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暗淡烽火
創作立場聲明:內容所提及商品,均為個人購買或租賃得來,沒有得到任何人的授意或資助,純粹是三年富士使用的一些切體感受,但是因為各人的看法不同,歡迎大家參與討論,但是拒絕KY。
腹肌南波灣!(劃掉)
2020年,在無反相機領域,富士已經超過了傳統老牌影像廠商尼康,進入民用級消費影像領域前三,最強apsc XT4與最香apsc XS10似乎也在網上處處有人叫好,甚至在本人推薦新入坑的朋友相機時,他們也往往能從幾個競品中如出一轍地選出不同檔次的富士的相機,
當我們討論富士時,我們在談些什么?
超毒的膠片濾鏡直出色彩,好看的復古外觀,扎實的機身做工,獨特的復古撥盤;
以上種種都可能是大家選擇他的理由,而我也一樣;
先說我個人情況,業余愛好者,主力風光旅拍,偶爾拍拍人,剛畢業不寬裕,滿級便攜怪,百分百放大忠實擁躉。
在進入富士系統之前,用過的相機包括索尼的黑卡RX100初代,尼康D7000和18105套頭,在自認完成入門時,無反浪潮倏然而至,我也在這浪潮的裹挾下,賣出了我老邁的RX100和D7000全套,義無反顧地投入到一個大家都說好的終極復古文藝小清新品牌-富士;
進入富士系統之后,先后用過的富士機身包括XPRO2/XT2/XT3/XT30/X100F
鏡頭使用過富士龍系統的1855XF,1655XF,1024XF,55-200XF,50-230XC,16F2.8,23F2,35F1.4,
時間跨度約兩年半,其中富士X系統兩進兩出;不算專業人員,但是在【普通愛好者】的層面上,應該有資格發言了
那本陰陽怪氣的前富強粉就要來唱唱反調,告訴一些正在躊躇要不要選擇富士,進入富強行列的萌新們,一些富士大V不會告訴你們的品牌細節;
放幾張富士系統出的圖片吧,水平不高,輕噴~
35.4出圖
232出圖
16f2.8出圖
35f2出圖
1024出圖
50230出圖
主圖鎮樓
全文將從我個人使用的體驗出發,需求標準是靜態為主,題材上以風光與旅拍為主,偶有人像,視頻極少;
以下結論均為在我這一使用需求下所得出的,充滿主觀,如有異議,歡迎討論,極端異議,都是你對;
全文將分為以下幾個部分展開:
富士處刑大賞:
管殺管埋-來自【普通愛好者】的真誠的相機系統推薦:Apsc家庭相機哪家強?/進階愛好者系統推薦
換門感想:占用您一點時間,我想跟您聊聊我們的天父與救主-康康
文中所涉及的器材圖片,大多為百度圖片直接搜索所得,若侵犯您的權力,請聯系我刪除,其他拍攝樣張,均為個人產出。
我覺得富士的機身沒那么好看,至少沒你在各種KOL看到的那么好看;
似乎所有kol吹富士都會丟出的銀色機身,就算是XT系統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質感相對好的XT2的鈦晶灰色(這是一種類似銀色的配色)質感一樣非常糟糕;
富士有著能把金屬做成塑料觀感的神奇魔力;但是實際上手之后,這種銀色,非常容易視覺疲勞,因為的確是塑料感很重,XT2和XT3我最早都是選擇的銀色版本,XT2的銀色我在手里留了一天,XT3是開包裝就寄回去了,真的鋪面而來一股塑料味;
XT2鈦晶灰,應該是公認富士做得最好的一個銀色版本
那么黑色機身好看嗎?
好看,真的好看,前提是···不要裝鏡頭;
我要承認我第一次看到XT2的機身的時候的那種滿足感,扎實墜手的金屬外殼,機械感滿滿的復古波輪,沒見過什么世面的我當時盤了一兩個小時(所以如果你看完全文還是想買富士系統的話一定要買黑色啊bb)
但是這種感覺在我裝上了23f2之后,徹底消失····
圖為,xf23f2,相同規制的還有xf35f2
太丑了,就像是一塊精致的畫作上掛了一個痰盂一樣有失風雅,真的非常非常丑!!!
什么?你說不用這個不就行了??對不起,我們富士系統只有兩顆35,另外一顆23f1.4逼近五千塊,而且是十年前的設計,對焦反正是無能跟這個比的;
無比怨念的我,當時就買了一個35.4,雖然對焦很慢,但是好歹好看了,舒服了舒服了;
(BTW,X100的黑色是真的很好看,我覺得比徠卡好看,XPRO倒是遠遠不及,算是網戀奔現失敗感覺)
但是別的問題隨之而來:有沒有一個機身,你為了他復古好看,愿意為它付出一切?
