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們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可以在多臺電腦之間無縫移動鼠標和鍵盤,就像在一臺計算機上使用一樣,是不是可以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呢?
今天,要給朋友們分享的是由微軟開發的一款免費軟件——Mouse without Borders。它具有跨計算機控制、文件拖放、剪貼板共享且安全性高和簡單易用等主要功能,可以讓我們輕松地在不同計算機之間進行操作和共享文件,同時也保障了數據的安全,該軟件適用于Windows操作系統,要求所有計算機連接在同一局域網內。
可以在微軟官網上下載并在需要共用鼠標的計算機都安裝該軟件,然后記住每臺設備計算機名,輸入Security Key進行配對,即可開始享受局域網內跨計算機控制的便利。
如果你也想提高工作效率,不妨試試Mouse without Borders。它的實用功能一定能讓你驚喜不斷!如果你已經使用過這款軟件,歡迎留言分享你的使用心得,記得在看哦!
微軟官網下載地址:
https://www.microsoft.com/en-us/download/details.aspx?id=35460
每個夜歸的人,都是對生活有企圖心的人!
愿不管多晚,總有一盞燈等你回家!
一般的工作環境中,最常用的辦公模式還是內網辦公。嗯,為了安全嘛,但是關鍵特么整個網絡都是內網的。作為一個拷貝忍者,這讓我十分痛苦,大家應該都懂磨磨蹭蹭用手機百度的痛了。有的公司好一點點,會給你一個代理,然而也是80%的網站都訪問不了,或很多圖片也看不到,微信什么的也沒法登。一個閹割版的外網,就像原本是密不透風的鐵皮房給你換成了鳥籠一樣。
研究了一上午,終于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了,首先我是筆記本,是可以連接WIFI的,網線是內網。解決方式就是:通過手機開熱點連接WIFI訪問外網,通過網線連接訪問內網。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可憐的流量消耗更快了。。。
首先連接網線(內網)和WIFI(外網),如圖
然后打開cmd命令行,輸入
route print
查看系統路由,看到下圖這里,如圖兩個0.0.0.0的行,分別就是我的網線和WIFI。
記住網關行,這里是:172.16.149.1和192.168.43.1,而且要分清哪個是網線哪個是WIFI,如果不清楚可以到控制面板的網絡連接里查看。
分清楚后,我們開始配置route路由
首先刪除舊的兩個路由,輸入
route delete 0.0.0.0
提示操作成功后,再設置外網的網關路由,輸入
route -p add 0.0.0.0 mask 0.0.0.0 192.168.43.1
這個是設置WIFI為外網訪問,-p參數是設置為永久路由,就不用每次都反復設置了。
然后我們會發現現在已經可以訪問外網了,但是內網還不行。
內網的設置要麻煩一點,需要一次一次設置,沒法一次搞定,例如我有個內網的網址需要訪問:
http://192.168.21.11:9090/html/index.html
就需要把192.168.21.11這個網段設置路由為內網網關,輸入如下:
route -p add 192.168.21.11 mask 255.255.255.255 172.16.149.1
或者刪除mask 255.255.255.255,直接這樣也可以
route -p add 192.168.21.11 172.16.149.1
mask 255.255.255.255是什么?
mask表示此路由項的子網掩碼,如果不指定,默認就是255.255.255.255。這個我的確不知道原理是什么,一開始我按百度上的輸入255.255.255.128,沒用。然后按照控制面板里看到的255.255.255.0,也沒用。最后實在搞不定,刪除了這一塊,也就是使用默認的255.255.255.255,沒想到就成了。
注意,這只是設置了一個網址,你內網有多少網址,就要設置多少次,沒辦法,你不能指望它自動幫你區分哪個是外網的網站,哪個是內網的網站。
至此,我們已經成功了,可以簡單的同時訪問內外網了。
但是僅僅如此還是不夠的,我們公司的內網,不僅僅是IP+端口就能解決的,它還有【域名】。
有些內網網址,是通過域名訪問的,這樣你根本就不知道它的IP地址。
雖然有一種方法,可以很快獲取到域名的IP,就是在cmd命令行中,輸入ping www.xxx.com,如圖:
但是,內網有內網的DNS,外網有外網的DNS,如果我們不進行某些配置,ping是獲取不到IP的,如下圖:
什么是DNS?
