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在前兩天,托尼看到了這么一條微博,說三星明年的 S23 系列手機將全部搭載高通驍龍芯片。


    這事兒還真不是空穴來風,在高通 2022 年第四季度的財報電話會議上,確實有這么個說法。


    也就是說,明年三星自家的旗艦手機 Galaxy S23 系列,不會再使用自家的獵戶座 Exynos 芯片了。


    這個事情其實幾個月之前也有海外博主暗示過,現在看來應該是實錘了。


    誰說 Exynos 旗艦芯片還在開發中的? ▼


    提到獵戶座這東西,其實托尼還是挺感慨的,當年明明做得有聲有色的芯片,怎么就淪落到這部境地了呢。。。


    要知道,三星不光代工芯片,也有自己的芯片產品 Exynos 獵戶座系列,而且之前做得還不錯。


    所以托尼打算借這個事情和大家簡單嘮嘮獵戶座的發展史,其實它以前比你想象的要強不少。


    首先獵戶座并不是什么新秀,三星早在 2009 年就推出了一款叫做 S5PC110 的芯片,后來也被命名為 Exynos 3110 。


    這款芯片在當時用上了先進的 45nm 工藝,采用 ARM Cortex-A8 的單核 1.2GHz 核心,不僅支持 3D 游戲,甚至還能硬解碼 1080P 視頻。。。


    S5PC110 用在了第一代 Galaxy S 手機和自家平板上,別的品牌也跟著吃上了這款芯片,比如谷歌親兒子 Nexus S ,以及當年在國內小有名氣的魅族 M9 。


    還有一個很多人不知道的事,當年果子哥還沒有自研芯片的時候,前三代 iPhone 用的其實也是三星家的芯片。


    其中 iPhone 3GS 采用的 S5PC100 ,就是 Exynos 3110 的前身。


    而在那之后,Exynos 3110 的繼任者 Exynos 4210 表現同樣出色,除了自家的 Galaxy S2 之外,另外一款重量級開山之作 Galaxy Note 也搭載了這款芯片。


    隨著工藝的不斷進步,三星自家的制程也逐漸升級到 28nm 甚至 14nm,除了產自家芯片,甚至還能接到蘋果的芯片訂單。


    尤其是在 2015 年前后,由于三星率先研發出了 14nm 先進制程,讓自家的 Exynos 7420 芯片表現特別出色,當年的 Galaxy S6 系列和魅族 PRO 5 用的就是這款芯片。


    三星自家的旗艦手機通常會采用雙芯策略,也就是韓版和歐版采用獵戶座芯片,而國行和美版采用高通驍龍芯片。


    但是在 S6 的那個年代,全球版本統一搭載 Exynos 7420 芯片,壓根就沒高通什么事兒。。。


    反倒是當時臺積電 20nm 工藝下的高通驍龍 810 芯片問題很大,堪稱初代目火龍,跟現在三星代工的驍龍 8 可以說是臥龍鳳雛。。。


    所以在前幾年,高通并不像現在這樣穩坐旗艦芯片老大位置,大家可以說是打的有來有回。


    可是當年三星芯片做得這么好,現在卻嚴重翻車了,甚至連火龍 8 芯片都要比它好一點。。。


    至于為啥翻大車,托尼覺得可能是有兩個原因導致的,一是三星花費了巨量的人力財力研發自家架構,但卻沒有砸出什么水花。


    通常來講,大多數廠商的芯片采都會采用 ARM 公版架構,高通、三星、華為和聯發科都是 ARM 的常客。


    但這樣的缺點就是各家芯片往往拉不開太大的差距,而且沒法自己深度調教,所以高通和三星都想自己整點科技與狠活,分別于 2012 和 2015 年推出了自家的架構。


    其中高通的架構叫做 Krait 環蛇,結果三星更是心狠手辣,給自家架構起名叫 Mongoose 貓鼬。


    為啥呢,因為貓鼬是蛇類的天敵。。。


    這中間的過程我就省略不講了,直接給大家省流:兩家的自研架構表現都不盡如人意


    兜兜轉轉一圈,最后高通和三星還是選擇了 ARM 的公版架構,高通雖說有 Kryo 架構,但也只能算是個魔改版。


    自研這條路暫時行不通也就算了,而另一方面,三星芯片翻車的第二個原因,就是最新的 4nm 工藝不知道哪里出了大問題,工藝特別拉胯。。。


    后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三星代工的高通驍龍 888 和驍龍 8 不知道坑了多少手機廠商。


