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受外掛、鬼服、差優化等問題的困擾,想轉戰主機平臺的FPS玩家日益增多,而主機平臺的FPS最大的門欄就是手柄操作FPS游戲。筆者是17年年初第一次接觸手柄操作FPS,大概用了3天的時間適應了操作,現在已經可以熟練的游玩主機端各種FPS游戲,本文將介紹一些個人的經驗和心得幫助新手玩家快速上手手柄操作FPS游戲。
因為筆者游玩的平臺是PS4,因此本文使用的按鍵符號皆來自PS4手柄。話不多說,切入正題:
1,操作難點,瞄準和跑步
首先要了解手柄瞄準的特點。手柄并不能完美駕馭所有的FPS游戲,適合手柄操作的FPS操作方式常為aim down sight式(ADS),也就是所謂的先開鏡,然后利用三點一線原理對準目標射擊,有點像顯微鏡粗調節配合細調節的操作方式,所以我們在操作的時候,準確方式為推動右搖桿使準心快速移動,然后在準心快接近目標時按下瞄準鍵,此時靈敏度會迅速降低,方便我們精確瞄準敵人。新手操作的難點主要集中在難以判斷何時瞄準為最佳時間,開鏡或早或晚都會影響操作,而不同的武器,比如沖鋒槍、步槍、狙擊槍,開鏡速度和其他參數在不同游戲各不相同,只有靠玩家自己在游玩時不斷摸索,積累經驗。
圖片來源自網絡
也因此如,諸如《CSGO》和《守望先鋒》只有腰射狀態FPS游戲,由于對手柄操作的優化不好,再加上運營上的原因,導致主機版熱度遠低于PC版。
CSGO PS3版已經關服了
另一個常見問題是奔跑。支持行走和奔跑的FPS,奔跑操作為:前推左搖桿后按下再松開,遍可以奔跑,并不需要一直按下左搖桿。此外奔跑的前提是先推左搖桿再將其按下,鍵鼠操作的話僅按shift鍵人物是不會奔跑的,左搖桿前推對應W鍵,左搖桿按下對應SHIFT鍵。
2,參數設置
靈敏度因人而異,個人建議新手適應期先不要用太高的靈敏度,非瞄準狀態下靈敏度稍微調高一點,瞄準狀態靈敏度調低,其余設置默認即可,PVP游戲最好關掉震動,畢竟會影響一定的準確度。以《APEX英雄》為例,個人常用設置如圖。
3,鍵位設置
對于機動性較低的FPS游戲,如《彩虹六號圍攻》中玩家無法做到邊跳邊打,預設按鍵可以滿足所有要求,不必改鍵,但是在人物機動性較高的FPS游戲中,預設鍵位就不算合理,以《APEX英雄》為例。
傳統按鍵設置
推薦按鍵設置
推薦的鍵位設置和預設按鍵對比如圖,區別在于跳躍、近戰、蹲下/滑鏟、蹲下幾個操作的改變。鍵位設置的基本思路是保證常用按鍵可以同時操作,比如在《APEX》中,我們近距離遭遇敵人的時候,我們往往需要通過跳躍或者滑鏟走位躲避攻擊的同時瞄準敵人射擊,那么我們需要同時操作的按鍵就有:瞄準、開火、走動、跳躍或者滑鏟、旋轉方向,在推薦的鍵位設置中,我們可以用左手食指按住L1跳躍,左手中指L2瞄準,左手大拇指操作左搖桿控制移動方向,右手食指扳下R2開火,并用右手大拇指控制右搖桿旋轉方向和跳躍后落下的同時按下右搖桿接一個滑鏟,如果按照傳統按鍵的話,我們無法同時操作轉身(右搖桿)和跳躍(X鍵)或者滑鏟(O鍵),機動性會大大降低。雖然推薦設置也有一定的缺陷,比如使用近戰和戰術武器的效率會稍微降低,但考慮到這兩個功能的使用率相對其他功能來說較低,只能做出適當讓步。
另附上本人在其他熱門FPS游戲中的鍵位設置圖:
彩虹六號圍攻(1)
彩虹六號圍攻(2)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3(1)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3(2)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
