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驅動器啟動系統現在只是我們救急的方式,但在最早期的PC上,由于內置存儲器——硬盤價格的昂貴,其實反而是一種最正常、最主流的系統啟動方式,而它們采用的軟盤(Floppy)啟動模式,當然就是最早的外部啟動模式(圖1)。 目前軟盤驅動器,包括其終極衍生型ZIP()和LS-120(圖2),在主流PC中已經被完全淘汰,而且因為容量等問題,也不太可能成為WinPE的棲身之所。
IBM PC/XT才開始配置硬盤,更早期型號的存儲系統就是軟盤
采用了光學技術并結合新磁性存儲技術的LS-120在3.5英寸軟盤類似的盤體內,可存儲120MB數據
● 光驅/光盤
盡管軟驅被已被淘汰,但緊接著它出現的多種外部存儲驅動器目前仍然可以獲得很多主板的支持,其中最常見的當然就是光驅/光盤。進入普及期的最基本光盤CD-ROM就已經能提供650MB容量,已經可以容納WinPE版本,還能附帶存儲一些維護工具。當然目前還在使用的光驅/光盤基本都已經是DVD驅動器(圖3),最基本的單面單層DVD數據盤也可容納4.5GB以上的數據,不僅能容納WinPE及一些維護工具,還能直接內置Windows系統的安裝版或備份映像。
其實最先進的光驅應該是藍光光驅(圖4),但由于成本較高、版權保護以及半導體存儲的迅速興起,并沒有得到普及,只有部分影視發燒友或高端品牌機有所配置。最基本的單面單層藍光數據盤容量也可達到23GB以上,當然也可以做成WinPE系統啟動盤,同時可搭載大量維護工具以及多個版本的操作系統安裝版或備份鏡像 。需要注意的是,也許正是藍光光驅的普及度較低,在BIOS中的光驅啟動選項一般只標為“CD/DVD”(圖5),其實大家不用擔心,直接選擇系統的藍光光驅即可。
● U盤
U盤因為比較合適的容量、容易攜帶和使用、較高的速度和較強的結構安全性,成為系統拯救、備份的最好選擇(圖6)。一般來講,4GB的U盤就已經可以容納目前常用的Windows 7操作系統以及一些維護工具和必要驅動,但難以容納比較WinPE和更多的深度維護工具,基本只能作為系統重裝盤使用。
我們更建議使用8GB和16GB的U盤來作為系統維護設備,前者可以很容易地容納功能較全的WinPE系統,以及大量維護工具,同時容納一到兩款不同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統,8GB同時也是目前很多品牌機進行系統備份的最低需求。而16GB U盤在容量使用方面更加靈活,可以在8GB U盤的規劃基礎上,再加上一個版本的Windows/Linux等操作系統,并帶上常用平臺的所有驅動、常用裝機軟件等。
● 其他
其實目前的主板還支持一些其他的啟動方式,例如USB硬盤、USB-CDROM等(圖7),不過他們大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USB軟驅(USB-FDD)的缺陷我們在上面就已經談到。另外因為安裝WinPE或者存儲系統備份時經常需要格式化整個存儲設備,所以使用容量為百GB級別的移動硬盤顯然有些浪費。如果不想浪費容量,而將其同時也作為日常數據存儲/交換設備,經常在不同電腦上拷貝數據的話,又難以保證安全性,很容易被病毒感染、破壞,或者因為誤操作而丟失一些必要文件。另外移動硬盤的機械結構也不夠安全,很容易因為磕碰而造成硬件上的損傷。所以作為要應急使用的系統恢復設備,移動硬盤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此外還有一種比較先進,但因為成本和兼容性等問題被邊緣化的移動存儲設備MO(Magnetic Optical)磁光盤(圖8),雖然它的容量從100多MB已經發展到了5.2GB,而且有著速度較快,壽命長等優勢,但價格過于昂貴,且與已經成為標準的光驅不兼容,所以沒有被市場廣泛接受。在實際使用中,移動MO驅動器同樣可以USB設備中啟動,但內置MO驅動器筆者并沒有見過,不清楚其啟動方式,應該是會被識別為CD/DVD驅動器。
