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出品方/分析師:信達證券 王舫朝)
1.1、知名的證券分析軟件開發商,服務于 C 端中小投資者證券交易需求
指南針是中國最早證券分析軟件開發商和證券信息服務商之一。指南針品牌創立于1997 年,是國內首批定位向 C 端投資者提供證券分析和證券信息服務的服務商之一。
2007年,指南針在“新三板”成功掛牌。
2013年9月,證監會核準指南針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
2019年,指南針在創業板成功上市,代碼:300803.SZ。
2022年4月,指南針成為網信證券重整投資人。
2022年7月21日,網信證券已完成主要股東工商變更,指南針已逐步開展對網信證券的業務修復。
長期持續深挖交易型客戶興趣,以創新的證券研究技術輔助 C 端客戶。
公司自創立以來陸續推出了包括莊家成本分析理論、股市博弈理論、季風理論、“價值投機”原理、全贏理論在內的創新證券研究技術。
基于這些證券研究技術,公司研發出包括鬼域平臺、自定義指標平臺、一鍵選股平臺、資金流向平臺、先鋒策略平臺和橫向統計平臺等證券分析產品,服務于網絡端和移動端的 C 端投資者交易需求。
1.2、股權結構集中,領導層技術背景奠定公司產品優勢
股權結構集中,廣州展新為控股股東。廣州展新成立于 2010 年 7 月,2011 年 4 月至 2012 年 1 月間通過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受讓公司合計 31.49%的股份,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黃少雄、徐兵,分別持有廣州展新 35.5%和 25%股權。
主要董事及管理層穩定,具備技術背景,為公司發展提供核心動力。
在公司多年的發展過程中,高級管理人員和核心技術人員基本保持穩定,多位管理人員在公司任職逾 10 年。總經理冷曉翔、副總經理孫鳴均畢業于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技術背景與管理經驗并存的管理層為公司持續發展提供了核心動力。
指南針多年來始終重視對研發的投入與綜合技術能力的培養,掌握了一批包括證券研究技術、電子商務技術和多媒體網絡技術等在內的核心技術,擁有一支以清華計算機博士與碩士為核心班底的技術研發和投資顧問團隊。
以客需為導向,持續更新產品,公司研發投入保持增長,研發團隊不斷壯大。
2021 年研發支出 1.09 億,同比增長 17.9%。2021 年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為 11.7%,且 2019 年-2021 年該比例均保持在 10%以上水平。公司持續增長的研發投入主要用于 PC 端和移動端的產品迭代和研發人員擴招。
公司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持續優化升級 PC 端和移動端產品,PC 端 2019 年上線了財富掌門 DPFMRAII 系統,2020 年在全贏博弈系列產品中推出“矢量云決策、機構外資榜、排雷系統”功能。2021 年末,公司研發人員數量達到 167 人,研發人員數量占比由 2017 年的 6.43%提升至 9.76%。
1.3、近年營收穩定增長,ROE 快速提升
公司業績平穩增長,收入結構穩定,營業收入主要由金融信息服務貢獻。
2017年至2021年,指南針營業收入從 6.69 億元增長至 9.32 億元,CAGR 6.86%。
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9.32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34.6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1.76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97.51%。
受中高端產品集中銷售影響,2022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9.08 億元,同比增長 67.7%;實現歸母凈利潤 3.24 億元,同比增長 147.5%。從收入結構來看,作為公司的核心業務,金融信息服務貢獻了營業收入的絕大部分。
