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想手機新旗艦來了,全球首發驍龍870!


    1月26日,聯想發布了其在2021年的第一款旗艦機型——motorola edge s。


    攝影師:林雪冬


    作為自家的“開年旗艦”,motorola edge s的配置自然也是按照旗艦規格去堆砌的:首發高通驍龍870旗艦處理器、LPDDR5+增強版UFS3.1存儲組合、6.7英寸高刷新率高色域HDR屏幕,以及一顆足夠持久的5000mAh大電池。

    清爽外觀,高刷“影院”屏

    極果君拿到的是“雪霽初晴”配色版本,看上去清新爽利,卻一上手就感受到了motorola edge s“沉甸甸”的誠意。整機厚度為9.59mm,得益于3D曲面機身的優化,手感居然還可以。



    點亮屏幕,比例達21:9的6.7英寸1080P超長“帶魚”屏還是很吸引眼球的。不僅長寬比奇特,這塊屏幕的其他參數也十分優秀:擁有90Hz高刷新率,還支持DCI-P3廣色域和HDR10技術。



    此外,可能還會讓部分LCD愛好者“狂喜”。沒錯,這塊屏幕的材質正是LCD,也正因為是LCD屏幕,所以解鎖方式從主流的屏下指紋變成了側邊框指紋解鎖,在能夠快速解鎖手機的同時,還能保持足夠的美觀。



    值得表揚的是,motorola edge s并沒有隨大流把耳機孔砍掉,對重度游戲玩家十分友好,能夠讓玩家們在充電的同時還能戴上耳機聽到鬼鬼祟祟的“腳步聲”。

    性能在線,全能體驗

    motorola edge s最值得關心的就是它的性能部分,尤其是全球首發的高通驍龍870 5G處理器。



    首先,驍龍870使用7nm工藝制造,CPU部分采用Kryo 585八核架構設計,主頻最高提升至3.2GHz,較上代提升12%,GPU較上代提升10%。除了首發驍龍870以外,Motorola edge s還擁有LPDDR5高速內存和增強版UFS3.1閃存,支持最高1TB的SD卡,外圍配置也絲毫不虛。


    那么motorola edge s到底與多強?我們直接用跑分來看結果:



    無論是運行Geekbench還是安兔兔測試,Motorola edge s的最終得分都屬于2021年的第一梯隊,性能還是很不錯的。


    跑分不能代表真實體驗?沒關系,極果君用游戲來測試Motorola edge s,更直觀!



    在運行《和平精英》的過程中,在motorola edge s可選的最高畫質下(HDR高清+極限幀率),edge s仍然毫無壓力,全程滿幀。



    有了極為強勁的性能,續航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痛點。motorola edge s還搭載了一顆容量高達5000mAh的超大電池,根據官方數據可以持續待機最高兩天。


    顯然,motorola edge s并沒有滿足于做一個偏科的純“性能”機,My UI的全面升級不僅在UI界面上帶來了全新的視覺效果,在應用功能的創新以及性能優化上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并且基于安卓原生系統上融入了更多本土化元素,更加符合用戶習慣;同時加入了更多個性化功能、自適應性能為用戶帶來更多輕快便捷體驗,還對商務體驗進行了優化:新增Ready for AI智能辦公模式。



    那么就有同學要問了:啥是智能辦公模式?別急,往下看。


    如果叫它“電腦模式”就好理解了:僅需一根type-c線即可實現手機到顯示器/電視/投影儀等顯示設備的跨設備4K高清投屏,此時手機還可以充當觸控板和遙控器的角色。



    能夠通過顯示器屏幕去使用手機上的應用,如果接上鍵盤和鼠標,更是讓其成為一臺真正的生產力工具。


    用前攝測量心率也是Motorola edge s的一大創新:這項基于聯想研究院尖端研究出的技術可以通過光譜捕捉來實現0輻射探測識別生物體征,15秒即可準確反饋心率。



    極果君試了一下,還挺好用的。



    motorola edge s機身左側特設一鍵觸達按鍵,經過簡單設置后,可一鍵直達所需界面,可輕松調取付款碼、健康碼等高頻應用;此外,長按可直達設置界面,點按兩下機身右側電源按鍵可顯示六項快捷方式,支持調取常用應用、工具、聯系人等;在日常使用上更為方便。

    更多鏡頭,更多玩法

    在后置攝像頭上,motorola edge s采用了四攝組合:6400萬主攝+200萬人像景深+1600萬超廣微距+TOF立體深感鏡頭的后置四攝矩陣,此外,前置還有1600萬主攝+800萬超廣鏡頭的雙攝組合——


    所以哪怕motorola edge s的畫質并不突出,它的各種功能也足夠玩出花來了:夜景、專色模式、微動攝影,還有獨特的2.8cm超微距+微距燈環,人像視頻和心率測試……


