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位好:

    言 :

    距上一年P8發布會至今,已有十月有余,而P系列的下一代產品P9,也快要呼之欲出,今天我們便在P9發布前夕,再談一談P8。

    從華為的開山之作P1,到P6的“美,不止一點”,再到P7的“君子如蘭”, 華為P系列手機好像蘊含著一種令人難以抗拒的 “魔力”,每次發布開售都會掀起軒然大波,今年華為又帶來了P系列又一力作——似水流年的華為P8。P8能否延續P系列的輝煌并更上一層樓呢?接下來的體驗報告,將會告訴你答案。

    外觀設計與做工:

    眾所周知,華為P系列一直主打極致ID設計及強大拍照功能。在用戶最直觀感受到的ID設計方面,華為從P6開始將東方美學融入工業設計,以超薄雙C機身讓用戶感受到不一樣的手機設計,"美是一種態度"成為當年為數不多被用戶記住的宣傳語。華為P7采用的水滴弧度設計,模擬水滴向下滴落所呈現的弧度,讓整個手機展現出純粹的自然之氣,雙面玻璃金屬中框這一設計特點也讓消費者十分喜愛。(這段話來自網絡)

    P系列進化圖

    華為P8

    華為P8

    華為P8

    至于本次備受消費者關注的華為P8,雖然延續了P系列的設計語言,但是放棄了P6和P7的倒角雙C設計,改而采用了三段式結構,一體化unibody工業設計,將邊框和后蓋結合為一體,納米注塑將三段之間結合呈現無縫外觀,與秀氣的P7雙面玻加金屬中框相比更多了一份精致的科技感。但是,相對于當年鶴立雞群的P6金屬、P7雙面玻璃,在15年的金屬浪潮中隨波逐流采用金屬元素,確實是在茫茫機海中缺少一定的亮點。

    華為P8

    正面是純平面設計,P8并沒有采取當今主流的2.5D弧邊玻璃,避免了屏幕易碎易磨損等困擾,同時有康寧大猩猩3代覆蓋,可以有效的保護屏幕和指紋困擾。

    華為P8

    屏幕上方是與樂1相比更像大白的光線傳感器、聽筒、和800W攝像頭,采用了對稱設計。右上方是隱藏的RGB呼吸燈。

    華為P8

    華為P8

    各家廠商對于全金屬機身都面臨著同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在保證機身顏值的同時也不影響手機信號。解決方法主要有貼片法和間隙填充法。在技術方面來說間隙填充法比貼片法難度更大,更難掌握。華為P8正是采用了間隙填充法的方案,非對稱三段式的Unibody機身,納米注塑NMT的白帶處理得非常平滑,而且攝像頭沒有同價位競爭對手一樣的激凸攝像頭設計,平坦的攝像頭深深陷于氧化鋯陶瓷的背板上,在保證了機身纖薄背面平整的同時攝像頭也并沒有作出妥協,整體手感也不錯,筆者這種處女座性格的不得不點個贊。

    華為P8

    按鍵和卡槽全都集中在右側,擁有Nano雙卡槽,支持雙卡雙待雙通,而且還保留了SD卡設計,支持最高128G的大儲存。電源鍵采用了和P7一樣的冠帽設計,凹凸有度,按鍵反饋和手感都很好。

    華為P8

    手機底部為對稱式雙揚聲器設計(左側是聽筒,右側是降噪MIC),中間是iPhone一樣的雙6角螺絲加Micro USB接口。在音頻方面采用了華為自主研發的HIFI芯片Hi-6042,而且還集成了9V smart PA系統。

    PS:筆者盼了這么多年華為終于把揚聲器放在下面了,不過左側才是揚聲器這是想弄咋地,玩游戲看電影什么的手都擋著了揚聲器,換個角度拿又有按鍵妨礙影響體會,還能不能好好的玩耍了。

    小結:華為P8不管是做工方面還是顏值方面都比較優秀,從筆者主觀的角度來說這部手機外觀很對我口味,整體方正。可惜的是背面并沒有做一定的處理,缺少弧面過度握感有一些生澀。

    屏幕體驗:

    華為P8配置了一塊5.2英寸,分別率為1080P的JDI屏幕,PPI達到了423,細膩程度自然不用多說。此外,華為P8采用了in-cell技術的LTPS屏幕,并應用了IPS-NEO LCD技術,擁有1500:1的超高對比度,平時亮度為430尼特,最高亮度接近500。得益于LTPS屏幕+IPS-NEO技術呈現黑色表現更佳,黑色視覺效果更黑的特性,華為P8在2015年無邊框浪潮中也占據了一席地位,打出了視覺無邊框的賣點。

    然而理論終究還是理論,更重要的是這塊屏幕在實際情況下的表現。

    與三星S6屏幕對比

    左三星S6,右華為P8

    在白色顯示中,三星S6的屏幕出現了些許偏暖,而華為P8的白色顯示上還原比較準確。

    左三星S6,右華為P8

    在黑色顯示中,三星S6得益于AMOLED屏幕在顯示黑色時像數不發光的特性,已經與黑夜融為一體, P8在顯示黑色的時候屏幕有比較嚴重的漏光。

    左三星S6,右華為P8

    在RGB三原色還原中,P8的色彩還原比較準確,S6相對絢爛,討好眼睛。

    總體來說P8這塊屏幕對色彩的還原還是比較準確的。

    硬件測試:

    華為P8電池電量為2600mAh(典型值),電量中規中矩,此次我們充電測試采用的是華為P8原裝充電器,其規格為5V/1A,電量從0-100%充電時間長達3小時10分鐘,這個速度在今年快充成為手機標配的年代,這個速度可謂是令人大失所望。

    目前旗艦標配的快充的速度

    好在華為在B15X以上的版本開放了5V/2A充電(實測0到80%恒定在1.45A),充電時間縮短至2個半小時,充電到90%用時100分鐘,這個提升后的速度也只能是強差人意。

    PS:但華為此前一直堅稱P8用上2A的話會加快電池膨脹的速度,現在又開放了2A充電,為何做出這個決定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注:

    5小時續航測試:

    采用與FVIEW測試項目相同的方法,共十個項目,每個項目為半小時,全程開啟WIFI,自動亮度,35%音量,室溫維持在27-28攝氏度之間,版本為B200。

    經過5小時續航測試后電量剩余31%,續航中規中矩。

    在五小時續航中,P8的溫度控制的頗為優秀。最高溫度出現在拍照測試中,只有42.5度,而其它絕大部分測試中均能保持在35度附近。

    8小時待機測試:剩余電量97%

    日常流暢度測試:

    我們從GPU線形圖來看看P8的表現如何:

    一般來說吧,如果柱比參考線越高則說明卡頓越嚴重,在參考線以下的則是流暢運行。



    小結:相比于前一代的P7,P8這次終于與自家其它旗艦拉平差距,采用了與其他旗艦同樣的麒麟930系列,但是這顆Soc也不怎么給力,和上一代麒麟920性能差不多,日常應用掉幀較多,對使用的影響還是有的。

    系統交互與設計:

    1、系統

    華為P8的出廠系統是基于Android5.0深度定制的EMUI 3.1。


















    主界面

    華為P8的UI設計由EMUI3.0的亮色系轉變為了EMUI3.1的暗色系,并且采取了相對簡潔低調的扁平化圖標風格。和國內主流廠商一樣華為也是取消了二級界面,采用了一級界面+固定的DOCK欄。

    毛玻璃的任務欄

    2、特色功能

    情景智能

    語音喚醒

    信號增強的signal+和漫游時提高連接網絡的roaming+

    自動連wifi的WLAN+

    指關節截屏

    小結:整體上來說,EMUI3.1布局分明,規劃整潔,相比于EMUI3.0也添加了一些比較實用的功能,例如指關節截屏,情景智能等,都可以提高手機的易用性。但是與其它廠商的UI對比明顯感覺成熟風商務范較重,筆者希望在定位年輕人市場的榮耀的UI能拋棄這種商務范更顯young一點。除此之外,在現今各家在不斷考慮如何在系統上做減法的時候,EMUI反而逆流而上,系統更為臃腫,這也是一個較大的槽點。

