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又叫主機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ard)它安裝在機箱內,是微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板一般為矩形電路板,上面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BIOS芯片、I/O控制芯片、鍵盤和面板控制開關接口、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等元件。
主板,也叫母板(motherboard),安裝在計算機主機箱內,是計算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在整個計算機系統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主板制造質量的高低,決定了硬件系統的穩定性。主板與CPU關系密切,每一次CPU的重大升級,必然導致主板的換代。主板是計算機硬件系統的核心,也是主機箱內面積最大的一塊印刷電路板。主板的主要功能是傳輸各種電子信號,部分芯片也負責初步處理一些外圍數據。計算機主機中的各個部件都是通過主板來連接的,計算機在正常運行時對系統內存、存儲設備和其他I/O設備的操控都必須通過主板來完成。計算機性能是否能夠充分發揮,硬件功能是否足夠,以及硬件兼容性如何等,都取決于主板的設計。主板的優劣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一臺計算機的整體性能、使用年限以及功能擴展能力
主板包含的核心器件
1、CPU插槽
CPU插槽(英語:CPU socket)是計算機里主板上固定住CPU并導通電氣訊號的一種插槽。
2、北橋
北橋(英語:Northbridge)是基于 Intel 處理器的個人電腦主板芯片組兩枚芯片中的一枚,北橋設計用來處理高速信號,通常處理中央處理器、隨機存取存儲器、AGP 或 PCI Express 的端口,還有與南橋之間的通信。
AMD 采用 Socket FM1 及 Intel 采用 LGA 1156 插槽之后的處理器整合了北橋,獨立的北橋已經消失了,主板上僅余下南橋。Intel 把剩下的南橋稱為 PCH(Platform Controller Hub),AMD 則稱它為 FCH(Fusion Controller Hub)。
3、南橋
南橋是基于個人電腦主板芯片組架構中的其中一枚芯片。南橋設計用來處理低速信號,通過北橋與中央處理器聯系。南橋包含大多數接口設備接口、多媒體控制器和通訊接口功能。例如 PCIe控制器、SATA控制器、USB控制器、網卡、聲卡。歷代的南橋性能大多雷同,但偶然聽到某些南橋會有較差的SATA或USB性能。
4、內存插槽
內存插槽是指主板上用來插內存條的插槽。DDR4內存條擁有于DDR3、DDR2或DDR內存條相同的外觀,但是DDR4內存條插槽的缺口與DDR3、DDR2或DDR內存插槽 不同,以防止插入錯誤的內存條。
5、PCI擴展插槽
凡是顯卡、網卡、聲卡和SCSI卡等符合PCI接口規格者,都可以使用這些PCI擴展插槽。
6、PCI Express擴展插槽
PCI Express,簡稱PCI-E,官方簡稱PCIe,是計算機總線PCI的一種,它沿用現有的PCI編程概念及通訊標準,但建基于更快的串行通信系統。(提高數據的傳輸頻率)
7、跳線
跳線是由許多的針腳和一個以多種方式連接針腳的連接器所組成的電開關。
8、系統控制面板連接排針
這一組連接排針包括了數個連接到電腦主板前面板的功能接針。
9&10、主板電源插槽(24-pin EATXPWR,8-pin EATX12V)
這些電源插槽用來連接一個ATX +12V電源。24-pin插槽用于主板供電,8-pin插槽用于
CPU供電。
BISO芯片
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全稱是ROM-BIOS,是只讀存儲器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的簡寫。BIOS實際是一組被固化到電腦中,為電腦提供最低級最直接的硬件控制的程序,它是連通軟件程序和硬件設備之間的樞紐,通俗地說,BIOS是硬件與軟件程序之間的一個“轉換器”或者說是接口,負責解決硬件的即時要求,并按軟件對硬件的操作要求具體執行。
功能分類
·PnP功能帶有PnP BIOS的主板配合PnP操作系統(如Win95)可幫助用戶自動配置主機外設,做到“即插即用”
·節能(綠色)功能一般在開機時有能源之星(Energy Star)標志,能在用戶不使用主機時自動進入等待和休眠狀態,在此期間降低CPU及各部件的功耗
