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Quantic Dream是法國一家專注AVG互動式電影游戲的公司,只可惜一直只和索尼PS3/PS4合作獨占,不少出品都拿下媒體較高的評分,前段時間,QD宣布旗下三大神作《暴雨》、《超凡雙生》和《底特律:變人》卻登上Epic平臺獨占一年,加上最近Epic鎖區、獨占各種新聞層出不窮,難道它要打造第二個Steam了嗎?好吧,這不是重點,硬核得知以后把3款神作都收攬其中,看看《暴雨》PC版本怎么樣吧!

    游戲本人是已經通關一次了的,硬核這是第一次玩這種類型的游戲,說實話,一開始男主各種刷牙、洗澡、上廁所的QTE機制真是讓人抓狂的,但后面劇情推動發展之后,就覺得這是切入、代入角色的最好方法,日常生活的QTE只是最大程度真實還原場景的一部分。不過仍然是推薦手柄玩,鍵鼠操作起來不舒服,連按、一起按、按住很容易就出戲。

    劇情細節這里當然不會透露,只是有一個特色不得不提,游戲中不存在誰贏誰輸,你大部分QTE和對話選擇都會導致不同的結果,而這些選擇的組合不同又會造成多達18個結局,所以它真的做得挺像電影的。游戲氛圍本身是挺壓抑的(大部分場景都是下雨,正如游戲名字),充滿了懸疑性但不恐怖,同時能感受每一個角色的七情六欲,硬核只能說游戲開始是男一號的美國夢,然而后面的發展變化太大...

    臉部刻畫是《暴雨》中比較優秀的一點,首先細節很到位,疤痕、毛孔等精細部分都渲染到位了,10年前在PS3平臺上機能也幾乎耗盡,而重置的PC版本無疑是畫質最高的。其次人物神情、表情自然,就像頭圖男主在暴雨中不撐傘淋濕的時候,是能看出他是欲哭無淚那種狀態。諸如類似的場景還很多,這些都是實時渲染而不是播放CG畫面。

    場景的畫質表現也不錯,室內的墻壁、物件都比較精細,不過某些光影效果稍微差了一點,特別是在復雜光線的環境下,能感覺到就不是這個時代的游戲產物。另外切換視角的設定不僅僅是為了方便你進行游戲(比如說尋找物品、調查等等),而且不少鏡頭是為了表現電影那種獨有的氛圍,正如上圖的男主一樣,這個長鏡頭很有意思,具體可以自己在游戲中感受哈!

    通過本文你可以知道這些(7款顯卡,RTX全系家族和GTX全系家族,2款處理器作為測試硬件)

    1. 畫面設置選項和效果對比

    2. 1920x1080@2560x1440@3840x2160 三種分辨率,最高光追畫質的幀率

    3. 優化畫質性能測試

    4. Core i7-8700K和Core i3-8100處理器搭配顯卡測試

    配置介紹

    平臺方面是采用大眾普及的Intel,處理器搭上Core i7-8700K、Core i3-8100兩款,顯卡測試環節均使用Core i7-8700K避免瓶頸,主板是華碩ROG STRIX Z370-E GAMING。

    內存是芝奇16GB DDR4-3600開X.M.P雙通道,固態硬盤有浦科特M8SeG 256GB、臺電NP900C 240GB,搭載Windows 10 1809系統、最新NVIDIA驅動430.86WHQL(未提供優化支持)

    RTX全系家族有映眾RTX 2080 Ti 11GB(1590MHz/14Gbps)黑金至尊版OC、RTX 2080 8GB(1845MHz/ 14Gbps)OC冰龍超級版,RTX 2070 8GB(1815Mhz/14Gbps)OC冰龍超級版,RTX 2060 6GB(1680MHz /14Gbps)黑金至尊版。后面會更換掉Super系列對應的型號。使用10系顯卡的朋友,也可以參考后三者的性能表現(GTX 1080 Ti、GTX 1080、GTX 1070 Ti、GTX 1070)

    映眾GTX 2080 OC冰龍超級版,三風扇高性能、雙風扇靜音的特色可更換設計,1670萬色全框RGB燈光,OLED實時監控液晶顯示屏,當然還有冰龍系列引以為傲的散熱性能,三風扇模式下跑壓力測試,Boost頻率穩定1900Mhz以上,溫度不過70℃。

