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觀方面,TF Pro S整體為方正造型,四周棱角分明,給人一種穩定可靠之感。由于該機采用的是小機箱設計,僅13L大小,看上去非常的小巧精致。其正面設計感非常突出,其中主要運用斜切棱角的設計語言,簡潔的同時增加了凌厲的風格,中間的藍色線條的點綴為黑色調增加了生氣。
清華同方TF Pro S整體外觀設計
接口方面,由于是商用臺式機,無論前置還是后置接口數量都非常豐富。正面包括電源鍵、2×USB3.0、耳機、麥克、2×USB2.0、SD卡插槽、光驅,背面包括PS/2、串口、6×USB3.0、網線接口、耳機麥克、顯卡的VGA和HDMI。在接口上,該機不僅僅是多,還包含了光驅、串口等很多電腦沒有的接口,對于商務辦公來說非常方便。
清華同方TF Pro S機身接口設計
細節可以考量廠商對于一款產品的重視程度,由TF Pro S的細節處理我們發現,這是一款非常用心的產品,從整個的風格處理到功能與修飾的融合,處處體現了這臺電腦的定位——精品商務辦公。那么這款產品的內部結構如何,我們拆機來看。
再漂亮的產品還是要拿來用的,我們通過對內部硬件的觀察來考量這臺電腦是否表里如一。機箱采用的是免工具拆解設計,通過旋轉后面的旋鈕即可打開,方便用戶自行拆解維護。
免工具拆解設計
打開側蓋后整體內部構造
300W額定功率電源
TF PRO定制散熱散熱器
半高獨顯部分
硬盤位置
免工具拆解設計
免工具拆卸硬盤
3.5英寸機械硬盤
塑料卡扣
打開機箱后會發現,TF Pro S的內部非常的規整。機箱內并沒有看到亂七八糟的走線,所有的線都是從右側延伸出來,層次清晰。在右側會看到有巴掌寬的、類似盒子的東西,這是一個折疊式設計,可打開上方卡扣進行旋轉。這個“盒子”里裝的是光驅和機械硬盤,能夠起到保護硬盤的作用。
主板方面,該機采用了一塊在商用領域屬于高端行列的Q170,對于商用主板不是很了解的可以將其比作民用頂級主板Z170。它支持英特爾博銳技術,可以幫助IT人員遠程管理和修復電腦,從而可大量減少現場訪問次數。
線材整理的情況如圖
機身前端的進風風扇
DDR4內存
AMD Radeon R7 340獨立顯卡
AMD Radeon R7 340獨立顯卡
而且原生支持M.2 PCI-E SSD 32Gbps,能夠提供更為高速的帶寬,提高整機響應速度。該機配備了256GB SSD固態硬盤。
256GB SSD固態硬盤
256GB SSD固態硬盤
散熱風扇
英特爾酷睿i7-6700
四個DDR4內存插槽
四個SATA口
雖然該機的機箱僅13L的超小空間,但內部空間利用率還是非常不錯,而且走線條理,布局合理,風道也沒有被擋住,從電腦DIY的角度來講,這已經達到了裝機非常高的水準了。
前言】
隨著現在年輕人越來越喜歡簡潔的生活辦公環境,笨重繁雜的臺式機+顯示器組合,已經逐漸被方便攜帶的輕薄本或是大屏不占地的一體機所取代。
令人頭痛的是現在市場上的一體機,很多都采用了筆記本平臺的低功耗CPU——性能渣渣,在京東找了半天終于找到了一款使用標壓CPU的產品——清華同方精銳Z1-557系列一體機。在具體配置上,選定了至少5年都不會落伍的i5-10200H,存儲方面則為8GB DDR4內存和512GB的NVMe高速固態硬盤。
【外觀介紹】
清華同方精銳Z1-557一體機因為機型的原因所有配件都裝在了一個瓦楞紙箱子中,運輸起來很方便。
開箱之后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是一套無線鍵鼠,看來同方真的抓住了一體機用戶需求點——盡可能的減少線纜。
