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玩手游,特別是momorpg和moba類手游時,大家會不會覺得在操作時特別的不方便,其實,你還缺少了一件手游利器,那就是藍牙手柄。通過藍牙手柄,你可以像是在玩電腦游戲一樣的對手游進行操作,非常的方便。下面為大家推薦幾款備受好評的藍牙手柄,助你輕松超神。

    【樂帆 g3s 藍牙手柄】

    這款藍牙手柄可以在游戲內一鍵連接,通過設置可以自由的設置搖桿靈敏度和自定義按鍵,想怎么玩怎么玩,非對稱雙震動馬達,也能帶來更好的游戲體驗。

    【北通 卡洛斯 藍牙手柄】

    采用了旋轉式的線性按鍵,能夠通過不同的下壓距離輸出不同的指令效果,特別設計了FN按鍵,提供更多的快捷按鍵功能。

    【蓋世 小雞G4 藍牙手柄】

    非對稱式的按鍵布局更加符合人體工學設計,并且還自帶有一個可收縮的手機支架,輕松讓手機變掌機,還可以根據自身的喜歡調節馬達震幅。

    【致動 N 藍牙手柄】

    左右握把設有非對稱馬達,可以根據場景表現出細膩的震動效果,并且支持邊充邊玩,無需擔心玩到一半手柄沒電。

    【飛智 WEE 拉伸藍牙手柄】

    將手機放進去就是掌機,即支持官方按鍵配置,又可根據喜好進行調整,適宜的手掌距離,手指可以輕松的跨過按鍵區觸摸屏幕,游戲聊天也能輕松搞定。

    【魅谷 藍牙手柄】

    這款手柄不僅自帶有可伸縮的手機支架,并且還在手柄的下部設計了多媒體按鍵,非常的方便。

    2021年OPPO對外公開投資有22筆,2020年僅為3筆。”


    本文為元氣資本第139篇原創文章

    分析師)康佑醍

    核心內容


    1、OPPO「3+N+X」科技躍遷戰略,芯片為核心投資點;


    2、向外:布局IoT生態;


    3、向上:布局產業鏈。


    智能手機出貨量在2016年到達頂峰后逐步下滑,整個手機市場也逐步從增量空間轉向存量空間的更新。在整體市場萎縮的背景下,部分主流廠商逐漸邊緣化,如魅族手機銷量由2016年的2200萬臺下滑至2020年的約200萬臺;錘子手機在2019年宣布破產等。隨著主流廠商邊緣化以及部分廠商的退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集中度逐步提升,2020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按出貨量計)前五企業依次為華為、vivo、OPPO、小米和Apple,CR5超過95%。


    來源:頭豹研究院

    在這種競爭環境下,國內各大手機廠商除了聚焦智能手機業務本身外,也在逐步擴大業務競爭邊界,對外投資成為巨頭廠商尋求全新增長曲線的一個重要舉措。與小米等大廠在投資領域的頻頻布局不同,“綠廠”(OPPO)在資本市場上一直存在感不強。成立于2004年的OPPO在2020之前僅有5起對外投資事件,在這一階段OPPO對于投資處于一種試水的階段,其涉及的投資領域包括文娛、電商和社交等,似乎并沒有一個很清晰的投資邏輯。

    但從2020年以來,OPPO對外投資的節奏和策略明顯發生了變化根據IT桔子數據,2020年OPPO進行了3起對外投資,而2021年全年OPPO共計對外投資22筆其投資的節奏以2020年為分界,發生了顯著變化。要探尋其投資策略的轉變,就要深入挖掘這些被投資企業,即CVC背后有什么樣的需求在驅動。

    哈佛教授Henry Chesbrough將CVC的投資動機分為戰略和財務兩個導向,這兩種訴求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往往是兼而有之。根據其比例不同,又分為4個類別:以戰略實施和產業協同為目的、進行前瞻性業務布局、傳統行業轉型和純粹的財務投資。

