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路是主板維修中必然要用到的基本技能之一,對地打阻值也是常用的技能之一。主板維修中要跑線路,通過跑線路找到電路所經過的元器件或芯片,然后找到故障元件。
測試的方法,萬用表蜂鳴二級管檔,表筆接線路的兩端,表響,證明電路是通的。
2.主板上跑線路找線的方法。
主板上比較粗的線一般是供電線,細的線是信號線,曲線是時鐘信號線,跑線路中遇到小圓孔要到主板背面找線。
3.跑線路中遇到電阻應直接越過,供電線經過大電阻,信號線經過小電阻,遇到電容不能越過。
4.對地打阻值。
對地打阻值,用萬用表,蜂鳴二極管,紅表筆接地黑表筆接測試點。主板上地線:主板的螺絲口,金屬外殼,大焊點等。
好了,以上就是主板維修中跑線路和對地打阻值的方法,如果大家想學習更多電腦故障維修的知識和技能,請關注我的頭條號。關注后會第一時間收到我寫的文章和發布的視頻。關注后可以給我發私信,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歡迎大家把電腦出現的故障問題在評論區留言。歡迎大家關注,評論,點贊,收藏,轉發。
電腦故障我幫您
家經常使用筆記本電腦,但是仍然不太了解筆記本電腦的機身接口都有什么用。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比較常見的筆記本機身接口,有什么作用?
USB接口、RJ-45網線接口、RJ-11電話線接口:
“USB”的全稱是“Universal Serial Bus”,支持熱插拔(即插即用)。按照接口的規范,USB接口又可以劃分為USB 1.1接口和 USB 2.0接口。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USB 2.0接口是USB 1.1接口的升級版,數據傳輸速度更快。目前,大多數筆記本電腦都在使用USB 2.0接口。它可以連接所有使用USB接口的外接設備,比如:鼠標、優盤、外置光驅、游戲手柄……
S-Video、VGA視頻接口、DVI視頻接口、HDMI高清接口:
S-Video接口/VGA接口/DVI接口/HDMI 高清接口都屬于多媒體接口,用來傳輸音頻和視頻。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些接口。
S-Video接口的全稱是“Separate Video”,又被大家稱為“S端子”。S端子是一種5芯接口,由2路視亮度信號、2路視頻色度信號和1路公共屏蔽地線組成。它將亮度和色度分離輸出,避免了混合視訊訊號輸出時亮度和色度的相互干擾。它可以連接所有使用S-Video接口的外接設備,比如:電視……
VGA視頻接口的全稱是“Video Graphics Array”,也叫D-Sub接口。VGA接口是一種D型接口,上面共有15針,分為3排,每排5個,是顯卡上輸出模擬信號的接口。雖然液晶顯示器可以直接接收數字信號,但是為了和VGA接口顯卡相匹配,很多低端產品都采用了VGA接口。
DVI視頻接口是由DDWG(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 數字顯示工作組)發明的一種高速數字信號傳輸技術,具有DVI-D和DVI-I兩種接口形式。DVI-D只有數字接口,DVI-I既有數字接口又有模擬接口。目前,市面上大多數DVI接口都是DVI-D接口。
HDMI 高清接口
HDMⅠ高清接口是新一代多媒體接口標準,全稱是“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中文意思為“高清晰多媒體接口”。該標準是由索尼、日立、松下、飛利浦、東芝、Silicon image、Thomson(RCA)等公司,在2002年4月開始發起的。它可以取代傳統電視機、DVD播放器和其它視頻輸出設備接口,統一并簡化用戶終端接線,提供更高帶寬的數據傳輸速度和數字化無損傳送音/視頻信號。
擴展塢、讀卡器、ExpressCard插槽:
擴展塢可以使你的筆記本電腦能夠連接更多USB外接設備;讀卡器可以使你的筆記本能夠讀取各種儲存卡里面的內容;ExpressCard插槽可以使你的筆記本能夠連接更多外接設備(比如:無線網卡、無線上網卡……)。
E-SATA接口、紅外接口、電源插孔、防盜鎖孔:
E-SATA是業界標準接口“Serial ATA”(SATA)的延伸,可以用來外接軟驅、光驅和硬盤
紅外接口可以感應到紅外信號,并根據信號指示進行工作
電源插孔可以連接電源適配器,為筆記本電腦提供工作動力
一般來說,筆記本經銷商在展示樣機的時候都會用到筆記本防盜鎖孔(用鏈鎖固定到展示臺上)。對于消費者來說,防盜鎖孔多用于一臺公共使用的筆記本電腦。
以上,就是一些比較常見的筆記本機身接口。
題簡介:
內容:介紹Altium Designer下,PCB布線GND地線連線推薦方法;
來源:實際使用得出;
作用:介紹Altium Designer下,PCB布線GND地線連線推薦方法;
PCB環境:Altium Designer 16.1.11;
日期:2018-05-24;
=====================分割線========================
立題詳解:
對“AD”而言,最新版為“18版”,限于筆者電腦配置所限,本次使用的“PCB環境”為“Altium Designer 16.1.11”;
對“AD”的“布線”而言,首先必須保證“VCC”和“GND”連接有效,且能滿足“設計需求”,本文重點討論為“雙層板”;
PS:不管對“高速信號”或是“低速信號”,建議均將“PI電源完整性”考慮進去,必要時考慮“VCC”和“GND”的平面分割問題;
1、VCC走線推薦方法
對“AD”而言,分3種情況:
i)、在“單層板”條件下,其走線單一,VCC線及GND線盡可能粗即可;
特例為:“單面鋁基板”:此板功率、發熱很大,成本較高,用于特殊用途;
ii)、在“雙層板”條件下,其有2層走線層,此時對“VCC線及GND線”,盡可能采用“銅皮方式連接”;
原因:無論多粗的走線,大部分情況下,其走線線寬,與銅皮相比,并不占優勢;
iii)、在“多層板”條件下,其有“VCC層及GND層”,對應的“VCC線及GND線”均為“層走線”,“阻抗”、“PI電源完整性”、“SI信號完整性”、“走線難度”等均有所提高,但成本呈現倍數增長;
2、GND走線實例-雙層板
對“AD”而言,在“雙層板”條件下,其有2層走線層,此時對“VCC線及GND線”,盡可能采用“銅皮方式連接”;
要點:對"GND走線"而言,推薦使用“GND銅皮”實現,替代“粗GND走線”,構建“類GNG地平面”;
截圖1:
截圖2:
截圖3:
截圖4:
要點1:完成“GND覆銅”后,一定要進行DRC檢查,保證“無未連接的線/網絡”;
要點2:對“AD”而言,對“隱藏線”,其不參與“未連接線的drc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