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將天天給你帶來不同的有趣圖片,
越往后看,內容更加精彩!記得不要錯過最后哦!
01 大胸女子,價高者得
02 全裸女人被男人拿槍指著,這是要槍決?
03 女性在公開場合遭到羞辱,她直接用手捂住了臉。
04 清朝的士兵,可以看見他們身材瘦小。
05 居住在城市郊區的農民家庭
06 1967年,蘇聯的斯大林格勒,一位老兵,正在參觀“祖國母親在召喚”的雕像。他曾經參加過二戰,為保家衛國奉獻了自己的青春,還在戰場上,失去了一條腿,從此之后只能拄著拐行走。但是他并不為當初的選擇后悔,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身后是家人和國家。
07 這張照片十北洋軍的“辮帥”張勛,他曾經追隨袁世凱鎮壓義和團,在1901年調回北京,宿衛端門御前侍衛,多次擔任慈禧太后,光緒帝的扈從。
08 中國女排的黃金年代,你能叫出幾個人的名字?
09 當時的百姓們能吃一碗大米飯就很知足了,碗里哪有那么多菜呀!
10 這是在1923年代,年輕的阿爾伯特·唐戈拉,是當時打字機快速打字世界紀錄保持者,他的記錄是每分鐘可以打 141 個單詞。
11 考驗智力的時候到了,這題你會嗎??????????????
12 在1935年時,兩名潛水員穿戴好潛水服正準備下水,笨重的潛水服猶如一套造型怪異的鎧甲,體現了人們對大海的恐懼和重視
13 1911年,陳兆棠被處決的現場,陳兆棠本人是官至潮州知府。
14 1922年,紫禁城內的婉容皇后,與清宮戲里的清朝差別挺大的。
15 玩具工廠里滴著水的娃娃頭,攝于 1900 年左右。
16 年輕女孩在北京的一所戲劇學校練習京劇。她們的腳被纏住了。
17 日軍進入廣州后,在十三行等地縱火焚燒,海珠橋北岸濃煙滾滾。
18 地主們財力比較雄厚,但思想仍然比較落后,女子們在那時仍然流行著裹腳的趨勢。
19 穿著斗笠的男子,看起來像是在沿海地區捕魚的人
20 日軍享用掠奪的食物,貪婪無度,毫無人性。
21 田地里勞作的母子
22 晚清時期陽江附近的麻風病人
23 這種清朝的刑具也是非常的多種多樣,處罰不同行犯運用不同的刑具
24 1937 年,在布達佩斯的一所“微笑學校”里,一名戴著特殊面具對抗抑郁癥的女士。
25 這是畫家克勞德·莫奈,在1905年的法國吉維尼家中的大花園里留下的照片。
26 大馬金刀坐姿很霸氣。
27 這幅晚清時期的圖片,描繪了兩個乞丐的形象,他們手持破舊的碗,默默地站在一戶人家的門前。
28 1980年,蘇聯的街頭人來人往,一對老夫妻并肩前行,一起在街上遛彎聊天。走著走著,丈夫看著妻子,用雙手摟住了她的脖子,把臉湊過去給了她一個吻,即便是身邊有人,他也絲毫不羞澀于表達自己對妻子的愛意,兩人看起來很甜蜜。
29 街上流動的美食,老人挑著擔走來走去
30 1954年,瑪麗蓮夢露在韓國為成千上萬的軍隊表演。
31 外國人拍攝的城里工廠上班的工人們
32 考驗智力的時候到了,這題你會嗎??。。。。。。?!
33 除了紐約,100年前的底特律也是相當發達,在當時甚至可以在大街上看到電動車。其實,世界上第一輛真正意義上的電車發明于1834年,直到1920年代才廣泛應用。
34 戰俘們被日軍用繩子捆綁在一起,大不人道!
35 1980年,“人類計算機”Shakuntala Devi 在短短 13 秒內將兩個千萬位數字相乘得出了正確答案,這創造了人類計算速度最快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36 一位地主婆出門,被乞丐圍觀,地主婆走路姿勢好霸氣,圍觀的人一臉羨慕,她手里拿著一節短棍。
37 這是一張引人注目的貴婦們合照。
38 帶著腳鐐手銬的年輕人
39 紫禁城里蕩秋千的老宮女
如果您想看更多精彩內容記得點擊“關注”,再次感謝您的謝支持!
