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線下門店中,京東電器超級體驗店重慶店3月2日重新開放營業,全國1.2萬家京東家電專賣店九成開門迎客,京東京車會近七成門店正常營業,300家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九成恢復營業,2000多家京東之家和京東專賣店陸續恢復線下經營;京東的線下合作伙伴中,五星電器全國700多家門店全部開業,迪信通全國1500家門店超過9成開業……從家電到數碼電腦,到手機,到養車平臺,到生鮮,從京東的線下門店到大量合作伙伴的網點,實體零售一方面全線加速滿血復工,另一方面嚴格維護店面秩序和安全,與消費者一起攜手迎接市場的春天。
京東電器超級體驗店恢復營業
復工:恢復營業的一小步,線下零售復蘇的一大步
自2月末起,京東線下業態有序地邁上了恢復營業的快車道。分布在全國的京東電器超級體驗店、京東家電專賣店、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京東之家、京東專賣店、京東便利店、京東京車會門店、京東母嬰生活館里,已經可以看到陸續前往咨詢購買的顧客。
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恢復營業
疫情持續的期間營業,顧客購物環境的健康安全一定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從籌備復工起,京東各類線下各門店便將防疫措施提升到最高等級,迅速摸索形成了一套防控制度,經營環境、購物秩序、物資配套、人員防護、安全服務一個都不放松。
門店準備了充足的消毒水、手套、口罩,并進行定時360無死角消毒清潔,連手機、電腦、平板在內的各類展示屏幕,也要用酒精擦拭消毒。門口設置防疫檢查區和臨時隔離區,店內增設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為符合復工條件的員工繳納新冠肺炎保險、現場佩戴口罩、距離1米以上進行服務;顧客進店佩戴口罩、測溫、登記信息、有序購物;現場人流量嚴格控制,并根據實時的客流量調整增加消毒次數。
京東電器超級體驗店全方位嚴格防疫
京東電器超級體驗店也制定了全場顧客總人數不超過300人的規則,一旦客流量達到260人,即拉設警戒樁進行限流。“防疫工作做得很足!”超體恢復營業當天,前來為家里添置蒸汽拖把的消費者表示,眼下只有商店做好防護,他才能放心來消費。
拓展:云購物、鄰家式服務,活躍在你的朋友圈
疫情期間,很多線下零售停擺,但人們的正常生活還要繼續,消費需求不會停滯。毛細血管式分布在各個城市、鄉鎮的線下門店有著跟消費者的距離更近、更能按需提供“一對一”咨詢和服務的天然優勢,以及鄰居般的信任感。
執著的店主們并不會無奈地等待危機度過,他們積極出擊,嘗試開辟新的業務模式和服務主動自救。京東家電專賣店、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京東之家、京東便利店和京東京車會在疫情期間,可能閉店,但服務并沒有打烊,都及時調整運營策略,在京東平臺賦能下,通過社群、回訪、直播、小程序等方式,將線下生意轉戰為線上“云購物”服務模式。
京東之家恢復營業
京東電器超級體驗店開啟24小時線上購物通道;京東家電專賣店聯合品牌組織了一系列密集的品牌日、superday和驚雷行動等大促活動,開展面向下沉市場的社群直播帶貨,同步推送秒殺銷售;京東之家推出明星導購KOL培養計劃,與手機品牌聯動開展新品直播首銷活動,通過“京挑好貨”小程序賣貨;京東數碼專賣店通過京東羚瓏系統進行線上銷售;京東新通路幫助京東便利店等線下小店加入京東便利GO、美團等O2O渠道,開展線上銷售,并在線下采取無接觸取貨等更安全的履約方式,滿足消費者的日常生活需求;京東京車會組織京東直播培訓和抖音營銷,提供遠程問詢、線上下單、上門服務……
在京東的幫扶和支持下,店主們一個轉身化作顧客信任的購物咨詢專家、自帶流量的明星直播導購達人,積極活躍在顧客的朋友圈中,隨時向顧客推薦好物、傳達優惠、答疑解惑。而顧客選購完成下單后,由京東物流直接配送到家或由店員配送上門、提供服務,時效更快。
