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ightroom對cpu的配置要求
lightroom作為一款生產力軟件,它的效率高低主要來源于cpu的性能,cpu建議用6核12線程或者8核8線程以上的。
值得一提的是,lightroom這款軟件對于amd銳龍ZEN2架構的cpu非常友好,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三代銳龍。所以如果要配一臺專門用于LR的電腦的話,cpu建議首選三代銳龍。
而三代銳龍里邊性價比最高的處理器型號是R5-3600,它在照片導入/導出時的效率比i9-9900k還要高,下面是在網絡上截取的lightroom照片導入、導出對比。
二、lightroom對內存的配置要求
前面說過,cpu是決定lightroom運行效率的關鍵配件,而排在第二的就是內存了。因為cpu在進行數據運算時是需要內存參與進來的,我們可以看下這張圖表
不同頻率、容量、以及單/雙通道對于lightroom的運行效率有很大的影響,32GB內存要比16GB內存快得多,而到了64GB內存性能提升就不那么明顯了。另外內存頻率以及單、雙通道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3600MHz內存要 比2666MHz快50%左右,所以對于lightroom的內存選擇最佳建議是32G 雙通道 3600MHz內存。
當然這里并不是說必須要32G內存才能滿足lightroom的配置要求,只是相對來說,這個規格的內存對于lightroom的運行效率是最佳的。不過雙通道是很有必要的,比如你打算用16G內存的話,那么最好是兩根8G,而不是單根16G。
三、lightroom對顯卡的配置要求
很多用戶在面對生產力類型的主機時,都會錯誤的認為顯卡是最重要的。比如我在以前寫過關于ps的配置單里,用的就是高cpu+低顯卡的組合,結果很多用戶都不理解,說配置搭配不合理,有小牛拉大車的感覺。
其實對于大多數生產力相關的軟件,顯卡在里邊只是起到gpu加速的作用,而且絕大部分生產力軟件在GPU加速上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大部的計算工作還是要靠CPU來完成的。當然也有個別例外,比如C4D在GPU加速上的效率就很高。
所以綜合各方面性價比的考慮,顯卡建議最高用到GTX1660就可以了(哪怕是再低一些的GTX1650都沒太大問題),除了工作之外,這個顯卡在1K分辨率下運行大多數主流游戲都是OK的,除非你還要考慮玩大型3A游戲。
四、lightroom對硬盤的配置要求
lightroom對于硬盤的要求不是太高,普通的sata固態硬盤就可以,nvme固態硬盤更好,當然為了能存儲大量的圖片資料以及安全性的考慮,搭配一塊機械硬盤是很有必要的,需要注意的是機械硬盤最好不要買到疊瓦式的了,因為我們在使用lightroom軟件的時候會經常對硬盤進行寫入操作,疊瓦式機械硬盤可承受不住太頻繁的寫入操作。(相關閱讀:怎么看機械硬盤是不是疊瓦式?哪些型號的機械硬盤是疊瓦式?)
五、其它配件
剩下的就是主板、電源,機箱這些了。
主板自然是要考慮和cpu的兼容性,這套配置我們用的是三代銳龍R5-3600,那么最佳性價比的搭配自然就是B450主板了,需要注意的是主板盡量選擇擁有4個內存插槽的,這樣可以方便以后擴展內存。
電源根據這套平臺來計算,用500W功率是綽綽有余的,關鍵是要挑選一個質量穩定可靠的型號,千萬別貪便宜在電源上去省錢。做生產力的主機拼的就是效率,要是因為電源質量問題出現頻繁死機重啟的話,那就得不償失了。
機箱就沒什么好推薦的了,對于工作用的主機,我個人的觀點是外觀低調大氣,用料做工尚可就行了,再有就是盡量選擇隔音處理比較好的機箱,這樣在工作的時候可以盡量不被機箱里傳出的噪音所打擾。
總結:lightroom配置要求高嗎?流暢運行lightroom的電腦配置推薦
總體上來說lightroom對于電腦配置的要求并不高,畢竟這是一款平面圖形處理的軟件。如果你不是很在意工作效率的話,兩三千元的電腦也能用來運行lightroom。本文推薦的這款配置是根據lightroom對于硬件要求的特點,選用性價比最高的配件來搭配的,對于運行lightroom來說有著非常高的效率。
天晚上在網上給大家找了相關PS初裝后的設置教程,然后又有很多小伙伴說在用lightroom軟件,也在問怎么做好這個軟件的安裝后基礎配置。怎么樣配置才能提升工作效率?本來小編想昨天晚上和PS一出這個文章, 無奈電腦沒電了,電源又忘了拿。開始正題吧~
