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
耳鳴是指人們在沒有任何外界刺激條件下所產生的異常聲音感覺。如感覺耳內有蟬鳴聲、嗡嗡聲、嘶嘶聲等單調或混雜的響聲,實際上周圍環境中并無相應的聲音,也就是說耳鳴只是一種主觀感覺。耳鳴可以短暫或持續性存在。嚴重的耳鳴可以擾得人一刻不得安寧,令人十分緊張。如果是短暫性忽來忽去的耳鳴,一般是生理現象,不必過分緊張,可聽之任之。如果是持續性耳鳴,尤其是伴有耳聾、眩暈、頭痛等其他癥狀,則要提高警惕,盡早就醫,細查耳鳴病因。
頸椎病耳鳴
頸椎病耳鳴是一種新型的耳鳴種類,特別是在互聯網時代發達的今天,頸椎病耳鳴的人數在逐漸增加。但由于大多患者不清楚頸椎病耳鳴的病因,因而錯誤的治療造成了耳鳴加重、聽力下降,有的甚至造成了耳聾。下面將詳細介紹頸椎病耳鳴。
頸椎病耳鳴最根本的原因是頸部退化導致壓迫神經根和椎動脈造成的。頸椎病會導致腦供血不足,頸椎的骨質增生壓迫錐基底動脈,出現缺血癥狀,基底動脈在腦干上部分出大腦后動脈,而主管耳部供血的內聽動脈正是來自大腦后動脈,耳鳴癥狀因此出現。耳鳴是頸椎病的一種并發癥,頸椎病會引起耳鳴。頸椎病引起的耳鳴一般以做伏案工作較多者易患。
頸椎病
頸椎病是一種退行性的頸椎病變,多在老年人中出現,但是在互聯網發展的今天,由于辦公室白領的增多,每天坐在電腦前的白領都會容易患上頸椎病。再加上有些白領晚上會起床打開電腦去“偷菜”等活動,于是頸椎病耳鳴的發病率越來越多。同時頸椎病的發生伴有多中并發癥存在,像耳鳴就是其中一種。
頸椎病大致有頸椎骨質增生、正常曲度變異和頸椎間盤突出。這主要是由于頸椎退行性病變而壓迫神經(硬膜囊)使局部代謝循環受阻所引起的。當然還要看具體壓迫什么神經。通常可以分為以頸部癥狀為主的頸型、神經根受累出現上肢癥狀的神經根型、四肢運動和感覺障礙的脊髓型、椎動脈受壓引起椎動脈周圍交感神經刺激癥狀的椎動脈型和壓迫食管有吞咽不適或困難的食管型。不知道你的癥狀具體是什么。其主要反應是疼痛、頭暈、嘔吐、手麻、失眠、反射性疼痛等。若不抓緊治療,病情進一步發展,還可能導致無規律性流涕,視力下降,面癱或上肢肌肉萎縮等嚴重后果。
這類疾病一般以做伏案工作較多者易患。從開始的局部炎癥水腫形成積液,使患部肌體代謝障礙,到后期堆積形成增生。這一過程中醫稱之為痹癥,痹也就是不通暢之意。建議可采用中藥透皮給藥,軟堅通絡,活血化瘀,以促進局部的代謝機能,從而使肌體吸收和代謝已形成的增生,達到治愈目的。
頸椎患者平時應該注意:
1、避免和減少急性損傷,如避免抬重物…等。
2、改正不良姿勢,減少勞損,每低頭或仰頭1—2小時,需要做頸部活動,以減輕肌肉緊張度。 預防 頸椎病的發生,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坐姿,埋頭苦干時,也可間斷地做運動。
頸椎病耳鳴治療
頸椎病耳鳴的治療為耳科三大難題之一(另二個為耳聾、眩暈-美尼爾綜合癥)
(1)病因學治療:該治療是醫學上首要且最理想的治療方法,但只有少于5%的耳鳴患者可能診斷并進行該治療;
(2)藥物治療:包括基本疾患治療和對癥治療,后者包括減輕耳鳴對病人的影響(如抗抑郁藥學抗焦慮藥)和耳鳴抑制藥(如利多卡因、氯硝安定和卡馬西平等);
(3)掩蔽療法:為目前頸椎病耳鳴治療較為有效的方法;
(4)心理學治療:通過語言和非語言的交流方式及一些方法來影響及改變被治療者的心理狀態及心理障礙,從而達到打斷惡性循環、治療耳鳴的目的。心理學治療是重要的療法之一。
