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網絡故障該如何診斷之故障診斷命令
Ping命令
Ping命令用于檢查網絡連接及主機是否可達;
Ping簡介
Ping是基于ICMP協議實現的。通過從源端向目的端發送ICMP回顯請求(Echo )報文后,根據是否收到目的端的ICMP回顯應答(Echo Reply)報文來判斷目的端是否可達。即源端在一個有效時間內(等待回顯應答報文超時時間之前)收到目的端返回的ICMP回顯應答報文ping怎么測試端口有沒有問題,則說明目的端可達。如果在有效時間內,沒有收到應答報文,則說明目的端不可達。對于可達的目的端,根據發送報文個數、接收到響應報文個數來判斷鏈路的質量,根據Ping報文的往返時間來判斷鏈路的質量。
Ping命令格式
ping [ ip ] [ -a -ip- | -c count | -f | -s | -t ] * host
-a:設置發送ECHO-報文的源IP地址,如果不指定源IP地址,將采用出接口的IP地址作為ICMP ECHO-報文發送的源地址。
-c:設置發送ECHO-報文的次數,缺省為5。當網絡質量不高時,可以增加發送報文數目,通過丟包率來檢測網絡質量。
-f:設置發送的報文不分片,如果MTU值小于報文大小會丟棄該報文。
-s:設置發送ECHO-報文大小(不含IP和ICMP頭),缺省報文長度是56字節。
-t:設置發送完ECHO-后,等待ECHO-的超時時間。在網絡狀況不好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改大該參數。缺省為2sping怎么測試端口有沒有問題,即2s內沒有收到回復報文即認為目的不可達。
host:可以是IP地址或域名,如果是域名會首先進行DNS解析,并顯示解析后的IP地址。
默認ping結果
Ping命令的顯示信息說明:
設備發出了5個Ping包,均收到了回應。
發出的Ping包的大小為缺省的56字節。
返回的TTL為255,可以分析出來經過了多少個設備,ttl=255說明Ping的目的設備與發出Ping報文的設備直接相連。
time=1ms說明報文回應時間為1ms,該參數通常可以作為網絡是否擁塞的參考。
缺省Ping命令發送5個Ping報文,建議使用-c參數進行多次Ping,可以更準確反應當前網絡的狀況。根據返回的Ping報文個數,可以對網絡狀況進行判斷。
用源地址192.168.50.2 大小100字節 包個數10 .168.50.3
說明:
可以配合-s和-f參數來探測中間鏈路最大的MTU(鏈路PMTU),如設置-s為1472可以通而1473不通,則該鏈路最大MTU為1500(1472+20IP頭+8ICMP頭)。
PC上的Ping功能與操作系統相關,這里以操作系統為例說明:
ping [ -n ] [ -t ] [ -l ] [ -f ] [ -a ] ip-
-n:Ping報文的個數,缺省值為5。
-t:持續地Ping直到人為中斷,Ctrl+Break暫時中止Ping命令并查看當前的統計結果,而Ctrl+C則中斷命令的執行。
-l:設置Ping報文所攜帶的數據部分的字節數,設置范圍從0至65500。
-f:設置發送的報文不分片,如果MTU值小于報文大小會丟棄該報文。
-a:反向解析IP地址為主機名。
ip-:設置Ping命令的目的IP地址。
默認ping結果
帶參數ping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