京東京車會提供養車線上下單、上門服務模式
社交式的線上營銷服務模式極大緩解了消費者疫情期間購物不便的問題,打破了線下零售必須顧客到店才能實現銷售或服務的困局,還拓寬了線下店鋪原本的輻射范圍。疫情期間,京東家電專賣店通過3月的品牌聯合直播活動實現了逆勢增長,助力品牌取得活動當天最高成交額2.94億元的成績,重點門店實現銷售額環比增長150%;京東數碼專賣店單店成交額平均提升超過300%,重點門店單日成交額高達4萬;京東之家新品直播觀看人數較日常提升300%,“京挑好貨”小程序的銷售額環比提升了5倍;京東京車會3月第二周門店線上客戶下單數環比上周增長近200%。
援手:個子高的先頂上,抱團力量大
民間有句俗語:“天塌下來,高個子先頂。”疫情期間,消費者購買家電、數碼電腦、手機、日用品、生鮮的渠道,大部分都與京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京東過去以來長期積累的全渠道模式經驗和供應鏈優勢,在這次疫情大考中,不僅推動了自身的線下零售渠道復蘇,也成功幫扶了線下零售伙伴。通過入駐平臺、開放營銷工具、優惠政策幫扶,五星電器、迪信通等線下連鎖零售商在京東的支持下大力向線上線下融合的全渠道營銷轉型。
五星電器門店變身“前置倉”
通過京東平臺的賦能,全國700多家五星電器在疫情期間將門店化為前置倉,推出了閉店不打烊的“非接觸式銷售”,直播賣貨、社群營銷、在線秒殺、視頻選購,將實體店熱銷的線下型號轉到線上,并同步分銷京東線上熱銷商品,供消費者咨詢和購買。全國近500家迪信通門店陸續入駐京東到家線上平臺,拓展了線上流量、獲客渠道的同時,也緩解了經營壓力。而消費者也能在居住當地享受更多便捷的購買和服務渠道,大大解決了特殊時期消費難的問題。
創新:到店、到家、24小時,社區門口的菜籃子
對于京東7FRESH來說,這次疫情大考也是一次全渠道零售、創新模式驗證的機遇。生鮮食材在疫情期間是絕對的剛性需求,受社區封閉管理影響,居家做飯成了每個家庭每天的重要事情。如何能讓消費者更安全、方便的買到有品質保障的菜,是京東生鮮、七鮮超市、七鮮生活考慮的最核心問題。
七鮮生活門店24小時營業
疫情期間,京東7FRESH堅持春節不打烊、疫情期不停擺,推出了靈活多樣的購買和配送方式。為了守護社區居民“菜籃子”至最后一道關,京東7FRESH創新推出“小七拼”集單配送服務,即同小區用戶一起下單,集單購買成功后,將有專車、定時、無接觸方式配送至小區指定地點。“小七拼”上線后已服務接近1200個社區,覆蓋近50萬人群。此外,七鮮生活提供到店、到家服務,保持24小時營業,根據消費者實時大數據進行加大備貨、滿足供應,并推出“會員日”、“預購自提”、“本周值得買”等優惠活動,保民生也穩菜價。從1月20日至今,七鮮生活實現銷售翻倍,線上訂單增加1.5倍,到店自提訂單增加1倍。七鮮超市推出定量獨立包裝果蔬、24小時營業無人智能售賣柜,并在嚴格封閉管理期間抽調門店員工人力去周邊小區賣菜,將“菜籃子”送到市民“家門口”。
“小七拼”社區集單自提點
期待已久的春節小長假在毫無準備之下演變成了近2個月的閉門宅家,相信很多消費者都渴望出門走走,去菜場親手挑挑帶著新鮮泥土味的果蔬生鮮,去賣場親耳聽聽面帶笑容的店員熱情講解,去柜臺親手試試剛新鮮發布的電器產品,重新回歸到能夠盡情逛吃、放肆剁手的生活消費方式。
月1日,位于金宇路的九龍家電旗艦店也邁出復工復產第一步,正式開門迎客。面對營業后日漸增長的到店消費者,九龍家電對全店進行更加嚴格的防疫消殺作業,嚴格限制到店客流量。
旗艦店每天四次消殺
門把手扶手也不放過
3月3日下午3點,當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走進九龍家電旗艦店時,前面已有幾名消費者在排隊檢測體溫。在賣場的正門處,一臺體溫測量儀成了這里唯一的入口,所有的消費者進店后的第一步,就是要抬起手腕進行體溫測量。
待儀器上顯示體溫正常后,消費者要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登記個人信息并進行拍照,“完成這一系列流程之后,如果有需要,還可以在我們的防疫服務臺領取一次性手套,方便消費者在店內體驗一些電子設備。”九龍家電旗艦店經理趙然說。
