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的規定,2018年4月28日以后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報名資格制度:
1、2018年4月28日前取得本科學籍或本科畢業文憑的都可以報考,不限于全日制學歷,即老人老辦法;
2、2018年4月28日以后入學的,必須是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其中法學本科需獲得學士及以上學位方可報考,非法學類本科需獲得法律碩士、法學碩士及以上學位或獲得相應學位且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方可報考,即新人新辦法。
二、法考科目
法考一共有八門科目: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民訴法、行政法、商經知、三國法、理論法。
因法律修改、司法解釋出臺等因素,2021年考試內容將有較大變化,具體變化如下:
1、刑法:刑法修正案十一已于2020年12月26日通過,共修正47處內容。
2、刑事訴訟法:最高法司法解釋已確定要修改,2021年上半年修改的可能性非常大。
3、民法:民法典配套的司法解釋已于2020年12月30-31日發布,一共十六大類122份。
4、民訴法:據說要根據民法典進行大改,但可能沒那么快,預計會在2022年大修。
5、行政法:已明確要修改行政處罰法、治安管理處罰法、行政復議法。
6、商經知:因為經濟法涉及的項目較多,所以每年都會改一些內容,知產的著作權和專利部分也有修改;商法會根據民法典和司法解釋修改很多內容,但應該不會那么快,預計要到2022年。
7、三國法:基本不會改什么內容。
8、理論法:基本不會改什么內容。
二、報名、考試時間
1、報名時間:每年一般在4月底出考試大綱,5月底發布考試公告、報名時間,大約6月中旬至7月初客觀題報名繳費,主觀題報名則是在客觀題成績出來后。
2、考試時間:客觀題考試時間一般在8月底的最后一個周末,如果參考人員多的話,會分2批次考2天,每天的上午8:30—11:30考試卷一,考試時間180分鐘,下午14:00—17:00考試卷二,考試時間180分鐘。主觀題考試時間一般在國慶節假期結束上班后的第一個周六上午8:30—12:30,考試時間240分鐘。
三、考點分布及試卷結構
法考分2次考試,客觀題考試通過后方能參加主觀題考試,客觀題成績可以保留2年。
1、客觀題試卷結構:
考試試卷分2卷,總分為300分,每張試卷的試題結構為:50道單選(1分/道)+50道多選(2分/道)=共100道(合計150分),通過分數線為180分(滿分的60%)。
2、客觀題考查科目:
試卷一(公法):理論法(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律史、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刑法、刑訴、行政法、三國法之一的國際公法。
試卷二(私法):民法、民訴法(含仲裁制度)、商經(包括商法、經濟法、知識產權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三國法另外兩門的國際私法和國際經濟法。
3、主觀題試卷結構:
只有一卷,共6題,最后2題二選一,只需做1題,第一題為論述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后五題通常為案例分析題(很小概率考法律文書題),刑法、刑訴、民法民訴法、行政法、商法各一題,第5、6題一般分別是行政法、商法的題目,在2018、2019、2020年最后2題都是二選一答題,選做已成為趨勢,因此共需完成5道題,總分180分,通過分數線為108分(滿分的60%)。
4、主觀題考查科目:
法理、刑法、刑訴法、民法、民訴法、商法(選做)、行政法(選做)。
四、建議復習順序:
1、三國法、理論、經濟法和知產法這些小法偏記憶,碎,沒什么體系,即使不改,沒必要那么早復習,一般考前3個月左右學,前期優先復習核心重點的科目!
