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IT之家受邀參觀的是聯寶(合肥)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這是安徽合肥的一家合資公司,公司成立于2011年9月27日。聯寶公司的主要產品是:研發與生產聯想筆記本電腦和一體臺式機產品。聯想表示聯寶是聯想(全球)最大的PC研發和制造基地、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基地,2018年產品出貨超過2000萬臺/套,是合肥首個營收突破600億元的獨立法人企業。
在聯寶公司的門口,工作人員向我們簡單地介紹了目前聯想在合肥的生產設備以及生產線。作為聯想旗下的全資子公司,聯寶在合肥的制造工廠擁有22條智能主板、26條整機組裝生產線,配置了集生產計劃、原料準備、生產管理于一體的信息化管理系統,擁有智能機械手臂、自動測試系統、自動成品稱重平臺等285套最先進的自動化設備。
除此之外,聯想還為媒體展示了自家的SMT車間,在SMT車間中,我們看到的是筆記本的主板從PCB繪制一直到最終成品出現,其中絕大部分均采用自動化處理,僅在檢測部分采用了人工處理。
除了以上的自動化生產線之外,聯寶制造工廠還建立了龐大的檢測測試實驗室,在該實驗室中,聯寶針對不同的使用場景進行個性化的測試,其中包括可靠性、穩定性、兼容性、用戶體驗等16大類功能性測試。而在多媒體測試區域,我們甚至還看到了八名工作人員使用聯想的筆記本游玩主流的網路游戲,同時左邊部分為FPS檢測儀,能夠實時顯示當前的游戲幀率。
隨后在媒體提問環節,聯想介紹了在年初的CES上最新發布的筆記本Yoga S940,聯想稱這是業界第一個采用3D玻璃機身的設計,同時還支持眼球追蹤功能。
對于制造業來說,環保和資源的多次利用是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而聯想也在聯寶的制造工廠中采用了大量的科技手段來降低污染,同時節約資源。例如在介紹中,聯寶就稱將會在合肥工廠建立智慧光伏電站,未來每年可以節約標準煤3440噸,相當于植樹46萬棵。
顯然聯想不單單是一家科技巨頭,據介紹,聯寶工廠擁有超過8000名員工,如此龐大的制造工廠解決了當地大量的就業,同時也為政府創造了大量的稅收。
肥這座城市的經濟發展速度之快,有目共睹。
近十年,合肥GDP由2012年的4168億元,躍升至2021年的1.14萬億元,在全國城市的位次由第32位,躋身至第19位,每年跨上一個新臺階。而合肥2004年時的GDP僅為0.07萬億,在6個中部經濟帶省會城市中排名墊底。合肥用近20年時間前進了約60名。
新中國成立之初,合肥工業僅有一家小發電廠、一些鐵匠鋪和卷煙小作坊,年工業產值不足千萬元。1952年剛剛被指定為省會之時,也只是一個“其貌不揚”的小縣城。
上世紀七十年代,安徽舉全省之力接納中科大,為合肥“科教名城”的地位打下了基礎。八九十年代,把家電產業作為發展重點的合肥,先后培育了多個本土品牌。2004年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戰略,合肥抓住了這個契機,20年的時間,跑出了黑馬的速度。近年,合肥發展出“以投帶引”的招商引資模式,合肥的傳統產業集群也從單一的家電產業,擴展到汽車、裝備制造等產業。
從默默無聞的邊緣城市,一躍成為備受熱捧的明星,被外界譽為“最牛風投城市”。一次次踩準節奏,成就了今天的合肥。
“霸都”造車
經濟快速增長的背后,合肥的制造業尤其亮眼,“芯屏汽合”(音同心平氣和)、“急終生智”(音同急中生智),備受關注。
芯,即集成電路產業;屏,即新型顯示產業;汽,即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合,即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融合發展。急,即城市應急安全產業;終,即智能終端產業;生,即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智,即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產業。