趙然介紹,隨著全市進入到復工復產的大潮之中,自3月1日旗艦店正式營業以來,每天到店的消費者也越來越多,賣場內的消殺工作也顯得尤為重要,“現在我們每天都全店進行四次消殺作業,由專人負責噴灑消毒液,確保全店消殺無死角。”
此外,賣場內的所有門把手、電梯樓梯扶手,也都有保潔人員定時用酒精進行擦拭,“盡可能地為消費者提供安全、衛生的購物體驗。為了避免人員聚集,店內實行限流,“如果進店消費者出現排隊的情況,我們最多只允許50人進店,待有消費者離店后再安排下一批消費者進入。
朋友圈廚藝大比拼
帶火空氣炸鍋賣斷貨
為了盡可能地滿足消費者對家電及電子設備的需求,九龍家電也適時推出小程序進行家電線上銷售,實現線上線下同步推進的銷售模式,滿足了消費者不同的消費需求。
“疫情防控期間賣場關閉之后,我們通過小程序將所有家電都放到線上進行銷售,消費者看中的家電付費下單后,我們會有工作人員會送貨到小區門口。”趙然說,此前線上下單送貨上門多局限于小家電的情況也將有所調整,“大件家電也可以送貨上門并安裝。”
受疫情防控影響,市民們居家的時間明顯增加,尤其是居家辦公、上網課,使得筆記本電腦、打印機、平板電腦都十分熱銷,而銷售最火爆的,無疑是廚房用具,“朋友圈廚藝大比拼,帶火了像空氣炸鍋、破壁機等小家電。”趙然說,目前店內的空氣炸貨已經斷貨,最快也要到3月底才有可能到貨。
在以小家電見長的九陽專柜,銷售人員說,自春節之后僅空氣炸鍋就賣出去400余臺,而且賣場營業以來每天還都有消費者前來咨詢,“空氣炸鍋因為用油少,能做的菜品種類多,而且價格比較低廉,成了疫情期間市民宅家做美食的首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汪瀧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現實主義代表畫家之一,薩爾瓦多·達利曾在一次采訪中表示:“我相信人總會死亡,但是達利絕對不會。”現在,位于佛羅里達州圣彼得堡的達利博物館正致力于用科技實現其預言,用基于Deepfake的人工智能換臉技術復活達利。
據外媒The Verge報道,現在,佛羅里達州圣彼得堡達利博物館的參觀者們將可以體驗與薩爾瓦多·達利“面對面”的交流。這個通過Deepfake技術模擬出來的達利可以以一種特別的方式跟參觀者交流,從談論當日的天氣到與他們一起同框自拍。
圖自dali museum
為了盡可能地還原一個真實的達利形象(我猜主要是那標志性的胡子),活動方通過機器學習的視頻編輯技術對從達利采訪檔案中提取出的超過6000幀的片段進行了1000小時的深度學習以訓練達利面部的人工智能算法。最終,通過Deepfake人工智能換臉技術,將這張高仿的達利的臉,無縫地植入到一名和達利有著相近體型和臉型輪廓的演員身上。
圖自dali museum
更為真實的是,負責配音的演員通過使用達利自己的文字和采訪錄音進行混錄,創作了100多個獨特的片段,足以支撐從其工作生活到天氣的所有對話。
所有的努力所造就的體驗很“超現實”:在達利住過的地方按響門鈴,達利的影像就會出現在訪客面前,講述自己的生平。而數以千計的視頻組合基本能使得每個訪客都有不一樣的體驗。而在他閱讀報紙的過程中,會展開一些場景如討論《紐約時報》頭版上的天氣。而Dali lives的設立目的在于讓游客能和達利產生共鳴,站在一個等身大小的達利面前,他會問訪客是否想要自拍,他會轉過身去,并拍下一張自拍照后發給訪客。
圖自dali museum
圖自dali museum
Deepfake等人工智能換臉技術因常被用于偽造名人不雅視頻或者假新聞甚至是一些政治人物發表不當言論而飽受爭議,有人認為它比核武器更可怕。而此次Dali lives展再次證明了科技的工具屬性,科技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只是取決于它的使用者。
(編輯:M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