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月,Xiaomi Book Pro 2022 發布。它采用了 12 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我們拿到的 16 英寸版本還在重量保持 1.8kg 的同時,對屏幕與尺寸進行了升級,還支持觸屏。
當時我就在想,如果這個系列能夠推出銳龍版本就好了,畢竟這次的核顯確實很強。
然后我就在上周突然拿到了這款 Xiaomi Book Pro 14銳龍版2022,而且剛好是采用 R7 6800H 處理器的版本。
接下來,我們就來簡單的看一下這款產品的表現到底如何。
2.8K 90Hz OLED 屏幕
Xiaomi Book Pro 14銳龍版2022 的外觀并沒有太多值得說的點,依然是系列傳統的金屬 CNC 一體機身,表面經過陶瓷噴砂處理,摸起來或者隨身攜帶感覺都挺細膩的。
官方表示整機重量為 1.4kg,實測 1390g。在一眾 14 英寸筆記本都在接近甚至超過 1.5kg 的情況下,這樣的重量表現確實還可以。
不過機器本身只提供了三個 USB-C 接口,我個人認為還是有些不方便,有一個 A 口的話就能好很多。至于性能方面的表現,我們放到后面再說。
除了輕薄,這款產品的重點之一自然是屏幕。這是一塊 14 英寸三星 E4 OLED 屏,分辨率達到了 2880x1800,比常規的 2K 要高一些,PPI 也達到了 242。
它的刷新率為 90Hz,通過了 VESA HDR True Black 500 認證。SDR 下手動亮度最高為 390 尼特,HDR 最高亮度為 645 尼特。
出廠經過校色并內置調色文件,官方表示 sRGB 與 P3 色域都能達到 100%。下面是使用 DiaplsyCAL+i1 Display Pro 的實測結果,確實不錯。
整體來說,Xiaomi Book Pro 14銳龍版2022 的這塊屏幕確實不錯,去掉觸控這一點我認為是利大于弊。此外,它的屏幕轉軸也用上了比較新的隱藏式細轉軸,一體性更好。
C 面鍵盤的打字手感尚可,我認為稍微有點硬,帶有指紋識別的開機鍵單獨位于鍵盤右上角。不過它并沒有采用英特爾同款的壓力觸控板,應該是想要進一步壓低價格。
更好的圖形性能
之前我們測試了許多款 12 代酷睿處理器以及銳龍 6000 系列產品,相比之下后者的 CPU 性能確實會低一些。不過憑借 12 CU 的 RDNA 2 核顯加持,R7 6800H 的圖形性能已經達到了入門級顯卡的標準,更適合沒有獨顯的輕薄本。
這次我們體驗的 Xiaomi Book Pro 14 2022 自然也是這樣。在 Cinebench R23 測試當中,它的單核與多核分數分別為 1452/12238,大概是 i5-12500H 的水平。
而在 3DMark 當中,它的 Time Spy、Fire Strike、Wild Life Extreme 分數如下,參考重量的話可以說是很不錯了。
結合這樣的數據,我用它跑了一下《原神》以及《Stray》這兩款最近比較火的 3D 游戲。
其中《原神》在原生分辨率,0.6 倍渲染與默認的中等畫質預設下,幀率基本穩定在 60 幀,打怪的時候也能長時間維持在 55 幀以上。
在《Stray》當中,將分辨率設置為 1920x1200,分辨率縮放 60%,默認畫質下,幀率能夠穩定在 57 幀左右,轉場時會出現波動,不太影響實際游戲體驗。
參考之前的測試結果,R7 6800H 的這顆 Radeon 680M 核顯運行《極限競速:地平線 5》這種優化比較好的大型游戲,控制一下畫面特效,可以在 1920x1200 分辨率下跑出超過 60 的幀率。
《英雄聯盟》這種游戲的幀率可以直接破百,結合這塊 90Hz 屏幕,可以讓用戶初步體驗一下高刷新率游戲的效果。
至于要求更高的 3A 游戲,就要看大家能不能接受 40 到 50 的幀率了。