    GTX家族有映眾GTX 1660 Ti 6GB(1830Mhz/12Gbps)冰龍超級版以及GTX 1660 6GB(1845Mhz / 8Gbps)黑金至尊版,GTX 1650 4GB (1710/8Gbps)黑金至尊版。另外使用AMD顯卡的朋友,可以參考對應的型號。

    這種游戲某種程度上算是PS3移植的,而且又屬于AVG互動類電影游戲,自然是沒有Benchmark測試程序,場景變化也很大,硬核選擇了開頭男主起床刷牙洗臉這一段,從陽臺走到室內,再到洗手間照鏡子和刷牙QTE結束,這一段代表了游戲畫質巔峰,包括臉部特寫渲染、反射、環境光遮蔽等特效,每一張顯卡均測試2遍,保證一定準確性。

    畫面設置選項和效果對比

    游戲采用DX11 API的,非常成熟可靠的方案,后面的《底特律:變人》采用的是Vulkan API,畫質應該會更加好,畢竟那也是去年的游戲而已。

    畫面設置可以看出是10年前的影子,陰影、反射、紋理材質加上AA基本就是整個結構(當然也和游戲類型相關,有些場景并不是重點,可不是沙盒游戲),選項提供了即時對比高地差別的顯示,對于調節畫質來說方便不少,至少你知道哪里變化了。沒有提供幾檔畫質,只給出一個自動檢測的選項,懶人一鍵適配機器。

    紋理品質高

    紋理品質中

    紋理品質低

    PC版本畫質是增強過的,個人覺得紋理品質這個例子很好,從高到底分別可以代表PC、PS4 PRO以及PS3三個不同的平臺,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PS3版本,像這種臉部細節的刻畫,當時是沒有幾個游戲能夠與此相提并論,慶幸的是,別以為會吃掉很多性能,其實紋理品質不怎么吃性能,只要顯存到位就可以了。

    HDAO環境遮蔽

    HBAO環境遮蔽

    環境遮蔽關

    環境遮蔽關了畫面會變亮,特指的是陰影部分,對于《絕地求生》這種是避免LYB的做法。實際上沒有AO效果,物體在光線照射下表面陰影會很不真實,目前來說HDAO效果最好(高解析度環境光遮蔽),至少在《暴雨》這款當中,HBAO是整體陰影,HDAO則是精確到部分陰影,另外AO效果是一如既往地影響性能,遇到瓶頸時可以優先關閉。

    陰影品質高

    陰影品質中

    陰影品質低

    陰影則是游戲光影效果最基本的一部分,畢竟所有事物都會有影子,不過這個效果和現在大部分游戲沒有差別,因為影子的渲染并不復雜。在《暴雨》當中,只要開到中等以上就不錯了,但是低效果就不太行,邊緣會出現不少鋸齒狀。其他選項不是太重要,環境細節反映的是遠景部分,而反射品質差別小一點,場景更是少,抗鋸齒一般選擇SMAA+MSAA 4X即可,本文開到8X只是為了測試。

    1920x1080@2560x1440@3840x2160 三種分辨率,最高畫質的幀率

    這類互動式電影游戲對游戲幀率并不苛刻,全程操作都是選擇題,一般來說30幀以上就能滿足,不過PC版本肯定要追求60幀,畢竟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電影,還是一款PC游戲,游戲幀率最高鎖60幀的。

    測試結果比PS4 PRO上的表現要好很多,除了GTX 1650這款入門顯卡以外,其余1500元以上的顯卡均能在1080P環境中穩定60幀,畫質就不用說,雖然是10年前的頂尖游戲,但是再經過PC版本增強相信還能能接受的。PS3上只有30幀,而PS4 PRO也不能穩60幀,但是PC版本一款1500元的顯卡就能60幀,還是回歸主機和PC檔那個老話題了,你們有什么看法?