DNS是域名系統是英文縮寫,簡單說它就是個目錄,專門用于將域名解析成IP的。通常我們訪問一個網站,會自動先訪問DNS獲取到域名的IP,再進行連接。國內也有好幾個公共的DNS,比較有名的像114.114.114.114,這個是國內移動、電信和聯通通用的DNS。
要訪問內網的DNS解析內網域名的IP,首先就要配置內網DNS的路由了。
關于如何查看自己內網的DNS服務器地址,可以參考控制面板的網絡連接的那張圖,免得大家往前翻,我再貼一次圖:
這里我是這兩個:172.26.6.29和172.26.1.15。
那么就要給他們配置路由,如下:
route -p add 172.26.6.29 172.16.149.1
route -p add 172.26.1.15 172.16.149.1
這樣,我們會發現,內網的域名可以通過ping獲取到了
然后就可以通過配置路由,搞定域名了。
然后我們還會發現一個問題
雖然內網的域名一下就解析出來訪問成功了,但是外網的域名解析奇慢無比,一個大概要解析10-30秒,這就有點難受了,難道我注定不能輕松的在內外網中穿梭嗎?
又是個把小時的搜索,找到了一個解決方法,配置網絡接口躍點數。
什么是網絡接口躍點數?
簡單來說就是:躍點數越小,網絡優先級越高。
說到底,太慢的原因,還是因為DNS默認優先使用的是內網DNS,然后才到外網。通過配置這個點數,我們讓外網DNS的權重更高了一些,它也會優先去訪問外網的DNS。并且通過我個人的測試,內網的DNS解析也不會慢到哪去,是可用的。
首先還是在控制面板的網絡連接,打開網線連接的內網,以太網=》屬性=》TCP/IPv4的屬性=》高級=》接口躍點數,如下圖,這里我們先設置成15,20也行,反正最好大于10。
然后跑到WIFI的網絡屬性里,同樣的流程,WIFI連的是外網,反正要低于內網的躍點數,設置躍點數為10或12。
這里我手動設置了一個DNS,但是感覺好像可設可不設,設置為自動獲取貌似也行。
現在,外網DNS解析過慢的問題也解決了~
雖然概率很低,但是有時候會產生這種情況,同一個域名,在外網和內網的DNS都能解析出來。
而本應該是內網的域名,卻優先被外網解析出來了,變成了不知道是啥的IP,那自然訪問就必然是失敗的。
本來我以為這種事應該輪不到我,但是還是我天真了,這些麻煩事永遠都是接踵而至。
如圖,這很明顯就是解析錯了,變成了一個外網的IP,它實際上的IP應該是192.168.0.216。
最終還是給我解決了,我們可以手動配置DNS解析。
打開系統的hosts文件,位置在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x下
在最下面一行輸入如下:
192.168.0.216 sso-int2.xxx.com
手動解析域名IP,重新PING一下,如圖,這就對了嘛。
然后還是那套組合拳,route add配置到路由里,OK了。
別緊張,目前是沒碰到新問題了,最后這塊是我分享的一些bat腳本。因為我不能長期保持雙網混合使用的情況,而是要時不時切換成:①只用內網,②雙網混合。可憐的流量,禁不起揮霍。。。
每次都要輸入cmd那些,也是太麻煩了,所以我寫了一些bat腳本,在切換網絡時來個雙擊執行,就可以輕松切換了,如下圖
關于創建bat文件,創建一個txt文本,復制代碼進去,然后文件名后綴改成.bat就行了。
然后貼一下代碼
切換到雙網混合:
@echo off
rem 切換外網網關為手機熱點
route delete 0.0.0.0
route -p add 0.0.0.0 mask 0.0.0.0 192.168.43.1
rem 公司DNS1
route delete 172.26.6.29
route -p add 172.26.6.29 172.16.149.1
rem 公司DNS2
route delete 172.26.1.15
route -p add 172.26.1.15 172.16.149.1
