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0 月中旬,蘋果召開了今年第三場新品發布會,發布了大家期待已久的 MacBook Pro 14 英寸和 16 英寸兩款面向專業用戶的產品。



    這次發布會的主題是「來炸場」,我們也在發布會之中著實被「炸」到了,最主要的還是「小王」M1 Pro 和 「大王」M1 Max 這兩顆處理器。相比一年前發布的 M1 處理器,性能有著成倍的提升。



    M1 Pro 的 CPU 方面,相比 M1 增加了兩個核心,現在為 8 個性能核心和 2 個能效核心,而 M1 則是 4 個性能核心,4 個能效核心,性能提升 70%。



    但是此次最主要的提升還是聚焦在了 GPU 性能之上,原本 M1 僅有 8 核心的 GPU。


    而 M1 Pro 則搭載了一個 16 核心的 GPU,核心數翻倍,性能也是直接翻倍,而且支持 32GB LPDDR5 內存和 200GB/s的內存帶寬。




    「大王」M1 Max 更是「王炸」,GPU 的核心數量再次翻倍,達到了 32 核心,算力直接達到了 10.4 TFLOPS,幾乎可以媲美目前主流的光追顯卡,而且會有比那些顯卡更低的能耗,M1 Max 還可以選配 64GB 的內存并擁有 400GB/s 的內存帶寬,可以說是秒天秒地秒空氣。



    MacBook 能擁有這么強悍的性能,最主要還是它采用了 ARM 架構,跳出了傳統電腦的 X86 架構,給蘋果帶來了巨大的性能紅利,但跳出傳統 X86 架構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就是軟件是否能正常運行。



    微軟的 Surface Pro X 就是前車之鑒,雖然有不錯的續航和便攜性,還有高顏值的外觀,但是它終究還是一個失敗的產品。


    而蘋果不然,在去年發布了 M1 和全新 MacBook Air、MacBook Pro、Mac mini 和 iMac 24英寸之后,蘋果的銷量可是只增不減,賣得可好了。



    那這些軟件經過一年多的時間,適配的怎么樣了呢?



    最先適配的當然是「最佳軟件開發者」微軟,很早就已經原生適配了 Office 套件和 Edge 瀏覽器。


    這兩款軟件可以說是電腦的最基本套件,給誰都得裝一套,整體的體驗也是非常流暢,基本吃不掉電腦多少性能,倒是內存占了不少,你要是安裝好所有的 Office 軟件,基本就要占掉你好多GB 的內存空間,對于 256GB 的用戶來說確實有點蛋疼。


    其次就是 Adobe 系列的軟件,由于是圖文工作者,比較關注的還是 Photoshop 和 Lightroom 這兩款軟件,這兩款軟件實際上也算比較早原生支持了 M1 芯片。



    目前的第一個問題,我們這種「非付費用戶」,現在拿到的版本雖然顯示是「通用」,但是都得勾選使用Rosetta打開這個選項,打開之后就顯示在Rosetta轉譯運行,感覺效率十分低下。




    要是真的有修圖需求的各位,可以考慮使用蘋果自家的 Pixelmator Pro 或者 Capture One 21 這兩款軟件,均可以原生在 M1 芯片環境下運行,而且功能跟PS和LR相差無幾,速度快了幾倍,使用體驗還是非常棒的。


    這種感覺就像這樣


    到了 Premiere Pro 的時候就麻煩了,基本導出一個 1GB 左右的 4K 60fps 視頻需要十分多鐘,而蘋果自家的 Final Cut Pro X 僅僅需要 3-5 分鐘,快了不止一倍的速度,給視頻工作者帶來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但是如果你平時使用的是 Final Cut Pro X 或者 DaVinci Resolve 的話,這兩款軟件早就原生支持,能夠發揮出 M1 的全部實力,如果配合最新的 M1 Pro 或者 Max 相信能有超過不少性能本的實力,可以放心使用。