2、刑法、民法、行政、刑訴、民訴、商法這些核心重點科目基本都要改,建議今年按以下順序復習:
(1)刑法??梢韵葟土曅谭ǎ梢詫W2輪,第二輪放在民法后面學),刑法修正案已出,但對復習影響不大,之前學的99%都沒變,2021年的教材已經出了,就用最新版的,但修正案(十一)需要單獨打印學下即可(半天就可以搞定)。
(2)民法。刑法學了一輪后就學民法(可以學2輪,第二輪放在刑法的第二輪后面學),由于《民法典》是2020年5月28日新出的,在2020年12月26日出的司法解釋又比較多,但核心知識點都已經在民法典里出臺了,大的基調已經定下來了,司法解釋只是進行一些細化解釋,且大部分只是在原有司法解釋的基礎上進行的少量修改,知識點變化不會太大,因此在刑法第一輪學好后可以先把民法學起來。由于司法解釋剛出來,最新的教材出來不會早,可以先用2020年的教材,但一定要是根據最新民法典修改的教材,因為2020年有很多是根據草案改的書或課,那種書不能用。
春節前如果要復習,就復習刑法、民法這兩門即可。這兩個科目對于法律基礎很重要,都是前期打基礎的課程,占分比重大,法考一直都有“得民刑者得天下”的說法,因此一輪肯定不夠,不要著急學其他的,就先學刑法、民法,打好基礎即可。
(3)商法和民訴法。應該不會修改太多,刑法、民法過了一遍后可以接上去學起來,現在已經有2021年的書出來了,最好用新書。
(4)行政法和刑訴法。等老師按照最新法條改完書和課之后再復習,不要那么早,牽扯和修改內容比較散和碎,不要學舊的。
(5)理論法、三國法、經濟法、知產法。這些小法放在最后,在考前3個月左右學,肯定是學當年最新的課,這幾門以記憶為主,沒必要學前期厚厚的學習包,可以直接用背誦版或內部講義學。
五、培訓機構及老師選擇
以下是我個人推薦的培訓機構及老師,各家培訓機構及老師的培訓風格各有特色,我的推薦僅代表我個人意見,不一定適合所有學員,僅供參考。根據我之前復習的經驗看,各位老師講課的內容其實都差不多,我們可以先試聽一、兩課感覺一下,如果老師的授課風格對你胃口,講的課容易接受、消化,那就選他的課,不要猶豫,否則,就再換一個試試。
1、培訓機構:建議選擇蔣四金的覺曉法考或厚大法考,覺曉法考優先考慮,個人感覺他們的理論水平不一定有大學教授的水平高,但他們的應試培訓比較到位,對于考試而言比較實用,但是在考試通過后一定要再重新系統學習一遍,否則實戰能力會大打折扣。厚大相對而言,在理論上要功底深厚一些,學了之后基礎會牢固一些,且學過的知識點不容易遺忘。建議在復習過程中,在授課老師的選擇上不要執著于一個老師,聽不懂的地方可以再聽聽其他老師的授課內容,換個角度理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訓老師推薦:
(1)刑法:羅翔(厚大)、蔣四金(覺曉)。
(2)民法:張翔(厚大)、孟獻貴(眾合)、李建偉(眾合)。
(3)刑訴法:楊雄(瑞達)。
(4)民訴法:戴鵬(指南針)、韓心怡(瑞達)。
(5)行政法:徐金桂(瑞達)、李佳(指南針)。
(6)商經知:韓心怡(瑞達)、郄鵬恩(指南針)、鄢夢萱(厚大)。
(7)三國法:楊帆(瑞達)。
(8)理論法:宋光明(瑞達)。
3、教材推薦
各大培訓機構老師2021年版本的教材,除民法外基本上都已經出版了,可以根據選擇的老師購買對應授課老師的教材,由于法律修改幅度比較大,除一些改動不大的學科外,最好使用2021版的新版教材,特別是民法一定要選用根據最新民法典修改的教材,因為2020年有很多是根據草案改的書或課,那種書絕對是不能用了。
此外,除購買培訓老師的課程教材外,建議再購買一套蔣四金(覺曉法考)總結制作的各學科的推背圖(思維導圖),用于第二輪或第三輪復習時輔助學習記憶,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2-3輪的復習后,到考試前基本上就能對著推背圖回憶出80-90%的知識點了,通過考試基本上就沒有問題了。
