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正文前面的廢話
話說混跡張大媽數(shù)年,敗了不少白菜貨 ,卻從沒為張大媽做過什么貢獻。適逢最近攢了一臺下載機,搜了搜張大媽上好像沒有相似的文章,于是把自己的經(jīng)歷和體會分享給大家吧!
用電腦很多年,筆記本和臺式機也都或長或短地用過不少臺,心里總有一個念頭——擁有一臺全靜音的電腦。
如今這個愿望已能實現(xiàn),不過用于配置下載機配備固態(tài)硬盤成本太高,直接上了一個3.5的3T綠盤,多少有點聲音,題目就無法寫成零噪音,只能寫成無風扇了。
在一年前無意發(fā)現(xiàn)占美電腦的時候,就對這種小型全靜音電腦長草了。不過占美對我而言還不那么合適,我想配置一個下載機,把3.5硬盤直接塞進去,不想拖個線掛個移動硬盤當倉庫。后來開始搜集成cpu的mini-itx主板,什么1037u啊,atom系列工控板啊都看了一圈,最后選定了這個賽揚J1900的板子。
大方向定了,就開始挑具體買哪個了。最開始覺得大家都差不多,買個梅捷啊映泰啊翔升啊都一樣,結果在挑DC-atx電源的時候出了點問題。市面上這種直插DC-atx電源很多,但幾乎沒有牌子,用起來不放心。看評價較好的van少的電源也有電流聲及vga信號干擾的困擾。于是就想,干脆直接買集成DC電源的主板吧,就搜到了我最終買的這貨:
人家梅捷映泰翔升價格都400左右,這貨659,貴了一半還多。后來考慮到單買DC-atx電源也得一百多,這貨自帶DC電源用著還能踏實點,一咬牙就入手了。入手后發(fā)現(xiàn)當初的決定陰差陽錯挺正確,因為這貨是薄板,搭個3.5硬盤然后塞進7cm高的小機箱還有富余。要是入了別家的非薄款的主板,這3.5的硬盤還真夠嗆能塞進去。
硬盤是當時裝游戲主機的時候一起買的,3T綠盤,買的時候749(去年2月份),現(xiàn)在679。
這個小板支持普通筆記本DDR3和低電壓DDR3兩種規(guī)格的內存,自動識別。前一陣內存價格跌得比較厲害,但是考慮到剛需就沒怎么遲疑下手了。買的時候168(五月中旬),現(xiàn)在165,便宜個雪糕錢。我筆記本是原來2G內存的,基本不夠用, 后來加了一條4G后總共為6G的時候就完全夠了。所以配這臺小電腦的時候直接挑了個4G的,平時拿來上上網(wǎng)應該夠了,性價比應該也是最高的。
雖然板子自帶DC口,但是電源適配器是不帶的。這貨的接口描述還比較特殊。跟賣家溝通了一下,賣家說買大口的19V 4.7A的就行,不過我最終還是搜了一個與介紹最接近的一個適配器。
從形狀看,我聯(lián)想筆記本的適配器應該能用,不過那貨是20V的,雖然只差1V但是也不敢用。于是又求助于萬能的淘寶,搜了一個第三方電源,還算個牌子:
買之前挺糾結的,怕第三方的電源做工不行。買回來后拿到手上看看還不錯,至少用到現(xiàn)在還沒什么問題。
機箱是我糾結了最長時間的一個東西。最開始想買大家推薦的喬思伯來著,但是要么就是太方了要么就是太大了,跟我想要的那種有些差距。后來又看看立人的機箱,立人機箱倒是有幾款比較符合我標準的,但是前面板又太丑了...搜立人機箱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佑澤這個牌子,都是純鋁的佑澤價格還能稍便宜點。考慮了一下在某寶買了佑澤3005這款,125包郵。這款京東天貓亞馬遜和蘇寧都沒有這個型號,就不插入鏈接了,下面直接曬單看吧。
曬單就根據(jù)到貨的順序來吧。
實際上是先買的主板,第二天買的適配器,結果主板因為上面有電池只能走陸運,適配器隔天就飛過來了。所以先把適配器的圖片放出來吧。
適配器是我這次所有配件里感覺最好的一件。包裝上就能看出來,順豐空運,各種保護措施,還送了一堆小東西,雖然用不上。
適配器開箱
這里黃色的袋子就是適配器本身了。標準梅花插孔。
這個黃色的袋子內層都有氣泡塑料,防振做的真挺到位。我主板能這么到位就好了
這個插頭就是買這個適配器最主要的原因。事實證明,這個適配器買的非常成功,插在主板上穩(wěn)穩(wěn)的
2、主板
主板的包裝我忘記是什么樣子的了,大約包了一下吧,總之沒有像適配器那么用心。
該有的東西都有,這里看到說明書、驅動光盤、保修卡以及一張讓把內存插在第一個內存插槽的說明小紙條。
