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所周知的原因,最近網(wǎng)課與遠程辦公再度火爆,也讓電腦成為了疫情期間的熱銷產(chǎn)品。電腦顯示器是我們平時工作娛樂最常見的顯示設備,為了選購一臺稱心的顯示器,難免會進行產(chǎn)品比較,卻發(fā)現(xiàn)很多性能參數(shù)沒有釋義,甚至問客服也是一知半解。為了讓大家少走彎路,把錢花在刀刃上,下面帶來這篇電腦顯示器指標參數(shù)的詳解,以及個人的一些選購心得,希望能夠以此來幫助新手避坑。

    先放一張導讀圖,讓大家可以快速了解本文內(nèi)容要點。

    為了盡可能的精煉語言以及降低文章的閱讀門檻,本文沒有引用任何的百科類官方語言,將試圖用最少的篇幅,闡述更多的要點。

    什么是顯示器的面板類型?

    顯示器常見的三種面板分別是:TN,VA,IPS。目前市場的主流產(chǎn)品是后兩種。

    TN面板 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

    優(yōu)點:極快的響應速度,較低的成本造價,無漏光現(xiàn)象。

    缺點:色彩表現(xiàn)較差,霧蒙蒙的暗淡泛白,可視角相對較小。

    TN屏的技術伴隨著液晶顯示器的發(fā)展,屬于元老級的科技了,在2000年較為流行,后來一度瀕臨淘汰。隨著近些年電競熱潮的興起,TN屏以其無與倫比的響應速度,再次展現(xiàn)了“尚能飯否”的市場雄心,可惜也是壯士暮年,泛用度太過狹窄,弊大于利,非電競發(fā)燒友,不推薦此類屏幕。

    VA面板 Vertical Alignment(垂直排列)

    優(yōu)點:軟屏材質(zhì)適宜制造曲面屏,較低的成本造價,漏光現(xiàn)象少,色彩對比度高。

    缺點:較慢的響應速度,高速畫面中容易出現(xiàn)拖影現(xiàn)象,色彩對比度高。

    色彩對比度是一把雙刃劍,有人追求濃烈鮮艷,有人追求真實準確,標準不同,不一而論。VA面板還有兩個重要分支:富士通的MVA和三星的PVA。

    富士通的MVA(Mult- 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象限垂直配向技術。具備更快的顯示時間,以及更大的可視角度。

    三星的PVA( P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圖案垂直排列。除了增大的可視角度,還增加了更高的色彩對比度和亮度。

    兩種面板在針對VA面板的缺點上,都做出了一定的改良,但仍然只是緩解,而并未真正的解決問題。在色彩表現(xiàn)上仍然不及IPS,在響應速度上也仍然完敗于TN。

    VA面板幾乎是曲面屏的最佳搭檔,市面上的曲面屏絕大部分都是VA材質(zhì),少量在售的IPS曲面屏,也是造價不菲,在價格問題上,VA屏優(yōu)勢明顯。在色彩問題上,市場反應也并不敏感,但是響應時間是VA面板的致命傷,三種面板中最慢。

    IPS面板 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轉(zhuǎn)換)

    優(yōu)點:精準的色彩表現(xiàn),出色的對比度和亮度,響應速度介于TN和VA之間。

    缺點:漏光問題很難避免,可大可小看人品,成本造價高,黑色純度不夠。

    三種面板類型如何選擇?

    三種面板目前來說IPS面板的綜合性能最強,如果從事色彩相關類工作,更是首選。如果喜歡曲面屏,那么VA面板的價格更加親民,如果僅從電競玩家的角度來說,那么TN面板更適合。

    IPS(LGD)面板和IPS技術,有什么區(qū)別?

    常去京東的話,你就會發(fā)現(xiàn),京東把IPS的面板劃分為了兩個類型,IPS面板和IPS技術。LG.Display是IPS技術的始作俑者,之后其他顯示器制造商也紛紛開始效仿,制造出的產(chǎn)品具有非常相似的性能體驗,但由于IP專利被LG買斷,所以嚴格的從法律角度來講,只有LG生產(chǎn)出來的,才能稱之為IPS面板,而其他廠家制造的顯示器面板,即使材料和技術相近,也只能稱為IPS技術。所以對消費者來說,這兩者從使用體驗上來講,是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的,同屬于目前顯示器的最佳面板方案。

    IPS面板再細分的話,還有S-IPS、H-IPS、E-IPS、PLS等類型,均為加入了各種改良技術后,產(chǎn)生的IPS面板類型。與上面講的VA面板分支的情況類似,其IPS面板的本質(zhì)還是相同的。

    NANO IPS又是什么?

