分區數據的恢復,而且支持多種文件數據類型和數據存儲介質。小編接下來就為你演示,怎么簡單地進行U盤分區數據的恢復。
步驟一:將U盤連接電腦的USB插口,在常見的瀏覽器,比如谷歌瀏覽器,搜索數據蛙數據恢復專家的官網,找到你的設備對應的軟件類型進行軟件的下載安裝。在開始界面可以看到選擇對應的文件類型和路徑的文字提醒。選擇插入的U盤,根據你的需要進行U盤文件類型的選擇。
步驟二:點擊右下角的掃描按鈕,軟件會進入快速掃描階段,完成快速掃描后你可以看到很多軟件恢復的文件,在上方的篩選器你可以數據文件的類型和日期進行篩選,在彈窗中進行恢復。你也可以點擊上方的深度掃描,對文件進行更加深度的掃描后,掃描出更多文件再進行文件的恢復。
步驟三:在掃描過程和結束掃描后,你都可以對文件進行預覽和查看詳細信息。你可以把鼠標的光標懸浮在目標文件上方,查看文件的類型和路徑。點擊文件,在窗口的右側進行文件的預覽。
完成文件的預覽后,即可勾選目標文件,進行文件的恢復。
U盤分區損壞了還能恢復嗎?以上就是小編為你提供的恢復U盤損壞分區的兩個方法,歡迎你對照本篇文章的演示進行操作,在這里建議大家在使用U盤的過程中及時做好重要文件的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