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天貓精靈,小雷對此雖然算不上「熟悉」,但總歸也不算陌生,畢竟當年小雷家里第一款國產智能音箱,就是天貓精靈的「開山之作」——天貓精靈 X1。從現在的眼光來看,天貓精靈 X1 結構并不復雜:一個全頻單元、一個被動單元,加一個可以訪問阿里云服務的智能 IOT 主板,一個好聽好用、有問有答的智能音箱就完成了。
不過在當時,國內外相同定位的主流智能音箱采用的都是相同或類似的音頻配置,X1 在當時也算得上是主流設備了。畢竟對當時的小雷來說,音響家里已經有兩套了,但能語音交互的智能音箱,X1 還是第一個。
但問題在于,現在是 2024 年,智能音箱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物,小到才學會說話不久的小孩,到已經看不清屏幕上小字的長輩,都知道如何用語音控制智能音箱、并用智能音箱來控制家里的智能家電。
而在智能助手高度同質化的今天,即使在具體的功能上,我們也很難找到「Only on XX」這種只有某一家語音助手能做到的功能,不同音箱智能助手之間的區別,說到底也只不過是不同服務的內容供應商有所差異而已。
圖片來源:雷科技
在智能助手發展的「瓶頸期」,曾經被大家忽視的音質,反倒成為了智能音箱產品之間最大的區別。那么前段時間簽下周深做代言人,還在新品發布會上大膽搞盲測的天貓精靈 X6,又能否掀起關于智能音箱革新的又一波浪潮呢?
盡管今天的重點是天貓精靈的音質,但在開聽之前,我們還是要介紹一下 X6 的外觀和基本信息。首先,天貓精靈 X6 首次采用了「懸浮頂」的設計。從聲學的角度看,X6 懸浮頂對擴音的幫助其實較為有限。但從外觀設計的角度,X6 的確用懸浮頂打造出了足夠的識別度:
圖片來源:雷科技
帶有鏡面設計的懸浮內層可以將內部燈光反射出來,內凹的拋面也讓中間的燈光可以最大化展現;「懸浮頂」下方的線條符合桌面放置時的視線角度,為 X6帶來了 更好的「懸浮感」。更重要的是,X6 完全取消了音箱外部的所有編織物覆蓋,不會像上一代產品那樣積灰后難以清潔。
圖片來源:雷科技
至于頂部的交互區域,天貓精靈也進行了簡化,X6 頂部只保留了 4 枚觸控按鍵,且按鍵顏色與外殼顏色非常接近,沒有 X5 的按鍵那么引人注目,此外用來收音的麥克風矩陣的位置也有所調整。
說完外觀,該談談天貓精靈 X6 的音質了。其實在天貓精靈 X6 正式發布之前,小雷已經試聽過這款產品了。不過因使用的是藍牙模式,小雷當時并未對天貓精靈 X6 的音質做過多的評價,只是覺得這款音箱「聽起來確實不錯」。
從配置上看,天貓精靈 X6 擁有「好聲音」的實力:
高頻方面,天貓精靈 X6 用上了 10W 頂置單元,工作頻率提升到 40kHz。盡管高頻單元因體積和能量水平問題,通常都不需要關注散熱問題,但天貓精靈 X6 的高頻單元依舊采用了源自航空領域的磁流體散熱材料。
圖片來源:雷科技
低音方面,天貓精靈 X6 用上了 3 英寸 30W 銣磁單底向單元,四層音圈帶來了高達 15mm 的行程,配合上桌面共振反射的設計,可以為天貓精靈 X6 帶來更好的低音表現。同時天貓精靈 X6 機身中部也設置了 4 個被動振膜單元,可以在保持緊湊體積的情況下,進一步增強天貓精靈 X6 的低頻延伸。
除了單元下重本,天貓精靈 X6 在腔體設計上也頗有新意:天貓精靈 X6 的高頻單元并沒有采用獨立音腔,而是采用了名為「靈瓏腔體」的設計。上下貫通的結構為天貓精靈 X6帶來了更大的音腔體積。盡管這樣的設計可能會引入更多的相位干擾和共振,但在天貓精靈 X6 巧妙的懸浮設計下,天貓精靈 X6 的高頻與低頻仍然干凈利落。