·無跳線主板這是一種新型的主板,是對PnP主板的進一步改進。在這種主板上,連CPU的類型、工作電壓等都無須用跳線開關,均自動識別,只需用軟件略作調整即可。經過Remark的CPU在這種主板上將無所遁形。 486以前的主板一般沒有上述功能,586以上的主板均配有PnP和節能功能,部分原裝品牌機中還可通過主板控制主機電源的通斷,進一步做到智能開/關機,這在兼容機主板上還很少見,但肯定是將來的一個發展方向。無跳線主板將是主板發展的另一個方向。
主板有什么作用
其實主板的作用是為所有DIY硬件提供組合的平臺,什么是主板?說白了主板就是載體或平臺、在上面搭載或連接CPU、硬盤、內存、顯卡等設備、和機箱電源顯示器鍵盤鼠標等構成一個完整的PC系統,一般主板對電腦性能影響較小,選購主板主要是考慮主板的穩定性以及擴展性,如果主板穩定性不好,將直接決定整機能否正常穩定運行,因此購買主板一般選擇有一定口碑的一二線品牌,高端主板建議選用以下品牌。
在國內我們可以看到的一線主板品牌主要有華碩、微星、技嘉等,比較值得高端裝機朋友選用。另外追求性價比的朋友二、三線的華擎、映泰、七彩虹等品牌主板在穩定性也不錯,重要的是性價比上更出色。
電腦主板為什么不取消電池#
電腦主板之所以不能取消電池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電池對主板的作用。因為主板上有一塊叫CMOS的芯片,是電腦主板上的一塊可讀寫的RAM芯片。因為可讀寫的特性,所以在電腦主板上用來保存BIOS程序設置后的硬件參數的數據,這個芯片僅僅是用來存放數據的。它存儲著主板上所有基礎芯片中電路電壓和電流的參數,以及一些端口的開啟關閉和中斷參數。
簡而言之,就是一句話主板上的核心芯片之一。BIOS是讀取COMS芯片中的參數的接口程序。還可以調節和設定可控硬件參數。如果沒有了電池對COMS的供電,那么BIOS就只能讀取和運行廠家設定初始化默認值。
圖片來自互聯網,侵權立刪
因為我們在使用電腦的過程中經常需要通過修改BIOS程序中的一些參數,已達到讓電腦能滿足符合我們對運行的要求。例如給CPU超頻、內存超頻、調節引導參數安裝系統,啟用或關閉某項功能等等。這些都需要調節BIOS程序來實現,改變了參數之后的BIOS程序需要長時間運行并保存這些參數,不讓其恢復到初始值,所以就只能持續的對COMS芯片供電讓BIOS程序運行。
在了解了以上情況后,你就明白為啥電腦主板不能夠取消電池。
PU=大腦,處理大部分數據,如計算,思考等。 cpu(中央處理器),這個是計算機的主機,計算機上面了,有很多數據,這些數據在硬盤上,但是中央處理器不能直接在硬盤上讀取,要通過內存,我們的筆記本都有內存,一般在4GB到8GB和16GB左右。 CPU讀取圖像,然后通過顯卡傳到顯示器上。 CPU讀取聲音,然后經過聲卡的處理就可以讓我們聽到了。 那為什么CPU只能讀取內存上的數據而不能直接讀取硬盤呢?這個和運行速度有關,CPU的運行速度很快,內存比硬盤的速度快,這應該是一個強強聯合,不過要強調下,內存的速度快不過CPU,但比固態快很多。CPU在內存上讀取數據可以增加整個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其實CPU也不直接操作內存,它一般讀取緩存,不過緩存也是內存的一種,所以大體上可以說是內存,緩存也是內存的一種。 那CPU是如何操作內存的呢?內存數據讀入CPU,經過處理,返回內存數據,再返回硬盤。再者,1、CPU通過控制總線向內存中讀數據或寫數據,還可以傳輸控制信號(時鐘,復位,讀寫等)。2、CPU通過地址總線獲取地址,我們的硬盤是由很多單元格組成,這些單元格就是一個個地址,里面儲存了數據,想知道數據就必須了解地址。3、最后一個是數據總線,CPU通過數據總線來傳輸單元格中的數據。
內存=臨時記憶,存放著暫時需要存儲的數據, 為什么內存的速度比硬盤的要快呢?那是因為他們的讀取方式不同和儲存原理不同。硬盤是機械儲存,通過磁頭轉動讀取數據,內存是通過電存取數據,電的速度可比機械的磁頭轉動快多了。 講到這里,我們是不是有個疑問,為什么內存的大小不可以和硬盤一樣?這樣或許計算機的運行就會很快很快了,還不會卡。其實,內存和硬盤有很大的區別,首先,材料不同,說的通俗一點就是,內存(也就是內存條),那個材料挺貴的。我們通常可以看到,內存大一點的電腦,比如說,16GB的,大多數要7000及以上。在這里要提一下RAM存儲器,也就是半導體存儲件,我們的內存由很多隨機存儲器組成的電路板,雖然他的運行數度很快,可是,如果突然斷電你的數據會丟失,內存對數據的存儲只是暫時性的,硬盤對數據的存儲是持久性的。
顯卡=圖形處理,專門為了讓顯示更加完美設計的處理器,類似于CPU,只不過是專門處理圖形數 據的。
主板=人的骨骼,經絡,讓所有的硬件工作在這個上面。可以理解成起連接的作用吧。計算機中的各種硬件都是通過主板來連接的,要么連主板(鼠標,鍵盤,耳機,顯示屏等)。要么直接插主板(CPU,內存條,顯卡,聲卡等)。硬件直接的信號傳輸,主板起到了一定的橋梁作用。
主板個計算機上的硬件提供電源,并且接收電源開關和操作系統發出的開關機信號。
硬盤=永久記憶,讓需要使用的數據和信息存在這個里面,。做到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