如果資金充足的話,也可以考慮購買精英手柄,精英手柄最大的特點是支持背鍵映射和短鍵程,比如可以在預設鍵位的情況下,把跳躍、切槍、換彈夾/拾取物品、近戰映射到四個背鍵上,XBOX ONE第一方精英手柄和PS4的SCUF手柄、雷蛇颶獸1代手柄都是不錯的選擇,這些手柄也是職業賽允許使用的。但是注意一點,精英手柄只是讓你玩起來更輕松,走位相對來說方便一點,命中率不會帶來任何改善,必修課依然是逃不了的。
4,如何練習
個人不建議新手直接去和其他玩家對戰,因為操作的生疏總是在“發現敵人-死亡-復活-發現敵人-死亡”的路上惡性循環,一來得不到任何訓練二來打擊自信心,推薦先去和BOT交戰練練手。
推薦訓練的游戲為《使命召喚黑色行動3》,本作二手光盤現在價格很低,數字平臺也經常打折且力度很高,入手價格低,線上熱度不錯,BOT出師了可以去打線上;這款游戲在對戰時往往要求求玩家在噴氣分行/滑鏟/墻面行走的同時瞄準射擊,是主機熱門FPS中對走位能力要求較高的一款游戲,而新人玩家訓練走位的能力往往比瞄準的能力更快;另一點這款,游戲自定義模式設置非常豐富和完善,玩家可以在自定義模式中盡情的和AI對手交戰,訓練走位能力和命中率。
個人推薦練習使用的武器順序為:
霰彈槍(走位要求高,精確度要求低,容錯率高)
→輕機槍(走位要求低,精確度要求中等,容錯率高)
→沖鋒槍(走位要求高,精確度要求中等,容錯率高)
→步槍(走位要求高,精確度要求較高,容錯率較低)
→狙擊槍(走位要求高,精確度要求高,容錯率低)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3之走墻噴
這里也申明一下,本文旨在讓適應手柄操作的玩家快速入門手柄FPS,想精通的話任然需要多加練習,意識、槍法只有靠不斷的訓練才能提高,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想必不用多說。
個人比較反對諸如“太麻煩”“為了游戲不值得”這樣的觀點,畢竟競技游戲的魅力就在于靠實力取勝,而為了勝利就得不斷訓練技術提升自己的實力,相信核心玩家們有信心克服這些困難,在主機平臺找回屬于自己的天地。
如果對本文所提出的建議和觀點有質疑或者改善方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注新游戲的玩家應該會發現,近期的游戲市場中出現了大量主機移植游戲,而與此同時,越來越強大的電腦讓新一代玩家越來越傾向于動作、模擬等高端游戲,甚至是VR游戲。而這類更適合手柄的游戲,讓很多玩家一開始嘗試就再也回不去了。
不過和在朋友家或者店中嘗試不同,自己購買的時候顧慮就相當多了,手柄能不能支持自己的電腦?選擇無線還是有線產品?適不適合自己喜愛的游戲?……到底應該怎么選擇呢?筆者就帶領大家看一看典型的手柄產品和一些比較特殊的解決方案。
○操作方式 個人習慣最重要
游戲手柄和鍵鼠產品一樣,要讓玩家在游戲中發揮自己的實力,不僅自身性能很重要,還要適合玩家的使用習慣才行。類似游戲鼠標的DPI自定義、配重等功能,游戲鍵盤(主要是機械鍵盤)的按鍵自定義、燈效自定義等設計,各種手柄也有整體造型、按鍵布局、選材配置等方面的不同特色。
對手柄來說,不同品牌、型號的握持方式、鍵位雖然各有特色,但目前已經大體被分成了兩個陣營,即PS型手柄和Xbox型手柄。其中PS型手柄(圖1)按鍵平面略小,兩側握把部分略長,小搖桿并列在按鍵區最下方,左右兩邊為方向鍵和4個功能鍵,手柄前方兩側各有一個肩鍵和扳機鍵。
Xbox型手柄(圖2)則擁有寬大的按鍵面,握把與其進行了融合設計,形成平滑表面,按鍵面底部為方向鍵和小搖桿,另一個搖桿則位于左上方,肩鍵和扳機鍵位置與PS型手柄類似,造型有時略有差異。
