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癥是導致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癌癥的治療仍面臨諸多挑戰,其中,如何將藥物精準地輸送至腫瘤病灶以實現靶向治療是一個亟需解決的重大科學問題。隨著納米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抗腫瘤納米藥物被寄望于改善癌癥治療策略,提升治療效果。研究表明,納米藥物不僅可以通過改變藥代動力學和組織分布提高對腫瘤組織的特異性和抑制腫瘤生長,同時還能降低藥物對正常組織的毒性。近年來,納米藥物在抗腫瘤藥物遞送和改善癌癥治療效果等方面顯示出極大的應用價值和開發前景。科學家運用最新的納米技術對納米藥物的形狀、大小和功能進行合理化設計和調控,延長納米藥物的作用時間,同時也可以對納米藥物外表面進行靶分子修飾等,提高在腫瘤組織的藥物集聚量,實現對腫瘤的有效治療和腫瘤診療一體化。納米藥物可以實現藥物的腫瘤靶向遞送和腫瘤內穿透運輸、避免藥物的全身非特異性釋放、改善藥物的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性能以及協助藥物克服腫瘤細胞耐藥機制等。納米藥物除了可遞送常規的抗癌化療藥物外,因其可以保護生物活性物質在藥物遞送過程中的完整性和生物活性,故還可遞送多肽類藥物、蛋白質及核酸等物質。

    納米藥物在癌癥治療方面表現出諸多優勢,主要包括:1)運用納米技術可對納米藥物的形狀、大小和功能進行合理化設計和調控,以期達到最優性能;2)納米藥物可實現診療一體化;3)納米藥物往往在腫瘤組織中優先富集等;4)納米藥物可以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5)納米藥物可以使生物活性物質在藥物遞送過程中使完整性和生物活性,不被酶降解。綜述了抗腫瘤納米藥物的臨床轉化現狀,介紹了抗腫瘤納米藥物的臨床應用以及處在臨床試驗中的一些候選物的情況,以及目前抗腫瘤納米藥物面向腫瘤治療的一些挑戰和機遇。

    納米藥物在臨床中的應用

    納米藥物的發展始于 20世紀 60年代,科學家提出應用納米脂質囊泡(即脂質體)進行藥物遞送。此后,大量的納米藥物遞送系統在后續研究中研發出來。納米藥物的主要發展歷程可以概括為:1976 年,Langer首次提出持續性釋放藥物的遞送體系。1980年,Yatvin設計了具有 pH響應型藥物釋放和主動靶向功能的脂質體用于藥物遞送。1986 年,Matsumura 和Maeda 提出高滲透長滯留效應(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EPR效應),即基于腫瘤血管不連續和腫瘤淋巴系統不健全的病理特征,納米藥物可在腫瘤部位逐漸積累并滯留在腫瘤組織內。1987 年,Allen提出用聚乙二醇(PEG)表面修飾脂質體有助于減少被體內吞噬細胞所清除,延長脂質體的血液循環時間為脂質體在腫瘤組織中的蓄積提供更多機會。1994年,Langer制備了首個長循環納米顆粒聚乙二醇-聚(乳酸-乙醇酸)納米顆粒。1995年,裝載有抗腫瘤藥物阿霉素(Dox),聚乙二醇修飾的脂質體Doxil?經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成為第一個應用于臨床的納米藥物,其適應癥包括卵巢癌、轉移性乳腺癌和艾滋病相關型卡波西肉瘤(圖 1)。此后,多種納米藥物相繼進入臨床試驗,其中部分產品獲得批準,用于腫瘤的臨床治療。據統計,目前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或歐洲藥品管理局等監管機構批準用于癌癥治療的納米藥物有15 種,處于臨床試驗中的納米藥物有 50 多種。其中,在獲得臨床批準的納米藥物中,脂質體有 10種、聚合物膠束有 2種、納米顆粒有 2種、無機納米顆粒有 1種,但是,尚未有聚合物-藥物偶聯物獲得臨床批準(表 1)。目前,抗腫瘤納米藥物根據其構成方式可大致分為脂質體、聚合物膠束、納米顆粒和聚合物-藥物偶聯物和無機納米顆粒等(圖2)。


    圖 1 癌癥納米藥物發展大事記



    圖2 常見納米藥物示意


    表 1 臨床轉化中的部分癌癥納米藥物


    脂質體

    脂質體是由脂質分子(如磷脂和膽固醇等)形成的含有水溶性內室和囊泡殼層的雙層球型囊泡,具有粒徑可塑、生物相容性良好、低毒性和低免疫原性等特點,可同時負載親、疏水性不同的藥物。脂質體是抗腫瘤納米藥物的主要類別之一,也是臨床轉化最成功的一類納米藥物,被廣泛應用于癌癥、炎癥和皮膚病等疾病的治療。目前,脂質體包裹的阿霉素已經在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應用于臨床治療卵巢癌、轉移性乳腺癌、卡波西肉瘤等腫瘤,其商品名為Doxil?。阿霉素是一種化療藥物,但是存在心臟毒性,影響其用于腫瘤的治療,而脂質體包裹的阿霉素,可以有效降低阿霉素的毒性,取得臨床用藥的安全性。除 Doxil?外,還有多種脂質體納米藥物也獲得批準用于臨床治療,這些脂質體納米藥物主要包括:1)DaunoXome?,是粒徑為 50 nm的正定霉素脂質體,主要用于艾滋病相關型卡波西肉瘤的治療;2)Myocet?,是粒徑為 150 nm的非聚乙二醇化的阿霉素脂質體,主要用于轉移性乳腺癌的治療(歐洲及加拿大);3)MM-398?,是粒徑為100 nm的伊立替康脂質體,與5-氟尿嘧啶和甲酰四氫葉酸協同給藥,主要用于胰腺癌的治療。此外,還有多種脂質體納米藥物正處于臨床試驗階段,例如處于臨床 III期實驗的有Themodox?和 Lipolatin 等,處于臨床 II 期的脂質體還有Lipoxal 和 EndoTAG-1 等,處于臨床 I 期的脂質體有IHL-305和LiPlaCis等。Themodox?是一種阿霉素熱敏感脂質體,適用于肝細胞癌和乳腺癌等的治療。研究表明,結合射頻消融技術,Themodox?可在環境溫度升至 40~45℃時迅速改變脂質體結構,形成“小開口”釋放阿霉素。Lipolatin是抗腫瘤藥物順鉑的脂質體制劑,適用于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研究表明,順鉑脂質體的組成成分中含有陰離子脂質分子二棕櫚酰磷脂酰甘油可協助順鉑脂質體實現跨膜運輸。此外,Lipolatin在腫瘤組織中滯留時間長,治療過程中無機體不良反應。Lipoxal是奧沙利鉑的脂質體制劑,適用于晚期惡性腫瘤的治療。臨床 I期結果顯示,奧沙利鉑脂質體對多種腫瘤,如胃癌和胰腺癌等,均有較高的治療活性,且僅當給藥劑量達到 300~350 mg·m-2時才表現出一定的機體毒性,如外周神經毒性等。EndoTAG-1 是一種陽離子紫杉醇脂質體,其癌癥治療策略包括抗腫瘤新生血管生成和抗腫瘤細胞增長兩方面,適用于乳腺癌、肝癌和胰腺癌等適應癥。IHL-305是 PEG化的伊立替康脂質體,適用于晚期實體瘤的治療。臨床前研究表明,IHL-305 治療對多種腫瘤模型顯示出抗腫瘤活性,如結腸癌、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和前列腺癌等,還可顯著提高荷瘤小鼠的存活率。LiPlaCis 是順鉑的脂質體制劑,具有磷酸酶 A2(PLA2)響應性釋放藥物,適用于晚期實體瘤。然而,臨床I期的結果表明,LiPlaCis具有明顯的腎毒性等副作用,因此其臨床試驗已終止。目前,還有多種基于脂質體的納米藥物已經獲得批件,并進入臨床試驗,因為脂質體是一種臨床相對成熟的藥物機型,存在風險低,有成功上市的脂質體劑型作為參照和制備技術相對成熟等特點。