【F5】顯示/隱藏上方面板
【F6】顯示/隱藏下方面板
【F7】顯示/隱藏左側面板
【F8】顯示/隱藏右側面板
【Tab】同時顯示/隱藏左側、右側面板
【shift+Tab】同時顯示/隱藏上方、下方、左側、右側面板
【T】即toolbar,顯示/隱藏工具欄
【Ctrl+K】輸入關鍵字
【Ctrl+D】取消選中
【Ctrl+Shift+D】只選中當前一張照片
【Ctrl+G】堆疊一組照片(相似的照片進行堆疊時,十分有用)
【Caps】自動前進。如果你在給每一張照片進行標記時,就不需要使用方向鍵來切換下一張照片了。
【Ctrl+Backspace】刪除被標記為排除的照片
切換視圖:
【D】即develop,切換到“修改照片”視圖
【E】即loupe(放大器),切換到放大視圖
【G】即grid(網格),切換到網格視圖
【C】即compare,切換到比較視圖。在比較視圖中,按方向鍵的下鍵,可以切換比較的兩張圖片。
圖庫過濾器:
【\】顯示或隱藏圖庫過濾器面板。
【Ctrl+L】啟用或者停用圖庫過濾器功能
二、各種操作前需要做的設置:不要輕視這一點,可以幫你解決很多使用效率上的問題
注:在做所有的操作之前, 請先新建一個目錄,Lightroom的所有操作都是基于目錄的。
1、單獨模式:
上圖所示,我們可以在面板上右鍵單擊,選擇“單獨模式”來打開面板。注:導航器和直方圖面板不受單獨模式的影響。
2、首選項設置:
上圖可根據需要進行設置。
上圖中,建議選擇紅框部分,即將更多的字符作為非法字符,并且使用段畫線來替代這些非法字符,以保證文件名的通用性。如果你留心的話會發現,所有網絡上傳輸的文件都是沒有空格的,所以建議使用同樣的符號(短劃線)來替換空格。
上圖根據需要進行設置。
3、目錄設置:(此設置只適用于當前目錄,更換目錄后設置無效)
選擇菜單欄“編輯-目錄設置”即可:
上圖中,“標準預覽大小”建議選擇與顯示器分辨率差不多的值(略大于顯示器寬度的像素值);“預覽品質”建議選擇“高”。
上圖中,建議將紅框部分打鉤(非常重要)。
4、設置個性化的身份標識:
選擇菜單欄“編輯-->設置身份標識”:
三、導入照片:
目錄新建好了之后,現在開始導入照片。單擊左下角的箭頭,可以看到所有的導入時的設置:
具體設置如下:
(1)選擇導入源(需要導入的照片來源)
(2)選擇導入方式:
在最上方的選項中,如果是從sdCard中導入照片,可以選擇【復制】;如果是從自己的硬盤上導入照片,可以選擇【添加】,此時右側沒有“目標位置”面板?!疤砑印钡囊馑际钦f:只是把照片的信息添加到lightroom的目錄中,而不需要移動或復制照片。
(3)文件處理:
上圖中,在“文件處理”面板的“構建預覽”中,從上往下的四個選項中,文件會越來越大,同時渲染質量越來越好。如果是導入大量的照片,那可以選擇前面的兩個。當然,大多數情況下, 建議選擇“標準”或“1:1預覽”
(4)在導入時應用版權等信息:
上圖中,在“在倒入時應用”面板的“元數據”中,選擇紅框部分的“新建”,可以加一些自己的版權信息:(這樣的話,導入的所有的圖片都會包含這些版權信息)
(5)選擇存儲位置
注:版權符號可以使用一些拼音輸入法輸入,或者在PC按住Alt鍵然后在小鍵盤上輸入0169,或者在Mac上使用Option+G輸入符號。
四、顯示疊加信息:
快捷鍵:【I】顯示疊加信息。效果如下:
上圖紅框部分的疊加信息是可以自定義的。設置如下:
選擇菜單欄“視圖-視圖選項-放大視圖”:
五、對Lightroom目錄的理解:
1、Lightroom目錄的優勢:
Lightroom對照片的所有操作都是基于目錄的。目錄記錄的其實是照片的信息,Lightroom將根據你給目錄的指令到硬盤上找到實際照片,就好像網絡商城與倉庫的關系一樣。
為什么我們一定要把照片導入到lightroom而不能直接在磁盤上操作?解釋如下:
(1)首先,lightroom目錄的最大好處體現在照片的組織和管理方面。Lightroom是一套完整的數據解決方案,具有很強大的照片組織和管理能力,使用目錄,Lightroom能夠在不移動照片、不復制照片的情況下為你建立各種形式的照片玄機,無論這些照片在磁盤上的物理位置相差多遠。
舉例:不知道你是否干過這樣一件事:在年底的時候把一年中你拍攝的最好的照片選擇出來,復制這些照片,然后新建一個文件夾,命名為“年度最佳照片”?;蛘甙涯骋恢黝}的照片(某一類型的照片)選擇出來,組織成一個文件夾。此時,你需要不斷選擇,在資源管理器中進行復制,于是最終在你的硬盤上會出現大量不同排列的重復照片。而在Lightroom中,你只需要通過“星標”、“旗標”、“色標”等進行標記,然后用收藏夾進行歸類就行了。