    所以還是直接用樣張來展示motorola edge s的影像水平吧。



    可以看到,整張照片對于膚色還原表現非常不錯,此外對于人后的景物細節也沒有丟失,沒有出現明顯的涂抹現象。



    當我們打開超廣角模式之后,整體色彩和1X主攝拍攝的色彩幾乎相同,對于人像的還原表現非常不錯,同時也收納了更多的景物,整張照片空間感更強,唯一有點不足的地方就是對于桌子的畸變控制還有待優化。


    對于建筑物的還原,它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此外,Vlogger模式的前后同框拍攝也十分有趣:



    十分適合motorola edge s用戶隨手拍攝日常小花絮,趣味性十足。

    日常輕松,游戲出眾

    motorola edge s作為聯想的“開年旗艦”,不僅首發驍龍870保證了性能在線,游戲體驗也十分出色,在日常辦公中完全可以勝任一臺“輕”主機,拍照功能也足夠優秀,足夠作為用戶的主力機來使用。



    在發布會的最后它的價格也公布了出來:



    6GB+128GB版本售價為1999元

    8GB+128GB版本售價為2399元

    8GB+256GB版本售價為2799元

    極果君作為一個重度手游用戶,面對motorola edge s的超大電池,只想說:真香!

    覽器是我們日常使用電腦時最常用的軟件,以致于我們已經幾乎忽視了它的存在。而且對于用戶來說,認準一款瀏覽器就很難再“換門”。就筆者個人來說,使用Chrome已經超過10年時間,相信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

    至于瀏覽器的使用體驗,主觀性更為明顯。我習慣Chrome,你習慣Edge、QQ,他習慣360、傲游,這都沒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喜歡和習慣的一款瀏覽器,無所謂孰高孰低。所以本篇評測我們不會聊各個瀏覽器的使用體驗,也完全沒有要通過性能排名來要求大家“換們”的意思。之所以做這次橫評,一方面是我們每隔2-3年會做一次瀏覽器橫評(瀏覽器性能變化慢,有實質性變化的迭代周期更長),大家可以看做是常規操作;另一方面則是想要了解一下時下各大瀏覽器的性能表現。

    好了閑話不多說,我們直接進入正題。

    ·參評瀏覽器基本信息匯總

    本次測試我們選擇了11款瀏覽器,它們的基本信息如下:

    看到這個表,頓時讓我覺得現在的瀏覽器市場和當年香港歌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當年是中島美雪養活了一眾歌星,現在是一個谷歌養活了幾乎整個瀏覽器市場。11款瀏覽器中有10款是基于谷歌Blink渲染引擎打造的,只有Mozilla FireFox依舊使用Gecko 2(表格中的Gecko 102錯誤,應該為Gecko 2)。

    這里要說一下Blink,谷歌退出Webkit項目之后,就在其基礎之上重寫了Blink引擎,但它本質上還是Webkit,只不過是谷歌把Webkit中與Chromium無關的Ports全部移除掉,再將代碼結構重新整理,所以Blink是Webkit的繼承者,并非谷歌全新研發的渲染引擎。

    另外11款瀏覽器安裝后的容量,傲游依然是最龐大的,達到了844MB,最為精簡干練的則是搜狗瀏覽器,只有164MB,另外谷歌Chrome與微軟Edge的容量也比較大,分別為549MB和526MB。

    ·測試項目與相關說明

    接下來我們說說測試項目,本次選用了8項測試:

    其一,Browserbench的三個測試項目:JetStream2、MotionMark,以及Speedometer。三者分別測試瀏覽器的Java腳本性能、動畫場景的圖形渲染性能、以及Web應用的響應速度。

    其二,HTML5 TEST,顧名思義,測試瀏覽器的HTML 5性能。

    其三,谷歌Chromium的Octane 2.0,同樣是測試瀏覽器的Java腳本性能。

    其四,Mozilla的Kraken JavaScript測試,這里引入多個不同的Java腳本性能測試會更加公平一些。

    其五,Basemark Web 3.0性能測試,可以看做是瀏覽器的綜合性能測試。

    其六:內存、CPU、GPU占用率測試。

    需要說明的是:

    ·不同電腦硬件配置對于測試結果會有比較明顯的影響,但是只要在同一硬件配置下做完所有測試,那么就可以區分出瀏覽器之間的性能差異。

    ·因為在不同硬件配置下跑出的分數是不盡相同的,所以本篇橫評所有測試分數均只做為參考,主要用以衡量各瀏覽器的性能強弱,不做固定得分看待。

    ·測試平臺硬件信息:

    本次使用的測試平臺硬件配置信息如下:

    處理器:英特爾酷睿i7-12700H

    內存:2×8GB DDR4內存

    硬盤:512GB PCIe 3.0固態硬盤

    顯卡:NVIDIA GeForce RTX 3050筆記本電腦GPU

    操作系統:Windows 11家庭中文版21H2

    ·各項性能測試結果及排名

    基本信息了解之后,我們來看看測試結果。

    【JetStream2】

    首先是Java腳本性能測試JetStream2,該項測試包含了59項各類Java腳本相關獨立測試項,每個測試項會給出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最終會給出一個總成績。