而實際體驗上,X6 的表現也確實相當不錯:
低音方面,3 英寸底向單元為 X6 賦予了相當扎實的低頻量感,以《BOOM》為例,X6 的聲音有力但不凌亂,不會像某些「EQ 戰神」一樣把低頻調的一塌糊涂。桌面反射的設計也讓 X6 可以更好的運用低頻單元的功率,將聲音盡可能地向四周傳導,而不是像某些「共振音箱」一樣只知道能量傳遞給桌面。四個被動單元的配置也為 X6 的低音聽感添磚加瓦,將盡量多的低頻能量輻射出去,為 X6 帶來更好的下潛。
圖片來源:雷科技
盡管 X6 沒有獨立的中頻單元,依靠的還是原本的全頻設計,但 X6 在聲音風格上依舊走了一個比較討巧的路線:在中頻區域加了些許增益。用更直白的話來說,中頻部分的聲音要大一點。不開玩笑,增益確實是最簡單、成本最低、見效最快的「提高聽感」的方式。
但拋開這些不談,X6 的中高頻表現確實非常扎實:整體音色沒有明顯的染色,平衡性表現不錯。聲音柔和明快,但又不會刻意用失真營造「溫暖」的虛假認知。細節豐富、聲音寬敞自然不壓抑,以小雷的歌單為例,從帶有些許電子風格的現代流行、到情緒豐富的復古靈魂樂,甚至是 BMV 875 等經典古典,X6 都能「一招通吃」。
圖片來源:雷科技
其實在發布會現場,小雷也參加了 X6 的盲評。就小雷的實際聽感來說,X6 在聲音上和哈曼卡頓的 LUNA 確實非常接近。當然了,這里的「接近」是在拋開中頻增益的情況下。事實上在盲評的過程中,小雷甚至憑借 X6 的生意特點,在第一次對比環節中就聽出了 X6 對應的編號。但有一說一,X6 作為一個全向音箱,能有 LUNA 這種出色的千元音箱類似的效果,已經讓人十分驚訝了。
至于 Bose SoundLink 2 mini,由于已經是接近十年前的產品了,「熬老頭子」有些勝之不武,所以我們也沒必要過多批判,只要知道天貓精靈 X6 這種新生代智能音箱,在聲音上和十年前的產品相比有多大的進步就足夠了。
音質方面,我對 X6 的聲音表現贊賞有加,認為 X6 是新生代智能音箱的音質代表。但在音質之外,X6 還有一個我非常喜歡的地方——這款智能音箱居然支持 5GHz。
有玩過全屋智能的朋友對「請使用 2.4GHz 網絡」這句話應該都不會陌生。由于早起 IOT 設備無線收發能力、功耗和成本的原因,大都數 IOT 設備都不支持 5GHz Wi-Fi。但在 2024 年,在絕大多數路由器都默認開啟智能雙頻的時候,這種過時的要求在我看來實在有些說不過去了。
但而天貓精靈卻加入了對 5GHz Wi-Fi 的支持,這意味著這款智能音箱能夠獲得更穩定的網絡連接,并帶給用戶更流暢的體驗。
話又說回來,考慮到天貓精靈 X6 僅 399 元(首發優惠 369 元)的定價,我覺得抓著不支持 5GHz 不放多少有些吹毛求疵。市場上有比 X6 更好聽的產品,有比 X6 更小巧的產品,也有比 X6 更便宜的產品。
但在 399 元這個價格區間內,像 X6 這樣均衡的、好聽好用還便宜的產品有嗎?小雷不敢說沒有,但與其花時間去找、去試錯,直接選擇 X6 可能會是更簡單、更好的選擇。
圖片來源:雷科技
當然了,選擇智能音箱也不能只看音質,還要取決于實際的使用環境,比如 HomeKit「全家桶」的小雷就不可能,也沒辦法用 X6 取代家里的四只 HomePod,把 X6 帶回家也只用來聽音樂。但如果你之前錯過了智能音箱、全屋智能等概念,想以智能音箱為入口,從零開始打造一個智能家居生態,那天貓精靈 X6 確實值得你考慮。
2024年5月20日-6月30日,618年中大促來襲,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小紅書六大電商平臺集體“聽勸”,取消預售、瘋狂殺價!