    我們日常使用的,微信、QQ、網易云音樂、迅雷等軟件均已原生適配 M1,奇怪的是 QQ 音樂目前還是 Intel 版本,但是沒有過高的性能需求,其實影響不大,微軟的 OneDrive 也是 Intel 版本,平時我們使用的百度云盤、阿里云盤和天翼云盤這些均未適配。



    用上 M1 芯片的 MacBook 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可以直接下載運行 iOS 或是 iPadOS 的應用,這也讓我日常使用方便了很多,像是飛書就直接下載 iOS 版本即可使用,還有 Motrix 這個很好用的磁力下載軟件,也是相當好用。


    那游戲怎么樣?


    本來 Mac 用戶就不應該用MacBook 打游戲,但是人嘛,就是這么「賤」,越不能打越想打,我就下載了個 Steam 平臺,嘗試了一下原先支持 Intel 的那些游戲怎么樣。


    比如《CS:GO》能開能運行,即使降低到最低畫質,平均有個 50-60fps,但時不時會出現莫名其妙的卡頓,而且非常頻繁,很影響游戲體驗,就算是不能玩了。



    同時,我還下載了「時間吞噬機器」《文明6》來玩玩,基本開幾個電腦玩家+小地圖的話非常流暢,基本感覺不到卡頓。


    但 MacBook Air 由于沒有風扇,在鍵盤上部的發熱量還是很大的,只是一般使用基本不會碰到那個位置,其實也就沒啥影響。



    如果你喜歡打《英雄聯盟》的話就完全可以。


    我們下載了美服版本的《英雄聯盟》,在默認設置下游玩基本上都能有 100FPS 左右,非常流暢,即使拉到滿分辨率全高特效都有 40-50FPS 左右,而且不會出現《CS:GO》那種莫名卡頓的情況,完全可以正常游玩,可惜國內有多少玩家玩美服呢?


    國服又沒有 macOS 客戶端,這就是問題了。



    總結一下,其實對于圖文工作者來說,M1 芯片的 MacBook Air 現在已經完全能滿足日常的工作需求,平時使用的大多數軟件也都能有適配,以最高效率運行,MacBook Air 還有更低的發熱量和更長的續航時間,這是筆記本最大的一個加分項。



    新推出的 MacBook Pro 14/16 個人覺得還是面向非常專業的用戶,像是經常需要重度剪輯視頻,做特效,3D建模、制作音樂等需求,MacBook Pro 的超強性能可以給到你充足的支持,對于普通用戶來說,就真的「感知不強」了。

    年,科技視訊數碼評測室體驗了微軟旗下的超輕?。▊鹘y)筆記本型移動PC——Surface Laptop 4,它以優雅時尚的外觀,輕薄纖細的機身“征服”了眾多“輕辦公”用戶的心。時隔一年,微軟于10月25日(2022年)召開盛大的年度新品發布會,推出了包括Surface Laptop 5及Surface Pro 9,時尚設計師鼠標等一系列重磅產品。我們也將再次領略“Microsoft Hardware”的獨特魅力與風采。

    全新Surface系列最大的升級之處在于全線換裝英特爾12代酷睿處理器及對應平臺;并仍保留了多種外觀顏色及材質,為用戶提供個性化選擇方案。第五代Surface Laptop也分為13.5及15英寸兩個版本,前者提供了包括典雅黑、仙茶綠、砂巖金等3種顏色,搭配金屬鍵盤;另有一個特別版本亮鉑金,搭配的是使用Alcantara歐締蘭材質鍵盤,C面手感更親膚。

    Surface Laptop 5系列輕薄筆記本全線采用英特爾十二代酷睿處理器

    科技視訊數碼評測室本次體驗的型號為Surface Laptop 5仙茶綠款(13.5英寸,i7)。該筆記本使用了包括英特爾十二代酷睿i7-1255U處理器,90%+ sRGB全高清顯示屏,雙通道DDR5內存,NVMe SSD等在內的主力配置。英特爾i7-1255U是一款2P(2T)+8E核12線程的高端款式,最高睿頻頻率可達4.7GHz。12代酷睿U系列處理器,因異構核心的綜合效能表現超越上代,且具有更好的功耗/性能比,可為移動辦公用戶提供更為良好的續航/性能體驗。