    最慘的是,驍龍芯片代工不行也就算了,自家的 Exynos 芯片好像更爛啊。。。


    爛到什么程度呢?它的極限性能功耗甚至比已經很糟糕的驍龍 8 還要再高一點,12W 的功耗都快趕上 MacBook Air 了。。。


    去年三星的旗艦手機 S21 系列好歹還和之前一樣,韓版和歐版采用 Exynos 2100 芯片,國行和美版則采用驍龍 888 。


    結果到了今年的 S22 系列,連韓國人自己都不用了,只有歐洲的怨種用戶還在用 Exynos 2200 。。。


    你想想,比驍龍 8 還要差的 Exynos 2200 ,那使用體驗能好嗎?


    所以三星現在遭遇了雙重困境,放棄自研架構改用 ARM ,結果又陷入了 4nm 工藝翻車事件,Exynos 芯片能好用才怪。。。


    然而市場份額不等人,最好的方法就像開頭說的那樣,全部改用臺積電代工的芯片。


    所以這里又產生了一個很蛋疼的事,連自家手機芯片用的都是臺積電,那現在所有人都知道我三星代工不行了。。。


    不過話說回來,這并不意味著三星自家的芯片就徹底玩完了,別忘了三星可是全世界智能手機銷量最高的品牌。


    而在這其中,占據銷量大頭的并非旗艦手機,而是中低端手機。


    雖說 Exynos 的旗艦芯片拉大胯,但給自家中低端手機用用還是沒啥問題的,比如 Galaxy A 系列等等。


    而且三星對自家的 3nm 工藝還挺自信的,如果可以在和臺積電的 3nm 的對決中搶先一步的話,還可以扳回一城。


    話是這么說沒錯,但是就算工藝制程上去了,獵戶座本身的芯片設計也是個問題,到底是接著用 ARM 還是想別的辦法,都是讓三星頭疼的事情。


    到時候獵戶座的旗艦芯片就算重出江湖了,也不一定就能超越高通驍龍,再說了現在還有個聯發科天璣呢。。。


    希望自家手機的芯片易主高通,只是三星的緩兵之計吧。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水深火熱的歐洲用戶終于不再是大冤種了。。。

    了圖像傳感器的生意,最近三星又開始在 SoC 上打起了「小算盤」,背起了「小九九」。在高通首發驍龍 888 的峰會上,三星并未出現在宣傳頁面之上,引發了不小的猜測。

    循例,我們先看幾組數據。

    1. 據 TechInsights 的分析,驍龍 865 芯片加上 X55 基帶組成的芯片組價格大概為 150 美元,驍龍 888 的價格在此基礎上還會上浮一些。
    2. 蘋果 A14 芯片的成本則約為 40 美元,加上 X55 基帶組成芯片組的價格也僅為 130 美元左右。
    3. 蘋果 M1 芯片的成本在 40~50 美元,而 MacBook 上同級別的 Intel 酷睿系列處理器價格大約在 200~225 美元。

    三星應該早就算過這筆賬,自研芯片要比向高通購買芯片的成本低很多,甚至還能向外輸出,再賺一筆。

    ▲ 圖片來自:sammobile.com

    三星與高通的關系復雜的很,既是合作者也是競爭者。每年三星的旗艦手機都會采取「雙芯」策略,既是高通 8 系旗艦芯片的首批用戶,也是自家 Exynos(獵戶座)的忠實擁躉。雙方看起來看起來合作無間,但背后,卻各懷心思。

    Galaxy S21 放棄驍龍 888,專注 Exynos?

    三星沒有給高通站臺,似乎暗示著,三星即將發布的 Galaxy S21 系列會放棄「雙芯策略」,一心一意的使用獵戶座。不過沒過多久,隨后網上就爆出了 S21 系列的 GeekBench 跑分,明示 S21 有高通驍龍 888 的版本,且從跑分來看,高通版本的跑分依舊略高于此前曝光的獵戶座版本。

    ▲ 疑似 Galaxy S21+ 跑分截圖,左:Exynos 2100,右:高通驍龍 888.

