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mi電腦音箱是小米旗下Redmi品牌首款專為桌面設備研發的音頻外設,在外觀上,采用了圓柱形一體式機身設計,通過精致織網布藝包裹,能夠適配各種家具風格;還設計有RGB幻彩燈帶,支持5種風格燈效,律動模式還可以隨著音樂實時律動,提升氛圍感。
功能配置上,搭載了雙釹鐵硼全頻揚聲器,搭配雙無源輻射器,提供均衡三頻和震撼低音效果;搭載專業DSP音頻處理器,支持均衡全頻、強勁低音、純凈人聲、震撼游戲、沉浸影院五種EQ音效,滿足各種使用場景;內置有麥克風,可以進行更好地語音交流。連接方面,支持USB、藍牙、AUX三種模式,能夠適配各種音源設備。下面就來看看這款產品的詳細拆解報告吧~
Redmi電腦音箱包裝盒采用了長條形設計,正面展示有產品外觀,品牌LOGO和產品名稱。
包裝盒背面介紹了產品的功能特點和部分參數信息。
Redmi電腦音箱使用說明書。
Redmi電腦音箱正面外觀一覽,采用了圓柱形設計,通體織物包裹,觀感簡約,適配各種桌面擺件。機身頂部設置有功能按鍵,用于多功能低調節。
機身右側還設計有旋鈕,一鍵多用,無極調節。背部塑料蓋板CD紋理裝飾,非常精致。
機身背面設計梯形底座,兩端設置防滑腳墊,中間貼有產品標簽。
標簽上產品信息一覽,產品名稱:多媒體音箱,產品型號:ASB02A,額定輸入:5V-2A,電池容量:1500mAh(典型值),制造商:北京悅米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制造。
底座上的防滑腳墊特寫,硅膠材質,穩定防滑,緩震。
底座下方連接一體式電源/音頻線,左側設置3.5mm音頻輸入接口。
電源/音頻線特寫,長度適中,能夠滿足使用。
電源/音頻線接口采用了USB-A與Type-C二合一設計,能夠適配顯示器、電腦、手機、平板等各種數碼設備。
電源/音頻線Type-C接口特寫。
接通電源,Redmi電腦音箱RGB幻彩燈帶效果一覽。
我愛音頻網采用CHARGERLAB POWER-Z KM003C測試儀對小米Redmi電腦音箱進行充電測試,輸入功率約為5.05W。
進入拆解部分,取掉音箱正面出音孔蓋板。
蓋板內側結構一覽,采用了“蜂窩狀”出音孔設計。
蓋板上功能按鍵內側結構一覽,下方雕刻產品材質“>ABS<”
出音孔蓋板下方結構一覽,兩端設置兩個全頻揚聲器,并分別配備一個無源輻射器;中間設置有功能按鍵的小板。
腔體兩端與蓋板交接處,貼有海綿墊緩沖。
雙釹鐵硼全頻揚聲器特寫。
無源輻射器特寫,用于提升低頻量感。
功能按鍵小板電路一覽,中間貼片焊接兩顆功能按鍵,左右分別設置指示燈和麥克風。
駐極體麥克風特寫,用于語音通話、游戲溝通、遠程會議等場景拾音。
LED指示燈特寫,用于反饋音頻輸入模式,通過海綿罩密封,防止漏光。
卸掉螺絲,掀開揚聲器蓋板結構。
腔體邊緣同樣貼有海綿墊,保證音箱腔體的氣密性提升音質。
全頻揚聲器側邊特寫,背部貼有海綿墊緩沖,降低腔體共振。
全頻揚聲器背面特寫,貼有二維碼標簽。
無源輻射器背面特寫,雕刻“BT983”。
揚聲器與主板通過插座連接,打膠加強固定。
揚聲器線纜通過海綿包裹,防止共振產生雜音。
側邊旋鈕的小板結構一覽。
拆掉側邊旋鈕鍵帽。
旋鈕鍵帽內側結構一覽,材質為PC+ABS。
音箱內置電池結構一覽,通過支架固定。
電池導線通過橡膠束線器固定,防止在腔體內共振產生雜音。