因為主板是超薄版的,所以帶了兩個擋片,一個正常機箱擋片和一個窄的擋片。除了瘦客機我平時也用不上那個窄的,而且為了能塞進去一個3.5的硬盤,也不能買那么薄的機箱啊。隨機還帶了兩根sata線。那個銀色散熱器下面就是賽揚J1900四核CPU,10w的TDP,木有風扇
主板大約就是這個樣子了。后置接口方面,一個DC、一個usb3.0、三個usb2.0、一個HDMI、一個VGA、一個網(wǎng)口、一個音頻輸出和一個音頻輸入。
板內的接頭有兩組Sata2.0、兩個筆記本DDR3內存插槽、數(shù)個usb2.0和一個usb3.0、一個PCIE1。剩下一些不常用的借口我就不知道了
總的來說夠用了。
點亮心切,故把我筆記本的那條2G內存和移動硬盤拆出來安到這貨上,然后連上屏幕和電源,U盤安裝系統(tǒng),桌面比較亂,海涵啊
主板到貨之后才著手買機箱的。因為沒有風扇,所以全鋁是必要的。如上文所說,買的這個佑澤機箱很大程度是巧合。
機箱從廣東遠途跋涉到遼寧,貌似沒走空運,走了足足一個禮拜啊 還記得那幾天天天查快遞,就是不更新消息。
機箱的包裝還算不錯,但是沒留圖直接就把包裝扔掉了 當時又因為著急安裝主板,也沒照什么照片,下面就給放兩張成品圖吧。
機箱的左右兩側均有這種網(wǎng)狀鏤空。后文會提到為什么在這要提一句。原諒我那個無線鼠標適配器亂入
機箱自帶一組前面板,包括兩個usb口和一組音頻口、電源按鈕。不過usb和音頻口都比較雞肋。
因為機箱的這一面用的鋁板比較厚,導致usb口就很深,常用的一些usb設備插不到底 ,根本用不了。而且有時候同一個設備插在前面就顯示安裝驅動程序失敗,插在后面就沒有任何問題,難不成是前面板usb電壓不夠么
前面板音頻口接耳機時有電流聲,后面板就沒有,奇了個怪。
上圖是機箱立起來跟后面那個22寸(魯大娘顯示是20.4寸)顯示器做個比較,大小應該比較容易看出。
把上面鋁板掀開后的樣子。這張圖是完工圖,空間小也沒辦法走線,隨便纏一下不影響散熱就好。
下面來一張菊花圖。可以看到機箱還給無線網(wǎng)卡的天線以及DC電源接口留了位置。
我把手機伸到機箱里拍了一張比較高(模)大(糊)的照片,能看到散熱器與硬盤之間大約還有2cm左右的空間。
話說把上鋁板拆下來之后當鼠標墊用過幾個小時,手感真的很好啊!張大媽有木有什么特價的鋁制鼠標墊給推薦一下
內存木有圖,就簡短吐槽一下:內存的包裝不是那種一次性的。金手指看上去沒有使用過的痕跡。主板只支持到1333,1600頻率的自動降為1333使用。
主觀感受因人而異吧。因為很久以來一直都用固態(tài)硬盤作系統(tǒng)盤的機器,突然換成機械硬盤感覺速度慢了點。主要感受列出來吧:
(1)、win7 64系統(tǒng),啟動時間大約在45s-1min之間徘徊,每次都不太一樣;
(2)、電腦如果平臥,過一小會硬盤就被cpu散熱器烤到70多度,魯大娘就跳出來報警了,于是我就把電腦立起來用,熱量就能通過機箱側面的散熱孔散掉了。上文提到的散熱孔主要起到這個作用;
(3)、電腦重度使用(額就是一邊開著下載一邊掛著網(wǎng)頁另一邊還看著在線視頻這種程度)時會卡頓,可能是用機械硬盤的通病(我已經(jīng)忘了以前用機械硬盤時候是不是也這樣了 ),主板熱量在70度左右,cpu熱量魯大娘測40度不變(肯定測錯了,我覺得cpu溫度應該是主板溫度),硬盤溫度45度左右;
(4)、不知是不是心里作用,一邊掛著pt一邊看720pMKV視頻會感覺到不順暢。在線視頻明顯掉幀。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如此看來這貨當做htpc接電視就不大現(xiàn)實了 關掉pt之后會有所改善,但是仍然能感覺出來不是特別順暢。
(5)、整機不帶無線網(wǎng)卡和藍牙,不過目前看作為下載機好像也不需要。
這部分就是客觀評價了,直接上圖上數(shù)據(jù)。
魯大師這個評分有點扯淡,娛樂一下就好
最后上一張下載機工作時候的照片吧。作為下載機,這個程度已經(jīng)合格了。接下來該想辦法讓它播放視頻的時候流暢一些,不知各位有木有好一點的建議。哦對,我現(xiàn)在用的播放器是射手播放器,不知跟這個有關系不。
(完)
管是學習辦公還是影音娛樂,更大的屏幕總會看得更清楚,小尺寸屏幕從來不是每個人真正“想”選擇的,這只是為了重量和尺寸做出的犧牲,而得益于近幾年來窄邊框的設計、采用更加輕量化的材質以及更加嚴苛的機身把控,使得筆記本電腦的尺寸和重量持續(xù)的縮小和減輕,輕薄本得以開始向更大的屏幕發(fā)展。