六、備考秘笈
聽課+刷題,聽課是打基礎,刷題是加強理解記憶。聽說把前5年的真題刷個2-3遍基本上就能過了(我刷了一遍,客觀題194,主觀題122)。
可以在手機上下載一個刷題軟件(網上此類刷題軟件比較多,諸如覺曉法考、粉筆司考等),可以隨時刷題。
考之路
——我用時間換天分
張一波
人生的每個階段如果都有自己的追求,如此,即便一無所有,卻比誰都富足。
拋磚引玉
司考,一個在腦海里揮之不去的夢。雖然它只是律師從業資格的起點,且對于已經進入體制內,抱著鐵飯碗的我們并無強制要求,但它卻打破了我們抱殘守缺、止步不前、繼續躲在溫室的想法。司考的路像一根導火索,點燃了我們激情,告訴我們未來的路,我們不孤獨。去年,我有驚無險的通過了司法考試,得知咱們班有許多備考司法考試的同學,所以我應浩越之邀,將我半年多來復習司考的經驗與諸位小伙伴分享,我的備考經驗適合于在職、零基礎,但又有大量時間看書的考生,同時希望大家結合自身情況,合理制定學習計劃,在2017年司法考試中一考而過!
一、夢想扎根與綻放
如果一個人想要做成一件事情,首先必須把這件事情作為夢想放在心上,并且不斷強化你的夢想,使之能足夠支撐你渡過備考期間的孤獨、煩躁而又漫長的歲月。
來上海工作后,在身邊遇到了無數比自己更優秀的人,因此我深感自己的渺小和無知,從父母把我安頓好離開上海的那一刻起,我心里就有了提升自己的計劃,當然,司考就是第一步!這就是我對心底對司考最初的悸動,然而此刻的想法也只是微微火苗,還沒有迸發出光亮。
在2015年7月到2016年3月新警培訓期間,這一目標得到了強化,得益于在培訓班里遇到的中國人民大學、公安大學、刑警學院、華東政法、上海大學法學院研究生等等等等如此優秀的好友,我們平時在一起生活、玩耍,討論的話題也主要是法律方面的問題,同時我宿舍也有一個過了司考的山東警院畢業生,在于他們的交流中感受到了自己學識的膚淺,于是向他們透漏了想要考司法考試的想法,他們每個人都很熱心的告訴我學習的經驗和方法,給我推薦書籍。就這樣,心底的這顆種子開始茁壯成長,在3月份結業時,我下定的決心已足夠支撐我走完整整六個多月孤獨漫長而艱辛的司考之路。
請關注我的微信號:fakaozhijia ,將開始按照每日重點考點、每日經典真題和每日必背考點來推送,每天的三個內容是相關的,重點考點講解知識點,經典真題檢驗知識點,必背考點總結知識點,所以三篇內容連著看更有效果。2017年的司考,我們大概會推送200期以上的內容,基本涵蓋了民法、刑法、行政法及行政訴訟法、民訴法和刑訴法這5個科目80%以上的重點考點,希望你能充分利用零碎時間,堅持每天來學一點。請及時關注我朋友圈的信息!、
二、復習時間的安排
我工作上得天獨厚的優勢就是有大量的時間去支配自己的生活,我們上班時間是8:30到16:30,中午11點吃飯,飯后有休息時間到13:30,由于轄區的特殊性,我們加班的情況較少。
我從三月份正式開始復習:
3月—5月,主要看基礎先修階段和系統強化階段的民法和刑法。我利用中午休息的時間學1小時,然后休息1小時,4點半下班以后吃飯健身,到6點半回到家里開始看視頻到11點洗漱睡覺,晚上實際有效的學習時間為4小時,算下來一天就有5個小時學習時間,幾乎每天打卡記錄,從不間斷。3個月下來,一共90天,每天5小時:5*90=450小時,450小時-50(走神,玩的時間)=400小時。
6月—7月,主要看行政法、刑訴、民訴以及其他小法。這段時間在上午11點之前我基本有半小時的時間去看視頻,11點到11點半吃飯,從11點半到1點看一個半小時,然后休息半小時,晚上回家后仍然學習四小時,算下來一天有6個小時的學習時間。2個月下來,一共60天,每天6小時:6*60=360小時