取掉條形燈帶的導光板。
條形燈小板上絲印“HXR-1 94V-0”信息。
條形燈帶的RGB燈珠特寫。
卸掉螺絲,取掉電池固定支架。
卸掉螺絲,取出音箱主板,主板一側電路一覽。
主板另外一側設置有金屬板與腔體固定,同時用于增強散熱。
取掉金屬板,下方主板電路一覽。
金屬散熱板內側特寫,貼有導熱墊連接主板。
AUX音頻接口母座特寫。
板載藍牙天線特寫。
MVSILICON山景BP1048B2高性能 32 位藍牙音頻應用處理器。內置高性能32位RISC內核,最高頻率288MHz,支持DSP指令,集成FPU支持浮點運算;集成 320KB SRAM,32KB I-Cache,32KB DCache,內置 16Mbit FLASH,存儲代碼及數據。
BP1048B2支持4路16bit Audio-ADC,SNR≥94dB;最大支持 4 路數字麥克風或 2 路模擬麥克風,Audio ADC 0通道帶AGC功能。支持3路24bit DAC, SNR≥105dB;支持直驅16Ω或 32Ω耳機,最大輸出功率40mW。
MVSILICON山景BP1048B2詳細資料圖。
處理器外圍220μF 10V耐壓的濾波電容。
Ltkchip聯輝科LTK5328 2x8W雙聲道音頻功率放大器,內置自適應升壓,具有PBTL功能,AGC防破音功能,支持AB/D類模式切換,自適應同時具備超低底噪、超低EMI;其他還支持短路保護、欠壓保護、過溫保護等。
Ltkchip聯輝科LTK5328詳細資料圖。
470μF 16V耐壓的濾波電容,用于揚聲器功放供電濾波。
兩顆絲印EHM的肖特基二極管。
APM永源微AP4407A 30V P溝道增強型MOSFET,采用先進的溝槽技術,提供出色的RDS(ON)、低柵極電荷和低至2.5V的柵極電壓操作,適用于電池保護或其他開關應用。
APM永源微AP4407A詳細資料圖。
470μF 10V耐壓的濾波電容。
絲印T4056電源管理芯片,負責內置電池的充放電管理。
ETA鈺泰ETA7014高側過壓保護芯片,用于輸入過壓防護。
絲印MDD23C的肖特基二極管,來自MDD辰達行。
兩個揚聲器導線插座旁邊的4顆濾波電感,電感值10μH。據我愛音頻網了解到來自Sunlord順絡電子,為SWPA系列繞線SMD功率電感,線圈采用磁性樹脂包覆,可以降低峰鳴聲;鐵氧體磁芯上的金屬化帶來卓越的抗沖擊性和無損傷的耐久性;閉合磁路設計可減少漏磁通和電磁干擾(EMI);同時小尺寸占用更少的PBC空間,節省功耗。
Sunlord順絡電子SWPA系列詳細資料圖。
撕開電池外部的海綿墊。
音箱內置電池標簽信息一覽,鋰離子可充電電池組,型號:KAN-18650-1S1P,充電限制電壓:4.2V,標稱電壓:3.7V,額定容量:1500mAh,額定能量:5.55Wh,生產廠:宇恒電池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制造。
電芯上絲印信息一覽,與外部標簽一致。
電池保護板電路一覽。
絲印DW01的鋰電保護IC,負責電池的過充電、過放電、過電流等保護。
兩顆絲印8205A的MOS管。
絲印T0的自恢復保險絲。
小米Redmi電腦音箱拆解全家福。
作為Redmi首款電腦音箱,其在簡約的外觀設計下,融入了側邊旋鈕,RGB幻彩燈帶等元素,提升了產品的細節感,趣味性和可玩性。內部主要配置上,搭載了對稱式的雙全頻喇叭+無源輻射器,內置駐極體麥克風拾音;內置有鋰電池組,容量1500mAh,來自宇恒。
