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啊~Win 11發布挺久了,支持安卓虛擬機了,我具體也沒玩過,玩過的朋友歡迎留言說說Win 11的安卓應用匹配和完善程度怎么樣~
那本期重點是來說說復活老舊電腦的方法,因為能上Win 11的電腦相信也是比較新和配置比較好的,可以輕松體驗安卓應用,但一些老舊電腦可能運行Win 7、8之類的就有點吃力了吧。
所以本期來說說讓老舊電腦安裝安卓X86系統的過程和簡單體驗~
本期出鏡的舊電腦配置如下,i5-2430M+HD3000集顯+4G內存,說真的,垃圾佬表示性能跑下Windows系統還是足夠的,但本期就使用它來示范如何安裝安卓版X86系統,讓它變身一臺『安卓電腦』~
本期演示安裝的X86安卓系統名為:鳳凰OS,也是基于原生安卓X86系統二次開發而來吧~目前官網好像時能打開時不能開,如果不行的,請搜索引擎搜索鳳凰OS吧,有許多站點提供下載鏡像。
之前出過不少這類X86安卓系統的安裝演示,大概出過如圖這些,感興趣可看我主頁中視頻,有許多期分享過安卓X86系統。
https://www.ixigua.com/6911691583280644615www.ixigua.com/6911691583280644615
有相關播放列表~
這類安卓X86系統畢竟是X86平臺,很多安卓應用是針對ARM開發的,所以兼容性是看臉,能運行一部分安卓應用,大部分可能存在兼容性問題,就算裝上arm模塊之類的,也沒什么改善。
所以如果想要安裝,要做好安裝無法成功的準備,或者做好你喜歡的某個應用無法兼容的準備,這類安卓X86系統比較挑硬件,一般近幾年內的英特爾處理器+集顯安裝的話成功率是比較高的,AMD處理器看臉,至少絕大部分不行。
這類能運行安卓應用的系統,據我體驗下來,Chrom OS用得最舒服,自帶的Chrome瀏覽器和電腦版無異,上網沖浪非常舒服,但需要一些環境才會用得舒服。
除此之外,這些安卓X86系統如鳳凰OS、技德Remix OS、原生安卓X86、Prime OS基本都是基于原生安卓X86開發而來,兼容性都半斤八兩,這個需要周知。
本期演示的鳳凰OS是不是免費的,但可以免費用,但不付費的話偶爾會彈出廣告之類的吧,我用過一段時間,沒發現有彈,但鳳凰OS和其它免費的技德OS之類的安裝過程基本是一樣的,這個過程相當于一個公式,需要安裝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來看看界面,開始界面長這樣~我這臺裝上亮度可調,藍牙不可用,無線AR9485網卡可正常使用,有線RTL8111可用,注意,可能你裝完進行系統發現無線+有線都不能驅動的話,可放棄了。
開始菜單長這樣~
自帶的瀏覽器和安卓平板體驗差不多,鼠標操作感覺沒有平板那種觸摸方便~
鳳凰的游戲匹配好久不更新了,現在這些游戲都不能正常運行,想玩游戲的話就算了吧。
最后,看電視用的話,美滋滋,表示沒問題,如有些電視軟件裝上沒畫面,在APP中設置下解碼方式就正常了。
這里提個醒~
當安卓電視~當安卓電視~當安卓電視,重要的用法說三遍~
我發現比較好用的就是用來看電視吧,比如安裝當貝市場,然后加裝各類APP,基本都試過,都可以裝上,并且可以進行正常觀看,可以用鼠標進行切臺之類的,或鍵盤切臺~
如果是游戲的話就不考慮了,兼容性堪憂,很多無法運行~唯一就是當安卓電視還算有吸引力吧。
本期因為舊電腦上有Windows系統存在了,所以就以Windows+鳳凰OS雙系統的方式進行演示,還有,小白新手朋友不太懂,謹慎操作,等下把電腦搞崩了,還有,不建議用主力電腦嘗試,萬一使用感覺菜,就會很失望的,可能沒你心中的那么完美,建議使用閑置電腦或沒什么重要資料的電腦進行操作。
搜索鳳凰OS,進入官網~官網有可能打不開,也有許多下載站點提供,隨機應變。
因為我是在Windows基礎上進行雙系統安裝,所以下載這個,如單系統,下載ISO版本寫入U盤進行安裝也可,本期只演示鳳凰的Win雙系統方式,如果想參考ISO單系統方式,進入B站同名頻道,看往期的Remix、Prime的安裝方法,就是使用ISO鏡像寫入U盤安裝的~
那我下載這個Windows Installer方式的~
下載完成是一個exe的可執行安裝文件~雙擊打開運行~
然后選擇自定義安裝~
本期我選擇安裝到硬盤~
在安裝到硬盤之前,首先建議新建一個分區,就是從硬盤中單獨分一個區出來,建議30G以上吧,太小了也不方便體驗~我這已經新建一個D盤了,我將把鳳凰OS的安裝路徑選為D盤~
具體分區過程可百度搜索Windows如何分區,這些分區過程我就不贅述啦~
選擇安裝到硬盤后,來到如圖這步,我是分了D盤,就選D,如果你盤符是其他,隨機應變,然后下一步~
然后根據你這個盤的空間余量進行選擇,建議16G或32吧,有多就選多啦,問題不大,然后點擊『全新安裝』~
然后等進度條跑完,自動化操作~
看到此界面,說明成功了~
然后進入磁盤,可以看到磁盤中有鳳凰的系統文件夾了~
可以選擇立即重啟或使用Windows的重啟,重啟后會進行系統選擇界面~
可以上下鍵選擇要進入的系統,回車進行,比如要進行鳳凰OS,就選擇Ph OS那個,回車就可以了~
然后會跑代碼,進行界面,如果看此界面,說明配置基本可以兼容了,如果還是跑代碼,或者卡在某一界面很長很長時間,說明配置不兼容,可以參考下文的卸載方法~
然后是一些語言設置、WIFI設置之類的,就像新安卓手機初次進行系統那樣設置了~
到此,基本就進入系統了~
聯網之類的我就不再多說了,無線不行就試有線,都不行就放棄吧,安裝APP的話可以使用外置U盤,或者使用內置的瀏覽器進入當貝市場下載apk文件直接安裝~這些和手機基本差不多啦~也可以拷貝到U盤中,然后插入電腦進行安裝,方法多種多樣啦~
設置界面之類的也是很容易看懂啦~
鳳凰OS卸載方法
一樣的,重啟進行Windows系統,雙擊打開剛下載的exe執行文件,找到這個『從硬盤中卸載』,按提示操作就好了,還可以進入安裝盤符中,刪除鳳凰OS的文件夾資料,或格式化之類的操作啦~