8月—9月,進入沖刺背誦階段,在上午11點之前爭取到1小時的時間去看視頻,從11點半到1點看一個半小時,然后休息半小時,下午下班前再看半個小時,晚上回家后仍然學習四小時,算下來一天有7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再2個月下來,一共50天,每天7小時:50*7=350小時。
整個備考復習過程共計大約:400+360+350=1100小時。
我在巡邏的過程中,還利用在路上的時間用粉筆APP刷題(PS:粉筆司考的APP界面制作精美,方便操作,適用度高,會讓人有學習的欲望),一組15道題,平均一天刷60到80道題左右,題的內容為鄰近幾天學習的知識。我從五月底系統強化大致過完一遍后就一直刷到考前一星期,每天多難都堅持打卡,反復刷錯題,遇到難以理解的做好標記,回家后查閱資料。
三、學習方法
在2016年3月初我購買的厚大司考學習包,僅要798元人民幣(這個價錢過司考性價比太高了~)。但今年如果復習的話建議買瑞達法考的學習包,也是同樣的價錢,因為當時厚大核心的老師已集體跳槽。
在學習的過程中緊跟網絡視頻課程的進度,所有視頻都要看完!遇到語速比較慢的老師,可以適當加速播放,切忌不可過快,以符合自己的速度為好。有時間的話,建議預習,沒時間就跟著聽,但要注意做好筆記!
①民、刑放首位
民法和刑法內容龐雜,需要理解的知識點很多,在復習前期打好基礎很重要。我民法聽的是鐘秀勇老師,刑法聽的是劉鳳科老師,這兩位老師講的都非常精彩。關于這兩門學科要細嚼慢咽,不能圖快,第一次復習時知識點記不住沒關系,但一定要理解到位,結合老師舉的生動的例子聯系法條,套用到真題中,其中包含的法律思想萬變不離其宗。同時要配合大量的真題,將當天學習的內容用真題來鞏固,加深理解和記憶。在復習后期要有所取舍,因為民刑的基礎已經基本形成,維持日常的水平就好,復習的重點和注意力轉移到背一背就能拿分的訴訟法和其它小法上。
②行政法、刑訴、民訴
這三大實體法都是些細節性的東西,記憶起來有難度,比較繞口。但是這三門的學習特點就是大量背誦,并要求記憶準確!比如具體的日期和時間(7天內,15天內等)、法條所列內容是否包含本數等等。雖然每章都有考點,但是要分的清楚主次,比如刑訴中的一審、證據和特別程序等;民訴中的第三人撤銷之訴和再審,一定要搞清楚!背誦的重點老師在講課中或者在后期的講義中會提到,要記在心里。
③商經
由學霸美女李晗老師主講,老師很漂亮,講課的時候能集中男生的注意力~復習的重點放在公司法和勞動法上,李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會采取編口訣等形式引導學生們記憶,在老師的帶領下很容易記住,下課后忘得也很快,這就要求我們要做好筆記在課后及時鞏固,反復背誦,加深印象,可以利用走路、吃飯的時間去回憶。
④三國法
由一位很有才華的女老師殷敏主講,殷老師在系統強化階段會講的比較細致,幾乎面面俱到,還比較高端大氣有意思,在后期總結出的背誦講義卻很精煉,而且猜題的命中率很高,這是我自己在真實考場上得到的實惠。三國的內容背一背就很容易拿分,甚至是滿分。
⑤理論
由宋光明老師主講,我們做題時要帶著一顆社會主義崇高的心靈,其中重點關注憲法!關于法制史個人覺得聽一遍系統強化就好,畢竟法制史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小,在后期憑著記憶力去蒙,我每次都能蒙對一兩道,性價比還是比較高。
四、復習期間注意的事項
①司法考試備考周期長,學習強度大,而且知識點和內容忘了記,記住了又忘,很容易讓人產生厭煩和躁動的心理。我們應該學會自我調節,我是曾經打電話向之前考過的前輩們傾訴自己的煩惱,也和培訓班的同學們相約出來喝酒,在飯桌上一邊向他們請教學習方法,一邊傾訴自己的苦惱釋放壓力,一醉方休,該放松就好好放松,醒來就繼續戰斗!