    在這項測試中,微軟Edge瀏覽器以252.391分奪得第一名,傲游瀏覽器以238.636分排名第二,Chrome瀏覽器、Opera瀏覽器分別以236.177和233.166分位居3、4位,FireFox、世界之窗、2345三款瀏覽器排名后三位。

    【MotionMark】

    第二項測試為MotionMark,它主要衡量瀏覽器的圖形渲染能力。瀏覽器雖然主要功能是瀏覽網頁,但其實它不僅僅涉及到圖片、文本的加載,一些網頁特效、網頁游戲等內容,需要用到圖形渲染能力。

    在這項測試中,Edge瀏覽器以1123.4分排名第一,傲游瀏覽器得分1097.59排名第二,Chrome瀏覽器得分1063.88排名第三,排名最后三位的分別是2345、世界之窗以及搜狗。

    【Speedometer】

    第三項測試為Speedometer,它主要衡量瀏覽器的Web應用響應能力。該項測試中,Edge與Chrome同為264分并列第一,傲游瀏覽器以260.9分排名第二,后三位依次為世界之窗、360安全瀏覽器以及搜狗瀏覽器。

    在Browserbench三項測試中,比較出人意料的是國內廠商制作的傲游瀏覽器。作為曾經國內瀏覽器一哥,傲游一度遭遇了口碑下滑的尷尬,不過現在看來,傲游的技術力還是相當可以的,Java和圖形渲染能力甚至略超Chrome,這一點確實沒有預料到。

    【HTML5 TEST】

    第四項測試我們來看看HTML5性能。

    從測試結果來看,獵豹瀏覽器在HTML5性能上表現出色,以532分拿下第一名;Edge、Chrome、傲游、QQ、2345、360六款瀏覽器得分均為528分,達到了當下的平均水準;Opera的表現也還不錯達到了526分;FireFox、搜狗表現一般,但也達到了500分以上;世界之窗表現最差,僅為481分,這一成績大概相當于2019年瀏覽器的平均水準,畢竟世界之窗目前已經很久都沒有更新了。

    【Octane 2.0】

    Octane 2.0是谷歌Chromium的Java腳本性能測試標準,因此對于使用Blink引擎的瀏覽器自然是有一定偏向,以致于Gecko 2的FireFox排名墊底。所以我們在下面也引入了Mozilla的Kraken JavaScript測試,以保證公平性。

    10款Blink引擎的瀏覽器中,Edge、Opera、Chrome排名前三,傲游與前三的差距也不算大,再下來QQ、獵豹、360以及搜狗四款瀏覽器位居第二梯隊,世界之窗、2345依舊表現不佳。

    【Kraken JavaScript】

    第六項出自Mozilla的Kraken JavaScript測試。

    原本FireFox應該有自家BUFF加持而占優,但結果卻是并不太理想,測試結果排名倒數第四,Kraken JavaScript加載速度為699.9毫秒。而排名前三的依舊為Edge、Chrome、Opera,另外傲游也進入了500毫秒大關。

    此外,此前一直拉胯的世界之窗竟然在Kraken Web框架下的加載速度上表現強勁,以550.1毫秒位居第五,這一點比較出乎預料。

    【Basemark Web 3.0】

    第七項測試我們來看看Basemark的Web 3.0相關測試。該項測試包含了非常豐富的Web應用、功能和圖形相關測試,可以看作是瀏覽器的綜合性能測試。

    在這項測試中,Opera表現最佳,總得分1280.08,Chrome排名第二,傲游依舊表現穩定,排名第三,此前多項第一的Edge瀏覽器排名第四。不過從得分可以看到,前四名的差距其實非常小,第一名與第四名得分僅差72.84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綜合性能排名后兩位的世界之窗和QQ主要原因在于二者無法順利運行Web 2.0的相關測試項,因此得分偏低。

    從七項基本性能測試來看,Edge、Chrome兩款瀏覽器的表現非常穩定,綜合性能最佳。而國內瀏覽器品牌里,老牌的傲游性能不輸Edge和Chrome,這在測試之前是筆者沒有預料到的。此外,Opera也依舊是一款比較不錯的瀏覽器。而相對不太推薦的是世界之窗、2345這兩款瀏覽器,在加載速度、響應速度、圖形渲染方面表現都不是太好。

    此外,QQ、360、搜狗、獵豹這幾款瀏覽器的表現不相上下,如何選擇就看大家日常的使用習慣。

    FireFox也就是火狐瀏覽器如今確實是性能不夠看了。以往火狐其實是一款口碑極佳的瀏覽器,但目前來看,Gecko 2與Blink之間的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火狐用戶大量的流失也并非是沒有道理。

    【內存/CPU/GPU占用測試】

    最后一項測試,我們來看看11款瀏覽器的內存、CPU和GPU占用率情況。

    測試方法依舊是祭出B站經典視頻《【炮姐/AMV】我永遠都會守護在你的身邊!》來進行測試。下圖顯示了該視頻峰值時彈幕量,其總彈幕量已經超過百萬,因此能夠非常明顯的影響到瀏覽器的內存、CPU和GPU的峰值占用情況。