2021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305家規上企業實現營收1095億元。
合肥的汽車工業要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說起。
1968年4月,一輛2.5噸的載貨汽車在江淮汽車制造廠誕生,填補了安徽汽車工業的空白,也拉開了安徽向汽車大省出發的序幕。
當時,為響應國家號召,安徽一群做水利的人利用自己的鈑金和油漆技術,轉行做起了汽車配件,并逐步開始研制整車。那時候,廠房和設備都很簡陋,絕大部分工作要靠手工來完成,駕駛室完全靠手工敲,汽車只要能開著往前走就行。
就在這種異常艱難的條件下,安徽第一輛載貨汽車試制成功。經過多年的發展,合肥不僅已經成為汽車制造行業的重鎮,而且在動力電池及智能相關的研發、制造方面,打造了良好的智能電動汽車全產業鏈。依靠江淮、國軒高科及與之具有產業關聯性的企業,合肥逐步搭建基礎,開啟了新能源汽車之旅。
2016年4月,蔚來與江淮汽車達成戰略合作協議。2018年江淮蔚來合肥先進制造基地正式投產。其沖壓車間采用全球頂尖液壓數控技術,較傳統生產線節能30%;車身車間擁有國內最新的全鋁車身線,是國內首個輕量化車身(鋁車身)制造車間,車間內整體自動化率達到97.5%。
2018年,江淮蔚來合肥先進制造基地正式投產。 微信公眾號@蔚來 資料圖
在蔚來第二先進制造基地中,沖壓、車身、涂裝和總裝四大工藝車間的自動化、智能化程度,以及環保技術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這是在全球范圍內首次采用AGV柔性島的工廠,擁有18臺定制的高精度AGV,實現高工藝柔性和高擴展性。”蔚來汽車相關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工廠鋪設光纖90公里,集合專門開發的制造運營網絡架構和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數字化架構,利用微服務方式構建數字化應用,加速運營決策達成。
從上市以來虧損、自我造血能力不足,到多地因不利輿論的壓力放棄投資計劃,再到2019年合肥拋來橄欖枝——蔚來與合肥政府的故事為人們津津樂道。此后,蔚來繼續生長,而合肥也拿到新能源汽車賽道的“船票”。
本土核心零部件企業的競爭力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持續提升。截至目前,合肥已相繼實施了江淮大眾新能源汽車、江淮蔚來新能源汽車、長安汽車二期等50多個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項目,并集聚蔚來、江淮、國軒高科、華霆動力、巨一科技等上下游企業,形成了涵蓋整車、關鍵零部件、應用、配套的完整產業鏈。
“風投城市”的新型顯示和集成電路產業
在力挽狂瀾救蔚來前,合肥已經成功押寶京東方、兆易創新。
2000年以后,特別是實施“工業立市”戰略后,合肥抓住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機遇,引來海爾、美的、格力、長虹、TCL、三洋、惠而浦等一大批國內外品牌家電企業在合肥落戶,迎來了家電產業發展的黃金期。
家電產業離不開液晶面板,而在2000年以前,液晶面板技術主要掌握在日本、德國和美國手中,中國的液晶面板幾乎完全依賴進口。家電造價就會高出對手一截,競爭力大打折扣。
2007年前后,合肥投資京東方,借力液晶面板發展合肥電子行業。
彼時的京東方,公司4.5代線、5代線都不理想,企業運營、市場銷售也都不景氣。合肥仍然決定下注。
合肥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微信公眾號@BOE在合肥 資料圖
2009年,京東方6代線開工建設。以這一年為起點,合肥趟出了一條顯示產業發展壯大之路,先后建成了國內首條TFT-LCD6代線、首條采用氧化物半導體技術的TFT-LCD8.5代線、全球首條10.5代線以及國內最大規模OGS觸摸屏生產線……京東方的扎根引發了連鎖效應,彩虹、康寧、三利譜、住友化學、法國液空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型顯示產業龍頭企業紛紛入駐。合肥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顯示屏產地之一。
