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官方推出的 Wear OS 智能手表操作系統野心很大,希望能統一所有廠家和硬件配置的手表的用戶體驗和應用生態系統。然而,直到今年,市面上在售的智能手表所配置的硬件性能,卻難以帶動如此龐大的夢想。
智能手表首先還是一塊手表,它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看點兒”,時間顯示可以長期穩定,其次才是別的。甚至防水的重要性都大于處理器和內存空間。但采用 Wear OS 的手表,有很多只是在打開某個應用的時候無盡轉圈,動不動就閃退;還加上要像其他的 Android 系統一樣頻繁 OTA 推送安全更新,很難讓人對這樣的手表滿意。
今年 9 月 24 日,當中國廠商出門問問推出的 TicWatch Pro 3 手表在歐美上市之后,YouTube 上的很多評測者驚訝地發現,他們迎來了一塊真正稱得上是“可用”的 Wear OS 智能手表,當初困擾用戶的強退或卡頓迎刃而解,這個系統終于發揮出了應有的水平。
而且,TicWatch Pro 3 在保持較高性能的前提之下,使用時間也不會大幅縮水到比如說一天得充兩次電的程度,甚至還可以通過一個疊加的液晶屏幕層,達到更長時間的省電續航,官方標稱極限續航可達 45 天。這款手表還通過包含血氧在內的完整探測器實現了全面的健康監測能力,跟隔壁幾乎就差一個心電圖。所以國外的手表評測博主都對它給于了很高的評價。
在這里要說一個背景信息,那就是在海外的智能手表市場,中國廠商是非常活躍的。像是出門問問前代 Wear OS 手表 TicWatch Pro 就一直是各種民間論壇和 Reddit 討論組里流傳的“神機”。今年分別發布新表的 OPPO和小米也得到熱烈的討論,乃至也會研究小天才和 360 的兒童手表,跟國內用戶早些年主攻 Moto、三星和 LG 的情形相映成趣。
不過,非 Wear OS 的中國手表,其第三方應用需要經過大量的國產化定制,對于國外用戶不一定很實用。所以谷歌官方牽頭統一生態,并使得智能手表走向硬件配置和工業設計的比拼,這是一個良性的方向。
Wear OS 最大的問題是,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它在中國無法發揮出完全的功力,甚至在出門問問成為該系統在華的官方合作伙伴之前,它能否進入中國都是個疑問。2015 年官宣合作之后,出門問問替代了谷歌助手,成為在國內銷售的 Wear OS 手表默認的語音助手,而谷歌地圖則由搜狗地圖取代。在那之后又經過了一段漫長的發展,今年以小米、OPPO 等為標志,加入 Wear OS 陣營的廠商顯著增加,Wear OS 也不再被高價位機型壟斷,開始體現出比較豐富的價格檔次,在中國的生態建設露出了曙光。
在這個時候,出門問問推出了 TicWatch Pro 3 的國行版本,配置一致,不過在操作系統方面做了本地化調整,但保留了健康監測等系統應用,以及可以開放安裝第三方 APK 的能力。
在本文中,我們想通過 TicWatch Pro 3 的實際上手,幫大家弄明白一個問題——在國外使用 Wear OS 是沒有問題的,谷歌全家桶也是比較完美的體驗,應用商店可以建立起一個跟 Apple Watch 相差無幾的生態圈;在中國,是否可以通過某種方式來補足生態上的缺憾,使得這款手表使用的強大芯片可以發揮出其最大的功效?