    以下是11款瀏覽器的測試結果匯總:

    內存默認占用情況,Opera占用最高,達到501.3MB,許久沒有更新過的世界之窗只占用79.2MB。

    峰值內存占用FireFox達到了恐怖的3609MB,遠超其它瀏覽器,最低為2345瀏覽器,占用586.2MB,世界之窗瀏覽器因為無法正常打開B站視頻,所以沒有成績。

    總體來說,默認內存占用除了FireFox與Opera比較高之外,其余9款瀏覽器占用都不算高。但峰值內存占用來看,Edge、Chrome、FireFox、Opera、傲游、獵豹的占用都超過了1GB,相對于2、3年前增長了2-3倍,FireFox幾乎增長了6倍。

    CPU和GPU峰值占用方面,Edge相對比較高,可見Edge瀏覽器整體性能雖然不錯,但占用硬件資源較高,所以在使用Edge瀏覽器時電腦的耗電量會增高。如果您經常不插電使用筆記本電腦的話,建議不要用Edge瀏覽器比較好。

    此外,QQ瀏覽器的硬件占用情況總體控制良好,CPU峰值只有10.9%,GPU只有30.7%,內存占用率也不算高,是一款比較節省能耗的瀏覽器。

    ·11款瀏覽器初始界面點評

    本次橫評雖然有性能排名,但這并不代表筆者非要推薦大家使用排名前幾位的瀏覽器。正如文章開頭所言,瀏覽器使用是一個習慣問題,即便您習慣使用性能表現最糟糕的世界之窗,只要用著舒服,筆者認為也沒有什么問題。所以本篇橫評不涉及瀏覽器使用優劣的評判。

    如果您像我一樣習慣簡約風格,那么可以選擇Chrome這樣的。如果您喜歡打開瀏覽器就看到各種新聞,則可以選擇QQ、360、傲游這些帶有豐富內容的瀏覽器。如果您喜歡玩一些網頁游戲或者購物,那么2345、獵豹這些將相關應用直接集成到側邊欄的瀏覽器當然是最合適的。

    接下來我們還是對11款瀏覽器的初始默認界面做一些點評,大家也可以看看哪種界面更戳你的點。

    微軟Edge總體來說是目前性能表現最好的瀏覽器,雖然本身是基于Chrome內核打造,但微軟的優化調校相當出色。Edge瀏覽器界面可以選擇多種模式,默認會集成bing的搜索框,每次打開都會隨機匹配一張精美壁紙,下方會顯示登錄過的網站,再下來會有一些內容標簽,整體來說,Edge的界面集簡潔與實用性于一體,整個風格筆者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的。

    Edge

    Chrome的默認界面當然是經典的Google搜索欄,但在國內當然是用不了。搜索欄下方可以由用戶自定義一些常用的網站,上方的地址欄和工具欄都非常簡潔,這也是筆者一直使用Chrome的主要原因。另外Chrome最強大的地方自然在于其豐富的插件,善加利用將改變你對瀏覽器的認知。

    Chrome

    在Chrome之前,筆者用過一段時間的傲游,說實話除了當時版本速度比較慢意外,整體體驗相當不錯。現如今其默認界面依舊是導航和內容的聚合頁,另外也置頂了百度搜索框,同時最上方會顯示地點、天氣、溫度等信息。相對于Chrome,傲游的工具欄算是比較復雜,另外左側依舊是傲游經典的收藏夾。

    傲游

    Opera的默認界面主要是一些預設網站的聚合,下方是最近登錄網站的記錄。不過有一點比較違和的地方就是最近登錄網站的標簽名叫做“建議”,筆者還是建議Opera的工作人員看到的話可以改一改。

    Opera瀏覽器最側邊欄的功能還是比較有意思的,預置了Ins、FaceBook等國內打不開的網站,另外還有一些功能選項。總體來說Opera的主界面非常簡潔,但也是集簡潔與功能性于一體的設計風格。

    Opera

    FireFox的主界面同樣是網站和內容的聚合頁,上方默認百度搜索欄。它有一個比較獨特的設計是右上角有“移動設備上的書簽”功能,登錄火狐賬號就可以將移動設備上的書簽同步過來。

    此外火狐瀏覽器的標簽頁設計也比較獨特,整體就像是懸浮于標簽欄之上。

    FireFox

    QQ、360和搜狗三款瀏覽器的總體風格很像,QQ、搜狗默認搜索欄自然都是搜狗,360默認搜索欄是360,三者整體布局和內容差不多,QQ瀏覽器左側有工具欄,360和搜狗則相對簡潔一些,但是360在打開網頁之后一些小功能還是比較好用的,比如實時錄屏等,不過頻繁的小提示彈窗會讓初次使用的人感到厭煩。