產業協同帶來了成本優化。而近幾年來,伴隨著集成電路需求的擴大,僅靠京滬深三地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已然不足以供給國內產業需求。
合肥敏銳地捕捉到時機,將目光投向“缺芯”這個關鍵點。2017年,合肥市政府與兆易創新成立合資公司合肥長鑫,專攻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芯片研發生產。在合肥長鑫的引力下,大批半導體企業相繼來到合肥。
以京東方、維信諾為牽引,合肥的新型顯示產業實現了“從沙子到整機”的全鏈條布局,是國內產業鏈最完整、技術水平最先進的集群,65英寸、75英寸大尺寸屏全球出貨量第一。
以長鑫存儲、晶合晶圓等為龍頭,合肥的集成電路產業引進集聚了聯發科技、通富微電等一批重點項目,攻克了十納米級動態存儲芯片量產工藝,構建了從材料、設計、制造到封裝測試的完整產業鏈。合肥“造芯”,2012年集聚企業20余家,產值不足10億元;2021年,這兩個數字已變成超350家、近400億元。
在新型顯示產業的強勢引領下,合肥的“芯-屏-端”聯動發展。2021年中國大陸城市集成電路競爭力排行榜中,合肥位列全國第六,而智能手表、彩電、筆記本電腦等終端產品產量也進入全國、全球前列。
“中國聲谷”與科大訊飛
除了新型顯示器件、集成電路,合肥的人工智能也入選國家首批戰新產業集群,智能語音入列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當前,合肥人工智能產業鏈已集聚人工智能企業1500家,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初步構建了從基礎應用技術、底層硬件、數據計算到智能終端及行業應用的全產業生態體系。
合肥的人工智能產業以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科大訊飛,002230)、華米科技為龍頭,在智能語音、可穿戴智能終端形成國際領先優勢。
智能語音產業是合肥“無中生有”“小題大做”的典范。1999年,科大訊飛創立,中國語音產業從這里起飛。十年前,科大訊飛的語音技術在中文剛剛達到可實用的門檻,在過去10年中,科大訊飛把語音技術的優勢從中文領域拓展到了全球的60多種不同語言,將人工智能技術從能聽會說,進一步延伸到了能理解會思考。
中國聲谷與科大訊飛園區遠景圖。受訪者供圖
科大訊飛最初的創業團隊就來自于中科大人機語音實驗室。2005年,為了進一步加強核心技術的投入,正式成立了“訊飛研究院”。
“多年來,訊飛研究院一方面在語音識別領域保持創新引領以及系統產品迭代,另一方面也快速將深度學習框架推廣至語音合成、語音評測等其他方向。”科大訊飛的技術負責人告訴記者,伴隨著更多行業對人工智能產生的強烈需求,科大訊飛也陸續拓展及深入到更多的行業應用中,通過AI技術及其融合解決方案為各行業賦能。
不單單是一個平臺,更是在做生態。
2021年9月18日,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和科大訊飛聯合打造、市場化運作的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上線。截至目前平臺已集聚約1萬多家服務商,用戶總量超過24萬戶,服務企業達到55.7萬次,平臺交易總額接近30億元,并入選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
比如,在淮河能源丁集煤礦,通過羚羊工業設備衛士平臺實現了對通風機電機、軸承等關鍵部件14余種故障的精確識別,點檢負荷下降80%、維修負荷下降30%,解決客戶關鍵設備安全事故風險、運維成本高等問題。
依托科大訊飛打造的合肥智能語音產業集群“中國聲谷”,2021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78億元、入園企業達1423家,連續5年產值、企業數量增長率均超過30%,跑出了驚人的“聲谷速度”。
