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是顯示器拆開外殼后的圖片,左邊的是信號板也叫驅動板,用來處理電腦端輸入的信號。右邊的這塊是電源板,因為升壓部份也一起合成在這塊板上,所以也叫一體板,主要功能是為驅動板和升壓部份提供5V和12V工作電壓。
把電源一體板翻轉過來后就可以看到這部份的所有電子配件了,看到沒,有4個電解電容爆漿了,電解液都漏了出來,這幾個電容是電源次級為驅動板提供5V的充電電容,損壞后導致驅動板不能正常工作。
分享點小經驗給大家,其實不用拆機就可以大致判斷故障范圍,通電開機如果指示燈快速閃爍,那么電源一體板肯定有元器件短路,并且故障點在開關電源初級;指示燈慢閃的話,大多數故障就出在開關電源次級的濾波電容上。
順便說下此顯示配的屏,采用的是三星19寸霧面屏,屏號:LTM190M2-L33,最高分辨率:1440x900,可視角度:80,背光類型是CCFL也就是常說的燈管,現在多是LED背光,但我個人更喜歡燈管的背光,看起來更柔和,屏信號系統是LVDS、接口是30針,通過上圖左邊的燈管線可以看到4個接口,屏上下各一組、一共使用了4根燈管。
很多人只關心電腦配置,其實液晶顯示器和液晶電視也是有配置的,其中液晶面板的這些參數,就是決定了一臺液晶配置的高低。
關注天天搞維修,每天漲點新知識。
謝張大媽,感謝京東,最近正打算入一臺價格便宜量又足的大屏(27寸)顯示器,京東就開始舉行顯示器特(qing)價(cang)的活動,先領卷,再一個個對比挑選,結果一圈下來卻略感失望,感覺這個尺寸級別的顯示器還是比較貴,尤其是稍微大一些品牌,價格都超過心理預期,后來一跺腳,準備入一個國產品牌三色(SANC)的G7型號的顯示器,京東標題是27英寸IPS技術△E<3專業級色彩精準度LED廣視角液晶顯示器,看規格也挺適合自己的使用情況,現在年紀大了,一般不再怎么玩游戲,電腦主要用來辦公、上網什么的,所以一般的顯示器應該夠用了,關鍵是大,而且便宜啊。況且,當時我在查看這臺顯示器時,京東已經顯示這款顯示器在本地區是最后一臺了,于是加入購物車,進入付款環節,到了輸支付密碼的時候,突然又有些猶豫,回頭再上張大媽搜了一下這個牌子,看評論,似乎許多人都對這個品牌非常不看好。其實我一直有些奇怪,雖然是國產,但百度上顯示,人家好歹也是專業做這個的,并且有些年頭,另外有京東自營加持,且三年質保,怎么就入不了行家們的法眼呢?不過,困惑歸困惑,萬一自己人品不好,買來好讓人各種不省心,也挺鬧心的,于是在最后關頭取消了。
今天上午打開手機刷張大媽時,突然就看到了本文的主角——AOC P2779VM8 27英寸PLS廣視角82%NTSC廣色域愛眼不閃屏顯示器(雙HDMI)的推廣信息,驚喜不已,AOC這個牌子總算是過硬的吧,而且看評論,大家也對這個價格很滿意,于是,果斷下單,付款,心里也終于踏實下來——挑東西真的太套耗費心力的,想必很多人有同感吧。
京東的快遞自不必說,下午四點多就收到快遞員的電話,興勿勿取回這個大盒子,還真有些分量呢。
一、開箱照
請注意那個銀色的底座,當時拿配件時,沒注意到,它放在了泡沫夾層的下方,結果整個泡沫提起來時,這個底座“咣當”一聲砸到地上,發出巨大的聲響,把我嚇了一跳,然后急忙撿起來查看是否被摔破,不過還好,這個底座是主要材質是金屬,拿在手里很有分量,也很結實,甚至連劃痕都沒有出現。
露出廬山真面目,直接放出與之前用的19寸顯示器的對比圖,大家對27寸這個尺寸有個直觀感覺,另外,也可以看出來這款顯示器的顏值還是挺高的。
背部接口,除掉電源接口,一個VGA+兩個HDMI,還有一個音頻輸出口,很夠用了。