手機數碼、AI PC、智能家電、電視、小家電、空冰洗等熱門AI硬科技品類摩拳擦掌,戰況激烈。
雷科技618報道團將全程關注電商平臺最新戰況,AI硬科技品牌最新動態,電商行業全新趨勢,敬請關注,一起期待。
絕參數,只談體驗,關注導盲犬小摳,真實解讀您熟悉的數碼產品,本文閱讀預計耗時3分鐘。
移動音箱是很多小伙伴聽音樂的必備工具,放在室內使用,無線有線連接,操作簡單實用。本期,小編與大家分享一款來自不見不散旗下bv370型號的小音箱,它的機身體積不大,外殼包裹專業材料,支持防水防塵等功能。不僅如此,bv370還設計了雙喇叭,支持藍牙功能,無論外放還是連接設備播放,表現都相當出色。
外觀上,bv370與傳統小音箱差異較大,主要在于它使用了全新的設計語言。機器體積適中,做成了矩形立方體的狀態,棱角處方正,且全局外殼使用專屬的tpu材質包裹,做到了一體成型結構,沒有任何拼接痕跡。另外,tpu材料的另一個好處是配色多變,柔韌性好,小編拿到手的這臺是大紅色版本,按鍵與拓展接口處都做了精密防護,三防效果拉滿。多重工藝優化下,讓bv370保持在了4.6cm的厚度,278克的重量,已經非常纖薄了。
具體來看,bv370的機身正面,僅有一個外置揚聲器區,機器取消了液晶屏設計。揚聲器區實際上是bv370的一個外立面,它被復合材料鋪滿,凹凸紋理有序,分成橫豎四條凸起的紋理,它們并非是揚聲器音腔區。猜測這種凹凸紋理設計的目的,在于避免音箱使用倒戈時,讓外放聲音不至于被遮掩,便于傳聲。實測開啟bv370的外放,音量50%,機器的聲音表現很重,人聲與背景音有層次感,偶爾的混音也能聽出層次來,洪亮且不失沉穩。
翻轉bv370到機身中框與后蓋,這兩設計里集成了機器的拓展接口和按鍵。中框頂部,有一排共5個按鍵,它們分別是電源鍵、上下曲切換鍵、菜單鍵、一鍵接聽和撥號鍵。按鍵的鍵距大,被外殼包圍,點按操作時,可以明顯感受到它的外面有一層類似果膠的東西。隨便按壓按鍵,bv370不會浸潤汗漬,反彈力度剛好,播放暫停與切換一氣呵成。而在機身中框右側,設計了bv370的拓展接口,它包括一個aux耳機孔,一個tf卡槽和一個強制復位鍵。
開機使用bv370,它的招牌功能是本地播放器。機器支持全格式播放,像最近幾年風靡的無損音樂flae和ape,碼率動輒超過1200kbps,內存大小也有幾十mb。播放時,需提前在bv370安裝sd卡,機器會自動讀取并創建播放列表,以指示燈狀態變色為緩存完畢。播放時,bv370的外放聲音洪亮,支持切割點歌,且雙揚聲器的效果十分雄渾,音樂的人生與背景音完美融合,重低音效果挺搖滾,那也是很多人的追求之一。
不僅如此,bv370也支持強大的藍牙功能。連接藍牙后,機器可以接駁智能設備,播放手機或者電腦音樂庫的文件,因為是全格式的機器,bv370播放時沒有任何阻隔。在10米范圍里,即使有障礙物阻隔,對它的播放也沒有影響。藍牙接駁的另一個好處是,bv370也能無縫免提接打電話,將機器變成手機助手。實測5米距離里,聽到手機來電,機器直接智能接聽,外放通話;掛機后,bv370停止的音樂再次恢復,這個設定,非常人性化。
在bv370的包裝里,小編同時看到了一條3.5mm的耳機線,它實際上就是bv370aux用。通過aux線材接駁,可以將手機端、電腦端的聲音投到播放器里,相當于機器真的變身成了揚聲器。日常追劇時,放置bv370于機器前,外放開到60%的音量,聽到的雙耳聲音,居中在眼前,沉浸感十足。外出團建聚會,bv370也能成為小助手之一。