    納米膠束

    納米膠束是指由兩親性嵌段聚合物在水溶液中自組裝形成的粒徑大小介于 10~200 nm、具“核-殼”結構的聚合物分子聚集體。在膠束形成過程中,疏水性藥物分子與聚合物鏈段發生協同作用,被包裹進疏水內核而形成載藥納米膠束。PEG是納米膠束親水殼層最常用的親水性聚合物,膠束表面致密的聚乙二醇殼層能有效阻止納米膠束被血漿蛋白或巨噬細胞非特異性吸附或識別,并延長納米膠束的血液循環時間。目前,已獲得臨床批準的納米膠束有 Genexol-PM?和 Paclical?,兩者均為紫杉醇的納米膠束藥物制劑。Genexol-PM?的平均粒徑約為20~50 nm,由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聚合物自組裝形成,適用于轉移性乳腺癌的治療(韓國)。Paclical?的平均粒徑約為20~60 nm,其膠束結構中引入了可被機體代謝的雙親性表面活性劑 XR-17(一種維生素 A 類似物),適用于卵巢癌的治療(俄羅斯)。研究結果顯示,Paclical?的載藥量較當前市售紫杉醇制劑 Taxol?和 Abraxane?均有大幅度提高,因此,Paclical?支持對腫瘤患者使用高劑量治療,而其與 Abraxane?幾乎一致的藥代動力學行為保證了治療過程中患者的機體安全。此外,多種新型納米膠束正處于臨床試驗階段,這些納米膠束多由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聚乙二醇-聚氨基酸嵌段聚合物制備而成,如聚乙二醇-聚天冬氨酸和聚乙二醇-聚谷氨酸等。進入臨床試驗的高分子納米膠束主要包括:1)NK105(臨床III期),負載紫杉醇的聚乙二醇-聚天冬氨酸納米膠束(85 nm),適用于乳腺癌和胃癌。臨床試驗結果顯示,NK105 對乳腺癌表現出良好的抗腫瘤活性,且可明顯降低由紫杉醇造成的毒副作用(如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等),其患者總緩解率(overall response rate, ORR)為 25%(臨床 II期數據);2)NC-6004(臨床 III期),負載順鉑的聚乙二醇-聚氨基酸納米膠束(20 nm),適用于胰腺癌的治療。研究表明,NC-6004 對胰腺癌的疾病控制率達64.7%(臨床 II 期數據),且具有較高耐受劑量,僅當NC-6004的給藥劑量達到120 mg·m-2時才會出現順鉑相關的機體毒性;3)NK012(臨床 II期),負載 7-乙基-10-羥基喜樹堿(SN38)的聚乙二醇-聚氨基酸納米膠束(20 nm),適用于三陰性乳腺癌等。臨床 II 期研究表明,NK102 對復發性小細胞肺癌患者具有陽性療效,ORR為22%;4)NK911(臨床II期),負載阿霉素的聚乙二醇-聚天冬氨酸納米膠束(40nm),適用于多種實體瘤。研究表明,NK911的血漿藥效曲線下面積(AUC)為游離阿霉素的 2倍,且 NK911僅會引起輕微惡心嘔吐,并不會造成骨髓抑制等嚴重毒副作用;5)NC-4016(臨床 I期),負載順鉑的聚乙二醇-聚氨基酸納米膠束(30nm),適用于多種實體瘤。臨床前研究表明,NC-4016的血漿 AUC比奧沙利鉑高出約 1000倍,在動物模型上對小鼠結腸癌、人源胰腺癌、胃癌和黑色素瘤等腫瘤均有高抗癌活性,且治療過程小鼠都不表現出明顯的系統神經毒性。

    納米顆粒

    納米顆粒是指尺寸在納米尺度范圍內的納米粒子,其結構主要由外殼、內核和活性物質(藥物等)等組成。納米顆粒的性能(如穩定性、血液半衰期等)主要由外殼材料和納米顆粒的理化性質決定,而內核往往決定著納米顆粒負載的藥物活性物質的類型。納米顆粒可負載的活性物質種類繁多,如抗腫瘤藥物、siRNA、蛋白質和造影劑等。目前,已獲得臨床批準的納米顆粒納米藥物有Abraxane?和Transdrug?。Abraxane?的年收入約為 9.67 億美元,是納米藥物開發的主要成功案例之一。Abraxane?是紫杉醇結合白蛋白的納米顆粒,平均粒徑約 130 nm,適應癥為胰腺癌和轉移性乳腺癌。在臨床治療中,Abraxane?不僅維持了紫杉醇的抗腫瘤療效,還消除了商業化紫杉醇制劑Taxol?中與乳化劑 Cremophor?EL 相關的毒性。藥代動力學研究表明,基于Abraxane?活性白蛋白轉運通路介導的“配體—受體”靶向作用,Abraxane?的紫杉醇清除速率和腫瘤分布容量均高于 Taxol?,并且Abraxane?的最大耐受劑量(MTD)比Taxol?高約50%。Transdrug?是BioAlliance公司基于 Transdrug技術開發的阿霉素納米顆粒制劑,其載體聚合物材料為聚異氰基丙烯酸酯,適用于肝細胞性肝癌的臨床治療。此外,多種納米顆粒也正處于臨床試驗階段,其中,處于臨床II期試驗的納米顆粒主要有DHAD-PBCA-NPs和CRLX101,處于臨床I期的納米顆粒有Nanoxel?和 Docetaxel-PNP。DHAD-PBCA-NPs是一種米托蒽醌納米顆粒,適用于肝細胞性肝癌。CRLX101是一種由聚乙二醇-聚乳酸包裹喜樹堿形成的納米顆粒。CRLX101 可與貝伐單抗進行聯合治療,研究表明,該聯合治療策略對轉移性腎細胞癌表現出高抗腫瘤活性且耐受性良好。此外,CRLX101 還適用于非小細胞肺癌等的治療。Nanoxel?是一種非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納米顆粒,其尺寸約為10~50 nm,適用于晚期乳腺癌等。Nanoxel?顯著改善了紫杉醇的藥代動力學行為,在保持抗腫瘤功效的同時可降低過敏反應和液體滯留等副作用。Docetaxel-PNP是一種多烯紫杉醇納米顆粒,適用于各種實體瘤。研究結果顯示,Docetaxel-PNP的血液清除半衰期是抗腫瘤藥物紫杉特爾的 1.5~2 倍,更有利于多烯紫杉醇在腫瘤組織蓄積,因此 Docetaxel-PNP 具有更優的治療效果和更低的臨床毒性。中國在納米顆粒這一類納米藥物的研發方面也取得了進展。到目前為止,中國共有 5 家醫藥企業(正大天晴、石藥集團、江蘇恒瑞、齊魯制藥和湖南科倫)先后獲得多種紫杉醇結合型白蛋白注射劑的臨床批件,并陸續進入臨床試驗,其中,1.6類新藥有5種,2.4類新藥有1種,3.4類新藥有7種。

    聚合物-藥物偶聯物

    聚合物-藥物偶聯物(polymer- drug conjugates,PDCs)是指將活性藥物分子與聚合物通過化學共價鍵偶聯形成的藥物載體。聚合物-藥物偶聯物所用聚合物材料在水溶液中需具備高度可溶、無毒和無免疫原性等特點,主要包括聚[N-(2-羥丙基)甲基丙烯酰胺](PHPMA)、聚乙二醇、多糖類聚合物(如透明質酸、葡聚糖等)和聚谷氨酸等。目前,尚沒有 PDCs 納米藥物獲得臨床批準,但多種PDCs 納米藥物正處于臨床試驗中。PK1(FCE28068,PHPMA-Dox偶聯物)是首個進入臨床I期評估的N-(2-羥丙基)甲基丙烯酰胺基聚合物-藥物偶聯物。臨床I期研究表明PK1對非小細胞肺癌、結腸直腸癌和耐藥性乳腺癌均表現出抗腫瘤活性,但臨床II期研究表明PK1僅對乳腺癌患者及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表現出抗腫瘤活性。進入臨床評估的基于N-(2-羥丙基)甲基丙烯酰胺的聚合物-藥物偶聯物還有PK2(PHPMA- Dox- 半 乳 糖 胺 ,臨 床 I/II 期)、PNU-166945(PHPMA-PTX,臨床 I期)和 PNU-166148(PHPMA-CPT,臨床 I期)等。其中,PK2結構中引入了對肝細胞脫唾液酸糖蛋白受體(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ASGR)具靶向作用的半乳糖胺結構,以適用于原發性肝癌的治療,但由于半乳糖胺會導致 PK2 在正常肝細胞中發生蓄積,導致其機體毒性較大。此外,PNU-166945和 PNU-166148的臨床試驗結果同樣不盡如人意,二者在癌癥治療過程中均表現出較明顯的機體毒性,如膀胱炎等。處于臨床試驗中的基于 PEG 的聚合物-藥物偶聯物有 Prothecan(PEG-CPT,臨床 I 期)等,Prothecan的喜樹堿含量約為1.7%,血漿半衰期長達72h,期間保持了對多種實體瘤的抗癌活性,其劑量限制毒性主要表現為中性粒細胞和血小板減少。處于臨床實驗中的多糖類聚合物-藥物偶聯物有 AD-70(臨床I期)等。其中,AD-70是首例進入臨床實驗的葡聚糖-藥物偶聯物,葡聚糖載體分子量約為70000 g mol-1,負載的藥物為阿霉素。然而,由于葡聚糖易被內皮網狀系統攝取,AD-70表現出較大的毒副作用,如會引起肝毒性和血小板減少等癥狀。處于臨床試驗的聚谷氨酸類聚合物-藥物偶聯物有 Xyotax?(臨床 III 期)等。Xyotax?是聚谷氨酸(Mw=17000 g/mol)與紫杉醇的偶聯物,其載藥量高達37%。研究表明,Xyotax?的藥代動力學表現良好,且針對多種腫瘤模型,如非小細胞肺癌和卵巢癌等,均顯示出較高的抗腫瘤活性。

    無機納米顆粒

    無機納米顆粒一直受到納米醫學領域研究者的廣泛關注。與有機納米藥物相比,無機納米顆粒具有尺寸和形貌可控性好,比表面積大等特征。此外,得益于無機納米顆粒固有的性能,例如表面等離子共振性和磁響應性等,無機納米顆粒廣泛應用于熱治療、熱成像和磁共振成像等領域,具有納米藥物診療一體化的巨大應用前景。常見的無機納米顆粒包括磁性納米顆粒、二氧化硅納米顆粒、納米碳材料和量子點等。Feraheme是一種半合成超順磁性氧化鐵納米粒子,已獲得臨床批準可用于慢性腎病患者的缺鐵性貧血的治療。此外,Feraheme還可應用于磁共振成像造影。目前,多種無機納米顆粒也正處于臨床試驗階段,其適用領域包括腫瘤成像和熱治療等。Cornell Dots是一種經聚乙二醇和 cRGDY 多肽修飾以及 124I 放射性標記的二氧化硅納米粒子,適用于黑色素瘤和腦瘤的成像;AuroLase是一種 PEG修飾的二氧化硅-金納米顆粒,適用于轉移性肺癌的光熱治療。盡管近年來無機納米顆粒在納米藥物領域取得了較大進展,但其生物安全性一直是一個潛在問題,需要進行生物安全性評價。