至于對這款顯示器外觀的詳細評價,我就不多寫了。因為本人對電子產品的外觀一向不是特別在意(當然,漂亮更好),更關注內部的配置是否過硬,用料是否扎實,估工是否精細。總之,更看重的是內涵,好用是最主要的。因此購買顯示器時,外觀不是我的主要參考標準。不過,我也很理解那些注重顯示器顏值的朋友,畢竟這么大個家伙,還成天擺在桌面上,如果太丑,也的確挺影響心情的。
如果非要說一說,我個人認為還是挺好看的,邊框在我眼里已經算很窄了,整體厚度也完全可以接受,底座用料很扎實(前面說過了),也很穩,這些都讓我非常滿意。
二、初步使用感受
一次點亮,用的是附贈的VGA線,HDMI線手頭還沒有,以后再更換。
對于顯示效果,這也是一件見仁見智的事。所以,下面我寫的內容全憑我的個人的主觀感受,僅供參考。
1、顯示器測試
本來應該多放一些照片,但可能拍照水平太渣,又或者相機本身的限制,始終拍不出令人滿意的效果,另外,通過相機的轉換以后,出來的照片和我眼中看到了實際情況又會有些偏差的,就不多放了。
沒有1080的電影,放個720的吧,大家直觀感覺一下。請忽略相機本身的走樣。
個人認為,顯示顏色鮮艷,亮度什么的也比較均勻,總之,整體感覺還不錯了。
運氣不錯,是一塊完美屏,沒有發現任何亮暗點或壞點。
2、精細度
這可能是網上爭論的最多的問題,也是我準備在這里多說幾句的內容。
對于27寸的屏幕,目前網上的主流意見是分辨率最好達到2K,1080這個分辨率放在24寸左右的屏幕上是很好的,而放在27上面,就會出現顆粒感嚴重的情況,有些人對此表示無法接受。
我在買之前也曾為此頭疼很久,反復搜索了一些測評文章和對比圖片,還是太忙,實在難以抽出時間去電腦城直觀感受,只能靠這些帖子自行腦補,最終我得出的結論是,適合自己的就好。
以我的情況為例,我是一個戴800度近視外加200度散光的瞎子,買大屏幕的目的就是為了拉開自己和顯示器的距離,如果屏幕大了,分辨率又跟著上去,精細是精細了,但字體又小了,還是讓我情不自禁地湊近去看,這就和我的初衷相背離,因此,1080的分辨率的27寸對我言,應該是合適的。
當顯示器真正在面前亮起來以后,自己也長舒了口氣,整體效果還是挺讓我滿意的,雖然眼睛確實敏銳地感覺出了顆粒感,但日常使用是足夠了。其實顆粒感這個東西之所以被眼睛看出來,都是平時被“慣壞”了,因為有了對比,眼睛才如此靈感。比如我自己用的手機是華為Mate7,一塊6寸屏幕就是1080分辨率,那個字體當然精細無比了(除非你又拿放大鏡去挑),然后再猛地一看眼前這塊大屏幕,肯定能分辨出不同,但是相信適應一段時間后,眼睛也就能接受了。
光圈調最大,在還能正常對焦的最近距離拍攝的正面照。
放大到100%的效果。
如果這樣看的話,顆粒感簡單嚴重到沒法忍,但實際上使用時,當你面對這么大一塊屏幕時,首先你會很自然地與它拉開相當一段距離,而不會臉貼著屏幕這樣死盯著上面的文字。
總之,關于分辨率的看法真的是一個主觀性太強的話題,請勿噴。
好吧,其實我就這是在給自己沒錢找借口。
3、漏光
這個我就不放圖了,因為我拍了幾次,結果從拍出來的照片效果來看,簡單沒法看,漏光情況極其嚴重,屏幕一片慘白,但事實上用我自己的眼睛去看這塊全黑的屏幕,包括把房間的燈全部關掉,屏幕發出的微光感覺卻很正常。
如果要給個結論,就是漏光現象的確有,但真的不是很明顯,完全可以接受。
這次真不是給自己沒錢找借口了,反正我覺得這個所謂的漏光完全不影響我的日常使用。
4、補充
最后補充一下,16:0這個分辨率目前雖然是主流,但作為以辦公為主的用戶來講,還是可以考慮一下16:10的,畢竟在同樣分辨率下,后者可以完整顯示出文檔的所有內容。
你看,第二頁的文檔的最下幾行就顯示不出來,如果是16:10的比例,就沒有這個問題,那樣的使用體驗就更上一個臺階。
三、小結
好了,從顯示器到手到現在,就是拍照、連接、點亮,簡單測試,然后就開始寫這篇小稿,使用時間在半小左右吧。一個普通使用者,沒有任何專業測試設備,也不懂那么多專業術語,寫的東西水平都很低,僅供有類似購買需求的朋友一個參考,供大家一笑。
拜拜了各位!