外觀與硬件配置
TicWatch Pro 3 兼容 22mm 表帶,圓形表盤外框體現出運動特色又兼顧莊重典雅,換個表盤就會呈現出不同的風格。它的體積、厚度和總重量跟常見的機械表持平,可能對體型嬌小的女性、青少年等略大,我自己戴上是正合適的。
該表采用了驍龍 4100,這是高通為手表開發的最新款芯片,在國內最早裝配在傳說中的小天才手表最新款上,但小天才使用的是自制系統。所以 TicWatch Pro 3 是 Wear OS 當中第一個裝上該芯片的型號。
該表為這個強大的芯片搭配了 1GB 的運存和 8GB 的存儲空間。手表沒有外露接口,通過無線充電,因此與電腦間的連接也需要通過無線方式來進行。
特別值得一說的是它的屏幕。屏幕實際上分為兩層,在標準的全彩觸摸屏上面,還疊加了一層液晶單色屏,有漂亮的淺藍色背光。
當手表處于非激活狀態的時候,首先是這個液晶屏承擔了看時間的功能。因此,標準的抬腕亮屏被禁用,只有當按動右側實體按鍵,或有新通知發生時抬腕才會激活下面的全彩屏幕,因此可以有效節約電量。
如果按右側兩個實體鍵下面那個超過 3 秒鐘,可以選擇關機,重啟或者進入省電模式,即只使用單色液晶屏,這讓該表標稱可以達到最長45天的續航。
我們其實沒有必要去測試這塊表是不是真的能夠憑這個極限省電模式達到 45 天的待機,因為大多數場合我們還是需要開著屏幕的,實際使用時間肯定會有折扣。只需要明白一點,就算完全使用下面那塊純彩屏幕,也可以 2-3 天才充電一次。
為了在完全自然的場景下體驗電量變化,我在周六的 11:03 開始給手表充電,當時手表剩余電量是 62%。20 分鐘后充到 69%,50分鐘后充到 95%,用一小時完全充滿。然后放了一晚上,到周日早上 10:15 拿出來掉到 75%,期間有打開手表的 WiFi 連接,一段時間后自動關掉了。
在那之后我放置手表不動,最終到周二(第四天)11:03 查看,電量剩下 13%。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那之后又放置了一天,即周三(第五天)11:00 時,上層液晶表盤仍然在走動,此時下層的 Wear OS 系統已經關機。
這至少對我而言足夠了。我使用智能手表的習慣就是晚上睡覺要摘下來充電,或者只有出門才戴上,因為戴著睡覺不舒服。但即使你需要戴表睡覺以使用睡眠監測功能,相信也能堅持比以往型號更長的時間。
需要指出的是,送測的機型是開發版,在售實物的同類測試可能有些許差異,但相信差距不會太大。
操作系統和軟件
接下來我們終于要說到系統了。中國版 Wear OS 雖然閹割掉了 Play 商店、谷歌助手、谷歌地圖等全套谷歌服務,但是其他的還是都保留下來了。所以激活手表的流程跟海外版也基本一致。
在與手表配對的安卓手機上,安裝 Wear OS 客戶端及手表廠商自己的客戶端(這里是“出門問問” App),只有 Wear OS 客戶端是必裝的。如果怕下錯,只需要跟著說明書,掃描二維碼配對;接下來為手表和手機 App 授予各項權限即可。在 Wear OS 客戶端點擊醒目的條幅廣告即可跳轉到“出門問問”App 的下載頁,用于控制小問語音助手、同步血氧等專屬的運動數據等。
需要注意的是,手機上會要求一些可能你以前沒見到過的權限,除了讀取文件、獲取位置信息、獲取 IMEI 之外,還會讀取聯系人、通話記錄、短信,并要求發送短信和錄音,基本上是把手機里能給的權限都列了出來。每一次你都要不厭其煩地點同意去授予權限,這樣才能使用 100% 完整的功能;如果拒絕一部分的授權也不影響其它能力的使用。
