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界面
“偶遇”位于易信2.9.6版的發現菜單欄中。用戶在設置基本資料后可以瀏覽其他在線用戶的照片和資料。用戶將照片左右滑動即瀏覽下一張,向下滑動則標記為喜歡。在瀏覽過程中,用戶如果在一張照片停留一定時間,照片上方將會顯示該用戶的個性簽名。對感興趣的用戶,點擊對方照片即可進入該用戶詳細個人資料界面,其中包含多張照片、基本信息、興趣愛好和其他個人資料等。在用戶推薦上,偶遇會排除通訊錄和易信好友,讓社交更加輕松隨意。
值得一提的是,“偶遇”注重保護用戶的聊天內容。用戶在“偶遇”中可以對其他用戶打招呼并進入一個獨立的聊天界面,在此界面的聊天記錄只存在于“偶遇”中。只有將對方添加為易信好友后,聊天信息才會出現在易信主界面。
目前,“偶遇”僅針對廣州、浙江、上海、北京四個省市開放,Android系統的手機用戶可以更新軟件或者下載易信最新版本進行體驗,IOS版正在審核中,預計將于兩周內上線。
易信電話界面
易信電話是本次版本升級中的另一項重要功能。新版易信電話支持用戶在全球范圍內撥打中國大陸手機或者固話,每個用戶每月享受90分鐘的免費通話時長。用戶撥打過程中僅需少量流量,并且不產生任何通話費用。值得一提的是,用戶在使用易信電話的過程中,主叫用戶通過易信撥打對方電話后,被叫用戶即使沒有安裝易信也可以正常接聽。
新版易信電話支持雙人通話和多人通話兩種通話形式。用戶可以通過通訊錄和撥號鍵盤發起雙人通話,或者通過通訊錄發起2-7人多人通話,被叫可以正常接聽。
易信2.9.6版本除了推出“偶遇”和易信電話功能外,還新增了易信免費服務查詢功能。在菜單欄“我”中,用戶可以看到自己“易信電話”、“免費短信”、“電話留言”的免費使用量和即時使用量,方便用戶了解自己的易信免費通訊使用情況。
“易信電話”目前僅針對浙江地區和部分用戶開放,預計全國開放時間為9月底。Android系統和IOS系統的手機用戶都可以更新軟件或者下載易信最新版本進行體驗。
流媒體網】摘要:8月19日,中國電信和網易宣布成立合資公司并正式對外發布了雙方合作的移動即時通訊社交產品“易信”。為對抗如今風頭正盛的“微信”,“易信”高高舉起免費的大旗。
你有打飛機,我有免費短信。8月19日,中國電信和網易宣布成立合資公司并正式對外發布了雙方合作的移動即時通訊社交產品“易信”。為對抗如今風頭正盛的“微信”,“易信”高高舉起免費的大旗。
電信控股合資公司
8月19日,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和網易公司聯合宣布合資成立浙江翼信科技有限公司,并發布新一代移動即時通訊社交產品“易信”。當天,易信1.0版本正式登陸各大手機應用商店供用戶下載使用。
據網易CEO丁磊透露,合資公司總注冊資本為2億人民幣,中國電信是大股東,持股73%,網易持股27%。在高管安排方面,中國電信方將出任合資公司的董事長、財務負責人,來自網易的張政將擔任新公司的總經理,中國電信協同運營中心總經理、翼聊業務原負責人高智敏將擔任副總經理。新公司同時還整合了中國電信部分原“翼聊”的開發、運營團隊。這也在全球范圍內開創了電信運營商與互聯網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合作打造移動即時通訊社交產品的先例。
可跨網免費發短信
當前,微信無疑在國內移動即時通訊市場占據壟斷地位,包括中國移動的飛信等一直未能動搖其地位。為了能與微信進行正面較量,易信也祭出了兩大“殺手锏”,一個是完全免費、一個則是電話號碼打通,而這兩點,恰恰是現在的微信所力不能及的。
據了解,易信最大的獨特之處在于和電話號碼的完全打通,無論是中國電信還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的用戶都可以免費注冊使用易信,同樣,易信用戶也可以免費向所有運營商用戶發送免費短信,還可以向固定電話發送免費留言。即使易信好友沒有登錄易信,甚至對方手機上并沒有安裝易信也可以收到信息。這顯然是微信所做不到的。
電信為推廣送流量
此外,中國電信還表示,用戶注冊易信即得中國電信全國流量300M,而2013年年底前,每月活躍用戶(發送5條以上消息),次月即可獲贈60M全國流量。
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表示,中國電信未來集采的合約機型中,將有相當一部分內置易信產品,同時對于和網易成立的合資公司,業績考核任務也是易信的用戶發展數量。
丁磊透露,易信將陸續整合中國電信189郵箱、愛音樂、愛游戲和網易郵箱、網易新聞、云音樂等內容及服務。翼信公司總經理張政透露,易信的短期目標是六個月內注冊用戶過億,活躍用戶的規模超過5000萬。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中國電信曾經借助“中國好聲音”進行了大力度推廣的另外一個社交應用“翼聊”并未因為易信的發布而退出市場。中國電信相關人士表示,翼聊和易信仍然同時存在,翼聊更偏重于企業用戶,而易信則是現在力推的個人業務產品。另外,也有接近中國電信的人士認為,今后很可能翼聊和易信會是一種競爭的關系。
□對手
多個競爭者受邀捧場
微信的崛起,讓互聯網同行感到壓力山大,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在昨天易信發布會現場,除了中國電信和網易方面的高層出席外,搜狐董事局主席張朝陽、奇虎360總裁齊向東、京東商城首席營銷官等互聯網大佬和高管也都低調出席了這場發布會。據悉,京東商城董事長劉強東、360董事長周鴻祎和新浪CEO曹國偉原本也要出席,但因出差或在國外不能親自到場。
當記者問張朝陽是否要參與易信的合作,他笑著說“我就是被丁磊拉來捧場的”。
騰訊稱歡迎公平競爭
[NextPage] 8月19日騰訊方面也對此表態稱,其歡迎一個公平公正、良性有序的競爭環境,也樂于見到移動互聯網全面發展和繁榮。騰訊始終和運營商保持積極溝通和合作,一直以來,騰訊全部精力都放在如何做好一款優秀的產品,專注于持續提升用戶體驗,為行業創造更大價值。
□對話
丁磊:易信不是要取代微信
京華時報:在你看來,微信在產品上有哪些軟肋,而易信可以有機可乘?
