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即將到來的酷夏,不知道小伙伴們對自己的愛機的散熱能力有沒有信心,特別是那些隨時陪伴我們的筆記本電腦,是否已經開始溫度升高、噪聲變大了呢?在即將來臨的小長假,小伙伴們不妨為愛機做一次深度檢查和清潔,為夏季的使用做好準備。
● 散熱孔、散熱窗堵塞
檢查筆記本電腦側面散熱窗孔,如果發現感覺散熱片及周圍殼體的溫度很高,但出風很弱或沒有出風,這很可能就是散熱孔、散熱窗堵塞了。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特別是一些筆記本電腦用戶使用帶吹風式散熱風扇的筆記本電腦底座,抑或使用環境不夠整潔,甚至有很容易掉毛的寵物時,幾乎半年就會出現很明顯的散熱孔堵塞問題。使用吹風工具吹開這些灰塵和毛絮即可暫時解決這一問題,如果有明顯結團的灰塵,可以用曲別針打散或勾出來,如果頻繁出現這種情況,還是應該拆機進行一次徹底清理
● CPU風扇故障
如果散熱片部分溫度很高,但在清理散熱孔、散熱窗后情況未見好轉,就應該仔細聽一聽內部的聲音,如果聽到非常刺耳的噪聲,或者完全沒有聲音,那么很可能散熱風扇已經出現了故障或完全停轉。散熱風扇故障的原因很多,例如風扇軸承無油或進塵使摩擦力增大,也可能是風扇電源虛接或脫落。對于風扇故障,我們可以通過為軸承加油、壓實接口和觸點等方式解決,不過最好還是購買一個新風扇更換。
● 對流散熱孔堵塞
對于一些注重輕薄的筆記本電腦,金屬板+鍵盤的對流散熱方式是和散熱管散熱、溫控風扇散熱并列的散熱主力,鍵盤底部金屬板與筆記本主板上的散熱板相接觸,將主板上散熱板的熱量傳遞到鍵盤底部,通過密布的“透氣孔”散發熱量。如果鍵盤上積塵或油垢太多,會堵塞這些“透氣孔”,影響散熱能力。在很多輕薄本、超極本的檢查和清潔中,要考慮到鍵盤面的散熱孔及其清潔。
筆記本鍵盤的金屬底面兼具散熱任務
● 導熱硅脂失效
和臺式機一樣,筆記本的散熱片與芯片間也需要使用硅脂等導熱材料加強接觸,一旦硅脂失效、硅脂層進氣或者接觸不良,就會出現風扇狂轉但排風溫度不高,而筆記本的處理器溫度卻居高不下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清理干凈舊硅脂后,重新均勻涂滿硅脂,并將散熱片重新安裝好。由于筆記本空間狹小,在涂抹硅脂時一定要注意用量,盡量減少溢出,否則很容易沾染到周圍的元件,造成污染甚至短路。
● 熱管失效
筆記本電腦通常采用統一式散熱設計,用熱管連接各個高熱芯片和散熱片,一旦熱管失效,緊靠金屬管的熱傳導,也會造成散熱效率過低的問題。判斷熱管是否失效也很簡單,用打火機燒一端兩三秒后另一端就會感到發熱,那么熱管就沒問題,反之則說明效率過低或已經失效。熱管失效只能更換整個散熱系統,我們需要根據筆記本型號進行購買。
筆記本的高熱區域熱量需要通過熱管傳導到主散熱片上
經過這幾項基本檢測和相應處理,小伙伴們的筆記本應該可以在酷夏中為我們提供冷靜穩定的服務了。不過小伙伴在使用過程中也應該注意本本的運行狀態,盡量防患于未然哦。
著大家對電子產品便利性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滿足需要,很多小伙伴都會選擇筆記本當主力工具使用。
然而,眾所周知,大多數筆記本的一大通病就是散熱不夠優秀,尤其是夏日炎炎的天氣下,更為令人捉急。畢竟機身過熱,都會對筆記本帶來一定的傷害。
那我們有哪些方法可以迅速降低筆記本的溫度呢?今天就給大家來羅列一番,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使用。
一、常用篇:
二、技術篇:
筆記本電腦出現發熱嚴重的情況,其實大多數都是跟我們個人的用機習慣相聯系。
發熱問題頻繁必然會對電腦壽命造成影響,如果你對于這方面比較在意的話,建議在使用過程中參考一下以上小技巧,肯定有能幫到你的地方~
你都是怎么處理電腦散熱問題的呢?