    因此,三星會繼續在 Galaxy S21 系列上,延續雙芯策略,不同市場投放不同芯片產品,比如在美國、中國市場會主推高通版本,韓國、歐洲等地則提供獵戶座版本。

    另外今年,5nm 的高通驍龍 888 芯片交由了三星生產,同時,三星也一并會生產 5nm 的 Exynos 1080(以及還未發布的 2100),兩者關系依舊曖昧。

    ▲三星 Galaxy S21 Ultra 5G 官方視頻.

    不愿出現在高通的「名單」里,十有八九是三星自己的要求,畢竟自家還有 Exynos(獵戶座)芯片業務,自己的年度旗艦總不能幫別人站臺吧。

    高通這邊其實心里也清楚,盡管三星的獵戶座性能一直差點「火候」,且市場認可度也不是同一級別,但獵戶座依舊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對手,仍需枕戈待旦。

    在一些「重要」的時刻,互相回避,對雙方而言可能是最好的做法。

    Exynos 沒落全因它,強如高通也翻車

    三星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廠商,產業涵蓋芯片、閃存、屏幕、攝像頭、圖像處理器,能夠完全實現全產業鏈自給自足,也很善于為自家設備研發處理器,Exynos 系列處理器亦是如此。

    ▲ 搭載三星 Exynos 3110 處理器的 Nexus S . 圖片來自:TheVerge

    不過在確立 Exynos(獵戶座)命名之前,三星的處理器型號多是數字與字母的組合,比較混亂。一直到 2007 年被蘋果選中,成為前三代 iPhone 的處理器,才慢慢被大眾熟知,進入大眾視野。

    后續,三星決心發力 Android 平臺,Exynos 型號確立,2010 年推出的 Exynos 3 系列被運用到了三星 Galaxy S、Nexus S、Galaxy Tab 以及魅族 M9 上,其中三星的 Galaxy S、Galaxy Tab 系列產品線一直延續至今。(另外,iPhone 4 的 A4 處理器也是 Exynos 3110 的魔改版本。)

    ▲ 三星代號「貓鼬」的自研架構. 圖片來自:gsmarena.com

    如果把 2010 年 Exynos 確立,作為 Exynos 的一個分水嶺的話,那下一個分水嶺就是 2015 年,Exynos 開始采用自研架構,代號「貓鼬」。高通自研架構代號「金環蛇」,三星代號貓鼬,意味明顯,就是要克高通,奈何故事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 魅族 Pro 5 選擇了三星 Exynos 7420 處理器.

    2015 之前,Exynos 采用的是 ARM 公版架構,Exynos 的 SoC 性能表現逐漸逼近高通驍龍。Exynos 策略激進和超前,先于高通采用大小八核和 A57 架構,甚至 2015 年的 Exynos 7420 完全超過高通驍龍 810,甚至能與蘋果 A8 掰掰手腕。

    彼時,由于專利問題,三星 Exynos 處理器不支持 CDMA 網絡(中國電信),無法全網通。再加上國產廠商全部站隊高通,即使強如 7420 也只被魅族選到。高通贏在市場,而三星的 Exynos 則贏在性能。

    ▲ 三星 Exynos 8890 處理器采用自研 M1 架構。圖片來自:ANANDTECH

    之后,有了這份自信,三星也覺得時機成熟,欲自行研發架構,放棄 ARM 公版。此時,Exynos「貓鼬」完勝對手高通驍龍 820。

    但也就在此時,三星 Note7 出現「爆炸門」,Exynos 銷量與三星的口碑一落千丈。此后,三星 Exynos 開始借鑒蘋果 A 系芯片的特點,瘋狂堆砌單核心性能,但又無法控功耗與散熱,性能表現開始不如當時的驍龍 8 系芯片。

    ▲ 來自歐洲三星用戶的請愿。圖片來自:change.org

    三星的 Galaxy S20 系列搭載的 Exynos 990 由于跟驍龍 865 性能差距較大,歐洲三星用戶更是在網站上發起了「請三星停止向我們售賣搭載 Exynos 處理器的手機」的請愿。三星 Exynos 芯片風頭不再。

