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acast投屏協議只有Win8/10系統才支持,在投屏之前我們需要對電腦硬件進行一個測試,我們Win8/10電腦經過Dxdiag.exe命令檢測和netsh_wlan_show_drivers命令進行檢查之后,我們電腦支持miracast投屏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吧安卓手機直接通過miracast投屏在電腦顯示器上。
前提條件:想要實現投屏互動的兩個設備需要連接同一WiFi【直接電腦插上網線,手機連續路由器的WIFI】。最開始的Miracast投屏是必須在同一個局域網環境下,但是Miracast協議投屏的時候,只要在一定范圍內,就能進行匹配——就想藍牙一樣,一臺設備開啟了,其余的設備只要在周圍就能搜索到。
電腦端設置:
進入設置->系統->投影到此電腦進行相關配置。(也可以直接搜索投影到此電腦或是點擊桌面下方任務欄左下角的連接->投影到此電腦進入。)
所有位置都可用
每次請求連接時【建議開啟,手機投屏到win10,右下角彈窗后不小心點到了始終阻止,然后手機就再也無法投屏到電腦了《win10投屏點到了始終阻止的解決辦法》】。
另外還可根據個人需求設置連接電源/輸入PIN配對才可連接投屏【建議開啟】。
手機端設置:
點擊桌面下方任務欄左下角的連接進行搜索設備。(若要使用智能手機投屏電腦,則在手機端開啟無線投屏功能搜索要連接的電腦設備。sharp——無線顯示(wirelessoutput);三星——allsharecast;LG/小米——miracast;HTC——媒體輸出;sony——screenmirroring……),一般來說android4.2以上是新款手機都是能支持這個協議的(只有少部分如華為P6是不支持,當然如小米2部分4.1的系統的手機也是支持的)。)
手機miracast投屏到電腦
選中要投屏的設備進行連接,此時被投屏設備會收到一條請求連接的申請“是否允許XXX在此處投影?”,點擊【是】即可開始建立投屏連接。(若被投屏設備設置了需要輸入PIN才能連接,則要求輸入PIN。)等待片刻后即可成功建立連接,手機屏幕也就出現在電腦上了。
總結:個人感覺現在Windows硬件設備對miracast協議的支持度還是太低了,導致我們Windows電腦不能直接使用miracast協議進行投屏。這也是為什么在專業的商務領域用必捷無線投屏器進行會議投屏為主。
今天的安卓用戶來說,能選擇的處理器其實是不多的。
事實上,你要不就是「藍隊」的——站在高通驍龍處理器這一邊,要不就是「黃隊」的——選擇性價比更高的聯發科天璣處理器。
除了這兩家廠商之外,就沒有第三個選擇了。
當然,放在十年前,這樣的情況幾乎是不能想象的。
如果我們將時間倒回2012,你會在安卓市場上見到非常多的處理器選擇,英偉達在那一年推出了一代神U NVIDIA Tegra 3四核處理器,三星用上了經典神U Exynos 4412四核處理器,就連英特爾、德州儀器、Marvell(邁威)都在移動端CPU市場上竭盡全力。
而在這個時間點,有一款非常值得注意的處理器進入了市場——那就是這款海思K3V2處理器。
(圖源:wikichip數據庫)
沒錯,海思K3V2并不是第一款國產處理器,甚至不是海思推出的第一款移動端CPU。
但是對比三年前那顆連山寨機都嫌棄的海思K3來說,海思K3V2在當時來說絕對算是國產CPU領域的一次飛躍,畢竟不過是發熱大了一些,功耗略高了些,絕對做到了「可用」的水平。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海思K3V2就是華為自研芯片的一個原點。
有趣的是,盡管這款處理器的在市時間不長,但在這短暫的產品生涯中,海思海思K3V2還是被配置到了數臺華為產品上,在當時以海外芯片為絕對主導的安卓市場中形成了一條獨特的風景線。
(圖源:配備K3V2處理器的華為MediaPad 10)
而其中的代表產品,就是這款,發布于2013年的華為Ascend P6。
(圖源:華為Ascend P6)