的公眾號曾坐擁1400多萬粉絲,發一條廣告就能賺到80萬元……
她的員工,有高薪、每月兩三千的租房補貼、姨媽假、失戀假、歐洲12日游福利,年會還能領到上萬元一個的名牌包包,以及最新款的蘋果手機……
她身高只有150cm,長得也不算漂亮,但在成千上萬想擠入她公司的年輕人眼里,她是至高無上的女王,是改變他們命運的女神,是「宇宙第一網紅」……
直到她,遇到了小她20歲的她,經歷短暫“甜蜜”后,一切就都天翻地覆了。
一、
文革結束后的那個冬天,1976年,四川南充老馬家誕生了一名女嬰,取名馬凌。
老馬是名木匠,老馬的老婆朱克珍「皮膚白皙、氣質溫婉」,當時的追求者有四五個,結果這位膚白貌美的幼兒園老師愣是被老馬追到了手。
可是馬凌的童年并不快樂,甚至有些痛苦,因為老馬是個花心大蘿卜。
老馬后來做生意賺了些錢,但卻沒能駕馭住這些金錢。
不知道是否受到了老爸的影響,三十多年后馬凌也會積累巨量的金錢,但她與她老爸一樣,因為沒能駕馭住欲望的誘惑而搞得“眾叛親離”。
當然,年幼的馬凌還不知道自己未來會去哪里讀書,會去哪里工作,當然也不知道讓她發家致富的,會是一個叫公眾號的東西。
她整日憂慮的,是為什么自己不能擁有一個爸媽恩愛的幸福家庭。
賺了錢的老馬整日花天酒地,一年300天賭博,把自己的家庭生活演成了肥皂劇。
馬凌初中的時候,老馬有了情人。還請情人一家三口來家里吃飯。
老馬為表殷勤,親自下廚做了大魚大肉,讓馬凌一旁打下手。
因為剝松花蛋慢了,老馬一著急,朝著馬凌臉上就是一記耳光。
1989年,馬凌13歲的時候,她爸的情人找上家門來鬧事,那情人把朱克珍拖到地上。馬凌扭頭沖進廚房,抄了把菜刀,沖上去就砍。
“你們都他媽的聽著,老子一定殺了你們!”
或許有人看過咪蒙后來成名后的演講,她說話聲嗲嗲的,人們根本想像不到,這是一個曾經想砍人的姑娘。
青少年的日子從未消停。1992年,她16歲,有一次曠課提前回家,剛打開家里大門,就聽到小房間里老馬和家里保姆正在調笑。
而這名保姆,只有15歲。
上了大學后,寒暑假回家,待在自己房間的馬凌,也經常聽到老馬和酒友們在客廳高談闊論,內容基本是:夜總會小姐的使用心得、性病治療經驗和包養各種款式女人的價目表……氣氛十分熱烈。
這種家庭生活的一系列不幸,給她日后在撰寫情感類爽文的時候提供了足夠的養分,或者情真意切的感受,才使得她的文章能恰到好處地觸碰到讀者的情緒爆點。
而且這些家庭生活的不幸,使馬凌早早就對愛情失去了信心。
直到暗戀她十年的男生向他表白。這個男生是她從幼兒園一直到初中的同學。
研究生畢業后,兩人到了同一個城市,去了同一家單位,而且還在同一間辦公室。
這個叫羅一洋的男生,用他的執著俘獲了馬凌。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羅一洋就開始給馬凌寫情書,并對眾人宣稱:如果馬凌不喜歡我,我就去出家。
兩人研究生畢業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每個女人都對愛情和婚姻充滿了浪漫主義的幻想。馬凌也不例外。
他們在深圳舉行了草坪婚禮,婚禮上的每個細節馬凌都不愿放過。為了滿足自己公主式的幻想,她還特意讓羅一洋燙了一個《浪漫滿屋》中Rain的齊肩卷發。
所以若干年后,咪蒙在她的公眾號揚言要睡這個男人、睡那個男人的想法,一點也不奇怪。
哪個姑娘沒有幻想過有像Rain、金城武一樣的男人,和自己玩俄羅斯方塊?
