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顯示器市場,顯示技術有LCD、OLED和量子點三種。
由于目前采用量子點技術和OLED這兩種技術的顯示器非常少,廠家也是在試探性推出一些產品,所以今天不談這兩個,主要談談目前最主流的——LCD技術三大面板TN、IPS和VA的區別。
原理方面就不說了,說了也白說,這里主要說優點和缺點。
TN面板
TN面板是最早廣泛應用于桌面顯示器的液晶面板,TN屏幕在十多年前非常流行,優點是技術成熟,價格低廉,因此很多中低端顯示器愛用TN屏幕。另外TN屏還有個優點就是灰階響應速度非常快,可以輕易的做到1-5毫秒響應速度,非常適合游戲玩家。
而TN面板也有不少缺點,首先TN面板屬于軟屏,用手指觸摸會產生水波紋,另外早期的TN屏色彩只有6bit,只能通過抖動產生1620萬色,色彩還原不夠準確。還有一個最致命的缺點,就是可視角度非常小,稍微偏一點,就看不清屏幕。
原本以為隨著IPS的普及,TN屏本應該退出中端市場,誰知道電競行業的火爆讓一些高端電競顯示器為了追求響應速度而采用TN屏,特別是高刷新高速響應的特點,可以很好的支持AMD Freesync技術,也算是一種救贖吧。
不過建議影視愛好者與設計用戶,還是避開TN面板比較好,另外一般用TN屏的顯示器,在詳細介紹頁面會刻意避而不談,所以看到顯示器的詳情頁里如果沒有介紹哪種面板,應該就是TN屏了,畢竟TN屏的一些物理特性不招人喜歡。
VA面板
VA類面板可分為由富士通主導的MVA面板和由三星開發的PVA面板,其中三星PVA是前者的繼承和改良,也是目前市場上最多采用的類型。VA類面板也屬于軟屏,只要用手指輕觸面板,顯現梅花紋的是VA面板,出現水波紋的則是TN面板。
VA面板的顯示器優點是可視角度較大、銳利的文本是它的殺手锏,黑白對比度相當高、色彩還原也較為準確。
而缺點是功耗比較高、響應時間比較慢、面板的均勻性一般。可視角度相比IPS稍差,價格也相對TN面板要昂貴一些。
不過VA屏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出色的,沒有太明顯的短板,無論看電影還是上網都有不錯的體驗。
IPS面板
IPS可以說是顯示器中的當紅炸子雞,對于IPS屏幕早些時候由日立所研發,目前大多數市場上的IPS則是由韓國LG Display所生產。
IPS屏幕的優勢在于其是硬屏,手指劃過屏幕后基本不會有什么影響。IPS另外兩個優勢就是與廣視角與色彩還原準確。
IPS面板的缺點是,IPS面板因為需要更多的背光,漏光問題難以避免,響應速度也難以提高,功耗也更高。另外,IPS面板的黑色純度不夠,要比前面所說的PVA面板稍差。
另外要注意的是,IPS有多個版本,高端與低端對比有不少差異。
比如高端的H-IPS和中端的S-IPS,其中H-IPS之前被用于一些高端顯示器上,由于色彩出眾可視角度也非常霸氣,因此很適合高端產品使用。為了普及IPS屏LG Display也推出了一些簡化產品,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E-IPS。E-IPS屬于H-IPS的一個縮水版,無論色彩還是漏光都無法與H-IPS相提并論,但E-IPS的出現極大的普及了硬屏產品。
除此以外現在還有一種AH-IPS屏幕,飛利浦等廠家很愛使用,因為性能比E-IPS略高一些,特別是色彩還原、透光能力又不少提高,而且價格卻很合適。另外還有一種P-IPS,屬于高端產品,目前主要給專業顯示器使用,比如藝卓等。
總的來說,H-IPS > S-IPS > IPS-ADS(高端)> AH-IPS > E-IPS,
大家記住這個順序就行了。