②我覺得用腦子認真學習的時候會餓的很快,一定要保證一日三餐的攝入,即使是周末,也不要賴床,一定要起來吃早飯。家常便飯、小菜小面吃膩了,就去好飯店里吃火鍋、烤肉、炒菜,千萬不要虧待了自己的身體,在享受美食的過程中同樣是一分愜意,一種放松。
③在備考期間我卸載了電腦和手機里所有的游戲,聊天軟件也只剩微信用來日常的聯系,幾乎拒絕了所有的游玩和聚會(不過在上海朋友也比較少,能更加專心投入地去學習),在每晚4小時的學習時間里手機開啟飛行模式拒絕打擾。
④司考看書的時間太長了,所以我們坐著的時間也太長。要知道久坐對身體不好,所以一定要鍛煉身體,勞逸結合。我之前提到過在每天下午4點半下班后,我用半小時吃飯,20分鐘在路上,70分鐘去跑步或KEEP,到目前為止,累計鍛煉時間已有一萬多分鐘,洗完澡后回家學習。
走在司考這條路上的孩子們就是把時間盤算的這么精細!不要總是抱怨時間不夠用,你把你用來刷微博、耍朋友圈的時間放在學習上,一天幾個小時都能擠得出來。真的,我從未像現在一樣感覺時間流逝的飛快。我也曾經擔心,我傾其所有時間,付出一切,萬一考不過怎么辦?事實證明,而且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只要你準備足夠多的時間并用心去做,那么一切擔心都是多余的。
我清楚的記得無數個夜晚趴在書桌前亮著臺燈埋頭苦讀的孤獨背影,我清楚的記得考完試那天我累到放空的像一灘爛泥,回來后一個人吃火鍋吃了一百多塊,美美的喝了一大杯扎啤,一路走著走著,舒暢著氣息,回到家里就倒在床上。那一晚很放松,久違的臉上帶著笑意的夢香。
考過之后我便把這件事拋之腦后,剩下便是幾個月里美好的放松。一直等到查成績的那一天,一大早,QQ群里就炸開了鍋,而我,真的,有一絲絲的害怕!那天我在上班,身邊沒有電腦,于是打電話讓妹妹幫我查,當我看到妹妹發來成績截圖的那一刻,我激動的喜極而泣,將這個好消息第一個告訴了父母。
當我在2017年3月18日領導證書的那一剎那,感覺這6個多月來的煎熬都是值得的。畢竟一輩子那么長,苦苦6個月又算得了什么?
這只是開始,我會永遠在路上!