    十二代智能英特爾酷睿處理器采用了代號為“Intel 7”的制作工藝,從物理層面來看它仍舊應該被歸為10nm制程,但從實際表現來看完全達到業界領先地位,并遠勝競爭對手。該處理器核心代號“Alder Lake”,并首次在X86處理器中引入不同規格的“混合架構”——即內部核心分為“P-Core性能核”,以及“E-Core能效核”。

    憑借著兩種不同的核心及對應的超線程結構,緩存結構,英特爾12代酷睿處理器可以在復雜的多線程應用,多任務處理中提供更為強勁的性能釋放,以及更好的功耗表現。為了滿足這一切,英特爾在處理器中內置硬件線程調度器 (Intel Thread Director),與微軟Windows 11操作系統配合工作可為“天衣無縫”。(本次測試基于Windows 11最新系統)

    根據我們對筆記本市場的份額劃分情況的表現來看,使用U系列處理器的產品,也就是主要定位于商用,個人,家用,學生領域的輕薄型筆記本,一直是市場銷售表現最好的類型。新一代的U系列同樣被劃分為15W與9W兩個款式。雖然以前也有9W設計產品,但性能一般較低,不過既然現在大家都是12代家族成員,這一代9W款式很有可能成為部分追求體積更小的,更輕薄類型的2in1筆記本,平板,掌上PC的首選平臺。

    微軟Surface Laptop 5輕薄筆記本測試用機主要規格表

    注:規格為本次測試對象機配置,實際入手版本可能有所不同,僅供參考

    本次我們所體驗的微軟Surface Laptop 5所采用的硬件配置、操作系統及驅動程序與用戶實際購買款式可能因版本更新、規格調整或配置升級而有所差異,文中描述及測試成績僅用于了解產品及對比參考。

    發展到第五代后,微軟的Surface Laptop系列顯得更為成熟穩健。除了接口上的變化啊,Laptop版本的Surface在外觀上基本保持一致。這一方面體現了微軟當初設計該模具的前瞻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產品的辨識度,延續了產品的風格。當然,每一代Surface都升級了內部處理器及平臺,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性能表現。

    與常規筆記本產品不同,Surface系列摒棄了傳統“黑大粗”的外觀設計,而是采用了簡約精致,一體化極強的風格。整個Surface家族,包括Laptop款式,其表面(A面)基本均采用無裝飾的平面設計,中部則打磨成鏡面效果的“Microsoft”Logo。整個機身均使用了CNC一體成型金屬切割工藝,邊緣順滑自然。

    Surface Laptop 5的三圍尺寸為308mm x 223mm x 14.5mm,重量為1.297Kg,與上代相比差別不大,僅重量上多了幾十g。電源也使用了緊湊式設計,小巧卻能輸出65W功率。

    Surface Laptop 5的顯示屏我們也十分熟悉了。這塊13.5英寸的PixelSense屏幕由微軟定制,分辨率為2256*1504,3:2比例,最高亮度400nits+。色彩方面,屏幕支持100% sRGB色域;安全性方面則通過萊茵TUV低藍光認證。當然,這款屏幕也支持10點觸控,且精確度極高。

    接口方面,Surface Laptop 5左側為1個ThunderBolt 4,并兼容USB 4.0 Type-C;可提供最高40Gbps傳輸速率,4K120級視頻輸出,并可支持100W供電。偶爾我不想帶原配電源,使用市面上支持65W PD協議的手機充電器,多合一氮化鎵充電器(100W,120W兩款),甚至我內置65W Type-C供電的排插都可輕松驅動這款筆記本。

    微軟Surface Laptop 5的屏幕上部邊框內安裝有高清攝像頭,左右兩側為2枚陣列式麥克風。通過Ai技術的加持,該攝像頭可改善暗部環境的視頻效果,并對人像進行優化;而麥克風也可降低環境噪音,提升會議品質。