    主動靶向納米藥物

    主動靶向是指借助主動靶向分子的引入以增加納米藥物在病灶部位的靶向性富集和腫瘤細胞的內在化。腫瘤生物標志物的識別是主動靶向納米藥物配體選擇和設計的基礎。常見靶分子有抗體、非抗體靶分子和核酸適配體等。抗體靶分子主要包括單克隆抗體和抗原結合片段等,非抗體靶分子主要包括維生素、多糖和多肽等。腫瘤組織靶標可分為腫瘤細胞靶標和腫瘤內皮細胞靶標。腫瘤細胞靶標是指腫瘤細胞過表達的轉鐵蛋白受體、葉酸受體和糖蛋白受體等。腫瘤內皮細胞靶標是指腫瘤內皮細胞過表達的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αvβ3整合素和血管細胞黏附因子-1(VCAM-1)等。目前,納米藥物多為非主動靶向納米藥物,其成藥性已得到臨床試驗的證實,但目前還缺乏上市的主動靶向型納米藥物,主要是臨床試驗結果缺少顯著性差異。與主動靶向相比,被動靶向型納米藥物在腫瘤組織的蓄積更大程度上是由納米藥物的物理化學性質決定的。因此,即使靶向配體缺失,也可通過優化納米藥物的理化性質設計實現納米藥物對腫瘤組織的靶向性,或者被腫瘤細胞非特異性攝取。另一方面,主動靶向作用可以促進癌細胞對納米藥物的特異性攝取。因此,主動靶向納米藥物的開發依然是納米藥物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課題。

    目前,僅有少數主動靶向型納米藥物進入臨床試驗。這些納米藥物主要包括:1)MCC-465(臨床 I期),人單克隆抗體 GAH的 F(ab')2片段修飾的多柔比星免疫脂質體,該配體可特異性與胃、腸腫瘤組織結合。研究表明,MCC-465對 GAH陰性表達的 Caco-2腫瘤無明顯抑瘤效果,而對 GAH 陽性表達的 WiDr-Tc和 SW837腫瘤抑瘤效果明顯;2)SGT-53(臨床 I期),抗轉鐵蛋白受體單鏈抗體片段(TfRscFv)修飾的用于p53基因遞送的脂質體納米復合物,其中 TfRscFv 可主動靶向腫瘤細胞轉鐵蛋白受體。研究表明,SGT-53可顯著增強腫瘤細胞對放療/化療的敏感性;3)BIND-014(臨床Ⅱ期),負載多烯紫杉醇、特異性靶向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PSMA)的納米顆粒。研究表明,BIND-014對多種腫瘤模型(如前列腺癌、非小細胞肺癌等)均有較好抑制效果,且其藥代動力學行為明顯優于游離多烯紫杉醇,具有更低的系統毒性;4)CALAA-01(臨床Ⅰ期,終止),由環糊精和金剛烷-聚乙二醇包裹形成的納米顆粒,是首個進入臨床實驗的主動靶向 siRNA納米藥物。CALAA-01表面修飾的人轉鐵蛋白(hTf)可特異性靶向轉鐵蛋白受體,但遺憾的是,出于制備成本及安全性考慮,CALAA-01相關臨床試驗已被終止。盡管具有主動靶向功能的納米藥物的臨床轉化進展較慢,但是主動靶向藥物遞送系統的研發和探索將是未來納米藥物研發的重要方向。因為主動靶向納米藥物所具有的特異性識別腫瘤細胞,可以提高腫瘤治療過程中的精準性,降低對正常組織和器官帶來的不必要的副作用。同時,根據在普通納米藥物的外表面修飾不同的靶分子,可以拓寬納米藥物的應用范圍,可以根據靶分子的不同靶向不同的腫瘤,從而提高納米藥物對單一腫瘤的靶向性和有效性。

    納米藥物在臨床轉化中的挑戰

    納米藥物在臨床轉化進程中面臨著諸多挑戰,主要包括藥代動力學模型構建、納米藥物的設計和生物學性能評估等。合理化設計納米藥物的理化性質有助于納米藥物免疫逃脫、腫瘤外滲和擴散、細胞靶向和內化以及可控釋放藥物等。納米藥物的理化性質參數往往是基于簡化的納米藥物藥代動力學模型進行設計和確定的。該模型認為,基于 EPR效應,循環半衰期足夠長的納米藥物可以在腫瘤組織中更有效蓄積。基于該模型,納米藥物的設計重點傾向于抑制或減少納米藥物的調理素吸附、網狀內皮系統攝取和腎清除等,從而最大限度地延長循環半衰期。然而,越來越多地研究表明,該模型過度簡化了體內生理屏障、腫瘤微環境以及兩者對納米藥物的組織分布、在腫瘤部位蓄積和穿透等行為的影響。合理的藥代動力學模型對納米藥物的設計起著至關重要的指導作用。將腫瘤組織視為獨特且復雜的器官,構建準確的藥代動力學理論模型,深入探究“納米藥物被單核巨噬細胞系統攝取的原因及相互作用機制”“納米藥物靶向腫瘤組織的動力學機制”以及“如何量化和調整腫瘤微環境各因素以提高納米藥物的靶向運輸”等關鍵科學問題。這樣才能多角度地理解腫瘤機制以及不同腫瘤之間的差異,設計最適的納米藥物和治療方案。

    納米藥物的生物學評估可分為體外細胞學評估和動物學評估。體外評估實驗有助于加深對納米顆粒—細胞相互作用的理解,在開展動物試驗之前對納米藥物進行體外評估以確定其生物相容性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常規細胞培養過程中使用的多孔板環境缺乏生物體組織和血液流體學的復雜性,無法完全模擬生物體與納米藥物之間的復雜生理屏障。仿生“器官/腫瘤芯片”可以避免當前體外細胞實驗模型的弊端。將腫瘤型球體納入微流體通道中,可研究間隙滲流、細胞作用及納米顆粒尺寸對納米藥物的腫瘤蓄積和擴散行為的影響。納米藥物的體內性能包括藥物代謝動力學、生物分布、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等,上述性能必須通過動物模型進行準確評估。目前,納米藥物研究過程中臨床前研究結果與臨床試驗結果之間存在差異是公認的障礙,這很大程度上歸因于納米藥物研發過程中能準確反映人類癌癥病癥的動物實驗模型的缺乏。納米藥物研究中目前有多種腫瘤模型可用,包括基于腫瘤細胞系的皮下和原位腫瘤模型、人源腫瘤異種移植模型和基因工程小鼠。但是,上述腫瘤模型均不能完全準確地反映人類惡性腫瘤的病癥。并且,相較于人類癌癥患者,EPR 效應所致被動靶向效應往往在動物模型中更加明顯。此外,考慮到轉移性腫瘤的高致死率,在人類轉移瘤模型中評估納米藥物的EPR 效應、滲透和靶向性也十分重要。隨著準確模仿人類腫瘤異質性等動物模型的不斷開發,例如高保真人源腫瘤異種移植模型、人源化小鼠模型和侵襲性轉移的基因工程小鼠模型,以及納米藥物在大型哺乳動物模型(如猴、狗和豬等)中的進一步評價,相信納米藥物臨床轉化的現狀也將能得到極大的改善。

    納米藥物臨床轉化的另一個挑戰源于納米藥物從臨床前研究到隨后的臨床開發和商業化過程中的所涉及的化學、生產以及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要求的日益復雜性。對于復雜的納米藥物而言,其批量生產對當前制藥企業的生產單元和制造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當納米藥物制劑涉及多個步驟或復雜工藝時,其大規模和重復性地制備將更加困難。實際上,從實驗室開發到臨床的轉化幾乎總是伴隨著納米藥物配方參數的優化,甚至工藝的改變,因此,早期納米藥物設計時為其后續的大規模制備進行前瞻性考慮就顯得尤為重要。

    結 論

    納米藥物的研發和臨床轉化是挑戰與機遇并存的。為促進納米藥物的臨床轉化,應深入探究納米藥物在人體內的作用機制。納米藥物向腫瘤組織高效、靶向遞送藥物的關鍵在于納米藥物在腫瘤部位的集聚、納米藥物與腫瘤細胞和腫瘤微環境相互作用等。如何合理化設計納米藥物以增加系統穩定性、改善組織分布,如何克服納米藥物的一系列體內生物屏障,提高其腫瘤組織靶向性、腫瘤穿透以及腫瘤細胞內在化能力;如何克服腫瘤的遺傳多樣性、異質性和腫瘤細胞的耐藥性;如何克服納米藥物的脫靶效應;以及如何進行納米藥物的大規模可重復制備和篩選等納米醫學領域內關鍵科學問題亟需解決。并且,已獲臨床批準的納米藥物的負載對象多為現有的抗腫瘤活性小分子藥物,而新型治療劑(如 siRNA、mRNA 和基因編輯等)和新型分子實體(如激酶抑制劑等)則有望被納入新一代納米藥物的研發中。此外,由于 EPR 效應在人體腫瘤中缺少相關證據,應加深對腫瘤異質性和 EPR 標志物的理解有助于最大化納米藥物的治療效果。因此,臨床相關的腫瘤及具有 EPR效應響應性的腫瘤可優先作為納米藥物研究的腫瘤模型。與此同時,納米藥物也可開發應用于納米藥物的瘤內遞送或腫瘤微環境成像等不基于 EPR 效應的領域。隨著研究的深入,未來將有更多的納米藥物進入臨床試驗,獲得批準應用于腫瘤患者的治療,改善腫瘤治療效果,降低治療的副作用,提高公眾健康水平。(責任編輯 田恬)

    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17YFA0207900)

    參考文獻(略)

    本文作者:劉靜,唐浩,米鵬,魏于全

    作者簡介:劉靜,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腫瘤靶向納米藥物遞送系統;米鵬(通信作者),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研究方向為分子探針和納米藥物;魏于全(通信作者),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研究方向為人類重大疾病的生物治療。

    注:本文發表于《科技導報》2018 年第22 期,敬請關注。

    實對于剛入硬件行業的“青銅”級及以下的工程師來說,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職業規劃方面,其實都是迷茫的。或許因為大學專業就是硬件方面,所以畢業后理所應當的先進入這個行業,喜不喜歡、是否打算一直從事,還不是很確定;又或許是誤打誤撞進入這個行業,基本的興趣是有的,但難免會有一種“老虎吃天,無處下爪”的趕腳。

    對于這種情況,“小(屁)天(事)使(精)”陸妹懷揣拯救“路口人”、也不知道哪里來的正義感上線整理,然后就有了這篇“有點長”的晉級秘籍,希望能對迷茫或者想要在這個行業有所成就的你有些許幫助!