咪蒙是第一個如此大規模地宣揚女性欲望的自媒體人,她的成功不僅踩在了時代的節點上,更是踩在了廣大中國年輕女性的G點上。
可是她和羅一洋的婚姻,也最終沒能有一個美滿的結局。
因為對后來成為咪蒙的她而言,賺錢的重要性已經超過了對婚姻的經營。
二、
四川自古出文人。唐朝的陳子昂,宋代的蘇東坡,老一輩的巴金,新一代的“小四”郭敬明……很多耳熟能詳的人物。
但同樣是愛好文學,甚至還年長于郭敬明的馬凌,卻到了不惑之年才徹底大紅大紫。
她的文章,甚至文章標題都成為新媒體寫作者爭相研究的對象,文章之火,絲毫不亞于九百年前的蘇東坡。
可惜的是,在她的文章中,使用頻率高的詞匯卻是:賤、逼、睡……這些字眼。在移動互聯網的世界,還從來沒有誰能將這類粗鄙之詞,像她這樣使用得得心應手。
雖然鄙俗,但毫無疑問,這卻是挑逗讀者情緒最有效的方式。
其實,這位嬌小的四川女人,一開始并不是這么粗鄙。
1995年,19歲的馬凌從南充高級中學畢業。
就在馬凌高中畢業這年,初代九零后已經逐漸步入童年時期。
這一代人是中國歷史上物質精神條件最為豐富的一代,也是高等教育率最高的一代。
大批的中國90后女孩能夠像男孩子一樣接受義務教育,很多人甚至能夠進入大學校園學習。
這批90后姑娘,可以說是近代中國第一批大規模獲得經濟獨立的群體。
新新女性的崛起當然要有與她們精神生活相匹配的文化產品,能代表她們審美品位的精神領袖也會呼之欲出。
多年以后,等他們慢慢步入職場后,發現自己的精神high點會被一個叫咪蒙的女人刺激到不行。
1996年,四川出生了一個小女孩楊樂多,她與馬凌相差了20歲。這個95后姑娘,未來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咪蒙。
也正是她,可以說,一手“毀”了咪蒙。
三、
馬凌人生的前19年都在南充度過。這個矮胖的四川女娃,被同學們起了個外號叫咪蒙。
90年代初,日本動畫《哆啦A夢》引入中國,那只叮當貓起初被叫做阿蒙?!高洹乖谒拇ㄔ捴惺切〉囊馑肌K赃@位日后全宇宙第一網紅的名字可以理解為:小咪咪。
盡管小咪咪像早她許多年出蜀的子昂、東坡一樣,是個文學青年,但南充高級中學的語文老師說她的文章是「思想獨特,立意不高」。
高考結束后,填報志愿,她不聽別人意見,只填中文系。
最終小咪咪出蜀的第一站,來到了山東濟南。
1995年,19歲的馬凌被山東大學中文系錄取。
1998年,發生了諸多大事:席卷東南亞的金融海嘯、肆虐全國諸省份的特大洪災。
在1999年元旦那天,當時有巨大影響力的《南方周末》發表了那篇標題為《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的新年賀詞:
「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
這篇賀詞打動了無數人,其中包括當時山東大學古典文學專業的大四學生馬凌。
1999年的馬凌暗下決心,畢業后一定要去南方系媒體工作。
這年本科畢業后,她選擇留在本校繼續攻讀研究生學位,研究方向是魏晉南北朝文學。
2002年,26歲的馬凌為她的畢業答辯準備的論文是《玄學本體論與阮籍詩歌》,她說全中國能看懂的不超過一萬人。
由此可見,自小喜歡寫文章,又經過7年專業文字訓練的她,一開始并不是像后來成為咪蒙的她那樣粗鄙。
她也曾是文縐縐喜歡引經據典的文藝女青年。不知道多年以后,當她不斷地通過挑逗讀者情緒,廣告接到手軟的時候,還記不記得自己當初的文學夢想。
四、
畢業后,她當即決定投身于南方系,投身偉大的新聞事業。
先是去了《新快報》,后來被推薦到《南方都市報》實習。
雖然不是《南方周末》,但也如愿以償。
21世紀初的幾年,傳統媒體行業正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力。南方系媒體因為1999年的那篇新年賀詞,成了無數有媒體夢想的青年的圣地。
馬凌在《南方都市報》待了12年,這十多年間正是傳統媒體的輝煌時代。
當時有志加入到新聞事業中來的青年們,還不全是為了錢,帶著青年人的使命感。
2001年,911事件之后,當時已經離異的閭丘露薇瞞著父母,去了阿富汗前線做戰地記者。
2003年,馬凌所在的南都因為報道「孫志剛事件」而名聲大噪,最終,推動《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被廢止。
這是一個傳統媒體具備改變國家制度力量的黃金時期,也是無數媒體人高舉理想主義大旗的時代。
這一年,在全球報紙發行量排行榜上,中國有三家報紙進入前二十名,分別是《參考消息》《人民日報》和《羊城晚報》。
此時中國已成為最大的報紙消費國,日銷量達到了8200萬份。
此時的馬凌覺得能在南都工作是非常自豪的一件事。她與羅一洋的婚姻也正處在甜蜜期。
當時,馬凌在報社寫文化,羅一洋寫地產。兩人中午帶一份盒飯,羅一洋讓馬凌先吃,他吃剩下的。
這種家庭地位是直接由經濟基礎決定的,當時馬凌賺2萬,羅一洋賺8千。為什么寫文化的,反而比寫地產的賺得多?現在看這是個問題,但在當時還不是。
就像這對甜蜜的小夫妻,預料不到若干年后自己的婚姻走向一樣,他們也預料不到自己引以為傲的媒體事業,很快就日漸衰微。
五、
大約在2008年前后,馬凌感覺到了這種頹勢。她所在的報紙版面從巔峰時期的32版逐漸遞減到4版。
在紙媒的黃金時代,《南都》的訂閱用戶有140萬。而后來,以「咪蒙」為筆名寫公眾號的馬凌,只花了一年時間就把訂閱讀者拉升到了800萬。
在紙媒這些年,馬凌的寫作不再端著,她逐漸明白寫作要寫人話,寫出來的東西,是要給大眾看的。
2010年,她接到了韓寒創辦的《獨唱團》雜志書的約稿。她的《好疼的金圣嘆》發表在創刊號上。
在寫金圣嘆的時候,她的文筆已經有了那種迎合新媒體時代大眾快節奏閱讀的雛形了。
“……金圣嘆不以為意:孟子不是曰過,吾四十不動心;孔子也曰過,四十而不惑。所以1歲——39歲在荒郊野外看到鈔票和美女不動心,那不是傻B嗎?”