除了U盤之外,目前比較靠譜的系統維護設備還有SD卡,使用SD卡作為移動存儲設備在一些國家,特別是日本,已經非常流行。如果使用的設備全部為內置讀卡器的品牌機(圖9),特別是筆記本電腦的話,SD卡不僅易于使用,而且速度、容量都可滿足要求,更具有遠超常見U盤的便攜性甚至隱秘性,作為SD卡標配的寫入鎖定撥桿甚至可以使其數據安全性比常見U盤更高,不易在使用中被病毒侵入。當然從硬件易損性上來講,SD卡還是不如U盤,特別是一些加固型U盤的,所以在保存和攜帶時最好為它準備一些額外的保護措施,例如SD卡保護盒(圖10),或者選擇帶有專用口袋的錢夾(圖11)等。
內置SD讀卡器同樣是很多品牌臺式機的標準配置
● 實戰選擇
在選擇系統維護/備份設備時,我們還要考慮到目前硬件平臺的設計和自己的實際使用方式,例如在選擇我們主要推薦的維護/備份設備——U盤時,考慮到PC的接口分布、BIOS設計、操作系統能力等,我們就建議選擇使用USB 3.0標準,但可以很好地支持USB 2.0標準,同時盤體不能過于龐大的產品。其中接口標準是因為在進入操作系統前,常見BIOS實際上最多能使用到USB 2.0規范,但在操作系統中進行制作時,USB 3.0的傳輸速度優勢還是很明顯的;而對盤體外形的要求,則主要是因為目前輕薄型筆記本和臺式機背部接口(圖12)都沒有留下太多的空間,如果使用體型較大的U盤很可能會影響旁邊的接口和連線,甚至可能因為盤體超過超薄筆記本的底面而影響正常放置。
PC背部USB接口周圍空間較小
1.LaCie Rugged U盤
參考價:239元(16GB)
這是一種高防護型的U盤,它采用牢固金屬外殼,并配有橡膠保護套(圖13),可支持100米抗摔,IP54防塵防水等級,以及極端溫度條件下的使用。它采用USB 3.0標準接口,最高傳輸速度可達150MB/s。和很多體型較大的高防護型U盤不同,它在實際使用時會脫掉外部的保護套,本體的體型并不大,所以安裝比較方便(圖14)。
2.金士頓DTSE9G2
參考價:45.9元(16GB)
從基本設計看,這款U盤與摘下橡膠保護殼的LaCie Rugged U盤有些類似,金屬殼體使它同樣相當牢固耐用(圖15),當然防護能力,特別是防水能力還是遠不如專門設計的高防護型U盤。它帶有尾部孔,可以方便地連接到鑰匙串上隨身攜帶,而且其較長的體型、逐漸收斂的后部設計與大型孔的配合,也讓它插拔更方便省力,在臺式機背部插滿其他連線時也能輕松使用。它同樣采用USB 3.0接口,最大傳輸速度為100MB/s。
3.三星Bar
參考價:69.9元(32GB)
三星Bar的設計與金士頓DTSE9G2很相似(圖16),當然應用特色和我們的推薦理由也比較相似,即牢固、易于使用和攜帶。三星還宣稱它有較好的防水、防震、防磁、防X射線以及耐高低溫能力,不過我們并不確定其相關防護性是否比其他金屬外殼產品明顯更強。由于這一產品的16GB版本性價比不佳(50元以上),所以我們更建議用戶采購32GB型號。它采用USB 3.0接口時的最高傳輸速度為130MB/s。
● 三星UHS-1 Class10 SD卡
參考價:31.5元(16GB)
三星存儲卡不僅有較好的穩定性和出色的性能,而且還有一個比較高的防護能力。三星SD卡提供了防水(海水浸泡72小時)、防X光、防磁(15000高斯),以及-25℃~85℃的溫度適應能力。我們推薦的三星SD卡采用UHS-1(Class10)(圖17)的傳輸速度標準,傳輸速度可達48MB/s,已經可以滿足系統維護與備份的要求。雖然三星還有更高速度的SD卡產品,但價格要昂貴得多,而且與U盤不同,SD卡能否達到最高傳輸速度除了要考慮連接USB口的標準,還與讀卡器的性能有關,更高速的SD卡也需要使用高端讀卡器才能達到極速。
請期待后期佳作:《2017年各大品牌旗艦耳機橫評》
眾所周知,電腦音響就是多媒體音響。一個好的電腦音響,不僅可以提供給游戲玩家一個刺激的競技體驗,還能提供舒適而優雅的上網環境。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都追求視覺上的逼真和聽覺上的臨耳,對電腦配件要求也很高,于是,小編找到了天貓11月份電腦音響銷售金額指數排名(數據會隨時更新,也僅供參考哦!)