    純粹財務投資與傳統VC差別并不大,CVC的優勢在于公司資金來源較為穩定,退出周期更長,更類似于投資行業的家族辦公室或常青基金,國內普遍認為騰訊是財務投資驅動最明顯的代表。而基于戰略驅動的CVC無論是希望產生產業協同以占據更大的市場,還是進行新業務布局以謀求第二增長曲線,其投資往往并不會脫離原有主營業務的產業鏈——如果bilibili投資了一家醫藥公司,顯然這并不是出于戰略上的考量。

    而OPPO的對外投資則主要是為了契合其自身的戰略規劃。


    來源:烯牛數據


    3+N+X科技躍遷戰略,芯片為核心投資點

    普遍來看,各大手機廠商的戰略基本聚焦于三個大方向:完善產業鏈、提升技術深度和拓展業務邊界。OPPO也不例外,2020年2月,OPPO公布了三大發展計劃,分別為關于芯片自研的“馬里亞納計劃”、涉及軟件工程和扶持全球開發者的“潘塔納爾計劃”、打造云服務的“亞馬遜計劃”等。2020年11月,OPPO發布“3+N+X”科技躍遷戰略,其中3意為軟件、硬件、技術服務,N指AI、互聯互通、隱私安全等,X代表OPPO的差異化競爭生態。

    來源:OPPO未來科技大會

    在智能手機領域,SoC(System on Chip,系統級芯片)是底層硬件的核心,被譽為“手機的心臟”,其包含著CPU、GPU、NPU、ISP、調制解調器、協處理器、DSP等模塊,其性能與手機性能直接相關。作為手機的核心模塊,芯片也是未來智能手機硬件環節的競爭焦點,目前智能手機頭部廠商中三星、蘋果、華為均使用自研SoC芯片,小米、vivo、OPPO則使用第三方SoC芯片。


    來源:頭豹研究院

    為了不讓芯片成為自己的“卡脖子”環節,OPPO一直將芯片作為其核心投資點。2020年至今,OPPO的25起對外投資事件中,芯片半導體相關公司有13家,被投企業包括靈明光子、杰開科技、銳石創芯、維捷創芯、瀚巍微電子、南芯半導體等。涉及的領域包括高效率單光子探測器(SPAD)的大規模集成芯片、車規級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單元)、射頻功放芯片、射頻與高端模擬集成電路、電源管理芯片、集成電路芯片、半導體封裝測試等。此外,OPPO還參與了模擬芯片廠商艾為電子和AI芯片廠商寒武紀的戰略配售。上述公司業務均直接或間接與SoC中各個模塊相關,或可幫助OPPO完善對SoC的技術積累。


    來源:頭豹研究院

    以2021年9月OPPO投資的靈明光子為例,公司于2018年5月由四位名校海歸博士共同創立,致力于使用國際領先的單光子探測器(SPAD)技術,為手機、激光雷達、機器人、VR/AR等設備提供高性能dToF(direct time of flight)深度傳感器芯片,即通過探測光脈沖的飛行(往返)時間來得到目標物距離進而獲得物體的3D成像。2021年7月,靈明光子正式發布了自主研發、采用全球先進背照式3D堆疊工藝技術的dToF單光子成像傳感器,這是國內首款采用3D堆疊技術的dToF傳感芯片,截至目前,全球范圍內已推出3D堆疊dToF芯片產品的公司不足5家。

    對于這項投資,OPPO CEO投資特別助理喬雨婷表示:“靈明光子是中國大陸首家實現3D堆疊技術的SPAD傳感器廠家,可實現全量程亞厘米級的測距精度和深度分辨力,充分滿足從智能手機、AR設備,到掃地機、智能家居IOT,以及工業測量領域的需求。”

