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里的電腦已經使用了四五年,酷睿i3處理器加GTX 950顯卡應付近幾年推出的新游戲明顯力不從心,每次聯網游戲都被對手暴捶。所以我把老電腦淘汰給老媽追劇,打算換一臺性能強大的臺式機。原本想自己攢一臺,但是懶癌發作直接選擇了七彩虹推出的iGame Sigma I300臺式電腦,使用了一段時間,跟大家說道說道它的表現到底如何。

    商品鏈接:https://item.jd.com/100009699606.html

    1、 高端配置,性能強悍

    七彩虹iGame Sigma I300臺式電腦有多種型號,我根據我的預算與性能所需,選擇了酷睿i7 9700F處理器+英偉達RTX2060 super顯卡的版本,這個組合是目前很多游戲玩家選擇的熱門組合,性能不容小覷。

    酷睿i7 9700F處理器是第九代酷睿的高端產品,擁有八核心八線程,單核心最高睿頻可以達到4.7GHz,多核心高頻率足以流暢運行近幾年的大型游戲,也不會成為影響顯卡性能的瓶頸。


    英偉達RTX2060 super顯卡,我主要是看重它的實時光線追蹤技術。顯卡驅動程序經過幾波更新,再加上支持實時光線追蹤技術游戲的增加,游戲體驗越來越好,沒必要再選擇GTX系列顯卡。

    七彩虹iGame Sigma I300臺式電腦的存儲組合是16GB內存+500G NVME固態硬盤+1TB機械硬盤,這也是目前很多旗艦機型的標準配置。我玩游戲的時候習慣在后臺開著下載軟件和視頻處理軟件,大容量的內存能保證后臺多任務運行系統不卡頓。固態硬盤+機械硬盤的組合既保證了系統的響應速度,也能滿足游戲與工作對大容量的存儲需求。


    3、 定制機箱,小巧靜音

    以前,品牌電腦的機箱外形設計讓人一言難盡。黑色的鐵皮機身用在辦公環境還湊合,沒幾個游戲玩家能看上這種沒有個性的外形。剛拿到七彩虹iGame Sigma I300臺式電腦時,我就被它的機身設計驚艷了一把。

    它的機身小巧,底部面積只有A4紙的三分之二大小,放在桌面上也不會占用太大空間。一開始我對它的散熱能力有所懷疑,畢竟性能強大的配置要塞進那么小巧的機身,連續奮戰一個周末后,我的疑慮打消了。七彩虹iGame Sigma I300臺式電腦使用的是三面進風系統,機身正面與兩側都有預留的風口,長時間游戲內部依然涼爽。


    總的來說,七彩虹iGame Sigma I300臺式機是一款專為游戲玩家打造的高性能電腦。它的各項配置都是目前的主流型號,性能強大,從我這段時間的使用來看,近幾年推出的大型游戲它都能流暢運行,相信陪我再戰幾年也沒有問題。

    著互聯網的愈來愈發達,內容創作也有了更大空間可以展示,這使得越來越多人開始參與到創作這件事情上來,而且不同于過去需要有專業的工作室和設備,現在只需要一臺電腦就可以進行創作了(內容好不好是另一回事),因此最近幾年出現了一批又一批才華洋溢的內容創作者,在網絡平臺提供優質的視頻、動畫和攝影等個人創作作品。

    雖然說只有要電腦就可以創作,但主流的創作創意應用都對電腦的性能有一定的要求,這是一直困擾很多對硬件不熟悉的創作者們,所以近年各大硬件廠商都希望為這個成長中的用戶群體,提供足夠滿足創作性能需求的硬件,所以在2018年推出了RTX光追顯卡后,NVIDIA還在去年與OEM、板卡廠商們合作,利用RTX技術來幫助加速創作工作,這也就是RTX Studio的概念。