    廢話少說,“上菜”!(偷偷劇透下,文段附有三個英雄攻略,可謂是干貨滿滿喲:最常用十大電子元器件、電路中的7個常用接口、99%的電子工程師會掉的10個坑。)

    基礎技術要求

    1、硬件知識:元器件,PCB布線,經典電路,通訊協議,EMC,開發工具;

    2、軟件知識:ASM,C,C++,VISIO,SmartDraw,SourceInsight,VC++6.0;

    3、輔助知識:AutoCAD,Matlab,OrCAD,相關軟件,重要項目;

    4、電子元器件的精通,常用元器件的用途的非常熟悉;

    5、輸入輸出端口控制KEY,V/F變換器,語音控制,電源設計與監控,基本的單元電路;

    6、MCU分類:4位機,51,PIC,AVR,MSP430等系列進行學習;

    7、顯示技術LED,LCD,VFD等的控制技術;

    8、機電控制技術PWM,電機的控制,遙控器控制;

    9、數據采集技術AD,DA,各種傳感器的知識,以及編寫程序的注意;

    10、信號與算法技術,編碼,各種算法數據結構,C,ASM源代碼;

    11、通信技術SPI總線,I2C總線,CAN總線,RS232,RS485,1-WIRE;

    12、PCB設計技巧,仿真軟件MultiSim,EMC,EMI技術知識;

    13、編程規范ASM,C,C++的設計能力;

    14、ADS,ProtelDXP,KEILC相關軟件的熟練應用;

    15、嵌入式UC/OS-II內核,ARM架構與編程,典型芯片的熟悉。

    必備知識

    壹 硬件工程師基礎知識

    目的:基于實際經驗與實際項目詳細理解并掌握成為合格的硬件工程師的最基本知識。

    1)基本設計規范;

    2)CPU基本知識、架構、性能及選型指導;

    3)MOTOROLA公司的PowerPC系列基本知識、性能詳解及選型指導;

    4)網絡處理器(INTEL、MOTOROLA、IBM)的基本知識、架構、性能及選型;

    5)常用總線的基本知識、性能詳解;

    6)各種存儲器的詳細性能介紹、設計要點及選型;

    7)Datacom、Telecom領域常用物理層接口芯片基本知識,性能、設計要點及選型;

    8)常用器件選型要點與精華;

    9)FPGA、CPLD、EPLD的詳細性能介紹、設計要點及選型指導;

    10)VHDL和VerilogHDL介紹;

    11)網絡基礎;

    12)國內大型通信設備公司硬件研究開發流程。

    貳 最流行的EDA工具指導

    目的:熟練掌握并使用業界最新、最流行的專業設計工具

    1)CADENCE公司的OrCad,Allegro,Spectra;

    2)Mentor公司的pads、Xpedition ;

    3)Downstream公司的 Cam350;

    4)Altera公司的MAX+PLUSII ;

    5)XILINX公司的FOUNDATION、ISE;

    6)學習并能熟練使用以上所說工具。

    叁硬件總體設計

    目的:掌握硬件總體設計所必須具備的硬件設計經驗與設計思路

    1)產品需求分析;

    2)開發可行性分析;

    3)系統方案調研;

    4)總體架構,CPU選型,總線類型;

    5)數據通信與電信領域主流CPU:M68k系列,PowerPC860,PowerPC8240,8260體系結構,性能及對比;

    6)總體硬件結構設計及應注意的問題;

    7)通信接口類型選擇;

    8)任務分解;

    9)最小系統設計;

    10)PCI總線知識與規范;

    11)如何在總體設計階段避免出現致命性錯誤;

    12)如何合理地進行任務分解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項目案例:中、低端路由器等。

    肆 硬件原理圖設計技術

    目的:通過具體的項目案例,詳細進行原理圖設計全部經驗,設計要點與精髓揭密。

    1)電信與數據通信領域主流CPU(M68k,PowerPC860,8240,8260等)的原理設計經驗與精華;

    2)Intel公司PC主板的原理圖設計精髓;

    3)網絡處理器的原理設計經驗與精華;

    4)總線結構原理設計經驗與精華;

    5)內存系統原理設計經驗與精華;

    6)數據通信與電信領域通用物理層接口的原理設計經驗與精華;

    7)電信與數據通信設備常用的WATCHDOG的原理設計經驗與精華;

    8)電信與數據通信設備系統帶電插拔原理設計經驗與精華;

    9)晶振與時鐘系統原理設計經驗與精華;

    10)PCI總線的原理圖設計經驗與精華;

    11)項目案例:中、低端路由器等。

    伍 硬件PCB圖設計

    目的:通過具體的項目案例,進行PCB設計全部經驗揭密,使你迅速成長為優秀的硬件工程師

    1)高速CPU板PCB設計經驗與精華;

    2)普通PCB的設計要點與精華;

    3)MOTOROLA公司的PowerPC系列的PCB設計精華;

    4)Intel公司PC主板的PCB設計精華;

    5)PC主板、工控機主板、電信設備用主板的PCB設計經驗精華;

    6)國內著名通信公司PCB設計規范與工作流程;

    7)PCB設計中生產、加工工藝的相關要求;

    8)高速PCB設計中的傳輸線問題;

    9)電信與數據通信領域主流CPU(PowerPC系列)的PCB設計經驗與精華;

    10)電信與數據通信領域通用物理層接口(百兆、千兆以太網,ATM等)的PCB設計經驗與精華;

    11)網絡處理器的PCB設計經驗與精華;

    12)PCB步線的拓撲結構極其重要性;

    13)PCI步線的PCB設計經驗與精華;

    14)SDRAM。

    英雄攻略

    1最常用十大電子元器件

    從事電子行業,對各類電子元器件有種說不出的感情,對于從事電子行業的工程師來說,電子元器件就像人們日常進口的米飯一樣,是每天都需要去接觸,每天都需要用到的。

    >>>>

    明星一:電阻

    作為電子行業的工作者,電阻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人們都說“電阻是所有電子電路中使用最多的元件。”

    電阻,因為物質對電流產生的阻礙作用,所以稱其該作用下的電阻物質。電阻將會導致電子流通量的變化,電阻越小,電子流通量越大,反之亦然。沒有電阻或電阻很小的物質稱其為電導體,簡稱導體。不能形成電流傳輸的物質稱為電絕緣體,簡稱絕緣體。

    在物理學中,用電阻(Resistance)來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導體的電阻越大,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不同的導體,電阻一般不同,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特性。電阻元件是對電流呈現阻礙作用的耗能元件。

    電阻元件的電阻值大小一般與溫度有關,衡量電阻受溫度影響大小的物理量是溫度系數,其定義為溫度每升高1℃時電阻值發生變化的百分數。

    電阻在電路中用“R”加數字表示,如:R1表示編號為1的電阻。電阻在電路中的主要作用為分流、限流、分壓、偏置等。

    1、參數識別:電阻的單位為歐姆(Ω),倍率單位有:千歐(KΩ),兆歐(MΩ)等。換算方法是:1兆歐=1000千歐=1000000歐電阻的參數標注方法有3種,即直標法、色標法和數標法。a、數標法主要用于貼片等小體積的電路,如:472 表示 47×100Ω(即4.7K); 104則表示100Kb、色環標注法使用最多,現舉例如下:四色環電阻 五色環電阻(精密電阻)。

    2、電阻的色標位置和倍率關系如下表所示:顏色 有效數字 倍率 允許偏差(%)銀色 / x0.01 ±10金色 / x0.1 ±5黑色 0 +0 /棕色 1 x10 ±1紅色 2 x100 ±2橙色 3 x1000 /黃色 4 x10000 /綠色 5 x100000 ±0.5藍色 6 x1000000 ±0.2紫色 7 x10000000 ±0.1灰色 8 x100000000 /白色 9 x1000000000 / 。

    >>>>

    明星二:電容

    電容(或電容量, Capacitance)指的是在給定電位差下的電荷儲藏量;記為C,國際單位是法拉(F)。一般來說,電荷在電場中會受力而移動,當導體之間有了介質,則阻礙了電荷移動而使得電荷累積在導體上;造成電荷的累積儲存,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兩片平行金屬板。也是電容器的俗稱。

    1、電容在電路中一般用“C”加數字表示(如C13表示編號為13的電容)。電容是由兩片金屬膜緊靠,中間用絕緣材料隔開而組成的元件。電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電容容量的大小就是表示能貯存電能的大小,電容對交流信號的阻礙作用稱為容抗,它與交流信號的頻率和電容量有關。容抗XC=1/2πf c (f表示交流信號的頻率,C表示電容容量)電話機中常用電容的種類有電解電容、瓷片電容、貼片電容、獨石電容、鉭電容和滌綸電容等。 請登陸:輸配電設備網 瀏覽更多信息