2021年,公司金融信息服務業務營業收入為 8.59 億,同比增長 38.1%,在全部營業收入占比中達到92.1%。
2017-2021年,指南針的主營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金融信息服務業務在全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均保持在約90%水平。
公司毛利率高,由于規模效應小幅提升。
2017年到2021年,公司總體毛利率分別為88.4%、85%、86%、85%、88.11%,營業成本主要為向交易所指定的基礎行情數據提供商和具有資質的數據供應商支付的數據信息使用費、職工薪酬等。
我們預計由于成本端剛性,隨營收增長表現出規模效應,近年毛利率小幅提升,行業對比來看,公司整體毛利率處于較高水平。
分業務來看,2021年廣告業務毛利率為 97.9%,高于金融信息服務的 87.3%,我們預計由于廣告業務主要是對公司資源的復用與轉化。
費用端,一方面,股票市場成交量修復,公司把握機遇提升銷售費用,擴大線上流量覆蓋規模。
2017-2021年,公司四項期間費用率合計分別為 64.9%、60.8%、67.2%、73.3%、69.9%,從結構上看,2021年,銷售、管理、研發、財務費用率分別為 53.7%、7.2%、11.7%、-2.7%,銷售費用為主要的費用支出。
銷售端,公司采取“線上廣告引流+電話直銷”模式拓客,截至 2019 年中,“具有明確標識的線上渠道”獲客人數占全部注冊賬戶總數的 93%。同時,為進一步提升銷售體驗,公司配置大量銷售人員通過電話等途徑進行銷售,進行持續業務開拓和客戶關系維護。
因此,職工薪酬和廣告宣傳推廣費用為主要的銷售費用。2019 年以來,股票市場日均股基成交額從 2018 年的 4139 億元增長至 2021 年的 11370 億元,公司瞄準股基成交額放大的機遇,持續增加銷售費用投放,2021 年銷售費用相較 2018 年幾乎翻倍。
從費用投放效率上來看,由于公司新增免費注冊用戶成本受市場行情以及獲取新增免費注冊用戶規模的綜合影響,即證券市場行情向好,獲取客戶的成本較低,獲取客戶規模擴大,邊際成本下降。
以線上廣告推廣費為例,假設線上單位免費客戶獲取成本與 2019 年相同,則 2021 年新增免費注冊人數已超過 300 萬。
另一方面,以金融信息服務作為核心業務,公司對技術研發重視程度持續增長。
公司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提升公司整體研發水平和技術創新能力,2017-2021 年研發支出由 0.32 億增長至 1.09 億,復合年增長率 27.78%,2021 年銷售費用和公司研發費用分別占營業收入比例達到 53.8%和 11.7%。
盈利水平改善,ROE 快速提升。
公司上半年銷售收入快速增長同時銷售費用率下行,使得凈利潤率呈現較快增長,帶動盈利能力提升。疊加公司業績受集中銷售政策驅動,全年分布不均衡。
2022H1 公司凈利潤率已增至 36%,超過同花順,僅次于東方財富。2022H1,公司 ROE 水平亦從 2020 年的 8.1%增長至 21.9%。
2.1、專注于金融信息服務產品,依托流量入口優勢開展其他業務
公司主要針對中小投資者提供金融信息服務,并基于自身在金融信息服務領域積累的客戶資源、流量入口優勢及營銷優勢向金融機構引流,提供服務于券商的廣告服務業務和服務于保險公司的保險經紀業務。
1)金融信息服務:主要以公司自主研發的證券工具型軟件終端為載體,向投資者提供及時、專業的金融數據分析和證券投資咨詢服務等。
目前包括 PC 端和移動端,采用直銷模式進行銷售。公司的主要客戶群體為專業的個人投資者。
公司的金融信息服務提供 PC 端和移動端的金融服務平臺、財富掌門高級版、財富掌門標準版、全贏決策系統智能阿爾法版、全贏博弈私享家版、全贏博弈先鋒版、全贏博弈版、全贏博弈智能操盤系統。更側重證券分析軟件產品設計,產品更加專業化、多樣化,客戶群體相對較小但更有針對性。
2)廣告服務業務:利用公司金融信息服務積累的客戶資源和流量入口優勢,與證券公司進行深度合作,通過在金融信息服務產品中投放廣告等方式,吸引投資者在合作的證券公司開戶、交易,從而向證券公司收取相應廣告服務費用。
公司的客戶群體中專業投資者基數大,與證券公司的目標客戶群重合度較高。目前主要合作券商為第一創業證券(2015 年開始合作)、長江證券(2016 年底)、天風證券(2020 年)。
