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看了看日期,現(xiàn)在都要到2022年末了。
而地理位置離咱們并不遠,且文化有一定相通之處的日本,卻散發(fā)著很濃的“復古”味兒。
在你能看到的各種地方,比如網站設計、手機喜好和存數(shù)據(jù)的方式等,日本人玩得極其old shcool。
就拿雅虎日本的官網來說吧,這撲面而來的復古感,就讓小雷有點恍惚。
出于好奇,小雷又找到了2005年的雅虎日本網站界面。
拿著放大鏡對比一番,我尋思這網站都跨度二十年了,變化也沒多大啊...
頂多是排版上小改了一波,更符合現(xiàn)代人的閱讀習慣。
至于整體的設計語言嘛,高情商說法就是傳承性做得很到位。
這種能用就不大改的操作,放眼全世界,獨此一家。
有老司機可能會站出來反駁:
“小雷你就胡扯吧,我天天看日本老師,人家的成人產業(yè)先進得很呢!”
此話確實不假,日本的成人產業(yè)起步早,鬼點子多如牛毛,在內容迭代上優(yōu)勢還是挺明顯的,現(xiàn)在甚至把科技都融合進去了。
比如把VR融入電影中,讓觀看者身臨其境,后來這玩法傳到了歐美那邊,VR專區(qū)一度成為流量扛把子。
但是,咱們今天可不是來聊這個的。
小雷最近上網沖浪發(fā)現(xiàn),看似高科技產業(yè)成熟的日本,私底下還真的對各種過時技術念念不忘。
比如...很多00后年輕人都沒碰過的軟盤。
小雷前段時間發(fā)現(xiàn),復古情懷濃厚的日本人,終于要放棄沿用幾十年的軟盤了。
這消息一出來,讓很多年輕人是既好奇又懵逼。
“軟盤?沒見過啊...這玩意是外星科技嗎?”
咳咳,沒見過也正常,軟盤這東西算得上是老古董了,但現(xiàn)在幾乎銷聲匿跡。
在幾十年前是很主流的存儲介質,民營公司和政府用軟盤來存儲和傳輸數(shù)據(jù)。
到了2000年代,軟盤更是隨處可見,甚至成為了電腦的必備設備。
當時咱們能摸得著的電腦,基本都會配備軟盤驅動器,讓電腦有讀取軟盤的功能。
實在沒有,也能通過購買外置軟盤驅動器來使用。
不過,軟盤雖然在80 - 90年代盛極一時,巔峰時期有50億張軟盤被使用。
但技術迭代太快,限制諸多的軟盤,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存儲需求了。
首先是體積上就很難讓人接受,現(xiàn)在的U盤也就手指大小,放在褲袋上毫無感覺。
而世界上第一個軟盤呢,是有IBM在1971年開發(fā)出的,直徑足足有8寸。
后來隨著軟硬技術的發(fā)展,軟盤尺寸才得以逐漸縮小,同時容量還能逐漸增加。
比如索尼生產的3.5寸軟盤,容量已經有1.44MB了。
3.5寸,1.44MB,軟盤的體積和存儲極限,就卡死在這兩串數(shù)據(jù)上了。
在便攜性上,3.5寸尚能接受,但存儲容量只有1.44MB,屬實是寒磣到家啦。
現(xiàn)在隨便一首歌都好幾MB了,更別說視頻時代的到來,人們的數(shù)據(jù)存儲和傳輸,都開始以T為單位。
也因為限制太多,全球絕大多數(shù)地區(qū)都放棄用軟盤來存儲數(shù)據(jù),唯獨日本老哥們,對軟盤不離不棄。
就拿去年年底的事兒來說,去年日本東京的警方丟失了兩枚存儲有38名民眾個人信息的軟盤。
事后警方也對涉事民眾致歉,表示后續(xù)會貫徹有關處理個人信息的教育,以防類似事情再次發(fā)生。
日本那邊的年輕人看到這新聞,關注點卻不在警方道歉上。
他們也滿臉疑惑:“都什么年代了,還在用傳統(tǒng)軟盤存?zhèn)€人信息?”