關于生產力,這次我跑了 PCMark 10 的現代辦公與應用程序(Office+Edge)測試,成績如下。
由此可以看出,Xiaomi Book Pro 14銳龍版2022 滿足日常的辦公確實沒什么問題,符合核顯筆記本的定位。
穩定性與續航方面,FPU 拷機 10 分鐘,CPU 功耗可以維持在 43W-44W,比官方宣傳的 45W 略低。測試室溫在 27℃ 左右,我認為這樣的表現還不錯。
模擬長時間使用,系統選擇最佳能效,電腦助手為均衡,屏幕亮度控制在 200 尼特左右,連接 Wi-Fi 的情況下,Xiaomi Book Pro 14銳龍版 2022 的續航成績接近 9 小時。
考慮到這款筆記本的電池容量為 56Wh,這樣的表現已經要比英特爾版本要強一些了,基本屬于滿足一天辦公的水平。
除了以上這些,Xiaomi Book Pro 14銳龍版2022 還內置了小米電腦助手、MIUI+、小愛同學等軟件,其中 MIUI+ 可以讓用戶更方便的連接小米旗下的手機與耳機,以及進行文件傳輸。
小米電腦助手則可以進行驅動更新、顯示效果調節等,如果之后能夠加入應用商店就更好了。
總結
簡單的總結一下,Xiaomi Book Pro 14銳龍版2022 作為小米旗下定位比較高的銳龍輕薄本,最高可選 R7 6800H 處理器,在更加輕薄的同時還擁有不錯的圖形性能。
在平時的辦公和影音之外,它還可以在一些 3D 游戲當中,跑出 60 幀左右的幀率,從而滿足簡單的游戲需求。關于這些,我之后會有進一步的測試,并且以視頻的形式進行展現。
所以它更適合那些對 CPU、GPU 性能都有一定需求,并且想隨身擁有一塊不錯屏幕的用戶。
不過它的擴展性確實差了一些,需要搭配擴展塢購買。當前 6600H/6800H 版本分別 5499/5999 元的價格挺香的,當然也要看你想不想為這塊屏幕多花幾百塊。這個價格能夠維持到月底,個人更加推薦 6800H 版本。
米米品牌自2010年創立,在短短的9年里,從智能手機開始,迅速擴張產品線至平板電腦、路由器、筆記本電腦、智能硬件等等,直至“小米百貨”。并且在今年7月22日,小米首次登陸美國《財富》雜志發布的2019年世界500強排行榜,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世界500強企業。小米“為發燒而生”的口號廣為人知,一直致力于為消費者帶來最具性價比的產品。
今年初,小米宣布紅米Redmi品牌獨立,品牌宣言更是要死磕品質、追求極致性價比,要向一切不合理的溢價宣戰,為全球50億人的美好生活而戰。5月底,Redmi正式推出旗下首款筆記本RedmiBook 14,延續紅米品牌一貫的高性價比路線,3999元的售價受到消費者肯定。
隨著Intel第十代酷睿處理器的推出,8月29日,全新的RedmiBook 14增強版隨即發布,相比RedmiBook 14最主要的變化就是換裝新的處理器平臺,下面就為大家帶來這款產品的測評。
外觀: 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
外觀方面,RedmiBook 14增強版與RedmiBook 14完全一致,整機采用了全金屬機身,較小弧度的倒角令整個機器略顯硬朗。提供月光銀/深空灰/若雪粉三種配色,本文評測機為深空灰。
RedmiBook 14增強版A面設計
A 面的設計比較簡潔,不同于小米筆記本的無Logo設計,Redmi大膽放上了自家的Logo,不過筆者感覺后面的DESIGNED BY XIAOMI略顯多余,既然要獨立,不如從外觀上就可以更徹底一點。
RedmiBook 14增強版采用了一塊14英寸屏幕,分辨率FHD級別,178°防眩光,不過亮度僅為250尼特。另外使用了時下流行的窄邊框設計,左右屏幕邊框寬度5.75mm,屏占比達到81.2%,但是要注意的是該機并未配備前置攝像頭,這個情況下屏幕上下邊框依然較寬,考慮到定位,也不能苛求太多。