    2、識別方法:電容的識別方法與電阻的識別方法基本相同,分直標法、色標法和數標法3種。電容的基本單位用法拉(F)表示,其它單位還有:毫法(mF)、微法(uF)、納法(nF)、皮法(pF)。其中:1法拉=103毫法=106微法=109納法=1012皮法容量大的電容其容量值在電容上直接標明,如10 uF/16V容量小的電容其容量值在電容上用字母表示或數字表示字母表示法:1m=1000 uF 1P2=1.2PF 1n=1000PF 數字表示法:一般用三位數字表示容量大小,前兩位表示有效數字,第三位數字是倍率。如:102表示10×102PF=1000PF 224表示22×104PF=0.22 uF3、電容容量誤差表符 號 F G J K L M允許誤差 ±1% ±2% ±5% ±10% ±15% ±20%如:一瓷片電容為104J表示容量為0. 1 uF、誤差為±5%。

    >>>>

    明星三:晶體二極管

    晶體二極管(crystaldiode)固態電子器件中的半導體兩端器件。這些器件主要的特征是具有非線性的電流-電壓特性。此后隨著半導體材料和工藝技術的發展,利用不同的半導體材料、摻雜分布、幾何結構,研制出結構種類繁多、功能用途各異的多種晶體二極管。制造材料有鍺、硅及化合物半導體。晶體二極管可用來產生、控制、接收、變換、放大信號和進行能量轉換等。

    晶體二極管在電路中常用“D”加數字表示,如: D5表示編號為5的二極管。

    1、作用:二極管的主要特性是單向導電性,也就是在正向電壓的作用下,導通電阻很小;而在反向電壓作用下導通電阻極大或無窮大。正因為二極管具有上述特性,無繩電話機中常把它用在整流、隔離、穩壓、極性保護、編碼控制、調頻調制和靜噪等電路中。電話機里使用的晶體二極管按作用可分為:整流二極管(如1N4004)、隔離二極管(如1N4148)、肖特基二極管(如BAT85)、發光二極管、穩壓二極管等。

    2、識別方法:二極管的識別很簡單,小功率二極管的N極(負極),在二極管外表大多采用一種色圈標出來,有些二極管也用二極管專用符號來表示P極(正極)或N極(負極),也有采用符號標志為“P”、“N”來確定二極管極性的。發光二極管的正負極可從引腳長短來識別,長腳為正,短腳為負。

    3、測試注意事項:用數字式萬用表去測二極管時,紅表筆接二極管的正極,黑表筆接二極管的負極,此時測得的阻值才是二極管的正向導通阻值,這與指針式萬用表的表筆接法剛好相反。

    4、常用的1N4000系列二極管耐壓比較如下:型號 1N40011N40021N4003 1N4004 1N40051N40061N4007耐壓(V) 50 100 200 400 600 800 1000電流(A) 均為1 。

    >>>>

    明星四:穩壓二極管

    穩壓二極管(又叫齊納二極管),此二極管是一種直到臨界反向擊穿電壓前都具有很高電阻的半導體器件.

    穩壓二極管在電路中常用“ZD”加數字表示,如:ZD5表示編號為5的穩壓管。

    1、穩壓二極管的穩壓原理:穩壓二極管的特點就是擊穿后,其兩端的電壓基本保持不變。這樣,當把穩壓管接入電路以后,若由于電源電壓發生波動,或其它原因造成電路中各點電壓變動時,負載兩端的電壓將基本保持不變。

    2、故障特點:穩壓二極管的故障主要表現在開路、短路和穩壓值不穩定。在這3種故障中,前一種故障表現出電源電壓升高;后2種故障表現為電源電壓變低到零伏或輸出不穩定。常用穩壓二極管的型號及穩壓值如下表:型 號 1N47281N4729 1N4730 1N4732 1N4733 1N4734 1N4735 1N4744 1N4750 1N4751 1N4761穩壓值 3.3V 3.6V 3.9V 4.7V 5.1V 5.6V 6.2V 15V 27V 30V 75V 。

    >>>>

    明星五:電感

    電感:當線圈通過電流后,在線圈中形成磁場感應,感應磁場又會產生感應電流來抵制通過線圈中的電流。我們把這種電流與線圈的相互作用關系稱其為電的感抗,也就是電感,單位是“亨利”(H)。也可利用此性質制成電感元件。

    電感在電路中常用“L”加數字表示,如:L6表示編號為6的電感。電感線圈是將絕緣的導線在絕緣的骨架上繞一定的圈數制成。直流可通過線圈,直流電阻就是導線本身的電阻,壓降很小;當交流信號通過線圈時,線圈兩端將會產生自感電動勢,自感電動勢的方向與外加電壓的方向相反,阻礙交流的通過,所以電感的特性是通直流阻交流,頻率越高,線圈阻抗越大。電感在電路中可與電容組成振蕩電路。電感一般有直標法和色標法,色標法與電阻類似。如:棕、黑、金、金表示1uH(誤差5%)的電感。

    電感的基本單位為:亨(H) 換算單位有:1H=103mH=106uH。

    >>>>

    明星六:變容二極管

    變容二極管(Varactor Diodes)又稱"可變電抗二極管"。是一種利用PN結電容(勢壘電容)與其反向偏置電壓Vr的依賴關系及原理制成的二極管,其結構如右圖所示。

    管變容二極管是根據普通二極管內部 “PN結” 的結電容能隨外加反向電壓的變化而變化這一原理專門設計出來的一種特殊二極管。變容二極管在無繩電話機中主要用在手機或座機的高頻調制電路上,實現低頻信號調制到高頻信號上,并發射出去。在工作狀態,變容二極管調制電壓一般加到負極上,使變容二極管的內部結電容容量隨調制電壓的變化而變化。變容二極管發生故障,主要表現為漏電或性能變差:

    (1)發生漏電現象時,高頻調制電路將不工作或調制性能變差。

    (2)變容性能變差時,高頻調制電路的工作不穩定,使調制后的高頻信號發送到對方被對方接收后產生失真。出現上述情況之一時,就應該更換同型號的變容二極管。

    >>>>

    明星七:晶體三極管

    晶體三極管,是半導體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電流放大作用,是電子電路的核心元件。三極管是在一塊半導體基片上制作兩個相距很近的PN結,兩個PN結把正塊半導體分成三部分,中間部分是基區,兩側部分是發射區和集電區,排列方式有PNP和NPN兩種。

    晶體三極管在電路中常用“Q”加數字表示,如:Q17表示編號為17的三極管。

    1、特點:晶體三極管(簡稱三極管)是內部含有2個PN結,并且具有放大能力的特殊器件。它分NPN型和PNP型兩種類型,這兩種類型的三極管從工作特性上可互相彌補,所謂OTL電路中的對管就是由PNP型和NPN型配對使用。電話機中常用的PNP型三極管有:A92、9015等型號;NPN型三極管有:A42、9014、9018、9013、9012等型號。

    2、晶體三極管主要用于:放大電路中起放大作用,在常見電路中有三種接法。為了便于比較,將晶體管三種接法電路所具有的特點列于下表,供大家參考。名稱 共發射極電路共集電極電路(射極輸出器) 共基極電路輸入阻抗 中(幾百歐~幾千歐) 大(幾十千歐以上) 小(幾歐~幾十歐)輸出阻抗 中(幾千歐~幾十千歐) 小(幾歐~幾十歐)大(幾十千歐~幾百千歐)電壓放大倍數 大 小(小于1并接近于1)大電流放大倍數 大(幾十) 大(幾十) 小(小于1并接近于1)功率放大倍數大(約30~40分貝) 小(約10分貝) 中(約15~20分貝)頻率特性高頻差 好 好續表應用 多級放大器中間級,低頻放大 輸入級、輸出級或作阻抗匹配用 高頻或寬頻帶電路及恒流源電路 。

    >>>>

    明星八:場效應管

    場效應晶體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縮寫(FET))簡稱場效應管。由多數載流子參與導電,也稱為單極型晶體管。它屬于電壓控制型半導體器件。具有輸入電阻高(108~109Ω)、噪聲小、功耗低、動態范圍大、易于集成、沒有二次擊穿現象、安全工作區域寬等優點,現已成為雙極型晶體管和功率晶體管的強大競爭者。

    1、場效應晶體管具有較高輸入阻抗和低噪聲等優點,因而也被廣泛應用于各種電子設備中。尤其用場效管做整個電子設備的輸入級,可以獲得一般晶體管很難達到的性能。

    2、場效應管分成結型和絕緣柵型兩大類,其控制原理都是一樣的。

    3、場效應管與晶體管的比較:

    (1)場效應管是電壓控制元件,而晶體管是電流控制元件。在只允許從信號源取較少電流的情況下,應選用場效應管;而在信號電壓較低,又允許從信號源取較多電流的條件下,應選用晶體管。

    (2)場效應管是利用多數載流子導電,所以稱之為單極型器件,而晶體管是即有多數載流子,也利用少數載流子導電。被稱之為雙極型器件。

    (3)有些場效應管的源極和漏極可以互換使用,柵壓也可正可負,靈活性比晶體管好。

    (4)場效應管能在很小電流和很低電壓的條件下工作,而且它的制造工藝可以很方便地把很多場效應管集成在一塊硅片上,因此場效應管在大規模集成電路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明星九:傳感器

    傳感器是一種物理裝置或生物器官,能夠探測、感受外界的信號、物理條件(如光、熱、濕度)或化學組成(如煙霧),并將探知的信息傳遞給其他裝置或器官。

    國家標準GB7665-87對傳感器下的定義是:“能感受規定的被測量件并按照一定的規律轉換成可用信號的器件或裝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轉換元件組成”。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能將檢測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節。