VA和IPS面板兩者相比是互有勝負的,相同價格的產品,一般來說IPS的響應時間和可視角度稍好,而VA面板在對比度和均勻性方面稍好,不過真的要在兩者見分出勝負也是很難的,因為除了面板因素外,圖像處理引擎和面板IC驅動同樣是決定效果的關鍵。
三個顯示器真實對比TN、IPS、VA
前面所說的都是文字概述,不夠直觀,大家很難得記住。
我們來看看PConline網站找來了3臺分別采用了IPS、VA、TN屏的顯示器,看看實際顯示效果是否和理論結果一樣。不談性能,那我們就來看看日常使用時,有哪些點會影響你的體驗。
灰階:我們首先說說灰階,它對日常使用有什么影響呢?在這幾種屏幕當中,TN面板是原生6bit,而IPS和VA面板是原生8bit,兩者的區別就是色彩數量的差異,TN屏是2的6次方是262萬色,IPS和V屏則是2的8次方是1677萬色,顏色數量相差明顯。
從上面的灰階圖可以看到從白色到黑色的過渡中,因為8bit比6bit面板在中間灰色的區域擁有更多的顏色數量,所以觀感上就是顏色過渡更加自然,這在看電影和看圖片時會有明顯的感受。雖然現在有不少6bit面板通過驅動IC的算法來增加顯示的顏色,但顯示效果依然和原生8bit有一定距離。
可視角度:另一個影響日常使用的點就是屏幕的可視角度。而TN屏由于液晶排列方式同樣會有先天性的缺陷。上面講到了IPS屏在顯示黑色時液晶分子會向水平方向扭轉,所以無論向哪個方向扭轉人眼看到的始終是液晶的長軸,而TN屏內向垂直方向扭轉的液晶分子就使得光線會垂直于屏幕打出來,所以它只有在人眼正對著屏幕才有最好的觀看效果,而斜著看屏幕就會明顯地偏色。
(TN屏慘不忍睹的窄視角)
而相比之下,IPS屏和VA屏都同屬于廣視角屏,多數宣傳能達到178度的可視角度,已經是接近180度了,而從實際觀感來看也基本能夠做到。如果你是一個人使用的話,TN屏的左右可視角度低對你的影響可能不大,但上下可視角度就很差了,如果是宿舍多人一起看電影的話,坐在邊上的同學基本就沒法看了。
(IPS和VA除了側面亮度降低外,色彩表現都還不錯)
漏光&對比度:上面吹了那么多IPS屏的優點,下面講講它的缺點。由于IPS屏采用橫向液晶分子排列,在增加了可視角度的同時也減少了光線的穿透性,為了能達到跟別人一樣的顯示效果就要增加LED背光的亮度,增加了背光的亮度在同樣顯示黑色時就會比其他面板更亮,也就是漏光現象更嚴重,這在IPS屏中是非常普遍的。
(TN屏,整個面板漏光控制得不錯,下方光線的溢出應該是裝配的問題)
IPS屏,由于我們測試的這塊IPS屏使用已久,所以上述不均勻的色塊有可能是人為導致的。由于IPS屏不夠深沉的黑色,也讓它失去了高對比度的競爭優勢。
VA屏,整體漏光也控制得不錯,上下兩邊的溢出同樣可能是裝配的問題。
樣張實拍:色彩上IPS還原準確 TN寬容度較低
從這張海平面上的夕陽來看,從紅色的夕陽來看,3張圖貌似都有略微的過飽和,而IPS屏在色彩還原上最好。再留意4張圖的四個角,這里就考驗顯示器邊緣均勻度的能力了,你會發現TN屏的暗角最嚴重,細節都丟失掉了。而這塊IPS屏的均勻度是最好的,其次是VA。
從這張小姐姐人像來看,TN屏就暴露出泛白的問題了,膚色和木門的顏色都顯得很蒼白,而且右上角的暗角問題依然存在,再次印證了這塊TN屏均勻度不高的事實。而IPS依舊是還原最準確的,VA則有色彩過飽和的傾向,放在人臉上就是偏紅了,像是剛喝了點小酒有點微醺的感覺。
從以上兩張燈光與色彩斑斕的樣張來看,TN由于色彩還原的問題直接將摩托車的綠色還原成近似藍色,畫面寬容度較低;IPS則依舊保持著乍一對比略顯平淡,但卻是色彩還原度最好的調性;這塊VA屏則維持了一貫的過飽和發色傾向,不論是摩托車的綠色還是火山巖漿的紅色,飽和度都肉眼可見地明顯超過了原圖,從后文中的紅蜘蛛測試結果來看,100%sRGB色域也印證了這一結果。
總結,TN、IPS、VA我該買哪個?
