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達集團成立于2014年,2016年因收購京東到家業務而成為“京東系”企業——京東在達達IPO前的持股比例達到51.4%,而且去年來自京東的凈收入比例達37.8%。
達達所處的即時快遞領域,經過了2015年前后的大浪淘沙,存活下來企業一部分選擇背靠京東、阿里等大樹,也有一部分專注垂直領域做小平臺。
有快遞專家認為,即時物流領域今年將會出現一兩家IPO企業,該領域也極有可能打響價格戰。
達達騎手成本高企,與京東關聯收入占總凈收入五成以上
招股書顯示,達達集團的凈收入在2017年至2019年分別為12億、19億和31億元,但凈虧損未有明顯收窄,2017年至2019年期間公司凈虧損分別為14億元、19億元和17億元。
從收入組成來看,達達集團的凈收入主要來自即時配送和京東到家,去年二者分別貢獻比例為63%和35.6%。招股書顯示,達達目前在國內超過700個市縣提供城內配送服務,而“最后一公里”服務的覆蓋范圍達2400多個市縣。
與美團點評相似的是,達達的主要成本是騎手的工資支付,不過達達的騎手主要是眾包和代理商模式,騎手非公司的正式員工,在一定程度上可減少運營成本。招股書披露,達達集團在2017年至2019年的騎手支付成本分別為15.267億元、19.183億元和26.791億元,與公司凈虧損額相當。
受新冠疫情的刺激,達達集團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凈收入大幅增長108.9%達10.996億元,主要是達達平臺的配送服務和京東到家的訂單量同比增長50%,導致凈收入均出現大幅增長。
從招股書披露的情況看,京東不僅是達達集團的第一大股東,而且是凈收入的貢獻主力。IPO前,京東旗下向日葵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對達達集團的持股比例達51.4%,紅杉中國旗下投資基金持股比例為11.4%,Azure Holdings持股10.8%。達達創始人蒯佳祺持股8.9%,聯合創始人及CTO楊駿持股1.9%。
在董事會中,京東集團擁有三個席位,京東零售CEO徐雷、京東物流CEO王振輝以及即將出任京東集團CFO一職的許冉均為達達集團的董事。
此外,招股書還顯示,達達集團在2017年至2019年期間,凈收入來自京東集團的比例分別為56.7%、49.1%、50.5%,今年第一季度這一比例下降至37.8%。公司表示,截至今年3月31日,過去12個月里京東到家上的流量有30%來自京東官網。
關聯收入比例過高是達達集團需要盡快解決的問題,2017年至2019年,達達集團的關聯收入分別為6.91億元、10.325億元和19.677億元,占總凈收入比例均在50%以上。雖然公司與京東、沃爾瑪的合作合同還有數年才到期,但關聯收入比例過高將影響市場對公司的估值評估。
今年即時物流領域將掀起“價格戰”?
成立于2014年的達達,起初只有跑腿服務。當時,多個即時物流(同城)平臺出現,以眾包的模式切入三通一達等傳統快遞公司未完全覆蓋的即時物流市場。
隨著多個公司的進場,補貼大戰來臨。據閃送副總裁杜尚骉回憶稱, 2015年O2O寒冬來襲,“當年9月我們停止了補貼,凡是沒停的公司后來都死了”。
細數當時倒下的即時配送公司,神盾快運、最鮮到等都倒在了資金鏈斷裂上。當年存活下來的即時物流公司,一部分如達達、點我達被京東、阿里收編;另一部分,如閃送、UU跑腿等專注垂直做小平臺。
如今,再也難看到當年商鋪從外賣平臺上接單,再通過達達等即時物流平臺配送的情況。各家生活服務平臺早已自建物流,2015年4月,餓了么推出蜂鳥系統,同年8月開放物流平臺;美團外賣當年也在全國鋪開自營的美團專送,同年也上線了美團眾包等。