    微軟Surface Laptop 5游戲本采用了全尺寸鍵盤,按鍵回彈力度尚可,鍵程略短但也并不影響使用。該鍵盤支持三檔白色背光,在暗處或夜晚工作更有助于識別按鍵。

    微軟Surface Laptop 5的觸控板使用了玻璃材質,因此在滑動時能更為順滑。同時搭配精準觸控技術,可以說是“指哪打哪”。通過Windows 11中的觸控設置,我們可以使用最多四指來打開功能或實現快捷操作。

    Surface Laptop 5的底部自然也采用了CNC一體切割,形成一個完整的腔體。同時,微軟將進風及出風口都設計在該底盤后部,而非傳統的轉軸之間。這樣熱風排出的時候,就不會出現“燒烤屏幕”的情況。

    微軟Surface Laptop 5輕薄筆記本采用了英特爾第十二代酷睿標壓處理器i7-1255U。其核心架構為AlderLake-U,Intel 7制作工藝標準。其核心內構為2P+8E核12線程,P-Core最高工作頻率4.7GHz,E-Core則為3.5GHz。該處理器的緩存配置為2*48KB+8*32KB一級數據緩存,2*32KB+8*64KB一級指令緩存,2*1.25MB+2*2MB二級緩存以及12MB三級高速緩存。TDP設計為15W,PL1設定值為35W,PL2設定值為60W。

    Surface Laptop 5配置的內存規格為16GB LPDDR5-5200MHz,因此其內存讀寫等方面的性能強于采用DDR4內存的款式,不過延遲較高。從AIDA64 Extreme中Cache & Memory Benchmark測試可見,與支持DDR4的酷睿平臺相比,i7-1255U的內存讀寫及復制都有著較大提升。

    PCMark 10為如今個人電腦測試軟件的標桿,通過對常用基本功能,生產力,數位內容創作及游戲等多個方面的測試對被測物進行評分。Surface Laptop 5的表現較上一代有較大提升;而在現代辦公測試中得分也達到了12000多,比上代酷睿平臺表現更出色。

    PassMark為一款通過對整機內處理器,內存,顯卡等多個子項目進行測試,并最終給與用戶總分的測試軟件。其CPU子項對于多核性能更為敏感,Surface Laptop 5所搭載的英特爾i7-1255U處理器提升了IPC效率,其18487的得分相較i5-1245U有著約3000-4000分的提升。

    在專業系統整體測試軟件CrossMark中,英特爾12代平臺得分比較理想,十分接近我們之前測試的,使用28W的i5-1240P筆記本的水平。

    i7-1265U R20單線程:647;多線程:2733

    i5-1245U R20單線程:572;多線程:2898

    Surface Laptop 5 i7-1255U R20單線程:643;多線程:3352

    i7-1265U R23單線程:1699;多線程:5965

    i5-1245U R23單線程:1479;多線程:7218

    Surface Laptop 5 i7-1255U R23單線程:1636;多線程:6501

    i7-1265U CPU-Z單線程:676.6;多線程:4141.0

    i5-1245U CPU-Z單線程:617.5;多線程:3730.1

    Surface Laptop 5 i7-1255U CPU-Z 2.01單線程:663.9;多線程:4698

    從上述幾個主要針對CPU的測試中我們發現,微軟這一代的Laptop表現相當不錯。而且,如今筆記本的性能發揮不僅看配置,更看供電與散熱情況,當然還有廠商對性能釋放的調整。因此,我們能看到i7-1255U甚至能勝過1265U。

    微軟Surface Laptop 5采用512G NVMe M.2 PCIe 3.0 X4固態硬盤

    Surface Laptop 5標配固態硬盤來自海力士的HFM512GD3GX013N。硬盤規格為標準M.2 2230接口,內部規范為NVMe 1.3,傳輸通道為PCIe 3.0 X4;該固態硬盤容量設計為512G,實際格式化后可用容量約在480GB左右。

