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顯卡作為電腦主機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喜歡玩游戲和從事專業圖形設計的人來說顯得非常重要。
獨立顯卡是什么?
1、獨立顯卡,簡稱獨顯,是指成獨立的板卡,需要插在主板的相應接口上的顯卡,獨立顯卡分為內置獨立顯卡和。
2、可在具備的主板上自由插拔的顯卡,獨立顯卡具備單獨的顯存,不占用系統內存,而且技術上領先于集成顯卡,能夠提供更好的顯示效果和運行性能。
集成顯卡是什么?
1、集成的顯卡一般不帶有顯存,使用系統的一部分主內存作為顯存,具體的數量一般是系統根據需要自動動態調整的。
2、缺點:集成顯卡是沒有獨立的顯存的,它要占用部分內存容量作為顯存,能在某些方面影響電腦性能;
3、集成顯卡雖然能夠升級成本低,但是麻煩。要升級集成顯卡必須更新主板BIOS.最后,集成顯卡性能一般要比中高端的獨顯性能差(當然,也有例外,比如戴爾臺式電腦現在很多電腦還是采用的集成顯卡,但是性能超過很多獨立顯卡。)
一、獨顯和集顯的主要區別
1、性能上來說:獨立顯卡的性能是很強大的,有著很多集成顯卡沒有的東西 最基礎的就是散熱器,集成顯卡在處理大型3D游戲的時候耗功很大,熱量也大,而獨立顯卡有散熱器,就能很好的發揮它的性能,甚至超頻。
2、散熱來說:集成顯卡則沒有散熱器,因為集成顯卡是集成在電腦主板內部的,在處理同樣的大型的時候,它的熱量達到了一定的溫度后,會出現許多讓人郁悶的情況的。
3、游戲或渲染方面:顯存,顯存寬位,,采用的GPU芯片組,顯示頻率,核心頻率等都不一樣,相對的來說獨立顯卡對游戲或高清等一些影視動漫游戲制作有著更大的發揮空間,而集成顯卡則無法達到獨立顯卡的程度。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4、頻率:集成顯卡運行需要大量占用內存的空間,對整個系統的影響會比較明顯,此外系統內存的頻率通常比獨立顯卡的顯存低很多,因此集成顯卡的性能比獨立顯卡要遜色一些。5、供電、和兼容性:獨立顯卡需要一個足夠瓦數的電源(GPU很耗電),有些顯卡還需要獨立供電。集成顯卡是非常省電的,它不需要單獨供電。
擴展資料
1,自獨立顯卡的概念推出至今,發展是大趨勢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時我們也看到整合主板市場的迅速崛起,
2,從AMD-ATi/NVIDIA最新推出的整合型主板780G/MCP78來看,其性能表現已經達到入門級顯卡——Radeon HD 3450、GeForce 8400GS的級別,性能越來越強集成主板的出現,正在一點一滴的蠶食著低端獨顯市場的份額。
3,從性能功耗說,集成顯卡的特點是性能一般,但基本能滿足一些日常應用,發熱量和耗電量相對于獨立顯卡來說較低。
圖片來源于百度經驗
4,獨立顯卡的性能雖強,但發熱量和功耗比較高。在3D性能方面獨立顯卡要優于集成顯卡。
5,獨立顯卡要確定很容易,獨立的一塊卡,插在主板插槽上,卡上面的接口連接顯示器的信號線。集成顯卡則因為主芯片集成在北橋里,所以沒有卡,其連接顯示器的接口也就不在卡上,一般和主板背板的I/O接口放在一起。
為一名資深IT從業人員(滑稽.jpg)自然避免不了身邊的朋友找我推薦電腦。處理器、內存、硬盤都還好說,但是到了顯卡就有些難辦了···
顯卡,無非就是集成顯卡(核心顯卡)和獨立顯卡兩種,很多小伙伴們在選擇顯卡的時候往往會不自覺的認為獨立顯卡一定比集成顯卡要好,所以當我根據他們的需求給他們推薦一款集成顯卡的機器的時候,他們總會或多或少的質疑一下,真的不用買個獨顯的機器嗎?
今天,咱們就來嘮嘮電腦顯卡的哪些事兒~
集顯和獨顯都是啥?
集成顯卡(核心顯卡)具有功耗低,發熱量小的優點,相比獨立顯卡并沒有自己的獨立顯存,顯存需要共享機身內存,所以對于使用集成顯卡電腦的小伙伴們來說,升級一下內存比升級處理器來的更有用喲~
獨立顯卡,和集成顯卡相比有自己的獨立顯存,在選購電腦的時候消費者往往比較關注顯存的參數。但是好貨菌想要告訴大家的是,如果你對顯卡的性能有要求,那么顯卡的位寬比顯存往往更加重要。
說到顯卡位寬,好貨菌給大家簡單計算一下哈(學渣駕到):
以32位真彩1080p分辨率的顯示屏為例,整個屏幕刷新一次需要的數據流是:1920x1080x48B=94.92MB,由于顯示器的刷新頻率一般是60Hz,所以每秒鐘顯示屏需要的數據流就是94.92x60=5.695GB,換句話說這就是顯示屏維持正常顯示的最低要求。
再假設,顯卡的頻率是1250MHz(核顯則對應的是內存頻率),顯卡的位寬單位是bit,根據單位換算1B=8bit,如果是64位寬的顯卡,那么最大的數據流就是1250Mx64/8=10GB,換句話說就是可以勝任正常的顯示需求。
為了更好的幫助大家,好貨菌總結了一下最低位寬計算公式:
最低位寬=(分辨率x48x8)/(顯存頻率)
但是以上僅僅是維持正常顯示需求的最低要求,一旦超過這個要求,那么你該考慮下顯卡的位寬夠不夠···
集顯相比獨顯一定差?