達達在站隊京東后,不再局限于跑腿業務。公開資料顯示,達達已與商超、便利店、藥房等展開合作,依托京東將業務延伸至倉儲和落地配。
快遞專家趙小敏分析稱,2020年,預計即時物流領域將會出現1-2家IPO的企業,該領域也極有可能打響價格戰,激烈程度將超出以往。趙小敏還指出,即時物流企業更多還是要繼續夯實C端,同時向上進行系統解決方案的提升,精準配送。
在即時物流行業,超級流量入口依舊是解題王道。美團配送、蜂鳥即配、達達等都承接著來自美團、阿里、京東的超級流量。反觀,美團、阿里、京東等,一方面在持續打造自己的新零售版圖,另一方面持續推出跑腿業務等,繼續搶食即時物流的蛋糕。
除了上述生活服務商,傳統快遞巨頭也關注到即時物流領域。2019年10月,順豐宣布同城業務將以公司化形式獨立運營,獨立運作“順豐同城急送”品牌,這意味著順豐也入局搶食即時物流市場。不過,即時配送曾被視為快遞巨頭主動忽視的細分市場,目前除順豐外,其他快遞企業還未有大動作。
2017年圓通推出“計時達”,2018年,韻達上線即時配送平臺“云遞配”,但都未激起過多浪花。三通一達內部人士都向記者傳遞了相似的信息:比起即時物流小蛋糕,傳統快遞公司做好公司現有業務比較重要。也有行業人士稱,一方面,傳統快遞公司并未有精力重視長尾市場;另一方面,面對較為穩定的即時物流格局,傳統快遞企業突圍較難。
新京報記者 陸一夫 程子姣 編輯 趙澤 校對 李銘
轎車單要求:線上培訓、線下培訓、交300押金、買衣服和箱子。通過優質騎士認證后才可以接轎車單。
看了網上達達轎車配送視頻司機跑10個小時跑腿費500-700,覺得很不錯必須得去試試。
9.27日下午6點開始接轎車單的,前一天用轎車試跑過幾單普通的體驗單,勉強只夠油錢。本人的車排量2.5L。
正文開始,第一單是跳出來搶的單(接單設置金額25,超過25元的單會跳出來讓你搶),我搶到了金額26.6的蛋糕單,一路小心呵護送到了客人手里,客人下來看了兩眼,我問要了收件碼。過幾分鐘客人就打電話給我說蛋糕造型歪了,說什么這個蛋糕是三個人一起過的生日,我被直接弄暈乎了,連忙說很抱歉請消消氣等等的安慰話語。說到后來說讓我重新買一個,我說我給你之前有看了一下沒歪,她就扯簽收沒驗貨拍照。后來說要投訴我讓我賠償之后掛斷。我隨后通知了店家,店家后來還是要把責任推到我身上說不管什么送到貨沒提醒客人驗收什么,到后來要去達達投訴我讓我賠。我也不知道之后會怎么樣,雖然我知道我給她之前蛋糕造型沒歪,但是聽網上的風評我賠是沒跑了。
收拾一下心情繼續跑單,結果跑腿路上頭腦想太多太暈乎,左轉車道紅燈,直行紅燈變綠的時候直接跟著直行車道的車直行開過去了,這拍照罰單沒跑了。
繼續收拾心情馬不停蹄的繼續跑,最多接兩單,多了我怕超時,達達這個系統很奇怪,轎車單有的取貨時間很長,有的取貨時間很趕。然后取貨超時扣錢罰分,沒把貨物放在車里拍照扣20元,送貨超時也扣的。
接單找發貨人很浪費時間(系統定位不太準),送單路途很耗費時間,找收貨人也很浪費時間。收貨人在6樓你重貨也得往上搬給人送到門口。如果是白天還得擔心車沒地方停被貼單。碰到一顧客硬要我送上樓了才給收貨碼,結果沒有收貨碼超時罰扣了。平均過去1-2單得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沒有順路單的情況下一單一個小時。跑太遠空車回市區。
總結:我從下午6點跑到凌晨近3點,8個多小時接了7單
總共收入207.9元。公里數不少,沒算具體多少公里數。還沒扣除油錢。還得扣除每天保險3元,超時罰款2.9元。11點到凌晨2點多3單有算公里數,88.4元減去30元油錢。平均一個小時工錢不到20元。如果從下午6點到凌晨2點多算扣除油錢工時不到14元。
所以在這我就搞不懂那些在網上曬一天10小時8小時轎車跑腿500多元的人是怎么跑的。我親身實踐在別人的規則下錢是真的難賺。
大家有什么看法?