    而我們熟悉的電腦硬件大廠七彩虹,在今年年初也希望為創作者們加速助力,推出了他們首款RTX Studio認證的電腦主機:ProMaster H1。

    專為創作者打造的RTX Studio臺式機

    在開始前,筆者有必要先說一下什么是RTX Studio PC。這其實是NVIDIA針對內容創作者群體所推出的新概念,目的是為創作者們提供一個在選購電腦時的認證。擁有這個認證的電腦都必須符合以下幾個條件:使用RTX 2060或以上的顯卡、Core i7以上的處理器、至少16GB的內存以及512GB 或更大容量的SSD,并且隨機已安裝NVIDIA Studio驅動。關于更多介紹,可以參閱《NVIDIA RTX Studio臺式機測試:應對高清視頻、3D建模創作的一記TKO》

    不過在此之前,RTX Studio PC在國內只有筆記本和移動工作站可選,至于RTX Studio的臺式機和工作站目前還沒有發售。

    而七彩虹作為板卡大廠,他們如今有著主板、顯卡、存儲、機電等在內的齊全產品線,在做整機的這件事情上也算是舍我其誰了,所以繼面向游戲玩家的iGame Sigma系列后,他們也看到了設計師、創作者市場的硬件需求增長,由此有了這款ProMaster H1設計師主機。

    主機規格

    七彩虹ProMaster H1設計師電腦目前擁有3個配置可選,分別為Advanced、Prime和Ultra。它們的處理器、主板、SSD、HDD和電源都是一樣的,唯二不同的是顯卡和內存。Advanced配置為32GB內存和RTX 2060 Super顯卡;Prime配置為32GB 內存和RTX 2070 Super顯卡;而Ultra則為64GB內存以及RTX 2080 Super,也就是本次筆者測試的配置。

    主機外觀

    創作者和游戲玩家可以說是兩個不同的群體,因而他們的審美觀很大程度上也是不同的。簡潔、實用會是創作者們對于一款主機更看重的東西。而從外觀上面來說,七彩虹ProMaster H1設計師電腦就做到了這點。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RTX Studio臺式機都是在游戲電腦的基礎上而來的。最明顯的是他們很多都使用了與游戲電腦相同的機箱。而七彩虹則是為ProMaster H1單獨設計了一個新機箱,名為Horizon。這個機箱目前并沒有在賣,也沒有其他整機使用這款機箱。從這一點也能夠看得出來七彩虹對于這款ProMaster H1的重視。

    看上去的第一眼就能發現它的外觀是比較經典的。七彩虹ProMaster H1設計師電腦是用了黑銀色搭配,機身線條較為圓潤,并沒有游戲主機那種個性分明的棱角或者各種奇怪鮮艷的顏色搭配。畢竟創作者們也是專注于創作上面,對于個性化什么的倒是沒游戲玩家看得那么重。

    機身側面板及前面板都是以布纖維覆蓋,手感不錯。以布纖維覆蓋側板除了手感不錯之外,還可以防止在面板上留下指紋。不過也并非沒有缺點,那就是這種質料很容易沾毛,因此在放置了主機一段時間后,側面板和前面板可能會被細毛和灰塵覆蓋。

    其他地方則是以磨砂工藝打磨,手感也非常不錯,特別是頂面板。

    七彩虹ProMaster H1設計師電腦擁有3個把手,分別是底部有2個,以及機身頂部出氣口旁邊有一個,可以方便用戶移動主機。雖然說創作者也不太會經常需要搬動他們的電腦,并且ProMaster H1也不是便攜型的ITX主機,但是這樣一個實用的設計還是值得嘉獎的。

    說到出氣口,由于前面板可以說是完全封閉的,因此相比起一般的前進后出通風方式,七彩虹ProMaster H1設計師電腦是用了下進上出。進出氣口各用了一個12cm風扇,對于Core i7 9700F和RTX 2080 Super這樣的組合來說也算是夠用了。

    在開機鍵旁邊有一個白圈,底下是一條白色RGB燈條,也是全機唯一一個有燈的地方。對于創作者來說,有燈和沒燈其實沒什么分別,沒燈的話什至可以更加讓自己專注于創作。而這僅有的一個燈也很符合整機非RGB的設計,效果也比較好看。