    NANO IPS是LGD最新推出的一代產(chǎn)品,技術原理類似于三星的量子點技術,只不過將技術應用層面,從背光轉(zhuǎn)移到了屏幕的顯示層面上,給用戶帶來最大的直觀感受,是可以獲得類似量子點效果的色域表現(xiàn)和色彩空間。

    什么是刷新率?

    針對高速的動態(tài)畫面有明顯效果的一個參數(shù),通俗的講就是如圖的視覺效果。常見參數(shù)為60赫茲,75赫茲,144赫茲,少數(shù)顯示器可達到200赫茲以上,華碩甚至有一款360赫茲的顯示器。

    刷新率與分辨率同樣是一個不設上限的參數(shù),你用200赫茲的顯示器去看電影也沒錯,只不過投入產(chǎn)出比不高,多花錢而已,尤其是IPS面板的高刷新率顯示器價格更高。

    60赫茲和75赫茲就可以滿足日常的生活和辦公用途,144赫茲以上僅推薦給電玩發(fā)燒友使用,商家一般會在這類顯示器中標注電競類產(chǎn)品,很容易分辨。

    什么是色域?

    攝影師,繪圖師等從事色彩類的專業(yè)級工作者,需要特別留意這個參數(shù)。常用的國際通用標準有:NTSC,aRGB和DCI-P3。而NTSC 72%和aRGB 100%,這是一個最常見到的基準數(shù)值,DCI-P3則在紅色和綠色上,擁有更寬廣的區(qū)域。對于大多數(shù)用戶來說,如果不是對于色彩有專業(yè)級需求的話,不需要追求過高的色域值。而對于專業(yè)級用戶來說,色域值也并非是越高越好,那樣會使色彩呈現(xiàn)過飽和狀態(tài),反而失真。

    什么是色準?

    非色彩類專業(yè)級用戶可以跳過此節(jié)。

    色準,用來代表顯示器的顏色準確度,最常用的是 ΔE 標準,其中的三角符號就是 delta, 而 E 則是Empfindung。后面的數(shù)字數(shù)字越小,代表顏色的偏離越小,顏色也就越準。還有一個經(jīng)常在手機標準中出現(xiàn)的:JNCD(Just Noticeable Color Difference),都是一個意思,算法不同而已。

    經(jīng)過出場校色的顯示器,普遍在 ΔE 3 左右,而專業(yè)級顯示器,可以達到ΔE 2甚至更低。只要色準達到ΔE 3,即可滿足絕大部分用戶對于色彩的需求,而對于辦公和游戲用戶,色準 ΔE 6 以下即可滿足日常需求。

    什么是色深?

    色深分為6bit,8bit,10bit,12bit等,越高越好,但是8bit即可滿足絕大部分用戶的色彩需求,人眼的感官極限也在這個位置。如果繼續(xù)追求更高色深,10bit以上的顯示面板,則需要付出成倍的金錢代價。所以從性價比的角度來說,8抖10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什么是“8抖10”?

    “抖”這里指的是“抖動算法”:Temporal Dithering, 也叫Frame Rate Control(FRC)。8bit原生色深面板,通過“抖動算法”的技術彌補,可以達到接近10bit色深的顯示效果,很多商家只會標注10bit,并不會明確指出是否原生,雖然兩者的體驗相似,但成本和售價都存在巨大差距。

    什么是灰階響應?

    灰階響應時間 (GTG Response Time),是指灰階在形成圖像的顏色之間切換所需的時間。從用戶角度來說,就是顯示器從白(亮)變黑(暗)所需要的時間。

    灰階響應時間越短畫面越透徹,反之則會出現(xiàn)模糊/殘影等現(xiàn)象,越是畫面高速切換的情況下,拖影越明顯。部分商家在這里還喜歡玩兒一個小把戲,把響應時間重新定義為一個極限值的概念:用最快響應時間,混同于平均響應時間。試圖渾水摸魚,消費者購買前,需要仔細辨認。

    什么是亮度nit?

    nit,是定義單位面積的發(fā)光強度單位,中文寫作“尼特”,與坎德拉/平方米(cd/m2)的單位相同。常見的顯示器nit在300左右,室內(nèi)環(huán)境下完全夠用。而支持HDR技術的顯示器,nit則可以達到400,600,1000,分別對應了HDR400,HDR600和HDR1000的最低標準。所以說,亮度也是支撐HDR技術的一個硬性指標。

    什么是HDR?

    HDR的全稱是:High Dynamic range(高動態(tài)范圍)。這項技術可改善圖像的亮度和對比度范圍,讓畫面中的暗色調(diào)與亮色調(diào)都保持極高的純度,并且最大限度的保留圖像細節(jié)。常見的HDR標準分為400,600和1000,這三個標準都要求至少是8bit面板(抖動不算),隨著亮度要求的提升,價格也是成倍增加,手頭不寬裕的朋友,不需要過分追求。

    什么是HDR10?