看到「6」這個數字,有的人可能會認為這款產品是同系列里的第六款產品。
事實上,華為Ascend P6只是華為P系列的第三款產品。
在它之前,華為只在國內發布過Ascend P1——那時的它還是一款普通的中端手機,并在第二年的MWC上發布了Ascend P2——這臺手機甚至直接無緣國內市場,沒給國內用戶留下多少印象。
(圖源:華為Ascend P2)
不過,因為2013年初華為Ascend D2的銷量不及預期,華為在那一年毅然決然地砍掉了D系列產品線。
自此P系列正式成為次旗艦定位的高端主力,這個產品定位直到今天依然沒有變化。
而同年年中在國內市場發布的華為Ascend P6,便成為了P系列定位升級后的第一款產品。
(圖源:華為Ascend D2)
從時間上看,華為發布于2013月6月,基本上距離我們這篇文章的撰寫時間有整整十年了。
你可以在當時的報道里看到,這款產品的國行首發定價為2688元,甚至可以算是一個頗具性價比的定價,可以看出華為想要借助這款產品一掃華為D系列頹勢的決心。
(圖源:TechWeb)
能讓華為如此信心滿滿,P6確實有其過人之處。
只要把這款產品拿在手上,幾乎每個人都能夠在第一時間感受到華為手機向蘋果、三星挑戰的一大賣點。
那就是「薄」。
(圖源:雷科技)
是的,華為P6確實很薄。
整機6.18mm的厚度,即便放到現在來看依然很夸張,以至于華為會在宣傳語上打出「世界上最薄的手機」的名號。
只是這個記錄,很快便被OPPO給超越了,這件事情我們暫且按下不表。
翻到正面,你可能認為,作為當時承上啟下的新主力機,華為P6應該會用上一塊不錯的屏幕。
但它使用的是一塊4.7寸的720P LCD顯示屏,配備了單側聽筒作為手機的揚聲器。
(圖源:雷科技)
作為對比,它的前任華為D2、同年競品小米手機3和三星GALAXY S4等一系列產品均采用了FHD+分辨率的屏幕。
所以說,這在當時算不上什么賣點。
關于這款產品為何命名為華為P6,網上一直有好幾種解釋。
(圖源:蘋果)
其中最靠譜的一種,就是要對標當時的假想敵——iPhone
按照當時的報道,余承東并沒有正面回復過這方面的提問,但在后來的采訪中,余承東說,P6這個名字是歐洲一個大運營商的EVP給取的,對方看到P6的第一反應就說:“這不是iPhone6嘛!就叫P6吧,PK iPhone6。”
(圖源:雷科技)
這個論點,也可以從產品外觀上得以證實。
不論是從側面,還是從背面去看,華為P6都和蘋果iPhone 6之間有一定的相似度,哪怕擺在一起也不會有什么唐突的感覺。
幸好,華為還是做出了一些設計上的小亮點,該機的下巴直接包裹著設備的底部,成為了后蓋延伸出來的一部分,華為在當時將這種獨特的美學設計比作一張折疊起來的紙。
(圖源:雷科技)
比起現在千篇一律的產品設計,這樣的設計確實讓人耳目一新。
不過,華為P6在設計上的亮點也就到此為止了。
為了將產品做得夠「薄」,華為P6的機身上有很多妥協的痕跡。
從上面看,你可以發現一個位置完全不對的Micro USB充電口。
(圖源:雷科技)
事實上,這個充電口的丑陋程度是華為自己都無法接受的,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官方產品展示的三十張圖里,沒有一張是頂部視角的,只有一張給了一個不甚清晰的側面,而且還通過PS把丑陋程度降低了。
(圖源:華為)
從右側看,你會發現華為P6擁有著兩個卡槽。
估計是因為太薄的機身讓其無法容納長卡槽的緣故,讓華為P6只能夠使用這種兼容式的設計。
(圖源:雷科技)
從左側看,你會在底部發現一個位置極其詭異的3.5i耳機接口。
因為機身結構限制,華為P6的耳機口只能設計在這樣一個地方,這也導致目前市面上流通的這款產品,幾乎沒有3.5mm耳機接口是完好無損的。
至于我們這個,能用,但是有雜音就是了。
(圖源:雷科技)
如上文所述,華為P6采用了一顆海思K3V2處理器。
不同于常規的K3V2,華為P6上面這顆K3V2E是「超頻版」,主頻從1.2GHz提升到1.5GHz,稱其為K3V2+也不為過。
除此以外,兩顆處理器的規格完全一致,臺積電40nm制程工藝,4*A9 CPU內核,搭配上Vivante GC4000 GPU,沒有集成通訊模塊,因此做到了當時「面積最小的四核處理器」。
