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次迭代,很多安卓手機已經有了完善的快速充電機制,雖然各個廠商開發的快充機制不大相同,但他們的目的都是一致的!為了節省用戶在充電上耗費的時間,現在安卓手機普遍都支持18W ~ 24W的快充。而這項功能放在“公認最好手機的iPhone”上,就變得很尷尬了。
蘋果從iPhone第一代發布到現在10年,iPhone的充電機制一直都是5V/1A,以往Plus版本的充電時間基本要2個半小時以上。雖說剛剛上市的iPhone 8和iPhone 8 Plus開始支持快充了,但還需要用戶自行購買蘋果29W USB-C 充電器和USB-C to Lightning 充電線。據蘋果發布會上公布的消息,有了快速充電之后,蘋果最快只要30分鐘就為iPhone能充滿50%的電量。
29W快充適配器
但是iPhone8的隨機配件是絕對不會送你快充的,需要到官網自行購買,蘋果官網提供的快充套裝高達576元,高價之下,很多人想試一下這個29W快充能不能達到蘋果說的效果。結果發現使用29W USB-C 充電器時,充電速度的確比原來的充電器快,而且亦能做到蘋果所說的速度。不過測試人也指出,在使用29W充電器時,iPhone 8 Plus的機身比使用普通充電器熱得多,水瓶座的用戶還是要斟酌一下。
---
新型電腦病毒nRansomware 要10張裸照解鎖
電腦上的病毒管理都是勒索受害人金錢,還有像之前的比特幣病毒那樣勒索財產,但在最近有一款病毒真的是刷新下限了,加入電腦中招,駭客就會要求受害人上傳10張裸照,才能為電腦解鎖。
nRansomware重度桌面
來自MalwareHunterTeam的勒索病毒專家,最近就公布了這么一款叫nRansomware的病毒資料,為我們展示了一張用戶中招的電腦截圖,中招電腦桌面,會顯示駭客注冊登記的一個瑞士電子郵箱賬戶,還有一個即時發送按鈕。
按鈕是用來發送申請的,并要求其上傳10張裸照,只有當照片被駭客核查,審核確認照片屬于受害者本人才能給受害人解鎖密碼。而上傳的這些裸照則會被拿到DEEP WAP深層網絡售賣,DEEP WAP就是指無法用一般搜索找到的網站,估計就是一些色情訂購服務網站。
注意,目前并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消滅nRansomware電腦病毒,用戶需要升級到最新系統和殺毒軟件來保護自己。
---
被iPhone拋棄后 JDI坐上了小米的車
早前有消息稱,因為JDI研發OLED的進度泰國緩慢,而被一早下單的蘋果iPhone X狠狠拋棄。不過這并不表示JDI的實力不行,在JDI身上還是有不少黑科技的。在早些時候,JDI就在日本本土發布了新型的屏幕面板技術“FULL ACTIVE”,這塊面板的邊框僅有0.5毫米,采用的長寬比例為18:9,正是目前非常流行的全面屏,高縱橫比,圓倒角的設計讓這塊屏幕的顏值提升不少。
小米MIX2
可能現在已經有不少小伙伴用上這塊屏幕了。沒錯,現在JDI的這塊“FULL ACTIVE”正是被運用在國產手機小米MIX2身上。JDI表示,他們部門實際上從2016年的8月份,就開始著手這項技術開發,并于今年的6月份,在日本的千葉工廠實現量產,在此期間有數家中國手機廠商就對它表示高度關注,希望可以用JDI屏幕來發布新款手機,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就有很多國產手機同樣用上這塊屏幕了。JDI也表示,18:9的全面屏并不是技術的終點,甚至有很多廠商表示對19:9和21:9的屏幕尺寸感興趣,估計這些都是車載后視鏡的廠商吧。
---