3)保險經紀業務:利用金融信息服務積累的客戶資源、流量入口優勢及營銷優勢,與保險公司合作開展保險產品的宣傳與推介業務,提供辦理投保手續、保全變更、理賠咨詢等服務,并向合作保險公司按照約定收取經紀費用。
公司的保險經紀業務主要通過子公司指南針保險開展。
2.2、通過豐富有層次的產品深挖中小投資者交易需求,積累客戶資源
產品體系持續迭代,專注于中小投資者交易需求。
指南針以自主研發的證券工具型軟件終端為載體,向投資者提供及時、專業的金融數據分析和證券投資咨詢服務等。公司的金融信息服務已布局 PC 端和移動端。
相比于同花順、東方財富等更為全面、客戶群體更為龐大的競爭者,指南針更側重證券分析軟件產品設計,產品更加專業化、多樣化,客戶群體相對較小但更有針對性。
PC 端,全贏博弈系列是公司的核心產品,從入門級到高端產品不斷豐富服務內容:
①全贏博弈版/動態全贏版:全贏系列的低端產品,目標客戶主要為證券市場中對金融信息有較為強烈需求的中小個人投資者,價格為 1580 元/年。
在功能方面,博弈版產品除提供基礎數據產品的行情及資訊查詢功能之外,還可以提供多項特色的分析工具與決策指標,例如:提供資金、媒體、股民積極關注的榜單 TOP50、輿情監控指標、操盤訓練系統等功能。
②全贏博弈先鋒版/擒龍版:全贏系列的中端產品,是全贏博弈私享家版的簡化版,目標客戶主要為中端專業投資者,價格為 7800 元/年。
在功能方面,先鋒版產品提供包括行情數據及資訊信息等各類技術指標以及多項具有特色的深度分析工具在內的輔助決策功能,主要特色功能模塊包括先鋒策略平臺 2.0、操盤策略、結構性牛市、變頻資金等。
在技術方面,該產品能夠實現大流量數據的快速采集、處理、分析、傳輸及分發。
③全贏博弈私享家版:具備基礎及高級功能的分析平臺,目標客戶主要為資金管理規模較大的專業投資者,價格為 19800 元/年,其優勢主要包括:
1)提供多市場、多品種的行情信息及資訊,除大盤、板塊、個股、基金、股指期貨等基礎信息之外,還立足于數據挖掘整理、模型算法擬合以提供包括主力資金動向、游資動向、高管交易、大宗交易等特色信息查詢;
2)提供用來輔助用戶進行投資決策分析的多項決策指標與深度分析工具,包括成本均線、多頭能量、承接因子、趨勢指標等決策指標和基因平臺等深度分析工具。
產品功能呈階梯化,中高端產品貢獻主要營收。
公司主力產品功能設置隨產品收費階梯化提升,從入門級到高端產品,下一階段產品基本包含上一階段的全部功能。
2021 年,全贏博弈系列中高端產品貢獻了主要的收入增量。
其中:先鋒版/擒龍版銷量同比增加 21.46%,當期銷售收入較 2020 年增加 0.68 億元,同比增長 22.09%;私享家版銷量同比增加 60.24%,銷售收入較 2020 年增加 1.55 億元,同比增加 58.76%,2021 年僅私享家版和先鋒版/擒龍版兩款產品的銷售收入占金融信息服務業務收入的 92%以上。
移動端,公司主要通過指南針股票 APP,提供具有輔助交易特色的信息咨詢、股票分析等服務,開戶環節已鏈接到網信證券頁面。
指南針股票 APP 移植了 PC 端的主要特色服務,提供的服務包括金牌內參、特色買賣戰法、消息推送、每日解盤、股市大講堂、個股預警、消息榜資金榜等,作為重要的客戶變現工具,當前 APP 中的交易界面已鏈接到網信證券。
公司在長期的經營中積累了大量有質量的交易型客戶群體。
公司服務的主要客戶群體是中小投資者,客戶群體相對較小但黏性高,更有針對性。指南針公司公告披露,截至 2021 年末,上市公司已累積注冊客戶人數約為 1,500 萬人,累積付費客戶達 150 余萬人。
公司客戶群體具有交易資金周轉率高的特點,從過去五年情況來看,指南針客戶平均資金周轉率顯著高于傳統證券公司水平,與東財水平接近。
交易資金周轉率高的特點表現為證券交易頻率更高,則可以預期客戶的單位資金能夠產生更多的經紀業務收入,開展證券經紀業務的效率也更高。
3.1、投資者規模增長和線上化水平提升為互聯網證券賽道提供核心增量
移動互聯網新增流量飽和,流量入口進入存量競爭時代。
2016-2022H,我國手機網民規模從 7.53 億增長至 10.47 億,移動端滲透率從 97.5%提升至 99.6%。從移動互聯網活躍用戶增量來看,移動互聯網流量端增長空間下降,已經進入存量競爭時代。
證券 APP 用戶規模持續增長,互聯網證券行業增量預計源于投資者規模持續增長和交易方式向移動端轉化。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證券 APP 用戶規模增長迅速,從 2015 年的 4000 萬人增長至 2021 年的 1.5 億人,CAGR 46.7%。2021 年末 A 股投資者規模 1.97 億,證券 APP 用戶 1.5 億滲透率約 76.1%。