我們接下來就來測試一下系統應用和第三方應用。由于是短時間的使用,對手表各種傳感器的準確度難以給出足夠客觀的評價,在這里就不會提供跟健康相關的應用測試結果。從國外視頻播主長期佩戴的感受看,該表內置的種類繁多的傳感器,確實有利于提供更全面的身體健康數據。
這里只說一點,就是在測量血氧的時候,以下這種姿勢(即把表面朝向手背而不是手心)可能會導致測量失敗,可以轉一下手表,讓表背傳感器貼近脈搏位置。
國內 Wear OS 手表即使是其它牌子如 Moto 360,也都使用出門問問的語音助手,不過自己有開發語音助手的小米等除外。助手使用雙喚醒詞,一個是谷歌的“嘿,小安”(替代此前拗口的“你好,安卓”),另一個是“你好,小問”。
如果要小問打開手表上的應用的話,必須說出完整的全名,不能省略;也不支持應用內功能跳轉,如指定給微信的某個聯系人發消息,現在是做不到的。此外,如果您將出門問問的耳機(比如我們之前評測過的 TicPods 2 Pro)與手表搭配使用,那么建議盡量使用耳機而不是手表喚醒小問。原因是耳機在手機上的出門問問 App 里擁有更多的語音助手設置項,而耳機和手表的小問是各自獨立工作的。
系統內置的應用包括:電話,短信,eSIM卡助理,表盤,健康,運動,心率,睡眠,呼吸,壓力,血氧,噪音監測,筆記,錄音,計算器,日程,鬧鐘,秒表,定時器,天氣,通訊錄,商店,支付,提醒,手電筒,尋找手機,洗手定時器等。系統應用的錄音機提供語音轉文字功能,但這是要收費的。新用戶有一個時長體驗卡贈送,可以在手機上的出門問問 App 激活。
手表自帶的筆記應用以及手表微信都只有語音輸入,并未提供鍵盤輸入的選項。原因也顯而易見,手表狹小的表盤會讓輸入過程變得極其痛苦。好在對于中文而言,我們有三款機制不同的輸入法可供選擇。切換輸入法可以到設置-“個性化”尋找。
Wear OS 默認的谷歌拼音輸入法采用 Swipe 滑動輸入,手指肚停留在想要輸入的字母上,不要離開,滑動到下一個字母;寫完一個字以后繼續下一個字,直到輸入完一個完整的詞組或短句。令人意外的是,它的識別準確度相當的高,超出我的預期。
搜狗輸入法對漢字提供 9 鍵輸入,我們比較熟悉,但當然也是有點局促。
還有一款是觸寶輸入法,它堅持提供傳統的全鍵輸入——在圓形表盤上有些鍵位會經常出錯,效率極低。但觸寶的全鍵盤在一種情況下會非常有用,那就是輸入網址、密碼等等。它可能是唯一一種允許你在手表上輸入精準信息的輸入法,盡管要歷盡千辛萬苦。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官方的應用商店。跟其他的手表系統相比,Wear OS 擁有強大的可玩性,國內外開發者貢獻的應用為手表提供了良好的可塑性,使得手表的功能不局限于廠商預置的那部分,這也是它吸引玩家的地方。
因為在手表上輸入信息不方便,應用被以專題的形式組織起來,其中裝機必備專題里面可以快速的下載到微信、支付寶、搜狗地圖、滴滴、網易云音樂、喜馬拉雅等基本是必裝的應用。如果是常坐飛機的話,還可以考慮安裝航旅縱橫以在手表上顯示登機牌。
手表上的游戲目前不算多,有 Alice Running(卷軸游戲)、Birdie Wear(Flappy Bird 的移植版)、2048 等等,可以說充分發揮了小型表盤的布局特性。