    QQ

    另外360瀏覽器安裝之后會自帶一個雜志封面(壁紙)的功能,只要有幾分鐘不動電腦,它就會自動將屏幕切到這個模式,果然不愧是傳承于360全家桶的基因。不過這個功能對實際使用電腦的便利性影響不大,只是默認給你帶這么個功能還是多少讓人覺得有些不爽。

    360

    搜狗

    2345和獵豹瀏覽器默認同樣是聚合頁,不過二者相對于前面的瀏覽器來說,雜七雜八的元素比較多,頁游、電商等元素都被集成到左側工具欄上。

    2345

    獵豹瀏覽器的設計風格也與眾不同,與另外10款瀏覽器的扁平化設計風格相比,獵豹瀏覽器的設計更加擬物、更加立體,給筆者的感覺,用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就是有一種鄉村朋克風格。

    獵豹

    世界之窗的初始界面是11款瀏覽器中最為簡潔的,只會顯示最常訪問的網站,甚至連搜索欄都沒有,喜歡極簡風格的朋友可以考慮這款瀏覽器。不過因為很久都沒有更新版本,所有現代網頁的一些元素有可能不能正常加載。

    世界之窗

    ·評測總結

    本次評測的11款瀏覽器中,世界之窗因為長時間沒有更新,所以整體表現還停留在3-5年前的水準,而且一些時下網頁的功能與特性也無法正常支持,因此這款瀏覽器雖然還能夠下載到,但是不建議大家去使用。

    從性能測試來看,Edge、Chrome、傲游、Opera是相對比較好用的瀏覽器,Java腳本的運行效率、圖形渲染、Web應用的響應速度、Web 3.0的特性等方面都非常不錯,但是相對應的,這些瀏覽器對于硬件資源的占用率也比較高,如果是使用筆記本電腦,且不插電的話,耗電量相對會比較高。

    FireFox作為唯一一個非Blink引擎的瀏覽器,從實測來看其技術力近幾年已經逐漸掉隊,但這并不代表火狐瀏覽器不好用。雖然理論性能有所不濟,但在實際應用中,火狐依舊是比較不錯的一款,習慣于火狐的朋友其實沒有必要放棄,畢竟瀏覽器這東西用著舒服才是王道,性能測試看個熱鬧就好了。否則Edge瀏覽器也不會持續淪為其它瀏覽器的下載工具。

    QQ、360、2345、搜狗、獵豹這些瀏覽器雖然性能表現不如上述幾款,但硬件資源占用較低,優化較好,尤其是QQ瀏覽器,筆記本不插電使用的話,QQ瀏覽器是比較節能的選擇。不過國內設計的這些瀏覽器的通病就是亂七八糟的元素太多,對于喜歡極簡風格的用戶來說卻是不太可能對它們產生好感。

    (7962818)

    源:中關村在線

    瀏覽器是我們日常使用電腦時最常用的軟件,以致于我們已經幾乎忽視了它的存在。而且對于用戶來說,認準一款瀏覽器就很難再“換門”。就筆者個人來說,使用Chrome已經超過10年時間,相信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

    至于瀏覽器的使用體驗,主觀性更為明顯。我習慣Chrome,你習慣Edge、QQ,他習慣360、傲游,這都沒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喜歡和習慣的一款瀏覽器,無所謂孰高孰低。所以本篇評測我們不會聊各個瀏覽器的使用體驗,也完全沒有要通過性能排名來要求大家“換門”的意思。之所以做這次橫評,一方面是我們每隔2-3年會做一次瀏覽器橫評(瀏覽器性能變化慢,有實質性變化的迭代周期更長),大家可以看做是常規操作;另一方面則是想要了解一下時下各大瀏覽器的性能表現。

    好了閑話不多說,我們直接進入正題。

    ·參評瀏覽器基本信息匯總

    本次測試我們選擇了11款瀏覽器,它們的基本信息如下:


    看到這個表,頓時讓我覺得現在的瀏覽器市場和當年香港歌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當年是中島美雪養活了一眾歌星,現在是一個谷歌養活了幾乎整個瀏覽器市場。11款瀏覽器中有10款是基于谷歌Blink渲染引擎打造的,只有Mozilla FireFox依舊使用Gecko 2。

    這里要說一下Blink,谷歌退出Webkit項目之后,就在其基礎之上重寫了Blink引擎,但它本質上還是Webkit,只不過是谷歌把Webkit中與Chromium無關的Ports全部移除掉,再將代碼結構重新整理,所以Blink是Webkit的繼承者,并非谷歌全新研發的渲染引擎。

    另外11款瀏覽器安裝后的容量,傲游依然是最龐大的,達到了844MB,最為精簡干練的則是搜狗瀏覽器,只有164MB,另外谷歌Chrome與微軟Edge的容量也比較大,分別為549MB和526MB。

    ·測試項目與相關說明

    接下來我們說說測試項目,本次選用了8項測試:

    其一,Browserbench的三個測試項目:JetStream2、MotionMark,以及Speedometer。三者分別測試瀏覽器的Java腳本性能、動畫場景的圖形渲染性能、以及Web應用的響應速度。

    其二,HTML5 TEST,顧名思義,測試瀏覽器的HTML 5性能。

    其三,谷歌Chromium的Octane 2.0,同樣是測試瀏覽器的Java腳本性能。

    其四,Mozilla的Kraken JavaScript測試,這里引入多個不同的Java腳本性能測試會更加公平一些。

    其五,Basemark Web 3.0性能測試,可以看做是瀏覽器的綜合性能測試。

    其六:內存、CPU、GPU占用率測試。

    需要說明的是:

    ·不同電腦硬件配置對于測試結果會有比較明顯的影響,但是只要在同一硬件配置下做完所有測試,那么就可以區分出瀏覽器之間的性能差異。

    ·因為在不同硬件配置下跑出的分數是不盡相同的,所以本篇橫評所有測試分數均只做為參考,主要用以衡量各瀏覽器的性能強弱,不做固定得分看待。

    ·測試平臺硬件信息:

    本次使用的測試平臺硬件配置信息如下:

    處理器:英特爾酷睿i7-12700H

    內存:2×8GB DDR4內存

    硬盤:512GB PCIe 3.0固態硬盤

    顯卡:NVIDIA GeForce RTX 3050筆記本電腦GPU

    操作系統:Windows 11家庭中文版21H2

    ·各項性能測試結果及排名

    基本信息了解之后,我們來看看測試結果。

    【JetStream2】


    首先是Java腳本性能測試JetStream2,該項測試包含了59項各類Java腳本相關獨立測試項,每個測試項會給出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最終會給出一個總成績。

    在這項測試中,微軟Edge瀏覽器以252.391分奪得第一名,傲游瀏覽器以238.636分排名第二,Chrome瀏覽器、Opera瀏覽器分別以236.177和233.166分位居3、4位,FireFox、世界之窗、2345三款瀏覽器排名后三位。


    【MotionMark】


    第二項測試為MotionMark,它主要衡量瀏覽器的圖形渲染能力。瀏覽器雖然主要功能是瀏覽網頁,但其實它不僅僅涉及到圖片、文本的加載,一些網頁特效、網頁游戲等內容,需要用到圖形渲染能力。

    在這項測試中,Edge瀏覽器以1123.4分排名第一,傲游瀏覽器得分1097.59排名第二,Chrome瀏覽器得分1063.88排名第三,排名最后三位的分別是2345、世界之窗以及搜狗。


    【Speedometer】


    第三項測試為Speedometer,它主要衡量瀏覽器的Web應用響應能力。該項測試中,Edge與Chrome同為264分并列第一,傲游瀏覽器以260.9分排名第二,后三位依次為世界之窗、360安全瀏覽器以及搜狗瀏覽器。


    在Browserbench三項測試中,比較出人意料的是國內廠商制作的傲游瀏覽器。作為曾經國內瀏覽器一哥,傲游一度遭遇了口碑下滑的尷尬,不過現在看來,傲游的技術力還是相當可以的,Java和圖形渲染能力甚至略超Chrome,這一點確實沒有預料到。

    【HTML5 TEST】


    第四項測試我們來看看HTML5性能。

    從測試結果來看,獵豹瀏覽器在HTML5性能上表現出色,以532分拿下第一名;Edge、Chrome、傲游、QQ、2345、360六款瀏覽器得分均為528分,達到了當下的平均水準;Opera的表現也還不錯達到了526分;FireFox、搜狗表現一般,但也達到了500分以上;世界之窗表現最差,僅為481分,這一成績大概相當于2019年瀏覽器的平均水準,畢竟世界之窗目前已經很久都沒有更新了。


    【Octane 2.0】


    Octane 2.0是谷歌Chromium的Java腳本性能測試標準,因此對于使用Blink引擎的瀏覽器自然是有一定偏向,以致于Gecko 2的FireFox排名墊底。所以我們在下面也引入了Mozilla的Kraken JavaScript測試,以保證公平性。

    10款Blink引擎的瀏覽器中,Edge、Opera、Chrome排名前三,傲游與前三的差距也不算大,再下來QQ、獵豹、360以及搜狗四款瀏覽器位居第二梯隊,世界之窗、2345依舊表現不佳。


    【Kraken JavaScript】


    第六項出自Mozilla的Kraken JavaScript測試。

    原本FireFox應該有自家BUFF加持而占優,但結果卻是并不太理想,測試結果排名倒數第四,Kraken JavaScript加載速度為699.9毫秒。而排名前三的依舊為Edge、Chrome、Opera,另外傲游也進入了500毫秒大關。