富士的復古機身帶來的接下來兩個問題,電池容量和握持感較差;
電池差大家也都知道,大概是旅游一天兩到三個的水平,作為愛好者來說,嗯,也不是不能忍,過;
但是握持感較差吧,我覺得基本到了不加配件無法解決的地歩
如果不加上腕帶,手柄的握持感實在是讓人難以安心握持
注意,我這里說的握持感極差是以XT2和XT3為標準的,如果要算上xpro、x100和xt十位數機型,取一個加權平均值的話,應該是特別差;
很難想象XT系列這種已經和全畫幅體積相差無幾的機型能做出這么差的握持感來,雖然手柄還算寬厚,但是一個是握不深,另外一個就是小拇指永遠懸空;
前者還可以努力克服,后者如果要高強度或者長時間使用的話,基本只能加手柄或者帶手柄的L板,而如果加上L板,這時候體積已經超過了A7系列,和Z6不相上下了,【然而此時的握持感和Z6還是天上地下比不了的】
用來自拍還是蠻好看
哦對了你說還有機械化的撥盤
我要承認這玩意比較好看,也比較好玩,但是你想想夜里要怎么辦呢?也沒有肩屏。默認前后波輪是不能用來調節參數的,lcd屏上的顯示區域真的非常小····就···很復古···很富士
這里主要提兩點吧:延時攝影機身直出/照片自動傳輸/低功耗藍牙GPS信息寫入exif/便攜鏈接移動設備
以上全部沒有!以上全部沒有!以上全部沒有!
這些并不是什么影響很大的東西,但是一點一滴都使得富士相機的使用體驗極其令人不適,充滿了湊合;
我要承認我很土
我喜歡100%放大看照片的細節
如果你需要這種感覺,你可以直接放棄富士了,在我使用的過程中,只有1655一顆鏡頭能讓我在放大之后不覺得線條肉的,包括以上提到的所有定焦,在100%放大后都略微顯肉,而其他變焦,基本沒有一個不肉,這讓我這種100%放大擁躉非常難受!!!
我知道肯定有人要說,不放大才是一張照片的原貌啊····(那我為啥不用手機)
對于喜歡拍攝風光的小伙伴來說。富士的jpg直出,陰影非常臟,雖然寬容度還不錯,但是整個畫面顯得比較差;
就這么說吧···正常情況下,喜歡風光的小伙伴們可以直接放棄富士,否則你們可能還得放棄LR,去使用一個UE做的非常糟糕的Capture one,LR的鏡頭信息庫對富士也不太友好,經常有找不到校正信息的情況
LR解出來的富士的raw吧····唉,我覺得···還不如JPG呢
說說大家最關心的富士濾鏡吧
我承認濾鏡效果不錯啊,對于沒有后期基礎的小伙伴來說也很方便
但是,說富士可以jpg直出的我覺得也算了吧,在陽光不好的時候,直出的濾鏡顏色跟其他品牌也沒啥區別;
可以說是機內的濾鏡給了后期調色一個比較好的后期基礎,但是話說回來,你在電腦里裝個LR的vsco膠片預設或者直接手機上用vsco調色,說真的···也沒差多少,反正你不見得認得出來;
不然你猜猜下面兩張都是調色過的,哪張是富士出的?
說起來這也是我為什么換門的原因
某一天晚上,我收到了同伴發來的游客照,他是D800E套機,而我是XT3+1655
畫質稍微放大一點,云泥之別;
我沉默了,翻出來D7000套機的照片,說實話,我覺得,也并沒有差富士多少;
全幅就是全幅,apsc就是apsc,物理法則;
那天晚上,富士上了閑魚,人間再見!
D7000+18105
到了我情緒最激動的一點了,朋友們,不要看富士龍說自己有多少顆鏡頭,真的沒幾個能用。來我跟你一起數;
(以下價格均為二手價格,富士鏡頭的一手價格我這種窮比不配看)
超廣角變焦(2):
8-16 體積巨大,重量巨大,價格巨貴,專業人士估計不會用,業余人員也用不上,全幅同價格一堆好頭可以選,體積重量價格都不會超過這個;
10-24 二手價格與著名的1430的二手價格差距不超過1000元,體積幾乎沒有差別,選哪個不用我說了吧?就apsc來說efm的1122素質也不比1024差,體積重量都小,價格腰斬;選哪個不用我說了吧?