Acer 傳奇 Young(R5 5500U/16GB/512GB/集顯)
Acer 傳奇Young
今天為大家評測的這款輕薄本便搭載了一塊15.6英寸的超大屏幕,且售價在首發(fā)時僅為3999元,價格極其親民,更是與著名畫師瓜幾拉合作,將萌寵和筆記本電腦相結合,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先來簡單過一下這臺機器的配置:
CPU:AMD 銳龍 5 5500U
GPU:AMD Radeon Graphics 7核心
內存:2*8GB 雙通道16GB DDR4 3200MHz
硬盤:512GB NVMe SSD
屏幕:15.6英寸FHD IPS屏幕
01 外觀設計
初見這臺傳奇Young,一臺外觀樸素的筆記本,以銀灰色為主要配色,A面僅有一個鏡面的Acer LOGO,邊框都為圓角,搭配A面的鋁合金金屬材質,整機的質感和拿在手里的感覺是相當不錯的。
Acer 傳奇Young A面
傳奇Young最薄處為17.9mm,僅重1.76KG,對于一臺15.6英寸的筆記本電腦來說,機身把控的是相當?shù)轿涣耍饶壳笆忻嫔弦恍┢聊怀叽巛^小的筆記本還要來的輕一些了。
Acer 傳奇Young 側面
打開屏幕,整機在外觀方面最大的亮點便是轉軸處了,轉軸處被切割成了多個位面,棱角分明,增加了視覺上的立體感,此外,與底色基本相同的Aspire LOGO若隱若現(xiàn),高級感油然而生。
Acer 傳奇Young
不過在被這個轉軸吸引之后,目光不管是向下移還是向上移,都會略有遺憾,我們先往上看到這個屏幕。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邊框,上下兩個邊框略寬,且塑料顆粒感較強,尤其是當呈一定角度且有光源照射時,這種感覺更深,左右兩個邊框由于較窄,這種感覺并不明顯。
Acer 傳奇Young轉軸
實測這塊15.6英寸的屏幕色域覆蓋65%sRGB,最大亮度在300尼特,并不是一塊高色域屏幕,但好在是IPS面板,可視角度還是足夠的。15.6英寸的大尺寸在游戲、觀影、追劇方面對比那些小尺寸屏幕有著先天的優(yōu)勢,多少也能彌補下色域不高的劣勢。
色域
亮度
視線下移來到C面,經(jīng)過了磨砂處理后的C面手感清爽,較為細膩,長時間的使用后,掌托位置也不會出現(xiàn)粘膩的情況,觸摸板長度適中,但比其他機型上的觸摸板略寬,近似于一個正方形,在操作時候能夠避免上下移動指針時手指出框。
Acer 傳奇Young C面
鍵盤方面則出現(xiàn)了與屏幕上下邊框同樣的問題,塑料感比較重,鍵程不算長,英文鍵較大,且鍵與鍵之間的間距也比較大,但這擠壓了數(shù)字鍵和方向鍵的空間,數(shù)字鍵和方向鍵都略小于正常大小。在15.6英寸屏幕的機身下,實際上并不能放得下一塊真正舒服的鍵盤,要不然著重于正常的打字區(qū)域,要不然提供正常大小的小鍵盤及方向鍵區(qū)域,顯然Acer做出了取舍,對于我這種不常用小鍵盤的人來說,會更喜歡傳奇Young上的鍵盤布局。
對于邊框和鍵盤方面“塑料”感太強以及屏幕色域略低的問題,實際上是我在剛一拿到這款機器時的最初印象,不過之后在綜合了這款機器首發(fā)3999元的價格,這也就算不上什么缺點了,Acer一線品牌保障+最新的硬件組合+15.6英寸大屏幕,都這個價格了,還要啥自行車啊。
這部分的最后我們來看看接口,機身左側依次為一個電源接口、一個RJ45網(wǎng)線接口、一個HDMI 2.0接口、兩個USB 3.2 Gen1接口以及一個Type-C接口;機身右側依次為一個USB2.0接口以及一個耳機/麥克風接口。傳奇Young的接口是比較完備的,基本囊括了日常所需要的接口,并且USB Type-A接口的數(shù)量足夠多,共有三個。
機身左側接口
機身右側接口
02 整機性能評估
來看這塊CPU,AMD 銳龍 5 5500U,采用了Zen2 Refresh架構Lucienne,基礎頻率2.1GHz,最大加速頻率4.0GHz,三緩8M,在處理器性能方面基本可以認定是一顆參數(shù)幾乎一樣、架構略微升級的4600U。
默認狀態(tài)下
CINEBENCH R15:單核性能179、多核性能1107;
CINEBENCH R20:單核性能461、多核性能2518;