PS型手柄的造型更適合東方人的審美,但實際使用中,大量游戲的行動操控都是將準確的方向鍵與并不算準確但更有手感的搖桿結合,所以很多時候玩家兩手是一前一后握持的,只在使用內部陀螺儀操作時,有時可以握住較長的握柄轉動,體驗更好一些。由于歷代PS積累下的巨大人氣及較多的優秀游戲,使得習慣PS手柄的玩家和適合這一設計的游戲還是相當多的。
不過,目前的主流PS型手柄更準確的說法是PS3改進型,因為PS4手柄的觸控區、燈光定位(圖3)等設計極少有PC游戲用到,所以也基本沒有電腦手柄使用這些設計。
Xbox型手柄在經過兩代進化后,握持感已經好了很多,手略小的玩家也并不會感到厚重龐大,而且其鍵位更加適合大部分動作游戲的實際操作需求。對同屬微軟旗下的Windows操作系統,Xbox手柄的支持當然也比較好,所以除了Xbox移植作品外,也特別適合針對Windows系統開發的電腦平臺原創游戲。
此外目前還有少量任天堂風格的電腦游戲手柄,不過任天堂的手柄變化較大,很難說有“積累”的習慣,且早期任天堂主機的手柄與目前的電腦接口、操作系統、主流游戲適配都存在問題,所以并不建議使用。目前其主打游戲主機NS的手柄(圖4)樣式也受到了一些玩家的追捧,能在電腦上使用與自己主機基本一致的手柄,有助于玩家快速熟悉操控。
○無線與有線 趨勢已成
無論是如今的主機還是游戲電腦上,無線操控設備已經非常普遍,也因為其不受束縛的使用方式而廣受玩家歡迎。對主要用于動作游戲,操作時常常動作更大的手柄來說,無線連接當然也是很好的選擇。但需要注意的是,為了反應速度足夠快,手柄的首選無線連接方式為2.4G無線技術,而這一技術在不同產品上的表現差別是非常大的,一些技術水平較高的廠商可以提供高速穩定的連接,而技術不足的廠商則會暴露出這一技術的所有缺陷,例如響應速度與有線連接差異很大、信號會被障礙物阻擋、頻段占用嚴重造成穩定性較差等。
對于更偏向于在電腦上使用的手柄,筆者并不建議使用藍牙連接,因為其連接速度和響應速度都比目前的高端2.4G連接技術差一些。當然如果希望同時滿足玩手機游戲的需求,且并不會玩一些激烈的動作游戲,那么使用藍牙連接方式也未嘗不可。
當然有線手柄也有其明顯的優勢,例如抗干擾能力強、響應速度快,而且供電更充足,適合目前流行的燈效設計等。此外對同型號產品來說,有線型號也通常比無線型號要便宜一些,對成本敏感型玩家來說,這也是很重要的優勢。
○典型產品
●北通阿修羅2
采用Xbox型設計的北通阿修羅2為面向電競游戲的產品,有藍牙、2.4G無線、有線三個版本及黑白兩種配色,除了連接方式和內置電池之外,基本設計和配置沒有明顯差別。它們采用北通XD4+游戲引擎芯片、電競級ALPS搖桿和微動肩鍵、多階線性扳機鍵,搭配觸感良好的凹面搖桿與方向鍵、連擊(TURBO)、方向控制切換鍵(SHIFT),擁有很好的操控能力。此外它提供了帶多種效果的振動馬達、側面帶有大面積防滑排汗橡膠墊,提供了出色的使用體驗。
其藍牙、無線版本帶有600mAh電池,前端USB接口既可充電,也可用于進行有線連接操控。而其有線版則使用2米線纜,可以輕松連接到位于桌下等位置的電腦。
●北通蝙蝠D2
北通蝙蝠D2同樣是一個系列產品,它采用類似PS手柄的設計,但有一定的改進,相對寬大的按鍵面使其更像是PS與Xbox手柄的融合體。它的定位是相對慢節奏的RPG、冒險等游戲,當然也能用于其他種類的游戲。
蝙蝠D2也有多種色彩和有線、2.4G無線、藍牙連接模式可選,分為D2A、D2E、D2F等很多型號。它也采用新的XD4游戲引擎,不過因為定位略低,按鍵選料等方面的配置不如阿修羅2,不過也擁有雙振動馬達、連發鍵等功能。
●雷柏V600S