10-24出圖
標準變焦(3):
1655 好頭,沒啥好指摘的,但是同售價可以買到虛化大一檔,素質高一檔的騰龍2875,可以買一個素質高兩檔,價格便宜2000塊的2470f4 SLINE,可以買到一個素質差一丟丟的2870,找回來5000塊,可以買一個素質相當,售價相當的apsc體積小兩圈的1650E,無論是體積還是售價,都完全沒有性價比;
1655出圖
1855 就那么回事,網上吹的天上有地下沒的,實際上廣角畫質是還不錯,但是長焦軟的根本沒法看,本來焦段就短,如果恰巧你還需要裁切,那畫質基本跟手機也沒啥優勢;體積做工還算不錯,但是放在XT上會點頭,而且作為APSC套機頭,強是強啦,但是價格就算二手,相對其他幾家apsc的套頭也在兩倍以上,哦對了,跟全畫幅2870E價格相當,你猜猜哪個素質好?
1855
1680 這個頭我沒用過,看的dp的樣張,長焦端中心對比都保持不了,在實體店試的時候,倒是感覺體積重量剛好到令人舒服的區間,但是嘛,索尼那邊有更加超值的1780可以選,何苦來哉?
望遠長焦變焦(3)
50-230 素質不錯,但是跟佳能efs那顆沒得比,塑料卡口,有一次摔架子,直接斷了,當垃圾賣掉了ORZ(不過富士系統的長焦說真的買這個就行了,或者觀望一下剛出的730)
55-230
55-200 實測城市風光的話跟55230拉不開差距,做工和便攜都還行,但是光圈拍人又不夠,焦段拍風光又不夠,非常尷尬;
(沒有圖)
70-180 反正你也不會買的,不是嗎
100-400 真的有人買富士的140嗎不會吧不會吧?
定焦
唉,能選的就更少了,說自己用過的吧
16 2.8 等效是24 4,這個焦段,這個景深,我不知道誰用得好,我反正常年吃灰了····
16
23f2 造型難看,素質不如22餅,還比22餅貴出1400塊(22餅便宜的時候只要這玩意兒的八分之一)體積比22餅大好幾圈,如果一定要說體積小巧的話····也行吧····開心就好····
23
35f2 造型難看,沒啥特別黑的點,不過加一點點就可以上efm的apsc之王32.4了,體積也沒大多少;
35.4啊這個我還是喜歡的,顏色真的超級油潤,造型也好看,但是除非你只拍靜物,不然你一定接受不了他的對焦速度和鏡頭抽拉的聲音的,同價格還是可以買32.4;
35.4
綜上所述吧
我覺得富士之前用過的一句口號比較有意思,賽全幅;
低端鏡頭價格賽全幅,中高端鏡頭體積賽全幅
至于素質嘛,也沒看到哪個真能賽全幅的
倒是e卡口在副廠的加持下,efm的原廠鏡頭都非常奈斯,這一點在后文中會具體展開;
我對富士鏡頭最不滿意的一點是,富士鏡頭缺少一顆為旅行者設計的高素質變焦鏡頭;
要求高的比如24105E,24105rf,低一點的來說騰龍的28200,尼康的24200,這使得富士在旅行場景下非常被動,而萬眾期待的1680畫質有多拉垮,相信大家看看站內的測評自己心里也有數,至少對于我來說,基本就屬于,只能在ipad上,適應屏幕觀賞,僅此而已,只要一放大,立刻就想刪····
至于定焦呢···其實我覺得大家真的可以廣開言路,現代鏡頭里比如24105e,2470s這兩個我用過的頭來說,素質絕對是比apsc的定焦素質好的,無論是銳度還是色散都完全碾壓,真的沒啥優勢
當時玩富士的感覺是
1沒錢買鏡頭,就算是二手鏡頭也非常昂貴,同級別中貴出一大截甚至一倍多(但是素質也就那么回事)
2鏡頭雖多,針對我的需求,真的沒幾個能用的;
解壓神器X100f
我先說售價啊,這玩意沒有直接競品,二手傳家寶,全新的當代產品接近一萬塊;
定位是隨身相機,但是裝不進去口袋;
我種草是被@noface不是大觸,我很喜歡他的視頻,也可以感受到他真心的喜愛,所以我也入了一臺來玩,但是可能不太適合我吧,我覺得應該不太適合大多數玩家;但是這個Up我還是很喜歡的,大家可以去B站關注他呀~
這個機器有幾個賣點吧,我會一一針對這些賣點進行詳細說明(陰陽怪氣)
隨身機:你真的需要一臺隨身相機嗎?何況這玩意兒根本裝不進口袋,你必須為他配一個攝影包或者胸包;在我使用的過程中,我發現就算我攜帶了隨身相機,絕大多數場景下我還是會選擇手機進行拍攝,只要不能無感放進口袋,隨身機的定位其實是不太成立的;再者而言,大家其實平時通勤也就是公司家里兩頭跑,沒那么多需要記錄的生活,真的需要出去拍著玩的時候,35又很局促,雖然萬金油,但是還是不能適用多種拍攝場合,也就沒有了專門拿他出去的機會(除非出去聚會你要展示自己的小清新屬性)
樣子好看:沒毛病,最后淪為了我的桌面解壓機,基本常年呆在我的辦公桌上,取代了我的腕力球;
光電混合取景器:相信我,你不會用的,他們告訴你有混合取景,但是沒跟你說這玩意放大倍率只有0.5左右啊,小得要命,
emmm,還有就是手柄和電池了,上文說過,但是這里我想再重提一遍:握持感差到捂不住!電池差到一小時一塊!