目前來說,大家比較傾向選擇的是IPS面板,硬屏有比較好的視角保證,色彩也會更好一些,價錢也貴很多,但其實我們其實看到很多VA面板在素質上已經漸漸追趕上IPS屏。在高端領域IPS面板仍舊是地位無可撼動,我們也并非一定要選IPS面板的顯示器。
如果你不玩游戲,對畫質也沒有什么高的要求,預算比較緊張。就日常家庭使用或者辦公使用顯示器的話,那么只要買一般的TN屏顯示器就能滿足你的需求。
如果你不玩游戲,對畫質有點要求。那么我會建議你購買IPS或者VA的面板,都是可行的,當然一分錢一分貨。
如果你主要玩游戲,對畫質不是很敏感。因為電子競技對于顯示器刷新率和響應速度有很高的要求,我會建議你買一個高刷新率和極速響應的TN屏顯示器。
如果你偶爾玩游戲,對畫質有一定的要求。那么請你犧牲一下響應速度和高刷率,一般的IPS、VA都是可以的。
如果你主要用來玩游戲,對畫質很敏感,然后還想擁有高體驗。IPS有高刷新率的面板可供挑選,當然響應速度相對于TN也是會有一定犧牲的,而且價格也會比較高,比如ROG的PG279Q也擁有高達165Hz的刷新率。
如果你對畫質有很高的要求,達到專業需求級別的。那么選的顯示器只能說不會適合電子競技,只能說偶爾娛樂娛樂是可以的,因為為了穩定輸出高畫質,必然需要犧牲高刷新率和響應速度,目前的話也只有IPS面板能夠做到在綜合素質上壓制其他面板。
當然這里也只是籠統的對顯示器面板進行了分析,分析了顯示器幾種面板的大體上的特性,當然是存在特殊的情況的,我們需要有特殊情況特殊對待。比如這里就不談 ΔE 這些東西了,畢竟知道 ΔE 意義的小伙伴還真沒幾個不知道怎么選擇顯示器的。這里的建議對于我們普通消費者選擇顯示器而言應該已經足夠了。
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中文名為有機發光顯示技術,曾被譽為“夢幻顯示技術”,如今已經在手機市場“爛大街”。當然,“爛大街”并非貶低OLED,只是借此說明OLED在手機市場的常見度,倒不如說除了長時間觀看畢竟“累眼”之外,OLED在亮度、色彩等方面都遠勝傳統的LCD屏幕。
隨著OLED屏幕在手機市場成為主流,OLED面板的產能持續提升后,顯示面板廠商也在尋找新的銷售市場。電視市場首當其沖,原本動輒售價過萬的OLED電視,如今只要幾千塊就能搬一臺回家。
電視市場之后,筆記本電腦市場成為下一個被盯上的目標,從2021年開始,使用OLED屏幕的筆記本電腦就開始頻繁亮相,并且價格對比往年的同類產品在價格上有著明顯的下降。
隨著OLED屏幕普及大潮來到第二年,去年就十分鐘情于OLED,在旗下多個產品線推出OLED筆記本電腦的華碩就再次為我們帶來了新的產品——華碩無雙系列。華碩無雙推出后,不少小伙伴都在后臺詢問小雷這款電腦是否值得買,OLED屏幕好不好用等,既然大家都好奇,那么小雷就和大家聊聊OLED屏幕的優缺點吧。
OLED屏幕的優點有哪些?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更高的亮度、更純粹的色彩、更高的對比度等,OLED對比傳統的IPS在多項參數上都有著明顯的提升,對于用戶而言觀感差距也是十分明顯。甚至不需要將兩臺電腦擺放在一起對比,只要是長時間使用IPS屏幕的用戶,在看到OLED的第一時間都能感受到其與IPS的不同之處。
對比傳統的IPS屏幕,OLED屏幕的優點非常多,對于喜歡用筆記本電腦追劇、看電影、打游戲的朋友而言,OLED屏幕所帶來的提升是十分明顯的。因為OLED屏幕普遍支持Windows的原生HDR模式,在開啟HDR模式后,玩家就可以打開游戲里的HDR選項,享受真正的次世代畫面。