作為游戲外設的著名廠商,雷柏也推出了一些有特色的手柄,其中V600S其實就是V600的無線版本。它采用2.4G傳輸技術,Xbox型設計,有多種色彩可選,特別是有一些很鮮艷的色彩,加上立體水晶鍵帽,“霜凍之藍”Logo燈等配置,更顯得非常時尚。
這款手柄的外殼采用鏡面與磨砂雙材質,搖桿、方向鍵等處也使用磨砂表面,握把則配有防滑膠,整體兼具亮眼的視覺效果和舒適握持感。其扳機鍵同樣為線性觸感設計,帶有按鍵連發、振動開關鍵,內置非對稱振動功能。通過X/D/A切換按鍵,它可以切換為多種平臺和使用模式,例如適合主流PC動作游戲的PC360模式,適合PS3跨平臺游戲的PS3模式、適合傳統PC游戲、模擬器的PC傳統模式(有模擬和數字兩種狀態)等。其頂部Logo燈不僅用于裝飾,還可通過燈帶狀態顯示目前的手柄工作模式,通過閃爍方式提示目前的電量狀態。
●Xbox One官方手柄
Xbox One官方手柄+無線適配器的組合是目前資金充裕的玩家不錯的選擇,它對Windows操作系統的兼容性完全沒有問題,一個無線適配器可以同時連接多達8個Xbox One手柄。如果同時擁有Xbox One主機的話,更是可以同時用在這兩個平臺上,操控感和做工等都毋庸置疑。
Xbox One手柄目前的可選產品非常多,從各種色彩到游戲專屬款不一而足,且除了精英手柄等少數產品外,價格都在300~500元左右,雖然高于很多電腦專用手柄,但還算可以接受。它采用兩節AA電池供電,配有3.5mm耳機插孔,內置振動馬達,可提供強烈的反饋感。
●PS3手柄
PS主機手柄也可以連接電腦使用,但需要安裝相應驅動。其中PS4手柄價格較貴,如果不購買昂貴的無線接收器,就只能通過連線或藍牙連接,但其接收器的價格甚至比手柄還要昂貴,加上前面提到的燈光追蹤和觸控都是電腦游戲中幾乎完全用不到的功能都會明顯增加手柄的售價,所以筆者并不建議大家使用。
如果擁有PS3游戲主機的話,其實可以使用面臨退役的PS3手柄,雖然使用有線連接方式、安裝驅動略顯麻煩,但也足以滿足目前電腦游戲的操控需求,且手感更加熟悉。它在實際游戲中的兼容性還是比較有保障的,絕大多數電腦游戲都可以很好地識別設備,并提供較好的按鍵映射。
●萊仕達靈動3
萊仕達游戲外設是目前市場中的高性價比選擇之一,其靈動3無線手柄采用Xbox型設計,小搖桿內部的鮮艷配色非常獨特而醒目。它有2.4G、藍牙,以及雙無線模式三種產品,其中2.4G產品價格比較實惠,可支持Windows、PS3、Android設備等多種平臺。這款手柄采用256階線性扳機鍵,內置非對稱雙振動馬達,其550mAh鋰電池可支持20小時的連續使用。
●其他
在手柄的選擇上,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需求,那就是配合VR游戲的產品,除了VR大廠的標配控制器之外,也有一些第三方產品,例如Xbox手柄就很適合與Oculus Rift配合。由于目前的VR頭盔無法直接查看控制器,所以在選擇的時候除了適配游戲模式外,要更加注意符合自己的使用習慣,能做到完全盲打才行。
此外搖桿、方向盤等游戲操控設備的選購的原則與手柄也是非常相似的,使用習慣是首要考慮的問題,例如經常開車的玩家,大都更習慣普通轎車的900°旋轉方向盤,并且使用獨立排擋和踏板。而一些從電玩廳、卡丁車等游戲設備上學習“駕駛”,喜歡賽車游戲的玩家,則更喜歡小旋轉角度的方向盤及撥片換擋。至于飛行搖桿,則有適于客機型游戲(《模擬飛行(Flight Simulator)》等)的操縱盤以及空戰類游戲(大部分飛行游戲)的操縱桿等不同設計,并且同樣有集成或獨立油門、腳舵的不同操作習慣。限于篇幅,這類設備我們就不詳細介紹了。
《模擬飛行》圈下了不少飛行粉,要模擬這些大型飛機的操縱,更適合使用操縱盤而不是常見的飛行搖桿
年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大家宅家里的時間是成倍成倍的增加。