    重新擁抱公版 ARM,Exynos 又行了

    在三星 Exynos「貓鼬」翻車之前,高通就已在自研架構 Krait(金環蛇)上鏖戰多年,最終由于 810、820 的失敗而放棄自研架構,重新回歸到 ARM 公版架構,之后的高通 8 系旗艦處理器再也沒有拉過胯。

    無獨有偶,三星在 2019 年 11 月解散自研架構部門,迷途知返,重新回歸到 ARM 公版架構。三星基于 Cortex-A77 推出了 Exynos 880、980,基于 Cortex-A78 推出了 Exynos 1080,這三款處理器定位中高端,并未到旗艦級別。

    其中,Exynos 980 是三星與 vivo 合作共同研發,已出現在 vivo X30 系列手機上,同時,880 則出現在 vivo Y51s 與 Y70s 走量中端機上。至于 2020 年底即將出貨的 Exynos 1080,也將會由 vivo 首發,出現在 X 系列新作 X60 上。

    ▲ 搭載三星 Exynos 980 處理器的 vivo X30 Pro.

    除了驍龍 888,預計三星 Galaxy S21 系列搭載的 Exynos 旗艦芯片會是 2100,也是三星拋棄「貓鼬」架構后,推出的首款旗艦芯片。從最近泄露的跑分來看,Exynos 2100 與驍龍 888 分數接近,相差不大,曾經的 Android 之光又回歸了。

    2021 年 Exynos 能不能翻身,全靠國產機

    三星的獵戶座 Exynos 重新回歸正軌,但三星 Galaxy 系列手機成績卻一落千丈。在 Note7 事件之后,三星手機的國內市場份額連年縮水,從 20% 一路萎縮到 1% 左右。這也就意味著「新」的 Exynos 處理器無法通過 Galaxy 手機去占領市場。

    ▲ 三星 Exynos 與 vivo 合作僅僅是個開始。圖片來自:三星 Exynos 微博

    所以,三星便把目光瞄向了出貨量靠前的國產廠商們,出貨重心則是驍龍較為薄弱的中端處理器產品。首先,在 2019 年末三星宣布與 vivo 達成合作,中高端機型陸續搭載 Exynos 處理器,其次,在 2021 年計劃與小米、OPPO 等廠商合作,將 Exynos 處理器供給更多中低端機型,漸漸提升市場份額。

    最近「華為斷供」給了不少廠商和供應鏈機會,畢竟華為手機和海思芯片的市場占有率頗為可觀。最近 Counterpoint 的調查數據可知,海思的市場占有率約為 16%,位列第三,前兩位為高通與聯發科,而三星的 Exynos 則位列第四,占去 13%。

    海思不確定的未來,給芯片市場其他玩家帶來了新的機遇,芯片想要提升占有率,一定要與產品掛鉤。此前,三星 Exynos 已在頻繁接觸幾大國產廠商,在 2021 年應該會有很多動作。

    除了海思留下的機會外,近期榮耀品牌也獨立出來,以減少「斷供」的影響。榮耀品牌有接近 15% 的國內市場份額,但獨立之后,榮耀手機到底搭載誰家的芯片一直都不明朗。

    就在截稿當天,三星 Exynos「點贊」了榮耀 HONOR 的一條 11 月 30 日的微博,寓意曖昧。不排除,三星 Exynos 正尋求與榮耀合作的可能,甚至可以大膽的猜測在三星「點贊」之時,已經達成了合作意向。

    用中端芯片去提高市場份額算是一條路,另外,對于三星 Exynos 來說,想要達到類似蘋果 A 系芯片的影響力,更重要的還是獲得市場的認同感,這部分無法一蹴而就,只能慢慢靠性能優異的高端芯片來教育市場,而這個過程的第一步就是來看旗艦 Exynos 2100 的具體表現了。

    三星心里裝滿了芯片市場的生意

    打算稱霸全球市場,歸根到底還是覬覦這份「生意」。開篇所列舉的數據就很能說明問題,采用自研芯片,既能大幅降低自家設備的成本,可以減少對供應商的依賴,避免意外狀況。近期蘋果擺脫 Intel,推出自研 M1 芯片的 MacBook,以及 Google 也開始打算為 Pixel 設備定制芯片,都給了三星不少的啟發。