    作為顯示器中最基礎的HDR標準,HDR10以其免費的授權方式,和較低的硬件要求,成為了中低端顯示器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個宣傳賣點。但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講,無論是HDR10,還是與其效果相近的HDR10+,在視覺增強效果上,都屬于差強人意的表現(xiàn),而且由于HDR10沒有嚴格的定義標準,也導致了一些低端顯示器存在濫用的情況。

    什么是量子點(Quantum Dot)?

    顯示器領域的量子點,全稱是(Quantum Dots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縮寫為QLED,即量子點發(fā)光二極管。相較于大家都很熟悉的OLED,QLED擁有更好的色彩特性,色域范圍,更高的發(fā)光率,更低的能耗和更長的壽命,雖然目前仍然不夠成熟,更多的是用在背光顯示上,但很有可能成為未來極具競爭力的新技術。

    目前的主流技術,仍然是更加成熟的OLED,所以量子點(QLED)技術只被應用在了中高端顯示器上,大規(guī)模的普及商用,恐怕尚要數(shù)年時間,所以消費者不必強行追求量子點技術,把你的預算投入到更大的尺寸或是分辨率上,都比量子點技術更加劃算。

    什么是G-Sync?

    G-Sync是顯示器內(nèi)置的一種模塊,負責協(xié)調(diào)顯卡與顯示器之間的刷新率同步誤差問題,目的是緩解顯示器高速畫面下的撕裂感和卡頓錯幀問題,同時需要配合支持對應功能的顯卡,此技術主要被應用在了nVIDIA顯卡中。

    什么是FreeSync和Adaptive-Sync?

    與nVIDIA對應的,A卡用戶同樣可以使用這兩種技術,來達到畫面防撕裂的目的。FreeSync屬于Adaptive-Sync的一種拓展解決方案,相對G-Sync的授權收費制度而言,F(xiàn)reeSync顧名思義,是一個免費的開放標準,雖然英偉達在去年已經(jīng)宣布,NVIDIA驅(qū)動將會兼容freesync,但實際效果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兼容問題。

    如果你是一個狂熱的游戲玩家,在購買顯示器時,最好是根據(jù)你的顯卡陣營,來判斷選擇使用哪種畫面防撕裂技術,否則你可能會失去這項技術的(部分)功能。

    顯示器的尺寸是如何計算的?

    顯示器的尺寸,指的是屏幕的對角線距離。使用“英寸”或“吋”為單位,用厘米換的話,1 吋≈2.54 厘米。無論顯示器的比例如何,都是如圖方式測量。顯示器的尺寸一般都是小數(shù)點向上取整,但無論怎么算,都是不包括包邊外殼的。

    顯示器買多大尺寸合適?

    這主要取決于你與顯示器之間的視距,也就是主要看電腦桌的縱深距離。

    以目前主流的27寸顯示器來說,大約大于50厘米的距離可獲得最佳的視覺體驗,如果是32寸顯示器,那么距離請增加到70厘米以上,23寸顯示器的話,可以縮短到40厘米。以上是我的經(jīng)驗推算,另外還有一種公式算法:屏幕寬度=人眼與屏幕的距離×1.154 -6,單位為厘米(cm)。計算后得出的結果也類似。

    而且人類的視覺適應能力還是挺強的,23寸習慣了,你也不會覺得太小,32寸習慣了,你也不會覺得太大,以目前的潮流趨勢來說,買大不買小,畢竟顯示器壽命很長,如果放置空間允許,推薦27寸及以上尺寸的顯示器。

    屏幕比例選擇16:9還是帶魚屏?

    無論是辦公,網(wǎng)吧,還是家用,16:9的尺寸比例都是最常見的,也是最穩(wěn)妥的一個方案,這里重點討論一下近年來新興的帶魚屏。

    帶魚屏,顧名思義,21:9的長條比例,優(yōu)點是某些游戲可以獲得更廣闊的視野,很多新電影可以無黑邊的全屏顯示,辦公室時適合多開軟件,方便查閱資料,制表時可以顯示更多報表內(nèi)容。

    缺點是,上下尺寸太窄,29寸的帶魚屏與21寸的16:9顯示器的高度相仿,從而限制了一些豎版圖像的呈現(xiàn)效果,而在運行一些沒有適配分辨率的老游戲和老電影的時候,屏幕的左右兩側(cè)會存在大黑邊現(xiàn)象。還有帶魚屏的橫向分辨率屬于拉伸后呈像,像素偏低,通常2K帶魚屏的橫向分辨率只有1080P,而如果橫向分辨率達到2K標準,那么豎向分辨率就要沖到3800了。