    Crystal DiskMark 8 SSD存儲測試成績

    在CrystalDiskMark最新版本的測試中,Surface Laptop 5讀寫能力尚可,未能達到PCIe 3.0 X4的極限。其寫入速度約在2455MB/s,讀取速度約在3553MB/s。該固態硬盤最大優點在于功耗及發熱較低。

    從GPU-Z測試軟件的信息來看,Surface Laptop 5采用了英特爾第12代核心顯卡Iris Xe Graphics。其內部為10nm制作工藝的Alder Lake GT核心架構,80個渲染單元,ROPs為8個,TMUs單元為16個。在頻率方面,Surface Laptop 5的核顯基準為300MHz;而最高頻率可達1250MHz;顯存方面規格為1GB 5200MHz LPDDR5(共享內存)。

    11與12代酷睿中所內置的Xe Graphics核顯在規格上差距不大,主要差別可能更多來自于所搭配的顯存,若采用高頻LpDDR4x或LpDDR5則更有優勢。而Surface Laptop 5所使用的i5處理器僅有80UE,總體得分較低。可見,微軟工程師對該筆記本的設計為,提升處理器能力,降低GPU發揮,很符合產品定位。

    使用Surface Laptop 5也可進行一些輕量化的創設工作

    V-Ray是由保加利亞公司Chaos Group開發的計算機圖像渲染應用程序,于1997年在索非亞成立.V-Ray是第三方3D計算機圖形的商業 插件軟件應用程序,用于媒體,娛樂,電影和視頻游戲制作,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和架構等行業的可視化和計算機圖形學。(摘自維基百科)。Surface Laptop 5得分十分接近i7-1265U款式。

    Procyon是UL最新推出基于微軟Office,Adobe PhotoShop,Lightroom,Premiere Pro等主流專業辦公,繪圖及視頻后期軟件而打造的真實場景測試工具。在本次測試中,Surface Laptop 5的能力表現得不錯。我們平時修一些圖,或是在拍攝現場看一些樣圖或樣片都不是問題;你甚至可以用它來進行1080P級別的粗剪工作。

    單獨壓力測試 處理器 最大功耗57W 穩定18W /2.4GHz(P-Core)

    溫度與散熱其實是如今筆記本電腦最大的性能輸出障礙。在長達約半個小時的測試中,該筆記本的i7-1255U可長時間穩定18.8W功耗輸出,頻率也保持得比較穩定。感覺這一代Surface Laptop 5確實“放得更開”。另一方面,其溫度最終被壓在67°,風扇噪音較低。我們在使用中基本不會被風噪和發熱所打擾。

    PCMark10續航測試9小時12分鐘

    隨著驅動,Windows 11版本以及Intel智能調度器的不斷升級與優化,12代酷睿處理器平臺的筆記本續航時間也逐漸提升。我們體驗的Surface Laptop 5配備47Wh電池模組,續航測試達到了9個多小時,理論上可滿足一次跨洋飛行所需的供電。

    總體來說,微軟這款Surface Laptop 5表現相當令人滿意。這其中使用12代酷睿及平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英特爾升級版Intel 7工藝,確實能在性能提升的同時,更好得降低功耗并平衡整體發揮。

    近期微軟發布了自己的“電腦管家”,我們也在這款微軟筆記本上試用了一下。從功能角度來看,包括“一鍵加速”、垃圾清理、空間管理及進程管理,啟動項管理等基本模塊都很齊全。其本體也十分輕量化,界面簡介易上手,功能模塊一目了然。希望微軟繼續保持這樣的UI設計及低占用高適用的表現。

    按照慣例,我們還是讓公司的御用設計師莫莫醬來體驗了下這款筆記本。她對這款產品的精致贊不絕口,只是覺得全金屬的外殼有些冰涼??磥磉@一代Surface Laptop無法依靠機身散熱來度過冬天了(笑)。之后若還有機會,應該讓莫莫醬試試Alcantara版本,不僅手感舒適,也不懼冬日了。