從日本年輕人們的反應也能看出,日本各個人群的數(shù)據(jù)存儲方式是極其割裂的。
年輕人們樂于擁抱新事物,云盤和固態(tài)硬盤等存儲方式成為他們首選。
但很魔幻的是,日本的政企單位似乎和新時代的存儲傳輸方式格格不入。
比如日本網絡安全大臣就沒用過電腦,甚至連USB怎么用都不知道。
這還不是最離譜的,日本連新冠累計人數(shù)等數(shù)據(jù),都是手算出來的。
現(xiàn)在大數(shù)據(jù)這么好用,也不至于用手算吧?實在不行,用個計算器按兩下也不是不行。
圖源:環(huán)球日報
至于日本政企單位為啥堅持使用軟盤,比較合理的說法是,這玩意不用聯(lián)網。
不用聯(lián)網就意味著不怕被黑客網絡入侵,玩得就是一手安全。
而且啊,軟盤即使丟失,也不會是大批量丟失,加上單個軟盤存儲量少。
即使偶爾丟失幾個,損失還是蠻小的。
要是把所有數(shù)據(jù)放在一個U盤了,要是不小心丟失了,那幾十萬市民信息的數(shù)據(jù)量,誰擔當?shù)闷鹉兀?/span>
真要做到斷舍離,小雷覺得日本要徹底放棄軟盤,成本絕對高得難以想象。
因為那邊很多銀行乃至政府單位,都在用軟盤來傳輸數(shù)據(jù)。
無數(shù)張軟盤的數(shù)據(jù)要導出來就很麻煩了,更別說拋棄軟盤后,那些為了軟盤堅持多年的舊電腦,也得被一并更換。
人家也會說的,又不是不能用,換來折騰自己干嘛?
雖然說出來很魔幻,但日本確實有很多產品仍停留在八九十年代。
比如我們都很熟悉的翻蓋手機,在全面屏智能手機的發(fā)展下,幾乎不見蹤影。
但如果是在日本,你會發(fā)現(xiàn),使用翻蓋手機的人還是很多。
不過在移動互聯(lián)網發(fā)展的浪潮下,現(xiàn)在的翻蓋手機基本都搭載安卓系統(tǒng),屬于是新瓶裝舊酒了。
圖源:kyoex.com
除此以外啊,在大屏手機橫行的今天,日本老哥們仍對小屏手機鐘愛有加。
屏幕大于6.5寸的,在日本基本不會賣得太好。
像是今年八月份,BCN統(tǒng)計的日本安卓手機銷量排行榜,排名前三的手機,屏幕尺寸都不大。
Pixel 6a屏幕6.1寸,夏普wish 2屏幕5.7寸,Xperia 10 IV屏幕6寸...
啊這,說好的大屏才是銷量密碼呢?
至于日本賣得最好的iPhone是哪一臺嘛...
日本2021年賣得最好的手機是iPhone SE2,即使是被吐槽成“買處理器送手機”的SE3,在日本市場也賣爆了。
賣爆的原因有很多,但肯定有一個因素,是這機子屏幕足夠小。
你看,小屏手機果然有市場,建議蘋果出個iPhone mini日本專供版,保證賣到手軟。
小雷還在開頭提到,日本有很多網站都還是90s的復古設計。
除了日本雅虎,像樂天和OKWAVE等網站,網站排版也是比較簡陋的...
簡單來說,就是文字、暗色鮮明的標簽、圖片糅合在一起,連專業(yè)的網頁UI設計師都省了。
非要說有啥好處吧,我覺得是獲取信息會更加直觀,有些網站確實太想把大量信息灌輸給我們呢。
這反而導致咱們?yōu)g覽網頁時,看得眼睛都發(fā)疼。
當然啦,復古和老舊不意味著就應該被淘汰。
畢竟人類就是這么奇怪,在時代的發(fā)展下,很多看似要被淘汰的產品,都能被挖出來反復使用。
就好比小紅書上被炒得老貴的CCD相機,還有不降反升的磁帶銷量。
對于企業(yè)來說,這些離線存儲介質無疑更加安全,讓網絡勒索無從下手。
而咱們個人消費者,買這些老產品,圖的就是一個復古情懷嘛。
只是,了解完日本有那么多復古產品的流行后,小雷也不禁產生疑惑。
你說翻蓋手機和小屏手機啥的,日本人都用得很爽,肉眼可見地保守。
但為啥它們的成人產業(yè),就這么先進呢?