CINEBENCH R23:單核性能1178、多核性能6240。
均衡模式CINEBENCH R15
均衡模式CINEBENCH R20
均衡模式CINEBENCH R23
這臺傳奇Young是帶有性能調節(jié)功能的,總共有三種性能模式:靜音模式、均衡模式、性能模式,使用Fn+F鍵即可快速切換。
我們再在性能模式下跑一遍CINEBENCH,看看調節(jié)性能模式會對增長幾分性能。
CINEBENCH R15:單核性能179、多核性能1144;
CINEBENCH R20:單核性能462、多核性能2608;
CINEBENCH R23:單核性能1179、多核性能6609。
性能模式CINEBENCH R15
性能模式CINEBENCH R20
性能模式CINEBENCH R23
在均衡模式和性能模式下,CPU性能的增長雖然有,但不是特別明顯,日常使用時調整到均衡模式就OK了。
在AIDA 64 Stress FPU CPU單烤測試中,測試時間半小時后,CPU功耗保持在25W、頻率全核心2.775GHz、溫度為72度。性能調教的還是偏保守,可以再激進一些。
Stress FPU CPU單烤測試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GPU,AMD Radeon Graphics,但與4600U有所不同,5500U增加了一個CU來到了7 CU,并且頻率也增加了300MHz來到了1800MHz。
在3DMARK中,均衡模式下,F(xiàn)ire Strike顯卡得分3262;Time Spy顯卡得分1033;
均衡模式Fire Strike
均衡模式Time Spy
性能模式下,F(xiàn)ire Strike顯卡得分3395;Time Spy顯卡得分1052。
性能模式Fire Strike
性能模式Time Spy
這個性能運行一些電競游戲肯定是沒問題的,LOL咱們就先不測試了,肯定是高特效無壓力運行,就來測試下《DOTA2》以及《CSGO》。
在《DOTA2》中,預設第二檔畫質,在首頁觀看一局剛開始的高分對局,整局游戲下來平均幀數(shù)為82幀。
《DOTA2》平均幀數(shù)
在《CSGO》中,畫質全部調整到最低,使用創(chuàng)意工坊地圖FPS BenchMark進行測試,平均幀數(shù)為111幀。
《CSGO》平均幀數(shù)
5500U和其中的Vega7核顯是完全能夠帶的動這樣的電競網(wǎng)游的,并且配合上15.6英寸超大屏幕,游戲體驗自然是遠超其他小屏幕輕薄本不少的。
在綜合性能測試環(huán)節(jié),使用PCMARK 10 Extended模式進行了測試,在常用基本功能項目中的分8938分、生產力項目中得分7725分、數(shù)位內容創(chuàng)作項目中得分5111分,游戲項目中得分2568分,整體得分4279分,綜合性能不錯,也契合了它辦公娛樂的產品定位。
PCMARK 10 Extended模式
在存儲方面,傳奇Young采用了一塊鎂光2210 NVMe SSD,容量512GB,最大讀取速度為2233.8MB/S,最大寫入速度1158.4MB/S,在這個價位上能夠用到NVMe固態(tài)硬盤而不是SATA硬盤且配置了雙通道16GB高頻內存,這已經(jīng)是相當良心了,此外,機身內部還預留了一塊2.5英寸硬盤位,有需要擴展的用戶可以自行加裝。
CDM硬盤測試
03 續(xù)航測試
Acer傳奇Young配置了一塊容量為48Wh的電池,在150尼特屏幕亮度(50%)、全程連接Wi-Fi的情況下,使用PCMARK 10現(xiàn)代辦公模式進行測試,這臺Acer傳奇Young的續(xù)航成績?yōu)?1小時29分鐘,續(xù)航成績相當不錯,不插電的辦公少說堅持個大半天是一點都沒問題的。
PCMARK 10現(xiàn)代辦公場景續(xù)航測試
04 總結
請時刻不要忘記它的售價,首發(fā)時僅需3999元,你擁有了最新的處理器(雖然ZEN2,但是也Refresh了啊),良心的存儲配置(16GB雙通道內存+512GB NVMe SSD)和完全說的過去的外觀,誠然,它確有些缺點,但價格都這么低了,必然會有取舍,而且它身上的這些缺點并沒有給用戶體驗帶來特別的影響,預算較低的用戶完全可以考慮這臺有一線大廠保障的Acer 傳奇Young。
跑車外觀 犀利依舊回頂部