C面布置了全尺寸的鍵盤,黑色鍵帽白色字樣,鍵帽和間距尺寸都比較大,1.3mm的鍵程在同級輕薄本中屬于主流水平,綜合手感算是中規中矩。不過按鍵布局略顯緊湊,尤其是較小的上下方向鍵和Delete與電源鍵之間的距離更小,存在誤觸幾率。右下角的Intel酷睿貼紙表明了這是一臺十代酷睿本。
BC面的連接轉軸采用下沉式鉸鏈設計,支持最大140度角的開合。轉軸的阻尼較大,單手開合有難度,屏幕的晃動比較小。另外,RedmiBook 14增強版后置兩個揚聲器,支持DTS Audio Processing音效。
RedmiBook 14增強版機身厚17.95mm
RedmiBook 14增強版機身尺寸為323*228*17.95mm,裸機重1.49kg,厚度與重量控制在主流水平,不過復古的電源適配器與接口,與這款輕薄本的設計顯得有些違和,加上這個65W的電源適配器,旅行重量達到了1.86kg。
擴展接口方面,RedmiBook 14增強版提供了1個USB 2.0接口、2個USB 3.0接口、HDMI高清顯示接口和耳機插孔,基本可以滿足日常使用。整體來看,RedmiBook 14增強版的外觀設計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金屬機身、窄邊框屏幕都是時下輕薄本的主要特征,是一個比較主流與穩妥的設計方案。
硬件:14nm Comet Lake酷睿加持
如前述,硬件配置上,RedmiBook 14增強版最重要的變化就是率先搭載了Intel第十代酷睿處理器,不過并不是代號為Ice Lake的10nm平臺,而是依然采用14nm工藝制程的Comet Lake。下面我們就通過各項測試逐一展示機器的性能。
CPU-Z
RedmiBook 14增強版使用的這顆Intel i5-10210U為4核心8線程,基礎頻率1.6GHz,最高單核睿頻4.2GHz,全核睿頻3.9GHz,相比第八代酷睿頻率進一步提高。三級緩存為6MB,TDP依然維持在15W。
CINEBENCH R15測試
在CINEBENCH R15測試中,RedmiBook 14增強版的測試結果為:CPU多核成績為694cb,單核成績為174cb,相比第八代酷睿Whisky Lake的明星產品i5 8265U主要表現在單核性能的提升上。
而在CINEBENCH R20版本的測試中,RedmiBook 14增強版的測試結果為:CPU單核成績為423 pts,多核成績為1505 pts,整體表現已經接近第七代酷睿桌面i7 7700K的水平。
AIDA 64內存測試
RedmiBook 14增強版預裝了8GB DDR4 2666MHz內存,通過AIDA64的內存與緩存性能測試中,讀取速度為18084MB/s、寫入速度為19075MB/s、拷貝速度17936MB/s,均沒有超過2GB/s大關,表現比較一般,延遲90.9ns也相對較高。
圖形方面,RedmiBook 14增強版配備了英偉達GeForce MX250,其采用了NVIDIA“帕斯卡”架構設計,核心代號為GP108,擁有384個CUDA核心、16個光柵單元以及24個紋理單元,2GB容量GDDR5顯存、位寬64Bit。GPU默認頻率為1519MHz,Boost頻率為1582MHz。
3DMARK 11測試
3DMARK 11是一款基于Futuremark自行設計的原生DX11引擎的測試軟件,可綜合考察DX11 PC游戲平臺的整體圖形性能。在3DMARK 11的Performance(P模式)下,MX250得分達到了4413分,性能表現也值得肯定。
CrystalDiskMark SSD性能測試