最后,總結下我成功安裝的機器配置~按一些觀眾反饋,藍牙沒發現有可以驅動的~
反正閑置或老舊電腦可一試啦,主力機不建議嘗試,可能沒你想像中的那么好,當安卓電視的話還是不錯的啦哈哈。
好的,本篇到此,多謝各位閱讀,希望給到一些參考,沒關注的朋友請點波關注,感謝。
indows安卓子系統,英文名稱:Windows Subsystem For Android。Windows安卓子系統的出現,可以讓大家像平時使用PC桌面軟件一樣,去安裝和使用安卓軟件,實現Windows系統上安卓應用多窗口、多任務、自由拖拽縮放等功能,十分方便快捷。
在Windows上使用安卓應用
相比于傳統的電腦系統安卓模擬器,Windows11的安卓子系統更加流暢,更重要的一點就是APK兼容性更好。傳統的安卓模擬器大多只對某些游戲進行了優化,安裝日常使用的apk經常出現無法正常使用的問題,而Windows安卓子系統這方面似乎好很多。
下面演示如何安裝和使用Windows安卓子系統。
Windows11安卓子系統對硬件有一定的要求,如果硬件配置較低,運行可能會出現卡頓、甚至無法運行的情況,所以微軟也提到了相關的硬件配置要求:
內存:8GB(最低)和 16GB(推薦)。
存儲類型:固態驅動器(SSD)。
處理器:你的設備應滿足Windows 11 的要求,即 Core i3 8th Gen,Ryzen 3000,Snapdragon 8c 或以上。
處理器類型:x64 或 ARM64。
虛擬機平臺:這個可選的設置是用于虛擬化的,你需要從控制面板上啟用該設置。
1、把Windows11系統更新到最新版本
目前Windows11最新的版本是22H2版本,為了達到更好更穩定的體驗效果,建議更新到Wndows11的最新版本22H2版本。
Windows11最新的版本22H2版本
可以通過Windows自帶的“Windows更新”程序去更新,也可以通過下載Windows11 22H2鏡像包進行直接升級(可選擇保留當前應用和配置)。
如果通過鏡像升級,可以到以下地址下載Windows11 22H2鏡像:
https://next.itellyou.cn/Original/#cbp=Product?ID=42e87ac8-9cd6-eb11-bdf8-e0d4e850c9c6
Windows11 22H2鏡像下載
2、修改系統的【國家或地區】為美國
由于微軟采用分批推送WSA的策略,中國區域暫時不支持安裝Windows11子系統,因此需要把系統上的【語言和區域】中的【國家和地區】一項更改為“美國”(只改“國家和地區”一項即可)。如下圖所示:
修改系統的【國家或地區】為美國
3、安裝【Amazon Appstore】
Microsoft Store
在【開始】菜單中,打開微軟應用商店【Microsoft Store】,在搜索欄中搜索【Amazon Appstore】,然后點擊【安裝】。安裝Amazon Appstore分為幾步,依次點擊安裝即可。(如果沒有安裝按鈕,請確保上一步【國家和地區】已修改,修改后再重新打開Microsoft Store)
安裝Amazon Appstore
安裝Amazon Appstore
4、安裝【Amazon Appstore】完畢后,重啟電腦,檢查子系統是否成功安裝
在開始菜單欄上搜索【Android】,如果出現【適用于Android的Windows子系統設置】,則說明已經成功安裝了Windows子系統,如果沒有出現,嘗試重復以上第3步的操作。
適用于Android的Windows子系統設置
安裝Amazon Appstore后,可在Microsoft Store中找到安裝的子系統,如下圖所示。
安卓子系統安裝情況
打開安裝的Amazon Appstore,可看到如下【亞馬遜應用商店】的界面,這是個應用市場,可登錄上去看看,也可不用管它,我們可以不用這個去安裝安卓apk。
Amazon Appstore開始界面
5、打開系統【開發者模式】
在開始菜單欄上搜索【Android】,打開【適用于Android的Windows子系統設置】。
打開【適用于Android的Windows子系統設置】
打開【開發人員】,打開【開發人員模式】。
打開【開發人員模式】
6、安裝APK安裝程序
在微軟應用商店Microsoft Store中搜索【WSA】或者【apk安裝工具】,選擇【APK安裝程序】進行下載安裝。
安裝APK安裝程序
安裝APK安裝程序
7、下載APK安裝包,通過【APK安裝程序】安裝安卓應用
安裝完成【APK安裝程序】后,就可以通過豌豆莢等下載apk安裝包,然后直接雙擊apk安裝包進行安卓軟件安裝了(【APK安裝程序】默認關聯apk后綴文件,可直接打開安裝)。
豌豆莢下載apk
雙擊apk直接安裝
也可通過打開【APK安裝程序】,選取apk進行安裝。
通過打開【APK安裝程序】,選取apk進行安裝
8、安裝完成,打開體驗安卓應用
安裝完成后,就可以通過開始菜單打開已安裝的安卓應用了。也可以把安卓軟件快捷方式放到桌面,和普通軟件一樣使用安卓軟件。
Windows上的安卓應用
1、無法啟動適用于 Android 的Windows子系統
(1)確保在可選的 Windows 功能中啟用虛擬機平臺。
(2)確保設備在BIOS中啟用了虛擬化。
(3)如果正在虛擬機中運行適用于 Android 的Windows 子系統,確保已為主機上的虛擬機啟用嵌套虛擬化。
一般情況下,沒有開啟虛擬機平臺和虛擬化,就會彈出這樣的提示。
2、開啟虛擬機平臺
依次打開【控制面板】 ,【程序】,【啟用或關閉 Windows 功能】,勾選【虛擬機平臺】,確定、然后重啟電腦。
3、開啟BIOS 虛擬化
任務管理器里可以查看是否已啟用虛擬化。
如果此處【虛擬化】沒有顯示【已啟用】,請進入BIOS設置啟用虛擬化。各主板設置略有不同,不會的自行搜索一下設置教程。
好了,以上為Windows安卓子系統的安裝教程,如果安裝過程中有遇到什么問題,歡迎留言評論,盡量回復!