看,這是不是像極了她在寫咪蒙文章時的口吻。
這時候的微博已經誕生了一年,微信將于一年后誕生。初代90后,已經在讀大一大二了。
作為使用微信微博的主流人群,生產的文字內容如果能迎合這群人的口味,那么轉型的媒體人,在未來的新媒體世界,通向財富自由之路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微信誕生后的第二年,2012年,公眾號上線。這個小小的公號將會在未來幾年改變無數人的命運,幫助他們實現財富自由。
而那些為紙媒唱挽歌的人,注定成為被拍在沙灘上的前浪。
六、
雖然馬凌在2012年也注冊了名為「咪蒙」的公眾號,并用她嗲嗲的聲音發了一段語音:
“我是咪蒙,聽我的語音感覺我不會說臟話吧?其實我會哦~以后有機會說給你們聽。”
但是此時馬凌并沒有投身到公眾號的寫作中去。她的興趣在拍電影上。似乎搞文學的人都會有這種鄙視鏈:總覺得電影才是最高級的文學形式。不然為什么時至今日,公眾號作者都自嘲是公號狗呢。
微博誕生的第四年,2013年,媒體圈發生了幾件事,對日后咪蒙的崛起產生了蝴蝶效應。
2013年元旦,《南方周末》像往年一樣要發布新年賀詞,但賀詞遭到宣傳部門改動,引發該報記者抗議。自此之后,大批優秀媒體人轉行。
另外一件事是當時的微博大V薛蠻子,因為嫖娼被捕。社交媒體上的諸多大V都受到牽制。這次事件造成了巨大的寒蟬效應,網絡大V的影響力日漸衰微。
這樣大V的式微給后來的微博段子手們留下了「權力真空」,在傳統的意見領袖缺位的情況下,馬凌后來轉型公眾號寫手可謂是較好的時機。
起初,馬凌并沒想寫公眾號。她想做的是電影,畢竟電影在大家心目中才是高尚的藝術。
2014年,在《南方都市報》工作了12年的馬凌選擇離開,去追求自己的電影夢想。11月,她成立了深圳萬物生長影視傳媒有限公司。
出品了一部網劇《尹志平的奇幻之旅》,可惜并沒有掀起什么浪花。僅僅過了10個月,400萬的投資就花光了。而且還欠下了一筆債務。
到了2015年8月份,公司賬上只剩下3萬塊了。
這時,寫公眾號成了馬凌山窮水盡時候的選擇。她帶著7名當初跟她從南都出來的實習生北上。
這些元老級員工本來有機會去BAT大廠的,有的可以選擇去考公務員。不管怎么選擇,看上去都比跟著一個欠著一屁股債、且前途未卜的老板去寫公眾號強。
但這幾個人偏偏跟定了這個看似不靠譜的老板,每人月薪3000塊。
這其中就包括黃小污和安迪。公開資料中并未提及這兩個姑娘的本名,但可以斷定的是,這兩個人就是后來媒體報道中月薪5萬的助理。
黃小污是公司內容總監,安迪是商務總監,兩人都是90后姑娘,能力超強。
據傳黃小污看一眼文章標題就能判斷出閱讀量,安迪則是公司上千萬單子的核心。但談判者誰能想到,她只是一個生于1993年的、日語專業出身的姑娘。
馬凌帶領小團隊2015年下半年來到北京,公司起名為十月初五。
她們租住在北京東四環外的華紡易城小區,幾個人擠在破舊的三居室,女生住臥室,男生睡客廳。
2015年9月15號,馬凌正式化身咪蒙?!高涿伞构娞柊l出了第一篇推送《女友對你作?你應該謝天謝地,因為她愛你》。
定位精準,主題明確。從一開始,咪蒙就瞄準了廣大的90后姑娘。
整個冬天,39歲的咪蒙,都穿著兔兔睡衣在簡陋的民居里窩著寫稿子。
如果大家還有印象,2015年的冬天北方霧霾極為嚴重。柴靜講述霧霾的紀錄片《穹頂之下》,就是在那一年播出的。
而寫稿亢奮的咪蒙,是在新聞上得知霧霾的消息的。門都不出,甚至不朝窗外看,可見她有多勤奮多忘我。
就在咪蒙團隊影視公司倒閉,北上艱苦創業這期間,我們前面提到的那個1996年的四川小姑娘進入了北京一所大學學習計算機,19歲的她本以為自己數學基礎好,學計算機不成問題。
結果發現自己根本不是這塊料,或許在她逃課的日子里,她也會窩在寢室刷手機,然后看到咪蒙的文章。
但她和咪蒙都不會預料到兩年后,她會進入「十月初五」實習,并成為公司年薪百萬的CEO。
七、
公眾號剛爆發的那幾年,可以說文章的標題直接決定了文章的閱讀量。想要獲得10萬+的閱讀量,足夠吸睛,足夠爆炸的標題,是必不可少的。
咪蒙可謂是這方面的集大成者。起初,在她真正開寫之前,她鉆研了當時一些爆文的標題套路。
比如什么《千山萬水總是情,不要操我行不行》《普京:朕要操心國事,哪有時間操你》。
咪蒙瞬間把握了其中要義,在當時來看她確實成功了,爆款文章離不開性和金錢。