RedmiBook 14增強版搭載了一塊來自三星的SSD,容量為512GB,但是采用了SATA協議。在CrystalDiskMark的測試中,最大連續讀取速度為550.2 MB/s,連續寫入速度530.2 MB/s,4K隨機讀取為30.01MB/s,寫入為74.29MB/s,性能與NVMe SSD相比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整機的綜合性能方面,我們使用PCMark 8來進行。PCmark8包含七個不同的測試環節,由總共25個獨立工作負載組成,涵蓋了存儲、 計算、圖像與視頻處理、網絡瀏覽、游戲等多個方面。
Home accelerate性能測試
Creative accelerate性能測試
Work accelerate性能測試
RedmiBook 14增強版在經典的Home accelerate、Creative accelerate、Work accelerate測試中得分分別為3378、3619、4838,整機綜合性能表現還是不錯的,完全可以滿足日常的辦公、娛樂使用。
PCMARK 8 Work Conventional續航測試
電池續航方面,RedmiBook 14增強版內置46 Wh容量電池,我們采用PCMark內置的續航測試,在電量為100%時開始進行,電池的性能方案我們選擇更好的續航,屏幕亮度60%,保持WiFi開啟。
我們模擬最常見的Work Conventional使用場景,最終測試成績為7h19min,這個成績還是非常不錯的。這也意味著滿電情況下,RedmiBook 14增強版的連續使用時間可以超過8個小時。
RedmiBook 14增強版充電曲線
充電方面,RedmiBook 14增強版支持1C快充(1C快充即電池標稱容量一倍的電流充電),標配充電器功率65W。實測充電曲線顯示,前一個小時內充電速度非常快,30分鐘內即可充進47%的電量,60分鐘內即可充至89%,85分鐘就可完全充滿,RedmiBook 14增強版的充電速度表現出色,令人滿意。
總結:四千元內的高性價比之選
系統穩定性方面,我們通過AIDA64進行拷機測試。在測試運行30分鐘以上后,RedmiBook 14增強版的散熱表現還是值得肯定的,i5-10210U的最高溫度僅有62°C,可以保證日常使用中的穩定運行,不用擔心過熱宕機的情況發生。
AIDA64穩定性測試
用小米手機經常提到的一個名詞來形容,RedmiBook 14增強版可以說是一款“水桶本”,雖然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但在各個方面也說得過去,無論是當下流行的金屬機身、窄邊框屏幕,還是硬件上搭載最新Intel十代酷睿平臺,RedmiBook 14增強版在綜合素質方面還是可圈可點的。
更重要的是,RedmiBook 14增強版依然將“極致性價比”的理念發揮了出來,起售價格僅為3999元,在目前上市的十代酷睿輕薄筆記本中,這是一個十分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可以說,RedmiBook 14增強版再次詮釋了小米極致性價比的基因,對于追求實用的普通消費者來說,會具有相當的吸引力。
、前言:同樣配置僅1/3售價的XiaoMI Book 12.4 二合一平板電腦
曾經的Wintel聯盟看似堅不可摧,不過隨著智能手機的興起,ARM處理器的銷量已經遠遠超過X86幾個數量級。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微軟一直在嘗試將ARM與Windows生態完美融合在一起。
十年前,第一款搭載Arm處理器的Surface RT甚至不能運行任何X86應用,而今最新一代的Surface Pro X已經能運行一些64位的X86程序了。
但是Surface Pro X SQ2單機售價竟然高達8999元,令很多用戶望而卻步。現在小米剛剛推出的XiaoMI Book 12.4 二合一平板電腦搭載了同樣的驍龍8cx Gen 2處理器,而售價卻是2899元!
下面我們來對XiaoMI Book 12.4 二合一平板電腦的配置做一些解讀!