    對于一些簡單的照片處理,視頻素材觀看或簡單的粗剪,Surface Laptop 5都能應對得不錯。而且Surface系列還有個可以觸控的屏幕,有時候比用鼠標還方便。如果外出與攝影師,客戶或編導溝通拍攝的素材,我們就無須攜帶鼠標,直接在屏幕上拖拽滑動就能解決問題了。當然還有個方便的方案——選配Surface觸控筆,通過精準操控或手寫進行輸入。

    在莫莫醬最擅長的照片處理方面,我們一口氣導入了數十張由索尼A7M3拍攝的RAW圖片,一張約22~25MB。無論是LightRoom或是直接使用PhotoShop中的CameraRaw,她都不會感覺到卡頓或長時間無響應。在某些情況下,我們使用滑動屏幕來調整參數,甚至比用鼠標還方便一些。

    當然,絕大多數選擇Surface Laptop系列的用戶,主要還是進行一些文字,IM溝通,視頻會議等方面的工作。那么第五代SFLP的長續航就給了這些用戶最大的便利。而且通過USB-C/TB4接口,我們還能用第三方,甚至手機充電器對其進行供電,而且充電速度不錯。另外,對影音性能有要求的用戶,相信Surface Laptop 5所支持的Dolby Vision IQ和Dolby Atmos等視音頻技術也不會讓你失望的。

    微軟Surface Laptop 5輕薄筆記本優勢如下:

    1. 英特爾12代酷睿U系列處理器,在性能,發熱與續航之間平衡;
    2. 3:2高分高亮高色域高色準觸控屏,對于設計或記錄靈感十分便捷;
    3. 外觀精致典雅,時尚大氣,適合追求個性、輕便移動體驗的用戶。

    微軟Surface Laptop 5 12代酷睿i5-1235U 8G+256G Evo認證 7888元

    微軟Surface Laptop 5 12代酷睿i7-1255U 8G+256G Evo認證 12488元

    仰充值:Microsoft 微軟 Surface 3開箱及與pro 3簡單對比

    自從我巨硬出了Surface 3以后,心里就一直長草。

    10寸屏,無風扇,5V micro-usb 充電,超長待機,微軟加成, win10升級。滿滿的都是真愛~~~

    因為是實體店購買,網上64G/4G的已經缺貨了,大家可以參考上面的那個。

    一、微軟 Surface 3 曬物環節:

    在離2015年7月29日還有3天的星期日,果斷入手。

    版本 64G 4G , 配了黑色的鍵盤(本來想配藍色的,結果s3只有黑色和紅色,怨念 )

    包裝還是比較簡單的:主機,主機塑膜,電源適配器,說明書,保修卡,裝箱清單,注意事項。

    電源部分特寫:輸出5.2V 2.5A 標準micro-usb充電。(終于可以使用充電寶給電腦充電了?。。?)

    老板,來2斤50,000毫安的充電寶?。。?/p>

    鍵盤:請單獨購買?。。。ㄎ乙恢辈焕斫猓瑸槭裁磗urface的鍵盤淘寶上竟然沒有山寨版,磁力連接的技術壁壘這么高?誰能告訴我下。 )

    包裝背面。

    支架三連擊:相對于SP3,surface 3 的支架位置只有3個,不過如果沒有奇怪的體位愛好的同學,這3個位置應該是夠用了。

    二、微軟 Surface 3與pro 3的對比:

    因為大哥Surface Pro 3直擊生產力,與傳統筆記本相PK的定位。作為小弟Surface 3的定位就是取代現有的上網本、平板電腦,并且整合windows大統一平臺 。如果surface+win10的銷量能夠成功,對于ipad將是不小的沖擊,甚至可以向下帶動wp的發展。(1%的用于默默祈禱 )