最后摘自冰心老師的一段話,與君共勉:
成功的花,
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
然而當初他的芽兒,
浸透了奮斗的淚泉,
撒遍了犧牲的血雨。
(完)
閩?2015/04/16 13:51
D輪,6000萬美金,估值3.6億。
李勇帶著“猿題庫”在2015年3月底走到了D輪。而在它之前,在線教育領域只有一家公司(一起作業網)來到了D輪的節點。有意思的是,兩家公司都不約而同地在D輪講述相同的故事——在K12領域做一個在線平臺。
不過相較于“一起作業網”清晰的平臺目標,猿題庫從粉筆走來,對于平臺的想法經歷了否定又否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驗證了“題庫”模式,也一直在在線教育里做著“工具和平臺”之間的“加減法”。
時間回到2012年。李勇、李鑫、帥科、郭常圳從網易離職,投身創業。
他們做了第一款產品——“粉筆”,垂直于教師和學習者的“微博社區”,在粉筆網內可以關注全國各地的知名老師并與其互動、下載名師原創的第一手學習資料和所出的題目。可以說,這款產品從一開始就是奔著“平臺”去的,它涵蓋了幾乎所有的教育領域,包括考研、四六級、甚至于是攝影、瑜伽等等,希望“學習,從粉一個老師開始”。
不過,這條路子很快被李勇所放棄。
“粉筆網是基于我們當時對于教育行業的理解,但運營了一段時間,對于行業有更深的認識之后,覺得粉筆網是個很大的想法,那個方式(垂直于老師和學生的微博平臺)對于用戶不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所以我們做了題庫。”
既然粉筆網這樣平臺式的產品對于用戶來說不是最直接有效的,李勇和他的團隊就把目光集中到教、練、測——這三個學習最為核心的環節。最終在與用戶的交流過程中,提煉了“粉筆”產品中“老師組題,學生做題”的強需求。
李勇只為粉筆留下了不到5人的運營團隊,將全部的技術人力投入到題庫產品中去。在2013年的2月份,從“練”入手,推出了在線的智能題庫——猿題庫,進入應試教育領域,包括K12,考研,公考、思考等等。
事實上,題庫的想法并不新奇,這個概念在很多年前就有人提出。不過,猿題庫這次想要做的不僅僅是一個題“庫”,他給自己的定義是智能化的學習工具:
根據用戶做題的情況智能調整出題范圍和難度。系統將所有真題題目所涉及的考點、知識點、考頻、難度等指標都標注出來,用戶做50道左右的題之后,就能判斷他對不同考點的掌握情況,以及對同一考點下不同難度題目的掌握情況。之后隨著做題數量的增加,題庫就會更清楚的知道該推哪些題給用戶才能最大化做題效率。
而做到“智能化”,必須解決的問題就是題庫資源的問題。那個時候,互聯網上的學習材料都是以掃描文件的形式呈現,因此“猿題庫”必須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根據每個考試的不同需建立起知識圖譜,對網絡上已有的題目資源進行系統整理。
為了整理題目資源,在2013年9月份,引入華圖高管張小龍加盟猿題庫任公務員產品運營總監,并雇傭了兼職老師對網絡上的題目資源進行再整理。不過,這個顯然對于一個互聯網公司來說,太重了,尤其那個時候的猿題庫的目標是整個應試教育。
作為一個創業公司,當時的資源不可能讓我們同時去追逐兩個對我們來說都比較大的、需要很多投入的產品,所以必須得有取舍,我們選擇了確定性更高的。
在2014年7月份的時候,李勇又為它的產品做了一次減法,這次的步伐同樣激進,選擇了“確定性高的”,將“猿題庫”的定位放在了針對K12的題庫軟件。而相對于擁有獨立付費能力的公考、司考用戶群體,這個市場顯得格外“難”。