    此外,此前一直拉胯的世界之窗竟然在Kraken Web框架下的加載速度上表現強勁,以550.1毫秒位居第五,這一點比較出乎預料。


    【Basemark Web 3.0】


    第七項測試我們來看看Basemark的Web 3.0相關測試。該項測試包含了非常豐富的Web應用、功能和圖形相關測試,可以看作是瀏覽器的綜合性能測試。

    在這項測試中,Opera表現最佳,總得分1280.08,Chrome排名第二,傲游依舊表現穩定,排名第三,此前多項第一的Edge瀏覽器排名第四。不過從得分可以看到,前四名的差距其實非常小,第一名與第四名得分僅差72.84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綜合性能排名后兩位的世界之窗和QQ主要原因在于二者無法順利運行Web 2.0的相關測試項,因此得分偏低。


    從七項基本性能測試來看,Edge、Chrome兩款瀏覽器的表現非常穩定,綜合性能最佳。而國內瀏覽器品牌里,老牌的傲游性能不輸Edge和Chrome,這在測試之前是筆者沒有預料到的。此外,Opera也依舊是一款比較不錯的瀏覽器。而相對不太推薦的是世界之窗、2345這兩款瀏覽器,在加載速度、響應速度、圖形渲染方面表現都不是太好。

    此外,QQ、360、搜狗、獵豹這幾款瀏覽器的表現不相上下,如何選擇就看大家日常的使用習慣。

    FireFox也就是火狐瀏覽器如今確實是性能不夠看了。以往火狐其實是一款口碑極佳的瀏覽器,但目前來看,Gecko 2與Blink之間的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火狐用戶大量的流失也并非是沒有道理。

    【內存/CPU/GPU占用測試】

    最后一項測試,我們來看看11款瀏覽器的內存、CPU和GPU占用率情況。

    測試方法依舊是祭出B站經典視頻《【炮姐/AMV】我永遠都會守護在你的身邊!》來進行測試。下圖顯示了該視頻峰值時彈幕量,其總彈幕量已經超過百萬,因此能夠非常明顯的影響到瀏覽器的內存、CPU和GPU的峰值占用情況。


    以下是11款瀏覽器的測試結果匯總:


    內存默認占用情況,Opera占用最高,達到501.3MB,許久沒有更新過的世界之窗只占用79.2MB。

    峰值內存占用FireFox達到了恐怖的3609MB,遠超其它瀏覽器,最低為2345瀏覽器,占用586.2MB,世界之窗瀏覽器因為無法正常打開B站視頻,所以沒有成績。

    總體來說,默認內存占用除了FireFox與Opera比較高之外,其余9款瀏覽器占用都不算高。但峰值內存占用來看,Edge、Chrome、FireFox、Opera、傲游、獵豹的占用都超過了1GB,相對于2、3年前增長了2-3倍,FireFox幾乎增長了6倍。

    CPU和GPU峰值占用方面,Edge相對比較高,可見Edge瀏覽器整體性能雖然不錯,但占用硬件資源較高,所以在使用Edge瀏覽器時電腦的耗電量會增高。如果您經常不插電使用筆記本電腦的話,建議不要用Edge瀏覽器比較好。

    此外,QQ瀏覽器的硬件占用情況總體控制良好,CPU峰值只有10.9%,GPU只有30.7%,內存占用率也不算高,是一款比較節省能耗的瀏覽器。

    ·11款瀏覽器初始界面點評

    本次橫評雖然有性能排名,但這并不代表筆者非要推薦大家使用排名前幾位的瀏覽器。正如文章開頭所言,瀏覽器使用是一個習慣問題,即便您習慣使用性能表現最糟糕的世界之窗,只要用著舒服,筆者認為也沒有什么問題。所以本篇橫評不涉及瀏覽器使用優劣的評判。

    如果您像我一樣習慣簡約風格,那么可以選擇Chrome這樣的。如果您喜歡打開瀏覽器就看到各種新聞,則可以選擇QQ、360、傲游這些帶有豐富內容的瀏覽器。如果您喜歡玩一些網頁游戲或者購物,那么2345、獵豹這些將相關應用直接集成到側邊欄的瀏覽器當然是最合適的。

    接下來我們還是對11款瀏覽器的初始默認界面做一些點評,大家也可以看看哪種界面更戳你的點。

    微軟Edge總體來說是目前性能表現最好的瀏覽器,雖然本身是基于Chrome內核打造,但微軟的優化調校相當出色。Edge瀏覽器界面可以選擇多種模式,默認會集成bing的搜索框,每次打開都會隨機匹配一張精美壁紙,下方會顯示登錄過的網站,再下來會有一些內容標簽,整體來說,Edge的界面集簡潔與實用性于一體,整個風格筆者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的。

    Edge

    Chrome的默認界面當然是經典的Google搜索欄,但在國內當然是用不了。搜索欄下方可以由用戶自定義一些常用的網站,上方的地址欄和工具欄都非常簡潔,這也是筆者一直使用Chrome的主要原因。另外Chrome最強大的地方自然在于其豐富的插件,善加利用將改變你對瀏覽器的認知。