    帶魚屏雖然完美契合電影的原生比例,但是在觀看自制字幕電影的時候,如果字幕的位置在下方的黑邊內(nèi)(如圖左),全屏播放就可能出現(xiàn)看不到字幕的情況,字幕在畫面內(nèi)(如圖右),則可能出現(xiàn)字幕遮擋畫面的情況。雖然,獨立字幕可以通過播放器調(diào)整位置,但與視頻文件合為一體的字幕就不行了,購買前需要注意。

    優(yōu)缺點都比較明顯的帶魚屏,只適合特定人群和特定用途。所以綜合考量,我個人還是更推薦16:9的傳統(tǒng)比例顯示器。

    曲面屏值得買嗎?

    隨著VA面板的普及,開始推廣的一種彎曲型顯示器。曲面屏絕大部分都是VA面板,極少數(shù)的IPS曲面屏,價格也比同尺寸VA面板高很多。

    曲面屏的優(yōu)點是廣闊視角與沉浸式觀感,還有充滿科技感的外觀優(yōu)勢;缺點是要求觀看者必須正對屏幕,側(cè)面會看到扭曲的畫面,屏幕曲率限制觀看距離,在進行平面圖像處理的時候,容易因為屏幕曲率而產(chǎn)生視覺誤差。

    靠文字是無法詳盡表達,還是建議購買前,去超市,網(wǎng)吧等場所體驗一下。綜合來看,相對VA曲面屏,我還是更推薦IPS直面屏。

    什么是分辨率?

    簡單的說:屏幕可以顯示的像素數(shù)量,就是分辨率。一般以長乘寬的格式來表示,或者簡單的稱呼為1080P,2K,4K等,但這種說法表述有時并不嚴謹。在顯示器尺寸相同的情況下,分辨率越高畫面越細致,反之則會產(chǎn)生顆粒感。

    分辨率如何選擇?

    分辨率也是一項與屏幕尺寸掛鉤的參數(shù),依然以主流的27寸顯示器為例。27寸推薦2K分辨率,32寸以上推薦4K分辨率,23寸推薦1080P。當然,分辨率是一個不設上限的參數(shù),這里提供的建議只是最低標準

    顯示器內(nèi)置揚聲器是否有必要?

    顯示器內(nèi)置的揚聲器普遍功率太小,三五瓦的功率,甚至還不如那種便攜小音箱,用來聽音樂的話,音質(zhì)很差。除非高端顯示器會自帶音效尚可的揚聲器,但從價格角度來說,依然很不劃算,內(nèi)置揚聲器最方便的地方,大概就是直連switch等游戲設備了,不再需要外接音箱,方便一些。

    顯示器的內(nèi)置揚聲器功能普遍孱弱,對音效有正常要求的用戶,另外購置外接音箱,才是明智的選擇。

    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廠家品牌?

    這一節(jié)爭議難免,品牌信仰問題,人人不同,實屬正常。

    推薦品牌:宏碁,明基,華碩,戴爾,惠普

    惠普,戴爾作為享譽全球的電子制造商,無論是在做工細節(jié),還是用戶口碑中的反響都很不錯,特別是Dell戴爾,色彩還原準度很高。鴻基,明基,華碩,作為國內(nèi)一線顯示器制造商,工藝純熟,質(zhì)量過硬,我用的一臺明基顯示器,已經(jīng)十幾年了,依然完美運行,只是亮度略有衰減。如果是色彩要求嚴苛的專業(yè)人士,可以關注“藝卓”和“NEC”的專顯。

    性價比品牌:AOC冠捷,易美遜,飛利浦,優(yōu)派,SANC,HKC惠科

    AOC冠捷作為在全球銷量上,僅次于戴爾和惠普的顯示器出貨商,旗下子品牌眾多,其中包括非常著名的飛利浦。此類品牌在價格上相比一線品牌,明顯低了很多,但畢竟是老牌顯示器制造商,所以產(chǎn)品的壽命和質(zhì)量也不錯,推薦給追求性價比的用戶。

    其他品牌:東格,創(chuàng)維,熊貓,長城,koios,小米

    這類廠家不屬于雜牌,但是要么跨界,要么貼牌,在專利技術和做工細節(jié)上,與一線品牌存在明顯差距,很多暢銷型號使用的是降級面板,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存在更高的壞點率。唯一的優(yōu)勢就是價格,而電視和顯示器是兩回事,隔行如隔山,特別是對于初入顯示器領域的電視制造商來說,雖然價格優(yōu)勢巨大,但個人并不推薦。

    世界一流的三星,LG顯示器怎么樣?