作為中國首家定位于人工智能領域的國家級產業基地,“中國聲谷”在量子信息產業領域也有所建樹。這里先后培育出國盾量子(688027.SH)、本源量子、國儀量子三家獨角獸企業,其中國盾量子還是國內量子第一股。此外,集聚了中電信電子、國科量子、云璽量子、機數量子等頭部企業。截至目前,共聚集量子企業共41家,其中量子核心企業13家,歸上企業3家,上市企業1家,獨角獸企業3家。初步形成了涵蓋量子通信、量子測量、量子計算、量子關鍵元器件的產業鏈條。
合肥制造,跑出加速度
這十年,合肥制造跑出加速度。
2012-2021年,合肥的規上工業增加值保持年均12.2%的中高速增長,年均增速高于全國(6.3%)近6個百分點。其中2021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9.6%,居省會城市第2、長三角主要城市第2、GDP相近城市第1位。
全球每新售出8臺筆記本電腦,就有1臺來自聯寶科技。在聯寶科技的“水星線”工廠,一臺臺自動化設備高速運轉,員工們正緊張有序地忙碌著。作為聯想在全球最大的PC生產基地,聯寶科技成為合肥首個超千億級制造業企業和全省首家進出口額破百億美元企業。
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陽光電源,300274.SZ)的足跡,已遍及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家“追光者”的成績,只是合肥工業如日方升景象的一個縮影。陽光電源是國內最早從事逆變器產品研發生產的企業,2015年起出貨量首次超越連續多年排名全球發貨量第一的歐洲公司,成為全球光伏逆變器出貨量最大的企業,2021年出貨量全球市占率30%以上。始終致力于清潔電力轉換技術自主創新的陽光電源,聚焦光伏、風電、儲能、新能源電控、充電、氫能等新能源主賽道,截至2022年6月底,全球累計逆變設備裝機超2.69億千瓦。
陽光電源逆變器生產車間產線正在有條不紊地運行。受訪者供圖
合肥光伏及新能源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成為合肥主導產業之一。目前,已經形成玻璃基板—多晶硅原料—電池片—組件—逆變器—儲能電池—發電工程等較為完整的光伏產業鏈。
近十年來,京東方三條高世代、晶合12英寸晶圓、維信諾AMOLED6代線、蔚來汽車總部、比亞迪整車生產基地、協鑫集成等一大批牽動性強、引領產業發展的重大工業項目相繼落地,推動平板顯示及電子信息、光伏、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快速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體系。
而合肥的亮麗名片——家用電器產業,也是全市首個邁入千億元產值的產業。合肥家電“四大件”產量連續10年居全國城市首位,市場份額占全國1/10,其中洗衣機、電冰箱占全國近1/4。傳統制造也在加速轉型,合肥累計培育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超1300個,1.7萬家企業實現上云。
合肥的超百億企業從2012年的6家增加到2021年的13家。在重點企業的拉動之下,戰新產業飛速發展。
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合肥的戰新產業產值增速始終快于規上工業,2012-2021年均增長19.2%,占全市規上工業的比重由2012年的24.4%提高到2021年的54.9%,對全市工業增長貢獻率由2012年的30.5%提高到2021年的71.6%。
合肥,從未停歇
70年前,還是“小縣城”的合肥,因“居皖之中”而成為安徽省會所在地。
盡管合肥是農村改革的發源地之一,但是在改革開放的初期,其發展速度和成就并沒有在全國凸顯出來。
工業曾長期是合肥的“短板”。新中國成立后雖從上海等地遷來一批工廠,但并無國家級大工業項目在此布局。
1989年合肥首次將“科教興市”作為全市發展的基本戰略;2004年合肥被科技部批準成為國家首個科技創新型試點城市。幾代人才聚首在科教的火把下,讓更多的科技工程,在這里相繼開展。
2015年12月,是合肥經濟發展史上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一個時間節點,合鋼公司冶煉業務宣告停產。這家成立于1958年的國有大型鋼鐵廠,長期位居合肥市最大工業企業之列。