怎么說呢···我個人感覺這玩意除了拍攝道具之外···基本真的沒啥使用場景,你硬要說你喜歡用它街拍····好吧···那你為啥不用m62呢···22餅比他素質好,電量比他足,整體體積重量都小,價格還便宜幾千塊,對焦還強的一筆,還有全角度的翻!轉!屏!
說文明一點,使用場景不多,說難聽一點,昂貴的電子垃圾。
X100F出圖
當一個相機廠商開始吹自己的文化、內涵、內核,開始標榜自己的獨特機內濾鏡,開始價格趕英超美,紛紛賽全幅的時候
我真的建議大家好好想想它能給你的東西你是不是真的需要,或者說這些被拋出來的故事和文案,到底值得你多掏多少錢去買來自我陶醉;
的確,這兩年富士是比較成功的,他的成功其實和蘋果和特斯拉別無二致,他們都在販賣自己的品牌文化價值和認同感,消費者通過購買他們的溢價產品,傳頌那些從專職文案人員手里寫出來的故事,仿佛就能把這種價值外化成為標簽,賦予自己價值和某些社交屬性;
但是蘋果提供了好用的IOS,特斯拉提供了極具開拓性的電車與自動駕駛,而富士呢?
除了那些故事、價值、美貌和濾鏡,除掉這些,富士并沒有真正認真去對待自己的相機產品,對,參數挺好看的,對,宣傳蠻到位的,但是使用體驗上的各種不將就和湊合,鏡頭選擇中的極高溢價和極低性價比,機身功能中的各種過時功能相對競品天差地別,這使得它并不能完整地履行自己的相機職能;
我真的希望打算選擇富士入門攝影的小伙伴們慎重考慮
去看看索尼E卡口的apsc和全幅相機,他們鏡頭眾多,琳瑯滿目,機身性能強悍,畫質優異;
RX100出圖
a7r2+24105裁切
去看看佳能efm卡口,雖然被唱衰,但是22餅,32.4,11-22,50-250等鏡頭的存在已經足夠入門玩家玩到看清自己的需求,并且價格低廉,功能人性化,體積小巧,對焦強悍;
m62+50-250
m62+22神餅
M62+50-250
去看看佳能RF卡口那些廉價而高素質的選擇,去看看尼康Z卡口那貴不過富士,但素質卻遠超其上的鏡頭們,和什么是真正為攝影師量身打造的相機功能
甚至看看手機吧,他們極度便攜,抬手就拍,絕不錯過任何精彩瞬間
華為mate20pro
iphone11 pro
iphone8 plus
富士系統更適合作為成熟的攝影玩家的備機,而絕不是入門機,和主力機,否則你只會對此感到懊惱和疲憊;
對于普通愛好者而言,攝影始終是內容;少聽一點消費主義的讒言,把錢留給旅行吧,廣闊世界有更多值得記錄和表達的東西,不要陷在小清新和復古的自我陶醉里。
這大概是一個前富強粉,最后最真摯的祝愿~
天在各大平臺看到的全部是關于1024,關于程序員的標題,那么被這個瘋傳的一個到底有什么特別的意義呢?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1024究竟是什么節日呢?