主板上,搭載MVSILICON山景BP1048B2高性能 32 位藍牙音頻應用處理器,Ltkchip聯輝科LTK5328 2x8W雙聲道音頻功率放大器,4056電源管理芯片,APM永源微AP4407A 30V P溝道增強型MOSFET等。
為移動設備的典型代表,筆記本電腦和智能手機都在想辦法提升方寸之間的多媒體性能,這里包括來自CPU/GPU的運算動力,透過屏幕呈現出來的震撼視野,以及從小小揚聲器中傳出的環繞音效。
和智能手機相比,筆記本電腦對聲效的要求更加苛刻,因為它經常需要承擔大型3D游戲,以及全家共同欣賞影片的重任。此時,能否營造一個良好的影音環境至關重要。
聲音好壞一聽便知
筆記本的售價從千余元到數萬元不等,不同價位產品之間的差異主要源于硬件配置(CPU、顯卡、內存、硬盤等)、用料做工、品牌溢價,而能否釋放“好聲音”也是“良心筆記本”的標準之一。
目前筆記本電腦都至少配備了2個喇叭,從而可冠以“武裝立體聲揚聲器”的稱號。然而,有些低端筆記本為了控制成本,內置揚聲器的品質并不見得比20元山寨收音機的喇叭好多少,不僅談不上音質,音量一高可能還會出現破音問題。
而真正講究的筆記本,哪怕定位不足18mm厚的輕薄本,也不會在揚聲器的品質上縮水。
比如榮耀MagicBook和惠普Envy x360,它們都是引入窄邊框設計的產品,但卻都在有限空間里塞進了4個揚聲器,而且還是采用了聲學優化的音腔設計,從而保證了音量與音質。
此外,在游戲本筆記本還不乏武裝獨立低音炮單元的存在,可以在方寸之間帶來超重低音的震撼體驗。
品牌揚聲器和專業音效
問題來了,當大家都采用了高品質的揚聲器后,又該如何區分檔次?此時就輪到品牌認證登場了。
在筆記本電腦領域,很多一線品牌都找到了JBL、哈曼卡頓、B&O、奧特藍星等“冠名商”,換裝了經上述專業音響品牌認證的“品牌揚聲器”,并在筆記本醒目位置特意突出以證明其高貴的血統。
同時,筆記本廠商們也深諳“軟硬結合才是真的好”的道理,在武裝品牌揚聲器之余,還會攜手知名音效品牌,預裝包括Waves MaxxAudio、SRS、杜比全景聲等專業的音效軟件。因此,有了品牌揚聲器+專業音效加持的筆記本,往往會比同價位的競品更有底氣。
總之,再輕薄的筆記本,也不能為了“瘦身”而犧牲用戶的耳朵,哪怕用戶玩游戲看視頻時習慣佩戴耳機。高品質揚聲器和環繞音效,用戶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這個觀念已經成為了筆記本行業的共識。
那么,作為逐漸蠶食筆記本生意的智能手機,是否也應該學習借鑒呢?下周,我們將為大家詳解智能手機的揚聲器設計,敬請期待吧。
到社會后,每個月有不少的收入都花在了吃吃喝喝之上,其他方面能省就省。但近來有件事改變了我的想法,起因是筆記本電腦的音響破音破得越來越厲害了,本身對它就是“聽個響”得要求,但經常“破音”實在讓人心煩得很,于是咬咬牙趁著剁手季入手了Bose的Companion50(以下簡稱“Bose C50”),用了一段時間之后發現這筆錢花的真是值。
Bose C50,官方給它取得名字是多媒體揚聲器系統,其實我還是比較喜歡用電腦音箱來直接稱呼它,而且本身我也是打算拿它來當電腦音響來用的。分體式的電腦音箱,我之前也見過不少,不過好多都是看起來能感覺慢慢的“塑料感”,但Bose C50這次不同,光從外觀上就讓人感覺很亮眼。