    除了投資多家相關企業,OPPO還持續投入精力與資源在自研芯片上,據某三方招聘平臺顯示,OPPO持續在招聘SoC芯片相關人才,以加速內部自研SoC計劃推進,甚至未來可能會替代部分高通和聯發科的系統級芯片。當然,作為一家手機廠商要直接完成SoC芯片自研未免跨度太大,OPPO首先將研發重心放在了可以增強其手機差異化競爭力的圖像處理芯片上。2021年初,OPPO旗下芯片子公司ZEKU(哲庫科技)研發的ISP(Image Signal Processing,圖像信號處理)芯片試生產成功。而近日,OPPO更是展示了其“馬里亞納計劃”(馬里亞納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代表OPPO內部對自研芯片艱難程度的預估)在計算攝影領域的最新技術突破——移動端第一個獨立影像專用NPU(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嵌入式神經網絡處理器)芯片。


    來源:獵聘網

    12月14日,OPPO 2021年度未來科技大會(OPPO INNO DAY 2021)上,OPPO發布了首個自研NPU芯片“馬里亞納 MariSilicon X”,該芯片采用6nm先進制程,號稱具備四項技術優勢:強大的AI計算能效、高清的UltraHDR(Ultra High-Dynamic Range,超高動態光照渲染)、實時RAW計算(將光源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的一種過程)以及RGBWPro(RGBW-紅綠藍白四色濾色鏡陣列,可以最大化亮度)。預計該NPU芯片將率先應用在OPPO高端旗艦FindX最新系列上,于2022年一季度首發。


    來源:OPPO未來科技大會

    與OPPO類似的是,國內各大手機廠商均將芯片納入其重要發展版圖之中。作為國內唯一一家使用自研芯片的手機廠商,華為在制裁事件后也沒有放棄對于芯片領域的投入。2020年以來華為通過旗下的哈勃投資進行了43起對外投資,主要領域也聚焦在芯片、半導體、集成電路等領域。小米曾于2017年推出了SoC產品澎湃S1,雖然在市場上沒有取得明顯反響,但小米對于造芯的投入卻沒有停止,2021年3月,小米正式推出其專業影像芯片ISP——澎湃C1,同時小米旗下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在過去的兩年內也投資了共計49家芯片類相關企業。2021年9月6日,Vivo舉辦了主題為“芯之所像”的影像技術分享會,正式發布其首款自研芯片V1,由旗艦手機vivo X70系列首發搭載。與小米澎湃C1類似,V1并非一款手機SoC芯片,而是獨立的ISP(圖像信號處理器)芯片。

    試水IoT生態圈

    提到AIoT就不得不提到小米,2021年第三季度,其IoT與生活產品占營收比例達到26.8%(近三年這個數字一直在25%以上)。將“手機×AIoT”作為核心戰略的小米,在智能生態物聯這條路上無疑處于領先地位。小米以自身手機業務,MIUI生態和小米云服務為核心,聚焦人、家、車、天四大領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打法——品牌/渠道賦能+供應鏈合作+打造爆款,構建了一個完善的物聯網生態圈層。

    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

    目前小米已經投資了超過300家生態鏈企業,旗下物聯網生態產品包括個人生活設備(智能手機、手環、耳機等)和智能家居設備(音箱、掃地機器人、電視等)。汽車領域,小米除了投資智能整車、智能駕駛、智能電動等領域相關企業外,2021年3月宣布將正式進軍智能電動汽車市場,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十年投資為100億美元。

    而OPPO對于AIoT的嘗試則主要基于旗下的OPPO商城展開。與小米商城只銷售小米與米家商品不同,OPPO商城不僅有旗下OPPO、Realme、OnePlus的相關產品,投資的相關生態企業產品,還包含了任天堂、戴森、聯想等其他知名品牌的產品。從OPPO商城展示的產品來看,其自有IoT生態圈,圍繞個人娛樂、運動健康、家庭生活三大場景,聚焦于智能電視、手機、手表、耳機、掃地機器人等核心產品。


    OPPO在IoT上的戰略是“聚焦核心入口,共建開放生態”,在IoT的核心入口上,手機無疑是最重要的一環,除此之外,OPPO還做了許多的嘗試。2020年10月,OPPO發布了智能電視S1、真無線耳機Enco X、智能手表Watch RX等智能設備,通過OPPO share隨享功能完成設備共聯。2021年8月,OPPO通過旗下子品牌Realme推出了筆記本電腦Realme Book,開始了在PC端的嘗試。在12月14日的OPPO未來科技大會上,OPPO推出了新一代智能眼鏡OPPO Air Glass,旨在嘗試消費級XR的應用。