我們可以在官方商店看到免費和付費應用。由于網上與手表相關的軟件資源不是很豐富,有些應用獲取的唯一方式是在商店付費購買,尚未出現有大量“破解版”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在官方商店提供的近千款應用當中,80% 甚至 90% 都是表盤。Wear OS 的表盤實際上也是 APK,跟其他的工具類應用是混在同一個商店當中的,當你搜索某個軟件的關鍵詞的時候,下面還會多出來一堆表盤的結果,并不都是你實際上想搜的那個應用。在全部的付費應用中,表盤占比更多。比如說,搜索“知乎”的結果:
即使是付費的表盤也是“一言難盡”,真的沒什么符合我審美的(個人意見)。我覺得就用自帶的幾款就好了。如果你是數字時鐘的愛好者,推薦使用“卓然”這款表盤。
相比國內其它廠商,出門問問的應用商店對第三方開發者相對友好,響應也更快,可以讓國內 Wear OS 愛好者開發的應用盡早上架。例如手表界幾乎無人不知的“腕上嗶哩”,可以在手表上觀看帶彈幕的 B 站視頻。其開發者表示,在上架另一家商店時進度緩慢,很久也沒給過;但最早上架的就是問問的應用商店。
說到愛好者,TicWatch 系列一向都是非常受國內 Wear OS 玩家喜愛的測試機。這次搭載驍龍 4100 的新款一定會讓喜歡“折騰”的發燒友大呼過癮。
以下簡單介紹一下如何開啟 ADB 連接電腦的進階操作。例如,截止發稿,手表 QQ 還沒有被收錄進問問官方商店,但你可以用下面介紹的辦法下載到 APK 并安裝到你的手表上。
首先要進入手表的設置界面,在“系統”-“關于”界面找到“版本號”一欄,連擊多下,直到屏幕上出現進入開發者模式的提示。退回到上一屏,在“系統”底下就會發現“開發者選項”。打開這里的“ADB調試”和“通過WLAN調試”,回到上一屏。
此時可以給手表連接家中的無線網絡。進入設置的“網絡連接”-“WLAN”,打開開關并選擇“添加WLAN”,點擊熱點名稱,選擇“在手機上輸入”并同時打開手機上的 Wear OS App,等待彈出密碼輸入框即可。
有的路由器開啟了防蹭網功能,或是公共 WiFi 在連接后可能會彈出一個認證頁面,手表是無法連接這樣的網絡的,因為它沒有瀏覽器,無法訪問網頁。有防蹭網的路由器需要手動認證手表,請在路由器后臺找到被識別為“希姆通智能設備”的硬件并將其手動放行即可。
回到設置-“開發者選項”,可以在“通過WLAN調試”下找到手表的內網 IP 地址及端口號(端口號默認是 5555)。此時可以在電腦下載一款名為“Wear OS 工具箱”的軟件,選擇“WiFi 連接”,輸入上述 IP 及端口號即可。
連接成功后,工具箱會顯示手表的具體參數。此時就可以使用工具箱的功能,向手表推送 APK 安裝包,管理及卸載應用,以及遠程訪問文件管理器。
手表只能連接到 2.4G 而不是 5G 的 WiFi 網絡。此外,為手表開啟 WiFi 后比較費電,在完成調試后可以及時返回到表盤界面并從上往下滑,利用開關關掉 WiFi 連接。手表平時是通過藍牙連接“蹭”你手機的網絡的。
最后說一點小小的遺憾。由于還是沒法使用 Play 商店(當然也不能切換到美區),所以在 Wear OS 當中實際上是有兩種不同類型的應用,我們只能體驗到其中一種,就是在手表上獨立安裝的。但另外一些是需要手機同步安裝“伴侶應用”的,比如谷歌地圖、Google Keep 記事本、AccuWeather 以及美國航空等等。我們沒有辦法使用這些需要“伴侶應用”的手表應用;而且總體來說,安裝商店外第三方 APK 的過程還是過于繁瑣。
結論
怎么用一句話來形容 TicWatch Pro 3 首發的“Wear OS + 高通驍龍 4100”組合呢?