pple 蘋果 Macbook Pro 13[2016版] 筆記本電腦
Apple 蘋果 Macbook Pro 13 Retina with Touch Bar
今年5月,蘋果更新了iMac和Macbook Pro,雖然在外觀上沒有什么大的變動,但MBP更新了英特爾第八代酷睿處理器支持,也就意味著可以購買到4核處理器的版本了[當然售價也要13899元起步]。8代i5的內置GPU性能有了較大提升,能更好的處理圖形工作和一些入門級的3D游戲娛樂,編輯部也因為性能提升的誘惑更新了一臺,而今天就來看看新一代MBP13的屏幕表現。
13.3英寸版本的新Macbook Pro在屏幕規格上也沒有太明顯的變化,分辨率為2560x1600,227ppi,支持P3廣色域和原彩顯示功能,由于MacOC和iOS一樣都可以自動根據icc Profile進行色彩顯示轉換,更智能的色彩管理相比Surface Studio以外的Windows設備算一個小優勢。顯示設置中也可以自由調整屏幕的自動亮度、原彩顯示開關和自定義色溫等。比較有意思的是系統的亮度調節的實際級數要比系統顯示的亮度條要細致,如果使用TouchBar的滑塊調整時候可以看出來。按照慣例,屏幕客觀指標測試采用Portrait Displays Calman和分光儀完成。
Apple 蘋果 Macbook Pro 13 Retina[2019] - 屏幕測評 - 灰階測試
機型 | MBP2019 | iPad Pro 11 | MBP2016 | Surface Go | Surface Book |
尺寸[英寸] | 13.3 | 11 | 13.3 | 10 | 13.5 |
像素密度[PPI] | 227 | 264 | 227 | 217 | 267 |
亮度[cd/m2 ] | 458 | 606 | 325 | 423 | 430 |
灰階[Gamma2.2] | 2.21 | 2.19 | 2.29 | 2.19 | 2.19 |
平均色溫,K | 6871 | 6859 | 7003 | 6638 | 6740 |
平均灰階偏離,ΔE | 2.06 | 1.83 | 3.88 | 1.25 | 1.69 |
Apple 蘋果 Macbook Pro 13 Retina[2019] - 屏幕測評 - 色域測試[sRGB]
Apple 蘋果 Macbook Pro 13 Retina[2019] - 屏幕測評 - 色域測試[Display P3]
Apple 蘋果 Macbook Pro 13 Retina[2019] - 屏幕測評 - 色準測試[sRGB]
Apple 蘋果 Macbook Pro 13 Retina[2019] - 屏幕測評 - 色準測試[Display P3]
色彩模式 | P3 | sRGB |
色彩飽和度[sRGB] | 132.56% | 100.47% |
平均色彩偏離,ΔE | 1.92 | 1.32 |
最大色彩偏離,ΔE | 3.81 | 2.61 |
機型 | MBP2019 | iPad Pro11 | MBP2016 | Surface Go | Surface Book |
色彩飽和度[sRGB] | 100.47% | 97.99% | 99.44% | 100.20% | 102.83% |
平均色彩偏離,ΔE | 1.32 | 1.32 | 2.77 | 1.48 | 1.38 |
最大色彩偏離,ΔE | 2.61 | 2.32 | 5.37 | 3.25 | 2.32 |
Apple 蘋果 Macbook Pro 13 Retina[2019] - 屏幕測評 - Gamma2.2
Apple 蘋果 Macbook Pro 13 Retina[2019] - 屏幕測評 - 灰階排名
Apple 蘋果 Macbook Pro 13 Retina[2019] - 屏幕測評 - 色準排名
Apple 蘋果 Macbook Pro 13 Retina[2019] - 屏幕測評 - 一致性測試
從使用體驗和實際測試結合來看,新版MBP相較于2016版進步幅度不小,屏幕的亮度表現有了很大提升,更適合戶外使用。其默認色溫接近6900K,略低于上一代,灰階和色準表現有了明顯進步,Gamma更接近標準的2.2范圍,sRGB和P3色域的覆蓋范圍也都接近100%。由于是相對大尺寸的屏幕,我們也順便測試了新MBP顯示區域的一致性。除右上角誤差略高外,顯示的一致性表現在筆記本電腦屏幕中也比較穩定,在不需要用戶校色干預下也有較優秀的色準表現,色彩鮮艷明快。即使不考慮操作系統,戴爾、雷蛇等品牌輕薄本也要在相近甚至更高價位才會提供相近水準的面板屏幕。對于老MBP用戶而言無論為了更好的屏幕或是CPU性能進步,都是值得升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