    除了自己的產品之外,OPPO還打造了HeyThings IoT 平臺,通過開放連接協議、支持應用開發、提供渠道資源等方式,從設備端、應用端、IoT云端、產品服務方面為合作伙伴賦能,以吸引更多家居生活及物聯網企業加入其IoT服務平臺。HeyThings IoT官網顯示,目前支持智能家居、運動健康兩個場景,覆蓋大家電、小家電、安防、照明、健康、影音等50多個品類。目前加入其IoT平臺的品牌包括小天才、享睡、雷士照明、奧克斯、美的等。


    來源:HeyThings IoT官網

    對于IoT領域的投資,OPPO不像小米那樣“廣而深”,2019年才發力IoT的OPPO選擇先從單一品類入手——掃地機器人。2021年4月,OPPO對云鼠科技進行了戰略投資。后者是國內知名掃地機器人方案商與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印制電路板加工)制造商,于2021年初官宣成為OPPO物聯網智能家居生態的合作伙伴。2021年8月OPPO與Lefant(樂帆)展開通力合作,后者的掃地機器人等產品進駐OPPO商城。

    而在IoT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廣泛引起了消費者對于智能設備是否會竊取自身消費數據的討論。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逐漸成為了用戶選擇IoT產品的核心點之一。為了解決IoT領域中海量用戶數據的安全問題,保護用戶的數據隱私,OPPO于2021年10月投資了清華校辦企業華控清交。華控清交是通過清華大學姚期智院士和徐葳教授的科研成果發起成立的,由前高盛集團全球合伙人張旭東擔任CEO,專注于隱私保護計算以及數據流通技術、標準和基礎設施,提出“數據可用不可見,使用可控可計量”的理念,致力于保護用戶數據隱私安全以及大數據流通發展的結合。

    手機關鍵部件鏈條繼續布局

    在存量市場年代,各大手機廠商最需要關注的一個名詞或許就是——差異化競爭。OPPO自成立之始就一直就有著差異競爭的“基因”,在智能手機耗電量大為消費痛點的年代,一句“充電五分鐘,通話2小時”,讓OPPO R9紅遍大江南北;在各家手機廠商都在拼處理器參數及UI軟件迭代能力的時候,OPPO打出的“王牌”是美顏拍照功能。時至今日,攝影體驗仍是OPPO手機的優勢,其高端旗艦手機Find X3 PRO以攝影體驗為主打宣傳點,最新推出的NPU芯片“馬里亞納MariSilicon X”則采用了DSA(Domain Specific Architecture, 特定領域架構)架構——完全專注于圖像處理。


    來源:百度

    在攝影攝像這個自身本就強勢的領域,OPPO投資了麥斯卓微、誠瑞光學等企業以進一步深化優勢。其中麥斯卓微致力于研發、制造和銷售以微機電(MEMS)技術為基礎的驅動馬達,為移動設備提供卓越的圖像穩定解決方案。誠瑞光學則是一家光學產品及光學解決方案提供商,其產品包括攝像頭模組、光學傳動、混合鏡頭等。

    同時對于消費者普遍關注的手機售后服務問題,OPPO也投資了當換網絡、凱爾優等專業的以舊換新及售后服務提供商。當換網絡的業務已經覆蓋全國OPPO各大門店,用戶可以通過當換合作門店進行以舊換新,即可獲得回收款項抵購新機款。凱爾優則為OnePlus手機售后服務體系合作伙伴。對OPPO來說,投資售后服務企業有助于優化消費者的全流程購物體驗并提高OPPO的品牌形象。