    這倆牌子在國內(nèi)消費者中的品牌形象非常高大,但是卻存在不得不提的問題。選擇三星和LG的用戶,無非是沖著這兩家在顯示面板領域的多年研發(fā)和專利技術去的,可惜的是,三星和LG的很多顯示器型號,使用的并非是自研面板。現(xiàn)在三星無論是手機還是顯示器,都開始使用京東方的面板,而LG的自研面板,則存在四角發(fā)紅的隱患。

    不要以為三星顯示器,都是用的三星面板,LG顯示器用的都是LG面板,這只是消費者一廂情愿得出的結論,商家從未如此承諾,事實也確非如此。

    怎樣避免買到壞點顯示器?

    圖片截取自京東網(wǎng)站的服務幫助頁面,如果京東快遞員拒絕你開箱驗機,請出示此服務承諾公示。

    無論任何購物平臺,顯示器存在三個以內(nèi)的壞點,均不屬于質(zhì)量問題,這是法律規(guī)定的,與商家爭論也是無用,只能采用賠償運費的方式,使用七天無理由規(guī)則退貨。所以,作為買家,建議首選京東自營的貨到付款服務,到貨后開箱通電驗貨,確認沒有壞點后,再給快遞員付款。如果有一個壞點呢?那就拒收咯。

    其他注意事項

    1 游戲玩家注意:顯示器不是電視,高分辨率,高刷新率,必須要顯卡性能足夠支撐,否則高刷新率顯示器只能降頻工作。

    2 顯示器與顯卡接口必須統(tǒng)一。尤其是顯卡與顯示器,如果是新老組合使用的情況,請務必檢查顯卡接口是否與顯示器對應。

    3 如果有壁掛需求,須查看是否支持壁掛功能,以及確認VESA標準,是否匹配你的安裝架。

    4 顯示器的背板與支架的選料做工,同樣值得考察,金屬與塑料的區(qū)別,在視覺體驗上差距很大,還有三邊窄邊框等外觀加成,購買前也需要多看看買家曬單的圖片。

    5 有些廠家的顯示器,只附送一根線,通常是HDMI線,甚至還存在HDMI線材的版本過低,無法達到最佳顯示效果的情況,最好也確認一下,線材是小,耽誤事就糟心了。

    6 IPS面板的漏光問題,屬于正常現(xiàn)象,可大可小看人品,均無法成為質(zhì)量原因的退貨理由,這一點請做好心理準備。

    啰啰嗦嗦說了這么多內(nèi)容,感覺還有沒說到的地方,但應該已經(jīng)無傷大雅了,了解了以上的知識要點,購買一臺滿意的顯示器,應該是足夠了。好啦,那最后一步,就是等待一個好價的出現(xiàn),祝大家都能挑選到自己心儀的顯示器吧。

    影已經(jīng)進入了全民時代,決定攝影作品好壞的因素除了技術意外,專業(yè)的設備也必不可少。以往很多人將目光聚焦在前期拍攝的器材上,從而忽略了圖像后期處理的技術與設備。具體來說,在進行后期修圖處理時,不專業(yè)的顯示器通常會帶來出圖時的色差、色偏、色不準等毛病,試想修圖的屏幕色彩不準,最后輸出到其他熒幕或者打印出來的作品的表現(xiàn)一定非常糟糕。

    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專業(yè)顯示器,以及各廠商的各類復雜宣傳,很多用戶在挑選時都會感到手忙腳亂,其實如果考慮好以下的幾個重要標準,一定可以挑選到一臺心儀的專業(yè)顯示器,高效完成影像處理工作。

    首先,我們使用專業(yè)顯示器時最大的期望就是“所見即所得”,最大限度還原圖像的真實色彩,這是專業(yè)顯示器的根本。要達到這個效果,色域、色深、色準都要兼顧。

    先來說色域,直觀的講:顯示器覆蓋的色域越廣,能呈現(xiàn)的色彩越豐富。常見的色彩空間有:Adobe RGB、sRGB、DCI-P3、Display P3和Rec.709。一般來說,色彩的覆蓋范圍Adobe RGB>P3>sRGB >Rec.709。相機中RAW格式的照片就是采用Adobe RGB色域模式,為了避免后期修圖中損失相機照片的色彩,專業(yè)攝影顯示器必須要覆蓋Adobe RGB色域。

    當然,考慮到攝影師完整的工作流程和設備偏好,除Adobe RGB色域外其他色彩標準也需具備。如果將圖片上傳到網(wǎng)上瀏覽,則需擁有平面主流色彩標準sRGB;偏愛蘋果設備用戶可能會更青睞Display P3色域;輸出打印用戶必須用到CMYK色彩空間;影視剪輯還需要用到DCI-P3和Rec.709色域......總之就是不同的使用場景對應不同的側(cè)重點。