【PConline 單機評測】隨著英特爾第五代酷睿處理器在CES 2015上的亮相,采用該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產品也隨之出現(xiàn)了。而隨著制程工藝的改進與性能的提升,全新的第五代處理器也表現(xiàn)出了相當強大的優(yōu)勢,這些優(yōu)勢對于游戲本產品來說還是相當富有吸引力的。因此,聯(lián)想便在第一時間為其旗下的明星產品——小Y系列進行了更新,推出了搭載全新酷睿第五代CPU的游戲本產品。
聯(lián)想 Y40-80AT-ISE圖片系列評測論壇報價網(wǎng)購實價
今天,來到PConline評測室的就是這款更新?lián)Q代后的聯(lián)想Y40游戲本,處理器方面采用了核芯主頻為2.4GHz的i7-5500U處理器,并集成有Intel HD Graphics 5500核心顯卡,其3D性能完全可以取代入門級獨立顯卡。而作為一款游戲本,強性能的獨立顯卡自然必不可少,聯(lián)想Y40采用了一塊顯存容量為4GB的AMD Randeon R9 M275游戲獨顯。存儲方面,聯(lián)想Y40則采用了8GB內存+1TB HDD的組合,整體性能表現(xiàn)甚是強力。
■ 聯(lián)想Y40游戲本:跑車外觀 犀利依舊
全新的聯(lián)想Y40游戲本在外觀方面相較之前的產品并沒有什么變化,依舊采用了輕薄并富有線條的跑車式外觀設計,而且在配色上也依舊采用了紅黑的主色調,整體來說,外觀還是一如既往的酷炫和犀利。
在聯(lián)想Y40游戲本的頂蓋和底面,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切削式的棱角設計,而在機身的四周,也同樣采用了切削式的外觀設計,同時棱角也變得更加豐富,完全顯現(xiàn)出了剛硬的本色。
材質方面,聯(lián)想Y40游戲本在A面和D面采用了仿碳纖維材質,而這類材質在汽車領域也有著廣泛的應用。這種材質的加入使得整機的外觀看起來十分漂亮,而且也不易留下指紋,十分便于打理,但在防刮蹭能力方面的表現(xiàn)稍差,使用時需多加愛惜。
在聯(lián)想Y40游戲本的尾部,同樣采用了跑車尾燈式的設計,而且紅色的配色也顯示出了幾分張揚與不羈。而這樣的尾燈式設計,再加上它個性鮮明地切削式棱角設計,也凸顯出來了聯(lián)想在游戲本設計方面的功力與見解,而這種張揚和放蕩不羈的設計,也確實更能夠打動不少的游戲玩家的心。
雖然聯(lián)想Y40游戲本采用了輕薄的設計,但它在接口方面的表現(xiàn)卻并沒有因此而打折,配有1個USB 2.0接口和2個USB 3.0接口,而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個USB 3.0接口并沒有采用主流的藍色配色,而是配合整機的配色改為了紅色的顏色,給人一種掩飾不住的“悶騷”的感覺。同時HDMI接口,RJ-45接口,耳機/麥克風接口,多合一讀卡器也一應俱全,完全可以應對日常的使用需求。
2內飾火紅鍵盤手感一流回頂部
■ 聯(lián)想Y40游戲本:內飾火紅鍵盤手感一流
屏幕方面,聯(lián)想Y40采用了一塊14英寸IPS霧面顯示屏,分辨率采用了1920×1080的全高清水準,整體表現(xiàn)還是相當細膩,色彩表現(xiàn)也比較出色,可視角度也頗大,并且也不懼陽光的直射。對于游戲本產品來說,全高清的分辨率絕對是必須的條件,而這也絕對會為玩家們帶來非常舒適的使用體驗。
在這塊屏幕的上方,聯(lián)想Y40游戲本搭載了一顆720P的高清攝像頭,成像效果不錯,方便了游戲玩家們的視頻需求,來幫助游戲玩家們跟“戰(zhàn)友”們有更好的交流。
聯(lián)想Y40游戲本同樣采用了聯(lián)想獨家的高觸感巧克力鍵盤設計,手感也一如既往的保持了聯(lián)想的高水準,貼合手指的U型設計,再加上適中的鍵程和很大的回饋力,然玩家們長時間酣戰(zhàn)也不會產生疲勞感。這塊鍵盤采用了紅色的配色,相當吸引眼球。同時,這塊鍵盤還采用了下沉式設計,使用手感也提升了不少。
在鍵盤的下方,搭載了一塊一體式觸控板,從使用體驗上來看,這塊觸控板的手感還是相當出色地,而且使用起來也比較流暢,而且定位也是相當?shù)臏蚀_,整體來說還是相當不錯的。