將精銳Z1-557內容物全部總包裝箱取出可以看到共有:一體機本體一臺、鋁合金底座一個、無線鍵鼠一套、電源適配器一個以及一套質保卡和說明書。
清華同方精銳Z1-557這款一體機乍一眼看上去與我們常見的顯示器并沒有任何區別,唯有觀察機身背面的突起才會讓人醒悟這是一臺all in one的一體機。
屏幕是清華同方精銳Z1 557的特點之一,采用了類似于高端顯示器的超窄邊框解決方案,在23.8英寸大尺寸下屏占比目測超過了90%。同時據官方介紹這塊屏幕具有99%的sRGB色域覆蓋廣視角IPS屏。
屏幕的下邊框為拉絲工藝的銀色塑料材質,筆者如果不說光從質感上看相信很多人會以為這是鋁合金材質。可見同方在拉絲工藝的處理上還是有一套的。
支架為實打實的陽極氧化噴砂工藝鋁合金,噴砂的顆粒感很強,會給人一種力量感。
機身背面同樣為具有金屬光澤的拉絲工藝,另外背面還有VESA標準的支架接口,可以適配市面主流的顯示器支架,從而增加桌面的靈活性。
電源按鍵和重啟按鍵位于精銳Z1-557的左側邊框,這種設計可以讓整機從正面看上去更加渾然一體。
右邊框側面則是兩個USB2.0接口,日常使用中可以連接鍵鼠、耳機等對帶寬需求不高的外部設備。
電源適配器上,因為整機的功耗并不是很高,所以采用了小巧的90瓦適配器。
【內部拆解】
清華同方精銳Z1-557一體機拆解起來也非常簡單,擰下背板的兩顆螺絲就可以將后殼輕松拿下。取掉塑料后殼后可以看到內部還有一層鍍鋅鋼板的防輻射屏蔽罩。
在屏蔽罩的左側可見到一個2.5英寸硬盤的擴展位,用戶拿到手后可以自行添加大容量的機械硬盤。
酷睿i5-10200H這顆處理器的發熱不大,但是同方依舊為精銳Z1-557配備了夸張的散熱模組。
三根大尺寸純銅熱管貫穿密集的鋁制散熱鰭片,對于i5級別的處理器而言顯然有些浪費了,即便是更高級的i7筆者認為也是足以應對的。
精銳Z1-557一體機出廠標配了一根8GB的DDR4內存,除此之外還預留有一個SO-DIMM插槽供用戶繼續寧容量和通道數的升級。
固態硬盤是來自建興的OEM產品,容量為512GB,走PCIE3.0 X4總線,在速度上應該會有不俗的表現。
無線網卡是INTEL的AC3168,支持2.4G/5G雙頻段WiFi,并且通過內置了藍牙協議,可以更加方便的連接多種外設或手機。從而實現全無線化的使用體驗,這也是一體機用戶所追求的極簡生活方式。
乎所有關注筆吧的讀者,都是想買筆記本電腦的。(你們最好是…)
自媒體如此發達,我衷心希望各位在看過評測之后,就能買到自己心儀的筆記本電腦!
但無奈的現實是,有一些很重要的地方是評測無法涉及到的,那就是——做工質量。
說實話,我們只能通過用眼看+用手摸+文字描述的方式來告訴大家“這機器做工有提升,感覺質量變好了”。
例如:聽一下主板有沒有嘯叫,看看觸控板有沒有松垮塌陷,在量一下外殼接縫是否均勻,測評過程中有沒有死機等等……
今天我們就用一款典型產品,來和大家“描述一下”做工質量提升后的變化:
機械革命 蛟龍16
它的配置如下:
R7 6800H 處理器
RTX3070Ti 8GB 獨立顯卡(150W)
16GB DDR5 4800MHz 內存
512GB 固態硬盤
16英寸 2560×1600分辨率 100%sRGB色域 240Hz刷新率 IPS屏
厚 22.3~26.6mm
機身重 2.41kg
適配器重 857g
參考售價8499元
它的優缺點如下:
優點!
1,全新模具,做工有進步
2,屏幕規格較高
3,同配置中,性價比較高
缺點!