    此外,顯示器的色深也非常重要,色深(灰階)反映屏幕上每個點前后兩個色彩過渡是否流暢,用bit數(shù)表示色數(shù),數(shù)值越大,色彩過渡越均勻;而當屏幕色深不夠時,一些相近的色彩會難以區(qū)分,作品失去了層次感,或者色彩過渡出現(xiàn)斷層。所以專業(yè)的攝影顯示器色深應達到10-bit,最大展現(xiàn)10.7億種色彩,為攝影師提供更多的色彩種類和更自然的色彩過渡。

    除了色域和色深意外,色準對于專業(yè)顯示器也非常重要,△E值是衡量色彩是否準確的指標,它能夠反映出顯示器色彩與標準值之間的差距的大小。△E值越小、顏色準確度越高。一般來說?E位于3到6之間的變化是可以接受的,而數(shù)值在3.0以下的話,人眼基本上分辨不出色彩的差異,通常被認為是相同的顏色。因此為了讓顯示器顯示的照片和攝影師拍攝的照片顏色一致,顯示器的△E應小于3。對色彩有更高要求的專業(yè)用戶甚至會苛求△E值≤2.

    還有一個細節(jié)值得注意,色準只是屏幕中央的色彩準確度,而屏幕四周的色溫和亮度會與中心有所差異,給后期修圖帶來困擾,這時選擇一臺帶有亮度色溫均勻技術的顯示器可以自動調(diào)整屏幕四周的亮度色溫與中心一致,讓后期修圖更加精確。

    選購專業(yè)顯示器時,除了要注重屏幕色彩的表現(xiàn),分辨率也是另一個必須考量的要素,因為攝影后期修圖時經(jīng)常需要放大圖片進行細節(jié)精修,如果屏幕清晰度不夠,就會影響修圖質(zhì)量。而提到分辨率,就不得不跟屏幕尺寸一起聊聊,畢竟屏幕的清晰度最終是取決于PPI值。

    目前主流的專業(yè)攝影顯示器的主流尺寸是24和27吋,分辨率有1080P、2K以及4K等選擇。高分辨率帶來的不僅是更清晰的畫質(zhì),還有更大的操作空間,當然分辨率也不是越高越好,分辨率太高會導致圖標以及字體太小,觀看起來比較費力。

    24時的常規(guī)大小顯示器,1080P分辨率即可滿足大部分工作;而在選購27吋顯示器時,為保障顯示效果的細膩度,2K或者4K的分辨率會比較合適,這樣可以保證尺寸夠大、圖像清晰,同時字體也不會太小。一般來說2K已經(jīng)能足夠滿足需求,但如果工作需要輸出4K視頻圖片的則盡量選擇4K分辨率的顯示器。當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屏幕尺寸、分辨率可具體根據(jù)使用環(huán)境和經(jīng)濟狀況選擇。

    我們可以在顯示器參數(shù)中查看顯示器的面板類型,當前市面上最常見的主要有IPS、TN、PLS、VA等,如果從事和影像相關的工作,那么建議使用搭載IPS面板的屏幕。IPS面板對于色彩的呈現(xiàn)范圍與準確性有著更好的表現(xiàn),還可提供178°的廣視角,多角度觀看不會偏色變形。

    而對于有較高色彩需求的用戶來說,即使選擇了經(jīng)過出廠校色的專業(yè)顯示器,也不是一勞永逸,還是要養(yǎng)成定期校色的好習慣。常見的校準方法一般分為軟件校色和硬件校色兩種,軟件校色只是修改主機顯卡輸出的RGB 值,更換主機就得重新校色;而硬件校色更加強大,直接將校色數(shù)據(jù)儲存于屏幕的 3D-LUT(3D 對照表)之中,更換主機也無須重新校色。還可提供更精準的顏色呈現(xiàn),保留屏幕可呈現(xiàn)的最大色階數(shù),進而達到顯色的連續(xù)性,避免顏色斷層。

    明基SW270C顯示器的 16-bit 3D LUT 擁有龐大的色彩點陣,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硬件校色,使屏幕顯色更準確

    攝影師在圖片后期處理中需要長時間觀看屏幕,保持同一姿勢工作頸部會有很大的負擔,因此選一個能夠高低升降、自由旋轉(zhuǎn)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的顯示器也是很有必要的。 同時,顯示器豎屏功能可充分利用空間,對于修豎構圖作品也很有幫助。