    “傳感器”在新韋式大詞典中定義為:“從一個系統接受功率,通常以另一種形式將功率送到第二個系統中的器件”。

    根據這個定義,傳感器的作用是將一種能量轉換成另一種能量形式,所以不少學者也用“換能器-Transducer”來稱謂“傳感器-Sensor”。

    >>>>

    明星十:變壓器

    變壓器(Transformer)是利用電磁感應的原理來改變交流電壓的裝置,主要構件是初級線圈、次級線圈和鐵心(磁芯)。在電器設備和無線電路中,常用作升降電壓、匹配阻抗,安全隔離等。

    在發電機中,不管是線圈運動通過磁場或磁場運動通過固定線圈,均能在線圈中感應電勢,此兩種情況,磁通的值均不變,但與線圈相交鏈的磁通數量卻有變動,這是互感應的原理。變壓器就是一種利用電磁互感應,變換電壓,電流和阻抗的器件。變壓器的功能主要有:電壓變換;電流變換,阻抗變換;隔離;穩壓(磁飽和變壓器)等。

    2電路中的7個常用接口

    我們知道,在電路系統的各個子模塊進行數據交換時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導致信號無法正常、高質量地“流通”,例如有時電路子模塊各自的工作時序有偏差(如CPU與外設)或者各自的信號類型不一致(如傳感器檢測光信號)等,這時我們應該考慮通過相應的接口方式來很好地處理這個問題。

    下面就電路設計中7個常用的接口類型的關鍵點進行說明一下:

    >>>>

    (1)TTL電平接口:

    這個接口類型基本是老生常談的吧,從上大學學習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開始,對于一般的電路設計,TTL電平接口基本就脫不了“干系”!它的速度一般限制在30MHz以內,這是由于BJT的輸入端存在幾個pF的輸入電容的緣故(構成一個LPF),輸入信號超過一定頻率的話,信號就將“丟失”。它的驅動能力一般最大為幾十個毫安。正常工作的信號電壓一般較高,要是把它和信號電壓較低的ECL電路接近時會產生比較明顯的串擾問題。

    >>>>

    (2)CMOS電平接口:

    我們對它也不陌生,也是經常和它打交道了,一些關于CMOS的半導體特性在這里就不必嗦了。許多人都知道的是,正常情況下CMOS的功耗和抗干擾能力遠優于TTL。但是!鮮為人知的是,在高轉換頻率時,CMOS系列實際上卻比TTL消耗更多的功率,至于為什么是這樣,請去問半導體物理理論吧。

    由于CMOS的工作電壓目前已經可以很小了,有的FPGA內核工作電壓甚至接近1.5V,這樣就使得電平之間的噪聲容限比TTL小了很多,因此更加加重了由于電壓波動而引發的信號判斷錯誤。眾所周知,CMOS電路的輸入阻抗是很高的,因此,它的耦合電容容量可以很小,而不需要使用大的電解電容器了。由于CMOS電路通常驅動能力較弱,所以必須先進行TTL轉換后再驅動ECL電路。此外,設計CMOS接口電路時,要注意避免容性負載過重,否則的話會使得上升時間變慢,而且驅動器件的功耗也將增加(因為容性負載并不耗費功率)。

    >>>>

    (3)ECL電平接口:

    這可是計算機系統內部的老朋友啊!因為它的速度“跑”得夠快,甚至可以跑到幾百MHz!這是由于ECL內部的BJT在導通時并沒有處于飽和狀態,這樣就可以減少BJT的導通和截止時間,工作速度自然也就可以提上去了。But,這是要付出代價的!

    它的致命傷:功耗較大!它引發的EMI問題也就值得考慮了,抗干擾能力也就好不到哪去了,要是誰能夠折中好這兩點因素的話,那么他(她)就該發大財了。還有要注意的是,一般ECL集成電路是需要負電源供電的,也就是說它的輸出電壓為負值,這時就需要專門的電平移動電路了。

    >>>>

    (4)RS-232電平接口:

    玩電子技術的基本沒有誰不知道它的了(除非他或她只是電子技術專業的“門外漢”)。它是低速串行通信接口標準,要注意的是,它的電平標準有點“反常”:高電平為-12V,而低電平為+12V。So,當我們試圖通過計算機與外設進行通信時,一個電平轉換芯片MAX232自然是少不了的了。但是我們得清醒地意識到它的一些缺點,例如數據傳輸速度還是比較慢、傳輸距離也較短等。

    >>>>

    (5)差分平衡電平接口:

    它是用一對接線端A和B的相對輸出電壓(uA-uB)來表示信號的,一般情況下,這個差分信號會在信號傳輸時經過一個復雜的噪聲環境,導致兩根線上都產生基本上相同數量的噪聲,而在接收端將會把噪聲的能量給抵消掉,因此它能夠實現較遠距離、較高速率的傳輸。工業上常用的RS-485接口采用的就是差分傳輸方式,它具有很好的抗共模干擾能力。

    >>>>

    (6)光隔離接口:

    光電耦合是以光信號為媒介來實現電信號的耦合和傳遞的,它的“好處”就是能夠實現電氣隔離,因此它有出色的抗干擾能力。在電路工作頻率很高的條件下,基本只有高速的光電隔離接口電路才能滿足數據傳輸的需要。

    有時為了實現高電壓和大電流的控制,我們必須設計和使用光隔離接口電路來連接如上所述的這些低電平、小電流的TTL或CMOS電路,因為光隔離接口的輸入回路和輸出回路之間可以承受幾千伏特的高壓,足以滿足一般的應用了。此外,光隔離接口的輸入部分和輸出部分必須分別采用獨立的電源,否則的話還是有電氣聯系,也就不叫隔離了。

    >>>>

    (7)線圈耦合接口:

    它的電氣隔離特性好,但是允許的信號帶寬有限。例如變壓器耦合,它的功率傳輸效率是非常高的,輸出功率基本接近其輸入功率,因此,對于一個升壓變壓器來說,它可以有較高的輸出電壓,但是卻只能給出較低的電流。

    此外,變壓器的高頻和低頻特性并不讓人樂觀,但是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實現阻抗變換,當匹配得當時,負載可以獲得足夠大的功率,因此,變壓器耦合接口在功率放大電路設計中很“吃香”。

    3 99%的電子工程師會掉的10個坑

    不要以為“永遠在改bug”的程序猿是最愛“犯錯誤”的理工男,電子攻城獅也不例外!關鍵是很多時候,工程師并不覺得自己在犯錯誤,反而以為自己找到了更好的解決方式而竊喜呢。

    面對林林總總的元器件和復雜的電路圖,工程師們不時出現的小錯誤是難免的,而且說不定就從哪次錯誤中發現了“新大陸”,那你就成為科技革命的先驅了!

    但是對于資歷尚淺的新手工程師來說,這些過來人的經驗可能會對你大有裨益,這些前人趟過的雷你就不要再去踩了,快來看看這10個錯誤你有沒有犯過?

    >>>>

    誤區一、信號完整性

    常見錯誤1:為保證干凈的電源,去偶電容是多多益善。

    正解:總的來說,去偶電容越多電源當然會更平穩,但太多了也有不利因素:浪費成本、布線困難、上電沖擊電流太大等。去偶電容的設計關鍵是要選對容量并且放對地方,一般的芯片手冊都有爭對去偶電容的設計參考,最好按手冊去做。

    常見錯誤2:既然是數字信號,邊沿當然是越陡越好。

    正解:邊沿越陡,其頻譜范圍就越寬,高頻部分的能量就越大;頻率越高的信號就越容易輻射(如微波電臺可做成手機,而長波電臺很多國家都做不出來),也就越容易干擾別的信號,而自身在導線上的傳輸質量卻變得越差。所以能用低速芯片的盡量使用低速芯片。

    >>>>

    誤區二:系統效率

    常見錯誤1:這么多任務到底是用中斷還是用查詢呢?還是中斷快些吧。

    正解:中斷的實時性強,但不一定快。如果中斷任務特別多的話,這個沒退出來,后面又接踵而至,一會兒系統就將崩潰了。如果任務數量多但很頻繁的話,CPU的很大精力都用在進出中斷的開銷上,系統效率極為低下,如果改用查詢方式反而可極大提高效率,但查詢有時不能滿足實時性要求,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在中斷中查詢,即進一次中斷就把積累的所有任務都處理完再退出

    常見錯誤2:這主頻100M的CPU只能處理70%,換200M主頻的就沒事了。

    正解:系統的處理能力牽涉到多種多樣的因素,在通信業務中其瓶頸一般都在存儲器上,CPU再快,外部訪問快不起來也是徒勞。

    >>>>

    誤區三:可靠性設計

    常見錯誤1:這塊單板已小批量生產了,經過長時間測試沒發現任何問題,不用再看芯片手冊了。

    正解:硬件設計和芯片應用必須符合相關規范,尤其是芯片手冊中提到的所有參數(耐壓、I/O電平范圍、電流、時序、溫度PCB布線、電源質量等)必須嚴格遵循設定,不能光靠試驗來驗證。很多公司有不少產品都有過慘痛的教訓,產品賣了一兩年,IC廠家換了個生產線,板子就不轉了,原因就是人家的芯片參數發生了點變化,但并沒有超出手冊的范圍。如果你以手冊為準,那他怎么變化都不怕,如果參數變得超出手冊范圍了還可找他索賠(假如這時你的板子還能轉,那你的可靠性就更牛了)。

    常見錯誤2:這板子壞的原因是對端的板子出問題了,也不是我的責任。

    正解:對于各種對外的硬件接口應有足夠的兼容性,不能因為對方信號不正常,你就徹底罷工了。它不正常只應影響到與其有關的那部分功能,而其它功能應能正常工作,不應徹底罷工,甚至永久損壞,而且一旦接口恢復,你也應立即恢復正常。

