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作為一個電腦和數碼玩家,對小米家的產品感覺都是重性價比的同時還能在同級別競品中有著不錯的表現,然而我并沒有成為米粉,自從入坑了小米Note3和小米手環3后,發現它家的產品還可以。在今年5月份的適合阿魯準備前往臺北電腦展,既要快沖手機還要沖相機以及大容量還要不能太貴等諸多要求讓我選擇入手了小米電源2C,它的2W毫安電量確實爽,完全滿足相機和手機整天跑會的需要。
然而嘈點也是有的,就是micro-USB接口,在如今手機普遍采用USB Type-C的大潮下,無疑要帶多一根線來為它充電,而且自身充電速率也不夠爽快。不過這種局面很快就被改變了,因為它在最近一次出差中丟失!因此重新入手一個移動電源的事提上了日程,趁著雙十一活動,就入了。
這次入手的依舊是小米家的產品,型號是小米移動電源3超級閃充版,和我之前用的小米電源2C一樣,容量都是20000毫安,但具備3個輸出接口,以及支持超級閃充的特色,最高輸出功率高達50W。
產品本體、說明書、USB-C To USB-C充電線。
設計語言比較簡潔,只有小米LOGO 可能印證了雷軍說過的,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
旁邊電源開關是整個電源的唯一按鈕,能提供開關以及查詢電量的功能。電源輸出接口方面,兩枚USB Type-A和一枚USB Type-C接口,這下出門沖手機只帶一根線就好了,便捷性更高,而且USB Type-C接口支持輸入和輸出功能,像我這種出差帶兩臺手機和一臺kindle的人來說,一次能滿足三個充電愿望。
在如今移動電源價格能做到價格比較實惠的情況下,我為什么原因花接近300的錢入手這貨,除了最高輸出功率達50W能為本本充電外,更重要原因在于它的輸出規格相當豐富,像啊魯這種經常接觸很多手機和數碼產品的非玩家來說,這種兼容性顯然是喜聞樂見的。
使用小米Note3自帶的QC3.0充電器進行充電,充電功率為12.5V*1.4A,逼近該充電器的最高功率18W。
貌似華為Mate20充電器不兼容,就當普通充電器用吧,充電功率為4.7V*2.1A=10W。
在對移動電源進行18W快沖時電源頂部接口位置最高溫度也只有27℃,電源本體溫度也只有26℃。
為小米Note3進行充電,觸發QC3.0快沖。
我的通勤電子設備三件套,一個移動電源就能滿足了,小米移動電源3超級閃充版優勢是2W毫安大容量,三口同時輸出,其中USB-Type-C口最高支持50W輸出,除了能為手機進行快沖外,還能充筆記本、Switch,應用場景大大增加。不過美中不足也是有的,就是它的重量還是稍重點,不過這也是目前大容量移動電源的嘈點,感謝閱讀全文。
T之家8月13日消息 隨著三星Galaxy Note 10系列的推出,三星終于在快充方面有所改進,在包裝盒中提供了25W充電器,并提供45W可選充電器。
三星Note10+的25W充電功率仍然不及一加7 Pro的30W,那么兩者在充滿手機電量的速度方面哪個更勝一籌呢?Youtube博主Gadget Portal將這兩款手機,以及iPhone XS Max和三星Galaxy Note 9進行了充電速度對比測試,結果顯示三星Note10+在這四款手機中有著最快的充電速度。
三星Note10+、一加7 Pro、iPhone XS Max和三星Galaxy Note 9的電池容量分別是4300mAh、4000mAh、3174mAh、4000mAh,充電功率分別是25W、30W、10W和15W,三星Note10+在這四款手機中有著最大的電池容量,充滿電用時最短,僅需1小時5分鐘,一加7 Pro充電用時1小時25分鐘,三星Note9充電用時1小時45分鐘,而iPhone XS Max電池容量最小,充電速度也最慢,充電用時2小時3分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三星Note10+在充電到95%時充電速度突然提高,這還是很令人意外的,因為一般手機越到最后充電越慢。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Note10+還提供45W可選充電頭,但目前似乎沒有媒體拿到該充電頭,如果使用該充電頭,想必該機充電速度更快。
2月6日下午,魅族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正式發布了旗下魅藍系列新品魅藍Note 5,魅藍Note 5是魅藍Note 3的繼任機型,主打人群是年輕群體,依然是青年良品,賣點是出色的做工以及4000mAh大電池帶來的持久續航。899元起的售價使得魅藍Note 5成為千元機中性價比較為出色的手機。
魅藍Note 5有星空灰、?光銀、?檳?及冰川藍四種配?,筆者此次拿到的是星空灰/月光銀兩種配色版,魅藍Note 5采用聯發科Helio P10芯片,8核A53架構,最高主頻1.8GHz,GPU是Mali T860mp2;魅藍Note 5有3GB+16GB/3GB+32GB/4GB+64GB存儲規格可選,電池容量4000mAh,支持最高功率18W的快充。