iPhone X新型保護套可自行修復
不得不說,使用蘋果手機用戶會自帶一些良性BUFF,就好比如新機還未發售,對應的新機配件就已經率先面市了。來自著名配件廠商Innerexile,最近發布了一款適配iPhone X的自我修復保護殼,這也是Innerexile在配件市場中主打的技術亮點。推出了新款搭載新世代自我修復技術的奧德賽(Odyssey)保護殼。
Odyssey
這種自我修復型的手機保護套,能承受3000g等級的抗刮與快速自我修復的能力。此次Innerexile通過新的涂布技術,讓保護殼在透明度、抗刮性、修復力都有加強,還更抗指紋的疏水疏油涂層,制程本身也更為環保。
采用的是具備抗摔性能的TPU+PET雙料成型,分別有搭配 iPhone X 以黑色或白色勾勒線條的造型設計,目前改產品已經進入眾籌階段,奧德賽第三代自我修復透明防摔殼現階段還提供了早鳥 NT0(人民幣 129元)的優惠價格,購買還送iPhone X鋼化膜,真的是很接地氣。
---
報道稱 谷歌正在準備高階版GoogleHome
谷歌上一屆開發者大會發布的智能音箱Google Home,雖然因為不可抗力因素無法在國內上市,但是Google Home在發布之后的一些歐美家庭里面,可是非常受歡迎的產品之一,且智能音箱在目前的市場中也是有著激烈競爭。據外媒 9to5Google 的說法。目前谷歌正在開發一款更高端的Google Home產品。消息稱這款設備將搭載立體聲輸出的大尺寸喇叭。估計這回谷歌是為了回應蘋果HomePod和其他高端智能音箱產品。
Google Home
早前谷歌正式宣布,將會在10月4日舉行新品發布會。加上此前得知的最新消息,這屆谷歌的發布會產品將會非常密集。有曝光很多次但都未證實,有望提高行業標準的谷歌親兒子Pixel 2手機。也有即將迎來更新的Daydream VR外接設備,甚至是之前爆料的小型Google Home Mini,加上這回的Pro或Max版本Google Home,谷歌已經蓄力太久啦!
手機放在筆記本電腦上就能夠進行充電,這種事情想想就覺得非常瘋狂,但是蘋果在今天的凌晨就已經向美國的專利商標網站申請了這個專利,而它具體的名字叫做電子設備之間的感應充電。這聽起來是不是很酷,當然了,能夠使得電子設備之間提供充電功能,這樣的想法和計劃在現在來看是非常先進的,如此看來在接下來的時間,蘋果也將會重點研究這項技術爭取將其早日變成現實。
關于這項專利呢,它設計了很多設備,比如MacBook、iPhone以及Apple Watch等。而最重要的莫過于MacBook給iPhone充電了,它是在MacBook上集成感應線圈,在iPhone放到上面后就可以進行充電了。這樣來看這項技術相當于將MacBook變成了一個無線底座,只要它和iPhone相連,那么它就可以隨時隨地為iPhone提供充電功能。
這項技術的實現其實對于蘋果和用戶來說是雙贏的,為什么這么說呢,首先來看看用戶。現在的用戶們由于工作繁忙,像短途出差工作等現象屢見不鮮,而很多人的手機處于長時間使用的狀態,這樣也就導致了充電器和手機之間是缺一不可的,而iPhone用戶尤為突出。如果MacBook能夠為iPhone充電,這就使得用戶們在使用電腦工作的情況下同時也能夠為iPhone充電,這樣也就使得用戶們不必在擔心iPhone會沒電了從而也就不用帶著手機充電器了。
當然,對于蘋果來說,像這種產品之間能夠加強聯系的現象本身也是他們愿意看到的,這樣用戶對于不同產品的需求也會增加,這樣也就增加了蘋果的受益。由此可見這項技術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目前MacBook Pro正在天貓商城火爆銷售當中,想入手的朋友們抓緊時間去購買吧!