聯(lián)想Y40在音質方面的表現(xiàn)也是相當出色,鍵盤上方分列兩顆JBL高品質揚聲器,能為用戶帶來身臨其境的游戲、影音效果,經(jīng)實際使用體驗來說,JBL音響的加入還是極大的提升了Y40的音質表現(xiàn)的。在造型方面也充分迎合了整個機身風格變得有棱有角,其外部保護依然為硬度較高的網(wǎng)狀金屬,同時與尾部的蜂窩網(wǎng)狀設計形成了很好的呼應。
3英特爾Broadwell-U制程與性能解析回頂部
■ 聯(lián)想Y40游戲本:英特爾Broadwell-U制程與性能解析
北京時間2015年1月7日凌晨,英特爾在正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CES 2015展會上,發(fā)布了第五代Broadwell-U處理器。可以說是千呼萬喚始出來,讓消費者們一睹了它的真容。
從2014年中期開始,就已有消息稱英特爾將會在CES 2015上發(fā)布Broadwell-U處理器。而之前Broadwell-Y的推出,也令我們能夠提前知道有關Broadwell-U處理器的一些特性,其中最重要的莫過于Broadwell制程工藝的提升。得益于Broadwell-Y的出色表現(xiàn),我們對Broadwell-U的期待值也直線上升。
Intel Broadwell-U處理器成員:
● Broadwell Intel Core i7:i7-5557U、i7-5650U、i7-5550U、i7-5600U、i7-5500U
● Broadwell Intel Core i5:i5-55287U、i5-5257U、i5-5350U、i5-5250U、i5-5300U、i5-5200U
● Broadwell Intel Core i3:i3-5157U、i3-5010U、i3-5005U
● Broadwell Intel Pentium:3805U
● Broadwell Intel Celeron:3755U、3205U
Intel Broadwell-Y處理器成員:
Intel Core M-5Y71、M-5Y70、M-5Y51、M-5Y31、M-5Y10c、M-5Y10a、M-5Y10
英特爾此次發(fā)布的第五代Broadwell-U處理器共17款,其中隸屬酷睿系列共14款,隸屬奔騰系列共1款,隸屬賽揚系列共2款。加上已經(jīng)的Broadwell-Y(Core M)的7款處理器,目前英特爾第五代Broadwell處理器共發(fā)布了21款。
TDP 15W的Core i7/i5產品系列
Keyword:制程工藝
由于Broadwell-Y的發(fā)布,英特爾第五代Broadwell處理器的制程工藝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根據(jù)Intel的Tick-Tock發(fā)展規(guī)律(Tick代表著“制程”,Tock代表著“架構”,意思是指Intel處理器會按照Tick-Tock-Tick-Tock……這樣的規(guī)則發(fā)展),如今Intel Core處理器已經(jīng)發(fā)展到第五代,正值“制程”年,也就是Tick年,無疑它將會在處理器制程工藝方面有所提升。
然而由于Core M(Broadwell-Y)的上市,第五代Intel Core處理器制程工藝儼然已不是秘密,就是14nm。制程工藝的提升,令CPU功耗變得更低,進而令筆記本的設計可以更加輕薄化。
TDP 15的Core i3及賽揚產品系列
Keyword:CPU性能
CPU性能提升是一個必然的事情,每代新品相對于上代都會在性能上有所提升,只不過重點是“幅度”會是多少?從Broadwell-Y那里我們知道了,它相較于Haswell-Y提升了50%,之所以提升會有這么多,是因為Haswell-Y相較于Haswell-U或者Haswell-H差的比較多,第五代將Broadwell-Y大幅提升也是自然而然的。
但對于Broadwell-U而言,此前Haswell-U的性能已經(jīng)足夠的強勁,完全沒必要再度大幅提升Broadwell-U性能,而且如果要大幅提升性能,就會加大處理器的功耗,還會連帶降低筆記本的續(xù)航,這是一個得不償失的辦法。
TDP 28W的Core i7/i5/i3產品系列