20.Chigo/志高
作為高端空調引領者,2012年,志高推出全球首臺智能云空調,擁有智能云空調大數據中心,目前是中國最大的空調生產基地和出口創匯企業之一。除此之外,在多媒體音箱領域也飛躍前進。這款ML311家用電腦音響低音炮采用木質結構可以減少雜音,國際巨星成龍曾為這個品牌代言,看來這個品牌的實力真不賴。
ML311家用電腦音響
19.艾魯鉑格
這款音響采用6.5寸大喇叭強勁增壓,音聲更強勁沉穩而有力,音樂解析高,聲場表現宏大,低音逼真具有凝聚力,能量密度較大。
18.KEF
KEF是英國的老牌音箱,給人的感覺是也是純正的英國聲表現,聲音除了我們所說的奢華之外,似乎多了一份睿智和直接。這款EGG可以說是能夠滿足絕大多數大眾口味的音箱,無論是作為電腦音響,或是連接手機,EGG都表現的淋漓盡致,在我看來,它是集成了更多功能的數字有源音箱。
KEF EGG
17.sada賽達
sada賽達專業生產音箱,是國內音箱產品品種非常齊全的品牌之一,有USB木質低音炮、USB迷你重低音音箱、有源木質小對箱等九個系列。 這款售價只要28元的SADA D-200A筆記本音響低音強勁,渾厚飽滿,網友評價音質很出色。
SADA D-200A筆記本音響
16.shinco/新科
新科是中國消費類電子產品和空調產品的主要生產基地,已經連續14年進入中國電子百強。在1999年,新科品牌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產品鏈包括液晶電視、平板電腦、音響等。這款HC-807電腦音響,4寸優質磁鐵喇叭,保證低音強勁,全頻高音喇叭,保證聲音靈敏度,配合自身2.75寸低音喇叭和導氣孔設計,大大的提高的音響的音質,使得低音淳厚,高音靚麗。
HC-807電腦音響
15.金正
這款金正NS-819臺式電腦音響采用木質結構設計,配合無縫貼合工藝,能減少諧振和箱聲所帶來的失真,提升了聲音的通透性和純凈度,使音質更醇厚,音色更自然。
金正NS-819臺式電腦音響
14.Bonks
這款款音箱外觀非常漂亮,立體聲效果很好,同時低音效果也很棒喔,不會有破音和電流聲。
Bonks DX12筆記本小音響
13.Garinemax
Garinemax多媒體音箱曾被稱為是德國巨炮音響,性價比可以拿來與小米音響相比了。這款R3011電腦音響第一感覺:重!第二感覺:新!第三感覺:爽!音響氣勢如紅,建議燒友把衛星箱拉開,才能聽出更有層次感更美的更大的音域!