    >>>>

    誤區四:低功耗設計

    常見錯誤1:這些總線信號都用電阻拉一下,感覺放心些。

    正解:信號需要上下拉的原因很多,但也不是個個都要拉。上下拉電阻拉一個單純的輸入信號,電流也就幾十微安以下,但拉一個被驅動了的信號,其電流將達毫安級,現在的系統常常是地址數據各32位,可能還有244/245隔離后的總線及其它信號,都上拉的話,幾瓦的功耗就耗在這些電阻上了(不要用8毛錢一度電的觀念來對待這幾瓦的功耗,原因往下看)。

    常見錯誤2:這些小芯片的功耗都很低,不用考慮。

    正解:對于內部不太復雜的芯片功耗是很難確定的,它主要由引腳上的電流確定,一個ABT16244,沒有負載的話耗電大概不到1毫安,但它的指標是每個腳可驅動60毫安的負載(如匹配幾十歐姆的電阻),即滿負荷的功耗最大可達60*16=960mA,當然只是電源電流這么大,熱量都落到負載身上了。

    >>>>

    誤區五:成本節約

    常見錯誤1:這板子的PCB設計要求不高,就用細一點的線,自動布吧。

    正解:自動布線必然要占用更大的PCB面積,同時產生比手動布線多好多倍的過孔,在批量很大的產品中,PCB廠家在定價方面,線寬、過孔數量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它們分別影響到PCB的成品率和鉆頭的消耗數量,此外PCB板的面積也是影響價格的一方面。所以自動布線勢必會增加線路板的生產成本。

    常見錯誤2:程序只要穩定就可以了,代碼長一點、效率低一點不是關鍵。

    正解:CPU的速度和存儲器的空間都是用錢買來的,如果寫代碼時多花幾天時間提高一下程序效率,那么從降低CPU主頻和減少存儲器容量所節約的成本絕對是劃算的。CPLD/FPGA設計也類似。

    幼苗

    “干貨”滿滿的文章啃起來是有點費勁,不過條條都是“良藥”,每天從工作上或者別的地方,又或是膩害的EDA365上汲取一些能量,每天離“榮耀王者”近一點,終將會成功的,不是嗎?堅持!加油!fighting!

    著電子制造業遷移到中國大陸的契機,本土元器件分銷強勢崛起,涌現出了科通、中電器材、武漢力源等本土新貴!經過10幾年的發展,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的企業已經越來越多,形勢一片大好。

    1、Avnet(安富利)

    官網:www.avnet.com

    產品線:IBM,Oracle,SAP,HP,HDS,Wincor......

    2、Arrow(艾睿)

    官網:www.arrow.com

    產品線:HARTING,Analog Devices,Longsys,Molex.......

    3、WPG Holdings Limited(大聯大)

    官網:www.wpgholdings.com

    產品線:德州儀器 (TI),ST,Infineon,NXP,ADI,Atmel,Fairchild......

    4、Future Electronics(富昌電子)

    官網:www.futureelectronics.com

    產品線:Intersil,CYPRESS,AMPHENOL ADVANCED SENSORS,ST,TE CONNECTIVITY,VICOR CORPORATION ,VISHAY......

    5、Macnica(導科國際)

    官網:www.macnica.co.jp

    產品線:RICOH(理光),ADTech,OKI......

    6、Digi-Key(得捷)

    官網:www.digikey.com.cn

    產品線:adafruit,adateva,AVERY,DAVE,Dialog,ElectronicAssembly,FLIR,GlobalPower,InventekSystems,Maestro,Mentor Graphics,ProAnt,Samsung,SparkFun,Tallysman,TechNexion,Virtium,Xsens......

    7、Mouser(貿澤)

    官網:www.mouser.cn

    產品線:TEXASINSTRUMENTS,ANALOGDEVICES,FREESCALE,MURATA,PANASONIC,CREE......

    8、科通集團

    簡介:科通集團創建于1995年,是中國最大的IC元器件分銷商。總部設于深圳,并在香港和上海有分公司。科通為國內的OEM廠商、ODM廠商和EMS廠商提供范圍廣泛的電子元器件,其應用涉及無線通信、電信設備、企業網絡、數字媒體、家庭娛樂、汽車電子、工業控制等等眾多領域。

    銷售額:2015年營收-約84億元

    員工人數:約400人

    官網:http://www.cogobuy.com/

    產品線:Xilinx,Broadcom,Freescale,ATMEL,ATP,FCI,Linera,Emerson,Intel,RFMD,Panasonic,Winbond,BOSCH,AOS,Silergy,Honerwell等。

    9、中電器材

    簡介:中國電子器材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是一家著名的專業技術產品分銷商,中電器材還是工信部首批認定的電子元器件可信供應商,在亞太區設立了18個辦事處,業務范圍覆蓋到中國及東南亞地區。

    銷售額:2015年營收-約70億元

    員工人數:約500人

    官網:http://www.ceacsz.com.cn/

    產品線:ACRAD,AOS,AGAMEN,ASKEY,BED,BELLING,CSR,CTS,DIALOG,EPSON,FREESCALE,FM,GCT,IDT,INTERSIL,MONTAGE,LITEON,SMSM,MPOWER,OTAX,PANASONIC,QUALCOMMATHEROS,RAONTECH,SKYWORKS,SIMCOM,VIATECH,Maxim,ATMEL等。

    10、北京泰科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簡介:泰科源成立于1999年,是業界“高品質產品、供應鏈服務及工程設計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的本土杰出代表和領軍企業。產品涵蓋手機/PAD、PC相關、機頂盒、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機器人等市場。

    銷售額:2015年營收-約65億元

    員工人數:約500人

    官網:http://www.techtronics.com.cn/

    產品線:三星電子,三星電機,DIDO,SHARP,Sony,Qlogic,NeuroSky,Availink,Wisol,Precidip,Fortior,Anadigics,NIEC,Megachips,華新科技,Senpdia,Vanchip等。

    11、夢想電子

    官網:http://www.mornsun.com.cn/

    產品線:賽威科技,RDA,Allegro,Central,A1semi,Panasonic,IML等等

    12、武漢力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016.6.8收購帕太)

    簡介:武漢力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電子元器件行業的著名企業。2011年2月,力源信息成功登錄創業板,成為中國本土電子元器件服務領域第一家上市公司(股票名稱:力源信息,股票代碼:300184)。2014年成功并購深圳鼎芯無限科技有限公司,并參股上海云漢電子有限公司(云漢芯城)。

    銷售額:2015年營收-約20億元

    員工人數:約500人

    官網:http://www.icbase.com/

    產品線:Intersil,ON,ST,TI,YAGEO,EXAR,Infineon,Microchip,Cypress,Freescale,ATMEL,NXP,Linear等。

    13、北高智電子

    簡介:深圳市北高智電子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的芯片代理商和方案提供商。公司成立于2000年,總部設在深圳,銷售網絡覆蓋香港、上海、北京、青島、西安、成都、廈門、廣州等20多個國內主要城市。

    銷售額:2015年營收-約32億元

    員工人數:約400人

    官網:http://www.honestar.com/

    產品線:Mstar,CirrusLogic,SGMC,Citizen,CREE,Microchip,SiliconLabs,Spansion,PI,Memsic,Silergy,SynQor,RFMD,UEI,Innodul,Tridonic等。

    14、亞訊科技

    簡介:亞訊科技成立于2000年,公司總部設在深圳,是中國大陸最優秀的電子元器件代理商之一,亞訊科技是全球三十多家著名電子元器件品牌在中國區的重要授權分銷商,產品業務廣泛覆蓋通信設備、移動電子、工業電子、照明電子、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領域。

    銷售額:2015年營收-約31億元

    員工人數:約150人

    官網:http://www.asiacom.cn/

    產品線:Avago,Microsemi,Littelfuse,FCI,EPSON,NCC,Cypress,Entropic,GSI,IXYS,ISSI,QuickLogic,RFaxis,Cirrus,Partron,Fidelix,O2O,Maxscend,Unichip,BroadChip,eASIC,Waves,SIG,Beken,REFOND,BPS,Semitel。

    15、世強先進

    簡介:世強既是全球數十家著名半導體企業在大中國區的戰略合作分銷商,同時也是眾多大型電子制造和研發企業的重要供應商。產品業務廣泛覆蓋工業電子,通信設備,消費電子,汽車電子,手機應用等重要領域。

    銷售額:2015年營收-約25億元

    員工人數:約500人

    官網:http://www.sekorm.com/

    產品線:AVAGO,cam,ogers,enesas,iliconLabs,elexis,nfineon,icrel,lliance,ep,ittelfuse,PSON,MC&RFLabs,glient,lir。

    16、文曄

    官網:http://www.wtmec.com/

    產品線:Avago,AmbarMicron,Microsemi,NXP,Nanya,ON ,Skyworks,TI,u-blox,Marvell ......

    17、世鍵系統

    官網:http://www.excelpoint.com.cn/

    產品線:Alango,ADI,ams,Antenova,APM,Cephasonics,Crane Interpoint 克瑞電子,CSR,CYPRESS,E&E,ECS,EPCOS,EPSON,復旦微電子,GLead,Microchip,Micronas,MPS,OCZ,OTAX,Pixelworks,PM SMS,Powervation,PYREOS,Qorvo,SanDisk 閃迪,SCSemicon,SIMCom 芯訊通,Smartsensor,Telechips,Trinamic,華潤華晶微電子......