綜合來看,這樣一款不見不散bv370小音箱,它的定位更像是時尚配件,既能搭配使用也能獨立使用。機器邊框上有一個自帶的金屬掛扣,將之隨便勾在自行車、背包上,外放音樂,一路同行,bv370的效果洪亮且震撼,當作旅行的點綴,也非常沉浸。
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七大叔
寫這篇文章源自一位朋友讓我給他推薦一款音箱。他的使用訴求是需要放在90CM的電腦桌上使用,桌子上還有一臺27英寸的顯示器,購買預算800元左右。我讓他量了一下顯示器的長度,足足有62厘米。這樣留給音箱的空間只有28厘米,在這么小的空間想要獲得比較好的聲音確實很挑箱子。根據這兩點要求最終給他選擇了惠威新款的惠威 OS-10。音箱寬度133,正好放在顯示器的兩邊,電源開關位于音箱的頂部,省去了每次使用需要伸手到音箱后面去按開關的麻煩。
在房價居高不下的今天,家里擁有大電腦桌是一件比較奢侈的事。很多人的電腦桌面都比較小,大顯示器占據了大部分的空間,留給其他外設,比如音箱的空間相對就小了。
1、國內主要多媒體音箱廠商有:惠威、漫步者、麥博、奮達等,國外常見的有BOSE博士、JBL杰寶、創新、哈曼卡頓、雅馬哈等。這些都是存在多年,久經市場考驗生存下來的品牌,出品的音箱都有保證。國產音箱大多物美價廉,可選擇面更廣。
額定功率通稱指音箱能夠長期承受這一數值的功率而不致損壞,峰值功率是短時間能達到的功率。
功率決定的是音箱所能發出的最大聲強,感覺上就是音箱發出的聲音能有多大震撼力。
音箱的功率不是越大越好,適用就是最好的。對于普通家庭用戶的20平米左右的房間來說,真正意義上的60W功率(指音箱的有效輸出功率30W x 2)就足夠的了。
指音箱能回放的頻率范圍。低頻率表示低音,普通桌面音箱能表現出低于40Hz低音就相當不錯了。
正常人耳朵能感受到的聲音范圍是20Hz~20000Hz,但不表示你都能聽到,因為每個人對聲音的敏感度都不一樣。
絕大多數情況下,音箱越重,說明用料越好,音箱共振就越小,對音質的影響就越小。
通常情況下音箱越大,采用的單元就越大,表現出來的聲音就越自然。
我們知道,音箱的效果取決于音箱的揚聲器單元。通常來說,音箱的喇叭越多,比如高中低三分頻,體積越大,聲音就越自然更動聽。低音喇叭尺寸越大,低音下潛越深,能發出低音的頻率就更低。例如5.25寸喇叭可以發出低至53Hz的低音(惠威M200MKIII+ ),而3英寸的喇叭只能發出120Hz的低音(惠威S3Plus無線藍牙音箱)。
左右音箱距離和聽音距離越大,聆聽音量越大,對低音需求就越大,就越適合選大尺寸音箱。這也是客廳音箱比書桌音箱要大的原因。
普通多媒體箱子大多是對聲音進行渲染,通過高低音增益調整,讓聲音更悅耳動聽。監聽音箱主要用于真實還原聲音,不對信號做增益/衰減,力爭將聲音失真降到最小。所以很多人會覺得監聽音箱聽起來很干。監聽音箱用來聽歌也適合,但普通箱子用來做監聽用途的話會很不準確。
監聽音箱都比較重,價格也比較貴。
我們知道,音箱的效果取決于音箱的揚聲器單元。通常來說,音箱的喇叭越多,比如高中低三分頻,體積越大,聲音就越自然更動聽。低音喇叭尺寸越大,低音下潛越深,能發出低音的頻率就更低。例如5.25寸喇叭可以發出低至53Hz的低音(惠威M200MKIII+ ),而3英寸的喇叭只能發出120Hz的低音(惠威S3Plus無線藍牙音箱)。