真正把咪蒙推向風口浪尖的是2015年12月中旬的兩篇文章:《致賤人:我憑什么要幫你》《致low逼:不是我太高調,而是你玻璃心》。
在《致賤人》里她這樣寫到:
「你創業,你牛逼啊?...你這么苦大仇深怎么不去參加《中國好聲音》。還有什么比采用道德綁架的方式去強制別人幫你,更惡心的?這時候千言萬語都比不上一句操你媽。」
這真是一語戳中多少人的G點,大家發現在公眾號里還能進行這樣的情緒宣泄,讀完這種爽文,簡直有種在夜店搖完頭的爽快感。
第二天,當助理安迪打開公眾號后臺時,驚呆了。粉絲數瘋漲。接下來三天,每天都在漲,粉絲迅速躥升到了100萬。
這種寫文章的方式不火,簡直天理難容,后來咪蒙的標題基本上不是性,就是錢,要么死。
《遇見老公打飛機怎么辦?上他》《女人年輕的時候首先該干嘛?先掙錢》《記一件小事,什么時候該跟男人上床?》《追我的男人有18cm》……
這樣的標題,大家說,誰能忍住不點開?!
她刻意地去迎合90后女性群體,會從這個群體的視角出發評判這個世界。而且她善用這樣吸睛的標題,寫出一個溫馨感人的故事,從而在廣大年輕女性中引起強烈的共鳴。
因為故事的精彩之處在于戲劇性沖突,于是她刻意去樹立男女對立的情緒。在她文章的世界里,男人可能就是那么幾類:
直男、渣男、女性性幻想的小奶狗,和大家長式的中年男人。
而這種刻意引起性別對立的寫作方法,也是她飽受批評的原因之一。
但廣告商不管這些,他們敏銳地嗅到了咪蒙的商業價值。大批的廣告紛至沓來。僅僅一年不到的時間,咪蒙已經成為廣告報價第一的公眾號。
公司終于不用蜷縮在破舊的居民樓了。2016年4月,不惑之年的咪蒙帶著自己日漸壯大的隊伍,搬進了望京SOHO敞亮的辦公室,租在了1B座12層。這里是無數在校女大學生,向往自己以后開始自己白領精致生活的地方。
她們心心念念的,是可以像《穿普拉達的女王》里面的安妮·海瑟薇一樣,早上八點半端著咖啡,踩著高跟走在光潔的大理石地板上,散發著的獨立女性氣場。北京話,一個字:颯。
到2016年底,咪蒙粉絲已經狂飆到了800萬。
但這一成績,是在極度犧牲個人健康的情況下達到的:熬夜寫稿是家常便飯,辦公室桌上擺著各種她來不及吃一口的紅油外賣。
身高只有150cm的她,體重漲到了120斤。她變得對自己的外形極不自信,她向媒體提供的照片都是過度修圖后的,傳言她有自己專門的修圖師。
在她打造出來的充滿浪漫幻想的網絡空間里,她是仙里仙氣的公主,楚楚可愛。但是她本人真實的樣子,是一位40歲、體態矮小臃腫的老阿姨。
高強度的工作,換來的是1000萬的粉絲、高達70萬元的頭條廣告報價,和5000萬的年度營收。除此之外,還有「高級別鱗狀上皮病變」,通俗點來講:她被確診為宮頸癌前病變。
2017年1月12日晚上,咪蒙發微信,答應老公羅一洋要12點之前回家。比以往要提前兩個多小時。
原因是她第二天要去協和醫院做手術。手術完成沒多久,她又投入了工作。
而此時,她與羅一洋的婚姻走到了盡頭。在粉絲眼中,羅一洋是模范丈夫,兩人恩愛有加。在她的公眾號文章里面,羅一洋被她稱為「忠犬」,經常炫耀羅對她如何寵愛。
可誰曾想世界就是這樣的諷刺,一天深夜回家的咪蒙,拖著疲憊的身體對羅一洋說:我們沒有愛情了。
八、
對咪蒙而言,愛情可以沒有,但錢不能沒有。2016-2018這段時間,是咪蒙飛速發展的三年。全中國只要能夠使用智能手機的用戶,多多少少對其有所耳聞。
2017年,已經成為“宇宙第一網紅”的她要舉辦第一屆新媒體寫作大賽,這似乎是要為公眾號寫作正名,獎金高達20-50萬。
但過分的追求故事的獵奇性,也給咪蒙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6月6日這天,咪蒙的推送是《嫖娼簡史》。
文章由公司實習生寫成,元老級別員工粒粒擔任編輯,其中搜羅了一些大學生的奇葩嫖娼言論。
在她的筆下,男大學生們信奉「靈魂和JB,總有一個在路上」。
第二天這篇文章就遭到大量舉報而被刪帖,公眾號也對咪蒙做出了禁言一個月的處罰。
但似乎為了錢已經紅了眼的咪蒙,并不在意。
公司不斷地在招人,應聘的90后男男女女們不計其數。因為咪蒙開出的價碼,對于這群少男少女們太有浪漫主義的誘惑力了。
咪蒙深知如何討好這批90后們,核心成員年終獎高達百萬,人手贈送最新款的蘋果手機,Gucci或LV的包包,還有歐洲12日游,每月兩三千的租房補貼。
哪個女孩不愛在拍照時,“不經意”地露出自己的奢華品牌的包包logo?