因此,如今的Intel處理器并未刻意追求性能大幅的提升,而是按照Intel所述的2:1原則:即性能提升2%,功耗不增加1%,以更為“和諧”的形式進行發(fā)展。按照英特爾官方宣傳所述,Broadwell-U處理器性能相對于Haswell-U性能提升10%,Broadwell-U的重心將會偏向于GPU的提升,不過即便如此,它的CPU性能也要遠超競爭對手!
4Broadwell-U圖形性能與功耗解析回頂部
■ 聯(lián)想Y40游戲本:Broadwell-U圖形性能與功耗解析
Keyword:GPU性能
相對于CPU性能的過剩而言,Intel在GPU圖形方面的性能就有較大提升空間,而且Broadwell-U也確實是這樣做的。就目前現(xiàn)狀而言,Intel Broadwell-U處理器共包含4類核芯顯卡型號,分別為GT1、GT2、GT3與GT3(28W)。
● 28W GT3:Iris 6100,48個執(zhí)行單元;
● 15W GT3:HD 6000,48個執(zhí)行單元,頻率略低;
● 15W GT2:HD 5500,24個執(zhí)行單元,低端i3為23個執(zhí)行單元;
● 15W GT1:HD Graphics,12個執(zhí)行單元。
其中GT3(28W)性能最高,為Intel Iris Graphics 6100;其次是GT3,也就是Intel HD Graphics 6000;然后是GT2,即Intel HD Graphics 5500;最后是GT1,對應的是Intel HD Graphics。據(jù)悉在GT3(28W)上還會有更高版本,對應的就是Intel Iris Pro Graphics 6200,不過它要等到2015年中期甚至下半年才會出現(xiàn)。
● Intel Iris Graphics 6100:i7-5557U、i5-55287U、i5-5257U、i3-5157U
● Intel HD Graphics 6000:i7-5650U、i7-5550U、i5-5350U、i5-5250U、
● Intel HD Graphics 5500:i7-5600U、i7-5500U、i5-5300U、i5-5200U、i3-5010U、i3-5005U
● Intel HD Graphics:Pentium 3805U、Celeron 3755U、Celeron 3205U
具體數(shù)據(jù)方面,引用一段英特爾官方的介紹:Intel Core i7-5600U處理器搭載Intel HD Graphics 5500(24個單元)核芯顯卡,相對于上一代的Intel Core i7-4600U處理器所搭載的Intel HD Graphics 4400(20個單元)而言,3D圖形性能提升最多22%,視頻轉換性能提升最多50%,辦公性能提升最多4%,電池續(xù)航延長1.5個小時。
Keyword:TDP/續(xù)航
可以看到對于大部分Broadwell-U而言,它們的TDP最大熱設計功耗仍維持在15W,這與上代Haswell并無區(qū)別。在Haswell時代,除了TDP外還有一個詞需要我們記住——SDP,它是場景設計功耗的簡稱,是非滿負載狀態(tài)下的TDP,因此SDP理論上要低于TDP。
然而到了第五代的Broadwell-U,我們還要記住一個詞“cTDP”。cTDP就是可以對CPU進行調節(jié),最終可以實現(xiàn)設定高于TDP或是低于TPD的散熱設計。通過這項設定,CPU就可以運行在比通常高或者低的頻率,相應的就可以提升/降低性能,亦可通過降低性能來抑制發(fā)熱。
Broadwell-U處理器均可實現(xiàn)cTDP Down,也就是說Broadwell-U可以運行在低于TDP功耗的模式下,而且最低可以7.5W,僅有TDP的一半。以Intel Core i5-5200U為例,它的TDP功耗為15W,然而cTDP Down卻僅有TDP的一般,即7.5W。
受功耗影響最大的莫過于續(xù)航,根據(jù)英特爾方面提供的數(shù)據(jù):相對于上代Haswell而言,全新的Broadwell-U在保證相同運算性能前提下,筆記本電腦會有大約1.5小時的提升。或許這樣的數(shù)據(jù)沒有達到你的預期,但隨著CPU功耗降低,它儼然已經(jīng)不是筆記本上最大的用電大戶,續(xù)航時間并不能只看處理器,處理器對續(xù)航時間的影響越來越小!