    作為一款專業(yè)攝影顯示器,拓展性也不容忽視,例如SD卡槽的配備可讓攝影師迅速使用顯示器直接瀏覽圖片;而對于蘋果用戶來說,新版Macbook一般都只配備Type-C接口,這也導致他們在外接顯示器時碰到接口不對,需另外購買轉(zhuǎn)接口的情況。因此攝影師在選擇顯示器時,最好選擇配有USB Type-C接口的顯示器,可以直接一線串聯(lián),免去轉(zhuǎn)接煩惱。

    總結與好物推薦:

    專業(yè)攝影顯示器選擇標準:

    1.出色的色彩表現(xiàn)能力,覆蓋Adobe RGB 、支持10bit色深、△E值≤2

    2.合適的尺寸和適中的分辨率

    3.IPS面板

    4.支持硬件校色

    5.豐富的接口以及人體工學等設計

    這些指標可謂是非常苛刻,目前市場中符合上述要求的專業(yè)攝影顯示器可謂是屈指可數(shù),除了高價的藝卓之外,我們還可將眼光放到其他品牌上。例如在專業(yè)顯示器領域深耕多年的明基就擁有多款明星產(chǎn)品,SW系列已成為專業(yè)攝影賽事的評委用機,專業(yè)度毋庸置疑。

    明基SW系列專業(yè)攝影顯示器不僅擁有99% Adobe RGB,還覆蓋sRGB、P3和Rec.709等多種色域,配備SD卡槽和快捷控制器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滿足不同工作的專業(yè)需求。

    SW240的尺寸偏小巧,適合攝影入門和工作空間有限的用戶,24吋的16:10的IPS屏,可以最大呈現(xiàn)照片3:2的原始比例,減少黑邊的存在,16:10的屏幕也可以呈現(xiàn)更多的文字,同時滿足后期修圖和日常辦公的需求。

    (SW240)

    對于預算比較充足且有影視后期需求的用戶,可以選擇27吋2K分辨率的SW2700PT,這款產(chǎn)品覆蓋96%DCI-P3色域,對影視后期工作者是一個更好的選擇。而配備遮光罩可以有效地減少環(huán)境光對屏幕的干擾。

    (SW2700PT)

    而對于蘋果Macbook用戶來說,覆蓋97%Disolay P3色域的SW270C是非常好的選擇,搭載全新的亮度色溫均勻技術可以讓顯示器色彩與Macbook的色彩更加統(tǒng)一,升級的16-bit 3D LUT硬件校色讓色彩更加準確持久;更重要的是,這款產(chǎn)品擁有Type-C接口,可輕松實現(xiàn)一線串聯(lián)。

    (SW270C)

    最后還有一款產(chǎn)品可以介紹,它就是SW271,這款產(chǎn)品的尺寸為27時,視野非常寬廣;而4K分辨率將呈現(xiàn)更多的圖像細節(jié),直接預覽4K視頻的超清效果,給后期制作帶來更大的操作空間,其配備的OSD快捷控制器可以輕松更換色域模式,讓工作更加高效。

    (SW271)

    論蘋果公司再怎么宣傳他家的ipad,無論三星把DEX桌面系統(tǒng)做得在完善,電腦都是當前最具效率與體驗的工具。今天就是雙.12購物節(jié)了,正所謂”好馬配好鞍”,不少人PC用戶也琢磨著為自己的主機更換一款桌面旗艦顯示器。考慮到對顯示器不了解的同學在選購時難免出現(xiàn)踩坑、浪費錢的問題,今天筆者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那些沒點大病絕對不買的顯示器,看看誰是最坑爹的吧!

    01 TN面板前來覲見

    目前市面上99%的顯示器都為LCD顯示器,而LCD顯示器再進行細分則是TN、VA、IPS等。其中TN面板在對比度,色彩,色階,可視角度等各種參數(shù)上的表現(xiàn)都不理想,唯一的優(yōu)點只有響應時間低,高刷電競畫面不容易拖影。所以,如果顯示器并沒有到達240Hz以上的刷新率,那么使用TN面板的顯示器的綜合表現(xiàn)沒有IPS、VA等面板的顯示器好。

    像聯(lián)想TE24-10、華碩 VG27BQ等搭載TN面板的顯示器并沒有非常高的刷新率參數(shù),所以使用起來就沒有把TN面板的優(yōu)勢表現(xiàn)出來。與之相反,AOC AG273QXP、飛利浦275M1RZ等使用Nnao IPS面板的電競顯示器,不僅有優(yōu)異的色彩表現(xiàn),還有非常出色的刷新率與響應時間表現(xiàn),就非常值得采購。