魅藍Note 5依舊繼承了魅族家族式風格設計,魅藍Note 5采用5.5英寸1080P全高清屏幕,正面設計較為簡潔圓潤,聽筒兩側的光線距離感應器與攝像頭沒有采用對稱式小圓點設計。
魅藍Note 5正面采用2.5D保護玻璃,弧面反射的光線看上去自然立體,非常上檔次,這樣的做工在千元機中十分難得;魅藍Note 5前置500萬像素攝像頭,上下邊框采用對稱式設計,看上去和諧自然,底部是魅族的橢圓形的支持mTouch的Home鍵,輕觸返回,按壓返回桌面。
兩種顏色的魅藍Note 5正面顏值都很高,不論是星空灰還是月光銀,正面的黑邊都控制的非常出色,黑邊非常窄,這在千元機中也十分難得,目前的多數千元機都采用所謂的“ID無邊框”設計,息屏美但亮屏之后就原形畢露了。
魅族的mTouch可能是魅族的靈魂設計,許多魅友表示習慣了mTouch之后就離不開魅族手機了。mTouch易用好用,一個按鍵解決了傳統安卓Home鍵與返回鍵兩個按鍵的功能。魅藍Note 5的Home鍵還集成了指紋識別功能,實測指紋識別準確率較高,解鎖速度也尚可,沒有明顯短板。
魅藍Note 5此次在金屬后殼部分采用了金屬一體化機身,在天線條的兩側也都是金屬而不是塑料,相比前代魅藍Note 3在外觀工藝上有明顯進步;天線條采用納米注塑工藝,手摸上去幾乎感覺不到天線條的存在。
魅藍Note 5機身背部整體看上去設計感十足,頂部是圓形攝像頭,下方集成了一個雙色溫圓形閃光燈,再往下就是魅族的品牌logo,噴砂工藝的后殼不論是觀感還是手感上都達到了不錯的水準,外觀工藝在千元級手機中十分搶眼。
魅藍Note 5采用1300萬像素后置攝像頭,雙色溫閃光燈,雖然采用了4000mAh的大電池但機身厚度只有8.1mm,邊框采用拋光工藝,握感舒適。
采用3選2與或卡托設計,支持雙SIM卡或單SIM卡+SD卡。整體來說魅藍Note 5外觀設計/做工出色,在千元級手機中處于較高的水準。
魅藍Note 5采用基于Android 6.0的Flyme 5.2,雖然Flyme 6已經發布但適配工作還在進行中,魅藍Note 5的Flyme 6適配工作已經展開,不久之后即可升級到Flyme 6。
Flyme OS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其最大的優點就是簡潔易用,符合國人的操作習慣,這一點如果用過原生安卓手機的朋友相信都深有體會。
魅藍Note 5上的Flyme 5依然流暢好用,系統運行不卡頓,由于Flyme 6還沒有適配完成,所以在Flyme 6適配之后筆者再做詳細的系統體驗。
魅藍Note 5采用1300萬像素后置攝像頭,拍照表現怎樣我們通過樣張來看看吧。
魅藍Note5拍攝的植物色彩表現較好,可以看出進光量上沒有明顯短板,在千元機中表現較好。
由于筆者此次外出拍攝樣張恰逢空氣質量較好的時候,所以天空看上去非常純凈,拍攝的大樓輪廓清晰銳利,邊緣處沒有涂抹的跡象,不得不說魅藍Note 5的成像水準在千元級手機中領先優勢還是十分明顯的。
總的來說魅藍Note 5的后置相機表現出色,雖然跟旗艦機相比有差距,但在千元機中絕對屬于鶴立雞群的那種。
魅藍Note 5采用4000mAh大電池,機身厚度依然控制在了8.1mm,同時與大電池搭配的還有快充,魅藍Note 5支持峰值功率18W的快充技術,這在目前的快充標準中處于較快的水準,下面筆者實測了一下魅藍Note 5的充電時間。
魅藍Note 5從零開始充電,十分鐘充到12%,二十分鐘充到29%,隨后直到90%左右一直維持這么快的充電速度,充到90%以后的涓流充電部分充電速率才慢下來,實測從0%充到100%只需要90分鐘,對于4000mAh的電池來說充電速度非常出色。
續航方面,魅藍Note 5采用的4000mAh電池使得續航有了充足的保障,再加上Helio P10本來就是定位低功耗長續航芯片,所以魅藍Note 5的續航表現依然較好。
筆者對魅藍Note 5進行了一小時續航測試,在一小時內先后刷微博/微信/電子書/音樂各10分鐘,最后玩了20分鐘的游戲,最終電量從100%消耗到了88%,一小時耗電僅有12%,所以中度使用下魅藍Note 5使用一整天是完全沒問題的。
魅藍Note 5采用聯發科Helio P10芯片,8核A53架構,最高主頻1.8GHz,GPU是Mali T860mp2,性能只能說達到了夠用的級別,下面我們通過安兔兔以及Geekbench來看一下實際性能。
安兔兔跑分47375分,Geekbench單核722分多核2166分,Helio P10整體性能只能說得上是夠用,在性能方面魅藍Note 5沒有多少亮點,日常使用基本夠用,玩特大型游戲會有些吃力,但中小型游戲以及日常使用毫無壓力。
魅藍Note 5最大的買點是外觀設計精良,做工優秀,拍照表現出眾,充電/續航表現尤為出色,而由于定位限制所以在性能上表現較為一般,Helio P10芯片只能說剛好夠用。
對于比較看重手機外觀以及續航、注重性價比的消費者來說魅藍Note 5是個十分值得購買的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