為什么Bose C50看起來會讓人感覺“亮眼”?這和它外觀設計風格有很大的關系,在Bose C50身上你雖然能看到北歐風的影子,但又能感覺到Bose家居風自成一派的設計風格,音箱的整體配色是銀黑色,“銀”的部分是三個分音箱的發聲區域,摸上去的手感非常棒,能感覺到冰涼的金屬質感。“黑”的部分則是各箱體的外機身,輕輕敲打低音箱的側機身,能聽到清脆的木質響聲。
Bose C50一共由三個分體音箱組成,分別是9.1*13.9*21.9cm、0.7kg的左右聲道全頻音箱各一個,以及34.8*17.3*21.8cm、4.6kg的低音箱組成。從這個組成可以看出Bose C50是一個典型的2.1聲道的音箱,和我見過的一些2.1音箱相比,Bose C50除了低音箱稍微大一點,其他兩個音箱占的面積都很小,放在桌面上還能省出不少空間。
擺放好音箱后,就要準備好使用了。不過在播放使用之前,還是得再贊嘆下Bose C50的外觀設計,看的真讓人舒服,放在家里或辦公室里都是一個很亮眼的存在。Bose C50的控制區域很有特色,它被獨立分開成一個圓形操控盤,外觀和Bose C50保持一致,通過觸碰中間的logo區域可以選擇靜音或非靜音狀態,同時可以旋轉側邊的旋鈕可以來調節音量的大小,這種操控方式讓我瞬間有種在打碟的感覺。
圓形操控盤的側面還有兩個插孔,分別是一個耳機孔(輸出),以及一個AUX輸入孔。在這里順便說一下,Bose C50是支持雙音源輸入的,除了在低音箱有主輸入源之外,圓形操控盤這里還可以當備用音源輸入。
Bose C50的主要接孔和操控還是放在了低音箱背面上,從上到下可依次看到低音(bass)旋轉調節按鈕、3.5mm的主音源輸入孔、圓形操控盤插孔以及左右音箱的紅白插孔,連接起來基本沒什么難度,三五兩下就搞定了。
由于平常對桌面音頻倒弄的確實不多,因此此次Bose C50的播放設備直接用我的筆記本電腦上陣,不過為了彌補一下,我還是開了一個音樂軟件的會員,希望在音源上能追回一點。在這里再順便說一下,Bose C50是沒有傳統意義的開關鍵的,當你給它通電時它就已經是開機的狀態了,當然你用靜音/非靜音鍵來制造開關機狀態,而且Bose C50還具有節能低功耗模式,當音箱停止播放30分鐘之后,音箱就會進入類似“睡眠”的狀態。
正式播放使用之后,我放了幾首不同頻段的音樂、看了有漫威的《毒液》、以及玩了一盤《英雄聯盟》,全程體驗下,主要有兩大感覺。一個是音量是真的大,比我那破筆記本自帶的音箱大聲多了,后來得知這和Bose家的“祖傳秘方”被動雙膜共振技術有很大的關系。
其次是音效是真的有很明顯的提升,讓我感覺到立體感、厚重感不再是泛白的詞語。如果說我之前的筆記本放歌就像一部320P的“視頻”的話,那么Bose C50放歌就是一部1080P“全高清視頻”了。上面是滿滿的各種聲音細節,同時營造聲音的氛圍感也不錯,把電影配樂的宏大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以前的千把塊錢可能周末去逛一下、或和朋友吃幾頓飯就沒了。但今天用它來入手Bose C50,真的能大幅度提升耳朵的“幸福感”。每天繁忙的工作之后回到家,打開Bose C50,讓它好好“慰勞”下疲倦的身心,也算小小的一種享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