    拍照體驗:

    華為P8前置是800W的索尼IMX179攝像頭,每像素單位面積高達1.4μm。后置攝像頭是1300W+OIS+F2.0大光圈+雙色溫閃光燈,采用的是全球首款索尼RGBW(Red+Green+Blue+White四色)傳感器——IMX278,與大眾的拜耳傳感器RGBG(Red+Green+Blue+Green)傳感器不同的是把其中的重復的一份G(綠色)換成了W(白色)。按照官方數據來看,與拜耳攝像頭相比,高對比度環境下亮度提升32%,低光環境噪點降低78%。并且能有效減少噪點。除此之外,華為P8也添加了專門的ISP處理芯片,成像速度更快。

    拍照界面

    除了一些比較常見的拍照功能外,華為也把近年拍“星星”功能加入到其中,可喜的是P8可以在屏幕當中實時預覽拍攝過程和曝光的變化程度。雖然這些功能支持手持拍攝,OIS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抖作用,但是像絢麗星軌等功能需要長曝光還是自帶三腳架吧,拍攝的過程還得選好有利的地形,最大程度避免被外界環境影響。

    下面進入成像比拼環節:

    筆者用安卓陣型的標桿旗艦三星S6與華為P8做個對比

    第一組:前置攝像頭

    在前置攝像頭里面的表現,三星S6比較好拍出來的又白又水嫩,華為P8拍出來的比較真實自然,但是相對皮膚上的毛糙也比較明顯,效果較差。

    第二組:白天室外遠景

    分組1:

    在觀感上,華為P8給我的感覺是比較吸引眼球的,顏色明亮艷麗,云朵有那么一種飄逸的感覺,而三星S6在觀感上差那么一點兒,但是通透性較好。

    放大后再細看,我們發現s6 在細節的解析力強于p8,在左下角的紅色牌子上,s6還能勉強看到8個小字,而p8便捉襟見肘了。

    分組2:

    來到第二組圖片,難得藍天白云,筆者的心情也格外開朗。整體看來p8 畫面顏色明亮艷麗一些,比較討好人眼,但是通透性不如三星,P8的天空發青,甚至拍出了童話中的夢幻藍。當然這個只是單純的討好人眼,從相機的基本要求是拍出真實這方面來說,P8顯然是不合格的,在這里S6能很好的還原真實場景,略勝一籌。

    放大中心焦點:

    當放大中心焦點看的時候,P8屋頂右邊的青瓦也已經變為灰色,左邊深藍色的瓦片也變成了青色,照片整體有些泛白。S6還是能很好的反應塔、青瓦的顏色。不過兩者塔身都有些銳化過度,很不自然。

    分組三:

    這兩張圖片將兩臺手機在色彩還原能力和對比度的差距顯得更加明顯。三星s6是綠油油的葉子,顯得生機冉冉,雖然綠色較實際更偏濃一些,但也更討喜人的眼睛。另一方面p8葉子偏灰偏黃,顯得植物沒有活力。

    除此之外在暗部細節方面,華為P8已經看不清。

    第三組:室外近景

    這張圖片光線條件比較簡單,兩臺手機白平衡表現都很不錯,都沒有嚴重偏色的現象。

    但放大看p8還是輸在了分辨率尤其是暗部細節。

    第四組:室外微距

    在色彩方面,華為P8偏向于濃郁,但是稍微過了,葉子變得更油綠。而三星S6的則是采用偏淡處理,看起來更加舒服,討好人眼。至于景深方面,得益于S6 F/1.9的大光圈,看起來更加自然,華為P8稍遜。

    第五組:室內閃光燈

    這張圖可謂p8 完敗。首先閃光燈源,雖然P8的光源像是死板的單色光。但是S6光源有太刺眼太集中的毛病。

    再說白平衡,三星有輕微偏紅的傾向,不過還能接受。但是P8這張圖成像像是千元機的水平,照片周邊是泛黑的一圈,白墻成了黃綠色,小黃人也徹底成了小綠人。細節也丟失的相對明顯。