在投資者參與市場意愿不斷加強影響下,我們預期未來證券 APP 用戶數量仍有望保持高增速,驅動移動端交易量不斷增長。
3.2、“互聯網”系券商在流量經營方面具備優勢,長尾群體財富管理空間大
互聯網證券參與者主要包括傳統券商、互聯網企業和純互聯網券商。
一是傳統券商,傳統券商在擁有牌照優勢的基礎上,拓展互聯網渠道,包括自建互聯網平臺和賬戶體系、向互聯網公司引入流量、投資于互聯網金融平臺等。
二是互聯網企業,以互聯網模式運營的公司,包括擁有券商牌照的東方財富(向券商子公司導流)、以及不具備券商牌照的同花順(與多券商平臺合作,向其導流)。
三是純互聯網券商,目前發展較成熟的包括富途證券和老虎證券,主要專注于港美股賽道。
“互聯網系”券商在經營長尾財富管理客群方面具備優勢。
通常來說,“互聯網系”券商優勢在于:
一是由于主要通過線上流量導流,線下營業網點鋪設成本較低,且互聯網企業相對傳統券商更具線上產品開發成本端優勢,因此,成本端優勢可帶來定價優勢或盈利能力優勢;
二是由于自身原有業務經營而在金融垂直領域積累了一定的付費客戶群,與證券業務可以精準匹配,業務協同性強;
三是在互聯網渠道端長期積累的品牌優勢和流量生態形成了一定的獲客壁壘,投入產出比更高的同時,對長尾個人投資者群體的覆蓋能力更強;四是通過持續完善其金融生態可充分提升付費客戶粘性和 ARPU。
因此,“低成本、高流量、強覆蓋、強變現”的特征使“互聯網系”券商能充分匹配傳統金融體系覆蓋不完善的互聯網財富管理長尾客戶群,長期受益于居民財富權益化轉型的趨勢。
未來有望進一步把握年輕客戶群體,向互聯網財富管理布局。
互聯網財富管理長尾客群需求增長,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互聯網理財用戶自 2015 年以來持續增加,已從 2.4 億人增加至 2021 年的 6.3 億人,增長超 1.6 倍。尤其是在疫情的影響下,居民的投資理財行為正在向互聯網模式轉化。
此外,截至 2022 年 1 月,中國互聯網投資者八成以上(82.3%)為中青年人,其中,27-39 歲人群居多,占比 59.2%,每月收入在 5000 至 10000 元的投資者占比為 65.2%,半數以上(58.0%)為本科學歷,具有年輕化、高收入、高學歷的特征,把握年輕客群亦成為互聯網券商未來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方向。
3.3、對標東方財富,互聯網企業“證券+財富管理”業務本質是流量變現
3.3.1、互聯網生態完備形成卓越自有流量基礎
“門戶網站+財經咨詢+互動社區” 構成其流量生態圈。東方財富以“東方財富網”為核心打造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旗下擁有“東方財富網”、“股吧”、“天天基金網”和移動 APP 等多個流量窗口,以“門戶網站+財經資訊+互動社區”模式積累了龐大的用戶數量。
強流量、強粘性、變現匹配度高是其實現流量轉化的關鍵要素。
移動端,截至 2021 年 4 月,東方財富 APP 擁有月活用戶約 1500 萬,天天基金擁有約 500 萬月活用戶。PC 端,根據艾瑞咨詢 PC Web 指數,2021 年 4 月 東方財富網月度覆蓋人數達到 6391 萬。客戶粘性方面,由于線上生態內容豐富,東方財富在 APP 客戶日均使用時長方面領先,僅次于同花順。
3.3.2、金融業務生態構建形成較完備的財富管理能力
借助東方財富強大的流量端能力,東方財富積極開拓基金+證券兩大金融業務增長極,變現成效顯著,2015 年后連續獲取金融牌照不斷擴張金融業務生態,形成了較完備的財富管理能力。
1)天天基金的快速發展形成了業務變現和財富管理品牌構建的強壁壘。
2012年東方財富獲得第三方基金銷售牌照,在此之前天天基金網已形成了一定的市場品牌和客戶基礎,在市場行情催化下,基金銷售規模2015年達到 7433 億元,基金銷售收入迅速提升至 24.42 億元,收入占比達到 83.5%。
2020年以來公募基金市場高速增長,天天基金銷售保有規模再次迅速提升。
截至 2022Q2,非貨公募基金保有規模和股票+混合基金銷售保有規模分別為 6695 億和 5078 億,股票+混合基金保有規模在第三方渠道市場占比 32%,已形成較強品牌優勢。
2)依托流量轉化和資本補充,東財證券經紀、兩融業務能力全面提升。