rem 打包發包平臺
route delete 192.168.21.11
route -p add 192.168.21.11 172.16.149.1
我只截取了一部分,重點是如果我們要添加一個新的內網網址,如上繼續往下填即可
切換到公司內網:
@echo off
rem 切換為內網網關
route delete 0.0.0.0
route -p add 0.0.0.0 mask 0.0.0.0 172.16.149.1
rem 公司DNS1
route delete 172.26.6.29
rem 公司DNS2
route delete 172.26.1.15
rem 打包發包平臺
route delete 192.168.21.11
rem是注釋就不說了,其實這里的delete去掉也可以,加不加影響不大,畢竟整個網絡環境只有內網了嘛。
但是我有點小小的強迫癥,一定要徹底還原才行,所以前面route add進去的路由,在這個腳本里我就都刪掉了。
如果要刪除配置的所有路由,可以先執行一次切換到公司內網的腳本,刪除大部分路由,再執行一句:
route delete 0.0.0.0
即可完全恢復路由。
然后重連網線或重連WIFI即可,它會像最開始一樣,自動創建一個活動路由的。
為一名主力使用 macOS 辦公的果粉,偶爾碰到一些功能比較順手的軟件,但卻只提供 Windows 版本,這就不得不面臨兩個選擇:要么給 Mac 裝虛擬機運行 Windows,要么再配一臺 Windows 電腦。?存儲空間只有 256GB 的我果斷選擇了第二條路。
有了第二臺電腦,就不得不在兩臺電腦、兩套鍵鼠反復橫跳,影響了工作心情不說,辦公效率也大大降低,那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讓一套鍵鼠同時控制兩臺電腦呢?
說到這,肯定有不少小伙伴會說“用羅技的 Flow 不就好了?”,沒錯,羅技的 Flow 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但這就要就購買一套價格不菲的羅技藍牙鍵鼠,同時羅技 Flow 也并不算完美,切換時的延遲問題比較明顯,跨系統文件傳輸時也會出現亂碼的情況。
而我要推薦的這款軟件,不限設備,有線鍵鼠也能用,同時免費版就能滿足大多數人在不同系統電腦上無縫切換鼠標的需求,它就是大名鼎鼎的 ShareMouse。廢話不說,先來看看:
· 效果怎么樣?
使用 ShareMuse 在 macOS 和 Windows 上切換鼠標
在 macOS 上按“command”鍵,喚出 Windows 上的開始菜單
· 價格怎么樣?
ShareMouse 提供了免費版、標準版(.95)和專業版(.95)三種,免費版支持兩臺不同系統設備的鼠標切換,標準版在免費版基礎上提供了文件拖拽、復制粘貼、密碼保護等功能,專業版則是最多支持在 9 臺電腦上同時使用。
· 怎么設置?
首先需要在 ShareMouse 官網(sharemouse.com)上下載這款軟件,分為 macOS 和 Windows 版本,之后分別安裝。
Windows 這邊的安裝可以說是一路暢行,macOS 這邊需要在「安全與隱私-隱私-輔助功能」中開啟 App 控制電腦的權限。
安裝完成后,將 macOS 和 Windows 設備連接至同一局域網下(網絡質量決定鍵鼠延遲),打開系統托盤中的「Display Manager」后,就能識別兩臺電腦的屏幕了。
同時在設置頁面中還可以設置兩臺電腦屏幕的位置等信息,很像 macOS 上調整顯示器排列的選項,非常直觀簡單。
設置完成后鼠標和鍵盤就可以自由的在兩臺不同系統的電腦上流暢切換了,如果你像我一樣有這種多設備連接苦惱,不妨試試這款軟件,好用的話別忘記多多給我點贊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