日炎炎給電腦做個全面降溫檢測,可以讓電腦平穩度夏。
因為我住的出租屋在頂樓室內溫度接近 40℃,所以我這段時間一直在優化設備散熱。順便寫了這篇文章分享一下我的經驗。本文將從三個思路出發:1、監控電腦運行溫度;2、提升電腦散熱能力;3、減少設備功耗發熱;來給電腦做次全面降溫優化。
監控硬件溫度可以直觀了解電腦運行情況。硬件溫度監控軟件有很多,我推薦幾個常用工具(魯大師雖然方便,但廣告太多我個人不喜歡,就不推薦了):
AIDA64 是一個全能型硬件工具,包括硬件信息查看、硬件溫度監控、烤機、內存測試等等。通過 AIDA64 既可以監控硬件溫度,還可以配合烤機測試設備的散熱穩定性。所以我們在做完散熱優化后可以用 AIDA64 來烤機驗證一下。
Core Temp 是一個輕量的處理器溫度和功耗監測程序。Core Temp 優點:溫度展示直觀,可分別展示每個核心的實時溫度、最高溫度;還可以優雅地在任務欄顯示。
HDSentinel(硬盤哨兵)是一個功能強大的硬盤監控程序,既可以監控硬盤的健康狀態還可以記錄硬盤運行溫度曲線。并展示硬盤實時溫度和最高溫度。
有了這些溫度檢測工具,如果檢測到設備有散熱壓力,那么接下來就可以動手優化一下電腦散熱。
電腦最大的熱源來自處理器和顯卡。其中顯卡自帶散熱,所以大家平時最關注的是處理器散熱和機箱散熱。
提升處理器散熱常用的方法有:1、清理風扇和散熱器灰塵;2、更換硅脂(相變片);3、更換更強的散熱器,比如水冷。
常規操作是1年清理1次風扇和散熱器灰塵,1-2年更換1次硅脂,要求更高一點的話可以換成相變硅脂。雖然很多人都推薦相變硅脂,但這個東西是真不太好貼。
我個人是個堅定的風冷派,得益于 AMD 積熱和 Intel 虛標 TDP 的功勞讓水冷得到快速普及。理論上水冷散熱優于風冷,而且有靜音的優勢。但缺點也同樣致命:漏液危害極大。對于高端處理器和超頻而言,水冷已經是一個必選項。當下流行悶罐海景房機箱,也讓水冷成為更多人的選擇。
提升機箱散熱有2個目的:一、將熱風從機箱抽出去,降低整體硬件溫度。二、增加風扇吹硬盤和主板,提升主板和硬盤散熱。
顯卡自帶散熱,在保修時間內一般不會去拆開更換硅脂。但是對于礦卡而言,可以更換一次硅脂,清理一次灰塵,讓其處于更好的運行狀態。
通過 BIOS 設置或系統設置限制處理器運行功耗,也是有效降低溫度的方式。
如果主板 BIOS 支持設置 TDP ,我們就可以通過限制處理器 Pl1 和 Pl2 數值控制處理器功耗。其中 Pl1 代表處理器額定功耗,Pl2 代表睿頻功耗。如果散熱滿足不了處理器發熱,應當適當降低 Pl1 和 Pl2 數值反而可以提升使用體驗。
對于 Intel 12代以后的酷睿處理器, 由于官方大核睿頻太激進存在大核溫度高容易瞬間過 100℃,最有效的降溫方法是關閉超線程或者對處理器手動降壓。
關閉超線程基本不影響使用體驗,又可以有效降低大核溫度,對比筆記本降溫可以說是立竿見影(甚至可以提升游戲體驗)。但是關閉超線程會影響生產力(多核可能會有 15-20% 的性能損失)。
在系統里也可以通過系統的電源模式來優化,比如設置電源模式為節能模式等等。
限制處理器運行功耗肯定會影響到性能,但是在設備散熱不足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取一個折中值。因為讓設備能長時間峰值運行比長時間因過熱降頻使用體驗會更好,對設備的使用壽命而言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