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牙4.0的發布,將開啟一場自我顛覆的革命!
在過去的四年里,快牙抓住了用戶剛需和歷史機遇,實現了極低成本到4.5億用戶的增長奇跡!然而,我們一直很有危機感。移動互聯網幾年的歷史告訴我們:曾經的明星產品的隕落,新產品的崛起,潮起潮落都是常態。
反思離線傳輸工具這個細分行業,隨著中國網絡的變好,剛需度在下降,時間窗口在變小。用戶用快牙帶有典型工具心態和低頻次。離線工具是產品進化過程中的一個中間階段,產品體系還不夠完整,還有下面這四種“難點”:版本升級難、合作推廣難、商業化難、影響用戶難。
2015年,快牙是ALL-IN的全面轉型,從離線工具,脫胎換骨,變身為在線服務!
新快牙,是分享,是朋友們發現和獲取私密內容(如個人照片等)及猛料的服務!
快牙今日重磅發布安卓版4.0,將開啟分享2.0時代。何為分享2.0?簡單來說,快牙是一站式服務,實現了集內容發現、下載體驗、傳輸分享、互動交流于一體的分享體驗,不再受環境、時間、用戶、內容限制。與分享1.0相比進化之處在哪?如何體驗2.0分享方式?以快牙的角度將分享1.0和分享2.0進行PK,高下立判。
無網or有網 快牙不下線 在線服務商業化前景更大
快牙早期的離線傳輸是分享1.0,用戶多借助于快牙從事無網狀態下的傳輸。
而分享2.0時代,無網or有網,快牙都各有玩法。快牙先前主打無網狀態下的近場傳輸行為,用戶不在一起時,就沒有使用場景了。而快牙4.0帶來“近傳遠交”的全新玩法。近傳,顧名思義為近場傳輸,只要有過傳輸互動的用戶,快牙便將其默認為好友。見面分享不盡興的好友在分開后仍能隔空互動,真正做到了好友不下線,分享樂不停。快牙頁面內的“圈子”網羅好友及群組,聊天框支持快牙照片、音頻、視頻的遠傳,分享2.0做到了隨時隨地隨意分享。
單線推or多線拿 快牙“推拿”自如 通過好友小圈子影響用戶行為
在分享1.0(即離線傳輸)時代,用戶是典型工具用戶心態,分享以推送為主。
在分享2.0時代,這一現象有了根本性的改觀。用戶不僅能將內容傳輸給好友,還能在好友那里“拿”到感興趣的內容,這樣一種雙向互動,將用戶關系連接的更為緊密。目前,快牙建立起以共同興趣為標準的同好圈,再加上快牙自身能夠產生大量優質內容,為用戶提供探索發現和瀏覽資源的平臺。用戶在發現并獲取到內容后有多種選擇,一、主動分享給好友;二、設置為推薦內容,好友在推薦列表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主動拿取。分享2.0時代將主動和被動的“推拿”方式全部展現出來,給用戶更多分享形式的選擇。
快牙同好圈的建立可以說是以興趣交友的典型圈子,如果說微信是熟人之間的社交互動,快牙4.0則是熟人之間的興趣互推+內容互動。
單一場景or多元環境 快牙用戶群體擴展效果顯著