2000年,一紙禁令永久性地隔離了大陸和地球的游戲生態(tài)?!皩W習機”在大陸獲得了掩耳盜鈴式的普及土壤。繼著名的“外星科技”之后,一家偉大而神奇的軟件商“南晶科技”誕生了。
在大眾視野中,印象上這家公司為小霸王兄弟公司“外星科技”的后繼者。諸多跡象表明,南晶科技早期的業(yè)務范圍和外星科技重合度極大,比如都對“Pokemon”系列下過山寨的黑手,都針對性地選擇楚漢主題開發(fā)游戲。之前的文章也提到過,他們使用的音效引擎也確實盜版自小霸王學習機的技術結晶。
關于南晶科技何時創(chuàng)建的說法有很多,其中可以確定的是他們的第一部作品是在2002年之后推出的。根據(jù)“有志”老外的總結,南晶科技最早的四部作品為《口袋寶石 藍·紅·金·銀》,內容為2002年發(fā)售的紅藍寶石的山寨品,由此在這片大陸上刮起了一陣新的RPG旋風。
當初家長們用以說教的三大替罪羊——“你看看你這成績,別玩那游戲機,不許碰電腦,最好也少看電視”想必大家都領教過其中一二,反倒是打著“學習機”名義的“小霸王”被管得寬松一些。南晶科技緊抓流行文化風向,讓年輕人們在學習機上也能接觸到“三大替罪羊”的相關內容。當年國內引進的《寵物小精靈》和《數(shù)碼寶貝》動畫兩者齊名成為了一代人的童年美好回憶,南晶科技自然沒有放過這個機會,《口袋寶石》之后他們用同樣的引擎開發(fā)了《數(shù)碼戰(zhàn)隊》,賺得盆滿缽滿。
明人不說暗話,大家都知道,“禁令”從未真正斷絕游戲機在國內的地下流通渠道。但因“電子海洛因”的非法性質和較高的市場價格,門檻被毫無意義地抬高了許多,不論是從價位還是從名聲上考慮,絕大多數(shù)家庭都不太想給孩子提供這玩意。因此在當時的中小學生團體里手持一臺GBA獲得的那可是偶像級待遇。
南晶的作品相比之下就非常緊跟潮流:既然孩子們買不起新平臺的游戲,那我們就在學習機上滿足他們的愿望。南晶科技山寨的《圣劍傳說》《黃金太陽》《超級機器人大戰(zhàn)A》等作品都在他們能力范圍內做了盡可能地還原。
“禁令”雖然在2014年解除,但它對國內游戲機環(huán)境的破壞可能需要數(shù)個14年才能修復,電腦游戲借此機會獲得了生存的土壤。國產游戲(含港臺)直到2006年前后,無論是代理還是原創(chuàng)都大作頻出,再后來,MMORPG的到來碾壓了市場……當然,這都是PC業(yè)界的事。很顯然南晶科技是不會放過這塊市場的,它忠實執(zhí)行著“電腦上玩不到的游戲就由我們來學習機化”的宗旨:受害者包括《仙劍》《幻世錄》《新月劍痕》……最神奇的是連《石器時代》《無盡的任務》等網游都被他們吃透后搬上了FC。
無論是游戲機還是電腦游戲,長年以來電子海洛因的帽子被扣在頭上總是不那么好聽,但看看電視還是可以的嘛。這電視看完了不過癮怎么辦?別慌,南晶科技給你扮演英雄人物的機會!你是想重現(xiàn)一遍凄美的《泰坦尼克》還是想穿越古代上演《尋秦記》?如果他們活到現(xiàn)在,甚至不用擔心因為意識形態(tài)被相關部門碰瓷:敢不讓孩子玩南晶科技愛國巨作《閃閃的紅星》可以說是十分大逆不道了。
單從質量上來講,外星科技的作品遠高于南晶科技,但有些作品實在稱不上和國內當時的文化接軌:1998年知道《魔法門英雄無敵》的人估計不會去玩FC的山寨版,漢化《里見八犬傳》這種需要文化底子的作品的理由更是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相比之下,南晶的員工具有相當敏銳的文化嗅覺,甚至可以說南晶科技的游戲列表描繪了一個時代的流行文化演變史也不為過。