牛士報道 2023年5月11日,達達集團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收入保持穩健增長,盈利能力持續改善。一季度達達集團總營收達26億元,同比增長27%,調整后凈虧損率同比收窄超16個百分點。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12個月里,京東到家平臺總交易額(GMV)達673億元,同比增長37%。
達達集團持續深化與京東的全渠道深度融合,京東小時購一季度GMV同比增長60%,延續高增長態勢。一季度,“同城”GMV保持同比高速增長,得益于“同城”入口的日活躍用戶(DAU)持續增長,以及頁面改版優化購物效率帶動轉化率提升。此外,在搜索場域,上線了“價格星級”可視化運營工具,推動高價格競爭力的商品上線,打造小時購的低價心智,提升流量轉化效率。
“很高興以優秀的業績開啟新的一年。一季度我們在穩健增長的同時持續提升運營效率?!边_達集團總裁何輝劍表示,“我們對即時零售和即時配送的潛力充滿信心,將繼續通過提升LBS技術和履約能力、拓展與零售商和品牌商的合作、以及深化與京東集團的合作實現高質量增長?!?/p>
首季開門紅的背后,離不開達達集團在技術創新上的長期投入。隨著數字變革浪潮,達達集團以專業的數字化技術和服務能力,為合作伙伴不斷優化履約成本和效率。在即時零售市場的廣闊前景下,高效鏈接海量商家供給與消費者即時購物需求的達達集團,有望帶動零售行業享受到更多發展紅利。
京東到家助推數字化“改造”,四年已服務超萬家零售門店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2年中國即時零售發展報告》估算,未來幾年我國即時零售復合增長率將會保持高位,預計到2026年,即時零售相關市場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
大量商家正積極參與并擁抱零售新業態,而達達集團自主研發的全渠道業務聚合平臺海博系統,正是幫助零售商解決全渠道經營過程中遇到的運營和履約效率問題的高效工具。京東到家“改造”的數字化門店每年都在高速增長,不到四年已經服務了超萬家門店,實現里程碑式突破。一季度,海博系統服務的門店已經拓展至美妝品類,同時持續滲透商超、便利店、母嬰、寵物等品類商家。
超市門店正在為京東到家訂單揀貨
以其中的揀貨功能為例,平時一名商超門店工作人員接到訂單后,揀完一單要超過30分鐘。系統的揀貨助手從定位商品貨架位置、規劃揀貨動線、提升準確度三方面幫助門店提高揀貨效率。應用揀貨助手后,一筆訂單的揀貨時長可以低至3到5分鐘。
一季度,海博升級了運營模塊,新增自動化建品功能,提高門店商品信息線上化的效率。試點商家使用新功能后,新門店商品上線所需時長縮短80%以上。
已累計支持無人配送超10萬個商超線上訂單
隨著即時配送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達達無人配送開放平臺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商超無人配送平臺。數據顯示,自2021年7月上線以來,達達無人配送開放平臺已累計支持配送超10萬個商超線上訂單。
無人配送在“最后一公里”的實際配送場景中,要經過取貨、裝車、行駛、履約交付等多個環節,同時還要面對人行道、自行車道、小區樓宇內部等大量非結構化道路場景,這些都對無人配送平臺的技術能力、服務質量和效率提出嚴格要求。達達無人配送開放平臺依托達達快送海量的即時配送訂單、豐富的自研數字化運營管理工具、標準化的開放平臺等優勢,形成訂單分發、路徑規劃,人機交互、末端接駁等多類數字化能力,即使在惡劣天氣或夜間環境下也能保持高水平的履約,進一步助力商家降本增效,為消費者帶來更優質的服務體驗。
達達無人配送開放平臺亮相中國零售業博覽會
此外,達達無人配送開放平臺還在業內率先打造“大車+小車”無人配送混合運力模式,將裝載量大、續航強的無人配送“大車”,與靈巧敏捷、可穿梭于非機動車道的無人配送“小車”有機結合,滿足不同場景下的配送需求,提供更加高效、精準的無人配送服務。4月,達達無人配送開放平臺亮相第二十三屆中國零售業博覽會, “大車+小車”無人配送混合運力模式再度引發關注。
目前,達達無人配送開放平臺在七鮮超市、永輝超市、山姆會員商店等真實場景中實現了廣泛應用,還被中國同城即時物流行業峰會評選為“2022同城即時物流技術創新案例”,為無人配送在即時配送領域常態化應用樹立起典型標桿。
“倉、揀、配”全鏈路技術保障,高質量即時履約夯實消費基礎設施
除了在末端配送上加碼“黑科技”,達達集團的技術創新還深入履約鏈條上游環節,以倉揀配全鏈路服務賦能零售商,以即時零售“新基建”的形態加快實體零售數智化轉型,促進供需高效循環。
“倉”的方面,達達自研的海博系統集營銷、商品、用戶、履約、數據五大賦能模塊于一體,幫助零售商有效提升運營效率;“揀”的方面,首創眾包揀貨數字化解決方案,提升全渠道訂單揀貨的效率和質量;“配”的方面,基于大數據和AI算法打造的智慧物流系統,可靈活嫁接訂單與騎士的供需匹配,提供有力履約保障。
達達快送騎士到店取貨
前不久在京東到家8周年慶大促中,達達快送為全國超過30萬家實體店,提供小時級、最快分鐘級送達的即時履約服務,更憑借數字化能力和卓越運營經驗,參與制定了首個即時配送領域國家標準。
業務穩健增長的同時,達達快送持續完善騎士配送和關懷體系,積極踐行社會責任。4月,為了讓更多騎士子女得到幫助,達達快送正式推出“騎士子女關懷計劃”,為經濟困難,高校在讀,不斷追逐學業和人生夢想的騎士優秀子女提供獎學金幫扶,提報通道也已在近期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