分享1.0時代,由于快牙具有零流量、跨平臺、極速傳等特點,用戶的使用場景多為大學宿舍、富士康類工廠等無網場所,用戶也多集中在二三線城市。
在分享2.0時代,快牙用戶不再受網絡和流量的限制,對快牙的使用習慣也有所變化。從近兩年快牙用戶的變遷可以看出,用戶分布區域不斷往一線城市延展,更多的商務人士、運動健身人士、聚會轟趴愛好者加入進來并逐漸培養出不同的使用習慣。比如商務辦公人士將快牙視為辦公軟件,辦公小組在快牙建立工作群,進行大型文件、特殊格式文件的收發。據悉,快牙即將推出iOS最新版,并聯合安卓版打造全平臺4.0,屆時Android及iOS精英用戶將徹底打通分享隔閡。
快牙本身內容的增加和用戶推薦機制的建立也將使用場景進行了更廣的拓展。運動健身、動漫迷、追劇狂人、充電達人、音樂fans等都能在快牙找到感興趣的內容。
低頻次工具or高熱度內容驅動的服務
分享1.0時代,快牙的啟動次數會因其工具類屬性有所影響,只有具有傳輸需求時才會使用。啟動次數較低,這成為大多數工具類應用的通病。
在分享2.0時代,快牙能夠發揮其更大的內容優勢留住用戶。無網時傳輸分享,有網時探索發現新內容。快牙是為數不多的集多種獲取內容方式于一體的應用。一方面從好友手中獲取內容,另一方面在快牙自身推薦中發現內容。其中,內容推薦是達成分享2.0的重要因素,在快牙中,每個用戶因內容推薦成為了內容生產者和傳播者。快牙已經積累了超4.5億用戶,4.5億個內容生產者組建起來內容資源庫對用戶來說是極大的誘惑。
內容的探索往往讓用戶流連忘返,在快牙3發布后,游戲的加入已經讓用戶使用時長大大增加,而此次快牙4.0(安卓版)的發布更能俘獲用戶的心。
快牙式分享2.0,通過自我顛覆,克服原先的弱點
分享2.0繼承了分享1.0(離線傳輸)的病毒性傳播的優點,并以此為基礎有了質的提升。快牙已經成為帶有輕社交性質的泛內容分發渠道。
新快牙,分享2.0,將從根本上克服離線傳輸的難點:
影響用戶不再難:快牙建有達人體系,最好的達人有數十萬粉絲,通過達人,影響粉絲;普通用戶中近一億人有快牙好友,多是傳過片兒和游戲的好基友,傳過私密照片的好閨蜜。這些用戶會自然地影響小圈子里的好友。
升級不再難:快牙有獨創的“平傳”技術(side-loading),剛剛獲得了美國專利,創造了四年獲得美國專利的火箭式速度!快牙“平傳”是通過用戶自愿參加“平傳”計劃,通過大數據分析產生個性化推薦,精準地把對方需要的文件準備好,一旦對方同意,秒傳給對方。這個方法用在升級快牙APP本身可打造極致體驗!
合作和商業化不再難:基于快牙好友關系,小圈子影響力,還有“平傳”專利技術,快牙以不打擾用戶的方式,發送方自我表達(而不是帶商業利益的強推),接收方舒服地(而不是被朋友強迫地)自愿接收,實現在好友小圈子里精準推薦。合作和商業化成功案例包括BAT的頂級APP。
快牙4年,發布4.0,破繭化蝶,鳳凰涅槃!