在眾多的求職者中,楊樂多是那位無心插柳者。2017年,21歲正在讀大三的她準備雅思考試,出國讀研究生,想在畢業前這一年找實習工作做做。憑借幾句抖機靈的話,她來到咪蒙公司面試。
這次面試成功后,微信朋友圈里,自此誕生了一位「年薪百萬95后,高顏值CEO,CCTV6大學生辯論賽嘉賓」。是不是有種微商營銷的味道?
但在眾多標簽當中,楊樂多最吸引人的卻是另一個:胸大!
咪蒙曾經的大胸CEO
這是咪蒙一開始就發掘到的她這位未來CEO的特質。咪蒙見到楊樂多第一面,就忍不住喊道:哇,你的胸可以放在桌子上!
楊樂多從來就不是那種很文靜內斂的女生。為了嘗試下結婚的感覺,她曾經從家里偷了戶口本,跑去另外一個城市準備和喜歡的男生閃婚,結果,那男的卻慫了。
她的率真大膽,也是咪蒙欣賞她的原因。有人問她朋友圈會不會分組,她直接回答不會分組,她發到朋友圈的約炮信息,爸媽都能看到。
或許也正是這種率真大膽,讓她在一年多以后,直接「殺死」了咪蒙。
九、
頂著巨大的外界批評聲,咪蒙的公司一路高歌猛進。
2017年底,公司從望京SOHO搬到了朗園Vintage。熟悉北京的朋友或許知道這是什么地段。朗園西側500米,就是北京CBD核心地帶國貿,北側的萬達廣場,與朗園隔街相望。
在這里,咪蒙花了360萬來裝修辦公室。什么概念?對于大多數北漂來說,這筆錢可能要賺二三十年,可以直接在北京買套房了。
到了2018年的時候,42歲的咪蒙,已經做到了公眾號的金字塔塔尖,公司擁有大量現金,媒體報道有9000多萬。團隊加上實習生有80人左右,公司估值20億。
無數自媒體同行,一邊罵咪蒙,一邊學習咪蒙的文章風格、標題套路。咪蒙成功帶來的巨量財富使無數人都想復制她的成功,走上財富自由之路。
這一切,都促使她徹底失去了她的婚姻。
2018年9月,她宣布同羅一洋離婚。而此時的羅一洋對咪蒙再也沒有了當時在南都時的寵愛。
羅一洋要求獲得公司50%的股權,咪蒙不知道為何他變得如此冷血。當初兩人結婚時,羅為滿足馬凌少女般的浪漫想象而燙的Rain一樣的長發,也被剪掉。
現在的羅一洋成了寸頭。他回到了深圳生活,仔細地盤算過,從咪蒙那里分來的這筆錢,夠他花二三十年。他說:我就是要在死之前把錢花光。
但是咪蒙不能停下自己的腳步,她也停不下來了。此時的咪蒙已經到了too big to fail (大而不倒)的狀態。
為了深耕粉絲群體,她開始不斷地孵化矩陣號。
她手下的得力干將李粒粒,也就是曾經操刀《嫖娼簡史》的那位主編,負責公眾號「李粒?!?/strong>的運營;另外一個帳號「才華有限青年」,則由那位年薪百萬的大胸95后楊樂多操刀。
也就是2018年,年僅22歲的楊樂多,被推到了公司CEO的位置上。
人的欲望總是會無限膨脹的,處境的變好,給人帶來的往往是不滿足。
年底的戰略會上,李粒粒要求她手上的公眾號成立子公司,核心成員持股。楊樂多附議。咪蒙恍然大悟,這是都翅膀硬了,要自立門戶呀。
楊樂多面無表情,冷冷地說到:我們是開公司,又不是開大學。
兩個矩陣號成立后,發展情況各不相同。「李粒粒」吸粉迅猛,閱讀量持續攀升,而「才華有限青年」則表現平平。
楊樂多作為CEO,哪是甘心落后于人的人,她決心干票大的。
人在膨脹的欲望下,通常會置很多社會規則于不顧。結果會有兩種,要么功成名就,受萬眾敬仰,過往的不堪逐漸被遺忘;要么聲敗名裂,所有的財富聲望飄散如煙。
而這位大胸CEO成了后者,也順手毀掉了「咪蒙」。
十、
2019年1月26日,公司包下了芳草地的頂層舉辦年會。要知道,那是全北京,乃至全國最高檔的商業中心之一。
年會極盡奢華之能事,滿足了全體咪蒙成員對上流社會的奢華想象,他們身著華麗的禮服,在水晶椅上旋轉跳躍。
咪蒙頭戴鉆石王冠,在藍寶石燈光的照耀下,跳了獨舞。
沒有人能預料到,這次奢華的年會,最終演變成了咪蒙公司的「末日狂歡」。
年會后三天,「才華有限青年」發送了一篇標題為《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的文章。楊樂多之前的文章中,「死」是高頻詞匯,它足夠吸睛,但沒想到這次直接宣告了「咪蒙之死」。