    來源:當換官網

    Counterpoint Research報告顯示,2021年5月,歐加集團(OPPO+Realme+OnePlus)市場份額為16%,位列全球第二,在國內則超過了華為和小米,規模體量巨大。但在投資領域,OPPO對外投資的戰略價值,仍需要時間驗證。

    月31日凌晨3點多,31歲外賣小哥小黎去杭州上城閘弄口街道機神農貿市場一樓商鋪、一家夜宵外賣店取餐時,昏倒在店門口。閘弄口派出所輔警和120急救人員在現場采取急救措施,隨后小黎被送到903醫院搶救,但因為腦缺氧缺血,至今未醒,已昏迷5天(橙柿互動昨天報道)

    102262

    凌晨3點多,31歲外賣小哥取餐時昏倒在店門口,至今未醒,已昏迷4天!

    小黎的事,讓很多網友心酸和牽掛。

    橙友“樂帆”說:幾年辛苦賺來的錢到醫院幾天就花光,所以不要太拼命工作,身體最重要!!希望他能夠好好的。網友ZXH說:通訊錄只有一個人,還是個網友,無法想象這是什么級別的孤獨!這是怎樣的生活?

    今天上午,橙柿互動記者來到903醫院住院部,從門縫里看到小黎躺在床上,插滿了管子,人很瘦,臉色發黑。

    2018年下半年,小黎從廣西玉林來杭州打工,已有4年多。小黎是如何一個人在杭州獨自打拼的?

    記者多方調查走訪,試圖還原31歲的外賣小哥小黎出事前的日常,他的日常,或許是我們很多打工人的日常。

    出事當晚,完成了34份配送

    小黎目前在某外賣平臺做“眾包外賣員”,這類眾包外賣員上下班時間是自由的,平臺有一個專門對接外賣員的App,外賣員每天上線即為上班打卡,接單情況、收益都可以實時看到。

    小黎以前的工作小伙伴小楊說,小黎一直做夜班,工作時間是在晚上10點到第二天早上。

    事發前,3月30日晚上10點03分,小黎上線,與此同時,平臺自動扣除了3元的“代繳保險費”。

    據了解,外賣小哥順利送到用戶手上,系統自動結算,每單的配送收入就即時到了外賣員賬戶上。小黎的外賣配送收入記錄可以還原小黎出事前的忙碌狀況。

    這天小黎的第一單,是到三里亭的一家奶茶店取餐。

    小黎租住在三里家園三區,這是一個回遷房小區。從小黎租房到奶茶店,大約800多米路,騎車需要5分鐘。奶茶店這單,小黎可以拿到5元提成,提現要扣除1元手續費。

    22:13,拱墅區川辣館,距離奶茶店大約1.3公里。緊接著,13分鐘后,22:26分,是機場路的一家麻辣燙……

    23:03-23:05,小黎一共有6筆配送收入到賬。很多外賣小哥為了講究效率,如果遇到順路的路線會一口氣接幾筆訂單,這也表示,小黎一口氣接了6筆外賣單。從配送收入看,最高的一單是6.2元,最低的一單4.3元。

    23:43-31日凌晨12點,一共有5單,23:55分這單,不知什么原因“轉單”了,被扣1元。

    31日0點3分,系統自動扣除了3元保險費,因為按照規定,騎手意外險是平臺強制性購買的,是每日保險,只要騎手每天上線就會扣款。從0:03分到2:56分,小黎共完成了16筆訂單,另有兩筆訂單顯示在6點35分、36分取消配送,各被扣款4.20和4.55元。

    這兩筆訂單,是小黎出事前的最后訂單,取餐地點,正是小黎去取餐暈倒的那家夜宵店。

    30日晚10點03分到31日凌晨2點56分,近5個小時,小黎共完成32單(另有2單因小黎暈倒,民警通知商家取消并告知了平臺小黎暈倒情況),兩晚加起來收入291.50元,被扣16.5元(含代繳保險)。

    我們還發現,小黎3月完成配送共有1119單,平均每天32單,收入共有8066.2元,被扣162.75元,含代繳保險費和超時扣罰等。2月,他的配送收入有1.1萬多元。