德國巨炮GARINEMAX R3011電腦音響
12.寶華韋健
B&W——寶華韋健,一個讓發燒友如雷貫耳的品牌,憑借其淵源的歷史和強大的技術,在HIFI領域占據著一片高地。B&W是英國頂級的音箱品牌,旗下的產品大多數都是走奢華路線的。在這個品牌里最富盛名的就是傳說中的鸚鵡螺音箱,這在音響發燒友圈里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款B&W寶華韋健 MM1多媒體音響,售價2988元。
寶華韋健 MM1多媒體音響
11.Microlab/麥博
microlab麥博集團,主要從事多媒體音響和IT外設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microlab麥博品牌在全球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被稱為中國音響界的音樂天使。這款麥博M100BT音響,外觀給人沉穩,音色純凈且均衡。
麥博M100BT音響
10.Golden Field
Golden Field又叫金河田,專業生產多媒體音箱、電腦機箱、數碼產品等電腦周邊數碼產品。這款金河田Q8音響360o環繞音,采用4寸防磁低音單元,全屏揚聲器加上低音技術,大聲場不僅帶來家庭影院般的音效,還能享受個人音樂會般的體驗。
金河田Q8音響
9.雅蘭仕
雅蘭仕2001年創立于深圳。16年來專注于音頻技術的研究開發與產品應用。2012年,雅蘭仕在原有的研究基礎上推出了一款家居式桌面音箱——ep-511,此款音箱開創了業內幾個第一:第一款采用筆記本專用電芯鋰電池;第一款采用2000毫安超大容量鋰電池;第一款手提式唯美設計家居戶外雙重至尊;第一款具備快捷鍵文件夾懸浮多點記憶功能。
EARISE 雅蘭仕 電腦音箱
8.JBL
作為一名音響老燒友應該都知道并且熟悉JBL這個美國揚聲器品牌。在整個70-90年代,幾乎沒有一個品牌的揚聲器能夠與它真正匹敵。可以說,JBL是音響當中的“勞斯萊斯”。
JBL音箱的服務范圍非常廣泛,電影院、大型音響工程、大型流動演出、錄音室監聽、樂隊用的音響 ,以至娛樂場所如迪士科、歌舞廳、卡拉OK、酒吧民用方面,從最高級的發燒音響,以至目前最流行的家庭影院組合到處都可以看到JBL的身影。JBL也成為了很多喜歡聽DJ的發燒友的首選品牌。
7.飛利浦
飛利浦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公司之一,品牌價值居全球前40名。在歐洲名列榜首,在音響方面自然也是比較知名的。
飛利浦 spa1315 93電腦音響
6.Amoi/夏新
夏新品牌A510是一款性價比超高的電腦音箱!重低音環繞音效!音響采用3英寸釹鐵磁大喇叭單元,搭配外在的木質外殼,擁有更強勁低音,聲音夠震撼,依靠良好的聲音解析度使低頻豐富而不失真。
夏新 A510筆記本電腦音響
5.Sansui山水
在廣東中山小欖鎮泰豐工業園,這里是山水家庭影院音響的產地,曾經獲得中國電子音響工業協會頒發的“中國市場音響推薦品牌”。Sansui音響是世界著名品牌,享譽全球已有半個多悠久歷史, 山水“SANSUI”品牌的影音產品包括:家庭影院、音樂天使、DVD、液晶電視等等。
山水 T18無線藍牙音箱
4.harman/kardon
HarmanKardon(哈曼卡頓)是Harman國際工業的一個部門,同時也是具有世界一流音響制造工業的頂級品牌,專門生產制造家用與車用音響。勞斯萊斯幻影使用的是旗下的Lexicon子品牌。從實力上來講,哈曼卡頓絲毫不亞于來自美國的BOSE音響以及其他品牌的音響。
HarmanKardonSoundSticks Ⅲ電腦音箱
3.BOSE
BOSE音響是美國的音響品牌,產品最大特點是放棄了沿用多年的中、高音號角式設計,而是采用了全音域揚聲器,減少失真,提高保真度。BOSE是世界上最早的揚聲器,也是業內“原音重現技術”的革新者。
BOSE Companion5電腦音響
2.HiVi惠威
作為Hi-End高級音響制造商,屢獲國際大獎,在國際上獲得很多贊譽,HiVi惠威擁有從揚聲器單元、音箱到各類電聲產品的完整產業鏈,均配備HiVi惠威高級揚聲器單元。HiVi惠威音箱不僅音質超卓,且性價比更高。HiVi惠威在經過十七年的高速發展中,已成為世界頂級的揚聲器及音箱制造跨國公司。
惠威 M200MKIII+ 電腦音響
1.漫步者
EDIFIER漫步者創立于1996年,是目前國內第一、全球第二大專業多媒體音響企業。漫步者多年來專注于音頻技術的研究開發與產品應用,旗下產品線涵蓋多媒體電腦音箱、家用音響、汽車音響、耳機等領域,產品屢獲國際權威大獎,在業內有著極高的知名度和良好口碑。
漫步者 R101V筆記本電腦音響
附上數據圖片:
代生活中磁場無所不在,而機械手表最怕的便是上磁。近些年,各家鐘表品牌也相繼推出了一些專業的抗磁手表。不過,一款表到底抗不抗磁對于普通人來說,太過于陌生。那么買一塊具有抗磁功能的手表是否真的很有必要?手表為什么可以做到抗磁?本篇就來為大家科普手表抗磁的小知識。
手表突然走時離譜,有時誤差甚至達到半小時之多,這種情況多半是手表上磁了。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電子支撐著我們所有的生活,所有原本一切手工的東西被電子化,而手機、電視、磁卡、電腦等這些已被生活嚴重所依賴的科技都帶有磁場。而這些電子產生的磁場或大或小的影響著你的愛表。
首先,抗磁近來又有越來越受到關注的傾向,因為在以前,生活中沒有那么多導致手表受磁的因素的環境,所以只有飛行員、工程師等少數容易受到工作環境影響而讓手表受磁的人群才需要特殊的抗磁功能設計。可來到現在,情況已然大不相同。
▲生活中的磁場無所不在,在磁場環繞的情況下,又該如何保護愛表呢?
