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財經網 實習生董五合/文
近日,惠科股份向深交所撤回了創業板上市申請,深交所終止對其在創業板的上市審核。這一消息引發了廣泛的關注,惠科作為我國顯示面板行業中的領頭羊,以“HKC”顯示器被大家熟知。惠科股份的創始人王智勇22歲就當上了總經理,運營商財經網試圖解密他的背景。
公開消息顯示,王智勇于1970年出生于重慶,在中山大學在職拿到EMBA碩士學位,其第一學歷不詳。
1992年,年僅22歲的王智勇就在重慶四有實業有限公司擔任了總經理。但企查查顯示,這家公司規模非常小,且已被吊銷,但未被注銷。
2001年,31歲的王智勇開始自主創業,和他人一起創辦了惠科電子有限公司,次年當選董事長兼總經理。
惠科股份是一家集消費類電子產品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企業,主導產品為LCD顯示器、液晶電視、一體機電腦、平板電腦、一體電腦、手機等。
去年6月24日,惠科股份在深交所申請上市獲受理,擬募資額95億元,但在近日卻又主動撤回了申請,這是什么情況?
在招股書中,惠科股份提到,2019年-2021年,公司的營收分別為105.8億元、184.6億元和35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83.74%,凈利潤分別為-13億元,4.67億元和78.5億元。業績增長的原因主要是半導體顯示面板的價格自2020年一季度的觸底反彈。
而自2021年第三季度開始,半導體顯示面板的價格就開始持續回落,2022年1-6月,公司面板的平均銷售單價對比2021年下降了67.02%,因此2022年開始,惠科的業績開始大幅下滑,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2.5億元,而扣非歸母凈虧損則達到了14億元。
在這之后的財務信息,惠科則選擇不公布,相信也并不會好看。對于整年的業績預測,惠科預計凈虧損為12.71到10.3億元,扣非凈虧損為33.01到30.63億元。
這樣巨額的虧損顯然無法滿足創業板的上市條件,因此惠科撤回IPO的主要原因還是業績上的虧損。
財經 鄧如菲 2月29日消息,惠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科股份”)近日在深圳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登記,輔導機構為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官網顯示,惠科股份是一家專注于半導體顯示領域的科技公司,主營業務為研發與制造半導體顯示面板等核心顯示器件及智能顯示終端。
依托四條技術特點各有側重的G8.6TFT-LCD高世代產線和四座顯示終端生產基地,惠科目前已實現電視、顯示器、筆電、平板電腦、手機、車載、工控等多種應用場景顯示面板的量產出貨,并不斷拓展電子紙、醫療、戶外顯示屏等新應用領域。
根據群智咨詢數據顯示,惠科股份2022年度LCD電視面板出貨量位列全球第三,顯示器面板出貨量位列全球第五,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位列全球第六。
據查,惠科股份成立于2001年12月3日,法定代表人為王智勇,注冊資本為60.29億元,經營范圍為半導體顯示技術的研發及其相關產品的生產、銷售,相關配件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等。該公司大股東為深圳惠科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股50.45%,且后者由HPC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股100%。目前該公司有30家對外投資企業,包括綿陽惠科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等。
據了解,惠科股份曾于2022年6月在深交所披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招股說明書(申報稿)。
2023年8月2日,惠科股份向深交所提交了《惠科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撤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的申請》,保薦人提交了《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撤銷保薦惠科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根據有關規定,深交所決定終止對惠科股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