對接近距離聆聽,建議選擇搭配5.25寸中低音喇叭及以下的產品,因為大音箱小音量工作時聲音是放不開的。市面上大多數配備5.25寸低音單元的音箱占地面積都比較大,雖然可以獲得較大的聲音效果,但是<1.1米的小桌面基本放不下。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4寸喇叭的小箱子。
受限于尺寸和成本,大部分喇叭尺寸低于4英寸的音箱能回放的低音都不盡如人意,當然也有聲音表現比較優秀的產品,但價格也不是一般消費者能接受的。
選擇音箱我們除了需要考慮尺寸,還需要考慮調節是否方便,比如調節旋鈕設計在音箱后面的音箱調節起來就比較麻煩。自己喜歡什么類型的音色,比如是高低音分明的、不喜歡低音效果太多的、喜歡不加修飾沒有太多音染的等等,購買之前多考慮這些因素,買回來才能用得順手,聽著舒心。
音箱控制旋鈕的位置對使用的影響
控制旋鈕設計在音箱后面操控起來不方便,設計在側面或者頂面更合理。遙控器是加分項,看個人需求。
有的音箱會設計一個10°左右的傾角,更符合理想的聽音角度。
每個品牌會推薦1-2款基于體積或者性能考慮的型號,每款產品后面有個總結該款音箱適合的桌面尺寸。
商品鏈接是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的商品鏈接接(JVL 104是第三方商店鏈接)。
監聽音箱屬于比較專業的領域,本篇不做探討。
1991年成立于珠海,是中國專業制造高級揚聲器的音響廠家。經過三十年的高速發展,已成為世界頂級的揚聲器及音箱制造跨國公司。惠威公司目前主要深耕1000元以上的市場,千元以下產品已經少有推出。
推薦理由:外觀時尚,體積小巧,支持多路輸入,觸控+遙控多重控制方式,20mm貓眼高音+4英寸金屬中低音單元提供不俗的音樂體驗。
OS-10是惠威最新推出的面向千元內市場的桌面小型音箱。這款音箱搭配20mm貓眼高音4英寸金屬中低音單元,相對于其他四寸箱子,這款音箱個頭小巧,正面寬13.3cm、高20.2cm、深為19cm,不占用過多的桌面空間,適合做近場聽音的桌面音箱。
主音箱的面上集成一塊帶觸控功能的面板,方便近場隨手操控,同時還提供紅外遙控器,適合遠距離聽音操作更方便。支持光纖、同軸線路以及藍牙5.0輸入,一機多用。
備選:惠威D100,等磁場帶式高音,額定功率40W,寬高深162*230*188。適合大于一米的桌面。
創立于1996年,漫步者多年來專注于音頻技術的研究開發與產品應用,旗下產品線涵蓋多媒體電腦音箱、家用音響、汽車音響、耳機等領域,素以卓越音質、優良做工和前瞻設計而聞名,產品屢獲國際權威大獎,在業內有著極高的知名度和良好口碑。
漫步者音箱的產品線比較長,從幾十元到幾千元均有涉及。坊間的說法是1000元以下是漫步者的市場,1000-2000元之間漫步者與惠威相互競爭。
推薦理由:黑白雙色可選,寬度只有115mm空間占用更小,頂部控制更方便。
這款漫步者R26T2.0電腦多媒體音箱采用19mm高音+4英寸低音 ,D類功放,精細分頻,可以獲得更好的聽覺效果。
尺寸115x235x155mm,桌面占用空間更小。
總結:外觀小巧時尚,黑白雙色可選,在降低桌面占用空間的同時也體統。適合桌面小于1米的用戶
備選方案:MR4 監聽風格音箱 , 箱體尺寸:140×228×198 mm,適合桌面1米左右的用戶
推薦理由:調節旋鈕設計在側面,方便調節,功率達到42W,價格比較實惠,適合預算比較低的用戶。
采用13mm絲絹高音+4寸羊毛盆低音單元,設計功率達到42w,信噪比75db,靈敏度85db.