1024程序員節是中國程序員的共同節日。1024是2的十次方,二進制計數的基本計量單位之一。程序員(英文Programmer)是從事程序開發、維護的專業人員。程序員就像是一個個1024,以最低調、踏實、核心的功能模塊搭建起這個科技世界。1GB=1024M,而1GB與1級諧音,也有一級棒的意思。
從2015年起,每年10月24日定義為程序員節。以一個節日的形式,向通過coding改變世界,也以實際行動在浮躁的世界里,固執地堅持自己對于知識、技術和創新追求的程序員們表示致敬。今天我們融信教育在此也向程序猿們致敬!
那么今天既然是程序猿們的節日,小編我呢在網上搜集了一些程序猿的搞笑段子,大家一起輕松一下!
程序猿你倒是低頭看啊!我都替你著急
程序猿的專屬衣服,這個厲害了!
為什么受傷的總是程序猿?
這智商也只有程序員了吧!
好吧,好懂生活的程序員啊!
程序猿鼓勵師,快點!干不好就殺了你!
小偷與程序員
一晚下班回家,一民警迎面巡邏而來。突然對我大喊:站住!
民警:int類型占幾個字節?
我:4個。
民警:你可以走了。
我感到很詫異。
我:為什么問這樣的問題?
民警:深夜還在街上走,辛苦又寒酸的樣子,不是小偷就是程序員。
員苦逼的程序一程序員去面試:面試官:“你干這行多久了?”程序員:“三年了”面試看了簡歷:“你簡歷上寫你剛畢業兩年啊,三年工作經驗哪來的啊?”程序員:“加班!”面試官:“......”
一句話告訴你程序員的悲哀
經理:“方案下班前能給我嗎?”
程序:“可以,下班前能一定給!”
第二天清早。經理:“這都第二天了,方案怎么還沒送到我辦公室?”
程序員:“可是我還沒下班呢”。
家好,我是林老師,林老師Again。
今天坐在酒店的酒廊里面突然想寫一篇文章總結一下這些年來自己使用過的筆記本,由于我從技術崗位轉到市場崗位和銷售崗位已經很多年,自從習慣了全年出差的生活,筆記本也就是成了陪伴自己工作在很多地方的必不可少的小伙伴。
前言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為了宣傳那些品牌的好和壞,也不是為了表達什么思想,有的時候把一些喜歡的東西記錄下來也不錯。
其實不管是小微企業還有國內上市企業還是國外的500強企業,對于筆記本的需求從來沒有少過。而如何去選擇一款適合辦公室辦公的筆記本至關重要。
先說一下一些企業的筆記本的配置:
我有點激動了,對不住大家,讓我安撫我自己平靜的心里,開始簡單的介紹,我對于以前的本子會一筆帶過,對于現在在使用的就是我正在打字的這臺本子會做詳細一些的介紹。
1:THINKAPAD T61 使用時間3年。
不得不說thinkpad T系列一直是外企工程師的最愛,那個時代還沒有SSD ,機械盤搭載兼顧耐用的配置,但是不幸的是在我使用的三年的時間內還是壞了一個金屬轉軸,還有一個電池。
后來我的繼任者繼續蹂躪了它兩年后公司更新換代,換了新的一代HP垃圾本。
感受:兢兢業業的工程師的最愛,結實耐用穩定的品格一直延續。三年保固的保證也給企業更多的便利。(大客戶機)
2:聯想(當然也是Thinkpad)SL410
說到這臺筆記本,厲害了,作為一個定位家庭使用的筆記本,使用在工作中真的不適合,唯一給我留下的印象的是它拿宛如鏡面的A面,收集指紋利器,不知道聯想到底這么想的。
作為工作本來說無疑不是不合格的,厚重的體重和顏值都如流浪漢一樣不招人喜歡,而給我驚喜的是在我后面的4年的工作中,還是部不離不棄的陪伴我,沒有出過問題,這一點我給10分,而我對于它小小的不滿依然就是顏值和體重。
3:聯想 thinkpadX230I
這當然我前文中提到的哪家企業,我并沒有工作多久便離開,于是我自己購買的這臺X230I 陪伴著我,老婆還是自己的好,不對,本子還是自己的好,陪伴我走遍全國的汽車客戶。
X230I 的配置在前2年前的時代無疑是落伍的,沒有HDMI,Realtek的垃圾網卡老是斷線,
但是配置了PD接口轉HDMI 和VGA 的線陪伴我給客戶講了無數場的PPT。
鍵盤已經出現有了打油,可惜啊,我還是很愛惜的使用,奈何陪我太多場戰斗。
現在雖然閑置在家,但是我還是留著它,畢竟當年是我不離不棄的戰友。
我這臺I3 配置被我升級以后我覺得還可以再戰三年。Micron 480G SSD, 8G內存放在今天也是不錯的配置,但是無奈的I3雖然省點,如果不游戲,只是文檔處理完全可以勝任。
JD 二手依然有1000的本子,不得不說X230I 是我最喜歡的一臺本子。
而聯想被用戶吐槽的最多的還是那萬年不變的1024X768的分辨率,好吧,我覺得聯想的這塊屏幕還可以用幾年,畢竟庫存太高了。不消耗難不成扔了。
也就是看商務辦公人士對于分辨率要求不高,他們才敢那么肆無忌憚。現在動不動都是1080,你還在出768?