大家好,我是真真夢。NAS服務器是我不可缺少的設備之一,平時必須要用到它來備份大量工作文件、素材和照片,是工作、生活中的得力助手。這些年折騰了不少各種品牌型號的NAS,走過不少彎路,可以說是有得有失吧,總結出來的結論是NAS服務器不單是只看它的硬件配置,易用性和數據安全才是最重要的。綜合來看群暉品牌的NAS集安全、穩定、易用、擴展性于一身,適合大多數個人、工作室以及企業使用。今天要分享給大家的是這臺群暉DS920+四盤位NAS,文章很長很全面,對準備入手和已經入手了DS920+的用戶都適用,建議先收藏再慢慢看。
本文的目錄結構如下:
前言--一些嘮嗑。
外觀和接口--介紹DS920的外觀和擴展接口。
硬件安裝與部署DSM--簡單幾步完成安裝硬件和部署DSM。
套件介紹與配置--個人常用、新手必備套件與配置過程。
免遭勒索病毒,安全使用NAS服務器--一些必要的設置和注意事項。
DSM7.1新特性使用體驗--更新了哪些實用功能。
性能測試和解決方案--測試NAS的一些性能表現和缺點解決方案。
寫在最后--總結
牛皮紙產品包裝頂部有個提手,包裝上還印著DS920+的硬件配置、產地等信息:
我上一臺群暉NAS是DS918。作為DS918+的升級版,DS920+外觀和DS918+幾乎是完全一致的,尺寸是長199mm、高166mm、深223mm,不含硬盤凈重2.24千克,兩側是鏤空的Synology LOGO:
DS920+是一臺四盤位NAS,前面板有4個帶鎖的硬盤托架,右側是5個LED指示燈,用來指示系統工作狀態以及硬盤狀態,右下角有一個USB3.2 Gen1接口和一個電源按鈕,電源按鈕也帶指示燈:
給電源開關下方的DS920+型號來個特寫吧,“+”號代表此機型屬于群暉的Plus系列,Plus系列是群暉家用NAS里的高端產品:
NAS的后面板上有兩個風扇為硬盤和主板提供主動散熱支持,采用前面板進風、后面板出風的風道設計。左邊的風扇下方有兩個千兆網線接口、一個紅色的eSATA硬盤擴展接口和4針電源接口,eSATA接口可以用來連接群暉DX517硬盤擴展柜將DS920+擴展至9盤位;右邊的風扇下方是一個安全鎖孔和一個USB3.2 Gen1接口:
NAS主機底部有兩個M2固態硬盤插槽,可以根據需求安裝一片或者兩片2280規格的M2固態硬盤用來做讀寫緩存:
DS920+板載4GB DDR4內存,額外再提供了一個筆記本DDR4內存插槽,取下第四塊硬盤托架就可以看到了,用戶有需要的話可以自行購買內存進行升級擴展,官網介紹最高可以擴展到8G:
附帶的電源是臺達的,最大功率位120W,100-240V寬電壓輸入設計,輸出為12V 10A;電源上還有獨立的序列號:
NAS外觀方面就沒有其他好說的了,和Macbook放在一起合個影,作為4盤位的NAS占用的空間不大,放在桌面上沒有問題:
拍完開箱照之后就要開始安裝硬盤準備使用這臺NAS了,為了照顧到準備入手的朋友我特地記錄下了安裝部署過程作為演示,目的是讓大家都知道0基礎的萌新也能輕松玩轉群暉,沒有任何難度,剛入手群暉的群暉也可以參考我的步驟進行配置。安裝硬盤之前我先升級內存,找來一條之前用來升級筆記本的普通酷獸8G DDR4 2666內存條,頻率不用買太高的,因為最終都會降到2400MHz頻率運行,不玩虛擬機的話板載的4G內存是完全夠用的,剛入手NAS時也可以先不考慮加裝內存,等以后覺得不夠用時再加也是沒問題的:
DS920+的硬盤托架是快裝快拆設計,把硬盤放在托架上對準螺絲孔,按上兩側的固定條就行。這個硬盤托架也是支持2.5寸硬盤的,安裝2.5寸硬盤的話就需要擰螺絲了,托架上預留了4個螺絲孔,并且附送了螺絲:
只需要一分鐘時間就把四塊3.5寸硬盤固定在托架上,接著按順序插入NAS主機就完成了硬盤安裝;拆卸時也是如此簡單快捷。注意如果硬盤上有數據,必須要先備份再插入NAS里使用,分配存儲池時會刪除所有數據:
SSD緩存有只讀緩存和讀寫緩存兩種,讀寫緩存需要兩條相同容量的M2 SSD,只讀緩存用一條或者兩條都可以,也可以不安裝SSD緩存就直接使用。考慮到我的NAS讀取數據的頻率大于寫入數據,我這里準備了一條以前升級剩下的浦科特512G固態硬盤用來做只讀緩存:
安裝好內存、硬盤、SSD緩存盤之后,連上電源、網線,按下開機鍵,等待片刻后硬盤指示燈亮起,內存沒有兼容性問題,安裝成功!
接下來要把群暉DSM系統部署到硬盤上。進入群暉官網、下載中心,下載安裝Synology Assistant程序用來連接、管理群暉NAS。在電腦上運行Synology Assistant之后,就可以看到列表里找到了局域網里已經開機的DS920+,由于是新機器的緣故,狀態顯示“DSM未安裝”,點擊“DSM未安裝”就可以打開到安裝界面:
之后的操作是在瀏覽器里進行,安裝過程非常簡單,沒有多余的選項,直接根據提示點“立即安裝”就可以了。
網絡沒有問題的話NAS就會開始自動下載部署DSM系統了,部署成功后會自動重啟,這個過程只需要幾分鐘:
重啟后DSM系統就部署完畢了,這里安裝的是群暉最新的DSM7.1,有許多新特性,之后的章節再做介紹吧,現在還需要做幾個簡單的設置,根據提示進行就可以了,也很簡單:
在“設備名稱”這里給你的NAS取個名字方便訪問,這個名字之后會顯示在各種網絡服務中;設置一個管理員賬戶名和密碼,密碼盡量設置得復雜一點,密碼必須包含大寫字母,賬戶名也可以用中文:
設置管理員賬號之后會提示你創建或者登錄群暉賬戶,之前有賬號的話可以直接點“登錄”,沒有的話可以點擊“新增”,現在不想使用群暉賬戶的話也可以先點“跳過”。我建議一定要注冊一個群暉賬戶,因為QuickConnect等服務必須要登錄賬號之后才可以使用:
部署完DSM之后就會進入到DSM7.1桌面上,第一感覺是清爽漂亮,桌面上只有一個用來管理文件的File Station,其他套件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從套件中心選擇安裝:
進入控制面板、信息中心,顯示物理內存大小為12GB,安裝的8GB擴容內存已經正常識別出來了:
第一次進入DSM桌面的時候會彈出創建存儲池和存儲空間的提示,必須要創建存儲空間和共享文件夾才可以在NAS上存儲訪問文件:
群暉NAS有存儲池、存儲空間和共享文件夾這三個概念,簡單來說存儲池是由一個或者多個物理硬盤創建的存儲“池”,存儲池可以劃分多個存儲空間方便用戶區分管理,共享文件夾則是存儲空間上的劃分出來最終用于存儲文件的檔案夾,用戶可以提前規劃好要怎么利用NAS上的磁盤空間;操作順序是先創建存儲池、再創建存儲空間,最后創建共享文件夾。這個結構不難理解,我畫了個結構圖一看便知:
接著上面點擊“立即創建”后,要讓你根據需求選擇RAID類別,對于新手來說建議選擇群暉的SHR,它會根據你選擇的硬盤數量自動創建RAID類型:一塊盤是基本BASIC,沒有數據保護;兩塊盤是RAID1,使用其中一塊盤做數據保護,如果兩塊盤容量不一致,存儲空間以容量小的為準;三塊盤或者四塊盤是RAID5,使用一塊盤做數據保護,可以將陣列容量利用最大化,但個人不建議使用RAID5,萬一其中一塊盤損壞后數據就無法訪問了,需要替換新盤并且做數據重建后才可以恢復使用,數據重建的過程很慢長。除了SHR外,用戶還可以根據需求手動選擇其他比如RAID0之類的傳統陣列模式:
做了個圖方便進行對比,注意三塊盤和四塊盤組SHR如果硬盤容量不同的話,實際可用空間可以通過群暉的RAID容量計算器準確計算,點擊這里:
在選擇硬盤界面勾選用來創建存儲池的盤,在右下角可以看到勾選的盤創建存儲池后實際可用空間。目前DS920+上我安裝了4個盤,1、2號硬盤用來組成帶數據保護的SHR來避免重要的資料和照片意外丟失,兩塊8TB硬盤實際可用容量約7.3GB,我這里就勾選硬盤1和硬盤2:
在第一次進入DSM時彈出的存儲創建向導里,創建完存儲池后會自動創建存儲空間,之后自己再創建存儲池以后需要手動創建存儲空間。在配置存儲空間容量里,如果你存儲池只需要創建一個存儲空間,那就點“最大化”,把所有容量分配給存儲空間;如果需要創建多個存儲空間(比如用四塊盤做了SHR),就輸入你想分配的容量大小,比如給放置資料的存儲空間分配10TB,給放置電影的存儲空間分配8TB:
文件系統強烈建議選擇Btrfs,可以使用DSM上特有的數據完整性保護之類的功能,用ext4的話兼容性好一點,可以把硬盤掛載到linux電腦上讀取數據:
檢查一下參數配置是否正確,沒問題的話點“應用”,也可以點“上一步”回去修改:
存儲池和存儲空間建立完畢之后,打開存儲管理器可以查看存儲池和存儲空間的狀態,可用空間等信息:
如果NAS上還有硬盤沒有創建存儲池,可以打開存儲管理器,點擊“存儲空間”、點擊“創建”、先“創建存儲池”,創建存儲池后再點擊“創建存儲空間”,和之前的步驟一樣:
3個存儲池和存儲空間全部建立完畢,和之前計劃里一致,1、2號硬盤組SHR備份資料、3號硬盤做PT下載、4號硬盤存儲電影音樂:
沒有安裝SSD緩存的話這一步可以跳過。之前提到我安裝了一片512G的M2固態硬盤用來做只讀緩存,可以有效的提升機械硬盤的隨機讀取性能。DSM7.1做了一項重要的改進,一組固態硬盤可以服務于多個存儲空間了,這樣我所有的存儲空間就可以用上SSD緩存了。創建步驟是打開存儲管理器,點擊“存儲空間”,點擊“創建”、“創建SSD緩存”:
選擇要裝載緩存的存儲空間,這里先選擇存儲空間1:
選擇緩存模式,我這里只安裝了一塊M2固態硬盤,只能選只讀緩存,讀寫緩存需要安裝兩塊固態硬盤。要注意的是啟用讀寫緩存的話建議搭配UPS電源使用,突然斷電的話可能會因為緩存數據還沒來得及寫入硬盤導致數據丟失,而只讀緩存則不會有數據丟失的風險:
只安裝了一片M2固態的緣故,RAID類型只能選Basic,如果你安裝了兩塊,可以選Raid1或者Raid0。用兩片固態硬盤做讀寫緩存的話建議選Raid1,做只讀緩存可以選Raid0提升讀取性能:
選擇用來做SSD緩存的固態硬盤:
分配SSD緩存容量,我這一片512G固態要給3個存儲空間做緩存,由于存儲空間1要存儲資料和安裝套件,訪問率相對高一些,就給存儲空間1多分了一些,分配了200GB,用來下載的存儲空間之后再分配60G,用來存電影的存儲空間分配100G,只分給一個存儲空間用的話可以直接點“最大化”,但我建議給SSD預留10%空間以延長壽命,比如476GB總容量建議保留50GB不分配。如果你實在不知道該分配多大容量的緩存給存儲空間,也可以點擊存儲管理器里的“SSD緩存建議”,系統分析后會自動給出建議容量。
SSD緩存創建完成后,在存儲管理器里、存儲空間下就可以看到SSD緩存已生效,剛創建時緩存使用量和命中率都很低,之后會根據訪問頻率逐漸提升:
重復以上步驟給其他存儲空間分配好SSD緩存,每個存儲空間下方都顯示有SSD緩存了,點擊右方向下箭頭可以查看SSD緩存的使用量和命中率:
共享文件夾是用戶和應用最終可以直接存取訪問數據的文件夾,打開控制面板,點擊“共享文件夾”開始創建:
點擊“新增”:
“名稱”處填入共享文件夾名字,比如“電影”,“所在位置”是選擇共享文件夾所在的存儲空間。比較重要、需要保密的文件可以單獨設置一個共享文件夾進行存放,再勾選上“在網上鄰居隱藏此共享文件夾”和“對沒有權限的用戶隱藏子文件夾和文件”,注意普通共享文件夾這兩項不要勾選:
加密選項不要勾選,否則訪問前需要裝載,而且需要實時解密;當然如果你是創建用于存放保密文件的共享文件夾可以勾選上,密碼一定要記住:
如果這個共享文件夾用于存放比較重要的文件和資料,建議勾選上“啟用數據總和檢查碼以實現高級數據完整性”,對于音樂、電影之類的就不需要勾選了,文件壓縮不建議啟用,會使訪問速度變慢;需要限制共享文件夾占用容量的話可以勾選“啟用共享文件夾空間配額”:
最后一步是設置設置共享文件夾的使用權限,比如我不允許用戶“zzm2”訪問這個共享文件夾,就在zzm2用戶名后面勾選上“禁止訪問”,之后也可以隨時進入控制面板、共享文件夾設置用戶權限:
共享文件夾創建完成后可以在File Station里訪問使用了,和windows資源管理器操作方式是一致的,有復制剪切粘貼之類的操作,可以直接把電腦里的文件拖入File Station窗口上傳文件:
接下來要配置一下QuickConnect和DDNS方便我們遠程方便、快捷的訪問家里的NAS。配置之前先要把DS920+的局域網IP地址固定起來,避免變來變去的。可以在路由器界面的DHCP靜態IP分配里把MAC地址和IP地址綁定起來,也可以在NAS上設置,優先推薦在路由器里設置,因為你在NAS上設置的話,NAS沒開機的時候路由器可能先行把該IP地址分配給其他設備了:
在NAS上固定IP地址的話是打開控制面板、網絡,進入網絡界面,鼠標右鍵點擊聯機的網卡,點擊“編輯”:
選中“手動設置網絡配置”,填入IP地址,網關和DNS設置為路由器的IP地址:
NAS的局域網IP地址固定之后,開始配置QuickConnect。QuickConnect是群暉特有的快速連接服務,配置QuickConnect之后不管你在哪里都可以用這個ID訪問NAS,不需要去記NAS的IP地址以及域名之類的信息;并且QuickConnect還提供了內網穿透,如果你NAS連接的寬帶沒有公網IP,使用QuickConnect也是可以幫你連接到的,當然還是有公網IP會更方便一點,可以嘗試向你的寬帶運營商申請。配置步驟是打開控制面板、外部訪問,點擊QuickConnect,勾選“啟用QuickConnect”,輸入一個你容易記住的個性ID,比如我這里取“lovezzm”。注意使用QuickConnect和DDNS服務需要注冊登錄群暉賬號,沒有賬號的話根據提示注冊一個就行了,很簡單:
注冊好QuickConnect ID之后,以后群暉所有的APP和應用填NAS地址處都可以直接輸入這個ID以代替域名或者IP地址,比如我剛注冊的是“lovezzm”,我初次連接Synology Photo APP的時候,地址那里輸入“lovezzm”就可以了,超方便:
QuickConnect是用來快捷連接群暉服務的,需要遠程訪問DSM桌面和第三方服務的話還有必要注冊一個DDNS,因為我們大多數都是撥號上網的,外網IP地址并不是固定的。進入控制面板,點擊外部訪問,點擊頂上的DDNS,點擊“新增”:
服務供應商這里選群暉“Synology”,你有其他DDNS服務的話也可選用相應供應商。主機名稱這里設置一個容易記的個性二級域名,我這里仍然注冊“lovezzm”,點擊“測試聯機”可以檢測網絡配置是否正確,其他設置和我圖上一樣即可:
打開路由器的“端口轉發”或者“端口映射”,把NAS的5000和5001端口映射到外網,“內部地址”填NAS的局域網IP:
之后就可以用注冊的群暉DDNS域名訪問NAS了,你的公網IP發生變化時會自動進行幫你更新:
群暉的套件安裝極其簡單,這里給新手朋友演示一下。打開套件中心,找到需要安裝的套件,點擊“安裝套件”就行了,也可以在上方搜索框直接搜索,比如我這里想安裝一個自動備份USB存儲設備的USB COPY套件,點了一下安裝套件,沒有任何設置,直接就安裝成功了;如果你不知道安裝什么套件,也可以點擊套件名稱進去,有詳細的介紹:
一些套件需要選擇安裝位置,有條件的話可以準備一塊固態硬盤用來安裝套件以提高套件運行效率:
群暉NAS的SMB協議默認是開啟的,局域網里的電腦可以直接像本地文件一樣訪問NAS里的數據。Windows PC的話,打開我的電腦或者此電腦,點擊“網絡”,網絡順暢的話就可以看到我們的群暉DS920+了,雙擊進去即可:
此時會彈出用戶名和密碼的提示,在這里輸入你群暉NAS的用戶名和密碼就可以訪問了,自己電腦可勾選“記住我的憑據”,要不然每次都要提示輸入密碼:
用戶名和密碼沒問題的話之后就可以像本地文件一樣訪問NAS上的共享文件夾了:
如果之前“網絡”里沒有出現DS920+,也可以直接在資源管理器地址欄里輸入“雙右斜杠NAS局域網IP地址”進行訪問,不要帶雙引號哈,比如我這里輸入的是“雙右斜杠10.10.10.88”,請參照圖片輸入,右斜杠在發文時會被過濾掉:
有需要的話還可以把NAS上的共享文件夾映射為電腦里的網絡硬盤使用。右鍵點擊我的電腦或者此電腦,選擇“映射網絡驅動器”:
在“驅動器”里給網絡硬盤設置一個盤符,“文件夾”里填入目標共享文件夾路徑,格式是“雙右斜杠NAS IP地址共享右斜杠文件夾名”,比如我要把名為“down”的共享文件夾映射成電腦磁盤,那就輸入“雙右斜杠10.10.10.88右斜杠down”,可以直接點擊“瀏覽”進去選擇,之前沒有訪問過NAS的話會要求你輸入密碼。注意要把“登錄時重新連接”勾選上:
之后這個Z盤就會一直出現在資源管理器里,可以像本地物理硬盤一樣去訪問它:
MAC蘋果電腦上訪問群暉共享文件夾也很簡單。打開Finder訪達、點擊左邊“網絡”,一般DS920+就會出現在右邊列表里:
如果在網絡里沒有顯示DS920+,就點擊訪達菜單欄的“前往”、“連接服務器”:
在連接服務器窗口地址欄里填入“smb:雙左斜杠NAS IP地址”,點擊連接,根據提示輸入NAS用戶名和密碼。
如果點擊網絡列表里的DS920+提示“未連接”,此時再點擊右側的“連接身份”:
選中“注冊用戶”,輸入NAS用戶名和密碼,點擊“連接”:
之后蘋果電腦也可以隨時像本地硬盤一樣訪問NAS上的文件了,蘋果電腦沒有盤符的概念,可以直接在訪達左側邊欄里點擊快速訪問NAS文件。如果NAS服務器沒有顯示在邊欄里,進入訪達的偏好設置、勾選上邊欄里的“云端存儲空間”和“已連接的服務器”:
Drive全名是Synology Drive,它是一個功能強大的NAS套件,配合Drive可以輕松讓你的NAS變成私人、家庭或者工作室云盤,配合客戶端還可以實現文件自動同步、備份,支持團隊協作,我覺得它是群暉DSM的必備核心套件。Drive需要用戶根據需要安裝,進入套件中心,找到Synology Drive安裝就可以了,非常簡單,不需要進行設置,這里就不做介紹了。在DSM里啟動Drive是一個web界面,可以保存到瀏覽器書簽方便下次直接訪問。這個界面很直觀,所見即所得,可以直接在這里管理個人或者團隊的文件,可以把文件分享給其他人:
Drive的手機APP和WEB端功能相同,界面看起來更清爽,可以直接訪問NAS上的個人和團隊文件,照片、視頻和文檔可以點擊直接播放,可以遠程取回NAS里的文件到手機上;新版本的Drive更是可以訪問整個NAS上的所有數據了,不過需要先到Synology Drive管理控制臺中,啟用共享文件夾,才能在Drive團隊文件夾中看到其中的數據:
點擊Drive APP右下角的“+”號圖標可以把手機上的文件和照片手動上傳到NAS里:
新版的Drive APP還內置了手機文件同步備份和照片視頻備份功能,可以自動同步手機相冊和指定文件:安卓用戶還能備份微信中手動保存的文件、圖片,一個APP就實現了多種功能,當然你需要更強大更專業的照片管理的話建議安裝Synology Photos套件:
想把NAS上的文件或者整個文件夾分享給其他人,可以點擊項目后邊的三個小點,再點擊“分享+”:
點擊分享后會生成一個鏈接,把這個鏈接通過微信之類的工具發給朋友就可以訪問或者下載你NAS上分享的文件了,不需要上傳到網盤再分享那么麻煩,也可以像網盤分享那樣加上密碼,朋友的訪問速度取決于你寬帶的上行速度,不會再有網盤限速的困擾;實測通過微信把分享鏈接發送給朋友,朋友可以直接打開訪問,不需要安裝任何APP:
Drive還有個更強大的功能就是用來備份或者同步電腦上的文件,不管個人用戶還是團隊都很實用,對于個人用戶,Drive可以自動把你的工作文件備份到NAS里;對于團隊用戶來說,可以將多個用戶的文件自動歸集起來統一進行管理,并且還支持記錄文件歷史版本,防止誤傷誤改。我這里以個人用戶備份電腦文件為例演示一下操作過程。在Drive的web界面或者APP上點擊“創建”,專門創建一個文件夾用于備份,方便管理:
在電腦上安裝好Synology Drive Client客戶端,支持Windows和蘋果電腦,可以在官網下載到,Web Drive右下角也會彈出客戶端下載鏈接。安裝后運行Drive客戶端,會出現配置向導,點擊“立即開始”:
在“Synology NAS”處填入DS920+的QuickConnect ID或者IP地址,輸入用戶名和密碼,點擊“下一步”:
選擇同步任務還是備份任務,同步任務是雙向的,備份是單向的,可以根據需求選擇,只是備份電腦的文件到NAS的話就選“備份任務”,我選的也是備份任務:
在備份來源里勾選電腦上想要備份的文件夾,可以單選也可以多選;點擊“備份目的地”右邊的“選擇”,選擇剛才在Drive上創建專門用于備份的文件夾:
我一般選“連續備份”模式,只要文件夾里有新文件就會自動備份,也可以根據你的情況選擇“手動備份”或者“計劃的備份”:
點擊“完成”,備份任務就創建好了,之后可以不用管它,有了新文件就會自動備份到NAS里:
之后還可以隨時打開Drive客戶端查看備份、同步日志記錄,點擊“備份設置”還可以增加或者取消要備份的文件夾。我使用Drive備份工作文件好幾年了,特別穩定靠譜,從沒出過差錯。
作為NAS重要的功能之一,群暉DSM7提供了一個強大的Synology Photos套件用來幫助用戶管理和備份照片。Synology Photos也是一個Web界面,默認是按時間線模式進行排序的,可以滾動時間線快速找到制定時間段的照片和視頻:
Synology Photos相冊位于NAS的HOME/Photos目錄下,用戶可以自行創建子文件夾更方便的整理照片,比如建立一個拍攝文件夾,把相機拍攝的作品也保存進去,有必要的時候可以打開文件夾視圖去瀏覽這些作品。文件夾視圖如圖:
照片播放界面有縮放、幻燈片播放、共享、下載等功能,右側還有個信息欄,顯示了照片拍攝日期、地理位置以及EXIF信息,可以直接點擊共享,創建一個共享鏈接分享給其他朋友:
相冊視圖里有“人物”、“位置”、“標簽”等自動分類相冊,其中“人物”是通過AI進行識別歸類的,可以給識別出的人物命名,頭像也可以自己設定,相當方便:
“位置”相冊則是根據照片的GPS定位信息自動歸類,可以隨時看看自己去過的地方,或者找到在那里的回憶。
Synology Photos提供了安卓和蘋果手機APP,可以隨時隨地在APP上瀏覽、下載、上傳管理NAS上的照片和視頻。APP界面如圖,默認也是時間線視圖,可切換到文件夾視圖:
APP同樣也有人物、地點等自動分類相冊,頭像等設置與Web端保持一致:
位置視圖默認是以更直觀的地圖足跡形式顯示的,可以切換成衛星地圖,地圖可以縮放,照片數量會顯示在打卡點上,點擊進去就可以看到該地所有的照片:
以IOS APP為例,講解一下自動備份手機過程。點擊APP右下角的“更多”,再點擊“照片備份未啟用”:
沒有復雜的設置選項,在“備份規則”里選擇備份方式,第一次使用的話可以選“備份所有照片”,在外旅游備份時如果流量不夠用建議勾選上“僅限WIFI”,否則會消耗大量流量,其他地方可以不用設置,最后點擊“啟用”,之后需要備份照片時打開Synology Photos APP就可以自動將新照片備份備份到DS920+ NAS里:
設置完成后就會立即執行備份任務,有備份進度顯示:
現在iPhone特有的Live Photo也會自動備份并且保留動態視頻,每張照片只占用一個位置,不像其他NAS那樣會被拆分成一個JPG照片和一段視頻。照片播放界面頂部會顯示“Live Photo”標志,需要查看動畫的話點擊一下該標志就會以動畫的形式播放Live Photo照片。
很多朋友的NAS服務器都是長時間不關機的,正好還可以用來當作下載機下載電影和文件,甚至還可以用來掛BT、PT。群暉提供了一個Download Station套件用來下載文件,支持BT、PT、HTTP、FTP和磁力鏈等協議。初次運行Download Station會提示要選擇一個用于存放下載文件的文件夾。經常下載BT、PT的話建議單獨拿一塊磁盤用來做下載盤,因為下載BT和PT時會產生大量磁盤碎片影響磁盤性能:
Download Station和大多數下載軟件界面是差不多的,不用學習可以直接上手。點擊“+”號鍵開始創建下載任務:
下載BT、PT的話在下載任務里點“打開文件”、點擊“瀏覽”選擇種子文件,支持一次選擇多個文件:
下載HTTP、磁力鏈要點擊“輸入網址”,在輸入框里粘貼下載地址:
需要下載ED2K電騾協議的話要點擊左下角箭頭處的電騾圖標啟用,再點擊“+”號鍵添加任務:
要用Download Station掛PT的話需要點擊左下角設置圖標,進入“BT”,把“啟用DHT網絡”選項關閉,不下PT的話不用管。上傳速度默認限制到了20KB/S,下PT的話需要根據情況適當提高,要不然沒有上傳量。路由器有uPnP服務的話勾選“啟用UPnP”,也可以用之前介紹的端口映射方法在路由器里把16881端口映射出去,此外其他地方就不用做設置了:
Download Station幾乎支持所有下載協議,可以搞定絕大多數下載任務,下載速度與其他下載工具是一樣的;當然還可以根據你的喜好自行安裝Transmission等第三方下載工具使用:
群暉的Video Station是一個強大的媒體服務器,主要用來管理電影和電視節目,讓手機、平板、電視等客戶端可以流暢播放NAS里的視頻。Video Station是一個Web界面,可以通過第三方插件獲取電影海報信息:
每一部影片的封面、演員、導演以及情節介紹都會自動獲取下載,在播放前展示給用戶。影片介紹界面如圖,除了關于影片的相關信息外還有分辨率、音頻類型等信息,可以把影片分享給其他人:
DS920+的處理器有強大的4K硬件轉碼能力,可以實時把視頻轉碼成客戶端能播放的數據流。電腦通過網頁訪問Video Station找到電影播放的話,默認是調用網頁播放進行播放,也可以調用電腦上的播放器進行播放,實測在局域網里在線播放4K電影流暢無比,開始播放時有幾秒緩沖時間,播放過程中沒有卡頓的現象:
Video Station同樣也有對應的APP:DS Video,電影海報等信息也會同步顯示到APP上,不管你是在房間里還是在院子里,不管手上拿的是手機還是平板,休息的時候想看個電影,打開APP就可以看了:
播放器上可以設置字幕位置、顏色,可以選擇音軌,可以設置分辨率,不用擔心有太多電影格式在蘋果手機和平板上無法播放,NAS會進行自動轉碼。我用DS Video看完過兩部電影,整體體驗很好,拖動進度條也很流暢:
需要把存放電影的文件夾添加到視頻庫里才能被Video Station檢索出來。進入Video Station的設置界面,點擊“視頻庫”,鼠標移動到“電影”右邊的添加文件夾圖標上,點擊它:
點擊“選擇”找到你存放電影的文件夾,勾選“啟用視頻信息搜索”,把“語言”設置為“簡體中文”或者你熟悉的語言:
之前介紹的電影海報墻和影片信息是通過第三方TMDb網站刮削下來的,點擊設置里的“視頻信息插件”,選中電影下方的“The Movie Database”,點擊“編輯”:
需要在TMDb網站注冊一個賬號并且申請到一個API密鑰,把密鑰復制到“API密鑰”處才可以使用視頻信息插件,點擊“測試連接”提示連接成功的話說明沒有問題。獲取TMDb API密鑰操作步驟教程網上有很多,這里就不贅述了:
給視頻信息插件后面的“應用”打上勾,保存設置,其他設置選項沒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可以根據需求自行設置:
設置好視頻信息插件后,回到設置里的視頻庫界面,點一下箭頭所指位置的圖標,更新所有電影的信息,稍待片刻海報墻就OK了。除了Video Station外,還可選擇安裝Jellyfin、Plex等第三方媒體套件管理電影。
群暉還有一些很實用的第一方套件和第三方套件,這里就不一一做詳細介紹了,要不然篇幅就實在太長了,這里就做一下簡要介紹吧:
Audio Station:Audio Station顧名思義是用來管理和播放音樂的工具,安裝套件后會自動創建一個名為“Music”的共享文件夾,把歌曲文件放入這個文件夾里Audio Station就能自動檢索到了。它對應也有DS Audio手機APP,可以隨時隨地在手機、平板上播放NAS上的音樂庫。Audio Station配置歌詞插件后也可以自動更新下載歌詞:
USB COPY:USB COPY是一款簡單又實用的套件,我平時用來備份相機內存卡上的照片,每天拍完照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讀卡器插在NAS的USB接口上,內存卡里的照片就會自動備份到NAS指定文件夾里。除了備份內存卡數據到NAS外,還可以設置反向備份,比如需要定期冷備份NAS上某個文件夾里的數據,就可以設置成插入USB移動硬盤自動備份NAS文件。注意相機存儲卡一般都是exFat格式的,7.0中可以直接在套件中心安裝exFAT許可證,是免費的。
Cloud Sync:擁有個人私有云之后,可能由于工作學習需要可能還是會用到百度云等各種網盤,比如有時候需要把別人用網盤分享的文件下載到電腦里,或者通過網盤把文件分享給其他人,或者是想在網盤上多備份一份資料...群暉提供了一個Cloud Sync套件,支持百度云等常見的網盤,可以設置雙向同步或者單向備份:
Docker:除了安裝群暉和第三方套件外,還可以使用強大的Docker套件無限擴展NAS的用途和功能。Docker是一個應用容器,每個容器都在自己獨立的空間里運行,不會影響到其他應用。比如市面上那些用來管理密碼的APP誰知道哪天會不會泄露,我就用自己的NAS搭建了密碼管理平臺。Docker的可玩性極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慢慢研究:
安裝完需要的套件之后,還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的地方,正確配置后可以讓DS920+和數據更加安全。
1.使用HTTPS訪問NAS服務器:HTTPS相對http來說有身份認證和加密傳輸,比起http更安全,強烈建議使用https協議訪問我們的NAS服務器。用自己的DDNS和域名的話需要申請證書,比較麻煩,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用群暉內置的DDNS和Quickconnect服務,使用這兩種服務群暉會自動幫你申請證書,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你把收藏夾里nas地址和域名里的http改成https就可以了,另外群暉各種APP的登錄選項也要勾選上https,同時需要在路由器里映射好5001端口,映射方法之前有講過:
2.不要暴露自己的NAS信息:不暴露NAS信息可以減少攻擊和泄露的概率,包括IP地址、MAC地址、NAS序列號、DDNS域名、Quick Connect ID、NAS用戶名等信息都盡量不要暴露給其他人。
3.更改常見端口號,適當做端口映射:比如你在NAS上開了FTP服務器,可以把FTP常用的21端口改成其他的;SSH默認的22端口也建議改一下,另外SSH功能使用完之后要記得關閉。端口映射按需設置,不需要外網訪問的服務就不要作映射,更不能圖方便在路由器上把NAS設置為DMZ服務器:
4.不要把重要、隱私資料共享到局域網:建議單獨建立一個共享文件夾用于存放特別重要的資料,有必要的話還可以加密處理。特別是有寫入權限的共享文件夾共享到局域網后很容易被病毒、后門輕易獲取或者篡改,之前就有人中了勒索病毒。
5.為不同的用戶分配合理的訪問權限:系統內置的admin和guest賬戶一定要禁用,然后你給其他成員創建賬號時要合理的設置訪問權限,比如給家庭成員開通用來只備份照片的賬號,那就要把其他共享文件夾和套件的訪問權限都去掉,可以避免因為他們密碼泄露給NAS帶來更大的安全隱患:
6.開啟通知服務:很多朋友給NAS開機后就放在那里不管不問了,期間NAS出了什么狀況也不知道。進入控制面板、通知設置,勾選“啟動電子郵件通知”,之后NAS上發生安全事件都會自動發郵件提醒到你,比如某IP連續嘗試十次登錄失敗。服務提供商有QQ、Gmail和自定義SMTP服務器。注意用QQ的話,用戶名填QQ郵箱地址,密碼處不要填QQ密碼,需要到QQ郵箱設置里開啟POP3/SMTP服務,開啟后會給你一個授權碼,密碼那里就填授權碼:
7.啟用二次驗證或者無密碼登錄:做好以上幾點,再結合群暉提供的Secure signIn搞定登錄就可以讓你的NAS服務器牢不可破,這一點很重要,這里就再詳細講解一下。進入DSM界面,點擊右上角用戶圖標,進入“個人設置”:
在賬號設置里往下翻頁,找到登錄方法,選擇“無密碼登錄”或者“雙重驗證”,“雙重驗證”就是二次驗證,登錄DSM和各種APP的時候輸入密碼之后還需要在Secure SignIn APP上再次驗證;“無密碼登錄”則是可以直接通過SignIn APP登錄,不需要再輸入密碼,雙重驗證安全性更高,之后也可以隨時再來到此處修改:
設置二次驗證方法,推薦選擇“批準登錄”,選擇后會提示輸入DSM賬號密碼:
在手機上下載安裝Synology Secure SignIn APP,可以直接在App Store里搜索安裝,安裝完之后點擊下一步:
運行手機上的Secure SignIn APP,點擊“添加”,掃描DSM屏幕上出現的二維碼:
二維碼掃描成功后,屏幕上會提示添加其他二次驗證方法,萬一手機沒網絡的時候可以用這個方法登錄,點擊下一步:
再次用運行手機上的Secure SignIn APP,點“+”號,掃描屏幕上的二維碼,把得到的驗證碼填進去:
備份電子郵件填群暉賬號一樣的郵箱就可以了,顯示已開啟雙重驗證,設置完成:
手機Secure SignIn APP上也顯示“已啟用雙重驗證”:
開啟雙重驗證之后,每次有人登錄DSM或者右APP初次與NAS建立連接的時候手機上都會彈出批準窗口,點擊“批準”才能順利登錄,點擊拒絕就無法登錄。配合Secure SignIn APP的雙重登錄讓NAS安全性更上一層樓,即使密碼不小心因為撞庫等原因被人獲取或者猜到也無法侵占我們的NAS服務器。
我上一臺群暉NAS是DS918+,用到DSM6.X版本就沒有再更新了,之后一年的時間里一直在折騰其他NAS。收到這臺DS920+后版本已經更新到DSM7.1了,增加了許多新功能,安全性也大大加強了,這里我再把DSM7.1的新特性分享給大家。
SSD緩存加強:之前一組SSD緩存只能服務于一個存儲空間,NAS上有2-4個存儲空間的話就比較尷尬了。之前介紹SSD緩存配置的時候就提到過,現在DSM7.1版本里SSD緩存可以分配給多個存儲空間使用了,我安裝的那條512G SSD緩存就給NAS上所有三個存儲空間都分配到了,三個存儲空間都有了SSD緩存加成。