    ▲ 三星 Galaxy S21 渲染圖。圖片來自:t3.com

    三星電子的市值已超越英特爾,穩坐世界第一。半導體業務就是三星電子的「搖錢樹」,但其中最賺錢的并非是 Exynos 處理器,而是 NAND Flash 和 DRAM 存儲芯片,均占比超過 40%,Exynos 和 CMOS 傳感器業務相對比較薄弱。

    還記得在《索尼沒有一億像素就沒人愛了?》這篇文章中提到,三星有一個「半導體愿景 2030」的計劃,目標就是全球稱霸,重點就是 Exynos 處理器和 CMOS 圖像傳感器,前者目標高通,后者狙擊索尼。

    與圖像傳感器業務類似,接下來的十年內,三星會持續加碼投資 Exynos 芯片,建工廠、擴產線、增產能、加人手。

    Exynos 此前「貓鼬」自研架構之路已及時被修正,重回 ARM 公版架構,再加上三星電子的擴張策略,相信 2021 年我們能看到更多搭載 Exynos 處理器的國產手機問世,甚至冒出幾臺搭載 Exynos 旗艦芯片的高端手機,也不要意外。三星 Galaxy 系列手機失去的市場份額,接下來很有可能被 Exynos 芯片搶回來。

    2010年推出的Galaxy S開始,三星隨著這一系列的成長逐漸成為全球手機市場的領跑者之一。三星的AMOLED屏幕、存儲芯片、攝像頭等硬件在這期間改變了智能手機的形態,首次展示這些硬件的Galaxy S系列,也影響著三星手機產品和更多的智能手機。




    正值Galaxy S系列最新旗艦手機Galaxy S10發布,小雷(微信:leitech)對歷代產品進行了一次回顧,每翻過歷史的一頁都能看到這一系列的進化,都能回憶起Galaxy S系列那些鮮活的往事。

    開天辟地:Galaxy S

    如果查看2010年的資料,可以發現當時有不少人認為Galaxy S使用了大屏幕——這塊4英寸的800*480分辨率屏幕在當時已經是最高規格,這也是三星Super AMOLED屏幕在三星安卓手機上的首次登場。

    當時三星還有對微軟的WP7和自家的Bada OS押寶,Galaxy S不過是手機市場多面出戰其中之一的方案。但正是這其中之一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優異表現,使得Galaxy S成為三星的主力旗艦系列,安卓成為三星手機首選系統。

    已經進入手機行業和供應鏈多年的三星,在屏幕之外的其他硬件上也有了制造能力,可以由自身提供幾乎所有的零件,而不受外部供應商的影響。




    Galaxy S采用了三星的蜂鳥處理器,之后被命名為Exynos 3110的這款處理器也是三星Exynos處理器的開山之作;機身配備了512MB內存與8/16GB的存儲組合,在當時已是大容量;主頁鍵雖然也放在中間,不過為了規避跟iPhone過于相似還是改成了方形。

    就這樣一個現在看去十分過時的配置,讓Galaxy S在當時還是一片混沌的安卓手機市場以性能和體驗脫穎而出,成為當時的安卓機皇,也拉開了延續至今的三星旗艦手機Galaxy S系列的序幕。

    繼往開來:Galaxy S II

    系列第二作Galaxy S II強化了Galaxy S的旗艦地位,采用了升級至4.3英寸的800*480分辨率Super AMOLED Plus屏幕,處理器使用三星的Exynos 4210雙核處理器,內存提升至1GB,800萬像素的后置攝像頭首次提供了1080P攝像功能,可以說Galaxy S II是一次全面進化。




    屏幕進一步“長大”的Galaxy S II有了8.49mm的當時最薄機身,后殼紋理加持讓整個手機時尚不少,當時htc和索尼等國際品牌產品表現已有下滑趨勢,Galaxy S II一舉成了當年最受歡迎的安卓手機。

    Galaxy S II的大受好評使得三星開始對安卓手機市場全力以赴:半年達成1000萬臺銷量,兩年共出貨量4000萬臺,這對在手機產品深耕多年的三星來說,已經是里程碑級別的成績。