    18、貝能國際

    簡介:貝能是國內專業的IC產品授權分銷商及應用解決方案供應商,主要為客戶提供提供IC產品,IC應用解決方案和現場技術支持等多層面技術支持服務。總部位于香港,在福州,上海,北京,廣州,深圳,青島,成都等地設有19個分公司或辦事處。

    銷售額:2015年營收-約13億元

    員工人數:約200人

    官網:http://www.burnon.com/

    產品線:AllianceMemory,ams,Emerson,Infineon,Littelfuse,Microchip,PowerIntegrations,Rohm,SiliconLabs,Univision等。

    19、駿龍科技

    官網:http://www.cytech.com/

    產品線:Altera,Linear,IDT,Micron,Aptina Imaging......

    20、路必康電子

    簡介:路必康電子成立于2001年,總部位于深圳,是專業的電子元器代理商和系統方案供應商,路必康以消費類手機通訊、醫療、汽車等電子行業市場為服務對象,專注于為中國國內知名生產廠家提供全面的優質電子元器件產品、產品應用支持、方案設計、售后技術及物流等方面的專業服務。

    銷售額:2015年營收-約50億元

    員工人數:約230人

    官網:http://www.road-well.com/

    產品線:中華映管,利順精密,宜揚科技,瀚宇彩晶,奕力科技,笙泉科技,聯詠科技,SensorDynamics,晶晨半導體,思立微科技,深超光電,唯捷創芯,兆億創新等。

    21、深圳市唯時信電子有限公司

    簡介:深圳市唯時信電子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的電子元器件代理商,公司成立于2009年,公司建立初期即與夏普建立合作關系,在通訊終端產品領域都有著超過10年的工作經驗,長期從事手機通訊行業元器件銷售。

    銷售額:2015年營收-約41億元

    員工人數:約100人

    官網:http://www.wisewheel.com/

    產品線:SONY,IVO,TXC,BYD,Visionox,BOE,Ilitek,Sharp等。

    22、深圳芯智科技有限公司

    簡介:芯智公司成立于2005年2月,主要從事數字電視、數字機頂盒、移動互聯、接入、存儲等領域產品線的代理貿易和技術增值服務。

    銷售額:年銷售額-約34億元

    員工人數:約200人

    官網:http://www.smart-core.com.cn/

    產品線:Mstar,Toshiba,Winbond,Dibcom,LS,Rafael,Parade,Nanya,Eon,ESMT,Nuvoton,Silergy,SSC,Refond,Sitronix,Airoha,Sifotonics,IVT等。

    23、深圳華強

    簡介:深圳華強于2015年收購湘海電子和捷揚訊科之后,華麗轉身為一家多元化的上市公司,尤其在分銷領域的潛力不可低估,這可能是最大的一匹分銷黑馬!

    銷售額:2015年營收-約18億元

    員工人數:約200人

    官網:http://www.szhq0062.com/

    產品線:NXP、AOS、Marvell、Barun、Beiling、FDK、Raystar、NKG、Kionix、Adesto、EPC、兆易創新、核心科技、上海芯旺、村田、卓勝、芯凱等。

    24、英唐智控

    簡介:英唐智控(股票代碼:300131)是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一家創業板公司,公司自成立以來主要從事智能控制器的研發、制造和銷售。收購華商龍和深圳柏健、海威思之后,詭異變身為分銷巨人!

    銷售額:2015年營收-約17億元

    員工人數:約500人

    官網:http://www.yitoa.com/

    產品線:BCD,Sinowealth,ISSC,ISSI,KA,winbond,Holychip,Goodix,EPSON,U-BLOX,YAMAHA,InvenSense,MagnaGhip,MiraMEMS,DYNA,Dexeriais,華富,日月,Panasonic,Sharp,OKI,ROHM,Synaptics,ACCELSEMI,Nichicon,Taiyoyuden,比亞迪\瑞芯等(華商龍)。

    25、上海韋爾半導體有限公司

    簡介:上海韋爾半導體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自主研發、銷售服務為主體的半導體器件設計和銷售公司,公司成立于2007年5月,總部坐落于有“中國硅谷”之稱的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在深圳、臺灣、香港等地設立辦事處。

    銷售額:2015年營收-約15億元

    員工人數:約200人

    官網:http://www.willsemi.com/

    產品線:ON,FREESCALE,YEGEO,NICHICON,RUBYCON,SEOUL,LITEON,松下,南亞,乾坤,國巨,Molex等。

    26、廣州周立功單片機發展有限公司

    簡介:廣州周立功單片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總部位于廣州,代理銷售產品從傳統的單片機,發展為ARM7/ARM9、Cortex-M0/Cortex-M3、FPGA、DSP、汽車電子、智能識別、電源器件、模擬器件、存儲器件等整套微控制器。2001年,周立功先生又投資5000萬注冊了廣州致遠電子有限公司,開始自主研發的征程。

    銷售額:2015年營收-約12億元

    員工人數:約600人

    官網:http://www.zlgmcu.com/

    產品線:Freescale,NXP,Cypress,Energy,Elmos,XMOS,Everspin,Microsemi,Plessey,ISSI,Tianma,GigaDevice,EXAR,IR,ON,3PEAK,HTC,Korea,復旦微,MXIC等。

    27、利爾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利爾達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提供物聯網嵌入式技術解決方案的高科技企業,總部位于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2015年3月24日,利爾達科技集團在新三板成功掛牌(簡稱:利爾達證券代碼:832149)。

    銷售額:2015年營收-約11億元

    員工人數:約200人

    官網:http://www.lierda.com/

    產品線:EXAR,ROHM,AUMS,KDS,ANPEC,UNION,RAMTRON,ZTE,LRC,Cypress,LRC,Atmel,大中集成電路,AMS,decaWAVE,銳駿,TI,ST,Spansion,新唐,Freescale等。

    28、上海潤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上海潤欣科技創建于2000年,是中國本土領先的,專注于通訊行業的半導體芯片和方案提供商。公司總部位于上海市徐匯區漕河涇高科技園,在北京、深圳、香港、臺灣等地設有研發機構和分/子公司。潤欣科技于2015年12月登陸創業板,成為本土第二家上市純粹的代理商。

    銷售額:2015年營收-約10.5億元

    員工人數:約200人

    官網:http://www.fortune-co.com/

    產品線:QCA,NXP,AVX,PULSE,KYOCERA,SYNAPTICS,INZI,AIRGAIN,SKYWORKS,SII,BOURNS,SAWNICS,NICHICON,AAC,CELLWISE,AMS,QINTIC等。

    29、上海豐寶電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簡介:上海豐寶電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于1998年5月,總部位于上海,在北京,深圳,蘇州,香港,臺灣設有分公司,并在廣州,東莞,廈門,南京,杭州,武漢,沈陽等14個城市設有辦事處。公司主營電子元器件世界品牌在中國大陸的代理銷售,并致力于代理芯片產品的應用設計開發,整體解決方案在通訊,家電,工業控制得到廣泛應用。

    銷售額:2015年營收-約10億元

    員工人數:約160人

    官網:http://www.linposh.com.cn/

    產品線:AEM,BOURNS,DIGI,GIGADEVICE,HOSONIC,KNOWLES,Nuvoton,NXP,OKAYA,OMRON,PTI,SGMC,SHARP,TOREX,UBLOX,WiseChip,WINBOND等。

    30、全科Alltek Technology

    官網:http://www.alltek.com/

    產品線:Richwave,Apollo,AptoVision,Audiocodes,Bourns,Broadcom,C&S,CML,Diodes,Epson,Etron,Hitachi-AIC,IXYS,MACOM,Murata,MXIC,PNP Network,PowerOne,Qisda,Sumida,Techcode,TST,ViXS

    31、新蕾電子

    官網:http://www.szsunray.com/

    產品線:Broadcom 、Panasonic 、SII 、3M 、Murata 、Rakon、 SFI、Akros Silicon

    32、增你強股份有限公司Zenitron Corporation

    官網:http://www.zenitron.com.cn/

    產品線:CavenDish,CSR,Cypress,Diodes ,ELAN義隆電子,FDT 富達通科技,FPCAP,Fresco Logic 睿思科技,富士電機電源半導體,GIANTEC,致新科技,Infineon,InvenSense,Microsemi,NICHICON,NXP,Parade,Raydium ,Rohm 羅姆半導體,SanDisk,Seiko NPC,TAIYO,Thine,UNICORE,Vishay

    33、廈門信和達電子有限公司

    簡介:廈門信和達電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多年來專業從事電子元器件代理銷售業務,在全國設立了深圳、福州、蘇州、杭州、上海、南京、溫州、寧波、武漢、重慶、成都、西安、天津、北京、青島等營業聯絡點。

    銷售額:年營收-約37億元

    員工人數:約400人

    官網:http://www.xmholder.com/

    產品線:TDK,EPCOS,YAGEO,KEMET,chilisin,TAI-TECH,Vishay,wellypower,AOT,PTTC,TOREX等。

    34、益登科技EDOM TECHNOLOGY

    官網:http://www.edom.com.tw/

    產品線:Broadcom,Cavium,Nvidia,NXP,ROHM,SanDisk,Silicon Image,Silicon Labs,Skyworks,Spansion,ST等

    35、新曄電子Serial System

    官網:http://www.serialmicro.com/

    產品線:TI,安森美半導體,Avago ,Analog Devices,義晶科技,Diodes,Fairchild,Fujitsu,Gainspan,聚辰半導體,兆易創新,Globaltech,金山電池,Greenliant,海思,應達利電子,InvenSense,Renesas,Sanico,Semitel,深迪半導體,上海復旦微,SHARP,杭州士蘭微,SiTime,Silicon Motion,SK海力士,勝美達,Supertex,TDK,TE Connectivity,泰凌微,Temex Ceramics,東芝半導體,TXC,力智,VARTA,VATICS,華新科技,Win Wave Electronic......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