Synology Drive 3.1更新:之前的Drive就很強大了,但它有個最大的缺點是用戶只能管理和訪問Drive文件夾里面的內容,無法管理NAS上其他存儲空間和共享文件夾里的內容。最新的Drive 3.1版本迎來了史詩級加強,打開Synology Drive管理控制臺,可以將NAS上所有的共享文件夾啟用訪問權限給Drive使用,也就是說通過Drive可以管理NAS上的所有文件了,不管是照片、音樂、還是視頻通通都可以用Drive管理了,對于視頻和照片管理沒有太多要求的用戶,在手機上安裝一個Dirve客戶端就完全搞定了;通過Drive分享給其他人的鏈接可以直接打開訪問下載,不需要安裝客戶端:
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整機備份:DSM7.1新增了一個NAS到NAS的整機備份功能,可以將NAS里的全部內容備份到另一臺NAS上,對于數據安全性和完整性有嚴格要求的用戶來說是一個強大又實用的功能。
Virtual Machine Manager虛擬機:新版的VMM虛擬機套件新增了對Windows 11的支持,可以在NAS上直接虛擬一個或者多個Windows、Linux系統,有時候會派上大用場:
安裝VMM之后我第一時間安裝了一套Win 11進行體驗, 群暉VMM內置了遠程桌面功能,直接使用網頁就可以訪問win11虛擬系統,不需要額外安裝客戶端,支持遠程連接,也可以用手機等設備直接連接訪問。受限于NAS機硬件,虛擬出的win11沒有桌面版那么流暢,但也屬于可用型,用來處理一些簡單事務沒有任何問題:
先來看看DS920+的硬件配置:
J4125相對于DS918+搭載的J3455來說性能有大幅提升,內存也升級到了DDR4平臺,其他方面沒有太大的改動。實際使用下來的感受是J4125這顆處理器是完全夠用的,即使運行著Win11虛擬機的同時再進行數據備份也沒有出現速度下降的現象。
很多朋友的工作間都比較緊湊,NAS噪音過大的話會影響到工作和生活。我這里是用噪聲計進行測試,如圖,NAS不開機時測得房間里環境噪聲約42.5分dB:
給NAS通電開機,讓RAID存儲空間運行拷貝任務,把風扇設置為“低溫模式”(中等檔位),此時測得噪音只有47dB不到,相對其他NAS來說噪音要低許多,即使把DS920+放在電腦桌上噪音也不會很明顯。注意不同的硬盤產生的噪音也不同,我這里用的是3塊希捷酷狼硬盤加一塊希捷5TB普通硬盤測試的:
大多數NAS都是全天24小時不間斷工作的,有些朋友可能會擔心購置NAS后會增加許多電費開支,為此我專門測試了一下功耗。在DS920+安裝了4塊3.5寸機械硬盤、一塊M2固態硬盤、8G DDR4內存、USB2.5G網卡的情況下測得NAS讀寫時功耗在49W左右、待機無讀寫時功耗41W左右、硬盤進入休眠后功耗22W左右。按照平均45W進行計算,全天24小時運行,每個月耗電量總計45WX24HX30天=32400WH,也就是32.4度電,每度電5毛錢的話電費成本約16元,少喝一杯奶茶吧:
從NAS里拷貝8GB大小的視頻到電腦本地硬盤進行測試,全程速度穩定在110MB/s左右,是千兆網絡的正常傳輸速度。千兆網絡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夠用的,DS920+也提供了鏈路聚合功能;要求高一些的朋友請繼續往下看,本文還有2.5G解決方案:
通過上面的介紹和測試,很多朋友可能看出來了這臺DS920+作為918+的升級版,硬件升級方面做的比較保守,沒有加入2.5G網口,網絡傳輸性能是這臺機器的性能瓶頸,但不代表沒有解決方案。我花了140元買了一只必亞茲USB-2.5G網卡,一端是USB-A口,另一端是2.5G網口:
這個網卡是RTL8156B芯片的,安裝了bb-qq的驅動,他這個驅動套件顯示是8152/8153,實際上也是支持8156的:
裝完驅動重啟后,在控制面板、網絡界面里可以看到USB-2.5G網卡對應的網絡是“局域網3”,網絡狀態顯示連接速率為2500Mb/s。慎重起見,避免因為USB網卡不穩定造成斷網,DS920+上的第一個網口我還是用一條網線連接到了交換機上,這樣即使USB網卡出現問題,在外地仍然可以用“局域網1”聯機。實際上我的擔心是多余的,這半個月時間一直用USB-2.5G網卡聯網,沒有出過任何問題:
注意同時連接兩條網線的時候要設置一下網卡服務順序,要不然NAS可能優先用千兆網卡聯網。點擊“管理”、“編輯服務順序”,把IPV4和IPV6的“局域網3”都拖到第一行:
測試USB-2.5G網卡的傳輸速度,從NAS里拷貝大文件到電腦硬盤里,傳輸速度可以穩定在280MB/s左右,速度是之前千兆網絡的2.5倍左右,把4K素材放到NAS里在線剪輯都不是問題了:
網絡傳輸性能瓶頸解決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DS920+只有前后各一個USB口,后面的USB口用來連接UPS電源的話,那么2.5G網卡就只能接在前面板的USB口上了,不美觀、線材凌亂不說,NAS上也沒法連接讀卡器或者移動硬盤了...我突發奇想拿出一只之前10多元買的USB分線器來試試:
如圖,我把USB分線器連接到DS920+后面板上的USB口,把UPS電源的數據線和USB-2.5G網卡都插在USB分線器上:
沒想到竟然成功啦!USB分線器識別為USB集線器,USB-2.5G網卡正確識別并且速度正常,UPS電源也正確識別,在前面板連接了USB讀卡器也能正常使用!
花了一百多元的成本解決了2.5G網口和USB口數量不足的問題,這臺DS920+現在完美無缺啦!
不知不覺就寫了這么多了,感謝你看到最后。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了解到這臺搭載DSM7.1的NAS服務器有以下特點:
『易用』:簡單點幾下完成配置,套件界面友好易懂、功能強大,“買軟件送NAS”實至名歸。
『穩定』:系統和套件運行穩定,用過多年群暉NAS從未發生故障。
『安全』:軟硬結合、多管齊下,適當合理配置即可高枕無憂。
DS920+非常適合個人、家庭、工作室以及中小企業使用,不管你是從沒用過NAS的新用戶還是有使用經驗的老手都可以輕松上手,4盤位對于絕大多數用戶來說足夠用了,可以滿足備份照片、作品和電影電視的要求。好了,本篇就寫到這里了,作為群暉NAS忠實用戶,以后還會為大家分享更多的NAS使用經驗和心得,大家有任何問題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看到一定會盡力回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