(2)其次,使用Lightroom能夠很好地保護原始照片。無論你在Lightroom調整Raw還是jpeg照片,Lightroom都不會對原始照片進行操作,而是將修改信息寫入目錄文件(寫入一個獨立的文件)。因此,通過使用目錄,Lightroom能夠保證你的原始照片不受任何影響,以幫助你保留最原始的數碼底片。
(3)最后,還有操作記錄的版本回退功能。
2、目錄文件的位置:
在指定位置新建一個目錄后,會看到如下文件:
上圖中:
.lrcat文件:目錄文件。存儲了所有對你最有用的信息。
.lrdata文件夾:預覽信息文件夾。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文件夾的數據可能會越來越大。
注:什么是預覽?Lightroom記錄了所有照片的位置信息并且為照片創建預覽。這些預覽被儲存在預覽文件夾中。也就是說,你在Lightroom中看到的不是實際照片,而是它們的預覽。只有當你修改照片的時候,Lightroom才會需要實際照片。
上圖中,選擇菜單欄“編輯-目錄設置”,可以看到目錄的位置,單擊顯示按鈕,可以在資源管理器中打開這個目錄。
六、常見數碼照片文件格式:
(1)jpeg格式:有損壓縮格式。通用性強,體積小。
(2)Raw格式:數碼底片。
Raw是相機記錄的原始文件,是真正的數碼底片。我們已經知道數碼感光的實質是感光元件感受鏡頭投射的光線并將這些光線強弱信號記錄下來,而Raw就是感光元件記錄的原始感光信息,是未經加工的數據。
Raw本身不是可以查看的照片,必須要用一定的解碼方式將其解碼才能變成肉眼可見的照片。即時在相機中選擇拍攝jpeg文件,事實上也需要在相機內將Raw數據轉換為jpeg照片。
優點:記錄最豐富的洗洗,給予后期處理最大的余地。
缺點:絕大多數電腦都不會安裝Raw解碼軟件,所以大多數人都無法看到Raw照片。同時Raw格式還缺乏統一規范,各個廠商都使用自己具有專利的Raw格式,并且使用不同的擴展名。部分相機品牌的Raw文件擴展名如下:
佳能 .CR2
尼康 .NEF
奧林巴斯 .ORF
索尼 ARW
松下 RW2
(3)DNG格式:Adobe的數碼底片格式。DNG即digital negative,數碼底片的意思。
理解XMP文件:
XMP即Extansible Metadata Platform(可擴展元數據平臺)。XMP文件可以存儲照片的元數據,包括Ligthtroom的修改照片設置。
如果你只使用 Ligthtroom,那么你完全可以把設置寫入Ligthtroom的目錄文件而不需要XMP文件。如果你同時還需要使用其他軟件(如Photoshop、Bridge等),那么你應該把設置寫入xmp文件,這樣你就能夠在其他軟件中看到你在Lightroom中做的所有設置。
對于JPEG、TIFF、PSD、DNG等文件格式,xmp文件將被嵌入到照片文件內部,因此你在文件夾內看不到xmp文件。對于raw文件,xmp文件無法被嵌入raw文件內部,而是sidebar文件的形式存在于raw文件的旁邊(使用相同的文件名,只是后綴不一樣)。當你備份或者移動照片的時候,必須同時移動xmp文件,否則你的設置就會失效。
(完)
ightroom掃盲分享:初步認識操作面板,大致了解LR有哪些功能。
接下來介紹這一個區域,這個是直方圖,這個也不展開去講了,反正就講大家能夠聽得懂的。
這一塊是黑色色階,這個地方有陰影,這個位置下面就會有一個對應的中文,這個地方就是曝光,這個地方是高光,這邊是白色色階,這個從左到右意思就是從暗到亮,這個不分開仔細講了。大家在后面調色中會慢慢的去看直方圖,就能明白它是什么樣的意思。
直方圖下面就會有很多的工具,第一個是編輯,就會出現這里,基本、校準、色調曲線、混色器、顏色分級、細節、效果、鏡頭矯正、變換,還有鏡頭模糊,這個是2024版本獨有的,但是這個非常的考驗CPU和GPU的算力,所以這個東西說實話,我覺得(我的電腦)也有一點不行,對于我這臺電腦配置(很吃力)。
接下來這邊就是裁剪功能,這邊就是修復,再這個就是紅眼矯正,這邊還有個就是蒙版,2024版本就是更多的選擇了,2022版本可能選擇就會很少很少。
關于軟件與軟件之間的聯動,點擊右鍵,在這邊可以看到在應用程序中編輯,這邊就可以直接呼出Adobe Photoshop。在Photoshop編輯好了之后,點擊Ctrl加s,在這個地方就會出現和它一模一樣的一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