這篇文章以楊樂多的第一視角,講述了她的一位貧寒的高中男同學罹患胃癌而死的過程。
文章一經發出,就引發了網上排山倒海般的批評,指出文中多處邏輯漏洞,情節編造,制造焦慮。
次日,微信公眾號就因「內容違規」刪除了這篇文章?!覆湃A有限青年」帳號被封兩個月。盡管楊樂多狡辯說文章不是新聞報道,是非虛構寫作,但也無濟于事。
2月1日,嗅覺敏銳的咪蒙發布了道歉信,清空了所有微博內容,連她的帳號「咪蒙」也宣布停更兩個月。
她們或許還以為,這次會像上次《嫖娼簡史》事件一樣,等中國網民記憶退去后,又可以有驚無險,在公眾號繼續挑逗大眾情緒了。
但這次,咪蒙遭到了《人民日報》的批評。大家都心知肚明,在國內,自媒體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的后果會多嚴重。
《人民日報》指責咪蒙團隊:不是打雞血就是灑狗血,熱衷精神傳銷,操縱大眾情緒,尤為可鄙!
這就徹底涼涼了。
20天后,「咪蒙」和「才華有限青年」雙雙注銷帳號。自此,微信公眾號的江湖再無咪蒙。
十一、
但咪蒙哪會就此消亡。
2019年,經過7年的發展,微信公號的黃金年代已經過去。這是視頻內容崛起的一年,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攻城拔寨,小破站也被越來越多的90后甚至00后一代追捧,不斷生產優質內容。
當年的頭部公眾號,都在尋求向視頻領域轉型。
咪蒙注銷帳號后的半年,2019年9月,一家名為「銀色大地」的網紅經濟公司成立,企業法人為張靜思。此人正是咪蒙的好閨蜜。
根據《時代周刊》近期的報道,記者確認該公司與咪蒙有關。
「銀色大地」旗下孵化的短視頻帳號,目前在各平臺的粉絲累積已達7000萬。
這是咪蒙鼎盛時代1400萬粉絲量的5倍。
視頻內容依舊以吸引年輕姑娘為主,無非是些:戀上霸道總裁、甜甜姐弟戀、爭寵三角戀……
在圖文領域,咪蒙的徒弟們依然開枝散葉,在朋友圈繼續收割著情緒,收割著流量,收割著大批靠手機打發時間的人。
根據觀察者網的報道,后來掌握著「青年大院」「野火青年」和「今晚90后」三個大號的雷怡南,正是咪蒙當年的實習生,他的筆名叫易嵐。
2019年底,那篇飽受詬病的《沒有澳洲這場大火,我都不知道中國33年前這么牛逼!》,就是「青年大院」的「杰作」。
這群人深知咪蒙賺取財富的奧秘,而今他們還以同樣的方式哄騙著中國姑娘們。
當年咪蒙的1400萬粉絲中,主體是平均月薪8000的一二線城市女性,平均年齡26歲。
咪蒙當年在南都的同事馬一木這樣說:真的是需要一個咪蒙,來彌補一個群體大學專業知識教育的缺失、情感教育的缺失。
中國受過高等教育的90后女性,她們成長起來后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經濟獨立。中國25-55歲的女性勞動參與率高達90%,而且中國女性對GDP的貢獻率達到了41%。這兩項數據遠超世界其他國家地區。
是這群女性支撐起了咪蒙的商業傳奇。
后來因為《寒門狀元之死》離開咪蒙的楊樂多,毫不愧疚,還經常在朋友圈炫耀有公司花200萬、400萬來挖她,感受到世態炎涼的咪蒙,已把楊樂多拉黑。
或許只有那些曾經迅速崛起、又快速倒下過的人,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時代如夢如幻般的變遷,和令人背脊發涼的,世態冷暖。
而今,咪蒙在她的掘金之路上依舊大步向前,只不過換了賽道。
關注@萬小刀 頭條號,獲取更多八卦爆文。比如《王菲的家世淵源和傳奇情史》《竹聯幫大佬是如何攪動臺灣娛樂圈的?》《古龍情史,和黑道瓜葛》《歌壇“社會姐”的桃色往事》 《鄭少秋的風流情債》等等
為我點一下贊,關注我,并分享你們的寶貴意見。在此,我提前祝福大家身體健康,事業蒸蒸日上!