    2K環境下,因為這款游戲不怎么吃核心性能,顯存要求很普通,GTX 1660仍然會有不錯的表現,部分光影突出的場景會掉幀,最低幀數53fps完全是可以接受的,追求完美60幀的話只要上跳一級GTX 1660 Ti就能達到,還是不錯的,這款游戲畫質和品質是對得住2000元的顯卡去游玩的。

    至于終極的4K環境下,各款顯卡幀數開始波動不平。按照PS3的30幀標準,最低的GTX 1660就能滿足,不過那可是4K分辨率,畫面都要精細不少。比較穩或者接近4K@60幀的話,個人推薦至少要RTX 2080以上,比一般3A大作的標準要低一級。不過硬核倒是挺期待下一代主機的,因為如果分辨率達到了8K,那么這種互動式電影游戲優勢將會很大。

    優化畫質性能測試

    很多主機黨可能都是帶著一臺普通的筆記本,而不是一臺PC電腦,還有很多在校大學生也是如此,所以你想玩PC版本的《暴雨》,追求更高的畫質和幀率你可能需要優化一下。

    GTX 1650這款顯卡在移動平臺上是廣泛性的存在,而桌面版其實和移動版性能差距并不大的,參考價值很高。想完美1080P分辨率達到60幀也很簡單,微調多重抗鋸齒MSAA到4X倍率即可,如果你的顯卡級別更低,甚至可以嘗試降至2X倍率,因為每一級的性能差距都很大,但在畫面上不會太大差距(至少在此款游戲中,以上測試只是為了考驗顯卡性能才開到8X倍率),這種抗鋸齒主要處理邊緣部分。

    中端配置,其實是可以暢玩4K環境并達到近乎60幀的,只需要做出一些微調。就以GTX 1660 Ti為例子,有以下三種優化方案,第一種比較暴力,FXAA是效率最高的后處理抗鋸齒,畫面表現上稍模糊,環境遮蔽需要完全關掉(觀感可能沒那么真實),還有調下陰影和反射,結果是能差不多滿幀運行。

    第二種則是開啟高解析度的HBAO,環境遮蔽對畫面有多重要,這里就不多陳述了,幀率能達到47幀最低。第三種只微調邊緣處理的MSAA抗鋸齒和反射品質,倍率2X一般是足夠的,性價比也很高。個人建議是在第一種或者第三種之間中選擇,要么剛剛滿足40幀,要么就滿60幀,至于畫面舒服就好。

    FXAA抗鋸齒優化1

    FXAA抗鋸齒優化2

    僅對MSAA和反射品質優化

    Core i7-8700K和Core i3-8100處理器搭配顯卡測試

    這類游戲一般就不會太吃CPU,全程都是顯卡主力渲染,不過照常進行了測試,有需要可以參考一下。

    結果沒有非常出乎意料,單純的四核對比六核多線程,在幀數方面沒有任何區別,也就是低U高顯的平臺也能滿足,不用擔心4K分辨率,因為CPU是不怎么影響的。占用率方面也比較寬松,這類游戲可能會開著微信其他軟件一起運行,畢竟是比較休閑甚至你可以看作它是一部電影,單開游戲i3-8100只有不到50%的占用率。

    i3-8100@RTX 2080 Ti硬件情況

    i7-8700K@RTX 2080 Ti硬件情況

    總結

    個人覺得主機上的游戲很優秀,是有其原因的,大部分獨占神作都是有著電影般劇情(不單純指的是這類互動式游戲),直觸人們的心底,自然受大家的歡迎。這款PS3時代末期的獨占神作現在也登錄PC平臺了,如果你已經玩過,可能不會因為畫質和幀率更好重新游玩,但你一點都沒有接觸的話,強烈建議購買一份慰勞自己,俄區不到100元就可入手,顯卡要求千元左右就能滿足了。

    ESPi Case+ 樹莓派機箱外殼

    NESPi Case+ 樹莓派機箱外殼

    雖然已經在樹莓派這樣的設備上體驗過復古游戲主機模擬器Lakka,但即使最新的3B+系列,其游戲性能恐怕也遠不及10年前的主流X86電腦,樹莓派在運行PS級別的3D游戲時掉幀較為嚴重,而且最令人不滿的是即使用上微軟的精英版手柄,游戲操作還是存在明顯的輸入延遲,容易瞬間去世。此時,老玩家還是需要一臺電腦運行的模擬器軟件。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支持的Windows系統列表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支持的系統列表