1、驍龍8cx Gen 2處理器
驍龍8cx Gen 2采用的是7nm制程工藝,ARM架構,CPU由4個Cortex-A76大核心和4個cortex-A76能效核心組成,GPU部分則是Adreno 690。處理器性能比移動版的10代i5高出了18%,但是最高功耗僅僅只有7W,不到后者1/3。
驍龍8cx Gen 2不是驍龍8 Gen 2,二者是2個完全沒有任何關聯的型號。
2、高亮高色域屏幕
XiaoMI Book 12.4 二合一平板電腦搭載了一塊12.4英寸的2.5K超視網膜觸控屏。這塊屏幕擁有1500:1的靜態對比度,以及超過500nit的真實亮度,即便是在戶外陽光下也能看清楚屏幕內容。而大部分5000元以下筆記本屏幕亮度不超過300。
另外這塊屏幕還擁有100%的sRGB色域、100%的DCI-P3色域和90的NTSC色域,此外屏幕出廠前還經過了校色處理,色準Delte E
這樣的屏幕素質對于相對于2999元的售價來說非常難得,5000元以下的筆記本基本上找不到更好的屏幕,就算是售價8000元的Surface Pro X SQ2也不它。
3、38.08Wh鋰電池和13小時續航
XiaoMI Book 12.4 二合一平板電腦內置38.08Wh鋰電池,相當于手機上10300mAh,這個容量已經接近于13寸輕薄本了。
再配合驍龍8cx Gen 2處理器僅僅7W的最高功耗,即便是搭載率超高亮度的屏幕,也能實現13小時的綜合續航。
4、全尺寸磁吸式背光鍵盤
和Surface以及其他二合一平板電腦不同,XiaoMI Book 12.4 二合一標配一塊全尺寸磁吸式背光鍵盤,無需再去花錢買鍵盤。
鍵盤采用全尺寸設計,鍵帽還采用了0.3mm曲面內凹設計,能夠非常舒適地貼合手指,讓長時間鍵入始終保持精準與舒適。
按鍵大小和間距與筆記本保持一致,擁有19mm的標準間距以及1.5mm的鍵程。
有了這個鍵盤,XiaoMI Book 12.4 二合一就可以隨意在平板形態與筆記本形態直接自由切換。
XiaoMI Book 12.4 二合一平板電腦詳細配置參數如下:
二、圖賞:500nit高亮屏 凈重685g
XiaoMI Book 12.4二合一在平板狀態下僅重685g,厚度8.95mm。即便是算上磁吸鍵盤,背夾和氮化鎵快充,全部重量也不過1.1kg。
XiaoMI Book 12.4二合一配備一塊12.4英寸的顯示屏,16:10比例,分辨率2560*1600。這塊屏幕正常使用狀態下亮度的可以超過500nit,對比度1500:1,支持DC調光。
這塊屏幕還有用100%的sRGB色域、100%的P3色域、90%的NTSC色域,色準Delta E
屏幕上方有一顆500萬像素的前置攝像頭,支持Windows Hello,可以通過人臉識別來解鎖設備。機身左右兩側放置了對稱的揚聲器,內置雙麥克風,支持高通Aqstic音頻技術,具備回聲消除和噪音抑制功能,
背部采用金屬磨砂工藝,中間是“XiaoMI” Logo,下面還有一排認證標貼。
左上角有有一顆1300萬像素的后置攝像頭,支持自動對焦。
1300萬攝像頭特寫。
XiaoMI Book 12.4 二合一背面不像Surface那樣可以支開,因此附送了磁吸背夾。
主要的接口以及按鈕都放在機身右側,從左到右分別揚聲器、音量鍵、電源鍵、3.5mm耳麥合一接口以及一個Type-C接口,最右邊是一個Mircro SD卡槽。
磁吸鍵盤采用類皮革材質,比較親膚,同時又能增大與桌面的摩擦力,不易在桌面滑動。
這就是XiaoMI Book 12.4 二合一的完全體了。
65W的氮化鎵快充和一條1.5mm的Type-C充電線。
充電頭有一個USB-A和一個Type-C接口,其中A口支持5V2.4A、9V2A、12V1.5A最高18W充電功率。