    上面的是Surface 3下面的Surface Pro 3的包裝,pro采用的是抽屜式的設計,而s3則是傳統的箱子。個人覺得還是傳統箱子比較好,網上有反著抽出sp3的時候直接拍地板上的先例,默哀

    電源對比:雖然surface 3沒有采用磁力吸附(逼格滿滿的“啪” ),但不得不說更加方便使用了,電源設計更加小巧。再次給充電寶充電手動點贊。 sp3的適配器線比較長(難道是因為有2段的緣故),而且還自帶一個usb的電源輸出,不過只有1A。等等,我突然想到了什么?。?!(下次同時帶s3和sp3的時候是不是只用帶一個適配器就可以了!?。MG,想想背兩個surface的2B青年吧。。。 )

    大小一望就知哪個是surface 3,不過神奇的是微軟竟然在surface 3上面使用了自家的logo而不是surface。難道真的要走上大統一的節奏?!??!Surface Pro 3有根好用的電磁筆(真的很好用,要哭了 ),再次吐槽下微軟小氣、價格感人的外設?。?!

    從高度上也可以直接看出兩者的區別。

    下面談談接口的位置,表揚一下微軟真是有錯就改的好孩子

    耳機孔終于改到右下了,原來是在左上,所以你使用的時候耳機是一直處于懸空狀態,對下面音量調節鍵的干擾非常大。

    音量鍵也由原來的左上改到了頂端,對于側邊握持操作的時候音量調節的舒適度增加。。

    另外,從側面非常明顯的可以看到,sp3在側邊有半圈排氣散熱孔,而s3因為是無風扇設計所以沒有此選項。sp3確實性能要好很多,不過在運行大型程序的時候確實也逃避不了發熱嚴重的問題。( 小黑粉笑而不語的如果,信仰換的太快被扇飛了 )

    信仰攜帶繼續亂入(話說我大wp啥時候能更新正式版win10?)

    與異教徒的對比,大家都采用帶套狀態(雖然偶的mini的套已經被磕的不成樣子呢,不過還是能夠保證安全的 ) 體積,厚度,輕巧度,ipad系列都遠遠的在surface之上,這也是定位不一樣么,要不為什么有ipad還要買surface呢。 不過這也證明了surface應該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三、微軟 Surface 3與pro 3使用:

    關于surface 3 和 surface pro 3 的性能對比沒有什么好淡的,手上的sp3是i5 256G的,性能差了一大截。不過,如果你的定位是輕辦公與上上網頁,刷刷網上視頻,surface 3絕對夠用,而且輕巧,安靜。

    新機打開,系統占用16.1G,剩下的空間就完全是你的了。如果不夠建議買TF卡進行擴展,便宜方便。(onedrive:請不要忘記我 )

    硬件設備以及大師給的跑分,綜合看來,性能還是不錯旳。反正我是用的很爽?。?!

    四、微軟 surface 3 購買建議與期待:

    1. 如果你缺的是一個需要跑仿真,CAD,代碼的筆記本,請選擇surface pro 3或者其他筆記本,不要猶豫。

    2. 如果你辦公只需要處理下文檔,上上網,炒炒股。隨時隨地辦公,隨時隨地娛樂,請選擇surface 3。

    3. 如果你是小游戲愛好者,朋友圈、微博、電子書達人,請出門左轉,ios與Android歡迎你。

    4. 還有比如強迫癥患者,希望在所有設備上能夠獲得相同體驗的人(比如我,nozuonodie),surface系列簡直就是拯救啊~~~

    5. 5. 選擇的話盡量選擇4g版本的吧,因為2g在試用的時候在桌面程序運行的時候卡頓明顯。

    6. 6. surface pro的電磁筆是通用的,而且如果不使用高級功能的話,不用配對,拿著就能用!

    7. 7. 希望:華強北的同志們趕緊山寨surface的鍵盤吧。

    8. 8. 期待:surface 3的邊框能夠做的更窄,做工向ipad看齊,續航更加堅挺。嗯,價格更便宜?。?!

    最后向張大媽獻禮,祝愿張大毛永遠健康美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