動作游戲標桿廠商CAPCOM當年還出過像模像樣的RPG《龍戰(zhàn)士》,臺灣的Hummer Team也是經歷了一陣風雨才確定了格斗游戲換皮掙錢的套路——90年代的整個游戲產業(yè)都在探索狀態(tài),無論授權非授權,每個公司都試圖涉足每個游戲領域,在亂槍打鳥中確定擅長的制作方向。
南晶科技作為一家新千年才建立的年輕廠商自然也免不了經歷這個過程。它前期的發(fā)展方向明顯是想效仿前輩外星科技但又沒有足夠多的資源可以讓他們這么做,畢竟新千年可沒那么多FC新作給他們漢化,于是乎他們只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在這一思路下,他們進行了戰(zhàn)略游戲《漢劉邦》、種地游戲《牧場物語》等廣泛種類的嘗試,然而事實證明創(chuàng)新就是沒吃老本掙錢,《口袋寶石》的引擎縫縫補補之后拿這個回合制RPG引擎一連制作的十幾款同質游戲,口碑銀子卻雙豐收。
這套引擎有個最顯著的特征:任何情況下戰(zhàn)敗都會毫無征兆和不加提示地直接返回標題畫面,通關后也不會滾一段漫長的Staff表而是簡單交代兩句結局后重啟游戲。這一點不知是不是國內廠商防止追責的小手段,臺灣和老外的非授權開發(fā)者就挺實誠,大大咧咧地把自己姓甚名誰記在了Staff Roll里。
另一個顯著的南晶特色就是喜感的音樂體系。南晶少有內含5首以上BGM的游戲,且從來不知道還原原作,而是從各處抄襲音樂改造成FC音質后胡亂放置,比如上圖《武林外傳》的BGM就是一首改編得非常歡脫的仙劍經典配樂《蝶戀》、《口袋寶石 黃》的地圖上則是一首經典美國鄉(xiāng)村民謠《哦,蘇珊娜》反復播放,真不知道當初玩南晶科技游戲的朋友們是怎么忍住十幾個小時的洗腦循環(huán)的……
一個成熟的引擎可以讓開發(fā)事半功倍,偉大而睿智的南晶科技甚至做到了事四分之一而功倍,這仰仗于他們的增產秘術:套皮。比較低級的套皮是換個標題畫面就當新游戲拿出來再賣一遍比如《漢劉邦》和《楚漢風云》、《真侍魂-武士道列傳》和《真侍魂-魂之利刃》,比較高級的嘛……在草叢里遭遇機器人,用這些機器人挑戰(zhàn)作為道館館主的父親,野生訓練師戰(zhàn)BGM是8bit版的《嵐の中で輝いて》的《寵物高達戰(zhàn)記》就已經是行為藝術級的套皮了。
國內拿南晶科技開刀撰寫文章批判或做視頻嘲笑的人不在少數(shù),有一部分人在游戲初期碰到各種問題或戰(zhàn)敗唐突返回標題畫面后一怒之下便認定為南晶是一家在游戲里埋下不可回避的嚴重BUG、不加測試賣半成品垃圾的廠商。這個你可就冤枉他們了,因為南晶科技使用的卡帶技術是非常特殊的,一些比較差的模擬器不兼容他們使用的Mapper163,就算勉強能跑起來的模擬器也會遭遇各種詭異的BUG。從YouTube上的一些考據(jù)來看,絕大多數(shù)南晶的游戲是可以正常體驗完全部流程的,且游戲體驗非常均一,不存在爛尾或趕工現(xiàn)象。從這個角度來講,他們好像比爛尾成性的正牌Square要良心那么一點點……
FC的非授權業(yè)界并不是各個公司孤軍作戰(zhàn),全世界其他地區(qū)是各家聯(lián)合撬任天堂后門,大陸就沒有這么和平了,山寨游戲始祖級的“煙山軟件”被盜版商打敗后開始的爭斗史復雜到可以寫一本教科書。雖然南晶科技在很多人心目中和外星科技并列,但在這本“爭斗史”中,兩家卻是活躍時段和歷史地位都不盡相同的勢力。