為什么傳統的IPS屏幕不支持HDR模式?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對比度不夠,無法達到開啟HDR模式所需要的標準,對比度不夠的情況下強行開啟HDR只會導致畫面過曝,甚至不如常規模式;二是亮度不夠,傳統的筆記本電腦IPS屏幕亮度往往限制在300尼特-350尼特,少數會達到450尼特或500尼特(MacBook),這個亮度下的屏幕僅能滿足最基礎的HDR標準,強行開啟的話效果同樣不佳。
簡單來說,傳統的IPS屏幕因為先天上的不足(主要是發熱及成本問題),在筆記本電腦上基本和HDR模式無緣,導致Windows系統的HDR模式在筆記本電腦上大多數時候都淪為擺設。
對于IPS屏幕來說難以解決的對比度及亮度問題,在OLED屏幕的面前卻連問題都算不上,OLED屏幕可以精準的控制每一個像素點的開關,通過完全關閉指定像素點來達到極高的對比度(理論上OLED的對比度是無限大,取決于亮度上限),而且OLED屏幕的亮度可以輕松達到800尼特以上(以iPhone為例,峰值亮度高達1200尼特,部分國產手機的局部亮度甚至高達1500尼特)。
可以說想要在筆記本電腦上普及HDR,只有OLED或mini-LED兩個選項,短期內可以普及的則只有OLED,mini-LED雖然是更好的選擇,但是目前仍然面臨產能、成本、良品率等多種問題,僅小批量用于部分高端顯示器和平板電腦(iPad Pro)。
OLED屏幕除了支持HDR模式,讓筆記本電腦也可以在線享受杜比視界電影外,還有什么優勢?作為被人們寄予厚望的屏幕面板,OLED的優勢自然不止色彩、亮度和對比度(雖然這些已經是一塊屏幕最重要的三個參數),OLED因為采用不同于IPS的發光方式,所以它的響應時間遠低于傳統IPS。
對于游戲玩家來說,響應時間一直都是游戲筆記本電腦的一大痛點,只是最近兩年快速液晶成為主流后情況才有所好轉。而在快速液晶普及之前,筆記本電腦上的多數游戲玩家都不得不忍受6ms以上的響應時間,過高的響應時間對于FPS玩家來說能夠直接影響到游戲體驗和玩家發揮。
如果是同時擁有游戲本和電競顯示器的玩家,只要分別嘗試過在游戲本自帶屏幕和電競顯示器上游玩同一款FPS對戰游戲,那么很輕松就會發現兩者的體驗差距。游戲本普遍3ms甚至更高的響應時間,讓屏幕上的殘影停留時間變得更長,加上高幀率更是會讓這種情況變得更加嚴重。
目前,游戲本中響應時間能夠達到1ms的產品少之又少,而且不少都是通過技術手段將3ms“加工”成1ms的。雖然對于多數玩家來說已經夠用,但是對于能夠將輸贏歸咎于今天出門多走了一步,導致體力消耗過度拉槍力氣不夠于是輸了比賽的“硬核玩家”來說,硬件上的落后顯然是不可接受的。
而OLED屏幕就能夠滿足這些玩家的要求,以華碩推出的OLED顯示器為例,響應時間僅為0.1ms,甚至低于人眼對畫面變化的感知時間上限。簡單來說,在OLED屏幕下不管你的畫面轉得有多快,都幾乎不會出現拖影問題(除非亮度過低或幀數過低),完美解決“硬核玩家”的需求。
在娛樂方面OLED屏幕有著天生的優勢,只要成本降低到IPS的級別,那么將有著碾壓般的優勢。OLED屏幕既然有這么多優點,難道除了成本高之外就沒有缺點了?當然不是,OLED的缺點并不少,而且都頗為“致命”。
OLED確實有著許多的優點,但是它的一些缺點也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前面我說過,OLED是通過控制單顆像素點的明滅來控制顯示的,而OLED的像素點是有壽命上限的,當壽命耗盡或長時間停留在一個亮度時,就有幾率出現故障,比如無法熄滅、無法點亮等,這就是OLED最致命的問題——燒屏。