    灰榜:聯(lián)想TE24-10、華碩 VG27BQ

    紅榜:AOC AG273QXP、飛利浦275M1RZ

    02 上古接口 別當傳家寶

    顯示器和電腦主機這對CP可有些年頭了,這么多年二者除了性能參數(shù)在共同進步外,接口類型也在相輔相成的不斷迭代。但雖然目前市面上的主機鮮有見到VGA、DVI等老接口,但搭載這些上古接口的顯示器可不在少數(shù)。

    VGA、DVI等接口因帶寬、協(xié)議等問題,早已失去了迭代的必要,注定只能淹沒在歷史汪洋之中。所以,如果顯示器沒有HDMI、DP等接口,就意味著你無法使用較新的設備直接進行連接。

    HDMI、DP是面向現(xiàn)代的接口,筆者始終認為Type-C才是未來!所以,選購一款除HDMI、DP等視頻接口外,還提供有UBS-A、USB上行、RJ45網(wǎng)線、Type-C等接口的顯示器產(chǎn)品,顯然是更為合適的!

    灰榜:優(yōu)派VA2411、飛利浦193V5LSB25、AOC E2252SWDN

    紅榜:戴爾U2720QM、AOC U27N3C、飛利浦243S9A

    03 分辨率也是有底線的!

    都2021年了,還有不到720P分辨率的顯示器你能信?

    嚴肅點,這不是個笑話!

    在現(xiàn)在手機都上2K屏了;不用會員就能看1080P視頻;bilibili都開始推廣4K視頻的2021年末,你說你買個分辨率不到1080P的顯示器是為了啥?

    為了便宜?現(xiàn)在4K顯示器都999元包郵到家了。答應我,別再傻乎乎的買那些低分辨的垃圾了!

    灰榜:戴爾SE2018HL、聯(lián)想V20-10

    紅榜:HKC T3252U、AOC Q2790PQ、三星 F27T700QQC

    04 大風吹呀吹,吹不來money

    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所以性價比不高的顯示器咱也不要碰。

    但如何判斷顯示器性價比是高還是低?這不單單要求你了解顯示器參數(shù),還得了解顯示器的市場行情,也就是“懂行”。

    那普通消費者懂嗎?不懂啊!

    你看,巧了,咱多少有點了解。要是您不怎么懂顯示器,那下面這些經(jīng)過筆者精挑細選的顯示產(chǎn)品,閉著眼買吧。

    宏碁VG271U M:27英寸2K分辨率,170Hz刷新率,F(xiàn)ast IPS面板,內(nèi)置兩個2W音響。

    AOC U2790PQU:AOC 4K顯示器銷冠王,27尺寸+4K分辨率的黃金配比,畫面超細膩。99%SRGB色域覆蓋,自帶出廠校色,色彩逼真。

    小米顯示器27寸:小米家的當紅產(chǎn)品,27英寸2K屏、165Hz刷新率,出廠校色,色準表現(xiàn)較好。

    宏碁XV272UV:27英寸2K屏,面板采用比小米更牛x的Fast IPS面板,響應時間更快,更適合電競游戲,內(nèi)置雙2W音響。

    雷神銀翼:海爾子品牌,F(xiàn)ast IPS面板,響應速度優(yōu)秀。27英寸、2K分辨率、165Hz刷新率、HDR400。

    飛利浦279P1:4K高分屏,IPS面板,還有全功能Type C接口,可以給手機、筆記本電腦充電,還可以連接鍵鼠,當拓展塢用。

    LG 27GL830:Nano IPS面板,是IPS面板里最好的色彩表現(xiàn)和上佳的響應時間,27英寸、2K分辨率、144Hz刷新率,電競、影音均適用。

    飛利浦猛騰275M1RZN:同樣的Nano IPS面板,同樣的27英寸、2K分辨率、144Hz刷新率,但這款顯示器背面有流光溢彩燈效,很神奇。

    BOE拾光紀CA24HA:IPS面板、23.8英寸、1080P分辨率,售價799。適合辦公、上網(wǎng)、看視頻,絕對價格低。

    05 寶藏:雕塑家Fine Q1

    為啥把這款顯示器單獨列出來?全金屬一體成型機身,全功能Type-C接口,23.8英寸2K分辨率,全貼合2.5D玻璃面板,100%sRGB色彩覆蓋,售價1748元。

    面板參數(shù)這一塊不用多說,市場主流配置。關鍵是這款顯示器在產(chǎn)品工業(yè)設計這塊,已經(jīng)大幅超過目前市場中的同類產(chǎn)品了,放一張圖你們感受一下這款顯示器的金屬機身。

    12月12日,新品首發(fā)。天空藍、玫瑰灰,你選哪個?

    (7828694)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chǎn)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