    其實主機模擬器軟件非常豐富,但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同主機有不同的對應模擬器程序,甚至一個主機就有數種,如果能在統一的程序和界面中使用能極大提高便利性。Lakka本質上是開源模擬器整合系統Libretro加上Linux系統的整合,除了Lakka X86,Libretro自然也有Windows、iOS、Android等主流操作系統的方案,今天介紹的是一款叫做RetroArch的Libretro官方欽點的模擬器整合,它支持PC平臺,支持從Win95到Win10的微軟系統,也支持PS3等主機,是一款免費的開源軟件,通過實時下載插件的方式實現對各類老式家用主機和街機游戲的運行,理論上最新支持到PS3以及NDS,RetroArch是常見的用途是主機破解后自制系統所使用的主要模擬器,包括PS3、XB360以及Switch等等,也支持Android和iOS,XMP風格界面移動性好,但由于主機和手機的RetroArch安裝包通常都由發燒友打包好玩現成的,而PC版則需要自己動手折騰。

    安裝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主界面

    安裝RetroArch:在Windows下只需要在retroarch的下載頁面中下載需要的安裝包即可,但注意的是目錄名不能有中文。Ubuntu用戶也可以通過網站介紹進行下載安裝。如果是比較老的電腦,可以選擇XP版本,但在更老的Windows98系統電腦上使用時,性能受限會比較嚴重。

    安裝Lakka X86:Lakka X86對硬件比較挑剔,而且比較新的顯卡和無線網卡都沒法使用,在安裝前首先要弄清楚電腦是否支持,例如我個人手上的RTX2080Ti和RX480都無法啟動界面,但更早的R7 240可用。英文安裝界面不精通的用戶有洗硬盤的風險,不建議使用,但這里還是介紹一下如何安裝。一般來說比較老的筆記本電腦,但新的輕薄本例如Macbook或者Surface之類或同時代的最好不要用,選擇RetroArch更理智一些。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Lakka安裝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Lakka安裝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Lakka安裝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Lakka安裝

    和樹莓派版本一樣,用戶需要將X86版的img文件使用Win32diskimager寫入U盤或SD卡里,啟動后在開機后的命令行提示輸入installer live安裝至硬盤,要注意的是,如果安裝至硬盤會將整個硬盤的數據都清除掉,所以這里建議安裝至另一個U盤或SD卡上。看不懂沒關系,那就不要碰了。

    初步設置

    中文界面:目前雖然安裝包很容易就能下載安裝運行,PC版為XMB界面風格,長得和Lakka很像,實際上,Lakka和RetroArch都屬于Libretro體系,但RetroArch使用前需要進行一些工作,首先,我們需要將RetroArch設定為中文,關閉RetroArch,找到安裝目錄下assets\xmb\monochrome的font.ttf文件,然后在系統的字體中把一款中文字體,例如微軟雅黑或文泉驛微米黑命名為font.ttf覆蓋RetroArch的文件,啟動后找到齒輪圖標的User,在里面切換為中文,每次更新或升級后都要重復一次操作。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字體替換目錄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更改語言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更改語言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更改語言

    BIOS文件:硬件的模擬離不開BIOS的仿真,模擬器都需要對應主機的BIOS文件,在RetroArch中,20世紀90年代以后的主機都需要單獨的BIOS文件,用戶可以在archive.org中找到已經處理和命名好的,本文末尾也會提供鏈接,用戶需要將壓縮包內的文件放入RetroArch安裝目錄的system\中。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下載核心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下載核心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下載核心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數據更新

    下載主機核心模塊:在解決中文和BIOS后,運行RetroArch,選擇下載核心就能找到對應的模擬器模塊了,模塊存在后軟件會根據文件名和特征進行自動識別加載游戲文件,如果看到一個核心板有多個重復版本號的[如MAME和Snes9X],最好選擇無版本號的進行下載。如果手滑下載太多了,可以在安裝目錄下的core\文件夾中刪掉下錯的核心文件即可。在文末,也提供了預先下載好的幾個主要的核心文件。這樣用戶基本上不需要下載就可以找游戲玩了。除了主機外,用戶還可以下載FFMPEG核心,可以支持一些視頻錄制和播放等相關功能。至于顯卡、聲音等設置部分,按照默認設置即可。