IT168資訊】在互聯網時代,以不變應萬變的方法已然是過去時,常言道見招拆招很重要。
引領傳輸行業的快牙在2016年深得此理,招數不斷,幾個新版本發布下來,為用戶搭建了一個傳輸&交互共生的新快牙,增添了全新玩法。此前,快牙是純工具類應用,而工具類產品通常具有用戶粘性較差、活躍度較低等通病。現在,快牙不滿足于工具屬性,他希望用戶在app上除了傳輸,還能做更多的事情。并先行一步,完成了工具屬性到輕社交傳輸應用的轉變。
一切源于用戶,在充分尊重用戶的互聯網時代,快牙的這一改變能為用戶帶來哪些新體驗?從產品的角度,我們聊聊快牙新招數為用戶帶來的體驗。
適用于更多場景的內容輕社交體驗
快牙是用于內容分享的app,至少需要兩人同時傳輸完成,這一屬性就把快牙同其他類型應用區分開來。快牙之前雖為工具,但是一開始便帶有社交屬性,現在,快牙把這一屬性進行了強化。不同于微信、陌陌、釘釘等app為熟人、陌生人、企業人等群體設計的應用,快牙是以內容分享為主體的另類社交形式。
快牙4.0版本新添圈子頁面,好友列表清晰可見,且對話框功能豐富,甚至具備獨有的對話表情,總結下來有以下幾大特點,也是快牙輕社交被需要的理由。
功能豐富;可對話、發名片、傳應用及任意格式文件。
極速分享;在快牙內可以完成大容量視頻、音樂、圖片的極速分享,且內容不會被壓縮。
無網社交;近場情況下,即使無網絡和流量依然可以溝通分享。
獲取內容;在快牙可以看到并獲取好友推薦的優質內容。
傳輸或輕社交,對于絕大多數人都是高頻需求,兩者的結合適用于更多場景。如果想給幾位密友分享電影視頻、給同組同事分享幾首緩壓音樂、給親人分享出游合照,想吐槽收到的各種內容,快牙一定是最好的選擇,內容輕社交值得一試。
發現新奇、自由分享的一站式傳輸體驗
與快牙“圈子”頁面同時出現是“發現”頁面,是針對傳輸衍生的另一變化。傳輸并不是單一行為,而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快牙抓住這一用戶痛點開出一副猛料。
傳輸以內容為前提,快牙在提供傳輸功能時,還為用戶實現了集內容發現、下載體驗、傳輸分享、互動交流于一體的分享體驗,即貼心的一站式服務,快牙中“發現”、“圈子”、“達人號”、“猛料君”等可提供有看頭、有質量的內容。
自身平臺推出的眾多優質內容資源不僅解決了用戶的痛點還調動了用戶的積極性。快牙建立起以共同興趣為標準的同好圈,將為好友帶來發現新奇的驚喜。也就是說,可主動分享給好友或設置為推薦內容,好友在推薦列表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主動拿取。
目前,快牙已經是為數不多的集多種獲取內容方式于一體的應用,用戶集發現、推薦于一身,組成了數億用戶的內容資源庫,獵奇或被獵奇將極大激發用戶的熱情。
oNews游戲4月2日消息(見習記者趙玥)終端間無需網絡即可分享文件的應用快牙,發布了6款近景互動游戲,用戶間可以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聯機互動對戰。
首批發布的6款游戲有,《Flappy Bird2》、《快牙三國跳跳》、《快牙冰球》、《快牙扔紙團》(雙人版)、《歐巴啪啪啪》等雙打游戲。這些產品的特點是,有競技性也有協作性,多為1分鐘內可結束的輕度小游戲,適合兩人以上互動或聚會的場合。最核心的點在于,實現了在聯機過程中不需要聯網,不消耗流量。
快牙聯合創始人朱燕晨介紹,研發近景互動游戲的產生是為了服務快牙目前的用戶。目前,這6款游戲僅可通過快牙平臺提供下載。因為這六款產品完全是免費產品,無內購無廣告。快牙希望可以通過這些游戲,把“用戶養起來,做好活躍度”,也希望可以吸引新的用戶。在首發的游戲中,快牙與越南獨立開發商合作的《FlappyBird 2(雙人版)》最為搶眼。
快牙在打造這個產品的時候,就有意輸出到國外,游戲的界面均為英文版,計劃一周內就可以登陸Google Play。
朱燕晨認為,因為快牙短時間內并無盈利壓力,所以會更專注于研究游戲產品的可玩性。下一步推進的工作是繼續開發近景互動游戲,比如把以前FC上經典的產品如《坦克大戰》移植過來。未來不排除,與更多開發商建立合作,使用快牙的技術和平臺。
據官方的介紹,快牙目前用戶為幾千萬,日活躍用戶數百萬。作為不用聯網即可互相傳文件的工具,他們在移動網絡基礎建設不是太好的二三線城市有非常多的用戶,在東南亞等地區的活躍用戶數也大約和國內一個大省的數字相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