箱體尺寸:146× 234 × 196 mm
總結:一款比較均衡的音箱,適合預算比較低的用戶。適合桌面大于1米以上的用戶
備選方案:R1700BT 19mm高音+4寸低音,功率66W,箱體尺寸:154× 254 × 214 mm,適合桌面大于1米以上的用戶
創始于1998年,為International microlab Inc與深圳麥格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成立的中外合資企業。主要從事多媒體音響 、AV音響和IT外設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遠銷東南亞、歐洲、北美、中東,俄羅斯,東歐等43個國家和地區。
推薦理由:0.75英寸高音單+3英寸中低音喇叭,整機40W輸出功率,動力澎湃。
產品凈重3.2KG,頗有分量。寬112mm*深186mm*高250mm,不占用過多的寶貴桌面空間。
高音采用德國進口的蠶絲絲膜的0.75英寸高音單元,音質清晰,可以獲得細膩自然的高音,低音采用3英寸紙盆,整機40W輸出功率,動力澎湃。內置DSP信號處理。音箱側面有可以觸摸調節音箱,調節更方便。
總結:外觀時尚,顏色艷麗,2分頻設計功率充足可以提供不錯的聽覺效果,適合對外觀比較挑剔的用戶。適合桌面小于一米用戶
備選方案:麥博 B70BT,1寸高音+4寸全頻低音,寬135mm*高229mm*深Dmm。一米桌面適用
創建于1981年,是在世界多媒體及數碼娛樂領域享有盛譽的領導廠商,Creative在世界范圍內成為PC多媒體領域的知名品牌。其著名的聲霸卡(Sound Blaster)系列產品銷量占全球電腦音頻系統的70%以上,已經成為PC多媒體的音頻標準。
推薦理由:小身材大能量。1寸絲膜球頂高音單元+2.5寸錐形玻璃纖維編中低音單元,高音/低音可分別調整。
兩分頻設計配合創新BasXPort設計,無需獨立低音炮,就可以提供充沛低頻延伸的優秀全頻聲音。
1寸絲膜球頂高音單元配合先進的2.5寸錐形玻璃纖維編織單元,提供自然且精確的音頻響應,傳遞水晶般的高音和細節豐富的中音,整體聲效表現出色。
前置高音增益/低音增益/音量調節旋鈕,方便調整音色,獲得更好的聽覺體驗。電源燈藍色LED效果非常酷炫。
主箱還提供AUX前置輔助輸入,耳機接口,使用更便捷。
總結:小身材大能量。小巧的音箱有著出乎意料的效果,清澈的音質令人欲罷不能,適合追求極致桌面的用戶。適合桌面小于一米用戶。
推薦理由:40W大功率,藍牙、光纖、3.5mm多音源輸入,支持USB解碼,可以脫離電腦播放音樂,紅外遙控。
采用2.75英寸全音域單元,40W數字功率放大器,動力澎湃。支持光纖輸入,方便外接其他音響設備。
藍牙5.0傳輸,悅享無線播放的樂趣。
支持USB解碼,可以從U盤直接播放FLAC、WAV無損音樂和MP3音頻格式音樂。
外觀時尚,小巧玲瓏
音箱頂部也支持音量控制
小體積,大驚喜
總結:小身材,大能量。支持多重播放方式,如果需要經常播放U盤內容,這款音箱是不錯的選擇。適合桌面小于一米用戶。
T20II和T100功能區別:T100比T20II多了藍牙、光纖輸入,USB解碼,如果需要用到這些功能可以選擇T100,且T100功率比T20II大。
備選方案:T60
創立于1964年,是全美國最大的揚聲器廠家,總部坐落在美國麻省,是一家全資獨立公司。產品在汽車音響領域和航天科技領域也同樣有著出色的表現。除了民用產品,Bose在專業音響領域也有廣泛的開拓。Bose專業音響系統成功地應用于大型體育場館、多功能會議廳、教堂、高端酒店和品牌旗艦店等。