C口支持5V3A、9V3A、11V5A、12V3A、15V3A、20V3.25A最高65W充電功率。
當然,這個充電頭同樣也可以當做手機的快充,旅行只需要帶一個充電器就夠。
三、屏幕與續航測試:專業級屏幕素質、10小時4K在線視頻續航
1、屏幕測試
XiaoMI Book 12.4 二合一采用了一塊12.4英寸的超視網膜屏,我們使用紅蜘蛛x來測試屏幕的色域以及亮度對比度。
實測擁有100%的sRGB色域覆蓋、90%的AdbobeRGB色域、99%的P3色域和89%的NTSC色域。
從數據來看,這塊屏幕已經超越了專業繪圖顯示器的色域標準。
實測這塊屏幕的最大亮度為521nit,這個亮度大概是普通筆記本屏幕的2倍,另外對比度也有1500:1。
這塊12.4英寸屏幕的平均Delta-E值為1.3,算是非常優秀的表現。最高Delta-E值2.44,最低0.75。
2、續航測試
續航測試很簡單,我們直接觀看B站4K視頻,看看XiaoMI Book 12.4 二合一筆記本能堅持多久。
測試時屏幕亮度調為40%,也就是260nit,這已經超越了大多數筆記本的最高亮度。
早上7點34開始播放《元龍》,分辨率為4K,電量73%
到了9點51分,電量還剩下52%。
一共播放了2小時17分鐘,電量掉了12%,算來下滿電狀態下剛好可以堅持10小時的在線4K視頻播放時間。
四、Windows系統體驗:辦公以及4K在線視頻流暢、LOL也能玩
1、Office辦公
我們在電腦上編輯一個50MB的Word文檔,各種操作以及滑動都非常流暢。
2、4K在線視頻
播放B站4K視頻流暢度也完全沒有問題
3、騰訊會議
如今,視頻會議正逐漸成為各公司主流的會議進行方式,而在國內視頻會議行業,騰訊會議獨占40%的份額,下面我們來看看XiaoMI Book 12.4 二合一運行騰訊會議時的溫度表現。
運行騰訊會議48分鐘,CPU占用率30%,這個使用率對于驍龍8cx Gen 2這種低功耗處理器而言,造成的發熱量幾乎可以忽略,整個使用過程中,筆記本外殼都是涼涼的,沒有出現發熱現象。
4、英雄聯盟
沒想到可以玩LOL,1080P極高畫質下在出生地的幀率接近60FPS。
不過對線的時候幀率會降到34FPS左右。
五、總結:3000元價位極具競爭力的存在
2899元的確可以買到一臺性能還算可以的筆記本電腦,但是也就僅僅如此了!
市面上3000元以下的筆記本大多采用了前代處理器,雖然性能夠用,但是功耗都不低。我們在一些老款筆記本上運行“騰訊視頻”時,能夠感受到機身有明顯的發燙,而這個問題在XiaoMI Book 12.4 二合一平板上完全不存在。
低功耗ARM構架的驍龍8cx Gen 2處理器不僅發熱更低,續航表現也十分亮眼。持續播放B站4K高清視頻,XiaoMI Book 12.4 二合一可以堅持10小時的續航時間。就是高強度使用也能做到一天一充。
在應用兼容性方面,像QQ、微信、Office、WPS、騰訊會議等等常見的軟件,XiaoMI Book 12.4 二合一都能流暢的運行,甚至還能玩LOL,只是幀率有些偏低(對線34FPS左右)。
部分64位X86應用也能支持,不過比較遺憾的是Adobe全家桶以及部分大型64位程序,驍龍8cx Gen 2處理器目前還無法運行,希望微軟能在今后解決這些問題。
如果你的需求是上網課、在線視頻、以及日常辦公, 3000元以內的預算,這款XiaoMI Book 12.4 二合一平板電腦的確是不錯的選擇。同樣的價位,你不可能買到擁厚度不到9mm,凈重不到700g還支持十點觸摸的輕薄本。更別說它還擁有500nit亮度、100%DCI-P3色域、1500:1對比度的屏幕。
其實這樣的屏幕不要說5000元價位的輕薄本,就算是8000元的Surface Pro X也未必具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