    七彩虹ProMaster H1設計師電腦前置2個USB 3.0接口及1個3.5mm耳機插口。這個數量的前置接口在動輾3個什至4個USB接口的設計師電腦里可能不是最多的,但是對于創作者來說前置外設接口夠用就可以了。因此2個USB 3.0接口已經滿足創作者的需要了,不過如果能夠加一個Type C接口的話就更好了。

    后置接口方面,七彩虹ProMaster H1設計師電腦擁有2個USB 2.0、2個USB 3.0、1個USB 3.1Type A以及1個USB 3.1 Type C接口。

    由于是設計師電腦,因此七彩虹ProMaster H1設計師電腦是預裝了正版Windows 10系統以及最新的NVIDIA Studio驅動。

    主機結構 – 豎向風道

    七彩虹ProMaster H1設計師電腦的側板不像普通機箱那樣可以直接從正面卸螺絲拆下來。要拆下它的側面板,需要從主機的底部把兩顆固定螺絲卸下來,然后才可以拆側面板。

    從整體結構來說,七彩虹ProMaster H1設計師電腦內部還是與傳統PC差不多的,不過最大差別就是由于前面板是完全封閉的,因此七彩虹把進出氣口從前后移到了上下。

    由于機身窄小,因此并沒有像一般其他機箱那樣擁有背后理線的空間。不過這七彩虹也是把各種線材都以索帶綁在了一起,最大程度地避免阻礙機箱內氣流的流通。

    拆下側面板后首先可以看到的,是壓著Core i7 9700F的3熱管單塔散熱器。對于一個8核心處理器來說,3熱管可能會顯得比較少。至于其能不能夠成功壓制住Core i7 9700F,我們在下面的溫度測試環節可以看到。

    這次我們收到的是ProMaster H1的頂配機型,因此其擁有4條16GB內存,總容量達到了64GB。根據內存上的標簽,它們都是三星的內存條。

    主板方面,用的是七彩虹自家的CVN Gaming B365M Gaming Pro主板,為7相供電設計。對于像Core i7 9700F這個級別的處理器,加上不能超頻來說是絕對夠用了。

    雖然目前七彩虹并沒有所謂的面向創作者的主板,但是創作者主板和普通主板其實并沒有多少差異,因此也沒有什么問題。

    對于創作者來說,一張高性能顯卡可以極大地加速創作。一張RTX 2080 Super或許沒有RTX 2080 Ti那么強勁,但卻也是剛好可以滿足大部分的創作需求。

    筆者手上的這部頂配七彩虹ProMaster H1設計師電腦的顯卡用的是七彩虹自家的RTX 2080 Super Gaming ES顯卡。2.75槽的厚度加上3風扇的設計,以及底部有一個12cm風扇直接吹著它,相信對于顯卡散熱來說會有不錯的表現。

    SSD對于創作者來說已經是必不可少的存在了,特別是加載素材、剪輯4K什至8K影片等都需要有大容量的SSD來加速創作過程。而NVIDIA對于RTX Studio主機的要求其中一點就是要有至少521GB的SSD。

    而七彩虹ProMaster H1設計師電腦則是更上一層樓,直接用上了1TB的超大容量NVME SSD,并且無論選擇哪個配置,SSD都是一樣的1TB,可以說是很不錯了。其用的是Crucial的P1 NVME M.2 SSD,顆粒則為QLC顆粒,官方數據表示順序讀寫可達2000 MB/s及1750 MB/s。

    HDD方面則是用了西數的2TB藍盤,這個可以說是最大眾化的選擇了。

    電源是鑫谷的M600G全模塊500瓦金牌SFX電源。這個電源不是標準的SFX,而是SFX-L,不過也是剛剛好可以放在這個機箱里。由于B365M主板不能超頻,因此對于默頻Core i7 9700F加上RTX 2080 Super這樣的組合來說,500瓦是絕對夠用的了。雖然不太可能,但如果創作者們日后想要升級硬件的話,500瓦的電源也是留有足夠余地的。