推薦理由:TrueSpace立體聲數字處理系統,聲音表現不俗
BOSE向來有以小搏大的美譽,小身材有大能量。
Companion 2 III代 ×Companion 2 III代
尺寸8x19x15cm,主箱1公斤,副箱0.8公斤。
采用TrueSpace立體聲數字處理系統,2組2.5英寸全音域單元揚聲器。
在一定范圍內讓近距離擺放的音箱更大化提升聲音表現力,營造出寬廣的空間感。
小巧身材,節省空間×小巧身材,節省空間
前面板設計了音量調節旋鈕,方便隨時調節音量。
總結:以小搏大,小身材大能量。小桌面用戶適用。
備選方案:千元內暫無。
音箱采用橢圓形設計,三圍寬、深、高153x124x247,采用同軸4.5英寸帶輪廓的低頻單元,搭配0.75英寸軟球頂的高音單元,低音可以下潛到60Hz,可以獲得比較不錯的低音效果。經過JBL的調校,解析力很高,各網評測的口碑也不錯。
前面板提供AUX輔助輸入,耳機輸出接口,接入耳機音箱自動靜音,方便切換。
后置采用RCA雙蓮花輸入,6.5大三芯輸入,方便用不連接其他音響設備。
總結:D類功放設計,小身材大能量,適合喜歡少音染的用戶。桌面大于1米適用。
備選方案:CM220 高保真有源監聽2.0音箱 ,1寸高音+4寸低音,額定功率60w.寬15.2*高24.3*深21.5,適合桌面大于1米以上用戶。
PreSonus是來自美國的音頻電子品牌,由音樂家吉姆?奧多姆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設計和生產音頻錄制以及現場錄音軟硬件和相關周邊產品的業界前沿公司。 其產品包括專業的全頻段封閉耳機,混音器,錄音系統,均衡器等。
推薦理由:不到600元體驗監聽音箱。如果有藍牙需求可以選擇藍牙版本。
其實在PRESOUNS 官網普瑞聲納 Eris E3.5分類“Active Media Reference Monitors”,屬于“動態媒體參考音箱”,算不上工作室監聽音箱,算是偏監聽風格的音箱吧。
前置開關、音量調節,操控方便。主箱提供高低音±6dB調節。
總結:一款小巧的監聽風格箱子,適合不喜歡過多音染的用戶。桌面一米以上用戶適用
推薦小結:
以上是近期市場上主流音箱品牌1000元以內適合小桌面的小身材音響,每款后面有個總結該款音箱適合的桌面尺寸,監聽風格的音箱也推薦了4款,適合不同用戶的需求。
惠威0S-10是目前惠威在售體量最小的4寸桌面音箱,適合桌面空間比較緊張、對音響效果要求比較高的用戶。
創新的T20II、 T100、博士的C2適合追求極致空間使用率的用戶。漫步者R1080BT 兼顧了空間和一定音響效果,適合對價格比較敏感的用戶。
JBL One Serries 104、JBL CM220、普瑞聲納 Eris E3.5、漫步者MR4 這四款音箱是監聽風格的音箱,適合想體驗一下監聽風格的用戶。JBL One Serries 104是8款音箱里低音單元最大的音箱,達到了4.5寸,體量也比較大,適合對低音有要求的用戶。
同時也給出了備選方案,部分音箱尺寸也相對大了一些,桌面空間相對寬裕的用戶可以根據自己需求去選擇。
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相關,歡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