(5)電刺激療法:是利用電流直接刺激聽覺系統達到抑制耳鳴的目的。
(6)耳鳴的聯合治療:耳鳴的治療方法很多,很難確定何種治療方法更為有效。除病因治療外,包括藥物、生物反饋、聲掩蔽、電刺激的聯合治療更為合理,以期達到縮短治療時間、減少具有副作用藥物之用量,增加協同療效,達到更有效的頸椎病耳鳴治療效果。
(7)小針刀治療。
頸椎病耳鳴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病人在治療頸椎病耳鳴中還應注意以下事項:
1.要有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一旦有耳鳴,不要過度緊張,應及時接受治療.并且可積極主動地發揮其他優勢(如業余愛好和熱愛本職工作等)來分散自己對耳鳴的關注,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多培養一些興趣點。
2.避免在強噪聲環境下長時間逗留或過多地接觸噪聲.避免或謹慎地使用耳毒性藥物,少吸煙、少飲酒、生活作息有規律,睡眠不宜過長(中青年7—8小時,老年人6小時睡眠即可)。
3.由于耳鳴起因較慢、病程都非短期內發生,故治療一般也需要較長時間,因此,病人在配合治療過程中要有恒心,不要輕易放棄。
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賬號(MMD-YQ),發送您的癥狀,到我們的平臺,我們為您做出具體的建議。
天都市報4月20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彭夏麗 嚴白莉)耳朵不分白天黑夜嗡嗡響,去醫院五官科及神經內科就診十來次,均被告知是神經衰弱,只能慢慢調養,后來扎了幾針竟然神奇的好了。近日,李女士終于在武漢市第一醫院疼痛科解決了困擾。
家住漢口的李女士今年30歲,是一名公司文員,因為工作原因經常低頭伏案,下了班也是手機玩個不停。3個月前,她感覺自己耳旁總感覺伴有嗡嗡的響聲,不分白天黑夜,鬧得她徹夜難眠。她去多家知名醫院耳鼻喉科及神經內科就診,做遍了各種檢查,但是被告知耳朵無任何疾患,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求醫無果,李女士偶然在報紙上看到有類似的病例,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到武漢市第一醫院疼痛科。
接診的袁峰醫師耐心詢問病情,仔細為其查體,發現其頸部肌肉異常僵硬,相應肌肉上存在痛性結節,考慮是頸椎病導致的神經性耳鳴。他解釋,李女士是因為長期的低頭伏案工作而導致頸椎生理曲度發生改變,導致頸部肌肉痙攣,壓迫了頸部神經及血管,影響耳部神經功能及血供,從而引起耳鳴癥狀,這類耳鳴稱之為“神經性耳鳴”。他透露,因肌肉緊張引起的耳部癥狀并不多見的,所以大多數人會以為是耳朵器質性的問題。
袁醫生根據李女士病情,為她做了幾次肌筋膜痛點的針刺治療,松解相關緊張的肌肉,耳鳴癥狀逐漸得到了緩解,李女士睡眠也明顯好多了。
袁峰醫生提醒廣大市民,長期伏案工作、打麻將、玩電腦等久坐的人群,應適當做些頸部放松動作,緩解一下肌肉的緊張,以免引起神經的并發癥。當出現耳鳴、耳脹及耳痛的癥狀,在排除耳朵里面的問題的同時,也需要考慮可能是頸椎病引起的。