同在這個月,總投資400億元的全球第一條10.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在合肥動工,助推合肥邁向全球最大的新型平板顯示產業基地。吐故納新,這是合肥十年來深究產業方向,不斷調整經濟結構的縮影。
2017年,合肥成為繼上海之后全國第二個獲批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城市。科技成為合肥發展的強動力。已有、在建和預研大科學裝置12個,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研究院組建運行,國內首個深空探測實驗室投入運行。“悟空探秘”“墨子傳信”“鐵基超導”“九章計算”等一批國際領先重大原創成果相繼問世,躋身全球科研城市榜前20,世界區域創新集群百強。
十年來,合肥的戰略科技力量持續壯大,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由2012年的615戶增長到2021年的4578戶,增長6.4倍,科創板上市企業14家,居省會城市第4位。
合肥創新成就了創新合肥。而關于未來的想象,合肥從未停歇。
家好,我是小王。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一套13600KF加4070的電腦配置,價格大約在1萬元左右。
在選擇主體配件時,我們選擇了13600KF搭配微星Z790-P Wifi dr5主板,內存條是阿斯加特女武神,ddr5 6400頻率16Gx2。固態硬盤有兩個,第一個做系統盤:致鈦7100 Pcie4.0速l,讀寫速度7000MB每秒。第二個做游戲盤:兩個TB的宏基GM7000,這個致鈦是一個TB的,兩個TB的做游戲盤同樣也是PCle4.0,讀寫速度嘎嘎迅猛!如果你喜歡玩游戲并且有傳送功能,那么這塊硬盤一定會讓你的游戲體驗更加流暢。
接下來是顯卡:七彩虹的RTX4070,因為我們的預算只有1萬元,所以只能選擇中等性能的4070。
接下來,讓我們仔細看看這張顯卡的做工。它的外觀很漂亮,放在黑色機箱里也沒有任何違和感。供電接口是單8pin,與電源相匹配。
接下來是散熱系統。由于我們需要將CPU超頻到5.5G,因此需要使用360水冷。機箱中安裝了6把棱鏡3代風扇,加上水冷的3個風扇,總共10個風扇,可以讓機箱內部保持涼爽。
電源是電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特別是在我們需要使用這么多風扇的情況下。因此,我們選擇了一個酷冷至尊的750瓦80PLUS白金認證電源。
可以看到,這個電源的重量很重,一個人可能很難輕松拿起它。此外,我們還可以看到,電源中使用了一個非常大的電容,這個電容的大小大約是我們電源中電容的四分之一。
最后,我們選擇了行家S980龍卷風作為機箱。這個機箱足夠大,可以容納我們的配置,并且安裝完成后看起來也非常美觀。
所有風扇都可以神光同步,一共9個風扇(是十個),加上中間這個水冷頭,全部神光同步。光的顏色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
讓我們來看一下機器的外觀。所有的風扇都可以神光同步,會同時變色。再來看一下跑分情況。魯大師的得分超過了一百九十六萬,接近兩百萬分。
這個魯大師的版本是不是更新了?我感覺這個分數在幾個月前還能超過98%,現在只有96%了。讓我們來測試一下這臺電腦的游戲表現。我們先測試了一下荒野大鏢客2,可以看到幀數穩定在200幀左右。游戲畫面非常流暢。我們測試了一下lol,開局時的幀數可以達到2000多幀,游戲過程中也可以保持在1700多幀左右。
除了鬼步舞和滑板鞋,我還喜歡看一些團戰視頻,看看幀數有多少。昨天晚上我打的一場比賽,線上大約有300幀,雖然是后期了,但幀數還是不錯的。
這波操作我覺得很帥,簡直帥到我自己了。你們可以看看我是怎么秒掉維魯斯的。
真的太帥了!最低幀數也有330幀,幀數表現非常不錯。如果你想超頻13600KF,歡迎聯系小王,他的電腦便宜又靠譜,在合肥的朋友也可以上門找他,他會親自為你提供線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