    運行游戲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載入游戲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載入游戲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載入游戲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載入游戲

    在讀取游戲前,RetroArch需要先讀取游戲文件,再指定運行的模擬器核心,也可以掃描硬盤建立游戲資料庫,但能自動識別的游戲不多,例如作者收集了MAME的一大堆街機游戲,RetroArch只認出幾款。如果游戲無法運行,可能是核心兼容性或缺少BIOS文件,但不少游戲存在卡進程只能強制關閉的情況,如果在開始菜單中使用log to file運行選項,會發現其實是因為游戲文件缺少導致,這是因為即使是老游戲,其實游戲固件文件也是在不停更新。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到wowroms等網站上尋找新版游戲文件下載,但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網上資源都能正常使用。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SS平臺《蒼穹紅蓮隊》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SS平臺《惡魔城》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SS平臺《閃亮銀槍》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PS平臺《異度裝甲》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PS平臺《超兄貴》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PS平臺《心跳回憶2》

    由于RetroArch體積龐大,用戶操作難免出現問題,而光盤載體的大型游戲封裝混亂,閃退和無響應是家常便飯,但好在只是一個進程,強行關閉即可,而Lakka X86在這種“死機”的情況下只能重啟,這也是本文推薦RetroArch的原因。另外,諸如KOF、《侍魂》、《餓狼傳說》、《合金彈頭》等游戲建議使用FBAlpha的NeoGeo核心運行,MAME核心可能已經去掉了這類游戲的支持。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視頻濾鏡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游戲濾鏡設置

    在畫質增強濾鏡方面,RetroArch視頻選項中自帶了少量插件,如果電腦性能還可以,選擇Scale2X是畫質最好的一個,相當于雙倍畫面分辨率采樣,鋸齒可以大幅度減少。而單獨游戲運行中可以通過快捷鍵調出設置菜單[默認為L3+R3,可在輸入中修改],有單個游戲對應的畫面濾鏡插件,一般來說使用shader_slang里的fxaa和2XScaleHQ就足夠,用戶也可以保存預設為文件方便使用。

    總結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SS平臺《光明力量3》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街機平臺《KOF99》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街機平臺《S1945III》

    RetroArch主機模擬器平臺 - PS平臺《Guitar Freaks 2nd Mix》

    RetroArch作為一款開源的全平臺模擬器應用,是目前PC、手機等設備使用最廣泛的懷舊主機模擬器類應用,且支持網絡對戰和直播,雖然PC和Linux版本使用復雜,但手機用戶一般來說都會有發燒友提供現成的配置,而且國內不少同類應用平臺也是基于RetroArch開發的,今天介紹的設置技巧在任何平臺的RetroArch上都能使用。當然手機畢竟容量和性能都有限,在電腦大屏幕上感受滿屏游戲性和操控體驗也比手機更好。許多游戲雖老,但獲得的體驗是不會過時的。

    媒Game Rant發現索尼獲得了一項新專利,這份專利表明索尼試圖讓老版本的周邊硬件能夠在PS5上兼容使用,比如舊的媒體遙控器、DualShock 3、EYETOY甚至是PSP GO。

    從圖中可以看到DualShock手柄(642)、索尼媒體遙控器(1404)、PlayStation鍵鼠(1406&408)、移動設備如PSP(1410)、Eyetoy(1412)、耳麥(1414)、遺產記憶卡讀卡器(1416)、記憶棒(1448)、PlayStation Move手柄(1403)、麥克風(1415)、藍光碟(1440a)與HMD頭戴顯示器(1405)。

    在這份專利中出現的大部分都是PS3時代的硬件,而在此前的報道中索尼嘗試讓PS5去模擬PS3環境以運行PS3時代的游戲,這次的專利或許也是為了實現這一目的而做的準備。雖然目前PS Plus會員第三檔提供了PS到PS3的經典游戲,但PS3時代的游戲目前只能通過流媒體方式進行游玩,這也讓部分區域無法享受到這一服務。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