    這里要說明的是,配送收入只作為小黎送外賣工作量的一個參考。但看得出,小黎還是蠻拼的。

    小盧和小黎一起送過外賣,看到報道后,今天來問情況,他告訴老黎說:“他跑外賣很拼的,幾乎每天都跑”,小盧說自己以前跑單時也突發心梗不敢再跑了,現在已經轉行了。

    曾和小黎一起跑外賣的小楊說,一個月前他不做了,換了工作,“天天上夜班,吃不消”。小楊和小黎曾是室友,換了工作后,他搬走了。

    推門就是一張床

    我又去了小黎的出租房看了看。

    一間三居室的房子被改裝成五間房,一個狹窄的衛生間正對大門,小黎的房間在進門右手邊,房門只容得下一個人進去,推門就是一張床,床前一張小桌、一只大衣柜,大衣柜下方有只紅色塑料桶,房間橫向只能擱下這張約1.2米左右的床,床前空地局促得人無法轉身。

    因為沒地方晾曬,小黎的衣服就掛在床鋪上方,大衣柜擱著些薄被褥和衣物,一只蒙灰的簡易旅行包里,一只塑料袋里包著些女孩的裝飾物。“他是談過女朋友,好像已經不好了”,兒子出事后,爸爸老黎坐了20多個小時火車從廣西老家趕到杭州,還好兒子手機沒設密碼,這兩天,他也會打開兒子手機看看,他想知道兒子到底是怎么過的。

    小桌上雜亂,可樂、牙膏、打火機、刮胡刀、消毒液、潤喉糖堆著,還有只仿名牌手表,已停了。都說男人有三樣配飾很重要,手表是其中之一,看得出小黎有著追求生活品質的向往。

    即便如此狹小,房租要700元一個月。和小黎一起住的都是男生,對門的也是送外賣的,已出門干活了。

    從聊天記錄看,小黎一般都是在送外賣的路上跟媽媽等家人聯系。2月的一天,和媽媽聊天中,媽媽勸他,“黑白顛倒的工作長期做下去,對身體都成問題”,小黎說“晚上睡不好,還不如通宵到天亮”。

    (在送外賣途中和家人聯系)

    小黎的媽媽身體不好,經常去醫院。兒子出事后,她一下受不了,又去了醫院。今年過年前,老黎曾問兒子過年回不回來,“他說過年送外賣收入會高一點,等過完年就回家,沒想到突然接到電話,過來就看見他是這個樣子了”,說到這里,老黎一時哽咽,眼眶紅了,背過身抹著眼淚。

    (爸爸老黎哽咽著)

    小黎業余時間也玩游戲、看直播、看短視頻和網友聊聊天。

    事發前一天凌晨,小黎在送外賣途中,跟網友分享了自己很開心的一件事,說自己在網上買了一提可樂,“6不6?”“我花了2分錢”。

    (出事前一天凌晨還在邊送外賣邊和網友分享)

    這名網友和小黎認識四五年了。出事當天凌晨3:45,閘弄口派出所輔警把小黎送到醫院后,想方設法聯系小黎家人,翻著小黎手機一個個問過去,也跟這名網友聯系過,但她不知道。

    這兩天,她來問情況,老黎替兒子回了。也許,小黎曾跟網友提到過自己家庭的煩惱,小黎父母分開多年,她知道小黎內心的糾結,也勸過小黎,“認識很多年了,多少了解一些,原生家庭離異,對他傷害蠻大”,她說小黎之所以不回家也是“倔著一口氣不聯系”,“這段時間我勸了勸他,他大概想通了,結果出了這么個事。”老黎看了,心里不是滋味。

    看得出,對那份曾經的感情,小黎很用心,把女孩生日備注好,女孩生日當天一早,他給她發了紅包,“就當是朋友,領了吧,謝謝”……

    知道情況后,她還是不敢相信,來問小黎:“你給我打電話了?”

    昏迷中的小黎,無法回答。

    醫生:因為反復勞累、熬夜導致的心律失常

    小黎會醒來嗎?