前面大體說了一下集成顯卡和獨立顯卡的區別,以及各自的優缺點。那是不是獨立顯卡一定比集成顯卡性能高呢?具體我就不多說了各位看下面的參數吧~
不過總體來說獨立顯卡相比集成顯卡會給用戶帶來更高的性能體驗,就像每一枚硬幣都有兩面一樣,高性能的同時也帶了較高功耗(熱量大)和耗電(低續航)的劣勢,所以在選購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自己電腦,并不一定要唯獨顯是從。
說了這么多,相信大家再選購電腦的時候,對于顯卡該如何選擇都清楚了吧!
端顯卡下一步靠VR虛擬現實帶動,主流顯卡看游戲,而低端顯卡基本上已經被核顯、APU給沖擊得七零八落了,不過既便如此,仍然能看到一些這種產品。不少顯卡廠商都在春節前后悄悄地發布了一款入門級顯卡——GT710!
性價比大幅領先GT720的奇葩
之前NVIDIA最低端的顯卡是GT 210或者GT 610之流,但他們的核心架構實在太老了,這次推出的GT 710顯卡就有一統入門級顯卡的趨勢。這一次的GT 710顯卡也有一些特別之處,它跟更高階的GT 720顯卡使用的都是GK208核心,Kepler架構,192個CUDA核心,16個紋理單元,8個ROP單元,這一點上還不如4年前的GK107核心,但TDP功耗有了明顯降低,從GK107的50W降至19W,對設計的要求也更低了,有助于降低成本。
GT 720尚可選DDR3或者GDDR5顯存,不過GT 710顯卡只能配DDR3顯存,標配2GB容量,可選1GB容量,帶寬14.4GB/s。令人疑惑的是,GT 710顯卡的核心頻率提高到了954MHz,遠高于GT 720的797MHz,而且后者雖然可以配GDDR5顯存,但大部分廠商還是用了成本更低的DDR3顯存,這就意味著現在的GT 710顯卡實際性能會比GT 720更高,這讓人看不懂了。
性能預測
看似性價比滿滿的GT710
由于規格和GT720一致,只有頻率的差異,(從797MHz提升為954MHz)因此可以根據頻率比例再小小打個折來算出GT710的性能大約為GT720的1.15倍,也就是15%的提升。
從圖表數據可以看出,GT720的性能甚至遠不如Intel上代的核顯HD4600,即使再乘上1.15倍的頻率差異帶來的提升,GT710依然是遠遠弱于HD4600。
同時我們要知道,Intel本代Skylake奔騰G4500以上級別的CPU已經全部集成了同一個GPU核心HD530,(奔騰G4400以下級別則是集成HD510核心,HD510的性能大約是HD530的50%),而HD530的性能也比HD4600提升了50%左右,意味著即使是Skylake最低端的賽揚處理器中集成的GPU核顯,也會比GT710強25%以上。什么概念呢?賽揚CPU散片不出意外定價200左右,里面免費送的GPU也能完爆這個賣269塊的GT710獨顯!
然并卵
尋求GT710生存的意義
存在必須合理,這么多廠商積極的推出GT710,其生存的意義在哪里呢?相信已經有人想到了——亮機卡,價格較低(你要說二手的話沒得比),在一些對顯卡完全沒有要求,只需要點亮屏幕的應用條件下,選它沒錯了,價格便宜,功耗超低,點亮屏幕,舍我其誰?例如只對CPU性能有需求但又沒有核顯的工作站;或者是舊電腦集顯平臺上的集顯壞了;又或者是用來看股票、瀏覽網頁的舊電腦想要實現多屏輸出,這種亮機卡都能滿足你的需求。
而最實實在在能推動這些卡進入市場的源動力會是哪些人呢?木有錯,那就是電腦城小哥!一套配置拍你面前,2999元的2G獨顯電腦!心動不心動!除了混亂的電腦城,品牌臺式電腦也將成為這類顯卡的傾銷點,而真正讓你感受拔掉顯卡更流暢的應用體驗。
10倍于核顯!
各大品牌GT710閱兵
10倍于Intel核芯顯卡的性能!這是不少GT710顯卡發布時對外的宣稱,真有這么厲害?是的!但是拿來比較的卻是最低級的核顯,Pentium G3220里邊的HD Graphics——這還是Haswell時代的產物,Skylake的奔騰已經升級為GT2 HD 530核顯了。對此,小獅子也只能呵呵了,下面就讓我們一同對市面上已經發布的GT710顯卡來個閱兵吧!
公版GT710
公版的GT710,整體非常低調樸素、散熱只需要一塊鋁制鰭片即可滿足,PCB板寬度和長度都只有普通顯卡的一半,真的是網卡身材了,金手指連接部分也只是PCI-E×8的尺寸,以上全部GT710均為VGA+HDMI+DVI顯示輸出,這對于組多屏輸出還是挺有用的。
耕升GT710
映眾GT710
華碩GT710
影馳GT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