2014年-2021年,東方財富證券的經 紀、兩融業務獲得全面的持續增長。
在持續的流量轉化和多次資本補充下,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收入、代銷金融產品收入、融資融券業務利息收入 CAGR 分別為 54.2%,92.8%、104.0%,業務排名分別從 75、67、84 名 提升至 12、25、15 名。
受益于流量變現帶來的成本端的優勢,東財證券通過較低的傭金率持續搶占市場,2016 年,證券業務已成為東方財富的第一大收入來源,成長性較強。
當前東財證券 ROE 水平亦穩列券商頭部。
3)充分擴張金融業務生態,打造財富管理大平臺。
除基金代銷業務和證券業務,公司線上線下積極布局包括征信(2016 年)、期貨(2016 年)、小額貸款(2017 年)、公募基金(2018 年)等金融業務,不斷拓展金融牌照,豐富金融業務生態。
逐步完成從門戶網站到綜合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的轉型,實現從資訊信息、投資決策到投資交易的全覆蓋,滿足用戶一站式、全方位的投資需求,因此我們預計未來有望充分受益于居民財富權益化趨勢。
公司通過市場化遴選流程,成為網信證券重整投資人。
網信證券成立于 1988 年 4 月 21 日,前身為沈陽市國庫 券流通服務公司。2015 年 11 月 30 日,更名為網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019-2021年,公司連續三年被評為 D 類 D 級,由于資不抵債,網信證券于2021年 7 月由沈陽中院裁定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根據評估機構出具的《評估報告》和《估值報告》,在假設破產重整已經完成且不考慮未來指南針對網信證券賦能(協同效應)的情況下,截止2021年 12 月 31 日,網信證券評估全部權益價值(市場法)約為 6.79 億。
2022年 2 月 10 日,指南針發布公告稱,被確定為網信證券重整投資人。
4 月 29 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了《關于核準網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變更主要股東的批復》,核準北京指南針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為網信證券主要股東,指南針發布公告稱擬向網信證券支付現金 15 億元用于清償公司債務,并在重整后持有100%公司股權。
4.1、從經紀業務著手,內部協同實現流量轉化,未來具備想象空間
網信證券已取得證券經紀、融資融券、基金銷售、代銷金融產品等主要券商資質。
目前,網信證券業務范圍涵蓋證券經紀、證券自營、證券投資咨詢、證券投資基金銷售、證券資產管理、證券承銷、代銷金融產品、證券保薦、與證券交易和證券投資相關的財務顧問等業務領域。
公司總部位于遼寧省沈陽市,截至2021年末,公司全國范圍內擁有 40 家營業部。公司僅經紀業務正常開展,規模排名墊底。
2021年,網信證券總資產規模 8.68 億元,行業排名末尾,實現營業收入4625.22萬元,同比下降 10.52%;凈虧損 5.08 億元,虧損幅度繼續擴大。經紀業務收入 3358 萬元,在整體營收中占比 72.6%。
以分部口徑來看,2021年網信證券的證券經紀業務分部實現營收 4165 萬元,在整體營收中占比 90%。
其他業務方面,從網信證券披露的2021年財務報告來看,投資銀行業務收入 74.5 萬元,公司投行業務沒有發生新增,主要工作內容為對現有項目的輔導、督導及業務梳理等后期維護;公司資產管理業務收入 415.4 萬元,資產管理業務已全面停止,主要是存量資產管理產品的后續管理;公司未開展兩融業務。
當前指南針對網信證券的業務整合的核心在于客群匹配與發揮業務協同效應。
公司擬將網信證券打造為“以金融科技為驅動,以財富管理為特色的全國知名金融服務商”,一方面,網信證券可利用指南針在金融信息工具領域積累的客戶資源、流量能力、技術能力持續賦能經紀業務。
另一方面,指南針則可以借助證券業務牌照實現付費用戶資源的二次變現,從商業模式上看,從此前的“按件”收費到“按件+按客戶交易資產”收費,邁出了從金融信息工具服務商轉變為財富管理綜合服務商的第一步。
2022年 5 月,公司已發布定增預案,擬募資 30 億元用于增資網信證券。若定增落地,我們預計隨著網信證業務線持續修復,經紀業務、融資融券、基金代銷等將持續為公司貢獻增量業績。