1,滿載下,鍵盤熱感面積較大
2,鍵帽透光性一般
3,拆機維護難度比較大
【升級建議】
這臺筆記本電腦拆機比較麻煩,需要首先取下出風口外殼,卡扣較緊,需要技巧。
之后卸下D面所有螺絲,再使用撬棒,將出兩側風口處的卡扣撬開,分別沿側邊撬開大部分卡扣,最后再使用吸盤才可取下后蓋。(不建議新手嘗試,容易翻車)
雙通道16GB DDR5 4800MHz內存能滿足大部分用途的需求,如有需要可自行更換內存。
測試機的固態硬盤容量為512GB,型號是金士頓OM8SEP4,支持PCIe4.0×4和NVMe,如有需要可自行加裝或更換固態硬盤。
【購買建議】
1,對屏幕素質的要求較高
2,需要很高的性價比
3,愿意外接鍵盤玩游戲
機械革命 蛟龍16最大的特點是性價比,R7+3070Ti+好屏幕僅售8499元,我手里這臺內存是三星的,硬盤也是TLC(比極光的QLC強點兒),核心滿載能有170W的功耗,從配置來看實屬超值。
屏幕方面,搭載了一塊16:10比例的電競屏,實測色域容積102.6%sRGB,色域覆蓋95.6%sRGB,平均ΔE 1.57,最大ΔE 4.73,實測最大亮度397nit。
接口方面,左側依次為USB2.0和3.5mm音頻接口;
機身右側有兩個USB3.2 Gen1 Type-A接口;
機身后側依次為RJ45網口、USB3.2 Gen2 Type-A、HDMI2.1、全功能Type-C接口,以及電源接口。
噪音方面,它的滿載人位分貝值為52.2dB。(環境噪音為32.6dB)
機械革命 蛟龍16配置選擇很多,從RTX3050~3070Ti都有,高配還有一款32GB內存+1TB硬盤的版本可以選擇。(2.5K屏從RTX3060版本后標配)
所以如果你看中了它的性價比,以及16:10電競屏,那么這臺電腦可以考慮一下。
但如果你想要一臺各方面都非常好的“水桶機”,那么這類性價比游戲本可能并不適合你。
【豬王的良心結語】
上圖是機械革命 蛟龍16的拆機實拍圖,5熱管雙風扇的組合,其中一根在顯卡背面,整體布局和以往的同方模具風格完全不一樣。
室溫 25℃
反射率 1.0
BIOS版本:MRID6V28
在滿載狀態下,開啟狂飆模式,CPU溫度最高98.6℃,穩定在92.9℃左右,功耗45W,頻率約3.55GHz;
顯卡功耗125W,溫度85.5℃,頻率1305MHz。
使用Stress FPU單烤CPU,功耗約73.7W,溫度98℃,頻率4.15GHz。
使用Furmark單烤顯卡,功耗150W,溫度84.2℃,1485MHz。
表面溫度如上圖所示,鍵盤鍵帽最高48.2℃出現在數字鍵6,WASD鍵附近約為42.6℃,方向鍵40.4℃,左腕托溫度為29.8℃。
總的來說,機械革命 蛟龍16的散熱表現中規中矩,對于A+N來說,滿載功耗已經夠高了,鍵盤溫度控制還需要再進步一下。
上圖是機械革命 蛟龍17的拆機圖,同樣是R7處理器、3070Ti顯卡、16+512G存儲組合,同樣是2.5K電競屏,蛟龍17參考價僅7899元,價格比蛟龍16便宜了600元。
都是機械革命,價格卻不一樣,其關鍵原因就在于蛟龍16是新模具,機械革命換了一家ODM代工廠——寶龍達。
PS:寶龍達同時也生產紅米游戲本。
而蛟龍17等多數型號,產自機械革命(清華同方子品牌)自家的代工廠——同方國際。換了新ODM,包括設計制造方案的一切都是全新的,所以蛟龍16整體成本上升,做工品質更好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問題來了!
你可以說蛟龍16外殼質感比蛟龍17更好,造型比蛟龍17更漂亮,但你憑什么說蛟龍16的“做工品質”比蛟龍17更好呢?
你這么說有什么依據嗎?
抱歉,真沒有,上面有下劃線的那段話就是口胡,我沒有售后返修數據,也沒有工廠檢測品控詳單,在測試兩款電腦時,兩者都沒有出現死機等故障。
說白了,如果測評想測出“做工質量”,那我們唯一的方案,就是兩款型號各買十幾二十臺,擺一塊兒測,測它一個月,看看最終各死機幾臺,才能在某些方面比較出誰的做工質量更好。
且為了保證嚴謹,這幾十臺電腦還得從JD自營買全新機。
這顯然不可能做到,我們沒有那么多錢買電腦,也沒有那么多時間去測電腦。
所以對于評測來說,各位只能看下它的散熱表現、屏幕素質、噪音、性價比分析等方面,至于這個特別重要的“做工質量”問題,只能通過各種口口相傳,盡量揣摩個大概最后還是得看運氣……
在我看來,數碼產品,特別是電腦類產品,全程不死機不出問題是很難的。
如果你真的很在意這方面,那就盡量買國際一線品牌吧,并不是說一線品牌質量好、死機少,而是一線品牌售后點部更多,萬一壞了修起來比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