為一名不太資深的蘋果用戶,在去年蘋果發布了M1 Pro芯片的MacBook Pro之后,經過一段時間的謹慎考慮,筆者也是最終選擇了購入,不得不說,單論續航時間這點,在當時幾乎是無人能出其右,不過對于此前用慣了Windows電腦的筆者來說,除了切換平臺帶來的不適應感之外,還有一點也讓我對MacBook Pro的印象很深刻,那就是:比起Windows電腦上標配的種類繁多,數量也眾多的接口,MacBook Pro居然只給到了三個Thunderbolt 4接口和一個先進的3.5mm耳機孔,以及HDMI接口。
事實上,部分Windows陣營的高端商務本,也會減少接口的數量,用Thunderbolt加以代替,那么這個Thunderbolt接口,究竟是何方神圣?為什么成為了“高端電腦”的標配呢?
實際上,這個Thunderbolt接口,尤其是最新的Thunderbolt 4,確實代表著最為先進的接口技術。
2011年,英特爾首次對外公布了技術代號為“Light Peak”的Thunderbolt(雷電)接口,由于Thunderbolt融合了PCIe和DisplayPort兩種通信協議,所以是當時市面上極為罕見的同時具備USB和DP或HDMI/DVI/VGA轉接輸入/輸出功能的接口。
不過可惜的是當時Thunderbolt接口基本上只有Macbook在使用,導致相當一部分人群沒法直接感受這個先進接口的威力,直到2016年Thunderbolt 3標準的到來。Thunderbolt 3不僅具備傳輸數據、視頻和電力的能力,也通過USB-C這一通用接口為Thunderbolt走向普及奠定了基礎。
而在2021年,到現在來看依然性能最為強大的連接技術Thunderbolt 4正式問世,它不僅被集成在了第11代英特爾酷睿芯片中,還提供了最為完整的USB-C連接,其認證也包含了USB 4連接測試,除了能滿足基本的高速連接要求(40Gb/s)外,還在兼容性、多功能和擴展性方面做到了極致。
Thunderbolt 4最大的特點,就是將數據、視頻、供電等各種傳輸協議統一到了單一的接口上,可以將電腦設備、顯示器、移動硬盤、擴展塢、外接硬盤柜等設備接入同一個傳輸體系之內,而不用花費心思在復雜的接口和數據線上。
與其他接口規格相比,Thunderbolt 4的特點十分突出,首先Thunderbolt 4提供了最完整且高標準的USB-C連接方案,其他USB-C方案則不做要求;其次Thunderbolt 4提高了認證所要求的性能下限,要求在性能始終達到40Gb/s帶寬同時提供對數據、視頻和電力的支持,對比之下,USB 4和USB 3最低性能帶寬只有20Gb/s和10Gb/s,而且視頻質量不做保證,也不要求筆記本方向充電,USB 3更是連PCIe連接都不支持;最后由于Thunderbolt 4和USB 4共享底層接口協議,所以Thunderbolt 4實現了對其他USB-C設備的兼容性。當然,如果將一臺帶Thunderbolt 4接口的電腦與其他USB-C外設相連時,只能達到USB-C設備限定的連接速率。
看似平平無奇的Thunderbolt 4接口,實際上擁有著強大的傳輸帶寬,足以滿足使用者對高速傳輸、高清連接以及快速充電等方面的需求,不過這也只是對目前而言,因為就在幾個月前,英特爾展示了新一代Thunderbolt的早期原型,符合最新發布的USB4 v2規范。下一代Thunderbolt將提供80Gbps雙向帶寬,視頻或數據傳輸最高可達120Gbps,帶來出眾顯示體驗,為Thunderbolt 4所提供的40Gbps速度的3倍,能夠在滿足內容創建者和游戲玩家日益增長需求的同時,兼容之前版本的Thunderbolt和USB接口標準。
到了明年,英特爾將會揭秘下一代Thunderbolt官方品牌名稱、功能和性能的更多細節,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809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