拜國內環(huán)境所賜,國內的硬件山寨廠商可以自由發(fā)育而不用擔心喜迎律師函。在這種環(huán)境下,裕興公司率先開發(fā)出了搭載WPS的新機種,技術上干不過它的小霸王連續(xù)撰寫兩篇槍文誤導消費者被告上法庭,賠了一大筆錢從此大受打擊,而小霸王的兄弟公司外星科技也遭到連坐,在這件事后失去了獨霸天下的地位。
每個倒下的王者都會為后來者提供充分的養(yǎng)分,90年代后期FC兼容機的環(huán)境已經在國內鋪開,南晶科技無需再花大錢推廣平臺。在軟件開發(fā)方面南晶科技更是直接套用了小霸王從《雙截龍3》改造來的的音效引擎。雖然前文嚴肅批判過了南晶作品音樂的單調性,但在技術方面它們毫無疑問領先了同行很多步,以至于很多歐美群眾都反映“某某游戲的音樂是美好的童年回憶”,之前說過的改造版《蝶戀》幾乎次次上榜。究其原因,恐怕是老外們沒聽過原版的吧……
世界游戲機戰(zhàn)場上,PlayStation的成功帶來了一句沿用至今的金科玉律:“得第三方者得天下”。在國內游戲機戰(zhàn)場上也是如此,很多不成規(guī)模的小公司或個人在早期均委托外星科技發(fā)行他們的游戲。比如外星科技的戰(zhàn)略名作《隋唐演義》的開發(fā)方其實是成都的成都臺晶大東電腦公司。小霸王失勢后,這些第三方有相當一部分加入了南晶科技的陣容,吸收了這些公司開發(fā)力的南晶科技理所當然地名聲大振——就和任天堂索尼的爭斗一樣,國內也悄然發(fā)生了一次第三方帶領下的權力轉移。
南晶科技的軟件開發(fā)者和一家自外星時代就參與開發(fā)的老牌深圳公司叢林互動科技一直互通有無,后來又吸收了具有獨立開發(fā)能力的西安東信軟件公司來為自家的RPG事業(yè)添磚加瓦。西安東信其實也是一家其他公司精英重組后的公司,開發(fā)力還算比較強,南晶科技發(fā)行的《東方的傳說 封印島》《古墓麗影》等少數(shù)不采用RPG套路的作品大多是這家公司的產物。
成也流行敗也流行,根據(jù)作品取材來看,南晶科技停止軟件開發(fā)的時點約為2008年,巧合的是這一年臭名昭著的《戰(zhàn)網魔》在央視播放,電子游戲一下從諸多替罪羊之一升級到和毒品并列,任你一家軟件公司手眼通天也不敢違逆這個大趨勢……
吸收外星、叢林互動、西安東信等諸多公司人才的心血最終凝聚而成的是一個震驚世界的南晶作品:《最終幻想7》(FC版),使得這家公司在地球人民心中的地位拔高了很多個百分點。
這一作把南晶引擎改造成了FC上3代的UI因此看起來沒有太嚴重的違和感,且難得沒有在BGM上胡搞瞎搞,至少聽起來像是FF而不是七拼八湊,在游戲流程方面也不像大多數(shù)南晶RPG一樣敷衍了事。游戲非常智慧地在原作的基礎上做了取舍——刪除了尤菲和文森特的相關支線,而單是克勞德女裝那一段的文字量甚至就超過了《金剛葫蘆娃》等其他南晶作品。從各種意義上來講,南晶科技里潛伏著很多“很懂”的人才,只做山寨游戲簡直是屈了他們的才……
絕大多數(shù)南晶科技的作品在海外都是被嘲笑的悲慘存在,但這款“很懂”的作品在Gameworld Network、Kotaku等網站都得到了一致好評,理所當然地被熱情的Fans制作了英化版并至今仍受到邪典游戲愛好者的推崇,甚至還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勝利”“堪比人類基因組工程的成就”,歪打正著到如此程度在游戲史也實屬罕見。