它將很有可能是第一款看滿彈幕視頻也不會卡,不會強退的手表。假如給它裝一個瀏覽器,它應該也能勝任——雖然說怎么操控可能是個問題。
每一款智能手表做出來,都凝聚了廠商希望擴充智能“朋友圈”,完善全應用場景的愿望。手表的簡易交互界面和跟耳機一樣方便的語音助手調用,讓它在控制家電、汽車等方面會非常合適。但這里的問題跟其它智能硬件一樣,就是你會發現自己被某種程度上困在某個生態圈里。
我們曾經寫過這個問題——你買了小米的生態鏈產品就只響應小愛同學;買了華為的智能家居就跟華為手表最搭。等待不同生態鏈之間互聯互通可能要等很久,但 Wear OS 的配備意味著有朝一日,其它語音助手是可以被移植到你現在的這塊手表上的,就像你在任意一臺手機都能現裝提取出來的小愛同學或 Breeno 等。
很多 YouTube 的評測,都說 TicWatch Pro 3 是第一次讓“Wear OS 變得可用,實用了”,因為國外 Wear OS 的應用已經非常貼近生活,只等一個足夠好的硬件讓它“不卡”就行。在國內,我們只能說 TicWatch Pro 3 的硬件配置,讓中國版 Wear OS 變得“順溜”了,它足夠流暢,足夠省心,續航也不是問題——只是第三方應用的缺乏,尚且體現不出 Wear OS 相對其它專有的嵌入式手表系統的最大優勢。
就像上古的塞班(Symbian)、早年還依靠 91 助手和豌豆莢的安卓一樣,現在的 Wear OS 還是初升的太陽,處于非常靠前的發展階段;不過圍繞現在的系統配置,已經有一小群人聯系起來,發展出“玩表”的社群,他們努力移植引進國內有待上架的海外應用,以及開發符合國情的實用應用,不斷拓寬著 Wear OS 的邊界。
官方為 Wear OS 開發應用的現在還極少,它某種程度上很類似 WindowsPhone 生態,當然也面臨著同樣胎死腹中的危險。在海外,谷歌依靠 Play 商店的極強號召力,以及“伴侶應用”的便捷性,讓很多沒有專門開發計劃的廠商,只是順便捎帶設計一個表盤界面,就可以上架手表。跟 Apple Watch 一樣,海外的 Wear OS 生態被快速搭建起來,其可用性也顯著優于國內。
假設我們沒辦法引入“伴侶應用”機制,這意味著手表應用必須單獨分出一支開發力量,而不是作為安卓版應用的一個附加功能,對很多廠商欠缺吸引力。
我認為 Wear OS 的應用生態,是需要在該系統極大普及的情況下才可以造就的。如果說,我們以前能買到的那種動不動就卡頓或者閃退,但是即便如此依然是跑著 Wear OS 的手表,能夠降價到兩三百元甚至更低,如果這樣的山寨表多上一點,那曾經在安卓手機上演過的劇本,就有可能在手腕上重演一次。只不過,現在在深圳你可以買到的是運行著完整手機版安卓,還能插 SIM 卡的手表……雖然是為了規避 Wear OS 應用太少的尷尬,但完全未適配的手機應用在小屏幕上卻更加不可用。
所以,Wear OS 的國內廠商也許應該認真考慮開發者激勵機制,或者多開發一些優秀的第一方應用,讓 TicWatch Pro 3 如此高的硬件配置和優秀的工業設計真正物盡其用,迎來屬于 Wear OS 的春天。
以上評測內容及結論為作者個人體驗觀點。測試用機由出門問問提供,為開發版型號,可能與正式上市版本有差別。
近日發布的 Windows 11 Build 22000.160 預覽版更新中,微軟為 Clock 應用引入了全新的“Focus Sessions”功能。這是一個簡單而有效的生產力系統,可以防止您拖延或分心,讓您可以專注于完成工作。
Focus Sessions 功能非常簡單:設置一個計時器,從微軟待辦中選擇你的任務,選擇你最喜歡的音樂,然后工作直到它用完。你也可以休息一下,循環重復這個過程,直到你的工作結束。
默認情況下,計時器設置為 30 分鐘的工作時段或者更長,您可以保持全神貫注。它似乎基于番茄工作法,用戶還可以配置 5 分鐘的休息時間,這可以讓您有機會在不失去注意力的情況下查看電子郵件。