    Chrome

    在Chrome之前,筆者用過一段時間的傲游,說實話除了當時版本速度比較慢意外,整體體驗相當不錯。現如今其默認界面依舊是導航和內容的聚合頁,另外也置頂了百度搜索框,同時最上方會顯示地點、天氣、溫度等信息。相對于Chrome,傲游的工具欄算是比較復雜,另外左側依舊是傲游經典的收藏夾。


    傲游

    Opera的默認界面主要是一些預設網站的聚合,下方是最近登錄網站的記錄。不過有一點比較違和的地方就是最近登錄網站的標簽名叫做“建議”,筆者還是建議Opera的工作人員看到的話可以改一改。

    Opera瀏覽器最側邊欄的功能還是比較有意思的,預置了Ins、FaceBook等國內打不開的網站,另外還有一些功能選項。總體來說Opera的主界面非常簡潔,但也是集簡潔與功能性于一體的設計風格。


    Opera

    FireFox的主界面同樣是網站和內容的聚合頁,上方默認百度搜索欄。它有一個比較獨特的設計是右上角有“移動設備上的書簽”功能,登錄火狐賬號就可以將移動設備上的書簽同步過來。

    此外火狐瀏覽器的標簽頁設計也比較獨特,整體就像是懸浮于標簽欄之上。


    FireFox

    QQ、360和搜狗三款瀏覽器的總體風格很像,QQ、搜狗默認搜索欄自然都是搜狗,360默認搜索欄是360,三者整體布局和內容差不多,QQ瀏覽器左側有工具欄,360和搜狗則相對簡潔一些,但是360在打開網頁之后一些小功能還是比較好用的,比如實時錄屏等,不過頻繁的小提示彈窗會讓初次使用的人感到厭煩。


    QQ

    另外360瀏覽器安裝之后會自帶一個雜志封面(壁紙)的功能,只要有幾分鐘不動電腦,它就會自動將屏幕切到這個模式,果然不愧是傳承于360全家桶的基因。不過這個功能對實際使用電腦的便利性影響不大,只是默認給你帶這么個功能還是多少讓人覺得有些不爽。


    360


    搜狗

    2345和獵豹瀏覽器默認同樣是聚合頁,不過二者相對于前面的瀏覽器來說,雜七雜八的元素比較多,頁游、電商等元素都被集成到左側工具欄上。


    2345

    獵豹瀏覽器的設計風格也與眾不同,與另外10款瀏覽器的扁平化設計風格相比,獵豹瀏覽器的設計更加擬物、更加立體,給筆者的感覺,用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就是有一種鄉村朋克風格。


    獵豹

    世界之窗的初始界面是11款瀏覽器中最為簡潔的,只會顯示最常訪問的網站,甚至連搜索欄都沒有,喜歡極簡風格的朋友可以考慮這款瀏覽器。不過因為很久都沒有更新版本,所有現代網頁的一些元素有可能不能正常加載。


    世界之窗

    ·評測總結

    本次評測的11款瀏覽器中,世界之窗因為長時間沒有更新,所以整體表現還停留在3-5年前的水準,而且一些時下網頁的功能與特性也無法正常支持,因此這款瀏覽器雖然還能夠下載到,但是不建議大家去使用。

    下面來看看包含Octane 2.0和不包含Octane 2.0測試項時(之所以區分是因為Octane 2.0是谷歌推出的測試項,對非Blink引擎的瀏覽器,如FireFox不夠友好,為了公平,我們做了區分),11款瀏覽器的性能總得分排名情況。


    包含Octane 2.0總得分


    不包含Octane 2.0總得分

    從性能測試來看,Edge、Chrome、傲游、Opera是相對比較好用的瀏覽器,Java腳本的運行效率、圖形渲染、Web應用的響應速度、Web 3.0的特性等方面都非常不錯,但是相對應的,這些瀏覽器對于硬件資源的占用率也比較高,如果是使用筆記本電腦,且不插電的話,耗電量相對會比較高。

    FireFox作為唯一一個非Blink引擎的瀏覽器,從實測來看其技術力近幾年已經逐漸掉隊,尤其是Octane 2.0測試項加入總分統計后,因為得分過低而排名最后。不過即便去除Octane 2.0的分數,FireFox現在的性能表現也難以像以往那樣與Chrome這些瀏覽器抗衡。但這并不代表火狐瀏覽器不好用。雖然理論性能有所不濟,但在實際應用中,火狐依舊是比較不錯的一款,習慣于火狐的朋友其實沒有必要放棄,畢竟瀏覽器這東西用著舒服才是王道,性能測試看個熱鬧就好了。否則Edge瀏覽器也不會持續淪為其它瀏覽器的下載工具。

    QQ、360、2345、搜狗、獵豹這些瀏覽器雖然性能表現不如上述幾款,但硬件資源占用較低,優化較好,尤其是QQ瀏覽器,筆記本不插電使用的話,QQ瀏覽器是比較節能的選擇。不過國內設計的這些瀏覽器的通病就是亂七八糟的元素太多,對于喜歡極簡風格的用戶來說卻是不太可能對它們產生好感。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