《你可能玩了假游戲》一文講到臺灣的非授權游戲界達到了領銜世界的地位,大陸在長年內斗后,開發(fā)力合為一體也終于誕生了一款不朽名作,沒讓對岸同胞看笑話??尚Φ氖码m然他們確實制作出了這樣一款偉大的游戲,卻還是免不了被“南晶傳統(tǒng)”搞得自己的親兒子掉了價:很多愛好者追根尋源找到了同一家公司的《核心危機》卡帶準備體驗一下南晶科技如何重現(xiàn)PSP名作時,他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嗯,這是一款FC版FF7的套皮游戲,除了標題畫面所有內容沒有一毛錢改動。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那啥改不了吃那啥……
平心而論,F(xiàn)C版FF7再怎么有情懷也難逃劣質的評價,從老外的報告來看,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是盜版商出品的侵權游戲而是將其視為8bit愛好者的聯(lián)合工程,否則按他們對FF7的敬仰程度怕是要飛過來手撕了制作者。
日本人在FC的糟糕機能上試圖搞脫衣舞臺,而美國人則在任天堂嚴格的管制中宣傳宗教、殺戮、血腥這些過激內容。因此他們把南晶科技的山寨行為視為了和這些人有共同信念的勇士之舉。我想,你們搞錯了,他們真的只是想賺錢,沒這么高尚的覺悟……
相比歐美的錯愛,國內太多人對南晶科技的評價又有點太苛刻。這家公司的游戲質量確實是糟糕了一點,但從他們作品的細節(jié)可以看出他們絕非一心向錢看、對游戲毫無熱愛之情的混蛋資本家。究其深層原因還是跟禁令帶來的游戲風評受害有關,這些愛著游戲的工作人員又何嘗不想把自己的經驗用到正規(guī)游戲開發(fā)上去,無奈投靠無門只好在山寨游戲里抖一些“很懂”的機靈。即使是今天國內錢耙子手游頁游的工作人員里也不乏這種每天良心都在痛的人才。
失去軟件業(yè)務陣地后南晶科技和同行們一樣把業(yè)務中心轉向了輕量級山寨機。從官網來看他們轉型之后生意做得并不是很順利,2015年還開著的天貓店現(xiàn)在也已銷聲匿跡。諷刺的是他們的衰退并不是因為國內游戲市場的開放——PS4的入華、中文版普及率的提升和山寨機們面對著的三十二線城市的用戶毫無關系,對于這些人來說,舉著千元機五人開黑比蹲坐在電視前玩塑料盒子“潮”多了,僅此而已。
南晶科技的誕生仰仗于國內游戲文化的對外隔離,它的消亡卻代表著游戲機文化在國內又失去了一塊重要陣地。這家公司的作品或許很喜劇,但它的生命歷程卻從頭到尾充滿著國內特有的悲哀。
什么說蘋果芯片是外星科技?
很多人對蘋果芯片的性能是沒有概念的。我舉個例子,你們就會懂了。今年推出的高通旗艦曉龍 888 ,采用了最新的 5 納米技術,性能是上一代的三倍。但是據(jù)實驗室實測。把這量巨大,又是一代火龍,即使這樣的性能也才剛剛追上蘋果。幾年前的 A13 芯片,而且功耗才是蘋果的兩倍,花了兩倍的利,達到一樣的效果。他用的是比蘋果高一個世代的技術,這還是在手機芯片上。在電腦芯片上,蘋果的是真正的黑科技。難怪他的筆記本電腦這么保值。舊的都能再回收寶上賣好幾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