    桌面木紋的細節放大 看基本沒有了,三星卻反應的很清晰。

    第六組:夜景暗光

    這種亮度極低的情況下,拍照一般是秉承先看拍的到,再看拍的好的原則。P8遠處第三輛車已經基本看不見。由于大光圈的優勢,三星的進光量更足,所以相同的燈光條件,畫面更明亮。華為較暗,但是細節卻反超了三星,這也正是因為RGBW四色傳感器的優勢,可以在極暗環境下保留較好的細節。

    第七組:室外燈光夜景

    在室外夜景燈光燈光對比中,華為P8和三星S6的表現大致相近,除了廣告版顏色偏黃了一點外,其余細節和噪點都控制得不錯。三星S6這次出現的依然是在黑暗環境下成像白平衡失準的問題。

    小結:這一次P8的拍照能力,白天成像不大理想,但是晚上和暗光環境下成像出人意料,竟然可以有與s6一戰的能力,但是總體來說還是中規中矩,和上一代的P7相比,雖然說是提升了夜拍的同時,但同時也大大降低了平時使用次數最多的白天成像的質量,可謂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總的來說原地踏步吧。

    有人或許疑問了,P系列一直主打極致拍照啊,綜合成像才中規中矩怎么能算是極致拍照呢?在我看來,P8的確是一款極致拍照的相機,不過極致的地方不是在日常拍照,而是劍走偏鋒玩花式拍照。

    超級夜景

    車水馬龍

    絢爛星軌(1)

    絢爛星軌(2)

    小結:P8雖然不會是一款好用的相機,但卻是一款炫酷好玩的相機,不過這也導致與其定位的商務風也格格不入。

    總結:

    雖然P8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諸如精致的商務外觀,炫酷好玩的相機,一些提高易用性的小功能,但當指紋識別,快速充電等痛點創新被紐曼紐扣、魅族MX5等相繼打下高端神壇,飛入尋常百姓家時,接近3000元售價的P8卻缺少指紋、快充等痛點創新,只有一些微不足道的癢點創新,對其在市場紅海中的競爭力影響是致命的。單憑精致的商務外形,外加良好的品牌口碑,來包裹一款性能平庸的產品,是絕對不足以贏得消費者的熱捧的。而其銷量也證實了我的猜測,按照官方給出來的數據,截止至1月31日前,華為P8和P8max的銷量合起來只有600萬部,而P8的同期銷量也僅接近上年P7的同期銷量。在競爭激烈的紅海,沒有進步,便是退步。

    華為P8為什么會成為一款失敗的產品?

    我總結起來一共有五點:

    先是內部原因:

    1、驕傲自滿:華為在mate7的意外成功后自信心極度膨脹,沒有聽從消費者的熱烈呼聲。缺少指紋識別、快速充電等痛點創新的P8,雖然用上新一代的麒麟930系列,但整體性能和麒麟920無太大差別,僅憑精致的外表和設計,是不足以支撐其成為一款成功的產品。

    2、系統平庸:EMUI不但顏值一般,較為平庸,而且系統臃腫,在各家不斷考慮為UI做減法的時候反而逆流而上做加法,這也是其失敗的原因之一。

    3、營銷錯誤和錯失時機:在mate7意外成功以后,華為似乎看到了來自商務市場的曙光,把定位時尚的p系列,生拉硬扯成定位商務,卻缺少mate7意外成功的基礎——長續航和指紋識別。不但在宣傳上沒有吸引到年輕人的眼球,而且在功能上也難以擊中商務人士的痛處。除此之外P8上市的時候正處于其先輩mate7完成產能爬坡且熱銷的階段,應當在產品初期熱銷的P8卻備貨不足,等備貨充足后早已錯過機會而遇冷,mate7反而脫穎而出,銷量飛漲。

    再到外部原因:

    1、臺積電的不斷跳票:原本打算4A57+4A53的麒麟930,卻因為臺積電16nm遲遲不流片,被逼無奈采用了8A53方案,性能基本和上一代沒多大提升。

    2、外界的捧殺和官方營銷混亂:外界惡意拉高消費者的期待值,諸如石墨烯電池之類的黑科技不斷往上Duang,出來的產品達不到預期,導致消費者希望落空,當然官方的營銷混亂也逃不掉責任。

    后記:

    俗話說失敗乃成功之母,失敗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改正繼續犯錯。至于此次備受關注的P9能否從P8的失敗中汲取教訓,糾正錯誤,再續P系列的輝煌呢,還請大家拭目以待4月6日在英國倫敦的P9全球發布會。

    (此文首發于微博@-JefyPang)

    ———————————————————

    歡迎大家訂閱“數碼黑洞”的頭條號!這里有精彩的數碼資訊和毒辣的評論觀點!

