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今打開電腦,“我的電腦”中硬盤的盤符是從“C盤”開始,“C盤”也是電腦硬盤中的“老大”,一般里面裝著操作系統,因此也叫做“系統盤”,后面跟著才是D、E、F盤。
那么為什么以“C盤”開始,前面的“A盤”和“B盤”去哪里了?
要知道有沒有A、B盤,就得從電腦的發展史說起。
在計算機誕生之初,還沒有硬盤、光盤、U盤,當時使用的是軟盤,需要將系統裝進軟盤中,再插入電腦里運行。
因此當時的電腦就是一個空殼,插入什么系統的軟盤就運行什么樣的系統。
軟盤就是計算機中最早的可移動容器,通過“軟盤驅動器”來讀寫。相比后來的硬盤而言,軟盤容量非常小。
當時常用的軟盤有3.5英寸和5.25英寸兩個尺寸,3.5英寸軟盤容量有1.44Mb,5.25英寸軟盤有360Kb和1.2Mb兩個容量。
最開始電腦只有一個軟盤接口,因此,軟盤作為計算機中的第一個接入盤,所以被命名為“A盤”。
但當時軟盤質量差,長時間頻繁地寫入和讀取就非常容易損壞。而隨著電腦的普及,人們也越來越重視文件數據的保存,畢竟重要的文件丟失后誰也承擔不起。
于是電腦就開始有了兩個軟盤接口,其中一個作為系統盤運行系統,另一個作為數據盤專門存放文件數據。
既然第一個系統盤叫做“A盤”,那么第二個數據盤就被叫做“B盤”。
一般“A盤”用來使用3.5英寸軟盤,而“B盤”使用5.25英寸軟盤。
這種雙軟盤的配置在上世紀80年代左右是主流配置,非常受歡迎。比如蘋果公司在1977年發布的第二代蘋果電腦“Apple II”就有著兩個軟盤驅動器。
所以,“A盤”和“B盤”都有了,硬盤被廣泛使用后就被命名為“C盤”,用來儲存穩定的文件數據。
隨著硬盤的容量越來越大,人們才明白,既然“C盤”已經夠用了,為什么還要留著“A盤”和“B盤”這兩個軟盤呢。
于是后來系統就被裝進C盤里,而軟盤的作用就不多了,光盤和U盤的出現更是加劇了軟盤的消失。
電腦使用硬盤來儲存與運行系統,硬盤多了起來,就有了D、E、F等盤符,A盤和B盤就很少使用了,但它們的位置依舊沒有被替代,包括最新的windows操作系統,系統盤的盤符依舊是以C盤打頭。
雖然不再使用,但如今電腦中隨處可見軟盤的身影。比如大多數軟件“保存”按鈕的圖標都是軟盤的樣子,這也是計算機發展歷程的縮影,對軟盤的緬懷,對先驅者們的致敬。
關注微信公眾號“有趣冷知識”獲取更多有趣知識
在很多輕薄筆記本上固態硬盤大都是128GB、256GB和512GB的, 但是大家在買到這種帶有單塊固態硬盤的輕薄筆記本的時候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種筆記本電腦只有一個C盤。
雖然說只分一個C盤電腦也能用,但是對于Windows系統來說只分一個C盤分區還是有一定風險的。尤其是對于小白來說,很多人都喜歡把文件往桌面上放,其實往桌面上放就是往C盤里放。下載的軟件也全部都會裝進C盤。這樣下去萬一系統出現了Bug無法啟動或者硬盤出現問題文件和數據就徹底涼了。除此以外,如果你把所有東西都放到C盤,通過我的電腦路徑去找的時候也會比多盤符找起來更麻煩,因為路徑越深找起來越麻煩。
當然,單一C盤文件過多,也會影響電腦的運行和啟動速度,這樣下來如果時間久了電腦卡頓的情況肯定會比多分區的電腦要嚴重。所以說對于硬盤空間充足的用戶來說當然除此之外單一C盤文件過多,也會影響電腦的運行和啟動速度,這樣下來如果時間久了電腦卡頓的情況肯定會比多分區的電腦要嚴重。所以說對于硬盤空間充足的用戶來說峰哥還是非常建議大家多分區的,畢竟如果什么都往一個盤里面放真的很容易誤刪東西,大家覺得呢?峰哥還是非常建議大家多分區的,畢竟如果什么都往一個盤里面放真的很容易誤刪東西,大家覺得呢?
現在我就給大家講解一下win10系統只有一個C盤的具體解決步驟:
首先, 我們依照鼠標移動到【此電腦】,右鍵->【管理】;
在管理界面【儲存】->【磁盤管理】右邊鼠標移動C盤上右鍵,【壓縮卷】
輸入您需要新建磁盤的大小,注意壓縮空間量必須小于可用壓縮空間大小,否則會失敗,例如,我輸入10240也就是10G
完成后,界面會出現一個黑色框10.00G未分配的磁盤
分配磁盤,鼠標移動到未分配的磁盤上,右鍵【新建簡單卷】
直接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值默認即可,不需要修改
新建完成,磁盤變成藍色狀態
雙擊【此電腦】,新建磁盤出現了
以上峰哥給大家介紹的便是win10系統只有一個C盤怎么解決的詳細操作步驟,有需要的朋友們可以參照上面的方法步驟來進行操作,有不懂的可以向我私信或是留言,我們可以一起討論學習。
家好,我是波仔,歡迎大家和我一起分享與探討。
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一個小小的而不經意的問題。
我們天天都在使用身邊的電腦,當我們打開電腦開始工作時,點擊“我的電腦”進入自己需要工作的文件夾開始新的工作。當我們點擊進入文件夾時,就會尋找自己的盤符,尋找自己的文件在哪個盤里。是D盤、E盤、還是F盤。幾乎都是這幾個盤里找東西。
大家可能都知道,電腦的盤符,比如C盤,是用來安裝系統的,D盤、E盤、F盤等是用來我們自己安裝軟件或者存放文件的盤符。那為什么電腦里的盤符不從字母A開始命名呢?現在的電腦為啥大多數都沒有A盤和B盤呢?
這兩個兩到底去哪了?下面我們一起分享一下吧。
打開我們的電腦之后,我們總是會發現“我的電腦”里似乎只有C盤、D盤、F盤……怎么卻沒有A盤和B盤呢?這兩個盤去哪了?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關于電腦的A盤和B盤,就要從早期的電腦說起了。在電腦出現的早期,還沒有硬盤和光驅,那時候人們把應用程序和文件都存放在“軟盤”上,那個時候就連啟動電腦也主要靠軟驅。當時,一臺電腦通常會安裝兩個軟驅,即3.5英寸和5.25英寸的兩個軟驅,這兩個軟驅當時就是所謂的“A盤”和“B盤”。
后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我們現在使用的硬盤,但是在電腦上“A盤”和“B盤”的位置已經被占據,所以,如果硬盤需要安裝上的話,那只能按照先后的順序而排列,所以硬盤安裝后,就只能從C盤、D盤……往后排列了。
現如今,軟盤早已被淘汰,A盤也已經被U盤取代,而B盤呢,那就更早早地退出了電腦歷史的舞臺。
所以人們只能在電腦中看到只有C盤及往后的盤符了。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非常感謝各位的支持與關注,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