01 大胸女子,價高者得
02 全裸女人被男人拿槍指著,這是要槍決?
03 “脫衣舞俱樂部”,難以置信。
04 不是出于人道主義的收尸。
05 1959年,2名大學生擠滿電話亭,打破了世界紀錄,我很懷疑這個之前是誰無聊到搞了這么一個記錄
06 戴著鎖鏈勞動的農奴
07 一個刑犯被官員用鐵鏈牽著走,估計他的下場會很悲慘。
08 一張照片瞬間把你帶回到那個純真年代,還得記得小時候喝的汽水名字嗎?
09 圖中是日軍占領南京后讓當地人挖坑,然后將幾個中國男人活埋的畫面
10 我在1999年的時候買的一個鼠標,一直到現在我的電腦都換了好幾個了,可它還陪在我的身邊
11 小馬丁·路德·金在伯明翰和平抗議活動中被捕后的大頭照。
12 你知道怎么解嗎???。。。。。。?/strong>
13 這名年輕男子面對鏡頭
14 16世紀的一枚戒指,展開成一個天文球。
15 門、壇。中國,清朝,1656 年左右
16 沿街乞討的婦女,當時的生活不易了,為了生存沿街乞討,為了有一口飯吃。
17 后邊露著大胖腿的女掌柜與前邊乞討的小孩子形成鮮明的對比
18 正在榻上吸鴉片的男子,面黃肌瘦
19 中國空間站內飾和國際空間站內飾對比,國際空間站畢竟最早發射于1998年,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就顯得十分雜亂無章了。
20 二戰期間 Atabrine(一種抗瘧疾藥物)的病態廣告。
21 1945年12月21日,美國的將軍巴頓遭遇了車禍事故,雖然送到了醫院進行救治,但最后還是不治身亡。他去世后,生前的遺物被鎖進了箱子里,巴頓飼養的一條狗,趴在主人的遺物旁一動不動,久久不愿離去。
22 12、民國時期的城市居民。
23 預防癡呆測試題,大家都來試試,評論區對答案~!?!??????
24 家庭雜技班成員合影。
25 1960年代,阿肯色州羅杰斯的第一家沃爾瑪。
26 二戰期間,奧斯維辛集中營中的三名黨衛軍正和一群女職員肆意歡笑。右邊的黨衛軍懷里還抱著一架手風琴。
27 1960年,丹麥的自行車運動員克努德·詹森,在參加奧運會比賽時,突發心臟病,摔倒在了路邊。一同參賽的選手,看到他倒在地上,紛紛停了下來,主動上前救治,并且聯系了醫護人員。雖然他們在努力搶救,但是詹森還是去世了,不過他去世的原因,并不是因為心臟病,而是因為摔破了頭骨。
28 一男子似乎在對一只猩猩說話,它真的聽得懂嗎?仿佛真的被說哭了一樣
29 1933年,威斯康星州的牛奶價格持續不斷下跌,當地的奶農們,便向當局反映了這一情況,希望問題能夠得到改善。但是當局一直沒有解決問題,導致奶農們虧損嚴重。一怒之下,他們干脆拉著牛奶,倒在了大街上,以此來抗議當局的不作為。
30 繩鉤
31 圖為清末上海青樓女子
32 當時的一群富二代正在吃酒席的時候的場景,看起來他們交談甚歡
33 12.1924年代,美國禁酒時期私酒販用來掩蓋腳印的牛蹄鞋,防止被人發現跟蹤。
34 9.1987年的松下電視,經過近35年的使用后,仍能完美工作。
35 晚晴的百姓們卻窮的都揭不開鍋了
36 女性們或坐于獨輪車上,或推著車子,與丈夫一同出行
37 這不是馬戲表演,也不是特洛伊木馬。
38 1955年,一輛通往新奧爾良的有軌電車上,彰顯了美國種族歧視的嚴重性。彼時的黑人在坐有軌電車時,后排才是他們的座位,車上的乘客們有著明顯的分界線。前排的白人乘客,衣著打扮都很精致,和貧窮的黑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