    小黎的主治醫生葉醫生說,小黎目前處于淺昏迷狀態,只有輕微的知覺反應,“用針刺激下,手會動下”,而其他聽覺意識等都沒反應。

    “有希望醒過來”,葉醫生分析說,小黎畢竟人還年輕。但他說,因為小黎是心臟呼吸驟停,腦缺氧缺血較久,“導致對腦細胞的損傷是不可逆的”,醒過來勢必會有影響,但具體什么影響,目前無法預判。“一般,如果超過三周醒不來,那可能變成我們俗稱的‘植物人’了。”

    葉醫生說,小黎出現這種情況,考慮原因是因為反復勞累、熬夜導致的心律失常,輕者會心悸、頭暈,重者可能暈厥、猝死,“現在,這種情況年輕人比較多見,年輕人心律失常癥狀也很多見。”

    “目前,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葉醫生中肯地說。

    勞務公司先墊付一萬元

    中午12點30分左右,重慶點仕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點仕捷)派人到醫院探望。其中李先生自我介紹是負責杭州地區外賣員的安全員。

    據了解,該公司和小黎所工作的平臺合作,而小黎和他們公司也是合作關系,也就是勞務公司。

    關于醫藥費問題,小李說要和醫生了解下。正值中午醫生沒在,下午2點醫生來了,告訴了相關情況。

    醫生介紹,小黎目前住院搶救治療花費了2萬多元,像ICU每天基礎費用大約要2000多元,另外有一種藥物效果會明顯一點,但要去外面購買,大約要4000多元,可以管一個療程(十天)。

    隨后,“點仕捷”工作人員將此事向領導匯報。

    下午3點零5分,記者離開醫院時,工作人員還在等待上級回復中。

    3點20多分,老黎打來電話,說勞務公司給他留了一萬元,說因為今天來的時候只申請了一萬元,后續住院治療費用如果欠費,他們還會再給。

    半年多,在杭州涉9起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起訴

    企查查顯示,“點仕捷”公司成立于2021年11月,注冊資金200萬。注冊地址在重慶,大股東是點仕(上海)服務外包有限公司,百分百持股。

    該公司經營范圍門類繁雜,有信息咨詢服務(不含許可類信息咨詢服務)、信息技術咨詢服務、計算機系統服務、企業管理、物聯網應用服務、人工智能雙創服務平臺、數字文化創意內容應用服務、互聯網數據服務、人力資源服務(不含職業中介活動、勞務派遣服務)、家政服務、勞務服務(不含勞務派遣)、外賣遞送服務、還有專業保潔、清洗、消毒服務、家具安裝和維修服務、家用電器安裝服務、廣告設計和代理等等。

    信息顯示,2022年6月起至今,“點仕捷”涉21起司法案件,均為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由被起訴。從案件屬地看,有9起事故發生在杭州,包括杭州西湖、上城(原江干轄區)、余杭、臨平、蕭山、濱江、拱墅等。被起訴的另一方是“大地財險”。浙江省內還有金華義烏、溫州樂清、寧波等地。分析看,原告都是外賣員。

    該公司此前回復老黎說,小黎不屬于工傷范圍,只能給一點慰問金,如果不行建議走律師途徑。此外還表示保險公司需要他們提供什么材料他們會提供。

    據了解,小黎每天強制性購買的“騎手意外險”,每天3元,一個月90元,一年保費為1080元,為“大地財險”承接所保。

    外賣騎手意外險,根據規定,意外傷害保險賠償范圍為:意外傷害和意外住院醫療,意外傷害賠償10萬元,根據傷殘等級;意外住院醫療賠償1萬元,意外住院(包括門診)符合社會保障規定,超過人民幣100元的部分,按80%支付醫療保險金(需扣除醫療保險或其他補償方式)。