Keyword:性價比
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制程、CPU性能、GPU性能、續(xù)航的提升,Broadwell-U還采用了一些創(chuàng)新、高端的技術,如Smart Sound技術、WiDi 5.1無線顯示技術、Wireless AC-7265無線網(wǎng)卡。
Smart Sound技術:芯片組內整合專用的音頻DSP,支持MP3/AAC解碼、Waves/DTS后期處理、語音喚醒,而且完全可配置、可編程;WiDi 5.1無線顯示技術:可以支持DX9/11全屏游戲,以及4K超高清輸出;Wireless AC-7265無線網(wǎng)卡:新的M.2 1216規(guī)格(12×16毫米),直接焊接在主板上(BGA),峰值速度比AC-7260提升15%,并改進了連接穩(wěn)定性,待機功耗降低50%、工作功耗降低30%。
對于筆記本產品而言,處理器的售價占據(jù)了價格構成中的主要部分,尤其是對無獨顯的筆記本電腦而言,處理器售價絕對占據(jù)了較大的成本比例。據(jù)“內部消息”稱,全新的Broadwell-U處理器將會保持上一代的售價,因此第五代Broadwell-U筆記本售價應與第四代Haswell-U筆記本相差不多,而且在性能、續(xù)航、輕薄等多個方面都會有所改變與提升,有購買需求的朋友們不妨等待第五代Broadwell-U筆記本,那樣性價比會更為合適!
附:Intel處理器編號命名規(guī)則:
第五代智能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的編號采用基于一種字母數(shù)字方案,即以品牌及其標識符開頭,隨后是代編號和產品系列。 四個數(shù)字序列中的第一個數(shù)字表示處理器的代編號,接下來的三位數(shù)是SKU編號。在適用的情況下,處理器名稱末尾有一個代表處理器系列的字母后綴。
5性能實測與總結回頂部
■ 聯(lián)想Y40游戲本:性能實測與總結
古墓麗影9由Crystal Dynamics開發(fā),Square Enix發(fā)行。新作聚焦于勞拉年輕的時期,摒棄了前幾作女超人的設定,玩家可以在游戲中看到更真實的勞拉形象。由于引擎的升級,本作具有較高的畫面,是《古墓麗影》系列最具變革性的一作。小編在1920×1080分辨率,中高畫質下運行了游戲內Benchmark程序,測得平均幀數(shù)為20fps。
神偷4玩家扮演盜賊大師加勒特,這位系列中一脈相承的傳奇人物。盜取財寶,調戲主城霸主男爵,主角還配備了帶特殊功能箭頭的弓箭、棍、抓索、撬鎖工具等裝備。游戲采用第一人稱視角,集合冒險元素采用智能設計,讓玩家完全掌控,自由選擇完成關卡的方式,克服每一個挑戰(zhàn)。小編在1920×1080分辨率,中高畫質下運行了游戲內Benchmark程序,測得平均幀數(shù)為4.6fps。
魯大師電腦綜合性能得分
魯大師是PConline評測室全新引入的一款測試軟件,這是考慮到跨平臺以及非專業(yè)用戶的需求,魯大師的評測完全是“傻瓜式”,用戶只需輕松一點即可知道自己PC性能所處等級,這對于電腦小白來說是最佳選擇。
PConline評測室總結
全新的第五代處理器的發(fā)布必然會引領一波筆記本更新?lián)Q代的狂潮,如果誰能夠在第一時間響應而先發(fā)制人,那么他也必定會獲得眾人的關注,成為他人競相追逐的對象。而聯(lián)想此次在第一時間對旗下Y系產品的更新,也確實讓人為他的效率感到驚訝。而升級后的聯(lián)想Y40性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而售價卻依舊保持了前代產品的水平,凸顯出了性價比的優(yōu)勢,相信一定有不少喜歡玩游戲,有向往酷炫游戲本產品的玩家們?yōu)橹膭恿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