對于這臺機器,我當然還寫過一篇吐槽稿,有興趣額可以點擊進去看看。
4:Dell 7490
這臺機器的配置非常的不錯,也算是主流配置,也是我現在在工作中使用的工具,入職報到的時候我本來希望公司給配一臺12寸的本子就可以,可惜還是給我14寸,我這里順便吐槽一下公司的風格。
不過這臺機器的配置I7 ,8G ,500G PCIE SDD , 配置也算是中規中矩,
HDMI,USB 3個,TYPEC一個。MicroSD 插槽一只。RJ45網線接口,還有一個不知道什么卵用的指紋和NFC,
由于IT設置了權限,所以很多軟件無法安裝。由于這臺本子正好在手里,順便就詳細介紹一下。
本子看上去中規中矩,屏幕邊框還是很寬,
屏幕分辨率1080,高清屏,
鍵盤配備了背光鍵盤,可以調整亮度,這點還是不錯的,之前習慣了Thinkpad 的經典白色鍵盤燈。
Dell 也有類似于小紅點的功能的小藍點,用起來并不很好用。
好在7490 的碩大的觸摸板彌補了不足,用起來手感還是非常的不好,我這么多年還是習慣了配備鼠標,出差如果沒有帶鼠標,就感覺了少了點什么,用起來非常不順手。
隨著和7490接觸的時間越久,越覺得逐漸適應了沒有鼠標也可以正常工作,處理一些表格之類的工作。
自己購入了電腦防窺膜,效果不錯,可以安心在高鐵和機場處理工作。
唯獨一點不好,客戶沒有投影機或者電視機的時候,需要在電腦上給客戶看一些資料的時候,需要取下防窺膜,而我長長忘記忘記安裝回去,我丟了幾個防窺膜了我會亂說
這是一片體驗文,并不是筆記本測試文。所以沒有任何數據和跑分,只有一個上班的抱怨和吐槽。
經過了半年的使用,覺得這臺本子除了重一點,基本沒有什么短板,作為一臺辦公筆記本,穩定可靠非常合格。
接口也能保證很多日常用,配置的藍牙的可以連接外放耳機,藍牙耳機,還有鼠標,但是我還是覺得2.4G 更加穩定,藍牙還是時有時無的不穩定。
Micro SD 可以放置一張日常使用的卡片,可以隨時來存放自己的一些文件,給客戶的資料等等。
其實我們經常出差的時候對于筆記本的日常要求還是有幾點比較重要
最后在順便介紹我家里當做臺式機使用的的老款的額MAC ,配置是I5 500G 帶光驅的第老的MAC,現在雖然電池只能有78%,但是作為日常查資料,查菜譜,孩子做作業足夠使用。
總結一下,畢竟高鐵快到上海了。
周邊的很多朋友對于筆記本之類的產品,會找我給一些推薦,我一般不給朋友推薦,如果一定要推薦,我一般給一個追心三連問?
我之前給到周邊的建議是:要么MAC ,要么Thinkpad,要么選擇其他電腦。
后來我變了,你看,男人就是那么容易改變。
隨著新興的筆記本廠家的逐漸入局,傳統的筆記本廠家也會感到危機,華為榮耀,小米,還有一些游戲筆記本的推出逐漸的給了我們更多的選擇,沒有最好但求最貴,所以選擇適合自己的一臺筆記本,變得逐漸重要起來。如果不介意,也可以考慮一下小米和榮耀等隨身本,質量如何,我沒有用過不做評價。
前段時間前公司采購過一批小米的筆記本作為新員工的辦公室工作本,貌似反饋除了觸摸板不太好用,口碑還算不錯。
最后給大家看看我的筆記本們。我還是一本沒有舍得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