    以騎手發生交通事故為例,如果單車事故,即不存在第三方侵權主體的情況下,可以獲得意外醫療和意外傷殘(或身故)的賠付。但是醫藥費是有上限的,上限額度5萬元,意外身故賠償60元(十級傷殘6萬元,九級傷殘12萬元,以此類推)。非單車事故情況:首先依據事故責任劃分,保險公司僅在保額范圍內承擔騎手擔責的部分。比如騎手構成十級傷殘,在此次事故中承擔同等責任,那么保險賠付的是3萬元。

    人臉識別難題

    另據了解,小黎在老家曾辦了農村醫保,如今在杭州住院治療,要辦異地醫保轉移手續。

    小黎父親托人在老家的玉林陸川醫保中心給小黎申請辦理異地轉移手續。但杭州這邊,因系統都是電子系統,在醫院窗口看病住院要進醫保,要憑借個人電子醫保卡或者個人社保卡IC卡,但因小黎昏迷,無法刷臉生成電子醫保卡。而他那張醫保卡IC卡,家人不知道他放在哪里。

    記者向廣西壯族自治區醫保中心電話咨詢,工作人員電話指引在公眾號注冊登記辦理,但依然是需要人臉識別。

    像小黎這樣的外賣員在杭州約有幾萬人

    小黎的事,再一次讓人們關注到臨時就業的權益保障問題。

    網友@安.子看了報道后,留言說:外賣、建筑、旅游、電商等服務密集型行業,有許多這樣的編外工作人員的職業保障和福利是空白的,希望有關部門可以關注到。

    現在,各平臺的外賣員有專送和眾包之分。專送,一般由加盟合作商統一管理和支付薪資;眾包的開工時間、工作時長更為靈活,可以由外賣騎手自主選擇接單時間和配送平臺,類似“自由外賣員”。

    據了解,在杭州,小黎所在平臺,這樣的“眾包”性質的外賣員約有幾萬人,分別由多家像上述“點仕捷”這樣的勞務公司來作為第三方。

    無論眾包還是專送,其實用工模式相同:平臺并不與外賣小哥直接簽訂用工合同,而是將外賣派送用工分包給第三方公司。而第三方公司同外賣員簽訂“勞務合同”,其實為了規避問題,第三方公司和眾包外賣員簽訂“合作協議”。此外,這些第三方公司多為異地注冊,外賣小哥一旦要維權,增加了維權方面的難度。

    另外,有一部分所謂的勞務公司從本質上來說,沒有勞務派遣資質,其實只是“站點”,他們也不與外賣小哥簽訂勞動合同或是協議,但均會根據區域劃分,就近將外賣小哥納入站點,以平臺大數據算法為依據,對外賣小哥進行管理和獎懲。

    律師:令人眼花繚亂的操作涉嫌逃避勞動監管及用工責任

    從管理角度看,外賣小哥日常受平臺、勞務公司或站點管理。

    浙江金道律師事務所廖志松律師認為,主要是看勞動者工資支付主體是哪個公司,平時服從哪個公司的考核管理,來確定雙方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平臺用眾包等方式,再通過合作、分包、加盟、股權、勞務派遣等,引進第三方公司甚至沒有勞務派譴資質的公司,甚至和外賣騎手簽訂合作協議而非勞動合同等,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操作是涉嫌逃避勞動監管及用工責任,是違法的。

    按照法律規定,勞動者在同一個用人單位每天工作不超過4個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24個小時,通常就已經構成了非全日制勞動合同用工關系,受《勞動合同法》調整,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小黎從工作時間看,每天從22點左右上線到凌晨四點左右收工,有至少8小時在線工作。

    另外,從平臺和第三方合作關系看,平臺負責運營,將外賣送單業務承包給第三方公司,支付給第三方公司費用,第三方再支付給外賣小哥,主要是賺取“差價”。

    網友呼吁勞動部門能監管。

    網友“老牛”說:生活不易啊,愿小黎早日康復。也希望杭州的社會保障部門,勞動保護(保障)部門,保險監管部門等查查小黎的投保公司,是否逃避保險責任。

    橙柿互動記者 楊麗 實習生 王心怡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