K12 一直被譽為在線教育領域里難啃的骨頭,三方市場以及較為封閉的校園讓這個領域的產品一直無法找到有效觸及學生群體的方式,更不用說商業模式。但不用說的是,這也是在線教育領域里最大的一塊蛋糕,無論老師還是學生數量都遠超出其他教育的細分領域,做一個簡單的對比,每年留學市場的學生群體數量是40萬,而中學生群體則多達7200萬。
(2014教育部公布的中國k12學生數量和老師數量,摘自《想做K12,智商都差不多,輸贏關鍵看“情商”》)
如果說“粉筆”是他們為創業教的學費,那么“猿題庫”專注K12可以說是一次“冒險”,而這次他們要賭的是用戶是否買單。
因為當你決定做K12領域的題庫類產品時,人們都會拋給你這樣兩個問題:
李勇告訴36氪,他們當時也在“賭”:賭智能手機會越來越普及,賭找題目、刷題這個事情至少在K12應試教育里永遠都必須是個剛需。
“我們并沒有把猿題庫定義成為顛覆在線教育的一款產品,事實上它是一款可以幫助你提高效率的工具。如果有一個能夠幫助你提高效率的工具,你不喜歡工作,對這個工具你也會有感激之情、有喜愛之情?!?/blockquote>“提高效率的工具”,李勇在產品定位上又為猿題庫做了一次減法,但在實際操作上,這是一個“背水一戰”的決定。猿題庫投入了2000萬用于教研開發,目前有一只500人的全職+兼職的團隊在做教研,在技術人才上,公司招納了100多名技術,并建立了獨立的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技術儲備團隊。
這個“減法”的冒險最后被驗證是值得的。到了2013年11月份,猿題庫推出“高考題庫”的40天后,有來自全國28個省市、6623所高中、共計31796名學生使用了猿題庫的高考題庫(付費使用),而其中移動端用戶占到了93.9%的比例。
“(在移動端題庫的問題上)我們跟當時主流的看法不太一樣,這恰恰就是我們的機會,當然還有我們的執行,因為這事兒做出來也不容易。”在題庫模式跑通之后,一直給產品做減法的猿題庫開始做加法。在C輪之后,“猿題庫”成為一個只專注于K12的題庫。他們陸續做了幾件事情:
- 2014年8月份,上線初中題庫,吸引更多的初中用戶。
- 2014年11月,他們推出了小猿搜題,一款基于圖像識別技術和題庫匹配的拍照搜題類產品。
- 2014年12月,選擇與線下出版社合作,為教輔機構書籍提供線上服務。
這些做法帶來了更多的用戶。根據猿題庫官方給出的數據,猿題庫上線一年半,全國中學用戶數在1300萬;小猿搜題上線3個月,用戶戶突破600萬。這里的用戶群體覆蓋了全國64446所中學,其中省級重點高中100%覆蓋。全國每 5 個中學生就有 1 個在使用猿題庫教育應用。
而伴隨著猿題庫的發展,整個K12競爭格局也發生了變化。
題庫的模式走通了,“測”的意義也開始逐漸被在線教育的創業者接受。于是,我們看到了梯子網做了“天天愛刷題”,涵蓋整個K12的“魔方格”,考研領域有了“口袋題庫”,職業教育領域出現了“找座兒”和“猿圈”。但他們更多的來說,是“題庫”模式的實踐者,而并非直接競爭者。
在猿題庫專注的K12領域,更為直接的競爭來自答題類軟件,無論是采用拍照答題,還是UGC內容生產方式??梢园l現的是,對手不只一個,有百度的作業幫,有新東方的優答,有學霸君、學習寶、阿凡題等等。相較于猿題庫過去兩年的努力,這些產品在不到半年內的情況下,就獲得了百萬的用戶量,并試圖通過錯題本的方式完成學生學習路徑的記錄。
我們問李勇,你關注過這些競爭對手么?