參考東方財富“流量生態+金融生態”布局,我們預計公司未來有望以指南針 PC 端、移動 APP 為核心內容平臺,實現流量付費轉化,以網信證券為金融生態立足點,持續擴張財富管理業務版圖。
近期公司調研中,管理層已明確表示公司未來將致力于泛財富管理布局,專注于中小投資者,并爭取客戶的“另一個 100 萬”。由于指南針長期專注客戶的交易輔助服務,且當前客戶群體交易型特征明顯。
我們預計公司未來仍將以指南針 PC 端和 APP 為著力點,實現交易型客戶的篩選和留存,并通過逐步豐富證券銷售、基金銷售等金融業務實現交易型客戶的精準變現。
4.2、業務增量估算:預計2026年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收入將達 4.96 億元,CAGR 55.4%
據指南針公告和網信證券公告,2021年網信證券擁有 15.40 萬客戶,股票基金交易額 749 億元,實現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收入 3338 萬元。
我們預計公司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將受益于客戶轉化帶來的收入增長。
考慮網信證券整體經營情況,我們預計公司對網信證券收購主要憑借1500萬注冊用戶和150 萬付費客戶為網信證券賦能,提升公司的業務水平,因此做出假設如下:
1)客戶數量:預計網信證券的客戶數量恢復正常水平,近年實現補償性增長,預計30-40%的增速;預計由于生態建設水平提升,指南針的付費客戶持續增長,每年新增用戶增長率為 20%,指南針向網信證券的引流主要是付費客戶,轉化率6-11%/年,且轉化客戶留存率為85%。預計重復開戶客戶占比10-30%。
2)客均股票交易額:預計網信證券客戶客均股票交易額恢復正常水平,保持10%的增速;預計指南針客戶2022年股票客均交易額 80 萬元,未來增速預計 10-80%,隨客戶交易規模提升逐年遞減。
3)傭金率:由于網信證券傭金率水平較高,預計未來隨指南針客戶數量增長將拉低傭金率水平,將向行業水平趨近,預計首年降 20%,未來每年遞減 5%。
預計公司2022年至2026年,網信證券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收入將分別為0.85、1.47、2.73、3.69、4.96 億元,CAGR 55.4%。
5.1、盈利預測:預計公司未來三年凈利潤 CAGR 53.8%
2022H1,公司實現營收 9.08 億元,同比增長 67.7%;凈利潤 3.24 億元,同比增長147.5%。
根據公司金融信息服務、廣告服務業務、保險經紀業務、證券業務對公司的發展情況,我們對公司業績進行預測。
考慮到公司并表網信證券基準日為 7 月 31 日,假設2022年并表收入為預測證券業務部分收入的5/12。
預計2022-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 14.40、19.70、23.62 億元,同比增長 54.4%、36.8%、19.9%;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3.43、5.11、7.14 億元,同比增長 95.0%、48.6%、39.9%。
5.2、估值:預計公司2022年目標市值213.5億元
考慮到公司原業務和證券業務差異較大,我們對公司兩類業務進行分部估值。
原業務部分,由于公司的數據服務可穩定盈利,我們參考金融信息工具服務商可對標公司東方財富、同花順、恒生電子、頂點軟件,以 PE 估值。
考慮到受上半年市場殺估值影響,可對標公司估值水平整體下滑,處于歷史低位,2022年平均 PE 29.7 倍。
此外預計指南針近三年原業務盈利增速高于可比公司,因此給予指南針原業務 40 倍 PE 估值,對應公司2022年原業務板塊估值 137.38 億元。
由于網信證券當前營業支出主要是業務及管理費,且已從2017年的 2.74 億元縮減至2021年的 1.01 億元。
預計為了維持正常經營,業務支出規模將不會進一步大幅下降,因此預計證券業務大概率會在2023年開始貢獻利潤,我們參考互聯網證券可對標標的東方財富對公司證券業務部分以 PS 進行估值。
從東方財富2022年營收預測來看,由于基數較大,整體營業收入增速放緩。但指南針證券業務預計將處于流量轉化影響下的快速增長期,因此參考東方財富2015年 PS 情況給予證券業務 80 倍 PS 估值,證券業務板塊估值 76.12 億元。