(圖源:雷科技)
因為系統版本限制,我們選用舊版安兔兔進行測試。
在安兔兔3.2版本中,華為P6可以獲得12739的成績,作為對比,當時的頂級四核處理器在該軟件上能夠獲得28000分左右的成績。
即便放在當時,這個性能也不算突出。
(圖源:雷科技)
但是讓海思K3V2飽受爭議的,其實并不是性能上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兼容性,當年的華為海思是第二次做手機芯片(海思K3V2是第一顆成制式批量應用的芯片),顯然沒有自研移動端GPU架構的能力,處于對授權費用的考慮,華為選擇整合了極其冷門的Vivante GC4000 GPU。
冷門GPU的代價,就是兼容性的低下,Vivante GC4000在視頻解碼端的表現本就非常一般,到了游戲中,貼圖錯誤簡直就是家常便飯,有的游戲甚至直接就「放棄治療」了。
(經典貼圖錯誤)
其次是制程工藝,海思K3V2采用了40nm制程工藝;作為對比,當時的頂級四核處理器Exynos 5410用上了28nm制程工藝。
相對落后的制程工藝、缺乏經驗的華為海思、對標Tegra 3的1.5GHz高主頻搭配上功耗超高的Vivante GC4000,K3V2的功耗和發熱很是難看,雖然標稱性能無敵,但是運行一會兒后,哪怕是看看網頁也會發熱降頻。
(圖源:三星)
最后是通信基帶,當年海思并沒有整合基帶芯片的能力,只能用英特爾的3G基帶芯片。
英特爾的基帶水平,我想大伙是有目共睹的。
放在今天,我們還能用華為P6來干嘛?
總之,憤怒的小鳥還是可以玩玩的。
(圖源:雷科技)
8MP的主攝,放在當時也就一般水平,但是放在今天的話...
除了高光過曝以外,拍出來的效果居然還行。
(圖源:雷科技)
雖然有3.5mm耳機接口,但是因為普遍的做工問題,拿去做MP3的效果也不算理想。
作為EMUI的前身,Emotion UI 2.0的動畫效果倒是做得不錯,即便放在當時的手機上也沒有明顯的卡頓,算是為華為后續自研系統打下了一個扎實的底子。
(圖源:雷科技)
從結果來看,海思K3V2顯然不是一款完美的處理器。
但是在我看來,K3V2的失敗大多是華為海思這個行業的新人為了自己的年輕和野心而支付的學費。
直接采購高通等芯片廠商方案的確省時省力,但長期以往可能會失去核心競爭力,并隨時面臨被“卡脖子”的風險,而自主研發SoC的高額成本,必須通過足夠的銷量來攤薄才有希望撬動迭代更新的齒輪。
(圖源:雷科技)
正是因為在困難時期的堅持,華為海思才能通過不斷地積累、試錯,最終生產出麒麟990/麒麟9000這樣足以和業界一線水平處理器對標的產品,放在今天,海思K3V2的意義依然深遠。
至于華為Ascend P6,作為華為奉行高端精品戰略的里程碑之作,這款產品時至今日依然是為人所津津樂道。
盡管性能表現一般、硬件配置不高,但是這款產品在當時還是憑借著出色的外觀設計和超薄的機身設計出圈,引爆女性手機市場,成功的制造了一個新的手機品類:審美手機。
華為Ascend P6的發布,為華為之后的改變做了鋪墊,即想成功就必須要做精品,以品質而不是價格取勝。
而這,也是華為自研芯片不斷進取的重要一步。
搞科技教程】來說一下咱們的華為P6手機在刷機之后,如果變磚了,開不了機了怎么辦呢,不要說你沒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只要是經常刷機的人,多多少少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有時在root的時候失敗了也會出現同樣的情況,或著是手機進不了系統了,然后就不知道怎么辦了,下面來給在家分享一下解決方法吧,那就是采用強刷的方式刷回官方的rom固件包就可以了,下面來看看詳細操作吧:
華為P6的救磚準備工作:
1:一臺可以上網的電腦
2:手機的數據線一根
下面是詳細救磚的教程,也就是強刷教程:
華為Ascend P6的強刷教程(可救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