傳統行業確實是產品創新空間、模式創新空間太小,所以大家互相關注對手,我覺得還可以理解,但互聯網產品(的情況不同),用戶的需求根本就沒滿足呢,你就想辦法去滿足他的需求,去關注用戶,都還來不及,你注意力可能都不夠,你還關注競爭對手?...我覺得互聯網公司的先發優勢比大家想象得大非常非常多,你其實很難想到一個互聯網公司成功地跑出來。你先起跑了,當然起跑不是你什么時候開始干,就是你什么時候成功地滿足了用戶的需求,用戶覺得你是有效的,這一天,你比別人早了......比如半年以上,之后還有被趕超的例子,其實是非常非常少的。與用戶在產品中產生互動,通過用戶的數據留住用戶,李勇在工具產品上的加減法讓“猿題庫”來到了K12領域里題庫產品的行業第一,而用戶對于產品的“忠誠度”也并不會因為補貼大戰而離開,“你的所有學習數據都在這里,而這已經讓你無法離開?!?/p>
在確認了先發的優勢之后,猿題庫的“加法”終于到了最為重要的一步,這次不僅僅是一個用戶數量增長的問題,而這次的命題是K12領域里面的一個可實行的商業模式。在即將到來的2015年5月份,我們可以期待的是猿題庫會推出一款純在線的輔導平臺——猿輔導。
從工具再次回到平臺,李勇此次的底氣比任何一次都足。
有兩個東西,第一,你沒有學生用戶,對(吸引)老師就很困難,如果老師不夠好,學生又(不會使用),平臺人人都想做,但平臺確實不是要做就能做的,得有條件支持的,你得有一個東西,有一個價值點,才能做平臺。除了用戶之外,猿題庫的價值還在“練”。猿題庫上已經積累了學生每次的學習軌跡,而這些數據都支持了猿題庫所描繪的在線教輔平臺的未來。
你教,是根據用戶練習的情況來針對性地教,你講的其實也是題目,教輔大部分的時間合適都不是在講知識點,而是通過題目來講,然后你還要課堂練習,布置課后練習,練和教,如果沒有練習,你要怎么教呢?如果你就只是做匹配,事實上你很難做得起來,因為你沒有提供價值點。用投資人的話說:“邏輯走通,調研走通,但最終還得看用戶。”
支持猿題庫在線直播平臺的未來,除了數據,還有他們在2014年8月份,重啟的品牌——粉筆題庫。粉筆題庫主要專注的是職業考試的公考、司考以及考研,同時也上線了付費的直播課程,而現在這款產品已經盈利(去年1200萬的流水),成立了獨立于猿題庫的子公司。
粉筆走通的“工具+平臺”的道路,猿題庫也小范圍實驗過。去年高考期間,猿題庫通過分析數據發現廣東省的同學三角函數做得不好,于是對未掌握知識點的學生定向推送了關于三角函數的付費課程,而最后的效果還是十分不錯。
猿題庫已經開始了新的一場冒險,而這又是一場與用戶之間的博弈,而同樣一個問題擺在眼前的也是“用戶會買單么?”
“整個中國的初高中學生是7200萬到7300萬人,... 我們的目標市場份額應該在60-70%之間吧”,現在猿題庫的用戶是1300萬,擺在李勇和猿題庫面前的不僅僅是用戶是否會為在線輔導平臺買單,如何獲取更多的用戶,如何獲取更多的老師也是十分重要的。而在這一塊上,猿輔導的策略如同猿題庫,個人用戶為主,無論是公立學校還是私立機構的老師。
在工具和平臺的加減法中,猿題庫從繁到簡,又在“簡”的基礎上逐步鑄造“繁”。
采訪結束后,我看了一眼猿題庫位于三里屯的辦公室,這里有猿題庫120多名員工,其中80%的員工都是技術,猿題庫運營總監帥科說,“除了BAT,還有做新聞的《》以外,在國內互聯網公司儲備機器學習人才最多的,應該就是我們了,而且這些人都特別強?!?。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我可以想象,猿題庫能做到他們所說的“顛覆線下教輔”;小猿搜題也將不只是一個“拍照搜題軟件”,而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習助手,在世界中幫人們通過拍照的方式解答疑惑;而“猿輔導”能促成翻轉課堂真正走進校園,又或者真正地顛覆教育。
打開微信“掃一掃”,打開網頁后點擊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鈕
編輯
歡迎創業者和技術宅來聊。chenlimin#36kr.com
文章評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