在OLED進軍手機市場的初期,許多頭部廠商的手機都面臨著燒屏的困擾,以至于OLED屏幕一度成為手機用戶避之不及的賣點,直到后來通過技術和系統的雙向改進,才逐漸解決了燒屏問題,也讓用戶接受了OLED屏幕。
雖然使用在筆記本電腦上的OLED屏幕已經是經過技術升級后的新一代材質,但是燒屏問題依然存在,而且比手機燒屏的可能性更高。因為電腦的持續亮屏時間往往都是以小時為單位,有時候甚至會早上開機直到晚上關機才熄屏一次。
而在亮屏的過程中,Windows的底部任務欄有70%以上的像素點都處于靜止不變的狀態,如果不進行針對性的優化,在OLED屏幕上可能只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你就能夠得到一條“永久任務欄”,即使進入全屏模式,底部的任務欄依然會頑強的“堅守”在崗位上。
除了燒屏問題,OLED屏幕的功耗問題也值得關注,雖然OLED屏幕的整體功耗比要優于IPS屏幕,但是因為亮度遠高于后者的緣故,實際耗電量往往更高,在相關測試中同配置的OLED筆記本電腦實際續航要比IPS版低20%。
對于一直努力提升輕薄本續航的筆記本電腦廠商而言,OLED屏幕可以直接讓他們的續航優化努力“一朝回到解放前”。在續航之外,OLED屏幕的PWM調光也會加重眼睛的負擔,簡單來說就是使用OLED屏幕時你的眼睛更容易進入疲勞狀態。
除了以上的缺點,還有一些系統上的問題仍有待解決,比如Windows系統的色彩管理問題,因為缺少對應的色彩管理機制,導致Windows在使用高色域的OLED屏幕時反而會出現色彩失常的問題。
可見,OLED屏幕的缺點并不少,而且都頗為“致命”,那么OLED屏幕是不是就不值得買呢?非也,小雷認為就目前的OLED筆記本電腦價格而言,其實已經值得入手,因為上面提到的缺點,各大筆記本電腦廠商早已開始著手解決。
以華碩為例,他們的OLED筆記本電腦自帶OLED管理程序,會通過定時微調顯示區域的方式來防止某部分像素點被長時間激活,同時自帶的色彩管理系統會接管Windows的色彩管理,讓OLED的色彩優勢能夠得到正常釋放。OLED的PWM調光問題也可以借鑒手機端的模擬DC調光方式來解決,所以唯一缺少具體解決方案的可能只有功耗問題。
所以,對于影視游戲愛好者來說OLED屏幕是完全值得一試的,至于工作黨,小雷建議還是選擇傳統的IPS屏幕,等OLED更成熟后再入手。不過,小雷已經能夠預見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們應該能夠看到大批量的OLED筆記本電腦上市,也許其中會有驚喜也說不定。
筆記本的使用過程中,屏幕是否看著“舒服”至關重要,而影響屏幕顯示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本文我們就來一一梳理。
屏幕尺寸
目前筆記本屏幕的常見尺寸包括11.6英寸、13.3英寸、14英寸、15.6英寸、16英寸和17.3英寸。如果你經常攜帶筆記本外出,請優先挑選14英寸或更小尺寸的筆記本;如果你平時都將筆記本放在家里、辦公室或宿舍等固定場所,15.6英寸或更大尺寸的產品能讓你看得更爽。
現在視野和尺寸相對完美的就要數16英寸的屏幕面板
顯示比例
筆記本屏幕的顯示比例主要以16:9和3:2為主,都是14英寸的筆記本,配16:9顯示比例的屏幕可以讓機身變得更瘦長,而且更加適合看視頻;配3:2顯示比例的屏幕可以縮短機身長度,有利于壓縮屏幕上下邊框寬度提升屏幕占比,而這個顯示比例也更加適合辦公,一屏可以顯示更多內容。