丁磊:不可否認,微信是一款不錯的溝通通訊體驗產品,但我們在通訊體驗上做得比它更好。首先語音的質量比它高3.5倍到4倍,圖片更加清晰。即使沒有裝易信的用戶,也可以進行短信的互聯互通。我們要給中國的每一個用戶以更多的選擇,所以也沒有搖一搖,也沒有陌生人交流等功能。
京華時報:目前微信活躍的用戶群在兩億左右,易信作為后來者怎么挑戰微信?
丁磊:每個人的手機上裝的通訊軟件不應該只有一個,我們目前并不是說要取代微信,而是在手機上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比如微信的群聊有上限(40人),我們可不可以給用戶設定100個才是上限,或者無上限,讓通信變得更加容易。
京華時報:合資公司中國電信占比73%。對于網易來說是一個小股東,并不占支配地位。在合作的過程中,網易把握主導權?
丁磊:這個不影響一個運營團隊對這個公司的決策。這跟股份沒有關系,跟大家的共同目標是否一致有關系。你們也看到OTT這種模式,如果電信運營商不面對這個挑戰,他自己的命也被革掉。
京華時報:我的主流圈子已經在微信上,易信怎么樣去說服我去換?
丁磊:網易這次做的易信默認你的賬號就是你的手機號,是個天然的通訊關系群體和好友群。這里不存在重建圈子的問題。
京華時報:易信為何做得這么晚,比微信晚了2年多才想到要進入這個市場?
丁磊:微信有一個事情很了不起,它快速改變中國用戶的通訊習慣。我以前覺得有個人拿著手機這樣講,我這樣聽,夠傻的。但我發現這個事情用戶可以接受,用戶是喜歡的。這是個好事情。我們雖然這個事情晚了,但是也要謝謝騰訊,它把這種通訊的習慣培養出來。
□分析
對微信威脅不大
互聯網資深評論人洪波認為,易信這次主推的賣點并不夠“亮”。易信這次推出的免費短信和電話留言并不能夠有效地吸引用戶,因為微信的信息和語音功能已經是免費的,易信此次聯合運營商推出的免費發送短信的方法幾年前網易的“泡泡”聊天軟件嘗試過,但也是以失敗告終。
洪波還認為,這次網易和電信的合作對微信構成的威脅不大,唯一可能影響微信的,也就只能是阻撓微信與運營商之間的合作,因為電信和網易合作后就不可能再和騰訊做出類似聯通沃卡這樣的合作了。洪波還認為,此次網易電信成立合資公司的做法是一次新的嘗試,但新模式效果如何,目前還不好說。
運營商放得太開
互聯網分析人士李忠存指出,這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第一個電信運營商與互聯網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合作打造的移動即時通訊社交產品,標志著電信運營商和互聯網公司在移動即時通訊領域實現真正“破冰”,進入產品聯合開發運營和資本合作的新階段。此前,微信和廣東聯通合作的微信沃卡只是局限在產品層面的合資,并未涉及到資本層,而且是和地方聯通合資。
資深電信研究人士王云輝表示,電信和網易這次合作可以說開了一個好頭。這次合作模式可能是一個最優且可能成功的模式:由運營商提供資金,互聯網公司提供產品。但是,這次合作也有一定的隱患,那就是運營商方面太著急、放得太開了。此次合作電信提供免費短信、電話留言等方式給的空間太大,會直接影響其短信等運營方面的收入。
月21日,中國電信和網易合力打造的內容社交平臺易信App發布新版本,最主要的兩大變化是推出了國際版、“說吧”支持圖文混排。而國際版的推出為實現社交服務全球化再前進一步。
產品升級迭代 社交服務全球化
易信國際版名為YiChat App,目前支持英語,跟隨系統語言變化。界面UI和功能延續了中文版易信App,支持除歐盟成員國以外的所有國家和地區下載。在體驗上,可以更好服務使用英語的用戶群體。
說吧圖文混排 觀點更深入表達
“說吧”是易信用戶分享自己興趣、知識的平臺,基于用戶擅長領域的經驗創建。“圖文混排”功能可以用于多種分享場景,喜歡烹飪的用戶可以分享詳細的烹飪步驟;旅行達人可以上傳完整的出行游記;熱愛分享觀點、經驗的用戶利用“圖文混排”使觀點表達更加深入。
“說吧”模塊點“+”選擇“圖文混排”,填充內容調整格式,就能制作出圖文并茂的長帖。
易信App于2013年8月發布,是全球首次電信運營商與互聯網企業成立合資公司打造的移動IM社交產品。近七年來,在社交領域步步為營、披荊斬棘。于2019年8月提出了全新的“全域社交+大平臺”概念,宣布轉型深耕內容興趣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