    主機性能測試

    說了這么久,一款設計師電腦沒有良好的性能的話也只是擺設。那么,七彩虹這款ProMaster H1設計師電腦在創作方面的表現會是怎么樣呢? 接下來就是測試的環節。

    存儲參數

    通過AIDA 64的內存檢測,可以看到這4條三星的內存都是以2666 MHz的速度運行,時序為CL 18-18-18-44。而進入BIOS后,筆者也沒有看到可以打開XMP的選項。這個內存速度看著好像好低的樣子,但是在創作領域中,內存速度其實并沒有那么重要,內存容量才是最重要的。

    而AS SSD Benchmark的結果也顯示Crucial的這個P1 NVME SSD性能不錯。

    基準測試

    接下來是創作能力的測試。由于這是面向創作者的主機,因此筆者會以創作應用作為測試。

    H.264及H.265編碼作為目前最常見的視頻編碼,我們日常看的視頻大多都是這兩種編碼了。而H.265編碼作為更先進的編碼格式能在相同的壓縮比下提供更好的畫質。

    Corona Renderers是一款全新的高性能照片級高真實感渲染器,可以用于3DS Max以及Maxon Cinema 4D等軟件中使用,有很高的代表性,這里使用的是它的獨立Benchmark。

    POV-Ray是由Persistence OF Vision Devlopment Team開發小組編寫的一款使用光線跟蹤繪制三維圖像的渲染軟件,其主要作用是利用處理器生成含有光線追蹤效果的圖像幀,軟件內置了Benchmark程序,可以進行CPU單線程和多線程的性能測試。

    Blender是一個開源的多平臺輕量級全能三維動畫制作軟件,提供從建模,雕刻,綁定,粒子,動力學,動畫,交互,材質,渲染,音頻處理,視頻剪輯以及運動跟蹤,后期合成等等的一系列動畫短片制作解決方案。這次測試使用的,是Blender Open Data的7個場境。

    CINEBench使用MAXON公司針對電影電視行業開發的Cinema 4D特效軟件的引擎,該軟件被全球工作室和制作公司廣泛用于3D內容創作,而CINEBench經常被用來測試對象在進行三維設計時的性能,我們使用的是最新的R20版本。

    Indigo Benchmark及Octane Benchmark是兩款用于測試3D建模渲染的軟件。

    實際應用測試

    而在實際應用軟件測試當中,筆者就選擇了Premiere Pro和DaVinci Resolve來進行測試視頻剪輯能力,還有Autodesk 3ds Max和Maya來測試3D建模設計能力,這四個應用也是這臺主機的目標用戶群常用的軟件。

    其中,在Pr測試當中,筆者會以5分鐘的4K和2分鐘的8K的影片序列作為素材,以完整分辨率進行回放預覽,記錄丟幀和預覽幀率。至于媒體導出,則會導出將測試預設的H.264 YouTube 4K和1080p兩種模式。

    接下是單純以處理器運作的成績。

    而在DaVinci Resolve里,筆者將會使用多段不同規格的影片作為素材,測試其渲染導出至H.264視頻的最終成品。

    Autodesk在去年的2020系列更新后,Arnold已經是3ds Max和Maya默認的全局光照渲染器了,而最新版的Arnold GPU,已可以用到RTX GPU獨有的RT Core,來做光線效果的相關渲染工作,還可以用到Tensor Core來支持AI Optix Denoise,使得渲染速度相比CPU渲染大大加快。

    這里的3ds Max測試選擇了來自Autodesk官方教程的一個室內場景項目,里面有用到三個Arnold光線效果,渲染的目標分辨率為1080p,至于Maya 2020這邊,選擇了來自YouTube的Create 3d Characters,所制作的一個怪物龍模型項目,以及來自artstation.com的Eduardo Ruiz Urrejola,所制作的一個獸人半身模型,原文件為純模型,所以測試中手動加上材質和區域光,這兩個模型渲染視圖的分辨率也為1080p。