分辨率
筆記本屏幕分辨率越高,畫面顯示的就更精細,但也會帶來文字和圖標變得過小等問題,需要使用Windows 10顯示設置的“縮放”功能放大到125%~150%才能看得清楚。對絕大多數普通用戶而言,FHD級別的分辨率足矣,超過2K的分辨率更適合從事專業設計類和圖形類的工作者。
刷新率
筆記本屏幕的標準刷新率為60Hz,少數游戲本則會配備120Hz、144Hz甚至240Hz刷新率的屏幕。這些超高刷新率的屏幕常被游戲玩家稱為“電競屏”,可以有效降低動態畫面的模糊和畫面撕裂等問題,讓游戲體驗更加順滑流暢。如果你喜歡玩大型3D游戲,挑選一款采用144Hz刷新率屏幕,且配備GTX1660Ti或更高級別獨立顯卡的游戲本還是很有必要的。
屏幕材質
筆記本屏幕按材質可以分為LCD和OLED。其中,LCD屏幕包含TN面板和IPS面板,前者成本最低,存在可視角度(主要是垂直方向)偏低的問題,角度一大屏幕就會出現偏色和泛白的現象。IPS面板的優勢是可視角度更高,介于170度~180度之間,目前4000元以上價位筆記本的屏幕大多都配備了IPS面板。
TN屏幕
IPS屏幕
OLED材質屏幕的優勢是色彩豐富、對比度更高,在顯示純黑畫面時幾乎不耗電,結合黑色的桌面和深色背景有利于延長筆記本的續航時間。但是,OLED屏幕的成本很高,在筆記本領域只有超過萬元的極少數產品才有所獵裝,屬于頂配筆記本的專利。
色域
色域影響著屏幕對色彩的還原,色域越高意味著屏幕色彩顯示更精準,看著更舒服。目前,筆記本屏幕的色域普遍以45% NTSC、72% NTSC和100% sRGB為主。其中,45% NTSC普及度最高,色彩表現相對最差。72% NTSC和100% sRGB都屬于“高色域”,二者擁有相同的理論效果,只是100% sRGB更適合從事專業圖像設計的人士。
高色域屏幕是從事設計類工作用戶的剛需
霧面屏
早期的筆記本屏幕存在“霧面屏”和“鏡面屏”,兩類屏幕面板都直接“裸露”,只是“鏡面屏”在屏幕面板表面增加了一層鍍膜,形成了類似鏡面的效果,看起來非常高檔。然而,這種鏡面效果存在嚴重的反光問題,無論是日光還是燈光都會影響屏幕正常的觀看,因此最近幾年上市的筆記本新品幾乎都是“霧面屏”。
玻璃蓋板
除了支持觸控操作的筆記本,現在還有很多輕薄本都在屏幕面板表面覆蓋了一層玻璃蓋板,可以起到保護屏幕的作用,也讓機器顯得更加高檔。但是,保護玻璃會增加整機的重量,且帶來一定的反光問題,屬于昔日“鏡面屏”的進階版。
防眩光涂層
哪怕是“霧面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反光。因此,現在很多筆記本都會在屏幕面板(或保護玻璃)表面增加一道防眩光涂層,可以進一步降低光線的折射問題,最大限度保證戶外(燈下)使用筆記本的感官體驗。
更換屏幕
絕大多數筆記本的屏幕都是可以拆卸的,如果你對屏幕色彩或分辨率不滿意,可以自己在淘寶上購買屏幕面板,然后自行替換升級。
如今新款筆記本屏幕面板大多采用了eDP接口,只是該接口存在單通道和雙通道的分別,后者擁有30Pins的針腳,可以支持更高分辨率的信號。如果你日后有升級屏幕的需求,一定要提前確認筆記本和(新買)屏幕面板之間是否兼容。
如果你對筆記本屏幕背后的技術感興趣,還可以參考CFan早前發布的這些文章:
攻陷手機之后 OLED屏幕又看上了筆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