大塊的時間,自然是打游戲的好時光,沉浸其中找回當年上學時期通宵打游戲的樂趣。
玩的游戲多了,自然會催生出更「高級」的需求:有些游戲,適合用鍵鼠操作,而有些天生從主機平臺(PS4、XBOX等等)遷移過來的游戲,自然更適合手柄了。
兩者其實并沒有絕對的高低之分,更多是哪個更適合哪種游戲體驗。
比如 FPS 游戲在沒有射擊瞄準輔助的前提下,當然是鍵鼠更占優勢。
而如果是普通的動作游戲或者 RPG 游戲,特別是第一人稱冒險,賽車,體育類(NBA、FIFA、實況.......),那手柄的優勢就出來了,操作方便效率高,打擊感強,帶有震動功能。
所以如果想要在每個游戲都能獲取到最好的感受,那備有一個手柄當然更好。
手柄這塊,如果你預算在 300 塊以上的話,這篇文章可以不用看了,直接在 XBOX 和 PS4 Dualshock 這兩原裝手柄選一定沒錯,做工好手感好。
如果你的預算在 200 以下,那玩過兩位數手柄的我建議可以考慮下國產手柄的它——北通阿修羅 2 代,手感比較接近 XBOX 360 原裝手柄,價格不到微軟原裝的一半。
目前大部分支持手柄的 PC 游戲,都支持微軟 Xinput 標準,我也建議大家選購基于 Xinput 標準的手柄,它有很多優勢,一個是設置簡單,一個是通用性強(同時用于 PC 和 XBOX)。
像這個北通阿修羅 2 代,接上就能玩 Steam 下載的各個大作,鍵位啥的都直接適配好了。
另外支持 Xinput 的一個優勢是有震感反饋,這點玩動作游戲的朋友一定知道。
比如打個鬼泣 5 和獵天使魔女,受傷和爆大招如果沒有震感的話,跟手搓咸魚有什么區別?
此外北通阿修羅 2 代不忌諱地說就是以 XBOX 360 為模版來做研發的,在操作和手感上都向微軟的設定靠近。
打個 NBA 2K,和實況、FIFA 之類的球類游戲,其實很有感覺,手柄的鍵位設計讓它搓起「微操小技術」來要容易得多。
一個手柄好不好,首先是按鍵手感行不行。
微軟、索尼都同時用了日本的 ALPS(阿爾卑斯)搖桿、按鍵,不是沒有理由的,響應速度可以快至 0.1s,并且在按鍵壽命上也達到了千萬次的水準,這對于經常被「大力操作」的搖桿來說非常有必要。
北通阿修羅 2 代也全系采用 ALPS 搖桿+按鍵,足球游戲中的馬賽回旋,和吃雞等射擊游戲的微調定位,都異常精準好使。
L、R 鍵則是日本 NOBLE 線性電位器。
這幾個鍵在玩車類游戲尤其重要,油門、剎車,都需要精準的收油放油。NOBLE 的線性電位器是擺桿式的扳機機構,讓電位器更響應更線性,按多少就給多少油。要做出完美的漂移,這太重要了。
北通阿修羅 2 代的十字鍵是 U 面陀螺式設計,融合了 3D 搖桿和十字鍵的特點,可以流暢不粘鍵做到八向轉動。畢竟奧義擊殺的機會只在一瞬間,錯過就沒有。
手柄有雙色可選,黑色真的是......高度類似 XBOX,是優點還是缺點還是大家自己評價了。
我個人會比較傾向于白色,沒有亮黑色那么沾染指紋,打理起來會方便一些。
在兼容性方面,北通支持 PC360模式、傳統 PC 模式、PS3模式、和安卓 TV 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支持 PS4、任天堂和安卓手機,大家買前還是最好想清楚自己的需求。
并且手柄本身也有 3 個版本,分別是藍牙版,無線版和有線版。
如果你也是 PC 游戲的愛好者,那一個手柄幾乎不可缺少,北通算是國產手柄里的老牌子了,各方面都比較成熟穩定,是預算買不到 XBOX 的一個好選擇,最便宜的有線版目前限時特惠 149 元,你值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