    從以上的各項測試結果都可以看出來,七彩虹ProMaster H1設計師電腦的整體創作性能挺強的,特別是那些加入了CUDA加速或者是Mercury 水銀加速的應用,可以充份利用主機上的RTX 2080 Super的強大性能來加速創作過程。倘若是使用那些需要用上Tensor Core或者RT Core來創作的話,將更能夠發揮其全部性能。

    有一個稍為可以改進的地方是處理器。如果把Core i7-9700F這個8核8線程的處理器換成Core i9 9900K等擁有超線程的處理器的話,會更有利于創作。

    溫度測試

    筆者在上面提到過,這款七彩虹ProMaster H1設計師電腦是采用了豎向風道,以兩個12cm風扇作為進出風風扇。那么,它的溫度會怎么樣呢?

    在待機時,處理器及顯卡的溫度分別為39度和26度,可以說是比較優秀了。而為了測試最高溫度,筆者以Aida 64 FPU及3D Mark Fire Strike Extreme來進行半小時的雙烤測試,模擬最重負載的創作環境,測試時室溫為25度左右,周圍環境噪音音量約為普通辦公室的水平,有鍵盤聲有鼠標聲有其他計算機的風扇聲。

    經過半小時的測試,七彩虹ProMaster H1設計師電腦的處理器和顯卡溫度分別為最高86度和75度。顯卡的溫度要比我們之前測過的其他設計師電腦要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顯卡下方有個進風風扇對著它直接吹。而處理器的溫度則在預期之內,也不會撞到溫度墻。

    在實際創作過程中,主機的溫度是肯定沒有烤機那么高的。因此,創作者們大可不必擔心ProMaster H1會因高溫而影響創作。

    相對于溫度,創作者們對于噪音會更加敏感,畢竟在一個長期有噪音的情況下,思考靈感的過程是很容易會被打斷的。

    而七彩虹這部ProMaster H1設計師電腦很明顯也是考慮到了這點。在待機時,其3個風扇轉速約為1100 RPM,這個轉速下的噪音幾乎不可聞,要貼近到機箱才聽到風聲。

    而在滿載烤機時,機箱及散熱器風扇轉速則為1500 RPM左右,顯卡風扇轉速則為2200 RPM附近。這時間就會聽到有噪音,但是是單純的風聲,并不會聽到風扇的那種嘯叫聲。在30cm的距離上風聲會比較明顯;到了60cm距離則這個噪音會稍為下降一點;而到了90cm距離上仍然可以聽到風聲,但已經是那種沒有那么明顯的低沉風聲,屬于可以忍受范圍之內。

    總結

    在NVIDIA推出RTX Studio PC這個概念之前,其實并沒有多少人知道設計師電腦這回事,市場上也大多只有針對游戲玩家或者專業人士(指使用專業顯卡)的整機存在。在此前創作者如果想要買一部適合創作的主機,要不就自己花時間去鉆研各種硬件方面的東西,對于他們來說這不省心也不省事;要不就是直接買MacBook或者iMac這樣的專業主機,對于小型或獨立創作者們來說這不省錢。

    因此RTX Studio的推出可以說是給了創作者們一個明燈,只要認準了有RTX Studio標志的主機來買就可以了。而作為目前國內第一批上市的RTX Studio 臺式機,七彩虹ProMaster H1設計師電腦可以說是做到了一部設計師電腦應有的樣子。

    從外觀上的經典沉穩,到內在的高性能配置,都是在為創作者鋪路,其中的1TB SSD更是加速創作過程的利器、RTX顯卡則為各種可以用顯卡加速的應用提供了硬件支持。而整機MATX的大小也可以讓創作者們不必為了沒有足夠大的空間放主機而煩惱。

    目前3款配置對應的價格分別12999元、16999元和18999元,這個價格對于小型創作者團隊或者獨立創作者來說會比較有吸引力。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