所以手表為何會受磁呢?其實這是因為機械表中有著許多金屬材料,諸如大小鋼輪、擒縱輪、軸承、螺絲以及游絲等等。正因有它們,手表才容易被磁化,尤其是磁化后的機心零件會導致游絲粘連,造成計時故障。
而手表一旦被磁化后,首先會讓走時誤差值增大,嚴重的話甚至能導致手表停走,石英表雖說沒有被磁化的問題,但卻也有停走的可能。所以,對手表來說,抗磁還真不分你我他。
一般機械表防磁4800A/m,也就是60高斯。舉個簡單易懂的例子,小時候你玩的磁鐵,磁力在300-500高斯。
當手表偶然處于強度為4800A/m的磁場中時,石英表不應停走;機械男表剩余效應不超過30秒/日,機械女表剩余效應不超過45秒/日,這樣的表就是防磁的。
那究竟哪些東西會讓手表受磁呢?其實像是手機、冰箱門、筆記本扣、電腦、收音機、音響等都是造成手表磁化的元兇。不過磁場雖然看似無所不在,但沒有大家想的那么可怕。
首先,如果手表沒有標示抗磁的話,那代表它能抵抗1600A/m的磁場;普通抗磁手表則可以抵抗4800A/m的磁場,強化抗磁能抵抗16000A/m的磁場。接著,磁場的強度和距離的2次方成反比,所以隨著距離的加大,磁場強度會急劇衰減。普通抗磁手表只要離開上述的磁物5cm以上就很安全,即使沒標有抗磁的手表,只要離開超過10cm以上就可以。所以這樣看起來,現代的手表在抗磁保護性上還是非常安全的。
▲利用手表消磁器能幫助受磁的手表消磁
但凡事總有個萬一,如果手表受磁了又該怎么辦?而手表受磁的情況又該如何判斷?關于后者,判斷手表是否上磁可能對許多專業人士來說都非常不易。
要搞清楚手表是否受磁的情況有兩種,一種是家里有指南針的話可以用其測試。先將指南針平放,接著再拿手表快速掠過指南針上方,要不斷轉換指南針的方向,如果指南針的針動了,就表示手表已經受磁。此外,還可以根據手表走時判斷, 鑒于受磁后的手表會走的快很多,如果有天你發現手表突然走快好幾分鐘,那就有可能是受磁了。
▲歐米茄海馬同軸41.5毫米手表擁有搭載抗磁性能的歐米茄8508同軸擒縱機心
▲勞力士116400GV“閃電針”也是專業抗磁手表
判定完手表有無受磁后,我們可以回到前者,看看手表受磁的處理方式。一來,我們能使用手表消磁器,二來可以將手表放在沒有磁性的鐵板上,放置幾天讓手表的磁性傳到鐵板上,或者是將腕表緩慢地穿過一個沒有磁性的鐵環,而磁性會留到鐵環上,這兩種方法可針對簡單上次的手表。
而嚴重的上次手表,當然也是最保險的方法,那就是直接送去表店修理吧!因為真正仔細去磁的話,整個過程是非常繁瑣的,需要把手表拆開,機心里邊的每個金屬部件逐個消磁。
所以買一只抗磁的手表到底有無必要呢?如果你很擔心愛表會被影響,那其實是可以入手的!反之,只要小心一點,盡量不要讓愛表離磁物太近,那磁化的情況是可以盡量避免的。
文章來源:鐘表 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