當然,您也可以使用秒表或任何計時器應用程序來記錄您的時間,但 Windows11 中專門的 Focus Sessions 功能在您正確使用時肯定會讓您的生活更輕松一些。它為您省去了配置第三方應用程序或帳戶的麻煩。
若要開始,你需要從 Microsoft To Do 中選擇一項任務。如果任務不可用,您可以直接從時鐘應用程序中創建一個。完成后,告訴 Microsoft 您有多少時間,Windows 將設置其余時間。您可以訪問時鐘應用程序的設置來更改計時器持續時間并啟用或禁用待辦事項和 Spotify 集成。
目前 Focus Session 支持以下時間段:
● 自動(基于AI)
● 15分鐘
● 30分鐘
● 45 分鐘
● 1 小時
您可以一直工作到計時器用完,然后休息 5 分鐘(默認)。您也可以跳過休息時間或休息 10 到 15 分鐘。您也可以在專注或休息時間結束時播放警報,并且警報通知將出現在通知中心內。
● 集成 Spotify
值得注意的是,時鐘應用程序不會播放 Spotify 音樂。它將在后臺打開 Spotify Microsoft Store 應用程序并將音樂與工作會話同步。如果未安裝該應用程序,Microsoft 將為您下載并安裝它。
您可以選擇播放列表并單擊計時器下方的“播放音樂”以在專用 Spotify 客戶端中播放音樂。您還可以在微軟的儀表板中查看您的活動和進度的摘要,這些信息將在您的設備之間同步。
品:X9 Plus(全網通)vivo手機
除了前置2000萬柔光雙攝,vivo剛剛發布的vivo X9Plus在續航方面也何有特點,其采用了高達4000mAh電池,為續航提供了最基礎保障,同時在充電速度方面同樣具有不俗的表現。
■ vivo X9Plus暴力耗電實測
除了采用4000mAh電池(比vivo X9增加了950mAh),vivo X9Plus同時采用ECO節能引擎,可以大幅降低大型應用功耗,有效控制發熱,例如直播、游戲、地圖導航等;同時,智能識別處理后臺應用中的異常高耗電,避免電量悄悄流失。
vivo X9Plus相對于vivo X9的升級
與vivo X9不同,vivo X9Plus的處理器部分升級為驍龍653,在保障手機性能足夠的同時,能夠保證其具有較低的功耗。
正常使用情況下,vivo X9Plus保證一天半的使用基本沒有問題,為了更詳細了解其續航情況,我們采用了視頻播放+大型游戲連播的方式進行了100%全程耗電測試,結果顯示,經過近4個小時,電量才消耗完畢,確實強悍。
第一階段:3小時1080p視頻播放(聲音50%外放,屏幕亮度調到最高)。
3小時1080p視頻播放后剩余電量71%
第二階段:下載安裝大型游戲《NBA2K15》,全程亮屏,20分鐘耗電5%,此時剩余66%電量。
第三階段:將《NBA2K15》打開自動對戰模式持續消耗電量(聲音50%外放,屏幕亮度依然最高),由于該游戲對CPU和GPU性能有一定要求,耗電速度有所加快,經過155分鐘后,電量消耗完畢。
《NBA2K15》155分鐘后電量消耗完畢
充電方面,vivo X9Plus采用大家已經非常熟悉的雙引擎閃充采,兼容國際通用標準,帶來兩倍于普通手機的充電速度,更快更方便。由于高速充電很容易帶來安全疑慮,所以vivo閃沖采用了九重充電防護系統,提供更放心的充電體驗(vivo X9Plus使用全新的5V/4.5A低壓閃充方案,速度更快,充電時手機的溫度更低)。經過實測,40分鐘可以充滿64%電量,50分鐘可以充滿79%電量,60分鐘可以充滿91%電量,一個半小時左右可以充滿。一如往常保持了非常快的充電速度。
vivo X9 Plus(全網通)
基本參數 |
|
---|
屏幕 |
|
---|
網絡 |
|
---|
硬件 |
|
---|
攝像頭 |
|
---|
外觀 |
|
---|
服務與支持 |
|
---|
保修信息 |
|
---|
*本信息來源于ZOL產品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