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智能手機的價格是越來越貴,而筆記本電腦的價格卻是越來越便宜了,這是為什么呢?
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兩個市場競爭的問題,智能手機市場,近些年來的競爭激烈情況相比就不需要我多說了,不管是在CPU處理器內(nèi)存這些基本配置上,手機外觀,屏占比,拍照攝像,等等方面,都彌漫這一股硝煙,各家都希望在每個價位能夠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到極致,讓消費者滿意。
而反觀筆記本電腦市場,近些年來出去CPU內(nèi)存硬盤等等常規(guī)升級以外,要說起"黑科技",似乎也是能一手數(shù)的過來,除了指紋識別高屏占比之外,像TouchBar這樣的創(chuàng)新估計也就只有蘋果這種不差錢還不愁賣的廠商敢做出來了。
那么除此之外你覺得還有什么別的原因?qū)е铝诉@個現(xiàn)象呢?想了解更多精彩內(nèi)容,快來關注小謙吧。
多朋友日常面對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像個設備。感覺他們性能和價格,沒有什么差距。想著為什么還要選臺式機呢?而且日常家里用的電腦,選哪個好?筆記本電腦有什么好推薦的?諸如此類問題,小白用戶感興趣一起來了解下。
大家感覺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沒有什么區(qū)別,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選擇電腦的配置不高。不管是筆記本電腦,還是臺式機,普通辦公用,或者家里用的電腦。都不會挑選太高配置,甚至臺式機因為可選CPU,會考慮前幾代的處理器。
這樣的結果就是能便宜很多,同樣也因此主機性能高不了。只有游戲玩家,可以選配,才會和筆記本電腦拉開性能和價格的差距。
日常用臺式機,大家會覺得它會擁有更大屏幕,更好的鍵盤可選。比如現(xiàn)在各種2K電競顯示器,給Mac電腦用的4K顯示器等。這些都是普通筆記本電腦上的顯示器,不具備的配置。
此外,現(xiàn)在機械鍵盤很便宜了,配個機械鍵盤,打字體驗,鍵程都遠超筆記本電腦。普通筆記本電腦的鍵程,能做到的也就是1.5mm而已,真的沒法看。
當然,現(xiàn)在電腦的發(fā)展,會有更多選擇。那就是迷你主機的流行,也得益于英特爾多年耕耘NUC,才讓這類設備被大家發(fā)現(xiàn)。它就是結合了筆記本和愛實際的兩個特點。一個是它體積小巧,像機械革命無界S,就是巴掌大小的一個小主機,還搭載了銳龍R7 7840H處理器。日常售價只要2499元而已,可以直接把它掛在顯示器后面。
還能配上喜歡的機械鍵盤,甚至外置藍牙音箱等,傳統(tǒng)臺式機的配件。
這樣的好處是,不僅具備筆記本的便攜性,還具有傳統(tǒng)主機的“大”的體驗。擴展性也比筆記本電腦強很多,比如內(nèi)存固態(tài)可以擴展,接口也更多。
個人覺得如果只是一般用,不是高端游戲玩家,家里用可以考慮臺式機,它好處是擴展性強,日后想要增加一些內(nèi)存啥的也方便很多。起碼散熱都是筆記本不能比的,更何況到時候還能方便二手呢!
當然,如果有攜帶出去用的需求,就考慮個筆記本電腦,在家辦公也夠用了。比如ThinkBook 14酷睿版,四千出頭,也搭載了i5-13500H處理器,當下主流配置了。
現(xiàn)在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的區(qū)別,只是對極少數(shù)多預算,高要求的玩家和生產(chǎn)力用戶有區(qū)別。對于絕大部分用戶,是沒啥區(qū)別的,喜歡那種買那種就可以了。
1、前言】
經(jīng)常有網(wǎng)友會詢問類似的問題,無非是想知道同等性能下,購買筆記本和配組裝機之間會有多大的價格差距。
本文選取兩個價位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機型進行簡單對比,它們分別是華碩墜機堡壘7(對應價位5000元)以及爛大街缺貨買都買不到的聯(lián)想Y7000P(對應價位10000元)。
本文有三個結論前提:
① 筆記本有移動優(yōu)勢,并且完整配備鍵盤、一個沒啥用的觸控板以及一塊小得不能再小的顯示屏,臺式機想要全套移動出行非常困難,所以這一點臺式機完敗。筆記本其實也更適合大學生群體,除非你和我當年一樣,宿舍里用臺式,出門帶一個很便宜的辦公本,這種組合自然是最好的。畢竟筆記本那種“瞎眼屏”看久了容易累。
② 對于游戲用戶而言,預算越低越應該買臺式機(此項排除大學生群體),游戲本(除非神舟、炫龍等追求性價比的品牌)價位在6000以上才算具有“不錯”的游戲性能。
③ 大學生群體我真的建議你們大學階段多參加課余活動,不要宅在寢室打游戲,筆記本可以滿足你們外出移動辦公,考試周還可以在圖書館等較為安靜的公共場合學習需要。
【2、一號選手:墜機堡壘7】
墜機堡壘價格還可以,畢竟AMD平臺的筆記本性價比整體都蠻高的,5000出頭能在一線品牌買到GTX1650已經(jīng)很不錯了,畢竟同價位大家都還在用GTX1050/1050Ti這些老型號。固態(tài)挺垃圾的,是個超低端的英特爾660P,一般不會建議大家去碰這種QLC產(chǎn)品。
至于CPU,CPU已經(jīng)是目前AMD最頂級的型號——R7-3750H,基于二代銳龍架構,采用12nm制造工藝,千萬別把它當成7nm的三代哦!這玩意兒其實就是個降頻版的R5-3400G,綜合性能和R5-1400差不多(只要不撞TDP墻)。
然后就會有人說了,這么垃圾,居然才R5-1400的水平?難道你以為i5-8250U/8265U會比這個好嗎?Amazing,似乎還要更垃圾。
【3、臺式機示范】
3400元,你可以配到一臺體驗好得多的臺式機,畢竟咱屏幕更大,鍵鼠雖然是低端入門套裝,但也要都比筆記本的觸控板+小鍵盤強多了,CPU表現(xiàn)也更穩(wěn)定,不會過熱降頻。也就是說,5000多元的筆記本,自己配同性能臺式機可以便宜2000+元。當然,你可能還需要花50元買一對不算特別差,但也應該比筆記本揚聲器稍好的2.0小音箱。
(僅供娛樂)
【4、二號選手:聯(lián)想Y7000P】
10000元以內(nèi)買到RTX2060是常態(tài),畢竟9000左右基本都是配的GTX1660Ti顯卡。臺式機這邊,10000元配個RTX2070 Super顯卡輕輕松松。至于i7-9750H,性能上比i7-8700稍弱(主頻低/TDP也低)。理應等同于i7-8700S,但沒有這個型號。
【5、臺式機示范】
你會發(fā)現(xiàn),9500的筆記本換成性能接近的臺式機,雖然臺式機綜合性能還是要比筆記本更好(不論是CPU還是顯卡),價格其實也就差了2000左右。原因在于英特爾i7處理器本身成本就比較高(筆記本的i7還要更貴),1TB的PM981A也蠻貴的,RTX2060一般也要2000+元,所以自己配下來不會很便宜。但對于筆記本廠商來說,成本比售價低個3000~4000還是很正常的,批量采購的價格要比零售低不少,分攤一部分到設計、人工成本上,賺得的錢應該也不剩很多了,畢竟渠道銷售這邊還要賺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