    首攀高峰:Galaxy S III

    俗話說三歲看大,三歲的Galaxy S III也首次有了Galaxy S自己特有的設計風格,同以往與iPhone總有那么點相似度的硬朗直板風格分割開,變得像“鵝卵石”一樣圓潤有曲線,配色也開始加入更多的變化讓人印象更加深刻。

    Galaxy S III的Super AMOLED屏幕繼續增大,提升至4.8英寸大小也實現了720P高清分辨率,首次用上了跑分上萬的四核處理器Exynos 4412,視頻解碼功能表現不錯,當時還可以拆卸的電池達到了2100毫安時。




    和硬件上的穩固提升相比,三星在Galaxy S III上也提供了升級幅度不亞于以前的軟件體驗,系統基于谷歌開始優化流暢性的安卓4.0打造,S Voice等三星安卓手機定制應用開始加入,與其他品牌拉開差異。

    雖然硬件上還沒有很好地支撐起軟件,但三星打造軟件體驗的基礎從此打下。Galaxy S III的銷售成績也更上一層樓,預售成績達到900萬臺,全球銷量更是突破了5000萬臺。

    抗衡iPhone:Galaxy S4

    由于大屏旗艦Galaxy Note系列也獲得了成功,Galaxy S系列從S4開始轉變為尺寸較小的上半年旗艦定位,會提前半年使用新的處理器。從這代開始,Galaxy S手機的代數也從羅馬數字改為用阿拉伯數字表示。




    硬件上Galaxy S4也得到了一如既往的升級,用上了5英寸的1080P分辨率Super AMOLED屏幕,為了適應全球3G網絡使用了Exynos 5410和驍龍600兩款處理器,內存提升至2GB,后置攝像頭提升至1300萬像素。

    Galaxy S4相比前代在外觀上沒有較大的變化,但硬件提升和口碑疊加使得銷量已經上升至半年即售出4000萬臺,創下可與iPhone 5匹敵的新紀錄。同年三星還推出了主打三方功能的S4 Active,和實現數碼相機一樣光學變焦的S4 Zoom來拓展產品形態的邊界。

    銷量首次下滑:Galaxy S5

    Galaxy S5在外觀上的變化進一步放緩,但首次帶來了4G網絡支持和IP67防水防塵,在2014年這個手機開始變得不可更換電池、不可拓展存儲的時代,三星依舊提供了可拆卸電池和microSD拓展功能,收獲了依舊不少的用戶。




    Galaxy S5首次用上了八核處理器Exynos 5422,部分地區也為了適應網絡使用了驍龍801作為處理器,正面主頁鍵開始支持指紋識別,背面加入心率識別功能,其他硬件部分上的改變乏善可陳,屏幕為5.1英寸的1080PSuper AMOLED,內存依舊是2G,不過1600萬像素讓S5實現了4K攝像功能。

    同時代的紛紛開始嘗試金屬機身,而Galaxy S5依舊是塑料后殼,即使做了紋理化的嘗試也讓用戶頗有微詞。這也是Galaxy S銷量首次下滑的一代,頭三個月僅售出1200萬臺,成績不比以往。

    雙邊曲面屏:Galaxy S6

    2K分辨率5.1英寸Super AMOLED、Exynos 7420八核處理器、3GB內存......硬件上的升級讓Galaxy S6看起來是如此的讓人習以為常。但在這一代三星引入了雙曲面屏幕的S6 Edge,屏幕不再遇到邊框就停下來,曲面邊緣讓顯示面積跨過了邊框進一步擴展開來,讓人嘆為觀止。

    Galaxy S6全系列都用上了金屬中框+雙面玻璃的機身設計,脫離了延續多年的塑料機身重獲新生,配色上三星也做了改進,全新的寶石色在光線下反射出與曲面機身相匹配的圓潤質感,S6 Edge獨有的松珀綠更是擁有了金屬材質一般的觀感。




    得益于雙面玻璃,Galaxy S6提供了無線充電功能,不少用戶從這款手機開始體驗到無線充電。機身也不再支持microSD卡,取而代之的是32GB/64GB/128GB的內置存儲,電池容量也縮減至2550毫安時。