當前盈利預測模型對業務板塊的增長預測主要局限于當下時點的公司的資產規模和業務范圍,不排除未來公司仍存在效仿東方財富以市場化融資的方式增資網信證券以開展兩融、代銷業務的可能,兩業務板塊合計市值 213.50 億元,對應 2022E 股價 52.72 元。
1、市場競爭加劇,公司獲客能力下滑。公司以多年經營積累的技術、產品優勢得以憑借金融信息工具業務持續盈利。由于國內同行業企業研發水平和投入不斷提升,若市場競爭加劇、公司產品競爭能力下滑,或將導致公司面臨不利的市場競爭局面。
2、流量成本攀升,導致盈利能力下滑。公司主要以互聯網廣告形式進行線上獲客,若相關引流成本上升,則導致公司相應的銷售費用增長,導致公司盈利能力下降。
3、客戶轉化及轉型進度不及預期。公司2022年收購網信證券拓展證券業務,若客戶轉化及客戶質量不及預期,則可能導致公司盈利增長不及預期。
——————————————————
報告屬于原作者,我們不做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私信刪除,謝謝!
精選報告來自【遠瞻智庫】或點擊:遠瞻智庫-為三億人打造的有用知識平臺|報告下載|戰略報告|管理報告|行業報告|精選報告|論文參考資料|遠瞻智庫
期股市行情不錯該賺的賺了,但是現在行情高位震蕩,我心里很是不安 非常擔心一年的利潤歸零。這幾天看頭條經常看到以前比較牛的指南針炒股軟件廣告,正應對老話講的:“無事不登三寶殿,找算命的肯定是遇事了,沒有事是不會求神拜佛的。”,再加上今天看到指南針在創業板,豬油蒙了心以為是個好東西,所以今天就下載了指南針的電腦版,使用幾分鐘就發現滿滿的套路,想卸載連360的沒有辦法,軟件目錄也沒有卸載項,真的中了流氓軟件的招了!
各位股民朋友,靠指標炒股只會傾家蕩產,希望大家別上當受騙了。
報記者李喬宇
11月18日上午,北京指南針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指南針”)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公司董事長頓衡、總經理陳寬余與嘉賓共同敲響上市喜鐘。公司股票簡稱“指南針”,證券代碼“300803”,募集資金3.56億元,將主要投資于PC金融終端系列產品升級優化項目、移動端金融產品建設項目、華南研發中心及客戶服務中心建設項目和大數據營銷及研究中心的開發項目。指南針IPO保薦機構為國泰君安證券。
上市首日,指南針漲幅44.0%,收盤價為9.0元。指南針上市后總股本4.05億,發行價6.25元/股,發行市盈率22.99倍。作為一家“老牌”金融信息服務商,指南針上市首日漲停后總市值為36.45億元。
指南針成立于2001年,是國內起步較早的證券分析軟件開發商和證券信息服務商之一。多年來專注于金融信息服務軟件產品的研發,致力于為投資者提供一流的金融數據分析和證券投資咨詢服務。公司在證券研究、電子商務和多媒體網絡等方面擁有核心技術,具有可持續研發能力。
根據招股書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指南針的營業收入預計4.51億元至5.51億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長2.06%至24.69%,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1.06億元至1.3億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長5.06%至28.8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0.97億元至1.22億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長11.23%至38.61%。
在上市儀式上,指南針總經理陳寬余坦言,上市是公司發展的新起點。未來,公司將懷抱創業初心,以發明創新為驅動,以工匠深耕為精神,通過不斷迭代與升維,努力把指南針建設成為一家核心競爭力突出、綜合治理完善的上市公司。同時,借力A股資本市場平臺,通過募投項目的實施,將指南針打造成為國內領先的金融信息服務提供商。
(編輯喬川川)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