鳴是指在沒有外界條件的刺激下,人體自身耳內產生的異常的聲音的感覺。由于壓力過大聽覺系統紊亂,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會出現耳鳴的癥狀。很多人對耳鳴都不甚了解,覺得小問題無所謂,根本不需要重視,過一段時間就會自己就會。那么,到底耳鳴是怎么引起的?會帶來哪些影響呢?下面跟隨烏魯木齊愛德華耳鼻喉醫院專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引起耳鳴的主要原因有:
1、噪聲因素:長期受工廠、工作環境中的噪聲影響,很容易導致出現耳鳴。另外,隨著電視、電腦、電話的普及,也容易使使用者出現耳鳴現象。
2、精神因素:現代社會節奏快,人們生活壓力大,長期疲勞或是緊張等都會引發耳鳴。還有就是精神長期處于亢奮狀態也會容易引起耳鳴。
3、藥物因素:長期使用藥物可引發耳鳴等疾病。所以患者一定要到正規醫院耳鼻咽喉專科就診,聽取專家意見,不能盲目吃藥。
4、不良習慣:現代社會抽煙喝酒的人非常多,抽煙喝酒可能會導致引發耳鳴,還有比如像長期熬夜、久坐等都會引發耳鳴。
5、心理因素:遭受外界強烈刺激或打擊可導致耳鳴癥狀發生,情緒及精神緊張、過度疲勞或情緒低落都會加重耳鳴疾病。
6、身體免疫力下降:當身體免疫力出現下降,很容易導致耳鳴,所以,在生活中建議大家適當的加強是身體鍛煉,增強免疫力,避免疾病的侵害。
7、耳部疾病:患者本身耳部就存在疾病,如外耳異物,急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等等,這些疾病得不到及時的治療,炎癥的長期存在會導致耳部功能出現障礙繼而誘發耳鳴。
8、血管性的疾病:一些血管類的疾病如耳內小血管擴張,血管畸形等疾病,這些疾病也可以引起耳鳴,原因是這些疾病會導致耳內供血出現障礙繼而誘發耳鳴,而且如果是靜脈血管病變的話傳出的是嘈雜聲,如果是動脈耳鳴聲音那么它們和脈搏的搏動聲一致。
9、某些全身性的疾病:像營養不良,糖尿病,貧血,高血壓等也可以通過影響耳內血液循環引起神經性耳鳴。
耳鳴會帶來哪些影響:
1、影響聽力:非常響的耳鳴能夠干擾所聽的內容,常常聽到聲音但不能分辨別人在說什么。
2、影響睡眠:耳鳴尤其在夜深人靜時響的厲害,使人入睡困難。即使入睡,也特別淺。半夜醒來,耳鳴仍然響個不停,所以使人煩躁不安,輾轉難眠。
3、影響情緒:長期嚴重耳鳴可以使人產生心煩意亂、擔心、憂慮、焦急、抑郁等情緒變化。有的人寧愿聽不見了也不要耳鳴,達到難以忍受的程度。
4、影響工作:因為聽不清別人尤其領導和老師的講話,而且自己忍受著耳鳴帶來的巨大痛苦,卻常常不能被人理解,所以工作效率下降,對工作和學習也漸漸失去興趣。
5、影響家庭生活:因為耳鳴而長期求醫吃藥,帶來經濟損失甚至導致巨大經濟壓力。如果不被家庭成員所理解,則影響家庭和睦。
可見,耳鳴讓人分辨不清別人在說什么,容易造成人際交往中的種種誤會;使人產生心煩意亂、擔心、憂慮、焦急、抑郁等情緒,影響工作和學習,也不利于朋友,家人之間的關系。另外長期嚴重耳鳴還有可能會導致耳聾的出現,所以患有耳鳴一定要及時治療。
專家溫馨提示:不管是對哪一種疾病,都應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不要過分擔心費用,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接受治療,這才是早日康復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