    機成為現在最主流,保有量最大的電子產品,在全世界擁有著龐大的用戶基數,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早已步入“智能”的行列,以蘋果手機的IOS陣營及三星、華為、小米等為代表的安卓陣營的斗爭也在愈演愈烈,消費者無論選擇任何一款phone無非都離不了:游戲、聊天、音樂、拍照、辦公!

    只要輕觸手機“滴滴”就能滿足你的出行...

    想吃美食只需要美團下個單就可以送到門口...

    想通知一下朋友晚上聚會?微信群里發一條信息就行了..

    在路上需要處理一個緊急文件,只需要直接打開發送過來的進行閱讀就行了..

    .....

    智能手機的方便我們在生活中都無時無刻都體會的到,甚至有很多人因為出門忘帶手機而惶恐不安,因為我們太依賴它們了!越來越強大的功能也碾壓式的“干掉”了眾多數碼產品及一些傳統的服務。

    1. 短信/飛信

      QQ時代電信三大運營商還沒有發現主營業務之一“短信”有什么危險,但是微信一出,智能手機人手一臺,“短信業務”這一大帝國瞬間崩塌。還記得你磨損的面目全非的實體鍵手機嗎?

    2.MP3/MP4

    雖然在10年前主打音樂功能的MP3/MP4異常的火,但是也在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被取而代之!五顏六色的蘋果iPod播放器以前是多么的高端拉風,索愛、飛利浦、OPPO、紐曼...幾乎所有生產手機的廠家都有播放器生產史,也正因如此OPPO借音樂勢頭一舉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

    3.掌上游戲機

    擁有一臺屬于自己的掌上游戲機是多少個少年的夢想啊!后來諾基亞的QD也曾引起了無數粉絲的追捧,但依然逃不過被扼殺的命運,少年!走,擼一盤!!

    4.掌上計算機

    前身為微軟及英特爾公司共同倡議的代號為Origami的計劃。 就是一款安裝了特殊版 Windows XP Tablet 操作系統的 Tablet PC,但體積要小很多。同時能夠擴展功能,包括GPS 等。現在也有linux系統版本的,比如華碩的易PC。如今已經在智能手機面前消失殆盡!

    5.卡片式相機

    如今越來越少的相機廠家愿意在卡片機上研發新品,智能手機越來越先進的相機模組取代卡片機已成定局,并且一些跨界相機大咖也在移動設備上尋求發展空間,比如華為與徠卡合作的P9/Mate9/P10等就擁有著不錯的拍照素質,另外一些如Lumia 1020、Galaxy Zoom這樣的跨界之作也成為卡片機難以生存的原因,智能手機已經扼殺掉了卡片機幾乎所有的生存空間,再見!

    6.導航儀

    前幾年非常火的電子狗導航儀也會逐漸被智能手機取代,手機的高德、百度等導航都非常的成熟,能夠做到無延時的實時導航,并且也有電子狗的提醒功能,那么誰還愿意多花錢去買個導航?并且還得不定期的更新地圖,也很麻煩。

    7.U盤

    之前U盤很受大家的喜歡,因為以前手機普遍內存較小,而U盤恰恰彌補了內存小,并且便于攜帶。如今智能手機動輒就是64GB起步,并且分享資料非常方便,已經非常成熟的云空間能夠隨時隨地的上下傳資料,誰還會用U盤?

    8.錄音筆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智能手機內存足夠的話,錄音比它要方便太多!

    以上幾類數碼產品已經被智能手機完全取代或瀕臨取代,只剩下最后的喘息,這也是數碼浪潮前進中的必然,那么請問你對此有何感想呢?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