    雖然迎來了巨大的改變,但Galaxy S6系列的銷量并沒有超過此前Galaxy S4和Galaxy S5的同期銷售量,花了一個月才達成1000萬臺銷量。

    進一步補充:Galaxy S7

    Galaxy S7與S7 Edge是對Galaxy S6的進一步補充,機身更加圓潤貼合手掌的曲線,觀感上更像是更完整的一臺設備。1200萬像素的后置攝像頭雖然成像分辨率降低,但尺寸變大拍照表現更加出色,而且也與機身后蓋齊平不再突出。




    硬件上的改變與以往相似:處理器使用三星Exynos 8890或驍龍820,內存提升至4GB,microSD拓展回歸,電量提升到3000毫安時或3600毫安時。三星的系統體驗進一步提升,Touchwiz 6帶來了更有深度的UI設計,Samsung Pay開始可在中國大陸使用,三星用戶也能用手機刷卡。

    Galaxy S7 Edge在這一代成為銷售主力,雙曲面屏幕被更多的消費者接受,S7 Edge更成了2016年最受韓國消費者歡迎的手機。由于Galaxy Note7遭遇電池問題,Galaxy S7與S7 Edge也成了三星Galaxy S系列在旗艦位置上最為持久的一代。

    全視曲面屏時代:Galaxy S8

    全面屏的浪潮在2016年末開始掀起,三星也及時跟進,帶來了全視曲面屏大小雙機Galaxy S8與S8+。屏幕上下的邊框被盡可能地消除,5.8/6.2英寸Super AMOLED屏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寬廣視覺,為了保留實體主頁鍵的手感,在按下S8的虛擬主頁鍵時會帶來相應的震動感應。




    Galaxy S8的硬件配置提升到三星Exynos 8895或驍龍835兩種處理器版本,1200萬像素的后置攝像頭提供f/1.7光圈和光學防抖,還首次用上了USB Type-C接口。最初上市的Galaxy S8與S8+兩個版本除大小之外僅有電池容量的區別,是Galaxy S歷代以來各版本區別最小的。

    軟件上三星提供了持續的改進,有了可以插上拓展塢變為桌面模式的DeX功能,解鎖功能還支持指紋識別以外的虹膜識別與人臉識別。人工智能助手Bixby首次亮相,可以通過一個單獨的按鍵呼出。

    S系列首次雙攝:Galaxy S9

    如同從Galaxy S6到S7,Galaxy S9也同樣是對S8全視曲面屏的進一步補充:上下邊框進一步收窄提升了屏幕比例,被人吐槽甚多的后置指紋識別位置改到鏡頭下合理許多,成為了全視曲面屏手機的完全體。




    在常規的驍龍845和Exynos 9810處理器和存儲升級之外,大屏版Galaxy S9+終于實現了系列首款后置雙攝像頭,兩顆攝像頭同為1200萬像素拍照和光學防抖,讓三星Galaxy S手機出色的拍照功能依舊出色。

    超感官全視屏,全新的十年:Galaxy S10

    Galaxy S10迎來了系列有史以來的最大變化:超感官全視屏。頂部的傳感器被悉數隱藏,去除盡可能多的黑邊之后,動態AMOLED屏幕得以更加完全地展示在正面,視覺上實現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除開屏幕的變化之外,前置攝像頭改為安置在屏幕右上角的開孔處,不多打擾手機內容的顯示;期待已久的超聲波屏下指紋終于到來,與虛擬主頁鍵融為一體;超廣角鏡頭加入后置攝像頭,三攝組合帶來了更多的拍攝可能性。




    Galaxy S系列誕生至今已近十年,十代產品走下來,改變的是產品的形態和表現,不變的是三星整合研發力量推出新穎產品的奮進。AMOLED屏幕、三星最新處理器、曲面屏......新鮮的手機技術不斷地從Galaxy S手機上展現出來。

    在這個已經成熟的系列上,能看到超感官全視屏這樣的大膽嘗試,三星在歷代Galaxy S中不斷帶來新技術的熱情,我們依然在Galaxy S10中感受到。接下來十年Galaxy S手機又會帶來怎樣的變化呢?小雷(微信:leitech)期待著和三星一同見證。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